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为什么佛教采用乞食制度
 
{返回 道坚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4046

为什么佛教采用乞食制度时间

佛陀生前建立的教团,要求弟子们托钵而食。可以设想一下,在和熙晨光照耀的幽静树林里,慈悲伟大的佛陀赤脚走在洒下几缕阳光的小径上,飘然来到你居住的偏远小镇,这对一个佛教徒或一个敬仰佛陀的人来说,是多么值得庆幸的日子啊!你的家人和邻居可能会奉上最精美的食物,当然还有久已蕴藏于心的烦恼或疑问来招待佛陀。等佛陀静静用过斋后,会根据在场群众的生活习惯、文化程度及其内在的烦恼状态而进行契机契理的开示,直到大众“欢喜信受,依教奉行”,才在众人依依不舍的目光中渐渐离去。

佛陀乞食是慈悲喜舍心境的体现,据《宝云经》卷八载,佛陀制定乞食之法,于一日之中,仅以七家为限,若不得食,则不更乞。比丘们须将乞得食物分作四分,即:一、一分奉同梵行者,同梵行者,即一起修行的同伴。凡乞食的时候,必有同修看守房舍,或因老病等无能乞食者,其他比丘得食归来,则以其中的一分供养同伴,让其无饥寒之忧,以便安心修道。二、一分施与贫穷,即乞得食物时,遇有穷苦之人,当起怜悯心,以一分施舍,令其饱满,劝他修善。这就是佛陀时代慈悲事业的开端。三、一分施与诸鬼神,即将乞得的食物,以净器盛贮一分,待晚上则燃香讽咒加持,普施一切鬼神,令其饱满,出离苦趣,悉得解脱。四、一分自食,比丘乞得食物,除前三分外,只留下一分自食。

显然,佛陀乞食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亲近人民大众,为了把佛法传播到世界上的每一个角落,去解救每一个痛苦的心灵。由于乞食法的施行,佛陀的弟子们必须每天走过繁华的城市或偏远的村落,一家一户地接触最低层的群众,关心人民的疾苦,向他们介绍无上的解脱大道,使他们有机会了解佛教,皈依佛教,学习佛教,最终得到佛法的洗礼。

我们今天已经享有比较优厚的物质条件,虽然不可能再以乞食的方式度化众生,然而对佛陀乞食弘法的精神应当给予高度重视,学习佛陀的那种忘我的利他精神,深入民间,了解众生的疾苦,努力开展佛教慈善事业、佛教文化事业、佛教教育事业,以佛法的甘霖,滋润每一个有情众生的心。


{返回 道坚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已经没有了
下一篇:佛教徒不是偶像崇拜者
 致一位遭受身心重创的女子的函
 答居士问觉之南北传差别及何为觉
 明代华岩洞住持无权大师
 破山海明的禅学思想及其实践
 重庆市忠州佛教研究之一——古代忠州(忠县)佛寺考
 以自己的经验谈佛教管理学
 佛教与中国艺术
 从汶川大地震看抢险救灾快速反应部队的建设
 “林妹妹”之死,佛教“临终关怀”浮出水面
 夔东十三家之谭诣与忠州佛教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佛识慧集 <一>一念不生[栏目:佛识慧集]
 38.问曰:云何欲行檀波罗蜜,当学般若波罗蜜?[栏目:大智度论·四百问答]
 藏传佛教的噶举派[栏目:刘立千居士文集]
 观无量寿经第三讲[栏目:智海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