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执相而求 谬以千里
 
{返回 六祖坛经说什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4091
执相而求 谬以千里
 
    当年,临济禅师从高安大愚禅师得法开悟之后,又回到黄檗禅师那里。
    临济禅师在禅堂里睡觉,首座在打坐。黄檗禅师来禅堂里勘验,首座告状说:那个小后生在酣酣大睡,三天了,他也不起来。
    结果黄檗禅师怎么样?拿着拐杖就把首座就揍了一顿,说:你不懂修行,倒是后堂那个睡觉的小伙子懂修行。
    今天这个时代,更多的人是执法而求,执相而求,执虚幻的形式而求。
    一个出家人,假如他的早晚功课做得不好,假如他穿得窝里窝囊,形象不整,就经常被广大在家的佛教徒所诋毁,说:这个法师不修行不持戒。所以广大的在家信徒一定要了解这一点。这几年,九华山出的几位肉身菩萨,平时都是窝里窝囊,土里土气,好像不修边幅的样子。虽然我们跟圣人看起来是同在一个空间,同一个餐桌上吃饭,甚至同一个床榻上睡觉,但是实际上我们的空间是不同的。
    千万不能执相而求。执相而求,谬以千里。
    但于内心“常起正见”,“烦恼尘劳常不能染”,这就是“见性”,这就是大修行、真修行、实修行。那些依法依律依戒依规而住的做法也是修行,在这样前提下,能够开悟自心,“识自本心,见自本性”,那真正是“人天师范”了。
    所以,“善知识,内外不住,去来自由,能除执心,通达无碍,能修此行,与《般若经》本无差别”。“内外不住”,内不住心,外不住相,“去来自由”。所以要用般若,任何执取都不对——执生不对,执死不对,执涅槃不对,执修也不对,执不修更不对,“能除执心,通达无碍”。”“能修此行”,与《般若经》没有差别。

{返回 六祖坛经说什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本性般若 常自观照
下一篇:顿悟菩提
 观自在
 能含万法是大
 禅法为至宝
 但尽凡情 别无圣解
 般若品第二
 心量广大 犹如虚空
 法无贵贱
 传授衣钵
 一念修行
 自性体空 而无动摇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爱一个人,就要给他自由[栏目:残酷才是青春·索达吉堪布]
 74 自杀[栏目:佛经民间故事]
 在纪念虚云老和尚圆寂40周年法会上的讲话(一诚法师)[栏目:虚云禅师思想研究与纪念文]
 退一步 路才宽坦[栏目:佛网文摘]
 心灵环保[栏目:济群法师]
 不能以个人行为来衡量佛法[栏目:达真堪布·微教言·2011年]
 五百罗汉 364、提婆长尊者[栏目:五百罗汉]
 初级佛学教本 第十三课 维摩诘居士[栏目:初级佛学教本]
 灌顶与三昧耶戒(三)[栏目:侯松蔚教授]
 入出息念修法管窥 正行 第三节 基础三部曲 3-2适度的精进(三项要领)[栏目:德雄尊者]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