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漫说《杂阿含》(卷三十五)~M 987经:佛陀对弟子们说,“我于二法依止多住”,这是典型的现身说法,即以自己的一些经验体会来教诫弟子。
 
{返回 界定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703

  987经:佛陀对弟子们说,“我于二法依止多住”,这是典型的现身说法,即以自己的一些经验体会来教诫弟子。此二法的内容为:“于诸善法未曾知足,于断未曾远离。”这句话的意思是对于属于善法的,便从来没有满足过;对于“断”,亦从未远离过,即时时都会警惕自己要断欲,而不能心有旁骛,用情不专。其实这两句话,我们可以用“四正勤”来换位表述,即“已生之恶令断除、未生之恶令不生、未生之善令之生,已生之善令增长”。其中的“已生之善令增长”便是对于诸类善法从无厌足之心,而精勤不怠地修习多修习;对于“已生之恶”或“未生之恶”,都要努力使其断灭或不令生起。从儒家思想角度来说,这便是教导我们须拥有一颗“自省”之心。从古希腊苏格拉底的“自知自己无知”的名言里,我们可以看出,能够清楚地看到自己身上存在的缺点,并且能充分认识到他人身上所具备的优点,这本身就是一种智慧所在。因此柏拉图在谈到这一点时说:“人们哪!像苏格拉底那样的人,发现自己的智慧真正说来毫无价值,那就是你们中间最智慧的人了。”(柏拉图《申辩篇》)。从这一点上来讲,本经中对于不满足于善法以及不远离于断欲此二点,都是最高智慧的表现。世间所有的善法,我们都会去精勤获取和持行,而对于世间所有的恶法,我们都会努力去克服和去除,如此一来,善法会与日俱增,而恶法却与日俱减,这便是修行人的勇猛精进。

  佛陀说,为了成就善法和断灭恶法,哪怕为此失去性命也在所不惜。“于善法不知足故,于诸断法未曾远离故,乃至肌消肉尽,筋连骨立,终不舍离精勤方便,不舍善法,不得未得,终不休息,未曾于劣心生欢喜,常乐增进,升上上道。”经中的“肌消肉尽,筋连骨立”,便是“为法忘躯”的生动写照。

  那么,精进勇猛止恶行善的终点是什么?自然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等”,可以获得无上正等正觉,而且是“疾得”,成本低,收效快,是修持证道的最佳捷径。因此佛陀在经文的开头,就告诉我们说“我于二法依止多住”——佛陀就是这么做的,我们身为佛陀的弟子,当然也要遵循着佛陀的教诫去如法践行。相对于理想圆满的“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来说,世间的那些功名利禄自然是无足轻重,根本不值得我们去眷念。“于诸下劣不生欢喜想,当修上上升进多住”,这才是正道。若止步或流连于“下劣”,虽可以获些感官上短暂的欣悦,到头来还是乐少苦多,永无升进之日。其实依我个人浅见,佛陀无非是让我们多多勤于自省,并拥有更多自我省察的勇气和胆识。这对当代人来说,可谓弥足珍贵的稀有宝物。(7.19.)


{返回 界定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漫说《杂阿含》(卷三十五)~N 988经叙述天帝释向佛问法
下一篇:漫说《杂阿含》(卷三十五)~L 986经:本经叙述居家人与出家人皆有一事难断难持。
 漫说《长阿含》(卷十四)~C 六十二种颠倒见
 漫说《杂阿含》(卷九)~P 第253经(毘纽迦旃延经)
 漫说《杂阿含》(卷八)~I 第211经(世间五欲经):本经叙述佛陀略说..
 漫说《中阿含》(卷五十六)~A 一、罗摩经(204)
 漫说《中阿含》(卷十)~J 十五、弥醯经;十六、即为比丘说经
 漫说《杂阿含》(卷二)~I 第45经(觉经)
 漫说《杂阿含》(卷九)~K 第247经(习近经)
 漫说《杂阿含》(卷十五)~K 第401经(百枪经):本经用譬喻之法,叙..
 漫说《杂阿含》(卷五十)~N 1347经:本经叙述舍利弗述说三昧之法味..
 漫说《中阿含》(卷十)~G 十、本际经;十一、食经(上、);十二、食经..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第四 摄路分别品[栏目:阿毗达摩·摄阿毗达摩义论]
 彻悟人生 第三个故事[栏目:觉真法师]
 瑜伽师地论科句披寻记 卷第三[栏目:瑜伽师地论科句披寻记]
 知觉和受[栏目:因明与辩经]
 七佛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罗尼法[栏目:准提·经典]
 生活定位[栏目:仁焕法师]
 Self and Self-Naughting[栏目:Ajahn Sumedho]
 皈依戒的学处是什么?[栏目:柯日密咒洲·佛法答疑]
 金刚顶经瑜伽文殊师利菩萨法一品(亦名五字咒法)[栏目:所依经典·密]
 弘扬佛法——僧人永恒的使命[栏目:静波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