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宗教情操
 
{返回 海云继梦法师文集·福慧滋长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915

宗教情操

宗教情操者即是能以超然的立场,

不受物质界的束缚,而能当家作主!………

行者的宗教情操是行者本色的基本依据,然而,就宗教情操一词而言,又似乎太抽象了;因此,罗列四个要件作为释例,以便行者依循,有具体轨辙:

其一是热情的参与:

此项更以绝对的服从心依止善友、上求佛道,

   以至真的欢喜心称赞僧团,

   以至善的虔诚心参与工作,

   以至美的荣耀心服务大众;

   是即总说上求下化也!

其二是以正确的心态面对社会现象:

此即以健全的人格性,在生活中善于为人处事,在个人生命空间与族群公约之间,能够拿捏自在、不犯干纪,有遵守道德与法律的能力,并且能积极发挥个人才华造福社会人群,而非持消极的态度与避世观念。

其三是顺其自然的生活哲学:

这是有关生理现象上的七情五欲,一种高尚的宗教情操,是指不受物质、世俗、欲望的诱惑,而能在灵性中去享受它;抑或藉此生理现象的七情五欲,而能启迪法身慧命;这其中,绝非杜绝或禁绝七情五欲谓,但亦非任意纵容之,或受诱惑的感官享乐,而是在随缘中,能启发或发觉法身或真实生命的存在。

其四是超越束缚:

宗教的目的是在使人免除恐惧、逼迫、威胁、恐怖的生活,其中有社会现象(如其二所述)与生理现象(所述如其三)。生理现象属个人隐私权的范围,如何能不犯道德律与法律即可;而社会现象则在个人与族群公约中的平衡关系,两者的局面有大小之别。此中之束缚,包括物理现象界及心理现象界二者,物质界的诱惑与依赖是此宇宙中的大前提,宗教情操者即是能以超然的立场,不受物质界的束缚,而能当家作主!

又,意识界乃智正觉世间所要超越的目标,而意识挂碍的破除与超越正是心性学的领域,此自不待言。是故,此二固为标的,亦是一般宗教情操之勘验标准,超越此者,乃有上求阿耨菩提、下化九界众生之鹄的也!

以上四者,吾特将其列出,记为宗教情操的四大要件,以作为「行者本色」中的基本要件,诚望诸行者勤勉之、勤勉之!


{返回 海云继梦法师文集·福慧滋长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华严教学体系
下一篇:圆融道的传承成立与特胜
 法界思想系统
 摸索用心之道
 标准值的人
 谦下心 = 忏悔!
 信仰普及vs.密法图像
 生命内在体验之经验交流
 其心念念常安住
 
 正确修行的轨道
 气体固体液体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净土大经科注 第二四二集[栏目:净土大经科注讲记·净空法师]
 佛教文学观 一、佛教文学的起源 一 佛经翻译文学的思想特色[栏目:佛教与文学]
 佛来佛斩,魔来魔斩 If the Buddha Comes, Smash Him; If A Dem..[栏目:宣化老和尚开示 Venerable Master Hsuan Hua's Talks]
 广长舌相[栏目:布施]
 十七届:开营式上的讲话(男营员代表 冯总结)[栏目:生活禅夏令营演讲集]
 布施卷第二 28.问曰:佛何以说檀为初门?[栏目:大智度论·四百问答]
 杂阿含经卷第四十三(一一六五)[栏目:杂阿含经]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