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浅谈佛教伦理与公益事业
 
{返回 六度万行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822

浅谈佛教伦理与公益事业

仁宏


  内容提要:佛教讲因缘,认为所有众生都是相依的因缘和合体,并以“无缘大慈、同体大悲”和“同体共生”.的理念作为推展依据。本文首先从佛教伦理观对社会公德意识的影响进行论证,之后又从佛教福田思想促进社会公益事业的发展来阐述。在宣扬佛教的平等、慈悲等思想观念的同时,又指出佛教伦理可以平衡人们的心理、情感,化解人际之间的各种矛盾,促进社会和谐,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

  关键词:福田佛教伦理公益

  前 言

  佛教自汉代传入中国以来,经过自身长期的不断发展,以及中国传统文化和社会风俗的影响,不仅形成了具有中国民族特点的宗派,而且还逐步中国化和大众化。然而,佛教也以它自身所特有的魅力,对社会的方方面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中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佛教对社会生活的影响最重要的表现,是影响人们的生活态度、价值取向等,从而使社会风貌打上佛教的烙印。在这里主要谈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佛教伦理观对社会公德的影响,二是佛教的福田思想促进了社会公益事业的发展。

  1. 从佛教的戒律看其伦理价值观

  伦理是规范个人行为的善恶的。佛教的伦理价值主要体现在戒律上,是社会公德的有利保障。戒律禁止什么、倡导什么,都是十分清晰明了的。佛教的戒律很多很多,下面以《沙弥律仪要略》、

  《梵网经》等为例着重论述大乘佛教戒律的伦理价值。

  现据明代莲池大师的《沙弥律仪要略》,其中涉及世俗礼节的内容主要包括如下要点。

  1.1尊敬师长

  如“敬大沙门第一”规定,不得直呼大比丘名字,不得盗听大比丘诵戒,不得议论大比丘短长和过失。大比丘经过,要起立;行路遇大比丘要驻足礼让。

  “事师第二”规定,晨昏要为师服务:师吃饭、坐禅、睡眠、漱口、闭户时均不得作礼:师语未了不得语:侍师,师不命坐不得坐,不问不敢问;侍立时,不得依靠墙壁、桌椅,要端身齐足侧立。

  “随师出行第三”规定,不得在随行途中与行人说话,不得左顾右盼,到檀越之家后,师叫坐乃坐。

  1.2谦虚自持

  “入众第四”规定,不得与众人争座,不得在座位上遥相呼笑说话,众人有失仪处,当隐恶扬善,不要自伐己功,要睡在人后,起在人前。不得坐视别人劳务、自己偷懒。

  “随众食语第五”要求食当恭敬,不可搔头屑落入饭中,不得含食说话,不得嚼食出声,欲挑牙先以袖掩口,不得敲得碗钵作声。

  1.3举止得体

  “礼拜第六”规定礼拜不得占据中央,合掌不得十指参差,不得中虚,不得将指插鼻。 “听法第七”规定坐必端严,不得乱语,不得专记名言以资谈柄。不得不懂装懂。

  “入堂随众第十”规定不得高声语,不得拖鞋作声,不得交头接耳。 “执作第十一”规定,洗菜当三易水,汲水要先净手,作食指甲不得有污垢,扫地不得迎风扫。

  以上这些关于行为举止的教育,虽然也与《礼记》的某些内容相合,但是在佛家戒律威仪中更加具体化和通俗化了,并在后世的家庭教育,特别是家训、家规或者家法中都有所体现。可见,佛教对于中国人传统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梵网经》即《佛说梵网经》,据说是卢舍那佛向释迦牟尼佛和众佛所说的经。梵网者,大梵天之网结也,以之比喻无量世界的广大繁复如网。

  《梵网经》的伦理学价值主要体现在它提出的十重戒、四十八轻戒的内容上。佛教戒律不仅从消极层面禁恶止非,而且也从积极层面倡导嘉行仪规。

  “十戒”也都包括两个层次,第一是从反面禁止,第二是从正面提倡。比如,杀戒。禁杀生包括禁止自杀和杀害一切有生命者,又正面说应该慈悲为怀,尽一切方便救济一切众生。盗戒,禁止盗取一切财物。

  “不拿人一针一线”。同时又正面要求怀有慈悲之心,救济贫弱。想人所想,急人所急。别人有困难,予以帮助,要助人为乐。妄语戒,要人讲老实活,做老实事,不自吹自擂,也不叫人吹嘘自己,不要无中生有,惹事生非,也不要花言巧语,投人所好。说四众戒,四众指优婆塞、优婆夷和比丘、比丘尼。要努力使外道、俗人相信大乘佛法;不要去揭露佛教徒罪过而动摇人们的信仰。这一条是教导人不要对同道、同行说三道四。

  四十八轻戒的条文内容,其中涉及到世俗伦理的内容颇多。如强调尊师重道,轻戒第一就是“不敬师友戒”。主张不趋附权贵,不见利妄义。轻戒第十七恃势乞求戒就是要求买卖公平,交易中不得缺斤少两,不得依仗权势夺人财物。轻戒第二十一瞠打报仇戒,就是不得冤冤相报,以暴止暴。戒经中还宣扬佛教的博爱思想:“一切男人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从而与儒家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伦理价值观相通了。此外还有不得饮酒、食肉、杀生等。

  当然,大乘佛教的戒律也有圆通方便之处。比如杀人是犯杀戒,但是杀恶人则不犯戒。又如吃荤是犯戒,但是为了治病,不得不吃,依然不算犯戒。总之,戒律是为了净化人类的身心而设,是为了净化人间的社会而设。当你认识戒律的功能,明白佛陀制戒的用心,你便会成为一个有德行的现代人。

  2. 从福田思想看佛教的社会公共事业

  佛教的终极关怀虽然是得道成佛、以永解脱生死轮回之苦,但是其实现的途径却是出离世俗生活的修行。即使是禅宗以“明心见性”为修行法门,他们对于日常生活的态度也要以慈悲为怀,把普度众生、救苦救难、利益有情作为基本的行为准则。大乘佛教主张菩萨行者要发“上弘下化,饶益众生”的菩提愿,要有“祈愿众生离苦海”的大悲心,同时还要有广施欢喜法乐的方便行,以及三轮体空的般若智。这些精神理念,在佛教诸多经典中处处指陈,例如:《大乘起信论》云:

  “观一切法,因缘和合,业果不失,起于大悲,修诸福德,摄化众生,不住涅槃。” 《宝积经》云:“贫者给财,病者施药,无护作护,无归作归,无依作依。”

  佛陀所说增长功德福报的方法,都是有益于社会大众的公共设施,因此可以说佛教的福田思想实乃发展公益事业的启蒙。所谓公益事业,顾名思义就是谋求公众利益的事业。

  根据《佛说诸德福田经》载:“佛告天帝:复有七法广施,名曰福田,行者得福,即生梵天。何谓为七?一者、兴立佛图、僧房、堂阁:二者、园果、浴池、树木清凉:三者、常施医药,疗就众病;四者、作坚牢船,济度人民;五者、安设桥梁,过度羸弱;六者、近道作井,渴乏得饮:七者、造作圊厕,施便利处。是为七事得梵天福。”

  佛教的福田事业不限于《佛说诸德福田经》介绍的这几种。因果业报观认为人们做任何一件事情都会有相应的报应。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间未到。这种业报观念已经融入古人的深层意识中。

  《百喻经》等搜集了一则则因缘果报的故事。它们从另外一方面强化了佛教戒律的严持功能,强化了福田观念的劝诱作用。佛教的福田思想和因缘业报观,对于社会公益事业和慈善事业都是有积极意义的。以下举几个方面的例子。

  2.1救济活动

  佛教戒律第一条戒杀不只是说不准杀生,而且要救助众生。佛经中一再强调一切众生皆是我父母,对于贫弱的社会群体进行救助,是佛教的基本道德,取之于社会,报之于社会,也是今日佛教界的基本信条。佛教有所谓“三福田”,供父母的称恩田,供僧尼的称敬田,施贫苦者称悲田。

  “悲田”就提倡悲悯与救助贫弱病苦之人。佛教寺院和僧人往往用布施的方法来接济民间贫弱。隋朝末年的时候,有一个叫法素的僧人劝说寺僧把庙里的两尊金佛像熔化以换成钱来买米,赈济饥民。唐玄宗开元年间,五台山清凉寺专门设“粥院”供养各地来的游僧,同时也周济贫民。可见,许多寺院和僧人是在努力遵守佛教戒律的要求,开展慈善活动。

  2.2医疗事业

  佛教将疾病之苦列为人生八大痛苦之一,佛典中有许多丰富的关于医疗疾病的思想和方案,五明之中就有医方明。中国的佛教僧人对施药治病这种功德也十分重视,道宣在删定《四分律》时,曾专门就佛教寺院和僧人对外施食、照顾病人等方面的行为准则做出了明确的规定:

  “若彼病者,慈心是施食,随病所宜……慈心施之,勿望后报”、

  “若和尚父母在寺疾病,弟子亦得为合药,又父母贫贱,在寺内供养:净人兄弟、姊妹、叔伯及叔伯母,并得为合药,无者,自有,亦得借用。不还者,勿责。”其中表现出了相当鲜明的人道主义精神。佛教史上还曾经出现过许许多多的以治病而著称的医僧,其中有名的法喜、神智等人,他们本身就有非常精湛的医术,同时又能通晓梵文,这样一来,他们就把天竺的医方明介绍到中国,并和中国的传统医学结合起来,在佛教寺院里或者村落之间行医,为病人解除痛苦,这些治病救人的医僧在民间的影响很大,以至于流传着药王菩萨的传说。

  2.3保护生态环境

  慈悲为怀,好生恶杀的基本道德观,决定了佛教伦理与现代重视生态环境的公德意识是有天然的契合性,佛教关于护生、放生的观念也符合于现代保护生态环境的思想。佛教戒律中反对烧他人家屋宅、城邑、僧房、田木以及鬼神官物。一切有主物,不得故烧。特别指出不得在四月至九月烧山,因为这正是虫、蛇、鼠、蚁繁殖的时期,若放火烧山,会杀害无数生灵。同时戒律中也有教人放生,若见世人杀生时,应方便救护,解其苦难。为了惜生护生,许多佛教寺院修置放生池,隋代天台宗的创始人智者大师曾经在江浙一带向临海的渔民宣传放生的思想,在那儿修建放生池,对这一带民间习俗影响很大。植树造林则是佛教寺院和僧人保护生态环境的另一个表现。放生是人类、山林、川泽和谐相处的共生境界,是佛教的基本信念之一。一般来说,凡是佛教寺院所在的地方,僧人们总是不断努力地植树造林,保持环境幽雅洁净,有利于健康和修行。

  2.4教育文化事业

  两干六百年前,佛陀率弟子们至各处托钵来教导民众,上至皇宫贵族,下至贩夫走卒,都是佛教僧团教化的对象,此乃社区教育的开端;佛陀在行化各处时,随时以四周的人、事、地、物来教导弟子们,可以说是世界上第一个游学团:维摩居士时常到学堂、淫舍、酒肆、宫廷和官府等地开示妙谛,是乃分类教学的雏型;胜曼夫人在宫中聚童说法,则为星期儿童学校的首创者;西元世纪,帝日王所建的那烂陀大学,不但是当时最高学府,也是世界上第一所大学。佛陀入灭之后的三藏结集,开启了文化事业的序幕。佛教传入各国所发展出来的译经事业,丰富了各地的文化内涵:历代祖师为三藏宝典所作的注疏解释,促进了时人对佛教的了解;各个寺院以刻经、抄经和印经事业来流通佛法,更开启了人类的智慧。此外,自古以来的名蓝大寺不仅建筑宏伟,雕像庄严,庭园雅致,花木扶疏,并且设有画坊、书坊,犹如文化的圣殿,令人流连忘返;地方道场所培训的梵呗音乐团、戏剧团以及在节庆时所作的各种表演,不但达到寓教于乐的效果,同时也激发了当代文化艺术的发展。

  2.5公共设施的建设

  《佛说诸德福田经》的七福田,就有六项属于公共设施的建设。佛教徒修建塔寺、亭台楼阁、公共浴池:造船义渡、修桥补路、掘井饮水,更设立船坊、车坊、宿坊、邸坊,提供舟车、食宿、寄物等服务,利济来往的行旅;开垦荒地成为良田,并努力研究改良作物,促进农业的发展:植林种树,兼筑提坝,防治水灾;开山采矿,以佐国用,且在国难时,一面劝募军费,一面安抚民心。佛教的借贷,唱衣及出纳求利等办法,对信众而言,是一种应急的实惠。佛教在历史上作了大量服务人群,造福大众的事,因而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与爱戴。

  除此之外,佛教尚有举办义学,建立公共图书馆(藏经楼),开设义庄(即免费存放尸骨的地方)等多种领域的慈善福利事业。历史的已经成为过去了,我们正在书写新的历史,可以肯定我们现在诸如有厦门慈善基金会、重庆慈善基金会等等慈善组织的设立,正为社会福利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总之,佛教寺院和僧人通过种植福田和提倡种植福田,劝导世人多做善事,多做公益事业,是值得肯定的。

  结 语

  以上论述,我们强调了佛教慈悲为怀、利益有情的道德伦理观念对社会公德和公益事业所具有的积极意义。佛教慈悲为怀的社会伦理观念,在客观上也符合了社会公众的利益,我们不能忽视它对中华民族今日推崇的乐善奸施、救助贫弱的社会伦理观念的形成,所具有的积极意义。(班级:3届2班指导法师:明空法师)

  参考文献:

  [1]《梵网经》

  [2]《四分律》

  [31《沙弥律仪要略》

  [41《佛说诸德福田经》

  [5]《宋高僧传》

  [61《续高僧传》
 
 


{返回 六度万行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断除障碍菩提心的四个法
下一篇:六度波罗蜜多的次第(达真堪布)
 六度波罗蜜多的次第(达真堪布)
 四摄法与和谐社会(智毅)
 浅释六波罗蜜多
 菩萨与六度波罗蜜之关系(如本法师)
 最高的智慧是无私(达真堪布)
 利他与六度
 六度
 论六波罗蜜的修习及其意义(能贤)
 同亲友相处的大智与大爱(达真堪布)
 投资一个微笑(达真堪布)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人生的黄金岁月[栏目:人生加油站·迷悟之间]
 悲愤而后有学--欧阳竟无文集 第一编《佛学通论》附:解惑四则[栏目:欧阳竟无居士]
 《楞严大义》修道之五[栏目:达照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