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可以烧纸钱烧元宝供养佛菩萨吗?
 
{返回 开愿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9039

可以烧纸钱烧元宝供养佛菩萨吗

有些居士每逢佛菩萨欢喜日,烧纸钱烧元宝什么的来供养,当年印光大师有明确地指示,对这种事情佛教里面不支持,但是也不反对,为什么呢?这个纸钱是民间的风俗,有人过世了,逢年过节或清明,给老人上坟烧点纸钱,表对老人的一种孝敬。佛法在世间,可以随顺世间风俗。但一定要知道一件事情,六道轮回是真的,人死了,还需要纸钱吗?需要的,哪一道需要?鬼道。如果这个老人去世了,他没有去投胎,到鬼道去了,这时候给他烧纸钱才有用。如果他去世以后变成人了,那这纸钱没有用,他得不到;如果他变成一只猪一只羊,他也用不上;下了地狱更用不上,唯有六道当中的鬼道才有用。

老祖宗传下来时就告诉我们,人死了就轮转了,会变成鬼的,证明不会死的;死只是一种转变,只是换了一个身体,换了一个新的生活环境,这是佛法没有来到中国之前,没有接触佛法的民族风俗,没有了解透彻。这个纸钱不用烧给佛菩萨,佛菩萨不需要的,佛菩萨神通自在无量无边,金银珠宝对佛菩萨来说如粪土,佛土的宫殿房子所走的路,都是七宝化现的,那个纸,佛菩萨要了干什么?黄金在我们这个世间很珍贵,《无量寿经》和《阿弥陀经》上讲,黄金为地,黄金用来铺地,金银珠宝这些七宝,用来做建筑材料装饰房子的。这是福德自然。

为什么我们还要去供佛呢?表我们的最真诚的恭敬心,表我们圆满的恭敬心。不是在东西,而是在你这颗至诚的心。

我们不要在这个事相上去执着,而是看自己的发心,看自己的用心,到什么程度会感应什么样的生活世界。我们一定要有一个正确的对待方法。这些事情我们知道了就行了,因为佛教我们是破迷开悟,要把这个道理讲清楚,大家在世俗民情当中,都能够有善巧方便,用正确的方式去面对。即使老人去世了,如果不在鬼道里或者人家升天了,家里人想表表孝心,想表表对老人的一种敬意,也不要去阻碍。佛门常讲,令一切众生生欢喜心。你把这个道理给他讲清楚就对了。

佛法是让人破迷开悟的,让人把这个道理搞明白,这个时候大家不断地往上提升,升天了那些东西都不要了。更没有必要生前给阎王多烧点钱,多烧点儿元宝,将来自己去世后,阎王就给开个后门了,可以少得到一些惩罚,少得到一些不好的果报,这个不可能。

知道这个道理了,为什么先不赶紧修这个福慧呢?赶紧提升自己的能力,然后直接升天,直接到佛国去。再到阎王那里去,是度众生去了,去做客去了,不但不会惩罚你的罪,还会把你当做上宾,贵客,还会去亲自迎接你呢。菩萨到地狱去,阎王还亲自迎接菩萨,菩萨圣驾来是他们几世的荣幸,我们都要争取都做佛做菩萨,而不是现在先讨好阎罗王,讨好这些小鬼,这是错误的。所以没有必要初一十五去烧纸,过个节日弄一大堆纸给佛菩萨去烧。

我们这个世间,毕竟大家都有很多事情要去做,很多事务去处理,很繁忙。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懂这些常识是有好处的,就像《地藏经》上讲的,有草神、树神、庄稼神,什么意思呢?不是这些树、草成神了,是其他的灵界众生,失去身体以后,已经很习惯的身体忽然没有了,就要找个地方所依附,依他而住,是这个道理。要找个依靠,小的灵界众生找颗小草,大的就找颗大树,有众生依它而住,为了尊重称它为“神”,其实是灵界的众生。

佛法在这个世间是度人的,我们在世间,首先要有一个良好的心态,要把我们的身心世界和谐了,我们自己修得有所成就有所领悟,自自然然你身边的朋友家人亲人都被感化了。

我们说这个现象,没有去批评任何一个人的意思,也没有去干涉什么,主要是给你把这个道理讲清楚,不是不让你烧,而是烧也要烧的明白,烧也要让大家烧出智慧来。否则的话,表面上是学佛,最后全是跟鬼神打交道。

——节选于开愿法师在2010年3月佛七法会中的开示

 


{返回 开愿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心态的稳定是参学的基础
下一篇:佛法在世间的真正意义
 如何对待修行过程中的习气
 真正开解生命的无量意义(三)
 香河“天下第一城”皈依法会上的开示
 学佛的基础最重要的是心量
 真正开解生命的无量意义(二)
 人性本善,不善的是--习气
 佛门里面好修福
 我们的愿望和责任
 每一类生命群体都有一个严密的生存体制
 珍惜使命,让生命放光放热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93 禅非所知[栏目:活得快乐]
 见法则见佛[栏目:慈悲]
 成佛必经之路—圆满布施之道 一、布施入门愿 (四)世间布施相的修学次第及果报问题[栏目:大寂尼师]
 别让书本变成生命的枷锁[栏目:雪漠]
 Straight from the Heart - An Heir to the Dhamma[栏目:Maha Boowa]
 45、嘱奴守门[栏目:百喻故事广释]
 华严宗七祖[栏目:华严宗简介]
 为众生而做才是大福报[栏目:净空法师·开示集四]
 漫说《中阿含》(卷四十二)~B 二、分别六处经[栏目:界定法师]
 《妙法莲华经》浅释—见宝塔品第十一[栏目:法闻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