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与祖师同行 陆 当下即道场 正法眼藏瞎驴边灭
 
{返回 与祖师同行·明一法师说公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603

正法眼藏瞎驴边灭

临济禅师将示灭时,对众人道:“吾灭后,不得灭却正法眼藏*。”这时,三圣慧然禅师*说:“争敢灭却和尚正法眼藏?”临济禅师便问:“以后有人问,你向他道甚么?”三圣禅师便喝。临济禅师道:“谁知吾正法眼藏,向这瞎驴边灭却。”言讫,端坐而逝。

这是一则很有名的公案,自己一开始怎么也搞不懂是什么意思,乱想了一通。因为三圣禅师深得临济禅师的真传,他的造诣不亚于临济禅师,后来才明白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最后在明白了“观世音菩萨将钱买胡饼,放下手原来是个馒头”后,才放下了这则公案。

我们往往误解“正法眼藏瞎驴边灭”这个词,只是按照字面上的意思去理解:总觉得自己的“正法眼藏瞎驴边灭”,认为自己的观点是最正确的,然后希望别人怎么样怎么样;总是想方设法要改变外在的环境,不向自己的内心去寻觅,结果痛苦万分。不少长辈在教育自己子女的时候,总是觉得自己的子女应该怎么样怎么样,从不考虑自己应该怎么样怎么样。

很多人都是这样,总认为自己小的时候是如何的用功,如何的努力,如何的出色。确实,他们后来也有所成就。现在见到自己的后代不如自己的意,就怨天尤人,又束手无策。真的有“正法眼藏瞎驴边灭”字面上的心情。其实这是大错特错,这完全是没有全面看问题的缘故。

应该知道自己培养出了一个让自己束手无策的人,是培养了一个比自己强的人,只是你不知道该怎么来引导他了而已。遇到这种情况,自己只好先安慰他们,给他们说因说果,当然是把信仰、因果、良心、道德等好好地宣传一下,先让他们放下自己的心结,然后根据情况做点事情。

前几天,有位母亲哭着和我说,她一说要女儿学习,女儿就拿刀要杀她。罪孽深重,她希望做点佛事转变现在的状态。后来深入地了解才知道,她还不是个居士,还没有学佛,是被朋友介绍来做佛事的。而且她们家的问题很严重,做生意有了钱,开始吸毒,女儿才十几岁也学坏了。

这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很多人经济条件好了,信仰、道德没有跟上,不明因果,结果开始堕落。自己遇到过好几次这样的问题。既然人家求上门来了,就是冲着佛门“有求必应”的。所以按照常规给她安排了一系列的佛事,然后告诉她,这些佛事功德再大,不如自己的能力大。

又花了很多时间和她讲信仰、因果、良心、道德。把她自己先安慰好后,才开始谈论她女儿的问题。她说,她对她女儿实在是无能为力了。我说,你现在在做什么?你现在来庙里面做佛事不就是在帮助她吗?不要对自己失去信心。没有一无是处的人,你去找找看,你女儿喜欢什么?

她说,喜欢上网聊天。我说,那就在上网聊天上去引导她,比如教她如何做网页,如何设计出好看的网页,如何能够聊出很深刻的语言等等。这些地方无不是需要学习的,让她从她喜欢的地方开始学。我们先给她搭个台阶,让她从深渊里面一点一点地向上、向善。

好孩子都是赞扬出来的,做家长要好好地引导她。首先自己要端正自己,戒除不良的习气,养成早起早睡等好习惯。然后从孩子喜欢的事情上入手,深入地培养她的兴趣,慢慢地引导她,从而走上好学的道路。

其实这种难于管教的人往往是将来有成就的人,他们不拘泥于现实的约束,有一种“狠
”劲儿,如果找对目标,将来会在某个方面有所突出,只是眼前不知道如何向前走了,或者说失去了目标。这实际上是我们没有好好地引导他们,所以不要怕“正法眼藏瞎驴边灭”。

* 延伸阅读【正法眼藏】

 


{返回 与祖师同行·明一法师说公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与祖师同行 陆 当下即道场 停下来贼与抓贼
下一篇:与祖师同行 陆 当下即道场 拟化他人要方便
 与祖师同行 叁 佳人独自知 笑问客从何处来
 与祖师同行 叁 佳人独自知 树见行人几回老
 与祖师同行 壹 信者皆相应 世智辩聪归八难
 与祖师同行 玖 殷勤空里步 一念无生全体现
 与祖师同行 伍 时时觉地花 自屎不觉臭
 与祖师同行 捌 大地无寸尘 参禅须是大丈夫
 与祖师同行 伍 时时觉地花 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与祖师同行 肆 情殷古丈夫
 与祖师同行 捌 大地无寸尘 得失是非障禅眼
 看不懂发的文章(代跋)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佛经祖语·泰国南藏佛陀语录 06.心 品[栏目:第三卷]
 融合的佛教 第一章 宗密其人及其佛教发展观[栏目:董群教授]
 生从何来,死往何去(陈觉晓)[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相应18经 食物经[栏目:相应部 4.魔相应]
 请师父慈悲开示,流通半身的佛像是否如法?[栏目:海涛法师·佛学问答]
 能救世间苦,无刹不现身”——《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要义概述(朗明法师)[栏目:观世音菩萨专题文集]
 第七章 悲心[栏目:世界上最快乐的人·又名根道果]
 能否讲一个由于饮酒犯戒的故事呢?[栏目:在家居士律仪五百答]
 迈向寂静处的功德是不可思议的[栏目:达真堪布]
 「末法」与「净土念佛得度」考 --由道绰《安乐集》衍生的重要观念之检讨[栏目:温金柯博士]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