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佛道三根本要义》的修持(寂雯)
 
{返回 菩提道次第专题·三主要道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167

《佛道三根本要义》的修持

寂 雯 著


目录


第一部分 《佛法三根本要义》原文
第二部分 《佛道三根本要义》的修持 

 (一) 出离心的观修
 (二) 发菩提心
 (三) 空性正见(清净见)


《佛法三根本要义》
宗喀巴 著
多 识 译

向神圣的诸上师致敬!
佛陀全部经典的精华要旨,
众菩萨推崇备至的无上法,
有缘者寻求解脱的必经口岸,
我今作力所能及的解说。

那些不迷恋世间区区幸福,
为使具足良缘的人生有价值,
一心向往众佛喜悦归宿的
幸运的人们诚心倾听:

一 、生出离心

若无正确的出世心而追求世间幸福,
就无法进入根除烦恼的涅槃乐境;
迷恋尘世的意识是锁链,
求解脱要发彻底的出世心愿。

常想人身良机难得而生存时间不多,
就会从今生今世的纠缠中迷途知返;
深思业报不爽、轮回苦多,
对来世幸福的追求也会断然绝望。

如此深思熟滤,并念念不忘,
就对尘世的富贵安乐不抱幻想;
时时刻刻除解脱不生别的念头,
这时才可以看作萌发了正出世心。

二、 发菩提心

出世之心若不与正发心相结合,
就不会变成获得无上菩提,
实现圆满幸福的有力基因,
因此智者要发菩提宝心。

四条滚滚激流冲击不息,
无法改变的业力周身捆缚,
身陷我执的坚固铁笼,
漆黑的无明夜色笼罩着天空。

在无边的轮回流转中一生接一生,
连续不断地遭受着三苦的残酷折磨。
怜悯沦落此境的慈母众生,
要发成佛度众的菩提宝心。

三、 立清净见

若无明见真理的智慧,
虽具备出世心与菩提心,
也斩不断生死轮回的祸根,
因此要千方百计悟出缘起正见。

要认识到世间和超世的一切事物,
出于因果而丝毫不差之理,
同时,观念中的执著之物一个个消失,
便步入了诸佛欣慰的轨道。

众缘结合的现象实存不妄,
非缘合的独立自性空不可得
二义若在观念中彼此对立,
尚未悟出佛陀正见的本义。

什么时候有此无彼的对立消失,
当看到缘合之物实有的同时,
能悟出当体即空,执著无物,
对正见的思辨才算圆满。

以现象实有消除执实偏见,
以自性空无消除虚无偏见,
悟出缘起与性空互为因果,
就不会堕入执空有二边的深渊。

对佛道三根本重要义理,
要正确认识,全面领会,
并隐居静处,激发精进之力,
为实现终极目的进行修持刻不容缓!


《佛道三根本要义》的修持

  佛门中的三藏十二部经典,浩瀚如大海,人们往往穷其一生也未必能探得究竟,为了使我们众生能够在有限的现世生命中得到佛法的法益加披,被誉为第二佛陀的宗喀巴大师提出了出离心、菩提心、清净见三根本的佛法修持要义,这犹如在茫茫的苦海中,为我们树起了指航灯,使我们能够按照正确的航向顺利而又准确地渡过生死苦海,驶向涅槃。
  佛法虽然有八万四千法门,但其教法却离不开理事双行,即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在实践上,因众生的根性和缘分不同,而有不同的下手方便的方法。但在理论上,无论显密净禅均以此三根本作为指导。而作为大乘和小乘佛法的区别就在于有无以大悲心为根本的菩提心和菩萨行上。作为“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为愿行的大乘行者,更应以《佛道三根本》作为核心,我们所进行的一切修持都要围绕着这三个根本来进行。比如说念咒、念佛、礼拜、忏悔、设坛、火供等任何的行持,如果说离开了这三根本,那就不算见道定道,这是佛法与其他外道的一个不共之法,也是佛法究竟圆满的原因之所在。 所以宗师在《佛道三根本要义》的赞颂里头这样写道:“佛陀全部经典的精华要旨,众菩萨推崇备至的无上法,有缘者寻求解脱的必经口岸。”文殊师利菩萨也曾说:“法虽多,作为解脱之机缘而必不可少者只有出离心、菩提心、空性正见三法眼”。

一、出离心的观修

  什么是出离心?
  出离心,就是因看清生命轮回的本质是苦,而升起的脱离之心。
  轮回,是佛法中最重要的理论核心,佛法认为宇宙中的一切有情,他们的生命共处在一个生生死死的生命的续流之中,而这个续流是无始无终的,如同一个环,故名轮回。
  在生死交替的这种流转过程中,至死至终都是充满矛盾和痛苦,而且三界六道的生命就像水车的翻斗一样,忽上忽下地变化着位置,而推动巨轮的原动力既不是上帝也不是神明,也不是我们并不可知的力量,而是我们有情自己的意识——无明意识和意识支配的善恶业,也称业力。今世的生存环境和苦乐的遭遇是前世善恶行为的结果,后世的苦乐前程由今世的思想行为决定。世界上事物的存在就是因果关系的存在,这是公认的规律。但由于世智的限制,只有佛教的因果论才是最彻底、最完整。并把这一因果规律利用到了一切事物当中,不但是物质世界,并且推广到了有情的续流之中。生命就是一个新旧更替的连续不断的过程,犹如河流和电流无法把前一段和后一段割裂开来。那种只承认今世的想法,就如同只承认眼前这段河流,不承认上、下河段一样荒谬。
  在佛教中提出的五果四报的因果规律,不仅在纵向上有时间齿轮的因果链条,还在横向上使世界上的整个事物,包括有情和无情都形成了因果关系网。有情和有情,无情和无情,有情和无情,都犹如链条般紧紧联系在一起。
  五果四报是佛法有情因果论的核心内容。所谓“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凡圣无不是受因果业力的支配,因果法则丝毫无差。
五果:
  1、异熟果:异类而熟。从因到果,经过诸缘促成,因与果是有差别。所谓“因是善恶,果唯无记”。
  2、等流果:等,是平等,流,流类,即一类的意思。所谓“善因有善果,恶因有恶果”之定律。
  3、增上果:是对外界众缘而言,及我们所处的环境和物质境遇。属于依报。
  4、士用果:士即士夫,用即作用。所谓作用之因果,即不带隔世即能成果,即现世之因果。
  5、离系果:为成佛而设立的。离:远离;系:烦恼的系缚。离系即解脱。所谓"阿缛多罗三藐三菩提"即是离系果。
四报:
  1、现报:此生作业,此生受报。
  2、生报:此生作业,来生受报。
  3、后报:此生作业,后后生受报。
  4、不定报:此生作业,不定现、生、后何生受报。
  因果论和轮回说是佛法的两大基石。佛法认为生命的存在不是纯物质的现象,而是物质(肉体)和精神(智体)的结合。如果说物质是各种因素结合的产物,即物质产生之因是物质,因为同类因产生同类果,那么精神的产生之因就不可能是物质,而是前世的意识。如果否认了这一点,就是承认了有无因之果,就根本违背“有果必有因”的因果规律。而在前世的意识当中,爱和善的意识和行为是上升的业因;恨和恶的意识是下堕的业因。正是在这样一个巨大的车轮之中,深处在轮中的众生无时无刻不是感受在痛苦中煎迫,因无明而造业,因造业而尝苦果,惑、业、苦三者如恶叉聚(树名),其子必三颗同蒂,比喻三者不可分离。惑为因,业为增上缘,苦为苦报。有因、有缘必感苦果。
  出离心正是建立在这种看清了生命的轮回的本质是苦的情况下,而生起的一种脱离这个巨大车轮的脱离之心。
  出离心是学修佛法的关键,如果说学修佛法的行者没有生起出离心,那么我们任何的习修和善行实际上都是在播种苦果的种子,最终不能达到离苦得乐的目的,宗喀巴大师在《佛道三根本要义》中这样写道“若无正确的出世心而追求世间幸福,就无法进入根除烦恼的涅槃乐境;迷恋尘世的意识是锁链,求解脱要发彻底的出世心愿。”佛陀更提出了“苦集灭道”的真谛。只要我们按照佛陀的教导如法习修,就可以离苦得乐。
  1、苦谛
  苦,是指世间的生命感受到的种种苦,它是世间之果。在苦谛中又可分为四相:苦苦,苦无常,苦空,苦无我。
  (1)苦苦
  佛陀把我们的人生总结成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求不得、怨嗔恚、五蕴炽盛。怨嗔恚苦,就是怨恨相遇,不是冤家不聚头。五蕴炽盛苦就是身心都在感受着痛苦,这是我们常见的方法,叫做八分法。
  还有一种对苦的分法,叫三分法,就是把我们人世的苦分为苦苦(苦中苦)、乐苦(变化苦)、行苦(感受本苦)。苦中苦,就是指任何人都能感受到的苦,生老病死都是我们每个人切切实实感受到的苦,爱别离也是这样。变化苦就是现象是乐,实际上是苦,有这种苦,比如说:爱,表面上是一种乐,但是它又蕴含一种苦,爱变恨,两个人相恋的时候,是乐,两个人分手的时候,是恨,又变成了苦。美变丑,年轻的时候是美,老了的时候变丑,又是一种苦。美味带来了疾病,钱财带来了灾祸。我们人生中的一切的这些现象,我们仔细去观察,就会发现,这是一种变化苦。那么还有一种苦。这种苦,也是不可忽略的,叫什么呢?感受苦。这种感受是苦,是指生命的感受。不但快乐的感受可以变成痛苦,那种非苦非乐的中性感受,本质上也是苦,你说这种无苦无乐、没有快乐,也没有痛苦,这种人生,这种生活给人的感觉是什么?单调、乏味、枯燥、无聊、没劲,你的感受还是苦,这种苦,就是感受苦,甚至在色界的里头,三禅天的那种乐,到了四禅天还是一种苦。如果有禅定的功夫,就能有所体会,因为你在欲界中的所有的这些,这些感受,在三禅天,你以为是乐的东西,等你到了四禅天,他也是苦,还是苦。所以说龙树菩萨就说了一句话“意识就是苦”。不是不苦,是我们有没有认真去琢磨它。如果我们认真去体会了,你就会觉得人生真是佛陀说的那个字——苦。
  对于我们而言,苦苦易断,乐苦不易断,其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常常不以为苦,反以为乐。其中最不易理解的是生苦和行苦,之所以生也是苦,有四个原因:(a)生时苦;(b)生是苦所依止,是盛苦的器皿;(c)生即有烦恼;(d)有生必有死。所以生也是苦。所谓行苦,也叫“补特伽罗”苦,特指众生在轮回时的苦。在“四有”(死有、中有、生有、本有)轮回中,死后生前为“中有”。行苦,就是指中有身之苦。现在的身心为“粗五蕴”;中有的身心则为“细五蕴”,非肉眼所能见到。而决定是何等中有身的,不是别的,正是自己的习气。佛子若对“行苦”理解不了,就不能真正进入中士道的习修。如想灭“行苦”非证阿罗汉不可。谓“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受后有。”如是等行,才可断行苦,出轮回!
  只认识到苦苦、坏苦,却不能认识行苦,就犹如中箭之人,只剪箭尾以慰其痛,殊不知箭头犹在肉中,若烂在肉中,其痛更盛!只拔苦是箭尾(苦的表现),只有断了行苦,才能超从轮回中解脱出来,离苦得乐!
  (2)苦无常
  根据佛陀所教导的“十二因缘”的内缘起法则。苦缘自无明,苦因缘而生,缘去则苦灭,不自生,不共生,不无因而生,故为无常。我们的习修若能从因上下手,则可离苦得乐。
  (3)苦空
  苦既因缘而生,其性本空。我们所遭受的各种苦乐境遇,皆因缘和合而生,缘去苦灭,不加执着,我们若是能够认识到这一点,即可克服怨天忧人的思想。
  (4)苦无我
  那个由精神和物质构成的“我”,亦是因缘而生,身心因缘和合而生,无自性,本无我,更无一个受苦的我存在。
  以上就是佛陀所讲授的苦谛四相。我们通过深入细致的观察:
    观苦苦,可生厌离之心,可自利;
    观苦无常,则生堪忍心,不畏惧苦,可利他;
    观苦空,则可断法执,成无施苦者;
    观苦无我,则可断我执,无受苦者。

  2、集谛
  集:就是苦的集因,及产生种种苦的原因。它是世间的因。在集谛中可分为四相:集因,集集,集生,集缘。
  (1)集因
  身心对境产生各种“感受”,无论是苦是乐,还是不苦不乐的感受均缘自于我们身心。现在的身心又叫“五蕴”,即由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够成。内色(身)、外色(山河大地)都属于色蕴;六根对色有领纳为受蕴;取境安名为想蕴;决定造作为行蕴;了别名相为识蕴。因“五蕴”(我们现在的身心) 的存在,而不断造业,生起“五取蕴”,即未来的“五蕴”。如是相续不断,业流不止,在轮回中辗转反复,而使众生受种种苦。所以龙树菩提说:“感受就是苦!”因为感受就是来源于“五蕴”(身心),五蕴对尘而生无明,就是贪、嗔、痴、慢、疑的烦恼种子,它是产生轮回的罪魁祸首。
  (2)集集
  在贪、嗔、痴、慢、疑等烦恼意识支配下产生了善恶思维言行即业力。业是动机目的和行为结果的一个综合名称。它包括了善业和恶业。区别善恶业的标志,并不是完全取决它的行为结果,是取决于它的动机目的上,比如说为了众生的利益而去做了一些恶业,甚至有可能去杀人了,但是他本质上是善意,因为动机目的是为了众生,并不是为了自己,就是善业;如果为了个人的贪,比如说名利地位去做了善行,哪怕是烧香拜佛念经都不能算你真正的善业,所以说我们起心、动念是非常重要的。
  (3)集生
  以惑为因,以业为缘,因缘和合,即生诸苦。业为苦果之助缘,若只有惑,而无业为缘,终不成苦果。
  (4)集缘
  “五蕴炽盛”而成“苦器”,即现在的“身心”不过是装载“苦”的器具。而此“苦器”,又会因惑所感,造种种业,复又引起死、中、后、有的轮回,犹如锁链,果缚未脱,子缚复生。在流转中,数数舍身,数数受生,以在中有身之苦,即“行苦”为最盛,其凄苦非语言可以描述(可以参看中有解脱法中的有关描述)。若受如此之苦,无有厌弃,不求止息,岂不哀哉!
  由此可知,产生这种苦的各种业的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我们贪、嗔、痴、慢、疑的无明障,障弊了我们本性心智,而在这种烦恼意识下支配产生了各种行为,这就是我们产生苦的原因,知道了这一点,我们就应该从它的根源上下手,也就是从贪、嗔、痴、慢、疑种种无明意识上下手,这就是集谛。

  3、灭谛
  灭,是指从根上消除烦恼、苦感,得到清净自在的超脱境界,也就是我们指涅槃境界,而这种境界又可分为非终极涅槃和终极涅槃,即无上涅槃。非终极涅槃是指小乘的声闻缘觉涅槃,而终极涅槃就是指称佛的涅槃也是我们说的无上涅槃,这是灭谛。
  它是出世间果,可分为四相:灭、解脱、妙善、定生。
  (一)灭:证阿罗汉果,则苦灭,烦恼断,此为灭之因。
  (二)解脱:因断烦恼,而寂静远离苦,此为灭之果。
  (三)妙善:即涅槃境。烦恼断则妙善显现,此为灭之境。妙善境当在心上求,若在境上求妙善非真妙善。只知理论,谈玄妙,而不再自己心上断烦恼,终是假妙善,如造假花一般。
  (四)定生:决定出离苦之相,即行何道。涅槃境分非终极涅槃和终极涅槃。决定在声闻、缘觉、菩萨三种道中,是行何道。

  4、道谛:
  道:就是指脱离苦和苦因获得永恒快乐涅槃的道路和方法,也就是我们所要学习的佛法——成佛的方法。
  它是出世间因。可分为四相:道、道品、道成办、道决定获。
  (一)道:众生本具佛性,去染还净,则可具根本智——即真如智慧。如同聪慧的学生是可教之才。
  (二)道品:即三十七道品。这三十七种方法,是建立佛法不可偏离的准绳,如同办学方法。它包括三四、二五。
  三四:
    四念处: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为慧学
    四正勤:已生恶令断,未生恶令不生,未生善令生,已生善令增长。——为戒学
    四如意足:欲、念、进、慧。——为定学
  二五:
    五根:信根、进根、念根、定根、慧根。
    五力:信力、进力、念力、定力、慧力。它是由五根所产生的功能。
  七觉支:七菩提分。念、择法、精进、喜、轻安、定、舍。——指在定时习修准则。
  八正道:正见、正语、正思维、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指出定时习修准则。
  (三)道成办:依戒定慧三学,住理现证(就是信、愿、行)。
  (四)道决定获:观苦谛是苦,集谛流转也是苦,而观灭谛清净涅槃可离苦得乐,故修道谛。
  成佛的方法有很多,佛陀为我们总结的三十七道品,就是佛法的集中表现。任何的方法,三十七道品都是共法,显和密的区别和每个门派的区别就是下手方便不同,之所以有显有密之分,有净土,有门派之分,有这样的法门那样的法门之分,区别只在于定学上的下手方便,有的人念佛摄心一境,有的人以参话头的形式摄心一境,还有的用三密相应的形式摄心一境,而其他并无任何区别。都以三十七道品法门为共法,这就是道谛。
  佛陀所教导的“苦集灭道”是宇宙人生的真谛,因它是宇宙人生的真如实相,故为“真谛”,如果我们对此真谛,如是闻,如是思,如是修,就可以看清苦的本质,而生起正确的出离心来。只有在这种情况下生起的出离心才是真切的,才是无漏的,才是不会退转的,否则的话,只是说感觉到苦的时候出离了,感觉到乐的时候又忘了,这是一种有漏的,不究竟的。


 所谓观,就是指用佛陀的这种正知正见来观察分析宇宙间的一切现象,生命中的一切现象,人生中的一切现象,也叫慧观,佛法之所以圆满究竟也在于它的观修上,也是佛法和其他外道的一个不共法。对出离心的观修包括了三个方面:

(一)观析生命轮回的本质是苦

  它包括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观析生命轮回的本质是苦,所运用的理论就是我们刚才所讲的苦集灭道。
  应作如下观析:
  (1) 人生是苦。
  按照佛陀的教导,我们的生命是无始无终的一个续流,也就是轮回,如同一个环,由于对我的执著而产生了贪、嗔、痴、慢、疑,而这种贪、嗔、痴、慢、疑就象万有引力一般,把生命固定在六道轮回之中,不得出离,经历着生生死死的种种痛苦,从我们降临人世的第一天开始,这种痛苦就如影随形,无论我们怎样挣扎,怎样去追寻快乐,实际上这种痛苦情形都会降临到我们身上。人出生的那一刹那实际上就开始走向衰老和死亡,人生是苦的,在观析时要求我们对自己的生活轨迹做一个好好的反省,回忆我们在生活中遇到的种种痛苦,至于具体的一些观析和方法,可根据各人的情况,可以回想你自己所最痛苦的事情来增加出离心,增强人生是苦的概念。
  (2)轮回中的天道也是苦。
  有人会说轮回是苦,那天上的人不是很快了吗?天道的天人就没有痛苦了吗?天人的寿命很长,他们有各种各样很美好的东西,但是他们有一样痛苦是我们没有的,只有他们感受得到,而这种痛苦可以说是撕心裂肺的,就是升上天道的天人,他们能预知到死亡的来临,知道自己什么时候死,人要知道自己什么时候死,那种感觉是非常非常恐惧的,到最后一秒钟知道自己要死了,大家感受一下,那真是很恐惧的,这个时候,他就要经历对死亡产生的极大恐惧的痛苦,这种痛苦是我们为人身所不能体会的。而且因为他们身为天道,在上升的时候,已经耗尽了他们所有的善业,所以在消耗了许多善业后,死亡以后就要往下堕,所以,我们修行的人,如果是为了求人天福报而学修的这种想法,曾经有菩萨形象的比喻,就像小孩在舔刀刃上的蜂蜜,虽然一开始吃得很甜,等糖舔完了后,就会伤到舌,所以这种想法,对于我们学修佛法的人来说,是一定要断绝的,想到天道之苦不能去,到死的时候是很可怕的,全身要散发出臭味,原来的头上的花环要掉尽,现出那种衰老像,轮回中的天道也是苦的。
  (3)人身难得。
  在生命的六道轮回中,能够得到人身是非常难得的,佛也曾经这么讲,他说:“其他的生命多如地上的尘土,而人类如同指甲皮上的尘土。”所以说身为人身呢,确实非常难的。而且人身一旦失去不复再来,因为你生为人身那些善业种子又消耗尽了,那么再到什么地方去呢?如果生为人身,又是有五种福报,就更为可贵:
  a、生为人--人类才有改造命运的智慧和条件,如果你身为畜生,它的福报很大,可是它没有这个智慧,它不懂得像我们今天这样在这里听着佛法,虽然在动物里面算是很聪明的一类,但是,它没有这个改变自己命运的智慧和条件,福报再大,它也是身为畜生,只有人才会有这个条件;而身为天道的仙人,也没有这个条件,为什么没有这个条件呢?他们太幸福了,很难体会到苦,因为他体会不到这种苦,享乐去了,所以不会想到要用什么方法来改变自己的命运,还没有觉悟,善业的种子已经耗尽了。
  b、生在有佛法之处--才能得到学修佛法的机缘,在座的各位,那就更不是一般的福报了,不但能听到佛法,而且还能得遇上师,这个机缘更是难得的,如果我们身在一个偏僻的或者是各种外道盛行的地方,你那里有机会听闻到佛法,你没听闻到佛法,就失去了生为人身解脱的一次机会,失去了这一次机会,什么时候再有这个机会,人身一去不复再得。
  c、六根还要俱全——非痴呆。
  d、没有犯过五无间罪——杀父杀母、杀阿罗汉、出佛身血、破和合僧;出佛身血就是杀佛了,什么叫破和合僧呢?就是在出家人中间挑拨是非,甚至是别人出家了,你又去勾引他,让人家去还俗,这种都是非常重的罪。
  e、信奉佛教经典——也就是对佛法生起信心,如果前面的条件虽然都具足,但根本不信佛法,那也没用。
  既得人身,又具有以上五种福报,就应该好好的利用,把这次人生当作是出离轮回生死苦海的大宝舟,不能够随便地浪费掉,人身一旦失去难得再有,今世我们要以大愿力祈求上师本尊佛的加持,永离轮回之苦,总之,要大家珍惜我们这次来之不易的缘分,想到人身难得,珍惜这次的殊胜缘分。

(二)观析生命轮回的无常性

  观析生命轮回的无常性,所运用的理论就叫做诸法无常。
  任何的事物都不是一成不变的,都是在不停地变化和运动之中,诸法无常。观析生命轮回的无常性,应作如是的观修:
  对一个整体生命而言,生命好像是一个无始无终的一个续流,这是轮回性,但是对我们个体生命而言都不断地重复着成、住、坏、空的过程,对整体生命而言,虽然说我们轮回生命是由生命续流组成,它是无始无终的,从一个表象形式变成另外一个表象形式,但对于我们个体生命而言,人生在出生的那一刹那开始就不断地面临着死亡的威胁,而且我们的生命如此脆弱,根本就无法抵抗死亡,大家可以仔细回想一下每天都有人死去的消息。我在广州的一个邻居,早上他还给我点头问好,晚上我回来一看警察把我们的房间都包围了,一问,才知道他被人杀死在房间里,我当时坐在那里呆了好半天,因为那老头早上还给我打招呼,下午就被人杀死在房间里,所以说人的生命真是太脆弱了。而且当我们在临死的时候,再巨大的财富都赎不回性命,再威严的权势对死神也是无能为力的,唯一可以依靠的只有佛法,所以作为佛子的我们,如果想出离轮回,就只有以勇猛精进心,按照佛陀的教导如是习修,出离轮回,永证涅槃。这就是观析生命轮回的无常性,我们可以不断的给自己举一些例子来加强自己勇猛精进心,不要偷懒,不要懈怠,因为生命是无常的,要有这种勇猛精进心,这不是一种生命的颓废的想法,而是要用这种想法来鞭策我们,不要懈怠,用勇猛精进心来抓紧生命中的每一分每一秒,把它用来习修佛法,这就是第二观析,生命轮回的无常性。

(三)观析生命轮回的无我性

  观析生命轮回的无我性,应用的理论就是“缘起性空”的“内缘起”法则,也就是十二因缘。
  应作如是观析:
  我们的生命是由六大组成的,六大也是色心不二的统一体,身与心的统一体,物质和精神的统一体,那么我们要看到它的无我性,就要分成两个方面来看。
  首先从物质上来看,通过分析我们可以发现整个的物质世界,实际上是从许多微小的粒子组成的,这里的“粒子”,实际上在形容一种小的不能再小,不能够再分割的单位,不是粒子这个名相,上师用过一个词叫做“原子”和“分子”,那么实际上还是一个名相,他也是在形容小的不能够再分割的单位。所以大家不能被名相左右,这些粒子以不断变化姿态,呈现着物质的基本特性,即地、水、风、火,它们并且不断的生灭,我们就来可以把我们的血肉之躯来分析一下,如果把它进一步的分割,细胞,然后细胞里面的东西,就会发现实际上我们的血肉之躯,它的真相,也是一个不断波动的粒子之流。你把它用超大倍的显微镜往下看,就会发现实际它也是一个不断波动的粒子流。这可能需要有一定的想象力和思维空间,在这个不断波动的粒子流之间,并没有一个可以执著的我。
  我们再来看生命的另外一个组成部分“心”,心是指我们的精神意识,如果我们仔细地全面地分析我们的心,就会发现我们的心是有四种运作过程把它组成的。一、认知;二、辨别;三、感受;四、习性反应。 认知就是识蕴、辨别就是想蕴、感受就是受蕴、习性反应就是行蕴,它是这四种过程不断变化,而且是连续的变化。而这四种心的连续性的变化过程,它的波动之快,是从一个过程变到另一个过程又变到一个过程,是我们无法察觉的。比如说我们看到一个杯子时,我们是怎样反应是一个杯子的呢?首先认知它,辨别它,然后感受它,马上产生一个习性反应,因为在我们的概念利认为它是一个杯子,这种习性反应就是认为它是杯子,其实它可以不叫杯子,我把它叫成筒,怎么不可以?只是在我们的概念里它是杯子,这就是我们心的一个运作过程,叫做认知、辨别、感受、习性反应,而且在认知的这个整个过程中,我们没办法感觉到自己心的波动,那么在这非常迅速的波动中,也根本就没有一“我”字,因为它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运作过程,从一个过程有到另外一个过程。
  由此看来,那个所谓构成我的身与心都不过是一种变化的过程,没有一个可以执著的“我”的内核,这就是我们自己念念不忘的自我的一个真相,这只是在俗谛上的思辨的过程,而且在俗谛上的思辨的最高境界是必须要经过的,没有经过俗谛思辨的最高境界,而直接进入真谛,这种想法可能是不太容易的,除非就是累生累世的思辨而达到的,禅宗里的顿悟,也是需要积累很多的思辨,只不过他积累了累世的思辨,在这一世得以圆满功行,所以他就顿悟了,六祖慧能才能一下顿悟,我们还是要老老实实的进行我们在俗谛上的这种思辨过程,积累定道资粮。
  通过观析轮回是苦,是为了生起出离轮回的愿望!
  通过观析轮回的无常性,是要生起出离轮回的精进力!
  通过观析轮回的无我性,是为了去掉对我的身心的执著!
  以上三点观析是相辅相成的,缺一不可的,要互相配合的,不能够偏废的,如果说我们生起出离的愿望,又去掉了对身心的执著,同时再配合上对出离轮回的精进力,那么就生起了真切的出离心了,只有在这三点的基础上,生起的出离心才是真正的出离心,才是无漏的,才是不会退转的出离心,出离心对于一个学佛人来说,它是很重要的,就像师父曾经讲的:“如果你没有生起出离心,你都还没算进佛门,如果说没有出离心的一切善行善举,都还只是在耕耘人天福报。”人天福报实际上也还是在耕耘着苦的种子,最终的收获都还是一个字:苦。离出离轮回、离涅槃相距甚远,离大安乐自在相距甚远,所以说,步入佛门的人首先要进行的就是对出离心的观析,当然这种分析不是乱分析,都是用佛陀的理论来进行分析,不是用自己的我执我见来分析,所以说刚才有人问我:出离心和厌离心有什么区别?出离心和厌离心的根本区别:出离心是在佛的正知正见的指导下而生起的一种真切的出离轮回的心;厌离心是在我知我见的基础上升起的一种厌离心,它没有一个正确的知见指导,它只是说觉得烦,没有意思,他觉得这个世上没有意思而生起的,这是一个最根本的区别,所以大家不要把出离心和厌离心混为一谈,不是一回事,只有在佛陀正知正见的指导下,进行正确的观析下,而生起的真切的出离心,那么才是真正的出离轮回之心,不是厌离心。 所以宗喀巴大师说“如此深思熟虑,并念念不忘,就对尘世的富贵安乐不抱幻想;时时刻刻除解脱不生别的念头,这时才可以看做萌发了正出世心。”生起出离心并不是要我们消极厌世,而是要以一种积极主动的态度看清人生的真相,断除烦恼,离苦得乐,获得大安乐自在。


二、发菩提心
  一个学佛人如果没有发起出离心,还不算真正的迈入佛门,但是出离心如果说没有菩提心的配合,它又不究竟圆满,所以宗喀巴上师教导说:“出离心若不与正发心(菩提心)结合,就不会成为获得无上菩提,实现圆满幸福的有利基因,因此智者要发菩提宝基因。”成就任何一个东西,都要有共因和不共因两点,共因是共同的因素,所谓不共因,就是个体的因素,比如说,一颗种子能够长成一棵苹果树,它的共因可以说是土壤、水份、阳光、养料等,那么,它的不共因呢?就是它的个因,就是它曾经是一个苹果种子,而不是梨树的种子,所以它长成了苹果树,那么这里讲的共因和不共因就是这个意思。三乘圣贤的共因就是见性智慧,它的不共因就是菩提心,若无菩提心,虽有禅力神通和见性智慧,至多只能达到小乘罗汉境界,与佛菩萨无缘;有菩提心,即使没有其他的功德,也可以称为“菩萨”,可以登十地,可以成佛。所以寂天菩萨称菩提心是“使肉体变为佛体的点金术”。宗喀巴大师说:“菩提发心是大乘的主干,是大善行的根源,是福慧资粮的点土成金术,是无量功德的宝藏。”有菩提心,任何善行都会变成成佛的因素,并产生极大的功利,故称菩提心为佛门第一法宝。
  寂天菩萨在《入菩萨行》中,把发菩提心的功德归结为以下几点:
  第一:能消重罪;包括五无间罪。
  第二:能获妙乐,可以获得最殊胜的安乐,这种殊胜的安乐包括世间和出世间的。
  第三:能为所求,就是可以获得你想要的幸福。
  第四:名致尽归,可以受到人间天人的敬仰,包括天人、修罗都会对你生起敬仰。
  所以寂天菩萨非常感触的说了一句偈:“众生导师已慧观,彻见彼心异珍贵,诸欲出离三界者,善意坚持菩提心。”
  在密宗中讲修行的基本思想概括为三句话:“菩提心为因、大悲为根本、方便为究竟”。发菩提心、修菩萨行、证如来果(佛果)是密法的根本,密法的一切修持,如念咒、修气脉、修明点、修拙火、礼佛、供养、大礼拜包括供曼扎等等,这些行为一定要与菩提心相应,如果说没有这颗菩提心,那还不算在修密,密宗属于大乘的一种修法,如果我们在进行这些一系列修为的时候,根本就没有生起菩提心,那么最多还是在声闻、缘觉的层次,说的好点可能成就罗汉果,不好的话,就要步入邪道,所以发菩提心、修菩萨行、证如来果是密法的核心,所以说我们说菩提心是成佛的种子,入佛门的第一天,你就要发菩提心。
  什么是菩提心?
  菩提心就是建立在慈悲和空性的基础上的无上圆满的智慧之心。
  发菩提心,就是为了众生的利益而发起的一种求取无上菩提的真诚意愿和行持。它具有两种特征:
  第一:欲度一切有情出生死苦海;
  第二:欲成就无上菩提即成佛。
  如果我们所发的心,只是要去利他,而不为了求成佛,就是说只有第一个特征而不具备第二个特征,这个时候发起的心只是大悲心而不是菩提心;如果但求成佛,不为了利他,那么只能是自利心,也不是菩提心。菩提心应该是具有两种鲜明的特征,第一:欲度有情出生死苦海;第二:欲成就无上菩提,一定要即身成就。这样才是真正的菩提心。
  菩提心,按照发心的次第又可以进行分类,以修证的次第上又可以从低到高依次分为三类:愿菩提心、行菩提心和胜义菩提心,那么愿菩提心和行菩提心两者合而为一又称之为世俗菩提心,这样也就是可以把菩提心分为两种:一种是世俗菩提心,一种是胜义菩提心。愿菩提心就是要首先发大愿,上求佛道、下化众生,愿为百业之先,具有伟大的抱负、深宏的誓愿,这是修菩萨行的一个先决条件,比如说我们在皈依的时候,发的四宏誓愿: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实际上,我们所发的这个四宏誓愿如果真正的从我们的心里发出来了,就是愿菩提心的开始。有了愿菩提心,又付出行动,就可以提高为行菩提心。愿心是行心之始,行心乃愿心之成,你只有去行了,那么才能保证你的愿得以实现,只有把你的愿心付诸于行动,把他提高成行菩提心,菩提心这个誓愿,就会深深地深入到我们的深层意识当中去了,此时我们所发的愿心、所持的戒行、所行的修持,就必然会有相辅相成的效果,到了行菩提心这一步,世俗菩提心就完整地发出来了,所以寂天菩萨他这样赞叹:
   及自彼时起,纵眠成放逸。
   福德相继生,量多等虚空。
  如果成就了世俗菩提心,即使在睡觉或者是有点放逸,那么,你的福德都还是继续在相继生长的,其功德等量多得像虚空一样。
  胜义菩提心,是慈悲和空性的统一,这个时候已经是证得了空性,是空性和慈悲的真正统一,此心一发,就已经悟入到“无生法忍”了,“无生法忍”是我们习修的一个境界。转识成智,证得真如实相,这种境界是没办法用语言来描述的,无生法忍这个境界没办法用语言描述,忍什么,忍就是忍证得空性,证得空性的时候要忍,这种境界是无法用语言描述的无上智慧,不生不死、涅槃寂静。也就是说真正证得了“无缘大慈、同体大悲、法界同一体性没有分别、没有二元”的境界,当然这种没有不是说空,真的没有,而是在证得了真如实相下的没有,这个境界是无法用语言描述清楚的,这就是胜义菩提心。
  以上的愿菩提心、行菩提心和胜义菩提心可以视作发菩提心的三个阶段。但是又各有侧重,愿菩提心,侧重于发愿;行菩提心侧重于得悲利他;胜义菩提心侧重于体证般若。三者是相辅相成不能分开的。菩提心的产生,哪怕是火花那样一点点,就已经具足了无量的功德,所以,在佛经中他赞叹初发心的菩萨为“众生的上首”,可见发菩提心对学佛人的重要了。

 如何发菩提心?

  发菩提心有三种发法,我们可以把它做一个形象的比喻,一种叫做国王式的发心方法;一种叫做船夫式的阐发方法;一种叫做牧羊人式的发心方法。
  国王式的发心就是我们在发心的时候,首先发誓自己先要成就,再回来带领众生成就,如国王一般,再带领众生走出苦海;
  船夫式的发心就是让大家和你一起成就,都上了这条船,想办法让大家都上。那么众生也成就了,你也走了,大家都在一条船上,共同驶向涅槃的彼岸;
  牧羊人式的发心,就像牧羊人一般,把羊圈一打开,先把羊都轰出去,最后牧羊人才走,也就是说,发心的时候,愿众生都成就了,自己最后才成就。地藏王菩萨就是牧羊人式的发心。
  这是三种发心,无论哪一种发心都是菩提心阐发的方式,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和大愿,使用适合的方法来发心。

  第一步:忏悔罪业。

  在一个充满烦恼和罪业的心中是发不起菩提心的,这就好比是一个瓶子,它要装纯净的水,这个时候,首先要做到的就是把瓶子洗干净,否则的话装进去的清水又会被重新污染,所以,纯净的菩提心,必须要在三业清静的心中才能够生根开花结果,所以我们要想发菩提心,首先要做的就是忏悔罪业,如同洗瓶子一般,把心中的脏的东西清理出来,洗掉。
  佛陀在《四法经》中说:“若菩萨摩诃萨成就四法,减轻所造久劫过罪,何等为四,所谓悔过行、对治行、自治力、依止力。”他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想成就菩萨的这些众生们,如果想减轻或者是除去过去很久积累的过罪,方法四种:悔过行、对治行、自治力、依止力。寂天菩萨在《入菩萨行》中,他又把这四个过程作了一些适当的调整。
  第一步:悔过行。悔过行要建立在觉悟的基础上。所谓忏悔,是在觉悟的基础上才会忏悔,觉得自己有错误才会有忏悔,知道自己罪业深重,这都是觉悟的一个开始,发露先罪业称之为悔过行,就是将心中的罪业抛露出来,如同一个吃了毒素的人,吐出腹中的毒物,这样做的方法,就是为了避免这些罪恶感潜伏我们内心的深处作祟,造成更大的一些隐患,要把它吐出来。
  第二步:依止三宝,我们叫它依止力,依止三宝就是要寻找精神上的依托,以消除内心的恐惧与不安,就好像病人要寻找医生,从医生那里得到有效的治疗和帮助一样,那么对于我们修密的人而言,依止自己的上师,那是最安全、最可靠、最有效的一种方法。
  第三步:要依教对治。我们也叫它对治行,依教对治就是用佛法调伏烦恼,六度,实际上就是一种调伏的方法。如十善、四摄等等,只不过是从不同的角度讲述不同佛法对治我们先罪的一种很好的方法,用佛法来调伏烦恼,积累资粮、恢复道力,就好像病人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吃药、调理、恢复健康一样。
  第四步:誓不犯罪,又叫自制力。誓不犯罪,就好像病愈以后要处处小心,以免再度引发疾病,对于我们就好像忏悔了以后要严守戒律,戒起什么用呢?戒是保护自己的,精进持戒以防止罪业的再度发生。持戒是为了度毁犯的,毁犯了以后我们才会去忏悔,如果我们不毁犯,那么就不需要去忏悔了,所以,持戒是为了保证我们身、口、意的清净而采取的一种防范手段。
  以上四步是忏悔罪业的最有效、最圆满的方法。像这样的习修,日久功深以后,原来五毒炽盛的心理温床,就会逐步转化为安详、慈悲、智慧的土壤。而菩提的种子,在这种环境下,就会自然地生根、开花、结果。

  第二步:就是要成就平等舍心

  所谓平等舍心,就是要舍怨舍亲。
  要想培养菩提心,首先就要对所有的众生生起平等舍心,将心比心,将众生的心性与自己的心性视为等同,众生和我们自己没有分别,才能成就平等心。那么在这里发心的时候,要注意的一点就是:大家对众生的这种大悲心,在阐发的时候,很容易产生自高往下的一种发心,一种可怜心,而并没有真正把众生的心性和你视为平等来发心,而这种发心,本身就是一种分别心在里面,是自上而下的,类似于同情心,这种发心不是菩提心,发菩提心是要把众生的心性和我们的心性放在平等的一个概念上,没有任何区别,其实,众生本身和我就没有分别。如果说我们能够成就这种平等舍心,才是阐发菩提心的开始。
  如何成就平等舍心呢?
  可分为以下步骤:
  1)怨亲不定想:顺我为亲,逆我为怨,亲怨纯是以我为标准而产生的,即是我执,其实并非如此。
  2)自他易地想:所谓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3)等皆如母想:a. 无量轮回中父母,即是众生
          b. 现在之父母,亦是众生
          c. 使我了知解脱之父母,亦是众生
          d. 作悲田使我成佛之父母,亦是众生
  在实际观修的时候,我们可以选择朋友、敌人、中立的对象分别加以分析。先从自己的朋友入手,试着对自己的朋友生起平等舍心,然后再试着对中立的对象生起平等舍心,最后再对自己的敌人生起平等舍心。这样观修,目的是为了要得出一个结论:“原来所有的众生都是一样的,都是平等的,而我因为站在我的立场上,因为贪、嗔、痴的执著,而加以分别,我应该放下执著,争取对所有众生生起无贪、无嗔、无痴的平等舍心来”。
  我们在实际的观修过程中可以进行非常细微的观察,有人问我,他说这个观修怎么观修,那我就有一个体会:上坐修止,静我们的心,把我们的散乱的心收回来,能够换来一个平静的心;下坐修观,仔细观察自己的生活,从佛陀的智慧来观察,而不是乱观察,通过观察,我们就会慢慢生起所说的平等舍心,我们所说的出离心,都是在这种观析中来产生的,如果我们在生活中时时处处留心,时时处处都是修行。
  可以给大家介绍一下寂天菩萨的“自他交换法”。“自他交换法”对我们学修人来说是非常行之有效的,其实我自己也是这个方法的受益者,“自他交换法”实际上也就是转逆缘成为法道资粮的一种方法。我们每个人在生命当中、在生活当中,肯定不是都是顺缘,在很多的时候,都会遇到各种逆缘和各种违缘。那么转逆缘成法道资粮这种方法就是寂天菩萨为我们总结出的一条解脱之法,这个也是阐发菩提心的一个基础。
  当我们受病痛折磨、他人的恶意中伤、遭受失败的打击等等逆缘的情况下,我们不应该怪罪于其他任何的人,而应该找出问题的症结:“我执”和“法执”。所有的佛法都是针对此症而修行,所以在这个时候,应该谨记用寂天菩萨的“自他交换法”作如是观修:无人过去不曾为我的父母,按照轮回的理论,各位曾经彼此之间都是父母、兄弟、姐妹,也可能过去是朋友,也可能是敌人;总之,因为一个因缘所以大家才能够得以今天走到一起,如果把他们看作是自己的父母,那么我们在思维他们的利益的时候,就多于自己的利益。如果我们学会在考虑问题的时候,多舍弃自我,站在别人的角度考虑,这样的话,不但自己的痛苦消失了,还会为别人分担痛苦。
  再进一步观修,伤害我们的人,实际上是在为我们提供一个修持的机缘,比如说,我们要修忍辱波罗密,如果没有人对你嗔恚的话,我们到哪儿去修忍辱呢?总不能自己撞到墙上然后来修忍辱吧?!当年,能海上师在出家的时候,别人给了他一个大耳光,他非但不嗔恚,还跪着行了一个大礼,感谢那个人为他提供了一个修行的机会,这才是大菩萨,只有有一颗菩提心的人才能够真正的做到这一点。别人打我的左脸,我把左脸送上去,真的能做到这点的人可没几个。如果我们想,伤害我们的人实际上是为我们提供一个修行的机会,应把他们看成帮助我们的善友甚至是菩萨,他为了给我们提供这个机会,必须要做出伤害我们的样子。如果这样想,他不但不可恨,而且真是太可爱了,自然没有嗔恨。如此一来,我们不仅不应该对他们生起嗔恚之心,还应该生起感恩之情,这样就可以转逆缘成顺缘,转逆缘成法道资粮,这就是寂天菩萨所教导我们的自他交换法,如果经常进行这样的观修的话,就可以成就平等舍心。如果人人都能够做到这点的话,我想这个世界真是太美好了,人和人之间就不会有勾心斗角、尔虞我诈的黑暗现象存在了。

  第三步:以七支因果的教法发起愿菩提心

  发起愿菩提心(世俗菩提心)就标志着菩萨道的开始。按照黄教的教法,都是以七支因果作为下手的方便,这是一种传统的教法,我们可按七支因果的教法依次第作如是观修:
  (一)知母
  知母就是我们思维法界的一切有情都是自己的母亲,无始以来我们不知道经历了多少次的轮回,每一次轮回都要有一个自己的母亲,那么法界的这些有情都有可能在历次的轮回中做我们的母亲,我们应该把他们看作母亲那样的对待她们,对待自己的母亲每个人都会感觉到一种慈爱之心,母亲对我们的慈爱和对我们的关怀,是我们刻骨铭心的。如果有特殊情况没有母亲的,比如有人一生下来就没有母亲,那就知父;没有父亲,那么知亲人;没有亲人,那就知有恩的人,这一世总有一个对你有恩、对你有感情的人,就把所有的众生都看成是他,就是这个意思。
  (二)知恩
  思维一切有情有恩于我,这些如母的有情对我是有恩的,如果想到自己的母亲对我们怎样的恩情,很多人都会热泪满面,从我们出生的那一刹那起,母亲就对我们无微不至的关怀和呵护,为了自己的儿女,母亲可以放弃一切,甚至是自己的生命,我们难道能忘记母对我们的恩情吗?
  (三)报恩
  既然知道法界的一切众生都象母亲一样对我们有恩,那么我们就应该报答一切有情的恩德,报恩就是思维当报一切有情之恩,我们世俗有一句话叫做“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我们可以为自己的母亲奉献出所有的一切,那么我们也可以把这种母亲的恩情扩展到对法界的一切众生,思维一切众生都对我有恩,我们为了回报一切众生之恩,要度他们出离轮回,轮回是苦,既然知道苦还能不让他们离开吗?这叫报恩。
  (四)悦意慈
  也叫做大爱,大爱就是见一切有情犹如母亲,生欢喜心。真正一个发起了菩提心的人看到所有人都好像看到自己的母亲一般,不会觉得这个人不顺眼、那个人看不惯、这个别扭、那个人合不来,因为看到所有的人都犹如自己的母亲,生欢喜心,看到每个人都好像亲人一般,把对母亲的爱扩展到有情界的一切众生,不是仅仅局限在一个站在我的角度去爱,而是把他扩展开来,所以称之为大爱,也叫悦意慈。
  (五)大悲
  就是思维一切如父如母般的有情在生死的轮回中受苦,我当令其解脱,想到众生都因为无明,都因为我执,都因法执而在生死的车轮中不断的被煎迫,受种种苦,我们心里就生起了一种悲心,希望他们早日得到解脱,这就是大悲。
  (六)增长意乐
  就是经常思维自己应当担负起度有情出离苦海的责任,因为这些有情都像自己的母亲一样,那么我们就应该承担起把这些如母的众生救出苦海的重大责任,带领他们走出来,这就叫增长意乐。
  (七)菩提心
  当想到增长意乐的时候,为一切众生故愿求圆满的智慧的大菩提心就阐发了,为了带领这些众生出离生死苦海,我们就可以发起菩提心,无论是国王式、船夫式,还是牧羊人式的发心,可根据自己的愿望圆满菩提心。

  以上这七支因果的教法,先观自己的母亲、想母亲对自己有恩、我们应该报恩,然后把对母亲的这种爱护扩展到每一位众生身上,再想这些如母的众生都是在轮回中受苦,我们就有责任让他们解脱,由此就一步一步的成就了愿菩提心(世俗菩提心)。

  第四步:广行六度四摄,成就行菩提心

  六度 ——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六度法门,就是佛陀所教导的佛法的高度集中体现,戒度,就是持戒度恚犯;施度,就是以布施度悭贪;忍度,就是以忍辱度嗔恚;定度,就是以禅定度散乱;慧度,就是以般若度愚痴;精进度,就是以精进度懈怠。
  (一)布施——度悭贪。 
  它是一种喜舍,一种自我牺牲,可使自他皆得利益。
  1、布施的分类
  1)内施:即内财施。身体、头目等施于众生三宝,如佛行菩萨道时,全身饲虎。现在如献血、捐骨髓、器官、眼角膜等,均属于内财施。
  2)外施:即外财施。如将财产、妻、子施于众生三宝所谓妻、子外施并非真施,而是不加执着,不受牵挂,即是外施。
  3)无畏施:即当有情有危急的时候,以无畏的精神给予救度,使其解脱,如观世音菩萨寻声救苦,即为无畏施者。
  4)法施:即说法布施。于法时说法,于非法时说非法,乃至调节纠纷,排忧解难,都是法施。说法即是利乐有情。(偏于自利,四摄中偏于利他)
  凡行布施,应随时随地布施。不要等到什么日子才行布施。对于初学者而言,应先学有住布施,且计因果。等功夫纯熟了,才以大菩提心行无相布施,即不计果报。布施“三轮体空”,是要建立在证得“同体大悲”的基础上。若无此基础,不可以为“空”而不布施。所谓“三轮体空”,就是施之人,所施之物,受施之人,一一体空。施时不见施之人,施之物,受之人,为无相施。

  2、布施的功德
  1)可免守财之苦。自己所有的财产,因恐其丧失,而严加守护,费尽心机,便有诸多烦恼产生。若将财产布施于人,便可免除守财之苦。
  2)可免求财之苦。对于自己未得到的财产,日夜盘算,苦苦追求,而生种种烦恼。现在既然已得到的都布施于人,对未来的又何必苦苦追求呢?如是思索,便可免求财之苦。
  3)可断灭贪心以及因贪心而生的种种苦。诸苦由贪而生,贪心为苦之因,以布施断苦之因,即可离苦得乐。
  4)心生欢喜,无不足之忧。因知足而欢喜自在,知足常乐。
  5)将来财富自在究竟满足。现在的布施之因,成未来财富之果,而且应布施得到的财富,谓“坚牢财”,不会被王贼水火,不肖子孙耗散。

  3、行布施时对治障碍
  1)先未成串习障。串习——相续不断地练习。因以前没有形成布施的习惯,所以有此障。
  2)施物乏少障。谓虽有布施之心,但缺少财施,而成障碍。当积累福报。
  3)沉迷上妙悦意财物障。自己所喜爱的财物,不愿施给别人。
  4)深乐施果障。布施时,计较有利益否、或利益的大小。

  (二)戒 ——为防非止恶,是行人的标准,若无戒,则无定,更无慧。
  1、戒体 ——体用。
  1)因生慈悲心。为利乐有情,决定受菩萨戒,行菩萨道。——属无作的戒体。
  2)从他正受。按照戒律如是求受。——属有作戒体。
  3)受正无犯。受戒正后,不可或犯,以致失戒体,严守戒律。——属有作戒体。
  4)虽犯还净。说染犯戒,但应速速忏悔,则戒体复原——属无作戒体。
  受戒须有慈悲心,若无慈悲心,而仅受戒,是名菩萨,而非真菩萨。

  2、戒相 ——性相
  1)性戒:谓性质上本自是戒,不仅佛制如此,即使不受戒,犯者亦有罪。性戒不能持,为三恶道;性戒圆满或不圆满,为人道;性戒圆满,我执尚存,为天道;性戒圆满 ,且断我执,是阿罗汉;性戒圆满,又有大悲心(同体大悲)为佛。分为: a. 身三:杀、盗、淫;b. 口四:两舌、恶口、妄语、绮语;c.意三:贪、嗔、痴。
  2)遮戒: 止恶为“遮”,所以又叫“止戒”。止,令其不行,诸恶莫作。必受戒后犯者始有罪。指菩萨三聚戒。
  a. 律仪戒:七众别解脱律仪(戒),对机而设戒。佛弟子为七众,则各有各的不同。故云别解脱戒。七众: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优婆塞、优婆夷、正学(又叫式叉摩那,女子小时出家,受沙弥尼戒,待养满十八,应学戒二年,加受六法,得名“式叉摩那”。年满二十,方受比丘尼戒戒)。别:种种戒条,对治种种烦恼。——护自戒。
  b. 摄善法戒:众生众善奉行,积累福德资粮。可分为
    定共戒:静虑律仪、与定共生、能止恶。
    道共戒:证初果,不起烦恼,得道后,与道共行之戒。(无漏律仪)
  c. 饶益有情戒:即四摄:布施、爱语、利行、同事。——护他戒。

  3、破持戒的邪见
  a. 重定共戒,道共戒,轻律仪戒(别)。若无律仪戒,则菩萨戒不完备。
  b. 坏戒之见:自己不受戒,但看受戒之人有毁犯,便以为自己不受便无毁犯,就自觉胜于正受戒者。殊不知,求受戒心就是戒体,其种子将来必有作用。金器虽坏,终是金。铁器虽好,终非与金可比。

  (三)忍 ——就是忍一切违缘障碍。有忍波罗蜜、行波罗蜜才能圆满一切功德。
  1、耐他怨害忍 ——怨害最难忍。若能于此能忍,则一切易忍
  方法如下:
  a. 宿生亲善想:将一切怨有情观于对面,作亲善想,当作自己的亲人。
  b. 随顺法无我想:谓一切法无我,无自性,皆因缘生,如梦幻泡影,故无冤亲之分。
  c. 无常想:纵然有种种思怨。此苦无常,刹那过去。
  d. 应令彼安乐想:将怨有情当父母想,愿其安乐。
  e. 摄受想:对于怨有情,我当摄受教化。在种种的摄受方法中,忍就是其中 之一。当年提婆达多对佛进行种种陷害,佛终不舍弃,终令其得度。

  2、安收众苦忍
  方法如下:
  a. 为求菩提,受持戒法而收种种苦能忍,否则不能修慧资粮。
  b. 于世八法(利、衰、毁、誉、称、讥、苦乐)能忍,习修不在境上,而在八法上。
  c. 为供奉三宝,随师求法,独处寂静,习修止观的种种苦能忍,否则不能得 禅定。
  d. 在家居士从商务农等种种苦能忍,应将在职业上的种种行为回向在佛法上,即世间法也是佛法。
  e. 为利他故,所以菩萨道,纵然千辛万苦,也能忍受。

  3、得法忍 ——于法上得之利益,应修忍。
  a. 功德忍:指修行者,多闻持戒,建立三宝,所持种种功德,宜隐勿显,否则轻者招患,重者终身不能成就。故于功德,最应修忍。
  b. 证得忍:修证的工夫,不能无故向人宣说,尤要修忍,否则不但不能成就,且有罪过。
  c. 修行方便忍:方便指次第。修行之法不宜随人而说,须视其根性,可说则说。
  d. 自他神通忍:虽有神通,但不可随便卖弄。神通显示,犯别解脱戒,不显示又犯菩萨戒,当如何?度生时,应对机,宜显示时方显示,平常必修忍。
  修忍最重要,忍上无工夫,一切均不成,虽然博学广闻,亦不过是一“佛学者”,终不为修行人。

  (四)精进 ——精不杂,进不退。
  分为:
  a. 离染精进:断黑法(恶业)之精进,一切烦恼未生不生,已生令断。
  b. 引白法精进:一切白法(善业)未生令生,已生令住,增长广大。
  c. 净业精进:指忏悔,令身口意清静。
  d. 增长智精进:闻、思、修三慧增长。
  如何精进?
  a. 被甲 ——如法持戒
  b. 加行 ——次第进修
  c. 有勇 ——不懈不倦,以此精神与贪、嗔、痴斗争
  d. 不退 ——不畏障难
  e. 无已 ——无有间断,烦恼虽难断尽,但应无间断地用功,令其断尽,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五)静虑(禅定) ——静即止,谓舍摩他;虑即观,谓毗婆舍那。
  分类:
  1)现法乐住静虑(修法时)。
  a. 远离分别,掉举、爱味、泯一切相。
    分别:禅病;爱味:玩弄禅味、光景;泯一切相:只修止不修观。
  b. 能生轻安,寂静、不染。
    轻安:身心安泰,心不昏沉,掉举。
    寂静:意无攀缘,心一境性。不染:不起烦恼。
  2)能引功德静虑:断烦恼功德为止;生十方功德为观。回向功德。
  3)饶益有情静虑:止观为静虑之体,饶益有情为静虑之用。
  a. 于众生有利之事,能帮助、相助。
  b. 于有苦,能除苦。
  c. 于颠倒者,如理正说。
  d. 于有恩者,知恩报恩。
  e. 于有怖畏者,能救护。
  f. 于丧失者,能解忧愁。
  g. 于有匮乏者,能施与资财。
  h. 于大众,能善匡御 (匡:帮人;御:自作)。
  i. 于实有德者,能赞美令人欢喜。
  j. 于有过者,能正调伏。
  k. 为现神通,喜怖引摄(方便度众生)。

  (六)般若
  名相分类:
  1、文字般若:为表诠义理而设置之般若
  2、观照般若,行止观时而成般若
  3、实相般若,真如实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体用:由般若而生之智慧
  1、俗智:通五明:声明——文字;因明——伦理学;医方明——拔苦;工巧明——与乐。内明——智慧道德(真俗两智)。菩萨之所以要学修五明,是因为要具备度众生之智慧。
  2、真智:实相般若,离戏的智慧。
  如何生起般若?
  1、闻慧:依止善知识,听闻正法,而生得智慧。(三士道前导即是)
  2、思慧:从闻而思维,如理作意,不颠倒,而得智慧
  3、修慧:依闻而思,由思而修,由修而证得智慧
  般若应与前五度相结合,若无前五度,般若也无作用。前五度如电灯,般若为电,若无般若,电灯不会亮;若无电灯,要电何用?般若就是要使前五度起大作用,而并不是要在五度之外另有一个般若。如理布施,即是布施般若;奉持戒行,即是持戒般若;善修忍行,即是忍般若;勇猛精进,即是精进般若;习修止观,即是静虑般若。般若,即清净见。若只说"般若",而不以般若指导言行,是假"般若",空谈玄妙,如造假花,固然好看,却没有用途,终不能断烦恼。
  六度中的布施、持戒、忍辱属于福德门,以修持以上三种功德可积累大福报;禅定和智慧二度属于智慧门,要想获得智慧,必以禅定为工具,禅定不但是出世间需要它作为工具与方便,对世间的透视也不能忽视它。以这五度的福慧双修,都应以精进度作为推动力。在不断地警策下勇往直前,方可成就。

  四摄:为利他而行。
  1、布施:六度中的布施为自利。此布施偏于摄他,摄受众生时,布施种种,饶益其身,令其欢喜,此时教导,必顺从,乃令修行。
  2、爱语:对机说法,除其无知,断其疑惑,接受教化。顺世语——令人欢喜之语言。正法语——不违背佛法的语言。
3、利行:未接受者,令接受;未成熟者,令成熟;已成熟者,令解脱。遇到难以教化之忍,应行难行利行。有三种人:1). 少善根 2). 大财富 3). 习外道。
  4、同事:教他所修,自亦应修,以身作则,他必从之。自身不行,而叫他做,必会有过患。所谓"调人先调己"。共同习修,是为同事。
这是一个阐发的一个过程,按照这个方法来一步一步来进行,它的目的在于将悲、爱毫无分别的扩展到每一位众生的身上,如有分别就不是菩提心,不能站在我们的角度上去起分别心。在平等心的基础上,把一切众生当作自己的母亲,带领自己的母亲出离生死,成就"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菩提心。

  第五步:发起胜义菩提心

  胜义菩提心,就是真正的慈悲和空性的统一体。
  胜义菩提心发起之时就是菩萨最初直接亲见空性之时,也就是说指有亲证了人无我、法无我的空性智慧后才能够阐发出慈悲与空性统一的胜义菩提心,那么这个菩提心的阐发要和我们后面讲的内容——空性正见的树立和观修配合起来进行,也就是必须亲证了人无我、法无我,而不是仅仅停留在俗谛上的人无我、法无我。我们所能讲述的,仅仅是停留在语言文字上产生的最高的思辨范畴,这是远远不够的,要想阐发出胜义菩提心必须要在自己亲证了、体悟了“人无我、法无我”的这种空性智慧后才能够真正阐发出来。而这种空性智慧是离戏的真谛,不是属于俗谛,也就是说超出了我们的语言思辨的范畴,用语言文字无法表述清楚,只有通过我们自己的习修,在禅定中,在我们的行持中,自己去体悟它、亲证它,这个境界是没办法用语言描述的,当我们真正悟到了这种“人无我、法无我”的这种空性以后,才能把你所发的世俗菩提心提高,把空性智慧和所发的世俗菩提心结合起来,就是我们所要阐发的胜义菩提心。到了胜义菩提心,就成就了佛菩萨的果位。
  从忏悔罪业开始到成就平等心,然后到发起为众生的世俗菩提心(愿菩提心和行菩提心)到最终圆满究竟的胜义菩提心。如果我们这样做了,就可以得到十方三世一切诸佛的加持。就可以除去一切的业障,可以避免一切的邪魔。所以菩提心被称之为佛门的第一法宝,它也是我们学修的一个核心内容,是密法和显法的一个共法。如果说我们在习修的时候没有注意到菩提心的阐发,都不能够成就究竟圆满的佛果。

三、空性正见(清净见)

  清净见,也就是我们经常所讲的空性正见。
  宗喀巴大师说:“佛法的核心就是空理”。所以,“佛”被称之为空王,而空性智慧又被称之为“佛母”。为什么把空性智慧称之为佛母呢?也就是说诸佛菩萨都是从空性智慧中产生的,所以把它称之为佛母。“迷此理者为凡人”,如果不能够了解空性智慧,那么他就是凡人,“悟此理者为圣人”、“彻悟此理者为佛”,我们因为不能够了解空性正见,所以成为众生、成为凡人,“悟此理者为圣人”就是说只是从俗谛上对空性正见予以了知,只能把他称之为圣人,只有在彻悟此理的基础上,才能称之为佛。
  因此,我们又把“空性正见”称之为“法中之王法,诸法之统帅”。就连我们普渡众生的这颗菩提心,只要能和空性智慧结合起来,就可以变成胜义菩提心,才可称之为究竟圆满的菩提心。在这颗普渡众生的菩提心下,所行的菩萨行,就因为有这种大智慧而变得神圣而有力了。如果没有了这种大智慧,那就只是停留在世俗菩提心的基础上,还达不到圣道位,只有在空性正见的基础上,才能使我们的菩提心变得更加的神圣和有力,可见,这个空性智慧对一个学佛人来说是何其重要。
  什么是清净见?
  清净见,也称之为“离增益、损减两边”的正道中见。
  一切法都是因因缘而生的,本来它就没有独立的、实在的自性。就连涅槃这种境界,实际上也是为了要消除障碍而设立的,如果要是没有烦恼这种境界的话,涅槃本身也是不存在的,因为有烦恼,所以就设置了一个涅槃的境界。众生从无始以来的妄执,这种妄执就是“我执”和“法执”,把本来没有实性的法,执著于有自己本身的实性,就是我们所讲的“增益”执,也叫做有见和常见。看不到它的空性,以为有就是有,空就是没有,把这种本来没有实性的自性的法认为是有实性的,这种边见,就把它称之为"增益"执,也叫做有见和常见。
  另外还有一个方面,它虽然没有固定的实性,但是它都以一定的因缘决定当生、当灭,也就是说它是从因缘而产生的,并不是完全没有,它还以因缘而产生,它只因因缘变化而变化,故为空性,并不是说它本身是空,而是它的因缘在不断的变化,所以是空,如果说,将诸法无实性理解成什么都没有了,这就叫做“损减”执,也叫做无见、断见。
  由于这个常、断二见都是不合于真理的,偏于一边,或者以为有,或者以为没有,所以把它称之为边见。我们所讲的清净见,实际上就是不着两边的中道正见,不是增益的也不是损减的,也就是“离增益、损减”的两边的中道正见,既不执著于诸法实有的空性,也不否认它的存在。
  那么,我们正确的观念应该是什么呢? 就是既不执著于诸法是有空性,也不否认它的存在,如实了知诸法因缘而生,故无独立的自性,因为它是因缘而生的,缘变了,它就变了,所以它没有独立的固定的自性,不堕于常边;也要如实了知诸法既然因缘而生,那么它就有它存在的形式,它就有因果的存在,不堕于断见,不堕于两边,我们就把它叫做为中道。这个中道也就是我们讲的清净见,实际上就是佛理的精华——缘起性空的正见。
用正确的方式去理解缘起性空,就是我们的中道思想。
  "缘起性空"被称之为佛理的精华。也就是说佛教的一切的理论都是围绕着"缘起性空"这四个字来阐述、发展的。所以一个学佛人如果想要树立空性正见,首先要了知的就是缘起性空这四个字,如果连缘起性空都不了解,学佛就还摸不到门,树立缘起性空的这种思维方式,就是我们看待世间事物的这种方法。
  宗喀巴大师在《中论大疏理海论》中,对"缘起"这两个字,做了一个解释,什么是缘起呢?缘起,它包括了三个含义,一般意义上的缘起理解它就是因果性的关系,相连的这种关系,实际上它是不完全的,缘起它含有相连、相对、相依三种含义,包括相对的东西,都是属于缘起,比如说美和丑,丑是在美的对照下而有这个概念,也就是说因为有美,才有丑这种说法。如果没有美,那么就没有丑这种分别,所以在这个基础上而论就相对解释它也是缘起的。比如说母亲和儿子,没有母亲这个概念就没有儿子,没有儿子这个概念,也就没有母亲这个概念的存在。这个又是相连而成的;又比如说种子,种子和果实,种子放到土里成长了,那么才有果实,果实从哪里来的呢?是从种子来的,种子长大了,各种因缘条件和合而成,最后成为果实。那么果实和种子的这种存在,就叫相连而存在。
  所以缘起的概念,不是我们世俗所仅仅理解的因果关系,比如说有什么样的因有什么样的果,这是因果关系的一种存在,但实际上,佛法理所讲的缘起,把这个因果的概念扩大到了相依、相连、相对而存在,全部都是属于缘起的范畴。
  佛法中所讲的五果四报涵盖了世间的所有因果规律。如杀人,我们所知杀人触犯法律,被枪决,为士用果;因其杀人而堕地狱,为异熟果;结束别人的生命,自己的生命也短促多病多实,为等流果;因杀人,财资匮乏为增上果。离系果,则为涅槃专设的,为解脱之因,而成就之果。
  缘起,又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外缘起;一种是内缘起。外缘起:是指有为法的一般因果关系相对、相连而存在,它是事物的普遍因果关系,是自然科学和佛教共同承认的,通过世俗分别智和直觉的经验就可以认识到的因果规律,就象我刚才讲的都是属于外缘起的范畴,这种缘起大家很容易理解。
  除了外缘起以外,还有一种缘起,是佛教独有的,叫做内缘起法则,也就是我们经常讲的十二因缘。内缘起指的是有情生命的生灭流转的因果关系,它是佛教独有的缘起观,即十二因缘。它是通过俗谛的直觉智和逻辑思辨所不能达到的认识,必须要通过现观直觉智——既定中所体验的智慧与逻辑思辨结合起来才能够认识。因为事涉隔世的认识,世俗经验很难证明,只有佛教把这种因果规律推广到了有情生命和无情生命的一切领域。十二因缘是讲三世因果的,我们一般的世俗经验是很难证明的,只有通过现观直觉智与逻辑思辨相结合才能认识。
  佛教使用的"缘起"一词,它已经远远超过了我们世俗智上的一般因果关系,包含了因果关系的事物之间相依、相对的关系。比如事物的整体和部分、大和小、有和无、生和灭……这一切的概念。
  任何的事物,包括佛在内,都是因缘而起的,佛因什么缘而起?因众生而设立佛,所以佛也是因缘而起的,因有众生的存在,所以才有佛,如果说没有众生了,也就没有佛了。任何的事物,都是因缘而起的,相连、相依、相对而存在,并且没有独立的自性。包括佛也没有独立的自性,佛也是空性的,为什么呢?因为众生不存在了,佛就不存在了,佛是因众生这个缘而存在的,反过来也是这样。
  我们现在所进行的是逻辑思辨上的一个认识过程。因为事物是因缘而生的,因缘不存在了,它就不存在了,所以就叫没有独立的自性,所以说事物没有固定的、一成不变的、独立的自性。而这个相连、相依、相对之意,实际上就是性空之意,所以缘起就是性空,性空就是缘起。事物因缘而存在的,缘灭了,这个事物就没有了,正是因为如此,所以在看到缘起的同时就是性空的,看到他相依、相连、相对而存在的同时,就知道他是性空的,性空之意。所以有一句话?quot;诸法因缘生、缘去法还灭、吾师大沙门、应做如是观"。这句话就来自于这里,正是因为任何事物都是因缘而起的,相连、相依、相对而存在,并无独立的自性,而这个相连、相依、相对之意又是性空之意。所以缘起和性空这两个概念,事实上是一个事物的统一体,在俗谛上看到的是缘起,在真谛上看到的是性空。那么反过来,在真智对俗谛的时候,缘起就消失了,看的是性空,这是我们讲的缘起性空。对"缘起性空"的理解,不能停留在世俗智上,而应通过习修在圣位定中以真智来体悟,俗智见有不见空,真智见空不见有,两种智慧,两重境界;在俗智中相互对立,在真智中对立消失,即空即有,空有一体,这就是学?quot;缘起性空"的关键所在!
  在这里我们重点介绍的是"缘起性空"中间的一个内缘起法则。
  在缘起性空的缘起里头,讲了一个内缘起,也就是缘起性空的真谛把它扩展到了有情世界,那么这个内缘起法则,指的就是有情生命的生灭流转的因缘关系。根据"缘起性空"的内缘起法则,轮回的祸根就在于"无明"——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爱、爱缘取、取缘生、生缘老病死苦,就是十二因缘的一个轮圈。
  1、首先无明,有了无明,无明一生起,那么习性反应就发生了,什么是习性反应?无明障闭了我们本来具有的智慧,不能够看清楚事物的本来的真相,所以就用我们以为的方式来认识事物,这就叫无明缘行。无明缘行就是若无明生起,习性反应就发生了;
  2、行缘识,就是习性反应一发生,我们的心识就开始生起;
  3、识缘名色,心识一生起,这时候我们的身和心就产生了;
  4、名色缘六入,有了身和心就开始有六入,六入就是六根——眼、耳、鼻、舌、身、意都有了,所以叫做名色缘六入;
  5、六入缘触,就是因为有六根的生起,所以各种感受就产生了,鼻子可以闻到东西、眼睛可以看到东西、嘴巴可以尝到东西、耳朵可以听到东西,那么这种各种各样的感受就产生了。所以叫做六入缘触;
  6、触缘受指接触一产生以后,各种感觉(这种感觉就是加入了自己的判断,判断事物是好是坏,这样各种感觉就来了,这种判断是我们原来习性反应而留下来的一种本能的判断。)也发生了;
  7、感受发生了,贪爱、嗔恚就产生了,所以就叫受缘爱;
  8、贪爱和嗔恚意产生了,执取就产生了,因为有了好的、不好的、喜欢的、不喜欢的,你就肯定会去追求那个喜欢的东西,不喜欢的东西就排斥,这就叫爱缘取;
  9、在取产生以后,各种业障为你来世又去生死轮回种下了种子,未来的存在就形成了,叫取缘有;
  10、因为种下那颗善恶种子,未来的存有已形成,生又开始了,所以叫有缘生;
  11、生一开始,有生就有老、死、苦,所以叫生缘老死苦;一切的烦恼由此又产生了,苦也就由此而翻生了。
  这就是十二因缘: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病死苦。这就是一个我们身心的流转过程,也是一个苦蕴的聚合过程。我们讲的苦集灭道,苦是如何集合而成的,就是一个流转过程,讲的非常清楚,所以佛法,真是人类宝贵的财富,它对我们人类的心识、对我们人类本身身心分析的非常透彻。世上没有一门学问和科学能超过佛法,对人本身的认识、对我们自己的认识,只有佛法才是最透彻、最完整、最彻底的。
  十二因缘就是这样是一个生死流转的过程,生又产生了老病死苦,死亡之后又生了,这是一个环,那么根据我们刚才讲的缘起性空,诸法因缘而生、缘去法还灭,我们要想从这个轮回里解脱,该从哪里下手呢?无明!无明灭则行灭、行灭则识灭、识灭则名色灭、名色灭则六入灭、六入灭则触灭、触灭则受灭、受灭则爱灭、爱灭则取灭、取灭则有灭、有灭则生灭,就不再去投生了,不再轮回以后,则生生死死就没有了,生灭了,老死愁叹苦各种忧愁也灭了,那么我们的烦恼也就断了,也就进入了涅槃的境界。
说到这里,有些人可能会有个疑问,这和我们解脱有什么关系呢?实际上这跟我们的转迷为悟、转识成智、离苦得乐等都有非常大的关系,也是一个人如何看待自己、如何对待事物的立场观点和思想方法。
  我们学佛,首先要学会佛的分析事物、对待自己思想、立场、观点。如果没有学会佛陀的这种看待宇宙人生的思想,那么学佛就只能是学一个形式。

我们为什么要树立空性正见呢?
  从十二因缘上能够看出来,轮回的祸根就是无明,无明是和清净见相对而存在的,也就是和智慧相对而存在的,无明是因为看不清事物的真相,笼罩在心灵上的一层覆盖物,它是我们遭受种种苦厄的根源,所以宗喀巴大师说“无明是万恶之源”。
  无明,一种是原始的,与生俱来的无明,本能的无明,一种是后天受到各种邪说和世俗的虚妄偏见而形成的见惑无明,后天的这种见惑无明在我们获得见性的无漏智的时候就可以破除了,那我们获得这种胜义智慧,就是在定中获得的这种智慧的时候,那么就可以破除了;而前一种本能的这种无明,也就是在我们的意识深层的这种顽固障碍是需要我们长期的修炼,并且还需要我们积累足够的资粮、福德智慧资粮,在方便和智慧双管齐下的情况下才能够得以破除。
  而在诸多的无明中,使生命堕入轮回的这个无明不是泛指的无明,而是一种被称之为"萨迦耶见"的一种对"我"和"我的"的一种本能的执著,我们把这种对"我"和"我的"这种本能的执著称之为"萨迦耶见",小孩子一生下来就知道区分你的、我的、他的,是一种本能,人天生就会以"我"为圆心画一个圈,这个是"我",这个是"我的",实际上就是一个是"我执"、一个是"法执","我"就代表我自己,"我的"就是除我自己以外的所有的东西。对我们每个人来说,"我"是全世界最重要的人,所以这个时候"我"就会像一块磁铁一般,自动把周围的铁屑以自己为圆心排列成一个一个圆,你喜欢的东西顺序的一圈一圈就形成了"我的",这种本能会使我们不假思索根据自己的喜好来安排世界、我的亲人、我的敌人、朋友,一圈一圈把自己像个磁体似的围在中间,喜欢的就吸引、不喜欢的就排斥,祈求喜欢的事物,排斥不喜欢的东西,但是很可悲的,事实上这个世界上不可能是只有一个人存在的,大家想一下每个人都是以"我"为圆心形成一个磁铁,磁铁和磁铁之间它就有一个相互吸引和排斥的过程,而"我的"和"你的"之间就会有一个矛盾,因为这个磁铁相联系的每个人画的圈都可能会重复,这种重复的过程中就产生了矛盾,矛盾一产生各种麻烦、各种不快乐、各种的争端、冲突以至于战争就会产生了,实际上都是在排斥别人而形成的,所以说这种意识深层的"我"和"我的",这种自执私有性是我们产生一切烦恼、一切祸害的根源。
  能够断除"我"和"我的"执著的唯一的方法就是空性正见,为什么要讲空性正见呢?目的就是为了要断除"我"和"我的",断除"我"和"我的"就是要解决一个我执和法执的问题,就是要对治无明而设的,无明只要一解开,我们的生死轮回就解开了,所以说树立清净见并不是和解脱无关的内容,而是息息相关的。
  如何树立清净见?


  (一)进行确立"人无我"的观修 。

  作如是观修所应用的理论是十二因缘的内缘起法则。
  (1)确定"我"非假名而存在
  "我"是谁?我是张三吗?如果换成叫李四,我还是我,可见,名是一种表象,可以随意变化,无固定的自性,非"我"的本质。名相只是一种概念上的假名,"我"非假名而存在。
  (2)确定"我"与身心相关而存在
  人的身心由"五蕴"而成,即眼、耳、鼻、舌、身所构成的色,与受、想、行、识所构成的心组成。这样就界定了"我"要么与"五蕴为一"而存在,要么与"五蕴为异"而存在,别无第三种存在形式。
  (3)排除"我"与"五蕴为异"而存在的可能
  如果"我"与"五蕴为异"而存在,就是在"五蕴"之外,有一个"我"存在,即离开身心之外,而有一个"我"存在,这显然是很荒唐的推理。因此,"我"不可能与"五蕴为异"而存在。
  (4)排除"我"与"五蕴为一"而存在的可能性
  我们假设存在的这个我是和五蕴合为一体而存在的,那么不可能在五蕴的外面另外又存在一个我,就是说五蕴之外又来了一个六蕴。那它的存在的形式就可能色里存在一个我、受里存在一个我、想里存在一个我、行里存在一个我、识里存在一个我,如果是这样的话,结果色里头也有个我,我又是身心的合一,既然是身心的合一,色里头就出来一个识,受里头也同样出来一个识,照这种结论推说下去,一个我就有五个心识,受、想、行、识各有一个心识,显然这个存在也是不存在的, 所以根据以上的推理得出的结论是:实际上并没有一个"我"而存在,最后的结论就是三个字"人无我"。
  根据以上的逻辑分析,我们可以断定这种被认为具有自性的"我",它实际上是不存在的,我们给它提供的各种存在的可能,在我们的逻辑思辨中都一一被打到了,所以它是不存在的,也就是说在俗谛上它都已经不存在了,更别说在真谛上了。那么生命的真相实际上就是色、受、想、行、识一个不断的生灭的过程。并没有一?quot;我"的实核,那些过程相互关联密不可分,就形成绵绵不断的生命之流,就是身心之流。而生命之流的原动力就是由于一个"识"。
  "识"也称之为我们的习性反应,这是一种将世界分为能知所知、主体客体、我和他的认知行为,在人存在的过程中,识不断的在轮回中变化着各种的存在的形式,心识交流的生起,就是由于无明,心识就是习行反应,一种本能反应,就是无明缘起来的,这种无明就是因为我们并不知道无明,并执著着"我"的自性的存在,所以我们能够认清"人无我"的真相就可以断除无明,从生命轮回解脱出来。
  以上思辨(毗婆舍那即观修)的前提条件就是定力(奢摩他),定力不够进行不了这种思辨,脑子会乱的,当然如果执著于这种逻辑思辨,就成为所知障碍,如果要充分利用好这种逻辑思辨,就是学佛的一个基础,所以很多的科学家为什么能够步入佛门,而且一旦步入佛门他们的悟性就非常的高,也就是在俗谛上他能达到一个最高境界,但是如果执著于这种俗谛的最高境界,就成为所知障;如果不执著它就是一个动力。
  什么是佛性?什么是光明觉性?光明觉性就是我们本具的知道无明的存在的能力;什么是佛性,就是能够了知缘起性空的这种能力。
  进行确定“人无我”的这种观修,并不是要我们去否认人的缘起的的存在,而是要将缘起视为空性的显现,做幻观:如幻觉游戏一般,不加以执著,成就法无真实自性的信念,进行这种观修的目的,它就在于并不是要否定人的缘起的存在,而是因为无明的因缘而存在,要做到的就是把它看成是空性的显现,因为无明去掉了就是佛,在这个基础上只是幻化了一个我们这样的身体而存在这个世上,就以他是一种空性的显现,好像是幻觉游戏一般不加以执著,如果成就了这种观念,就成就了"人无我"的观念。

(二)进行确定"法无我"的观修。

  确定"人无我"的观修解决的是一个"我"字,现在进行的确定"法无我"的观修便是解决一个"我的"的问题,实际上是法执的问题,"人无我"主要是指自己。除了自己以外的东西都称之为法,属于"法无我"的范畴,进行"法无我"的这种观修,主要是照见一切事物都是相对、相依、相连而存在的因缘联系,并没有永恒不变的自性,确定法无自性的这种观念,放弃对事物的执著,
  那么进行这种"法无我"的观修又要从两个方面来进行:
  (1)确定有为法的无自性的存在.(观修所应用的理论就是缘起性空的外缘起理论)
  寂天菩萨曾经讲过的:"无可见之物、岂有能见之时",我们身边之物的存在不可否定的,因为他是客观存在的,但是这种客观存在的事物,实际上在我们心识的变换中它呈现着不同的表相形式。同一个客观存在在不同的心识里头,就有着不同的境相。
  我举个例子:我们的一只脚,我们看的是脚,蚂蚁看到的是珠穆朗玛峰,觉得那么大一东西。就是说不同的心识有着不同的境像,所以我们执著的有为法的自性实际没有丝毫的真实性可言,只是因为我们在这个心识下看到了它的存在,那么换到另外一种心识,比如提高到更高的这种思维层次,到佛菩萨的那种无量的思维层次的时候,这些东西依然存在,但它的表相形式变了,所以成佛了太阳还是太阳、月亮还是月亮,只不过太阳和月亮不以太阳和月亮的名相而存在,存在形式变了,并不是说它不存在,所以叫做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任何东西都无增、无减的,只是它的表相形式换了。成佛的境界就是这样的境界,并不是什么都有,或者说什么都没有了,这都是我们讲的常见和断见的一种表现,不符合佛陀的中道。我们要走中道就是说它的存在只是它的表相形式变了,比如说我们有佛的心,那么在佛的这种心识里显现的东西和在我们心里显现的不一样,它的存在形式是不一样的,正是因为如此,所以我们所执著的有为法的自性的存在,它本身就是没有丝毫真实性可言的,因其没有永恒的、固定的存在,所以一切有为法就变成了无可执著的、贪恋的、虚幻不实的影子,如果我们的心识一提高,现在这个存在形式就变了,执著它干什么,它是不断变化的,它这种变化是随着心识变化而变化的,就是说它没有真实的,如果我们看到了它的这种丝毫没有真实性的这种真相以后,那么就自然放弃了对法的执著,一切有为法都变成了无可执著的影子。《金刚经》里有一句话:"如电亦如露、应作如是观"。
  (2)确定无为法无自性的存在。
  实际上就是为了破我们的所知障碍。所知障非常可怕,实际上众生的流转有两种,一种是因为无明引起的流转,还有一种就是因为所知障,它一种生死变异的流转,那么这种流转其实也是非常可怕、难破掉的,就是八地菩萨,他是因为所知障没有断灭以后,他有一种生死变异的流转,为什么要进行这个无为法的观修,就是因为即便是证到了八地菩萨,因为它所知障没有断除的话,他还要进行变异生死的流转,为了要断除所知障,所以我们要进行无为法的观修。
  确定无为法无自性的存在的这种观修,是我们在俗谛上能够达到的般若智慧的最高境界。
  无为法实际上就是指理论,一种概念,就是没有形没有相,包括"缘起性空"也因众生无明而设,就本身也没有自性。为什么呢?缘起是性空之相、性空是缘起之性,缘起和性空本身这两个概念,它也是相依、相对而存在的。如果说缘起即空,那么性空也因缘起不存在而消失了,缘起,因为它是性空的,所以有个缘起的这个概念而存在,因为它是缘起的,没有固定的实性,没有它的自性,随着因缘的变化会变化,所以出来了一个性空的概念而存在。这两个概念,它是相依、相对而存在的。如果说没有缘起,缘起即空了,没有了,那么性空也因为缘起这个概念消失,不存在了。
  所以要确定无为法的自性,达到这种空性境界的确定,那么我们就要善持两种瑜伽:
  第一:如虚空般的禅定瑜伽。
  所谓瑜伽就是相应,在这个瑜伽中,行者观一切如虚空,无相,包括涅槃的境界,都是虚空一般,都不是依自性而存在的,它本身都没有一个独立存在的自性,涅槃是因为解脱而设立的,涅槃是依烦恼而设立的,烦恼在涅槃的对面而消失,没有烦恼,涅槃也相继而消失,这是无为法的一个最高的思维境界。
  第二:如幻般的禅定瑜伽。
  在这个瑜伽里,虽说行者可以看到有形有相的东西,但是在色相中观空如幻。看到色相马上就想到它的空性,它是本没有可以执著的自性,如幻觉一般。知道所有所知的对象都是虚假的实体,并非真实,它是以虚假性的如幻般地存在,并不是它真如实相,只是因因缘所成而已。认识到缘起因缘是有的同时,就认识到其性本空;当认识到物性本空的同时,又认识到空就是因缘。空不存在于虚空,有不等于实有实存,这才是有非实有、空非实空的中道思想。
  那么我们真正善持以上两种禅定瑜伽,身心调融的"轻安"就会生起,就成就了"胜观",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毗婆奢那"。 若可成就两种禅定,就可以入减灭定,而入涅槃,成就无量智慧。所以宗师说:"以现象实有消除执实偏见,以自性空无消除虚无偏见, 悟出缘起与性空互为因果, 就不会堕入执空有二边的深渊?
  以上所讲的空性正见,是在抽象思辨的基础上所能达到的"分别智"的范畴,尚且还停留在戏论当中,我们所能用语言所描述的抽象思维性的这种理解,也就只能是叫世俗分别智的最高极限了。但是,这和离戏的空性正见还差的很远,要想跨过凡、圣的这条界线,那么就需要我们要通过刻苦的习修和体悟,才能够获得在智能上根本的转变,达到见性悟空、"无分别的现观智"的直觉范畴。
  我们所能够理解的这个"开悟",悟的不是道理的认识理解,而是产生从未体验过的一种现量直觉,如果说没有这种现量直觉,在此之前对空性正见(即我们所说的中道)所进行的所有思辨都脱离不了语言和思维的框架。为什么很多的人就掉到了这个佛法的思辨里面出不来了,就是把对佛教的这种在俗谛上的这种思辨而达到的最高境界理解成是"开悟"了,于是自以为是,执著于佛理,执著于佛理本身也是一种执著,就产生了一种所知障碍,实际上根本还迷着,还跨着一条凡圣不可逾越的鸿沟,所以必须要区别它是真智体验性的空性证见?还是俗智分别性的空性正见?这个是我们一定要分清楚的,不能拿在这个俗谛上的这个思维层次上能够达到的这种当成是空性正见,这是大错特错了,而是要求我们要达到真智体验性的空性正见,这才是真正的空性正见。
  虽然我们进行了前面的一系列的逻辑思辨,都是在语言抽象思维框架之内进行的,但又是必不可少的,因为它是要达到"空性正见"的一个地图,要想区别它,就好像是我们所进行的一系列的思维的逻辑思辨不过是掌握了一张地图。而真正的真实体验性的空性正见是我们真的进入了实地,因为应用地图达到了目的地,所以这是一个最根本性的区别,这里还要给大家讲一个我们一直在阐述的问题,就是"真谛"和"俗谛"的概念。
  什么是"真谛"?就是圣位定中呈现的真实,是一种不受时空条件限制永恒不变的绝对真理,是放之宇宙皆准的真理;
  什么是"俗谛"?是世俗之智所认识到的相对真理;
  真谛和俗谛是同一个对象的两个方面的认识,俗谛是现象的反应,真谛是本质的反应,两者是对立统一的,那么我们对于"空性正见",也就是"缘起性空"的理解,不能停留在俗谛上,而应通过习修在圣位定中以真谛来体悟,俗谛见有不见空,真谛见空不见有,两种智慧两种境界,在俗谛中互相对立,而在真谛中对立面又消失了,即空即有、空有一体。这就是树立空性正见的关键之所在。

总结

  佛道的三个根本:出离心、菩提心、空性正见就全部讲述完毕,只能说给大家画了一张地图,大家可以按照这张地图,去一步步走到应该达到的目的地,我们所学的这三个根本:出离心、菩提心、空性正见,三者本身又是相辅相成的,出离心是菩提心的前提,因为菩提心的一个特征就是必须要生起渡众生出轮回之心,所以说出离心是菩提心的一个前提;而空性正见又是出离心的保证,如果你不放弃对我的执著,对我的身心的执著,出离心是生不起来的,所以空性正见又是出离心的一个保证。同时建立在空性正见上的菩提心才是究竟圆满的。胜义菩提心必须建立在空性正见基础上。所以这三个根本,它是相辅相成的,缺一不可的,就如同车的四轮、鸟的双翼一样,它是互相必须配合起来的。
  三根本是三乘佛法的总旨,离开了三根本的一切修持都是沙丘上的建筑,经不住吹打,必须要有三根本为基础,否则是不牢固的、有漏的、不究竟不圆满的。
  所以我们每一个真正的佛子都应该以此为根本作为我们习修的要旨。通过闻、思、修,刻不容缓的如法行持,如救头燃,成就无上菩提。                 


  谨以此功德回向给无量的众生,愿早出轮回,同证涅槃!

 


{返回 菩提道次第专题·三主要道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本颂]三主要道颂
下一篇:已经没有了
 佛法三根本要义
 [本颂]三主要道颂
 三主要道
 圣道三要
 《佛道三根本要义》的修持(寂雯)
 略说三主要道心要
 甘露心华--菩提道次第论《道之三主要》释义
 三要所缘次第趋入兜率妙梯
 打开满足之门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如何挽救社会风气系列——佛教是什么(续篇)[栏目:净空法师·开示集十]
 阿难问事佛吉凶经-第53集[栏目:阿难问事佛吉凶经讲记·净空法师]
 无上两足尊[栏目:静思晨语·证严上人]
 舍利弗阿毗昙论禅定品讲记[栏目:智敏上师]
 西方极乐世界有哪四土?[栏目:印光法师·问答汇编]
 十善业道经讲话 第十八讲[栏目:南亭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