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法海集二 第二:安忍品 3 正文
 
{返回 法海集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4042

  1. 正文
无论修习任何法,有时必须舍弃暂时的利益,故修习忍辱或苦行。为去除障碍,得到法的无上成就,修行时所需的法忍很重要。佛陀教法的根本是大悲心,身为佛教徒、修行者、追随佛的弟子,我们必须修学大悲心。对於与自己关系密切的亲朋好友,很容易生起爱心、悲心,这是凡夫都俱有的,希望他们远离痛苦,永远幸福快乐,对於其他人则漠不关心,这种悲心有点偏离。经典云:烦恼是贪心。可见凡夫的悲心混杂着贪心,受到贪心的污染,针对特定对象才能生起的悲心,不是我们需要修学的悲心。

所谓的大悲心是无论他人曾伤害你或帮助你,人人想离苦得乐的基本理念是一致的;希望他人早日远离痛苦,不忍他人痛苦,这才是必须生起的悲心。特别对仇人产生怜悯心,才是修行者所需生起的悲心,才是追求的目标与责任,否则重申凡夫同样可生起之悲心,有何意义呢?修学凡夫无法成办的,针对仇人培养

爱心、慈心、悲心,要持续修习此殊胜法门,这是学佛者的使命。悲心与瞋心是相违害的,首先排斥瞋心的过患;为了生起悲心,尽量减少对仇人生起瞋心,之後让自己真正地爱伤害我们的仇人。

一瞋能摧毁,千劫所积聚、施供善逝等,一切诸福善。

罪恶莫过瞋,难行莫胜忍;故应以众理,努力修安忍。

前面讲过修持不是威胁恐吓,也不是无理的强迫接纳,而是自己看清修学的义利,由道理的认知,欢喜自愿的依教奉行,此乃正确的修法精神。为何舍弃瞋心,修习忍辱?当了解修忍辱的利益,自然想修学忍辱对治瞋心。瞋心的过患如第一偈颂所言,一刹那瞋心摧毁千劫所积的善业。因此没有比瞋心更恶毒的罪业,瞋心生起当下马上就伤害了他人,自己内心也不安宁,更破坏过去的善业。罪恶当中就属瞋心最严重,所以它的正对治是忍辱,在修心中也最难行。应该透过各种角度与道理思惟,努力修习安忍。

若心执灼瞋,意即不寂静,喜乐亦难生,烦躁不成眠。

以为瞋心是好朋友,可以带来鼓励和勇气,一直把它摆在内心深处,其实瞋心会造成伤害。因为一个生起瞋心的人,自己当下已受伤害,原本寂静的心消失了,内心起伏不定;而且当瞋心已不现起,但是余力犹存时,喜乐很难生起。例如:昨晚生气,早晨起床仍不会开心,不小心被碰一下马上就会生气,不可理喻,令人望而却步。瞋心使内心烦躁忧郁,无法安稳睡眠,头昏脑胀,第二天起床无精打采。这些都是瞋心的过患。

纵人以利敬,恩施来依者,施主若易瞋,反遭彼弑害。

对於施恩於人,本应礼敬感恩,但施主因为瞋心失去理智,对方反而恩将仇报。

瞋令亲友厌,虽施亦不依。若心有瞋恚,安乐不久住。

心中充满瞋恚,外相一定不美观,无人敢亲近,无人可分忧解闷,原本最亲密的亲戚朋友全远离了。由於瞋心不仅自己不快乐,也影响四周的人跟着痛苦烦恼,更令亲友厌离,甚至施惠拉拢也不愿来依靠。强烈瞋心令人丧失理智,如同疯子,不按实况取舍,随情绪发泄,可能暂获愚痴的满足,但对究竟而言,却是有害无益的。强烈瞋心想加害他人,也因他人受伤害而欢喜,殊不知因此造了恶业,又与人结下仇缘,有何快乐可言?

瞋敌能招致,如上诸苦患。精勤灭瞋者,享乐今後世。

瞋心的敌人,指障碍或损害自己安乐的人。一般快乐分两种:一、经由五根获得的快乐。如:看到赏心悦目的事物,听到悦耳的妙声,闻到香味,吃到美食、接触所生之悦意的感受;不净行皆由五根所产生的五种快乐感受。这种快乐与畜生道众生无二,不是人类不共的特徵。人类有理智,有思考能力,可以回忆过去,计划未来,对於过去和未来各式各样的幻想与思虑,造成内心安乐、焦虑、痛苦等;许多痛苦不是五根所造,而是内心不正当的思考而产生,所以人类需由理智断除心理的痛苦,这是人类不共的特徵。

 

前面讲过瞋心会摧毁诸安乐,当生起瞋恚心时,原本美食等五根所产生的安乐感受,当下完全消失了,甚至内心的安乐与寂静,当场也全丧失了。真正消灭我们内心安乐的不是外在的敌人,而是内敌——烦恼,尤其是瞋心。无论外敌面目如何狰狞,力量如何强大,用尽方法欺凌我们,甚至危及我们的身体受用和亲朋好友,但无法直接伤害内心的感受。

「精勤灭瞋者,享乐今後世。」精进学习忍辱,不让内心生起瞋心之敌!内心保持和平安宁,对於四周人无负面影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为瞋心所破坏,以爱心、慈心与人交往,外在行为柔和安详;更因为忍辱,受到大家的爱护,不止今世,往後的生生世世皆安乐;在究竟上,由忍辱可以成就一切遍智。

强行我不欲,或挠吾所欲,得此不乐食,瞋盛毁自他。

以「强迫自己不要生起瞋心」的方式来消灭瞋心,是不可能的。光靠回向、发愿的力量,想消灭瞋心也是不可能的。如何才是正对治呢?了解什麽因缘会产生瞋心,透过对因缘的认知,消灭瞋心的因,瞋心才不会再生起。「得此不乐食,瞋盛毁自他。」食指因缘;不乐即内心不欢喜、不快乐、不悦意;不乐食是瞋心的因缘。

故应尽断除,瞋敌诸粮食;此敌唯害我,更无他余事。

遭遇任何事,莫挠欢喜心;忧恼不济事,反失诸善行。

外在的敌人虽然伤害我们,却不是无时无刻,也有可能成为好友;但内在的敌人永远不可能如此,在任何时刻只要生起瞋心,当下唯有伤害,毫无益处。一旦有了瞋心在,必然消灭内心的安宁,造成自他伤害,永远不可能成为内心的亲友。

因此,无论遭遇任何事,我们尽量不生起瞋恚心的因缘,永不失欢喜心。如果内心忧恼、不欢喜,绝对无法解决事情。由於让内心不悦意的内外环境和因缘,随时都存在;既已有不欢喜的因缘,若为此因缘令内心更不快乐,岂不是苦上加苦?毫无理由让自己承受更多的痛苦呀!善巧的人遇到不悦意境,不会被境所转,内心不会受影响,也不会动摇。

若事尚可为,云何不欢喜?若已不济事,忧恼有何益?

如果事情可以处理,就赶快去解决,何必不欢喜呢?如果事情无法改变,不能解决,忧恼又有何助益呢?

不欲吾与友,历苦遭轻蔑,闻受粗鄙语;於敌则反是。

我们不希望自己与朋友,遭受痛苦和被人轻视,不希望听到羞辱的粗话和卑鄙的言词;但是对於敌人却刚好相反。

这种让他人痛苦,自己得快乐的心,结果是造成更多的痛苦。

乐因何其微,苦因极繁多;无苦无出离,故心应坚忍。

我们有权利、有能力,也理所当然应该追求究竟的安乐,断除永远的痛苦。但是由於眼光太狭隘,无法往远处着想,以为世间安乐是唯一,努力的追求,甚至牺牲一切只为短暂的快乐。当获得一点点的快乐,就非常欢喜,遭遇一点点的痛苦,就非常失望沮丧,如此过份的内心起伏,只会带来痛苦,不是快乐之道。以一天的生活中可以看出,快乐是极微少而痛苦却繁多,若继续把眼光和思惟囿限在小格局,快乐永远也无法获得的。

 

我们所居之处是痛苦之地——轮回,想生起希求解脱之心,必须了解所居处是痛苦的性质,否则无法生起出离心。在我们脑海中的轮回不是苦海,是安详快乐的净土,所以不可能产生厌离心,更遑论要生起出离心及希求解脱之发心。应了解是烦恼无明的力量,使我们一直在轮回海;一旦明了烦恼的过患,才深深体会出,受烦恼控制、无明所役使下的所作所为,竟是如此的不吉祥。知道是无明的奴隶时,内心会惊慌,也是靠这股力量和认知,使我们体会轮回的痛苦。因此不认识痛苦,无法生起出离心,应该坚毅的忍耐下去!

苦行伽那巴,无端忍烧割;吾今求解脱,何故反畏怯?

「苦行伽那巴」,指印度南边的苦行外道,修极度的苦行,却不具特别意义。犹如运动员,花很多的时间精力,受尽苦头,就为名利;有了名誉还是会衰老,有了财富痛苦依然存在,钱财不代表一切的快乐;没钱,有没钱的痛苦,有钱时,钱越多烦恼也越多,其实一切都仍在痛苦中。为外在名利可以牺牲一切忍苦受难,可是对於圆满的长远目标——断除永远的烦恼以及烦恼所留之习气,我们却不愿去追求。现在忍受一点小苦,追求究竟的解脱,为什麽反而畏怯呢?应该豁达勇敢的面对!

久习不成易,此事定非有;渐习小害故,大难亦能忍。

习惯成自然,经过长久练习不成为简单容易,这种事绝对没有;渐渐习惯忍受小苦,自然就有勇气面对大苦。

蛇及虻蚊噬、饥渴等苦受,乃至疥疮等,岂非见惯耶?

小小的病苦及肉体上的病痛,慢慢习惯了,并不觉得特别的难过,难道不是习惯成自然了吗?。

故於寒暑风、病缚捶打等,不宜太娇弱;若娇反增苦。

因此,对於寒热等气候变化,以及一些小病苦,没有必要以抱怨的心情去面对,如果内心太脆弱,小苦反而变成大苦。

有人见己血,反增其坚勇;有人见他血,惊慌复闷绝。

此二大差别,悉由勇怯致;故应轻害苦,莫为诸苦毁。

有人看见自己流血,反而增强勇气;有人看见他人流血,却惊慌昏倒。其间的差别在於平常的串习。因此,平时不要为了小病痛而畏怯。遇到痛苦时,尽量不要让苦的因缘,造成内心混乱或动摇。

智者纵历苦,不乱心澄明。奋战诸烦恼,虽生多害苦,

智者们虽面临困境,但不会被外境搅乱内心的清明与安宁。肉体已遭受痛苦就让它苦吧!既已发生,无法复元,埋怨亦於事无补,何必因外在身体的苦,再多添加内心的痛苦呢?当内心动摇时,很容易生起不欢喜、不乐,因而带来瞋心烦恼。

同烦恼奋战时,会遇到许多的困难和痛苦,因为我们认为烦恼是自然而然的习惯,从无始以来就一直跟随着我们,串习的力量实在太强了。然而对治烦恼就是改变习惯,改变平常认为理所当然的事,要生起强烈心力和无比的勇气,才能纠正往昔的习惯,这是非常不简单的事,但很值得我们去做。心无自性,烦恼不是心的性质,只因烦恼跟我们太久了,一下子要改正必定困难重重,痛苦万分。

然应轻彼苦,力克贪瞋敌。制惑真勇士,余唯弑屍者。

对於这一切痛苦不必在意,应该提起心力坚持对治贪瞋等烦恼敌人。以理智对治烦恼,才是真正的勇士;随着烦恼走,在战场上让更多人死亡的非勇士。

苦害有诸德:厌离除骄慢,悲愍生死众,羞恶乐行善。

对於一些小苦,或对治烦恼时的痛苦,不一定要完全排斥,从另一角度可以观察苦害的功德,生起厌离心。不认识痛苦,无法生起出离心;由痛苦去除骄慢心;由痛苦体会烦恼是真正的仇人;由痛苦了解众生之苦,进而生起不忍众生受苦的悲愍心;由痛苦让我们羞耻於作恶,欢喜於行善。

不瞋胆病等,痛苦大渊薮,云何瞋有情?彼皆缘所成。

无论是外在的敌人或气候寒热,所引起的痛苦,皆来自此身躯,如:胆病是由胆所引起的病苦,肺病是由肺所引起的病苦等等。因为有烦恼,才感得此肉体,也由此身体带来许多老苦、病苦、死苦。

仔细想想,可以体会痛苦皆由身体造成的,而我们却认为身体既珍贵又重要。不明了此身才是痛苦的根源,不对身体产生瞋恚心,反而对外敌产生瞋恚心。不想要的痛苦来自因缘,因缘又依赖其他的因缘而产生,当遇到痛苦马上用手指出是他所害,其实在此伤害过程中,依赖了许多的因缘,不只是单一的因缘造成痛苦和伤害呀!因此没有理由瞋恚有情众生。

这种思惟非常有帮助;对方造成的痛苦,是众多因缘聚合形成,他随着因缘无自主的、无奈的造成伤害,而每一因缘又依赖其他因缘形成後一因缘。如此观想,让我们广泛接受一切的因缘,都是造成伤害的助缘;因此,不能因为他暂时所造成的伤害而指责他,为什麽不去瞋恚因缘呢?透过缘起道理的认知,可以开拓我们的思想,令眼光更长远广阔,会以更多的角度去体会每件事,不会执着於暂时的看法中抉择是与非。当对缘起的道理越深刻时,贪瞋等烦恼越减少。

 

如人不欲病,然病仍生起;如是不欲恼,烦恼强涌现。

心虽不思瞋,而人自然瞋。如是未思生,瞋恼犹自生。

所有众过失,种种诸罪恶,彼皆缘所生,全然非自力。

由於这一切皆观待因缘,所以无自主的现起,不是独立自主的产生,而是因缘和合而生。虽然不想生起瞋恚心,但瞋心却随着因缘自然现起。

彼等众缘聚,不思将生瞋;所生诸瞋恼,亦无已生想。

假如今天的伤害,是某一因缘独自造成,那麽,我们可以去指责此因缘;但依着众多因缘而产生的伤害,无理由仅仅怪罪单一的因缘。如:一人犯错,可以指责一人,但每一人都犯错,如何找单独一人来指责呢?

纵许有主物,施设所谓我,主我不故思:将生而生起。

印度外道数论派认为诸法非因缘生,而是共主相而产生,主张所谓「主物」(也就是自性)的客体,也施设称为「我」的主体,由「主物」产生「我」的快乐痛苦等感受。当「我」不了解共主相的性质,共主相就会变出一切幻相,而我就沉溺在幻相当中,生起痛苦与快乐的感受。如果「我」了解共主相的究竟性质,幻化的现象就会消失,那时我就解脱。这是外道提出的问题。

但是,「主」和「我」都不会自主地想到:“我将要生起”而产生出来。

不生故无果。常我欲享果,於境则恒散;彼执永不息。

答数论所问。

如果因本身不依赖因缘,所生之果也不会依赖因缘;假使果不是依前因而生,就不称为果。依赖某因缘而有,所生的果必定也是依赖某因缘,同类因生同类果。「不生故无果」,因不依赖其他因缘,则无法生果。「常我欲享果」,因本身依其他因缘而生,但不是无常的性质,所生的果也不会是无常性质,常因不可能生无常的果。因此外道所说的共主相,若是常因的性质,无法产生无常等一切感受。

缘起经讲三种因缘:一、一切皆因缘而有;二、无常因:果依因,因也是依其他因,果会改变,表示因本身已有改变的性质;三、能力因:指同类因,果的性质是由同类的因缘所促成,同类因感同类果。

如果共主相(因)本身是常法,则不能改变,而所生的果却会生灭,这是不可能的。依常因有的果,是不会熄灭的。

彼我若是常,无作如虚空;纵遇他缘时,不动无变异。

有作用表示有时有作用,有时则无,可见其性质本身在改变。如果我是常法,属不会改变的性质,则永远都有作用或无任何作用如同虚空。

即使遇到其他因缘,也不该改变,因为「我」是恒常不变的法。

作时亦如前,则作有何用?谓作用即此,我作何相干?

如果法本身有作用,之前还有其他作用,既是两种作用表示有改变,若在作用时和从前一样,恒常不变,作用有什麽用呢?如果之前与之後的作用,都属於「我」的作用,是不可能的,因为「我」是常法,缺少可以改变的性质,前後作用不可能有关系。

是故一切法,依他非自主。知已不应瞋,如幻如化事。

因此一切法是依因缘而生,非自主产生。明了此道理之後,就不该生起瞋恚心,观诸法如幻化。

由因缘产生的事物,是依赖因缘,是依他力而有,绝不是自力存在。有的性质,它存在是来自他力?还是自力?由此观察;若是自力,不需其他因缘产生利或害的作用,如果自力存在也不需要因缘。事实诸法依赖因缘,随着因缘而改变,由此理由了解它的存在方式非自力。若真实独立存在,深入寻求它自力的性质,应该找得到,而且会越来越明显;但却相反,越来越模糊。可见这非事实,而是虚假的。佛护论典云:「若是自性有,何需依缘起?」法的存在方式不是自力就是他力,既非自力、自性、真实独立存在,就唯有依靠名言安立而存在了,既然依靠名言安立而有,依他力而有,更需要依赖因缘而产生。

由此道理慢慢体会到,原来我们看每一法,都觉得独立自性的真实,可是却与实际情形相违,所看到和存在的是完全不同的。这时会感觉如幻化般虚假,在虚幻中一切的好坏苦乐,所现起依赖因缘的万法,如幻化般的存在,不是如同自己所见那般的真实,而是虚假的。既是虚幻,为什麽生起瞋恚心呢?从经验上了解,看到不悦意境时彻底的排斥,是完全真实的执着,从而生起瞋心。不是看到幻化生起瞋心,如果知道是幻化,就不会生起瞋心。

中论云:「内外我我所,尽灭无有故,诸受即为灭,受灭则身灭。业烦恼灭故,名之为解脱,业烦恼非实,入空戏论灭。」如果尽除真实执着,业和烦恼也随着尽除,在自性空当中,可以获得涅槃。由於不了解无真实、无自性的道理,无论看待何事,都那样的真实,好就完全的好,坏就完全的坏,真实独立的产生;之後,增加对事物的好坏产生非理作意,由非理作意生起贪瞋等。回想过去生起瞋恚心时,是如何看到境的,是否生起实有的相,完全真实的去执着?倘若是如此,应该多观诸法如幻化,这一切都不是那样的真实,了解了这层道理,生起瞋恚的基础就不存在,瞋心就减少了。

由谁除何瞋?除瞋不如理。瞋除诸苦灭,故非不应理。

问:如果一切都不是那麽真实,依何力量灭除瞋心呢?不是真实存在的对治力,无法断除瞋心,所以除瞋不合理。

答:所谓无真实不是完全没有,对治力虽然是幻化,但是有它的作用存在,如同错误也有错误的作用。一切的痛苦都是由无明颠倒执着而产生;颠倒执着本身就是错误,因为实际上并没有真实、没有自性,却颠倒执着有自性,故称为颠倒识,是一种错误的意识。虽是错误的性质,却会造成许多的烦恼,因此纵使是虚幻、错误的,仍然有它的作用。如世间打官司,赢的一方可能是靠虚假的伪证取胜的。所以幻化的瞋心,也能以幻化的对治力去对治。

故见怨或亲,非理妄加害,思此乃缘生,受之甘如饴。

同样的境或对象,在不同的立场或角度,看法也不同。如同有一人,有人看他,可能是仇人,从另一角度看,可能有优秀善良的一面。所以伤害不是那样独立的产生,许多因缘皆来自於外境与内心的分别,善巧的运用,仇敌也有可取的一面。当了解缘起的道理,遇到困境不会怨天尤人。

寂天菩萨劝勉我们:别因为小小的快乐因缘,高兴的手舞足蹈,也别因为小小的挫折因缘,沮丧悲伤。别让心情有大幅度的起伏。过度的兴奋和伤心,影响身体的健康;但不是不能有感受,没有痛苦和快乐,岂不像植物人,不具足人的定义了。

若苦由自取,而人皆厌苦,以是诸有情,皆当无苦楚。

只要还在轮回中,一定会有痛苦。所以必须依法努力修行,去除心理和身体的痛苦,因为苦从不善生。

或因己不慎,以刺自戮伤;或为得妇心,忧伤复绝食;

纵崖或自缢,吞服毒害食;妄以自虐行,於己作损伤。

自惜性命者,因惑尚自尽;况於他人身,丝毫不伤损?

不同情况会遇到不同的痛苦;但有些却是因由无明愚痴,去添增自己不必要的、多余的痛苦,如:自杀、自虐、乱用药物等。倘若自己随着烦恼产生痛苦,他人亦同啊!如:男女间的感情追逐。

故於害我者,心应怀慈愍;慈悲纵不起,生瞋亦非当。

由於烦恼而如此爱护自己的当下,都会随着烦恼去伤害自己,烦恼怎麽不会伤害他人呢?所以他人也是在烦恼的驱使下,不由自主的伤害我们呀!而且面对所遭受到的痛苦,纵使起了瞋心,伤害也收不回去,反而帮我们净除以前的恶业,使某恶业感果,我们的恶业无形中减少了;只是对方却因此造作新的恶因缘,未来将会得到痛苦的果报。经此深入的思惟,更有理由怜悯他人,不会瞋恚他人了。

设若害他人,乃愚自本性,瞋彼则非理;如瞋烧性火。

伤害我们的人,本身是无明,被烦恼控制的性质,因此瞋恨他们是不合理;就像不小心被火烧伤。以另一种角度思惟,仇敌不是每次都造成伤害,只是偶尔而已;他的本性是善良的,具有成佛的种性,对我们的伤害仅是暂时性,不应瞋恚。如天空的乌云偶尔才浮现,我们不会想要阳光而去瞋恚暂蔽的乌云吧!被火烧到,我们不会瞋恨具有燃烧性的火一样。

若过是偶发,有情性仁贤,则瞋亦非理;如瞋烟蔽空。

棍杖所伤人,不应瞋使者;杖复瞋使故,理应憎其瞋。

被棍棒打伤时,造成直接伤害的是棍棒,若想生气应该对棍棒生气才是,我们却是对拿棍棒的人生气。其实真正的主宰是他内心的烦恼,他也是无自主的听任烦恼指使,倘若生气,理应找最究竟的间接仇人——他内心的瞋恚烦恼。

入中论云:「若已作害而瞋他,瞋他已作岂能除,是故瞋他定无益,且与後世义相违。」已受到仇敌的伤害,如果还击可以将被伤害的痛苦原封不动退回,还有道理可言。事实不然。以牙还牙惹得仇敌更加瞋恚,造成更多的伤害,对於解决痛苦无任何的帮助,何苦瞋恚他人呢?

 

在尼泊尔有户人家的孩子被杀害了,警察去查案,问他们是否要打官司,母亲说:我的孩子已死,打官司又不能让他复活,算了!

原谅的定义是,刻意使自己不要怨恨他人,不以瞋恚心报复他人。原谅不是刻意忘掉这件事,已经忘记也不算原谅;原谅是了解瞋心对我们无益,努力让自己不要生起瞋恚心。至於是否该遏止他人做坏事呢?难道原谅他人之後,永远无法阻止他人再使坏吗?非如此。应当阻止,但不要以瞋恨心。倘若他人不断的行恶,对他本身也有害,因此我们以爱心和悲心,希望他不再作恶是正确的。

我昔於有情,曾作如是害;既曾伤有情,理应受此损。

透过因果的道理,了解今天所受的伤害是有原因的,伤害是由因缘而产生,是以前所造作的恶因所感的果报,理所当然由自己承担。

敌器与我身,二皆致苦因;双出器与身,於谁该当瞋?

上偈是以过去的苦因作思惟,此偈颂是以现有的苦因作思惟对治瞋心。

外在苦因——敌人的武器,与内在苦因——我们的身体,二者都是造成痛苦的因缘。为何仅针对仇敌产生瞋心?不针对武器与身体产生瞋心呢?

身似人形疮,轻触苦不堪;盲目我爱执,遭损谁当瞋?

身体好像感染了皮肤病的人形大疮,即使以柔软的衣物轻微触碰,也是痛苦不堪。不是布料不够细腻柔软,而是身体无法承受。

因为太过於贪着自己的身体,执取己身是最珍贵的,所以稍微碰触一点点苦因缘,马上瞋恚他人。其实罪魁祸首是爱我执,而不仅是外缘啊!

愚夫不欲苦,偏作诸苦因;既由己过害,岂能憎於人?

凡夫虽然都不想受苦,却因为无明不断地造作苦因;这些痛苦皆由於自己不懂得追求真正的快乐,何必憎恨他人呢?

当他人造成伤害时,我们产生瞋心还手,当下已种下苦因,到头来受痛苦的还是自己;他人伤害我们,也种下了苦因;如此循环报复就像两个疯子在打架,冤冤相报何时了?既然由於自己无明烦恼作祟,为什麽憎恨别人呢?

譬如地狱卒,及诸剑叶林,既由己业生,於谁该当瞋?

被地狱中的狱卒及所有伤害痛苦,都是往昔恶业所招感,何必怨恨他人?此恶业可能一半来自於本身的过咎,一半来自於他人的瞋心,自己也有责任,没有理由瞋恨他人。

宿业所引发,令他损恼我,因此若堕狱,岂非我害他?

由於往昔串习的力量,以瞋心去伤人,令他人产生瞋心反损於我,因为他的还手,造了恶业堕入地狱。在地狱中受苦一半的因缘来自於我们,难道不是我们害了他吗?

依敌修忍辱,消我诸多罪;怨敌因我忍,堕狱久受苦。

若我令受害,敌反饶益我,则汝粗暴心,何故反瞋彼?

经由上述的观察,仇敌堕地狱,我也有责任;倘若对仇敌修忍辱,以慈悲心观待,把逆缘转为修道的善缘,就能成就忍辱的修持。仇敌帮助我们修忍辱,如果伤害有益於我们的仇敌,太粗暴无理了啊!

若我有功德,必不堕地狱。若吾自守护,则彼何所得?

如果我们修忍辱等功德,定不会入地狱;虽然仇敌造成伤害,但我们不随之造作恶业,反而修忍辱,那麽就没有因缘堕入地狱。守护自己不起瞋心,对方将无理由造作更多的恶缘。

若以怨报怨,则敌不护罪;吾行将退失,难行亦毁损。

如果以瞋怒心以牙还牙,仇敌不但不会护罪修忍,反而造更多的恶业。因此自他皆无益处,自己的菩萨行将会退失,修安忍的难行也将毁损。

以上是身体上遭受到痛苦与苦因时,该如何面对与修持忍辱的方法,甚至对於痛苦,以另一种角度去观待——欢喜心。

接着是世间八法中的毁誉、称讥、苦乐六法。获利时就欢喜,不得利就痛苦。受人赞美,得到名誉就欢喜,反之则不喜等。

针对内心不欢喜略作说明。

心意无形体,谁亦不能毁;若心执此身,定遭诸苦损。

轻蔑语粗鄙,口出恶言辞,於身既无害,心汝何故瞋?

心的性质属无色无形,不像身体有色体,所以不会因粗暴的语言造成伤害;为何让心去执着别人的粗鄙言行而痛苦呢?

四百论云:纵使人类外在物资已非常富裕,内在烦恼依然存在。当然对那些物资缺乏者而言,当务之急是先脱离贫困。

谓他不喜我;然彼於现後,不能毁损我,何故厌讥毁?

他人毁谤我们,虽然对身体毫无损害,但却破坏了名誉,使别人不喜欢我们。然而不喜欢和毁谤,无法损害今世和後世的福报,为何讨厌他人的讥毁呢?

谓碍利养故;纵我厌受损,吾利终须舍,诸罪则久留。

答:因为讥毁会阻碍我们的名闻利养。但是,即使不喜欢名利受损,然而名誉却随着命终而结束,无法留至後世;反而为了贪着名利所犯下的恶业永留心中,带来後世更多的痛苦。

宁今速死殁,不愿邪命活;苟安纵久住,终必遭死苦。

人生在世终究会死,这是无庸置疑的。宁愿失去名利早点死去,也不愿以不正当手段苟活。

梦受百年乐,彼人复苏醒;或受须臾乐,梦已此人觉;

觉已此二人,梦乐皆不还。寿虽有长短,临终唯如是!

 

有人在梦中享受了百年的快乐,梦醒时一切皆烟消云散不再复还,人的寿命亦如此,因此应善利用短暂人生。

设得多利养,长时享安乐,死如遭盗劫,赤裸空手还。

谓利能活命,净罪并修福;然为利养瞋,福尽恶当生。

利用有限的生命,努力净除罪恶,积聚福德资粮,勿为了无意义的名闻利养,不惜牺牲一切去追逐。

如果说,我们靠钱财维持生活,当利养受到阻碍就应生起瞋心,因为利养使我们活命,有命才能净罪积资。但是,为利养生瞋心,怎能称为净罪修福呢?瞋心本身就是罪恶,能使福报丧失甚至永尽,若活命是为了罪障,毫无道理呀!

噶当派上师曾说:「如果是位大罪人,希望他短寿。」

若为尘俗活,复因彼退堕,唯行罪恶事,苟活义安在?

如果为造罪而活,将失去生存的意义,何必苟活呢?

谓谤令他疑,故我瞋谤者;如是何不瞋,诽谤他人者?

如果对於诽谤自己的人,产生瞋心;他人受诽谤,为何不瞋诽谤者?

谓此唯关他,是故吾堪忍;如是何不忍,烦恼所生谤?

他人毁谤我们,是由於烦恼,因此应该瞋烦恼,而不是瞋恚他人。烦恼才是幕後主使者。

於佛塔像法,诽诋损毁者,吾亦不应瞋;因佛远诸害。

有人诽谤佛像佛塔,我们不应瞋恚,因为佛像本身不会受到伤害,反而毁损佛像者造了恶业,将会感得三恶道之苦,我们应当更加怜悯他人。

於害上师尊,及伤亲友者,思彼皆缘生,知已应止瞋。

有人伤害上师及亲朋好友,应该思惟是往昔业缘所产生的变化,因而消除内心瞋恨,去怜悯仇敌。

情与无情二,俱害诸有情,云何唯瞋人?故我应忍害。

情与无情都是造成伤害的因缘,为何唯独瞋有情识者,不瞋无情呢?因此我们应当修忍辱。

或由愚损人,或因痴还瞋;此中孰无过?孰为有过者?

这些都是因缘变化所造成的伤害,而大家都是因为愚痴无明,而互相造作伤害的,谁也没有过失,何必互相诽谤呢?

因何昔造业,於今受他害?一切既依业,凭何瞋於彼?

如是体解已,以慈互善待。故吾当一心,勤行诸福善。

譬如屋着火,燃及他屋时,理当速移弃,助火蔓延草。

如是心所贪,能助瞋火蔓,虑火烧德屋,应疾厌弃彼。

由上述了解瞋心会造成自他的伤害。无论以任何角度观察,瞋心绝对有害无益,认清此道理,就应该彻底的对治瞋心。瞋的因缘主要来自於贪,当心非常贪爱某境时,只要该境受到负面影响,马上会生起瞋心。因此防患瞋心产生,就需减少贪心。美好的事物人人喜欢,但是不需要过份的贪着,免得造成贪心;乍看之下,彷佛都是瞋心带来的直接伤害,其实贪心是间接的主因。所以应当厌弃所贪着的一切,努力对治瞋烦恼。

如彼待杀者,断手获解脱;若以修行苦,离狱岂非善?

於今些微苦,若我不能忍,何不除瞋恚—地狱众苦因?

为欲曾千返,堕狱受烧烤;然於自他利,今犹未成办。

安忍苦不剧,复能成大利;为除众生害,欣然受此苦。

无始以来随着瞋心,无法忍受丝毫小痛苦,以致於所感皆是地狱等大痛苦果报。随着负面的烦恼情绪走,从往昔至於今日,都在追求快乐,但仍然在痛苦中浮沈。看透这层道理,尽量修忍辱不生起瞋恚心,虽然在那一刻好像缺少什麽,内心不平衡、不满足,但是日後却可以获取极大的利益和帮助,因此忍小苦是值得的。

人赞敌有德,若获欢喜乐;意汝何不赞,令汝自欢喜?

有人称赞敌人有德行,敌人非常欢喜;此时我们若嫉妒他是不合理的,嫉妒心会带来痛苦,既不想受苦就别增加痛苦。嫉妒不合理:首先、别人赞敌者,对我们并无伤害;再者、若能分享他人安乐,随喜他人功德,自己内心也会欢喜快乐啊!心啊!为何不称赞他人,让自己更快乐呢?

如是所生乐,唯乐无性罪,诸佛皆称许;复是摄他法。

赞叹随喜所得的欢乐,是无烦恼污染的安乐,称为无性罪。这是人人所称赞正直的行为、善良的行为,连诸佛菩萨都称赞许可,更是摄受他人的最佳方法。

谓他获乐故,然汝厌彼乐;则应不予酬,此坏现後乐。

倘若仇敌不想要快乐,那麽他受到赞美时,我们就不必与他分享快乐。可是仇敌也想离苦得乐,也喜欢别人赞美,为何我们无法与他分享呢?

他赞吾德时,吾亦欲他乐;他赞敌功德,何故我不乐?

如果有人称赞我们功德时,他一定是以欢喜的心与我们分享这份功德的,此时,我们也因为他的欢喜而跟着一起欢喜。然而,当别人称赞我们的仇敌有功德时,为何我们反而不快乐呢?

初欲有情乐,而发菩提心;有情今获乐,何故反瞋彼?

我们已经发了菩提心,许下承诺「为一切有情的究竟安乐,要努力精进。」如今,看到有情获得安乐,为何我们反而嫉妒他、瞋恨他呢?

初欲令有情,成佛受他供;今见人获利,何故生嫉恼?

最初想令一切有情成佛,希望他获得功德普受供养;今天看到别人获得名闻利养,为何生起嫉妒心?岂不是与之前的誓愿相违背了。

所应恩养亲,当由汝供给;他亲既养护,不喜岂反瞋?

为了报答恩人,我们提供生活所需等,倘若恩人自己有能力出人头地,不需要我们资助,无形中我们的责任减轻了,为何不欢喜反而瞋恨呢?

不愿人获利,岂愿彼证觉?妒憎富贵者,宁有菩提心?

看见别人受赞美,获得名闻利养,而生起嫉妒心、瞋恚心,这种人怎有菩提心呢?

若已从他得,或利在施家,二俱非汝有,施否何相干?

仇敌从他人、施主处得到利养,或者利养仍在施主家,这是与自己无关的财物,为何把自己牵涉其中生起嫉妒心呢?

何故弃福善、信心与己德?不守已得财,何不自瞋责?

如果嫉妒、瞋恚他人,已经放弃了自己的福德;瞋心烦恼让我们对三宝失去信心,瞋心毁灭往昔所累积的一切功德。对自己无任何好处,反而带来许多负面的影响。当他人得到赞美、受人供养,如果能够随喜他的功德,这是我们自己的财宝啊!不好好守护自己的功德财,反而嫉妒别人,岂不是愚痴的行为,为何不瞋恨自己愚痴呢?

於昔所为恶,犹无忧愧色,岂还欲竞胜,曾培福德者?

对於自己所造的恶业,都不会在意,也不会感到羞耻;然而,他人获得一点应得的赞美和功德,马上生起竞争比较的心,这种人怎麽累积福德呢?

纵令敌不喜,汝有何可乐?唯盼敌受苦,不成损他因。

汝愿纵得偿,他苦汝何乐?若谓满我愿,招祸岂过此?

让仇敌不欢喜,有什麽值得高兴的?希望仇敌受苦,他不一定就受苦。就算如所愿地仇敌真的受苦,也有什麽值得高兴的?如果说会感到心满意足,这种想法将带来更多的祸害。

若为瞋渔夫,利钩所钩执,陷我入地狱,定受狱卒煎。

瞋心就像渔夫的利钩,紧紧钩住如鱼般的我们,把我们抛下地狱,被狱卒放在油锅裏煎炸。

受赞享荣耀,非福非增寿,非力非免疫,非令身安乐。

 

受人赞美和享受荣耀,不可能增福添寿,也无法给我们力量或免受病苦,更不能使我们身心平安快乐。

若吾识损益,赞誉有何利?若唯图称心,应依饰与酒。

贪着赞誉会折损我们的福报,也伤害了别人,造作许多的恶业,无任何益处。(在此针对出家人而言)如果受人赞美感到满足,就如同昆奴喇嘛说的:出家人!既然只为了满足短暂的虚荣心,你应该穿着华服、带着美饰,然後饮酒作乐或者去吸毒吧!

若仅为虚名,失财复丧命,誉词何所为?死时谁得乐?

若仅仅为了虚名假誉,损失财物及浪费宝贵的生命,实在太可惜了!一旦死去名誉能帮我们做什麽?对後世有何帮助?它又能使谁快乐呢?

沙屋倾颓时,愚童哀极泣;若我伤失誉,岂非似愚童?

如果孩童堆积的沙屋倒塌或坏掉,愚稚的孩童们会伤心地哭泣,不具任何意义与道理的哭泣;如果我们因为丧失虚名而悲伤,岂不是像愚童一般幼稚?

声暂无心故,称誉何足乐?若谓他喜我,彼赞是喜因;

受赞或他喜,於我有何益?喜乐属於彼,少分吾不得。

赞誉之声是无心、无生命,既然声音本身是无感觉的,为何听此美妙声音使我们感到快乐呢?如果认为「他欢喜才赞美我」,这是快乐的因缘;然而受人赞美或他人喜爱,对我有何助益?欢喜与快乐属於他人的内心,喜乐的感觉我们一点也得不到。

他乐故我乐;於众应如是。他喜而赞敌,何故我不乐?

如果说,我因为他人快乐而快乐;那麽应该对於所有的人都同样的观待。因.此,当他人欢喜的赞誉仇敌时,为何不跟随着欢喜呢?

故我受赞时,心若生欢喜,此喜亦非当,唯是愚童行。

赞誉令心散,损坏厌离心,令妒有德者,复毁圆满事。

过份追求名闻及贪着赞誉,使原本谦虚修行清净的出家人,在受到各方的赞美下,心渐渐的散乱、掉举,追求更高的物质受用。当内心已散乱,不专注於修心时,由此放逸,自认为有德有学有修行,损坏原有的出离心或厌离心。产生极大的我慢心,嫉妒比自己更有德学者;与自己平等者,马上生起竞争较量心;对比自己差劲者,则轻视不屑。原本上半辈子是善良谦虚、守清净戒律、学问渊博,但因为过份追求名闻赞誉,产生我慢心和烦恼,下半辈子造作许多不善业。这种情况很多,原为模范榜样的人,变为众所讥毁的人,他自己也不快乐呀!今世已糟蹋,来世更甭提,随三毒而走,能造啥善业,後世亦糟蹋了。经典云:「当物质丰裕、受赞誉名闻时,要特别小心谨慎,这些都是魔的诱惑。如牵牛鼻之绳,把我们牵到烦恼处。」

以是若有人,欲损吾声誉,岂非救护我,免堕诸恶趣?

过份追求名誉,促使我们造作恶业,这是负面行为;若有人破坏声誉,就是帮我们免堕恶趣的助缘,岂不是救护了我们吗?

吾唯求解脱,无需利敬缚;於解束缚者,何故反生瞋?

必须了解,今天我们是为解脱而努力精进的修行者,不需要别人的赞美和名闻利养等。仇敌能帮我们去除解脱之道的障碍,为何要瞋恨他们呢?

我常常提到,说法时法师坐在高高的法座上,是有危险的!其实高高的法座是对法的恭敬,不是对法师本身的恭敬;因此讲法前先礼拜法座三次,表示今天能坐在上面,不是自己德高望众,而是法殊胜的恩泽的缘故。当登上法座时,念着偈诵,观想无常无我的道理,消灭我慢、嫉妒、竞争等心态。当上师或法师在传授灌顶或讲法时,都是威严十足,但看到别人供养,脸色马上改变,这是修行者的羞耻。

如我欲趣苦,然蒙佛加被,闭门不放行,云何反瞋彼?

如果我们认为,从困苦中得解脱是蒙受佛的加持,这是错误观念。光是蒙佛加被,不努力精进修学六度万行,成佛是不可能的。当我们瞋恨仇敌时,是自己把门关住不进大乘道。因为仇敌才是修忍辱最好的因缘,而遇到因缘不修忍辱,反生起瞋恚心,岂不是在成佛大道门外不入,所以为何瞋恨他人呢?(依藏文偈颂翻译)

谓敌能障福;瞋敌亦非当。难行莫胜忍,云何不忍耶?

如果说:「仇敌障碍我们修福德,而瞋恨仇敌。」表示我们对修福有兴趣,想修福德也是善行之一,忍辱是所有福德苦行中最难修学的,为何不好好修忍辱呢?

若我因己过,不堪忍敌害,岂非徒自障,习忍福德因?

无害忍不生,怨敌生忍福。既为修福因,云何谓障福?

如果无人伤害我们,就失去修学忍辱的因缘,因此仇敌是修福的因缘,为何说他障碍我们呢?

应时来乞者,非行布施障;授戒诸方丈,亦非障出家。

例如有人来行乞,是修布施的助缘不是障碍;传戒和尚也不是障碍出家。

世间乞者众,忍缘敌害稀。若不外施怨,必无为害者。

世间修布施的对象很普遍,但是修忍辱的对象稀少难找。如果不对外结怨,他人很少主动来伤害。

故敌极难得,如宝现贫舍;能助菩提行,故当喜自敌。

仇敌极难获得,应视为如意宝般珍贵;他们能增长菩萨行,所以应该对仇敌产生欢喜心,不仅是修忍辱而已。

对仇敌不能瞋恨,还要欢喜对待,尊重我们的仇敌;因为以他的伤害本身,虽非好事,可是却造就我们修忍辱的因缘。

敌我共成忍,故此安忍果,首当奉献彼;因敌是忍缘。

修学忍辱的殊胜果报,是仇敌与我们互相配合完成,应当奉献给仇敌;因为仇敌是我们修忍辱的第一因缘。

谓无助忍想,故敌非应供;则亦不应供,正法修善因。

谓敌思为害,故彼非应供;若如医利我,云何修安忍?

如果说,仇敌并没有助我们修忍的想法而造伤害,因此不应该供奉殊胜的果报。如果我们的善业所要奉献的对象,是看对方是否想帮助我们;那麽正法——道谛和灭谛,灭谛本身无丝毫的念头,不会思考,道谛虽是意识,但本身也是无感觉。为何把一切善业、甚至法宝等,奉为供养的资粮田呢?

如果说,正法并无念头想帮助我们,但也不会伤害我们,可是仇敌却会伤害修学忍辱的殊胜果报,是仇敌与我们互相配合完成,应当奉献给仇敌;因为仇敌是我们修忍辱的第一因缘。

我们,所以不应该供养仇敌。如果仇敌帮助我们,就不叫仇敌了;因为他想伤害我们,才称为仇敌;又因为有仇敌,才能修忍辱。若像医生一样利益我们,怎能修忍辱呢?

既依极瞋心,乃堪修坚忍;故敌是忍因,应供如正法。

需要依靠强烈瞋心的境(仇敌),才能修成坚定的忍辱;仇敌才是修习忍辱的主因,值得我们像供养正法般供奉珍惜。

本师牟尼说:生佛胜福田。常敬生佛者,圆满达彼岸。

成佛所依缘,有情等诸佛。敬佛不敬众,岂有此言教?

导师释迦牟尼佛说:「成佛的因缘及殊胜福德的资粮田,来自佛和有情众生。」忍辱需要仇敌的因缘;布施需要乞者的因缘;杀生是众生有被杀的危险,而如果去防护不行杀生,就是善行;偷盗、邪淫、两舌等,都需要有情众生(境),才有机会修学福德资粮。明知不该嫉妒别人,一旦碰到比自己更有学识的人,就有嫉妒心产生的危险,若没有此境,仍然会守护不使嫉妒生起。我慢有时是自我吹嘘比较多。

慈心、悲心是因为有痛苦的有情,对他们产生怜悯、不忍的心,进而希望他们快乐。因为有情,才能累积广大资粮,成就佛果位。虽然佛教导我们走上成佛之道,也得到佛的加持力量,但是最主要的恩惠来自於有情。无论过去、现在、未来诸佛,都是由有情的福田而成佛,因此我们应该恒常尊敬有情。我们过去如果与诸佛一样尊敬有情,今日应已到达成佛的彼岸了。

成佛的因缘——佛与有情,两者对我们的恩惠是一致的,既然同等重要,为何尊敬佛而轻视有情?哪有这种道理呢?

非说智德等,由用故云等;有情助成佛,故说生佛等。

所谓佛与众生相等,不是指功德智慧相等,而是以恩惠而言,有情能帮助我们成佛。

应供慈心者,因彼珍贵故;敬佛福德广,亦因佛尊贵。

慈心是否强烈,端看对有情的爱是否强烈,因此修慈心者更要珍视有情。倘若敬信佛是因为佛尊贵,对於慈心的行者而言,有情也是珍贵的。

助修成佛故,应许生佛等。然生非等佛,无边功德海。

唯佛功德齐;於具少分者,虽供三界物,犹嫌不得足。

有情具功德:能生胜佛法;唯因此德符,即应供有情。

有情能教导我们离苦得乐之道,所以是成佛最主要的因缘,应作如此思惟去尊敬和供养有情。

无伪众生亲—诸佛唯利生。除令有情喜,何足报佛恩?

若感念佛德,应报佛恩,如何报答对我们有极大恩惠的佛?诸佛最关心的就是无边痛苦的众生,为让众生得究竟安乐,诸佛从早到晚都在焦虑此事。因此报佛恩的唯一方法,是尊敬爱护有情。

利生方足报,舍身入狱佛,故我虽受害,亦当行众善。

既然只有利益有情才足以报答佛恩,诸佛曾为众生舍身以及入无间地狱受苦,透过种种理由去思惟。虽然我们受到有情的伤害,绝不以怨报怨,反而更加尊敬爱护他们。

诸佛为有情,尚且不惜身。愚痴骄慢我,何不侍众生?

众乐佛欢喜,众苦佛伤悲;悦众佛愉悦,犯众亦伤佛。

诸佛为有情曾修苦行,而且牺牲了身体,行菩萨道时,更是一心一意只想着有情。明知诸佛最欢喜的是有情,我们若去伤害有情,岂不是做出违背佛本意的事吗?如果真正对诸佛菩萨,产生无比的虔诚心和信心,至少应随着佛的本意去行事啊!日常生活中值得我们依赖相信的好友,我们不可能所作所为完全与他背道而驰,甚至做出毁谤背叛等,世人也觉得羞耻的恶劣行为吧!既然全心皈依佛,起码看佛面尊敬众生,否则只是嘴皮讲皈依佛,实际上并无付诸行动呀!

遍身着火者,与欲乐不生;若伤诸有情,云何悦诸佛?

因昔害众生,令佛伤心怀;众罪我今悔,祈佛尽宽恕!

由於过去不了解道理以及无明的缘故,曾经伤害众生,使诸佛伤心难过;今天我们要一一的忏悔,祈求诸佛慈悲宽恕!

为令如来喜,止害利世间;任他践吾顶,宁死悦世主。

      为使诸佛欢喜及报佛恩德,要停止伤害众生,利益世间;纵使他人践踏我们的头顶,也绝不抱怨瞋恨,宁可牺牲生命也要爱护众生,令释迦尊者和三宝喜悦。

大悲诸佛尊,视众犹如己;生佛既同体,何不敬众生?

人人皆有佛性,人人皆能成佛,既然有情在体性上与佛无二无别,为何不互相尊重呢?

悦众令佛喜,能成自利益,能除世间苦,故应常安忍。

譬如大王臣,虽伤众多人,谋深虑远者,力堪不报复。

因敌力非单,王势即彼援。故敌力虽弱,不应轻忽彼。

悲佛与狱卒,吾敌众依怙,故如民侍君,普令有情喜。

暴君纵生瞋,不能令堕狱;然犯诸有情,定遭地狱害。

如是王虽喜,不能令成佛;然悦诸众生,终成无上觉。

云何犹不见,取悦有情果:来生成正觉,今世享荣耀。

生生修忍得:貌美无病障、誉雅命久长、乐等转轮王。

总结。修习忍辱;在暂时方面,不但不会受到瞋心负面的影响,而且使我们内心的和平安宁不受动摇。以今世而言,让我们过得更快乐、更充实、不失任何福报;以後世而言,让我们相貌端美、无病障得长寿、获美誉声望等好的果报。究竟而言,能成办佛果位。所以应努力修习忍辱!

 

三、灌顶前行

未来佛慈尊菩萨曾说:「对於菩提心产生希求心,乃至完全相信胜解,由此功德力量,能让我们不堕三恶道,而且获得後世的安乐(增上生)。」因由菩提心,使我们永远断除生死轮回的痛苦;由菩提心,可以使我们获得成佛的究竟果位。因此;对菩提心作礼敬。佛所说的八万四千法门,最主要的教授心要就是菩提心,菩提心是我们今世、来世最需要修持的内容。经论云:「佛解释菩提心的教授之後,说由菩提心摄持的任何善行,都将成为菩萨行、佛子行。」以心的性质而言,所缘一切有情,为了有情众生得究竟安乐,我必须利益他们。具有无与伦比的心力,为究竟安乐与和平,没有比菩提心更安祥平和的心了。菩提心是立志发愿欲拔除所有众生大大小小的痛苦,这种善心是多麽稀奇珍贵啊!唯有以人身去修学,能力最强烈;我们具备此不共殊胜的能力,可以迅速成就菩提心。所以应该好好把握今世的宝贵时间,甚至梦中都能梦到菩提心,以此强烈心力去修持。

菩萨戒不一定由上师传戒,从佛像座前也可以得戒体,然而经由上师传授,我们看到上师在眼前,又透过仪式,能增加我们的信心。菩萨戒有多种不同的仪轨,如:无著菩萨所作瑜伽师地论的菩萨地戒品,寂天菩萨所着的集学论,金刚乘也有密乘的仪轨,此处依据瑜伽师地论中本地分菩萨地的戒品。很多大乘经典都讲到菩萨行的利益,最广泛诠释菩萨行的学处、教诫、利益是华严经。

三聚禁戒是:一、律仪戒:断一切的恶业(包括十恶业),最主要断爱我执;二、摄善法戒:行一切善法,尤其是大乘菩萨的教诫;三、饶益有情戒:度一切众生,菩萨地的戒品讲到,缘十一种(饶益有情戒十一条)利益有情事。无论任何时刻,任何地方,只要众生需要帮助,不经思考马上救护。小地方如:扶起快摔跤的人,或救起掉在水池中的小虫等。长远大目标是为利有情愿成佛。过去一切佛都是依此三种戒体,圆满功德、成就佛果位的。现在佛也是依此三种戒体行持,快达成果位。未来佛也必须经此唯一的道路成佛。这是一切众生成佛之道,为了一切有情,我必须走上这条大道,遵守三聚禁戒。

世间的一切不吉祥和痛苦,都是过份执着自己的利益而造成,不去思考也不会在意他人的立场。十恶业中的杀生、偷盗、邪淫等,无不是由爱我执而产生,只要自己欢喜满足,别人的性命是可以牺牲的,别人的东西可以盗取,别人的伴侣可以邪淫。大大小小的过患,全是自我主义太强烈的缘故。出世间的阿罗汉等,皆是经过多年苦行才断除了烦恼障,为什麽所知障犹存呢?因为爱我执尚未断,不了解爱他心的功德,不像菩萨们真正的爱他人,以致於无法同佛一样证得一切的功德。无论世间、出世间,一切的罪恶都来自爱我执,这些罪恶必须靠爱他心才能遮挡,以爱他心灭除爱我执,才能生起一切的安乐。可见负面的、罪恶的、痛苦的,全来自爱我执;正面的、有功德的、快乐的,全来自爱他心。

佛陀说:「不需我多言,今天我所获得的一切功德,皆因爱他心而成就的;在轮回中的凡夫啊!你们是因为爱我执而轮回的呀!要快乐还是痛苦,掌握在自己手中,请自由选择!」无论是佛的殊胜功德,或则像龙树、无着等大地菩萨的学问与功德,以及所有藏传的上师菩萨们,所有汉系的菩萨们,都是放弃爱我执,以强烈爱他的菩提心圆满一切的。相反的,看看我们!连梦裏都梦到自己的安乐,那麽渴望追求快乐,可是始终得不到安乐呀!至今还是跟随着烦恼走。我们都想离开痛苦的身蕴,却未能得到真正的自由啊!因为被痛苦绑的紧紧的。把爱我执放在内心最深处,再加上真实的执着,两种颠倒执着及邪恶的思想,不断伤害我们至今,我们竟全然不知。全世界六十多亿人口,谁无痛苦?谁不曾抱怨?

倘若了解爱我执的过患,决定不再跟随两种执着,愿意追随龙树菩萨等,以及佛所说的经典,认识痛苦的根源,努力对治二执着,圆满功德,利益有情。由爱他心得到究竟安乐,为了自己和他人的究竟安乐,愿意遵守菩萨行,永不放弃三聚禁戒。

瑜伽师地论的菩萨地讲到受戒的利益:十方诸佛菩萨集会时,某处有上师为弟子们传戒,由於弟子们生起戒体的力量,震动了诸佛菩萨的净土,这时佛菩萨们以智慧去观看因缘,并且欢喜的为弟子们加持祈祷。诸佛由於大家庭新增加了佛子,菩萨们则因为多了兄弟姊妹而欢喜无比。经典云:「已得暇满人身,应作有意义的用途,若能生起菩提心,则能圆满投生人道的目的。」对菩提心有希求心又遵守菩萨行,接着所应作唯有利益众生而已。

参加法会受了戒,应该让家人及周围的朋友感觉到,变得更温柔体贴、善良宽厚,这才是我们的目的,千万别变本加厉,失去参加法会的意义。

所谓「密」,是从意识中得到救护。我们在意识中会不断的现出凡夫相,远离凡夫相,称为「密」或「咒」。法性的究竟性质是一致的,只是空性的所依——有法,有差别。在佛地是清净有法,在凡夫地是污染有法;虽然有法上空性的性质,无任何差别,但是污染的有法不能在佛地成就。空性的续流可以到达佛地,有法污染的性质无法到达佛地,因此行持菩萨行时,必须形成新的清净有法。此不共清净有法,即空性之所依,在无上密有讲到不共殊胜的成就方法,其基础为四部(事、行、瑜伽、无上瑜伽)。因此在四部时,要尽量断除凡夫的执着,慢慢才会现起清净之相,由此基础成就不共果位。

当对於清净相有坚固的定解或修持,会生起我的认识——佛慢,由菩提心与空正见的基础,有了佛慢,以身口意造作任何善行,所累积福德资粮将非常迅速。为了殊胜的目标,生起佛慢和本尊瑜伽观修很重要。这些都需要认识空性,把自己和自己的五蕴,观想成性空的道理,观空性智慧为本尊,已生起的本尊,再观想成性空。

每个人都有我的想法,和对於我的认知,我是有的,也一直认为我的存在方式,像身体一样,手指可以指出,可以真实捉摸到;但我真的如此真实吗?从头部至脚底,身体的每一部分,去寻找我在哪裏,始终无法找到我在哪裏?以意识而言,如果意识是我,识又有五种根识、善恶粗浅等意识,到底那一者才是真正的我呢?去寻找时,又找不到了。找不到,代表不是从境上产生,不是从它本身而有;但不是完全没有,因为它会造成利和害的作用;既然有,又不是从它本身而有,是什麽方式有呢?唯有依赖意识和名言安立而有。如果了解这层道理,再想想原本我们是如何看待我,认为我是从境上独立真实而产生,是错误的观念。实际上,我并非那麽真实独立存在的。

既然我无自性,我的一切也皆无自性。中论云:倘若有为法无自性,无为法亦无自性,故诸法皆无自性。解释梵语观空的偈颂:了解无自性的智慧,不受二相、实有相、污染相、错误相的障碍。当了解空性智慧後,也能了解本身的究竟性质;即智慧的产生是在自性空中生起,因由自性空现起智慧之故,智慧可以了解它的究竟性质。依此智慧生起佛慢,佛慢分为世俗和胜义,在此指胜义佛慢。


{返回 法海集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法海集二 第三:静虑品 1 佛法总义
下一篇:法海集二 第二:安忍品 2 佛法概要
 法海集一 第一部分:三主要道 1 佛法总概
 法海集二 第四:常行菩萨道 2 修习殊胜菩提心
 法海集四 第三部分:六十如理论(原文)
 法海集四 第一部分:薄伽梵母智慧到彼岸心经 4 快去究竟的彼岸..
 法海集二 第四:常行菩萨道 1 佛法概要
 法海集二 第四:常行菩萨道 3 菩提心生起次第
 法海集五 第一部分:解脱之道 2 解脱之道
 法海集三 第三部分:释菩提心论 2 佛法精华:菩提心与空正见
 法海集二 第二:安忍品 1 前言
 法海集四 第二部分:菩提之道 附录:佛法问答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静坐与喜悦之路 身体可以设定[栏目:护法法师]
 往生论注讲记(十三)[栏目:益西彭措堪布]
 唯识简介 十五[栏目:唯识简介]
 初步修行如何做到“不松不紧,自然端坐”?禅修时坐姿如果过紧或过松有什么过失?[栏目:柯日密咒洲·佛法答疑]
 维摩义记卷第三(本)[栏目:慧远大师]
 385.释迦文佛亦是法性生身分,无有异体;何以故佛在世时,有作五逆罪人,饥饿贼盗,如是等恶?[栏目:大智度论·四百问答]
 大悲咒句解 28、度卢度卢 罚阇耶帝[栏目:大悲咒句解]
 佛山祖庭[栏目:佛教与名山]
 修法为何应该早起?[栏目:上师瑜伽精要之每日一问]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