[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佛学基础 第八章 各宗要略 绪论 第一节 三论宗
 
{返回 佛学基础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4011

第八章各宗要略

绪论

佛教虽产生于印度,自汉代传入我国,随着经典的翻译。以及研习修学者的增多,遂而各宗发挥光大,且有系统的研究,确在中国,在唐代有十三宗,后多归并,至今日以显密大小分之,尚有十宗。宗派的成立主要原因有三:

(一)教理阐明,独辟暖径;

(二)河护见深,人主出织;

(三)时味说教,自谓承继道统。

佛法大部,可分显密二教,而显教中又有大小乘之 分。但佛法的总目的是求觉悟,在未觉之前,必定有许 多途径,所谓方法和历程。佛教总的归宿无二理,在途 径上,不妨有诸宗之不同。

第一节 三论宗

一、史略

宗是宗旨,一人所主张的学说,一部经论的理论系统,皆可称宗。宗有教派、有创始、传授、有信徒,有教义,有教观的宗教。三论宗,又称空宗、性宗。与法相唯识为印度本有的空有两轮。

佛灭后七百年项,龙树菩萨造《中论人《十二门论》,《大智度论》等广宣般若件空法门。龙村有弟子提婆菩萨造《百论》广破世出世间之执。姚秦时鸠摩罗什翻译以上四论,盛宏此宗,相继至隋唐吉藏大师,广作论疏,音宏般苦思想,遂而建立三论一宗的思想体系。

二、判教

本宗立二藏三轮。二藏是声闻藏、菩萨藏。如来一代时教不外大小二乘之教义,故作此二藏之判。三轮是根本*轮,即佛成道之初,开显一乘真实之教——华严经;技本*轮,有不能领受此华严大法,敢说阿含经等;摄未归本*轮,摄三乘方便之末,归一乘真实之本,如说法华经。

三、教义

本宗教义以破邪显正和二谛、人不中道为根本。破邪显正为本宗大纲,破邪是被外道,小乘及有所得大乘。破其执邪因果之外道、偏见之小乘、有得之大乘。邪脚任自显——性空义理。

二谛,即真谛、俗谛。俗谛指宇宙森罗万象之种种差别;真谛指万象真理。俗谛示有,真谛明空。《涅筹经》云:“众生起见,凡有二种,一断一常,如是二见,不名中道,无断无常,乃名中道。”如来于俗谛说有,于真谛说空,以破执有执空之迷。宇宙之真实,则言语道断,心思路绝,是名人不中道。八不:不生不灭,不来不灭、不一不异、不断不常。因众生执一期生灭,以为有实法生和灭3一期常断,即生而暂住以为常,坏灭以为断;因缘和合的一合相为一,种种差别为异;从彼到此为来,从此到彼为去。此中生灭乃至断常皆是因缘的存在,无实自体,故以不字否定,斥妄显真,此是人不中道义。二谛以对立的统—,而说明中道。

本宗在行位的观点是,依真谛边说,则佛与众生不二,无迷无悟;依俗谛边说,则诸缘起,因果历然,湖胁异,视其根性有利钩,观法修行亦有迅速,速一念之下,即人/坏正观,而得道果。根钝须积集万行,经三阿增抵劫,方能成佛,历经五十二位。


{返回 佛学基础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佛学基础 第八章 各宗要略 第二节 唯识宗
下一篇:佛学基础 第七章 业感缘起 第二节 业感缘起论
 佛学基础 第六章 有情之身心 第四节 有情的延续
 佛学基础 第三章 五乘教法 第五节 三乘共学
 佛学基础 第八章 各宗要略 第七节 律宗
 佛学基础 第八章 各宗要略 第五节 禅宗
 佛学基础 第八章 各宗要略 第四节 天会宗
 佛学基础 第七章 业感缘起 第二节 业感缘起论
 佛学基础 第六章 有情之身心 第二节 处与界
 佛学基础 第八章 各宗要略 第三节 华严宗
 佛学基础 第八章 各宗要略 第九节 小乘二宗之略要
 佛学基础 第八章 各宗要略 第八节 密宗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Sustaining the Nature of Mind[栏目:Thrangu Rinpoche]
 少林农场话农禅(释延子)[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追寻无暇甘露·施身法之简短开示——累积功德的法门[栏目:昆丘嘉真堪布]
 素食的利益(广化法师)[栏目:学佛与吃素]
 能海法师戒律思想研究[栏目:温金玉教授]
 共修与自修的差别是什么?[栏目:佛教徒基本问答]
 梦中梦因果问答 68 什么业力让母亲有时候会有精神问题,那是她最后...[栏目:梦中梦因果问答-泰国高僧]
 菩提道次第摄修求加持颂讲记 147[栏目:菩提道次第摄修求加持颂讲记·傅味琴老师]
 华文小学适用佛学 二上 十二 太子比武胜利[栏目:华文小学适用佛学课本]
 如何解决小孩子夜哭[栏目:仁清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