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缘起
 
{返回 六祖坛经说什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432
    缘起
    【经文】
    时,大师至宝林,韶州韦刺史与官僚入山请师出,于城中大梵寺讲堂,为众开缘说法。师升座次,刺史官僚三十余人、儒宗学士三十余人、僧尼道俗一千余人,同时作礼,愿闻法要。
    佛经有一个很圆满、很奥妙的地方,它能够证明这件事情是真实不虚的。
    一般的佛经,都要经过“六处征信”。我们看《金刚经》的开头:“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这里体现了佛经所需的信成就(如是)、闻成就(我闻)、时成就(一时)、主成就(佛)、处成就(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众成就(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这六种成就,叫做“六处征信”。
    “时”,并没有说六祖大师39岁,某月某日之类,那样说就是死的、静态的。我们也可由此而知,佛经所说的“一时”是个幻化之处。如果我们当下的心跟六祖、跟五祖达到契合的状态,黄梅一会,犹然在目,没有散呢,大家可以体会这个字的奥妙之处。
    “大师至宝林”,“大师”,指六祖;“宝林”,就是现在的南华寺。
    “韶州韦刺史与官僚入山请师出”,“韶州”,现在的韶关;“韦刺史”,刺史是一个政府官名。可见一个德行高尚、智慧超凡的人,能够感化各个阶层,包括政府官员。“入山请师出”,请六祖出山。
    “于城中大梵寺讲堂,为众开缘说法”,找到这么一个机缘为大家说法。这里是说韦刺史与官僚是请法众,讲堂的地点在韶关大梵寺讲堂。
    “师升座次”,这是讲经的仪轨,这在一些戒经里面都有介绍。
    “刺史官僚三十余人、儒宗学士三十余人”,在那个时候,没有正式出任官职,但是已经考取举人的人叫“儒宗学士”,他们享受国家的俸禄,在编候补之列。哪里有官职空缺,他们就可以补上。在没有任职之前他们领不多的一点工资。
    “僧尼道俗一千余人”,出家的男女二众——“僧尼”;“道俗”,包括信众和非信众,一千余人,“同时作礼”。
    想想这个场面,当年没有麦克风这些设备,但是六祖坐在大讲堂给一千余人讲法。可想而知,六祖讲法真正有声震屋瓦的效果,极具穿透力,这些都是由修行而来的。
    “愿闻法要”,“法要”指佛法的最精要之处。
    由《坛经》文字之简练精当,可以看出它一定是经过了后人的润色和加工的。

{返回 六祖坛经说什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行由品第一
下一篇:开篇直指法要
 取自本心言下须见
 决疑品第三
 口念心行 本性是佛
 传法的责任
 法无贵贱
 如何回向
 生命平等
 禅坐中体会般若观照
 一念修行
 定慧为本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守持戒律的三个关键[栏目:达真堪布]
 法会读诵本 19.月藏经分弘法愿文[栏目:法会读诵本]
 笑一笑 海阔天空[栏目:延参法师文集]
 优婆塞十六法[栏目:永海法师]
 前行讲记 第四十讲 普贤上师言教-本性闲暇[栏目:大圆满龙钦宁提前行引导讲记]
 重建道德与青少年教育[栏目:净空法师]
 修观诵经 往生瑞应 (梁 道珍)[栏目:释门法戒录]
 69.如何孝顺父母[栏目:星云法语·成功人生]
 生命的重建 原书序 自序 我的哲理[栏目:露意丝·海]
 上师瑜伽之四精要引导文 第一章 传承法脉清净 三、弟子德相[栏目:上师瑜伽之四精要引导文]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