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执相而求 谬以千里
 
{返回 六祖坛经说什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4024
执相而求 谬以千里
 
    当年,临济禅师从高安大愚禅师得法开悟之后,又回到黄檗禅师那里。
    临济禅师在禅堂里睡觉,首座在打坐。黄檗禅师来禅堂里勘验,首座告状说:那个小后生在酣酣大睡,三天了,他也不起来。
    结果黄檗禅师怎么样?拿着拐杖就把首座就揍了一顿,说:你不懂修行,倒是后堂那个睡觉的小伙子懂修行。
    今天这个时代,更多的人是执法而求,执相而求,执虚幻的形式而求。
    一个出家人,假如他的早晚功课做得不好,假如他穿得窝里窝囊,形象不整,就经常被广大在家的佛教徒所诋毁,说:这个法师不修行不持戒。所以广大的在家信徒一定要了解这一点。这几年,九华山出的几位肉身菩萨,平时都是窝里窝囊,土里土气,好像不修边幅的样子。虽然我们跟圣人看起来是同在一个空间,同一个餐桌上吃饭,甚至同一个床榻上睡觉,但是实际上我们的空间是不同的。
    千万不能执相而求。执相而求,谬以千里。
    但于内心“常起正见”,“烦恼尘劳常不能染”,这就是“见性”,这就是大修行、真修行、实修行。那些依法依律依戒依规而住的做法也是修行,在这样前提下,能够开悟自心,“识自本心,见自本性”,那真正是“人天师范”了。
    所以,“善知识,内外不住,去来自由,能除执心,通达无碍,能修此行,与《般若经》本无差别”。“内外不住”,内不住心,外不住相,“去来自由”。所以要用般若,任何执取都不对——执生不对,执死不对,执涅槃不对,执修也不对,执不修更不对,“能除执心,通达无碍”。”“能修此行”,与《般若经》没有差别。

{返回 六祖坛经说什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本性般若 常自观照
下一篇:顿悟菩提
 神秀呈偈 不见本性
 菩提树下开东山法门
 一切在身心中具足
 释经题
 心量广大 犹如虚空
 渐修之法 清净三业
 无二相 念真如
 云何立无念为宗
 诸佛妙理 非关文字
 六祖的身世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邪魔附体 假冒菩萨(梦参老和尚)[栏目:附体现象·法师释疑]
 《觉悟之路》 第四十一章 十波罗蜜[栏目:那烂陀长老]
 米觉多杰教言(第十三天)[栏目:狮吼音·开示集]
 太虚法师语集[栏目:太虚法师]
 辛亥革命以来佛教对社会的贡献——以战後台湾地区的现代佛教之出色的社会表现为例[栏目:江灿腾教授]
 相应9经 地界经[栏目:相应部 25.入相应]
 我们从佛教学到什么?[栏目:邹相美文]
 佛法是人类的希望[栏目:传喜法师]
 佛说梵网经讲录 贰 列重轻戒相(分二) 四十八轻戒 第廿三‧憍慢僻说戒[栏目:慧僧法师]
 笑对生活中的困境[栏目:邹相美文]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