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内观十日课程开示 第五天开示 四圣谛
 
{返回 葛印卡老师文集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4481

第五天开示

四圣谛:苦(苦谛),苦的原因(集谛),苦的寂灭(灭谛),根除苦的方法(道谛)~缘起

五天过去了,你们还有五天可以用功,要善加利用剩下的这几天,对这修行方法有正确的了解,努力用功。

你们已经从在限定范围内观察呼吸,进展到观察全身上下的感受。当一个人开始练习内观,最初通常会有的多半都是粗重、坚硬、强烈的不愉悦感受,像是痛感、压力感等。你们以前也都有过这些经验,但心的习性是对感受起反应,乐受则迎、苦受则拒,因此总是激动不安。现在你们开始学着不起反应地观察,客观地观察感受,不把自己和这些感受划上等号。

痛苦是有的,烦恼是有的,但悲哭啼泣无法帮人脱离苦海。我们要怎样解脱痛苦呢?我们如何才能面对接受呢?

治病的医生,得要知道病人生的是什么病,病因又是什么。只要有原因,就有解脱之道,就是去除这原因。只要除去病因,病就自然痊愈。因此要从根除病因着手。

首先我们得接受苦的事实。苦无所不在,这是普世皆然的事实。但当我们开始不起盲目反应地观察,这就成为圣谛,因为任何这样依道而行的人,都将成为高贵贤圣的人。

当我们开始观察第一圣谛,也就是苦谛时,苦的原因很快就会清楚浮现,我们也开始观察它,这就是第二圣谛-集谛。如果原因根除了,那么苦也就根除了,这是第三圣谛-灭谛。要根除苦就得有所作为,这是第四圣谛-道谛,根除病因的离苦之道。

我们开始学着不起习性反应地观察,客观地观察你所体验的痛,彷佛是别人在痛一样。就像科学家在实验室中观察实验那样去检视。若是失败的话,就再试一次,这样再接再励,你会发现你逐渐从痛苦中解脱出来了。

众生都在捱苦受难。人生下来第一件事就是哭,出生即是一大苦难。凡是生者都会遭遇生病及年老的折磨,但不论一个人过得再怎么苦,没有人想死,因为死也是一大苦难。

人的一生中还会遭遇不如意,以及与所喜爱的人或物分离。不想要的事情会发生,想要的事情却求不得,让人苦不堪言。

只是在理智层面上了解这个事实,并不会让人解脱。这只能让人想到要向内省视,去探求实相及寻求离苦之道。这就是悉达多?乔答摩开悟成佛之道:他开始观察自身的实相,就像科学家一样,从粗重明显的实相,进而到比较微细的实相,终至最微细的实相。他发现人只要有贪爱,不论是想保持愉悦的感受或想排拒不愉悦的感受,而这贪爱无法满足,人就开始受苦。而继续前进深入到最微细的阶段,以全然专注静定的心去观察,他清楚地发现执着于五蕴就是苦。理智上我们也许知道色身并非「我」或「我的」,而只是一个非关个人的、不受控制的无常变化的现象;但实际上我们仍觉得身体(色)是属于我的,并对之生起极大的执着。同样的,我们也对识、想、受、行这四蕴生起执着,即使它们有着不断变化的本质,仍执之以为「我」或「我的」。为了随俗方便,我们必须使用「我」及「我的」这些字眼,但当一个人对五蕴(色、识、想、受、行)生起执着,就是自找苦受。只要有所执着,就必然有痛苦,执着愈深,痛苦也愈大。

我们一生中一直在增长的有四种执着,也就是四取。首先是「欲取」,执着于欲望、执着于贪爱的习性。每当心中生起贪念,生理感受就会伴随而生。我们喜欢表层的这种感受,希望它长久不断,即使深层中已然掀起激动不安的风暴。这就像是在搔抓伤口,抓痒只会使伤口恶化,但我们却喜欢抓痒的感受。同样的,欲望一旦获得满足,伴随这个欲望的感受也就消失了,而我们又生起新的欲望,希望这感受能持续下去。我们变得对贪爱上瘾,而使烦恼痛苦倍增。

另一种执着是「我语取」,执着于「我」,「我的」,却不知道这个「我」究竟是什么。我们不能容忍这个「我」受到批评,或是任何伤害。这种执着扩大到任何属于「我」的东西,也就是「我的」。如果所有「我的」都可以永久不变,「我」也可以长存不变地享有,那么这种执着就不会带来苦,但自然法则是这两者都不长久,迟早必然消失灭去。执着于无常的人事物,必然带来痛苦无疑。

同样的,我们有「见取」,执着于自己的见解及信念,无法接受任何的批评,甚至无法接受别人有不同的见解。我们不了解每个人都戴着有色眼镜,而每个人镜片的颜色都不一样。只有除去镜片,我们才能如实看到不受杂染的真相,但我们却对自己镜片的颜色执着不已,摆脱不了自己的成见及信念。

第四种执着是「戒禁取」,执着于宗教形式、仪轨及宗教习俗。我们不了解这些都只是外在的表相,其中并不包含实相本质。一个人若是知道了直接体验内在实相之道,但却继续执着于空洞的外在表相,这种执着就形成一种牵扯拉锯,带来痛苦。

生命中的所有苦难,只要进一步加以检视,就会发现都是从这四取中衍生而来的,这就是悉达多.乔答摩在探求真理时所发现的。他还更进一步向内检视,发现了苦的最深根源,了解了这整个现象如何运作,追索到苦的源头。

显而易见的是:老、病、死、身心之苦等生命的苦难,都是人生来就不可避免的后果。那么为什么出生?当然直接的原因是父母的交合,但以较宽广的角度来看,生是由于「有」的无止尽运作过程而来,而这牵涉到整个宇宙。即使在死亡之时,这个过程也并不停止:肉体继续在腐化解体,而意识则和另一个物质结构(色)产生连结,继续流动,形成(有)。为何会有这个「有」的过程?佛陀清楚觉知原因是人所产生的执着,执着让人产生强烈的习性反应,也就是savkhara(行),会在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记。临终时,其中之一会在心中生起,并推动意识之流继续下去。

而这执着的原因又是什么?佛陀发现执着生起是由于喜欢或不喜欢的剎那反应。喜欢发展成很大的贪爱,不喜欢变成很大的瞋恨,瞋恨只是贪爱的对照,两者都转变成了执着。为何会有这些喜欢或不喜欢的剎那反应?只要反观自身,就会发现这是由身体感受而起。只要愉悦的感受生起,我们就觉得喜欢,想要将之留住及强化。每当不愉悦的感受生起,我们就觉得不喜欢,想要将之摆脱。那么何以有这些感受?显然它们是因为感觉器官和对象接触而来:眼睛见物,耳朵听声,鼻子闻香,舌头尝味,身体触物,心起了念头或是想象。只要有所接触,就必然生起感受,(乐受)愉悦的、(苦受)不愉悦的、或是(不苦不乐受)中性的感受。

而触的原因又是什么?不消说整个宇宙都充满了感官的对象,而只要六根—眼、耳、鼻、舌、身、心—在作用,就一定会和它们的对象(六境)接触。为何会有这些感官呢?显然它们是心物(名色)生命之流不可或缺的部分,它们在生命一开始就生起了。那么生命之流,也就是名色之流是因何而生?是因为意识的迁流,时时刻刻,生生世世。而为何会有意识的迁流?佛陀发现它是因为行(savkhara),心的习性反应而起。每个反应都推动着意识的迁流,这个迁流因为习性反应的推力而长流不断。那么为何会有反应发生?佛陀看出这是由无明而起。我们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不知道自己如何地在起反应,因此也就不停地在造作业行(savkhara)。只要无明存在,苦就长存不去。

苦集的根源,最根本的原因,是无明。从无明开始了炼结的「十二缘起」,让人生出如山的苦。如果无明可以根除,苦难也随之而尽。

我们如何做到这一点?怎样才能打破十二缘起的炼结?生命之流、名色之流早已经开始,自杀也无济于事;这只会更造新苦。我们也无法去除感官的存在,因为这是自我毁灭。只要感官存在,就一定会和六境接触,而只要有所触,身上就一定会生起感受。

我们可以在感受这个环节上,打破缘起的连锁反应。过去每个感受都造成喜欢或不喜欢的反应,进而发展成很大的贪爱或瞋恨,很大的痛苦。但现在,你们学着只是以平等心观察,不对感受起反应,了解到:「这也是无常,会改变的。」如此一来从感受生起的是智慧,是对无常(anicca)的了知。我们停止了苦的轮回,开始逆转缘起,趋向解脱。

我们不造作新业(savkhara)的任一时刻,旧业就会浮现到心的表层,伴随而起的是身上的感受。如果我们保持平等心,它就会消失,另一个旧的业行又起而代之。我们继续对身体感受保持平等心,旧业也继续生起又灭去,一个接着一个。如果我们因为无明而对感受起反应,那就是在造作业行,倍增痛苦。但如果我们培养出智慧,不对感受起反应,那么业行就会陆续根除,痛苦也根除了。

这是一条出离痛苦的大道。随着修行,你们会发现你们不再缠缚新结,旧的缠结也自然松解。慢慢地你们会进展到一个阶段,所有造成新生及新苦的业行尽皆根除,这个阶段就是完全的解脱,完全的证悟。

要开始修行,并不需要先相信前世及来生。在修行内观时,当下此刻才是最重要的。现在这一生中,我们一直造作业行,一直在使自己痛苦。此时此地我们就得打破这个习性,开始从痛苦中解脱出来。只要你如法修行,总有一天你可以根除所有的旧业,并且不再造作任何新业,而自所有痛苦中解脱。

要达到这个目标,你们得靠自己用功。所以在剩下的五天里要努力用功,从痛苦中解脱出来,享受解脱的快乐。

愿你们都能享有真正的快乐。

愿一切众生快乐!


{返回 葛印卡老师文集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内观十日课程开示 第六天开示
下一篇:内观十日课程开示 第四天开示
 盲目迷信和信心是背道而驰的
 开示中引用的巴利文经句(中、英译)
 努力救渡自己
 感谢乌巴庆老师
 感谢所有人
 发展觉知与平等心
 开幕演说
 为个人与众生开放的正法
 吉祥经
 内观十日课程开示 第六天开示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眼不见为净[栏目:和自己竞赛·迷悟之间]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