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怎样学戒律
一九八六年七月七日 宣化上人开示
{返回 宣化上人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988

加拿大卡吉利华宗佛教会开示摘录:

问:我们希望师父指示我们,如何令正法久住于世?

答:你们能不争、不贪、不求、不自私、不自利、不妄语,这就是正法住世。

问:我们不知怎样学戒律?

答:万佛圣城六大宗旨,就是戒律。

不争,就是不犯杀戒。为什么要杀生?就因为要争,你争我夺,就发生杀人放火的行为,不争就不杀,这样就把杀戒守住了。

不贪,就是不犯盗戒。为什么要偷盗?皆因贪的缘故,贪人物为己有。若不贪就能守持不盗之戒。

不求,就是不犯淫戒。男人追女人,就是求;女人追男人,也是求。求之不得,神魂颠倒。甚至在梦中,还在追求。身心不宁。

不自私,就是不犯妄语戒。为什么要打妄语?因为保持自身的利益,所以到处骗人说假话。如果不自私,到处可说真话,没有欺骗的行为。

不自利,就是不犯酒戒。饮酒的人,认为饮酒是能令血液奔腾,对身体有益处,一定能健康。在喝醉的时候,觉得自己飘飘然成为神仙,这是喝酒人的妄想,自利在作祟。

不妄语,在前边所说五项中包括著,为提高大家的警觉,特别强调打妄语的坏处。所以又加这一项,作为警惕。

如果能真正不争、不贪、不求、不自私、不自利、不妄语,那么,社会必定安宁,家庭必定幸福。

世界上的人,若能严守五戒,没有杀、盗、淫、妄、酒的行为,就没有烦恼,没有忧虑了。所以说这六大宗旨是最妙法门,又可以说是‘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生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做人真实义。’

再说一句,身为佛弟子,最低限度要严守这五种基本大戒,彻底实行,才能安乐自在。假设这五种戒不能守,那么,比丘的二百五十戒,比丘尼的三百四十八戒,更为困难,所以,本师释迦牟尼佛在双树林入涅槃时,便对阿难尊者说:‘以戒为师。’由此可知,戒律如何之重要!


{返回 宣化上人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万死千生百磨练
下一篇:扭转乾坤—守戒律
 虚空打破明心地 禅偈与禅机
 天人福尽 五衰相现
 勿吃众生肉
 学佛的基础
 念自性中的观音
 不假怎能显真
 地狱不空 誓不成佛
 认假不认真
 礼运大同篇
 科学—恩物耶、荼毒耶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阿弥陀经》讲记二:众生闻者 应当发愿 愿生彼国[栏目:纯祥法师]
 菩提道次第摄修求加持颂讲记 115[栏目:菩提道次第摄修求加持颂讲记·傅味琴老师]
 破茧而出 开场白[栏目:果煜法师]
 生命是无限的延伸[栏目:佛网文摘]
 禅门骊珠集 第十篇 明末以来的禅师 云栖袾宏[栏目:禅门骊珠集]
 为什么不必舍弃烦恼,而烦恼自解脱呢?[栏目:索达吉堪布·问答释疑]
 《八家语录》序[栏目:一诚法师]
 对专搞神通的,道场予以迁单可以吗?[栏目:道场法会·净空法师问答]
 鬼吵架[栏目:鬼道众生的故事-印度篇]
 The great functioning of the entire substance is c..[栏目:The Chan Hand book]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