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自性不动
 
{返回 六祖坛经说什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4579
自性不动
 
    【经文】
    “善知识,若修不动者,但见一切人时,不见人之是非善恶过患,即是自性不动。
    善知识,迷人身虽不动,开口便说他人是非长短好恶,与道违背;若著心著净,即障道也。”
    “善知识,若修不动者”,六祖不是都否定的,若真有“修不动者”,“但见一切人时,不见人之是非善恶过患,即是自性不动”。六祖一下把佛法拉回到世间。“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因为佛在人间成佛,佛法以“在世间的弘扬”为传播方式。虽然佛在十法界都讲法,但在释迦佛这一期化身时,佛法是以人为本位的。佛陀没有谈玄说妙,完全在做人中体证佛法。
    “但见一切人时,不见人之是非善恶过患”,而我们的问题就是见人必然分“是非善恶”,哪个人前不说人,哪个人后不被说啊?若真“修不动”就这样修,这是真正忍辱和精进的功夫。这才是六度里真正的忍辱啊!别人扇你个耳光,逼迫你,欺辱你,你去忍辱,这是外来的有条件的。而忍自己不去对他人做是非的评判才是真忍辱、真精进。
    “善知识,迷人身虽不动,开口便说他人是非长短好恶,与道违背;若著心著净,即障道也。”“著心”、“著净”不对,“说他人是非长短”就更不对了。不著心,不著净,也不著动,把这三个都否定了,然后再体会如何是坐禅。

{返回 六祖坛经说什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性自清净 净无净相
下一篇:外离相即禅 内不乱即定
 决疑品第三
 不离自性
 缘起
 非常非断
 明上座本来面目
 众人推出
 禅门修行的次第
 自性真空
 传授衣钵
 善听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深度与广度[栏目:生活的情趣·迷悟之间]
 以果地觉,为因地心;因赅果海,果彻因源[栏目:大安法师·微教言]
 《欲海回狂》原序[栏目:明清居士名家文集]
 向下扎根,往上结果--中小学在万佛圣城三十年的经验(释近梵)[栏目:佛教与教育]
 受了菩萨戒是否每个月的十斋日,一定要加行受八关斋戒?若没有实行是否犯戒?[栏目:明证法师·开示问答]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