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相时刻
竹庆本乐仁波切
每当我们启程踏上一段漫长旅程时,就有种死亡和再生的感觉;我们所经历的体验,有著一种过渡的特质。当我们步出家门、掩上大门的那一刻起,就开始将我们的人生置诸脑后,我们告别亲友、熟悉的房间和习以为常的惯性;当我们爬进将载著我们前往机场的出租车时,可能会感觉到夹杂著兴奋的后悔。当家的景象逐渐远去时,我们同时有著伤感的别愁,和从一切桎梏中释放出来的欢欣。我们离家愈远,就愈把焦点摆在下个目的地上;我们愈少想到家,便愈多想到将往之处。我们开始看新地图,开始想著将会在哪里降落,想著新的人们、新的风俗和新的环境——新一批的体验即将到来。
直到我们抵达目的地之前,我们都是在过渡之中——介于两点之间。一个世界已然消失,彷佛昨晚的梦境,而下一个世界还未出现。在这个时空之中,有一种全然自由的感觉:远离了身为日常之我的诸般琐事,不被系缚在几乎是千篇一律的要求、日复一日的世界里,而是有著一种新鲜感和对当下时刻的欣赏。同时,我们可能会经历感觉恐怖或无立基点的时刻,因为我们已经进入未知的领域中,没办法确定下一刻会怎样、自己又会被带往何处。但是,当我们放松心情,不安全感就会消失,周遭环境也会变得友善和充满支持。我们又再次在自己的世界里怡然自得,可以带著信心自然地前进。
然而,旅程并非永远都会照计画而行。假如我们是搭飞机旅行,航班可能会延迟或取消;假如我们是搭火车,天气状况可能会延误行程;假如我们是在路上,一时之间,在交通壅塞的状况下可能会突然爆胎,让我们必须驶离主要的快速道路,前往小镇的修车厂。因此,对可能发生的事未雨绸缪,是挺合理的。我们必须确定已带著任何可能会派上用场的东西,必须知道我们的路线、沿路便捷的设施和服务据点,以及当地的风俗。然后我们大可放松心情,无入而不自得,这即是处在当下的体验。
撒手人寰,在许多方面都满像是进行一趟漫长之旅。在此,我们所进行的这趟旅程是一个心灵之旅。我们抛下了肉身、所爱的人们、所有的资产和这一生的所有经验,朝向下一生迈进。我们在过渡之中,在两个点之间;我们已经离开家,但还未抵达下一个目的地,我们既不是在过去、也不是在未来,我们就处于昨天和明天的夹缝之间。我们现在所在的地方就是当下,这是唯一一个我们所能置身的地方。
这个当下的体验,即是藏传佛教所谓的「中阴」或「中有」(bardo)。中阴或中有的字面意思即是「中间」,也可以被译为是「中介」或「介于两者之间」的状态。所以,我们可以说,当我们处在任何两个时刻或刹那之间的时候,即是在中阴的状态里;过去的时刻已经消失,未来的时刻还未出现。不管是下一个念头或是下一生,在下一件事情出现之前,有一个纯然敞开的空隙、一种此时(nowness)的感觉。这和我们的任何旅行是相同的,我们处于转变之中——即便是下班从办公室回家或是离开原本的家园搬到另一个州,也是这样。如果我们留心这些转变的话,如果我们可以在这些时刻对周遭环境保持警觉的话,那么,在超越此生的中阴状态时——这涵盖了必经的临终和死亡中阴之路,我们便较有可能对自己所处的环境具有觉察力,将会比较能掌控旅程,也能用清楚和稳定的心,来面对崭新或具挑战性的经历。
当我们能全然地处在这些情境中,在死亡中阴中所遭遇到的经验,就会变得单纯和自然。我们会真的有能力做到放松自己、并放下希望和恐惧,我们会有足够的心力对新的经验保持好奇心,也可以学会了解我们自己,也就是了解到,在究竟上,最真实的自我,其实是超越我们对自我的有限概念的。在这个转捩点上,藉由认出心的真实本性,我们便有机会超越概念,并将死亡的现象转化为觉醒的体验。
因此,就像我们为任何旅行做准备一样,譬如打包衣物等等;为了我们最主要的下个旅程,即从这一生到下一生的路途,建议您最好也做好万全的准备,而本书的主题,就是在探讨这些准备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