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口和无诤
 
{返回 工作好修行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421
  口和无诤
  
  生活和职场里难免有不少纷争,但如果能掌握六和敬的「口和无诤」观念,是可以避免的。
  
  不论是僧团或是其它团体,想要做到口和,说话用语就要谨慎小心,要经常使用敬语、爱语、勉励语或同情语,如果能够时常如此用语,你尊敬对方,对方也会尊敬你。
  
  但要完全做到「口和」并不容易,就算是我们自己的牙齿,有时候也会咬到舌头、咬到嘴唇,人与人之间有口角虽是难免,但是在吵过架后,如果能先向对方道歉:「对不起,刚才是我误会,话讲得太重了。」「对不起,我刚才的词句用错了,是我不小心,口无遮拦,说了不该说的话。」这样至少还能维持彼此之间和谐的关系。
  
  不过,我们中国人有一种熟不拘礼的习性,和熟人相处时,往往忘了要尊重对方,所以容易发生口角。不管是夫妻、朋友,或者是工作伙伴,即使已经相当熟识,还是要使用尊敬、勉励、同情或是谦虚的话语,这种话语没有恶意,也不是逢迎,而是尊重他人的用语,会让别人听起来觉得很舒服、很受敬重,沟通自然也愉快。
  
  我在日本留学时,发现日本人比较少在街头吵架,这是因为他们习惯使用尊敬语、谦虚语。而在家庭里,父母很早就注意小孩子的教养,倘若有人使用粗语,也会遭到他人耻笑。
  
  日本人对不同的辈份有不同的尊称,即使是晚辈也是一样,例如对我的教授来说,我是他的学生、晚辈,但是他对我的说话态度还是很尊敬,不会说:「喔!你这个小鬼。」或是「你这个学生」、「你这个人」,他一定会尊称「某某桑」(??)。「桑」是中文的发音,写成日文就是「样」,这个「样」就是尊称。父母即使对小孩说话,也是很客气的,称呼小孩都叫「某某将」(???),这是一种昵称,也是一种尊称。平常说话时如果能用敬语,彼此之间就比较不会有口舌之争,人和人之间,即使再熟悉也不会出言不逊。
  
  通常出言不逊是因为口不择言,口不择言是由于彼此之间没有敬意。由此可知,要达到「口和」,最主要的是要注意所用的词句、用语的态度和讲话的声调。日本语非常重视语调,这是要经过练习的,同样一句谦虚语,如果声调不对劲,听起来就好象是在讽刺对方一样,在日本,最先提高声音的那个人绝对是输家。所以「口和」要从敬意、心态,以及语言上表达出来。
  
  当然,也有很多人说日本人是「有礼无体」,指的是当你需要帮忙时,语言上虽然非常客气,但是实际上不会给你多少帮助,其实,维持表面的敬意就已经很好了,至少彼此相处时不会发生摩擦。心存敬意,多说敬语、爱语、勉励语、同情语,一定能够「口和无诤」。
  
  工作自在语
  
  通常出言不逊是因为口不择言,口不择言是由于彼此之间没有敬意。由此可知,要达到「口和」,最主要的是要注意所用的词句、用语的态度和讲话的声调。
  

{返回 工作好修行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意和同悦
下一篇:身和同住
 意和同悦
 工作与休闲
 见和同解
 调整职场EQ的好方法
 诚意沟通,创造双赢
 戒和同修
 身和同住
 第一篇 人生就是要工作 奉献工作也是菩萨精神
 劳资是生命共同体
 真正的悠闲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第二部 2.以加持声音治疗[栏目:西藏医心术]
 关于“闻法的目的和学佛的方法”的开示[栏目:宽见法师]
 411.性天如皎禅师悟道因缘[栏目:480位禅宗大德悟道因缘]
 圣者言教 第十三课(九)闻法的功德[栏目:圣者言教]
 《入中论》第七次课程 第十四讲之:断见就是常见[栏目:入中论讲记·110]
 两极[栏目:管理三部曲·迷悟之间 ]
 福德与福报[栏目:仁焕法师]
 佛说阿弥陀经 马来西亚槟城开示 第五集[栏目:海云继梦法师文集]
 「敢」的力量[栏目:生活的情趣·迷悟之间]
 佛教真面目 第四章 修证 第一节 禅宗[栏目:冯达庵居士]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