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请略讲“心不净则国土不净”之理!
 
{返回 索达吉堪布·问答释疑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053
  问:请略讲“心不净则国土不净”之理!
  索达吉堪布答:当然,这个法特别甚深,只用一堂课的时间,肯定无法揭示其中深义。因此,我今天主要给大家讲一个要点,那就是:心不清净的话,国土也不清净。
  为什么这样说呢?打个比方,一个白色的海螺,正常人看来是白色;但在有胆病者的眼中,它却是黄色;对眼根毁坏的人来说,甚至连黄色也见不到,只能看到漆黑一片。可见,外境的清净与否,与自己的心有极大关系。
  当今时代五浊横行,人们内心贪嗔痴充满,所造的恶业简直无法想象,如此势必会感召外境的一系列失衡。就算是再美丽的城市、再怡人的海岛,以后会变成什么样也很难说。美国前副总统戈尔(Albert Arnold "Al" Gore, Jr.,1948-),通过多年对全球暖化的研究,曾在一份报告中提醒世人:人类若再这样无节制地破坏大自然,那么用不了几年,许多沿海城市就会被海洋淹没。这种现象的真实原因,他倒没有揭示得很清楚,但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4](Plato,Πλάτων,约前427-前347),在描述大西洲(亚特兰蒂斯)这个神奇国度的毁灭时,却讲得非常明白。
  他在两篇著名的对话著作——《克里齐》和《齐麦里》中,详细记述了大西洲的存在。他说如今的大西洋那里,在一万多年前,有一片美丽富饶、高度发达的陆地,即大西洲。那里气候温和,森林茂密,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安居乐业,是一块得天独厚的乐土。当地人信仰海神,将其视为至高无上的主宰,时时加以供奉。后来,大西洲的人们开始腐化,邪恶代替了圣洁,贪财爱富、穷奢极欲代替了天生的美德。此举触怒了海神,降下灭顶之灾,在一次特大的地震和洪水中,整个大西洲仅于一日一夜便沉沦海底,消失于滚滚的波涛之中……
  对于柏拉图笔下的大西洲,有人认为是天方夜谭,有人却对此深信不疑,只是苦于没有找到确凿的证据。几个世纪以来,众多考古学家试图证明它的存在,但都纷纷无功而返。直至2009年2月,英国媒体对外宣布:英国航空工程师巴姆福德,通过“谷歌海洋”软件查看三维海床地图时,震惊地发现在大西洋海底,竟有一块貌似城市遗址的海床。这一惊人发现,让全世界的考古学家兴奋不已,假如它真是一处城市遗址,那很可能就是传说中沉入海底的大西洲。
  当然,我今天讲这个,并不是想说明它的存在,而是想告诉大家,众生造的业若日益严重,那么世界总有一天会趋向灭亡。像古罗马帝国,早期的人们崇尚纯朴、高尚,然而,随着它的经济势力不断强大,世风日坏,崇尚奢华、狂欢纵欲的现象到处可见。最终,道德精神的没落,成了古罗马帝国走向衰亡的起点。
  诸如此类的事例,古往今来数不胜数,理应引起人们的反思。倘若再继续这样下去,迟早有一天,我们“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人间仙境,会变成“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的凄凉写照。对此,每个人务必要重视!

{返回 索达吉堪布·问答释疑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略讲“心净国土净”之理。
下一篇:请问当前人类面临的两大问题?
 现在的灾难非常多,作为佛教徒,对此应当如何看待?
 生活和工作压力很大,怎样才能平衡各方面的压力,获得幸福感呢?
 道谛:断除苦因!?
 请问,在家修行、到寺庙修行或闭关,还有就像您这样云游,这几种修行方式,..
 什么样的善根是多善根,什么样的福德是多福德,什么样的因缘是多因缘?..
 有些修行人常以为,我是学禅宗的,如果去学习藏传佛法,这很不合理;或者以..
 我听说禅宗是只修法身,密宗是法报化三身都修,不知道您怎么看待这种说法?..
 作为藏传佛教的信徒,大家会在特定的日子戒肉,就像斋戒一样,您对此有什么..
 证悟空性之后,是不是就不受因果业报了?佛陀示现食三个月马麦的果报,这是..
 光盘做成转经轮,功德会更大吗?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情深,万象皆深 内容简介 推荐 作者简介[栏目:情深·万象皆深]
 《入行论讲记》第六册 第七品 精进 第一百零三节课[栏目:入行论学习]
 圣者言教 第六课(六)将佛法用于生活[栏目:圣者言教]
 佛学启蒙 单元一 佛史 第六课 宏法利生的事业(一)[栏目:佛学启蒙]
 为何息入时间较长,息出时会中断?[栏目:海云继梦·禅修释疑]
 佛教伦理道德与现代人生[栏目:华方田教授]
 病里正观记[栏目:瑜伽士陈健民上师文集]
 The Diligent Do Not Sleep[栏目:Dhammapada Stories]
 佛教因缘观的人生智慧[栏目:依空法师]
 为世界和平祈愿文[栏目:社会·职业篇]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