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漫说《杂阿含》(卷四十八)~C 1275经、1276经:此二经是天人向佛陀请教有关善恶因果报应的事迹。
 
{返回 界定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064

  1275经、1276经:此二经是天人向佛陀请教有关善恶因果报应的事迹。

  《杂阿含经》的第四十八卷至五十卷,基本上都是以一问一答的偈颂方式来进行。第1275经中,天人对佛陀而说偈道:“无触不报触,触则以触报;以触报触故,不嗔不招嗔。”这里的“触”,是指对内外二境的感触与感知;如果不去感触,则不会受到感触的影响(报触);相反,如果对内外二境有所感触的话,则必须会产生感触的果报。同理,如果心中不生起嗔恚的话,则不会招感嗔恚的果报。佛陀对此回答说:“不于不嗔人,而加之以嗔,于彼起恶心,恶心还自中,如逆风扬尘,还自坌自身。”从偈中可以看出,佛陀对于天人的偈语,基本上持赞同的态度。天人的重点是“触”,从而扩展到“不嗔不招嗔”;佛陀则说“不于不嗔人”,即对于那些已经将嗔恨心彻底泯灭的人,我们对这些无嗔之人产生嗔恨之心。否则我们便是自寻烦恼,与“对天弃唾”和“逆风扬尘”毫无二异。因此,佛陀的落点是“不于”,即对于那些道心很坚固的出家比丘,要心存一份恭敬与畏惧。

  在1276经中,天人对佛陀说:“愚痴人所行,不合于黠慧;自所行恶行,为自恶知识;所造众恶行,终获苦果报!”愚痴人的所作所为,自然没有什么“黠慧”可言;为善终获善报,为恶终获恶果,这些都是耳熟能详的常识。佛陀对此意见是:“既作不善业,终则受苦恼;造业虽欢喜,啼泣受其报!造诸善业者,终则不热恼;欢喜而造业,安乐受其报!”我们在平时造恶业的时候,有时为了图一时之快,却留下了终生的祸根。比如说非典病毒(SARS),本来也就是动物身上的一种常见病毒,后来传染到人类,并实现了人与人之间的传播。我个人愚见,这大约也是属于人类的果报之一,或许是我们众生的共业吧。(3.15.)


{返回 界定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漫说《杂阿含》(卷四十八)~D 1277经:有一位天子于后夜来诣佛所
下一篇:漫说《杂阿含》(卷四十八)~B 1270经~1274经:此五经叙述天女在佛前说偈,得到佛陀的印证。
 漫说《杂阿含》(卷四十)~G 1116经叙述天帝释向佛请教佛法。..
 漫说《杂阿含》(卷五十)~B 1326经:本经叙述佛陀为阿﨟鬼说法,并..
 漫说《杂阿含》(卷九)~C 第233经(世间经)
 漫说《杂阿含》(卷四十二)~F 1150经:本经记述佛陀教导波斯匿王如..
 漫说《中阿含》(卷六)~A 一、瞿尼师经
 漫说《杂阿含》(卷九)~P 第253经(毘纽迦旃延经)
 漫说《中阿含《(卷十)~D 四、惭愧经(上)五、惭愧经(下)
 漫说《长阿含》(卷一)~D 神通
 漫说《中阿含》(卷五十二)~A 一、周那经(196)
 漫说《杂阿含》(卷三十三)~B 第923经先以叙述调马师的三种调马之法..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Mahasstava[栏目:A Collection of Buddhist Stories]
 《金刚经》系列开示 10[栏目:常福法师]
 百喻经 64 人谓故屋中有恶鬼喻[栏目:百喻经·白话文]
 修身养性[栏目:太桥旦曾堪布]
 纪念佛学集大成者太虚大师[栏目:单培根居士]
 至尊阿秋尊者对心子益西加措上师之授记[栏目:阿秋法王]
 以智慧拔除世间的苦难 ——《普门品》一滴(成峰)[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从佛法看管理[栏目:佛教与管理]
 佛说十善业道经讲记(一)[栏目:益西彭措堪布]
 福德日记11月14日─生活很简单[栏目:福德日记]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