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怎样按次第来观修菩提心?
 
{返回 丹真绒布仁波切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543

怎样按次第来观修菩提心?

    先思维暇满人身难得。大家学佛有一段时间了,都已很清楚,我们得到的不是一般的人身,而是具足八无暇、十圆满的人身。现在无论在藏地、汉地,很多人得到了珍宝人身,会走路、会说话、会赚钱,甚至赚钱很厉害,但是却没有学佛,这是很可惜的!

    有些人为了让某件东西长久保留下去,就刻意不去变动它,这样也许暂时可以做到。但是无常到来时,想要保留人身却是不可能的。离开人身时,只有正法可以利益我们,其它任何世间的事物都不可能帮助到我们,如果没有积聚佛法的功德,这样的众生便会受恶业的牵引而投生恶趣,不断地在六道里轮回受苦。

    我们和一般人不一样,因为我们遇上了正法,遇到了上师,特别是好些道友开始进入了密乘,已经得到成就者的摄受,有了即身成就的机会。本来修学显宗和密宗都很好,都是佛陀传下来的殊胜教法,然而只有密乘才包含即身成就的法门。所以说,我们遇到了金刚上师,遇到了密乘教法,是多么难得的机会呀。我们得到这样的人身和其他人得到的人身两者的意义是很不一样的,这样思维暇满难得的人身就很清楚了。

    所有大大小小的众生,都在执着,不断以分别念取舍:这是我的朋友、我的亲人,那是我的怨敌等等,遇到对自己不好的人或事,就会很自然地不高兴;遇到令自己欢喜的事物,就会很开心。实际上,华智仁波切在《大圆满前行引导文》里提过,释迦牟尼佛也宣说过:“所有众生,无始劫以来互相做过对方父母的次数不可胜数。”也就是说,大大小小的众生,都曾做过我们的父母,我们必须要认知这一点,并将众生与我们现世的父母平等一致地观待,如果做不到,就要再三如是思维。

    所有众生,哪怕现时的怨敌,都曾经跟现世父母一样养育照顾过我们,把最好的东西给我们吃,最好的衣服给我们穿,对我们的恩德非常大。这是佛陀和祖师大德的教言,如果我们欢喜信受,并且经常这样串习观修,那很自然就会对所有众生感恩戴德。如果暂时做不到这样观待,那在回向功德时,一定要对治自己的这个我执,再三想想众生曾做过我们的父母,自己应该退让一步,这样做功德很大!

    当遇到有人在我们面前说不好的话时,如果我们马上生气地回应,对方会更生气,然后就可能引发打架,这就是学佛的人最常遇到的业障。面对这类情况,一定要想想他们曾做过我们的父母,如果不能很快平静心情,那就过一段时间,好好回想一下他们曾做过我们父母的恩德。我们是佛弟子,听了这么多佛陀教言,而现在自己没有好好地行持,真的是自己做错了,要好好忏悔,将功德全部回向给他人,这样做的功德也非常大!同理也可以思维自己的孩子和别人的孩子是一样的,就会做到没有差别地对待,慢慢地,对待众生就会像对待自己的现世父母一样充满感恩之心。

    每天早上起床,从刷牙开始到念完功课之间,安住在这样的发心中,这样串习非常好。如果做不到,就从念诵法本到功课结束间发菩提心,真心真意地为了众生的利益而发心。

    如果认为是佛菩萨和上师要求这样发心,自己表面上念诵仪轨而内心没有真实地生起利益众生的心,这样的心态也不对,应该好好地观察自己的心相续。

    如果是发菩提心念诵心咒,那么在念诵之后,可观想父母在两边,前面是怨害过自己的敌人,包括我们不喜欢的人、以前打骂过我们的人,把他们放在前面。为什么把他们放在自己前面,而不是父母呢?这是因为我们发菩提心的结果。然后观想边上是所有的众生。之后再观想上师、佛菩萨加持怨敌,加持我们的父母,加持所有的众生,不用包括自己了,因为自己与众生是一体的,观想所有如母众生都得到加持就可以了,这样发菩提心的回向就很圆满。

 


{返回 丹真绒布仁波切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如何将菩提心融于生活细节
下一篇:菩提心与信心的关系
 金刚密乘的重要窍决“五圆满”
 关于打坐方法上师瑜伽的修法简轨
 证悟空性与依止上师
 关于信心与祈请加持的重要教言
 关于皈依三宝
 五加行和往生净土的关系
 祈请上师的三种观察
 皈依的正见
 丹真绒布仁波切开示集 六 关于扎合多登护法祈供的开示
 为什么多做施食烟供可遣除各种违缘、了结各种冤仇?如何观想?可中断吗?..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中级佛学教本 第八课 读经录要(一) 杂阿含经 (1)[栏目:中级佛学教本]
 基本的不安全感[栏目:宗萨钦哲仁波切]
 格萨尔王传 第13回 天母送王妃回岭国大王降妖魔得胜利[栏目:格萨尔王]
 把捐款的名字刻在功德碑上有功德吗?[栏目:净土念佛·净空法师问答]
 俞净意公遇灶神记[栏目:净空法师]
 发心印书,但错字连篇,实在无法改正,请问我们会背因果吗?[栏目:答疑解惑·净空法师问答]
 生死的幻觉 第1章 昨天和明天的尽头[栏目:白玛格桑法王]
 杂阿含经卷第六(一三○)[栏目:杂阿含经]
 二六八 毁园本生谭[栏目:第三篇]
 成为自己的观自在[栏目:传灯法语·乘宗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