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修般若行
 
{返回 六祖坛经说什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956
修般若行
 
    【经文】
    善知识,若欲入甚深法界,及般若三昧者,须修般若行。持诵《金刚般若经》即得见性,当知此经功德无量无边,经中分明赞叹,莫能具说。
    此法门是最上乘,为大智人说,为上根人说;小智小根人闻,心生不信。
    何以故?譬如天龙下雨于阎浮提,城邑聚落,悉皆漂流,如漂草叶;若雨大海,不增不减。若大乘人,若最上乘人,闻说《金刚经》,心开悟解,故知本性自有般若之智,自用智慧,常观照故,不假文字。
    譬如雨水,不从天有,元是龙能兴致,令一切众生,一切草木,有情无情,悉皆蒙润,百川众流,却入大海,合为一体。众生本性般若之智,亦复如是。
    善知识,小根之人,闻此顿教,犹如草木,根性小者,若被大雨,悉皆自倒,不能增长。小根之人,亦复如是。
    原有般若之智,与大智人更无差别。因何闻法不自开悟?缘邪见障重,烦恼根生。犹如大云覆盖于日,不得风吹,日光不现。
    般若之智亦无大小,唯一切众生,自心迷悟不同。迷心外见,修行觅佛,未悟自性,即是小根。
    若开顿悟教,不执外修,但于自心常起正见,烦恼尘劳常不能染,即是见性。
    善知识,内外不住,去来自由,能除执心,通达无碍,能修此行,与《般若经》本无差别。

{返回 六祖坛经说什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般若用处
下一篇:最上乘
 于自念 离诸境
 真修功德 常行普敬
 传法的责任
 神秀呈偈 不见本性
 慈悲与智慧不二
 二见五祖心的沟通
 顿悟和渐修
 执相而求 谬以千里
 迷人愿东愿西
 心原是妄 知心如幻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李端~同苗发慈恩寺避暑[栏目:禅诗三百首]
 净土大经解演义 第四一三集[栏目:净土大经解演义·净空法师]
 善财童子参学报告(十)第二集[栏目:善财童子参学报告·净空法师]
 佛说四十二章经讲解 第二十五章 欲火烧身[栏目:妙祥法师]
 进退[栏目:慈诚罗珠堪布·微教言]
 姜滕生毁佛遭报[栏目:圣像灵异篇]
 我很快乐[栏目:净空法师·开示集五]
 话说《弥陀经》[栏目:智随法师]
 置心一处是华严禅的枢要[栏目:海云继梦法师文集·心法]
 关于金刚萨埵修法[栏目:希阿荣博堪布]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