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菩提道次第摄修求加持颂讲记 82
 
{返回 菩提道次第摄修求加持颂讲记·傅味琴老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431

《菩提道次第摄修求加持颂》讲记(82)

1994年10月30日讲于隆昌寺僧伽培训班 傅味琴
 
佛教主张供养众生,这就是发展生产力

提要:
 ·佛教主张供养众生,这就是发展生产力
 ·培福比惜福更重要
 ·老修行几粒米饭都不浪费
 ·不动手等于手被砍掉了,不动脚等于脚被砍掉了
 ·享受是养成苦的习气

佛教主张供养众生,这就是发展生产力

有人说:“老师这么一讲,把你头脑里的东西,全给你讲完了,你就无话可说了。”可是有人觉得傅老师那样子讲也有点不好,“人家听了你的课都想穿了,赚来赚去赚自己的钱,就不赚了,人就懒惰了,那样社会难以发展了。”我们走佛教的路,人就不会懒惰,大家都会富,什么路啊?供养众生么,你不要为自己求,你要为众生求。比如说你办个大厂,要为十亿人民造十亿只手表,每人一个。那样社会怎么会不发展?所以我们佛教主张供养众生就是发展生产力。

培福比惜福更重要

享受就是消耗自己的福气,所以要培福、惜福。我认为培福比惜福更重要,培福就好比是一个动力,你每天灌水,水就满起来了,惜福呢就是水少用一点,你即使少用嘛,他有用光的时候,所以培福比惜福重要。

老修行几粒米饭都不浪费

培福以后,还要惜福,自己的福气要爱惜。从前的昭觉寺破破烂烂,吃饭的斋堂都是泥土地,外地来了一个老修行,吃饭的时候,巡堂的给他装饭,几个米粒掉在地上,那个老修行捡起来就吃。我用手挡住他,“师父啊,已经掉在泥土地上,不卫生。”他把我的手打开,还是去捡了吃。一粒米饭都不浪费。

所以你们在斋堂吃饭,桌子上有米粒捡起来吃掉,碗里的饭要吃光,菜也不能留下来,这是修行人的规矩。你说“我吃饱了”,吃饱了再吃一点,能装下全部装下,“我吃得连晚饭也吃不下了。”那最好了,你晚上就别吃了,学一学出家人的过午不食。自己也小心一点,巡堂的人来给你添菜么,你要半碗就用筷子指一指。

有位法师主张修行人连碗里粥浆都要舔光,这就是惜福,不过,吃完早粥要舔碗也不庄严。

不动手等于手被砍掉了,不动脚等于脚被砍掉了

“享受是消福气,是养成苦的习气”,从前能海上师说过:腿是给我们走路的,手是给我们拿东西的,不动手等于把手砍掉了,不动脚等于把脚砍掉了。在家人现在不知道怎么去教育独生子女,父母么特别宠爱,结果独生子女个个变了小皇帝。从前孝子是孝爹娘,现在的孝子是孝儿子。饭给他装好,还给他放在前面,根本不叫儿子自己动手,吃完了又去给他添饭,要啥给啥。家里有汽车的,连孩子上学,都是汽车接送,结果这些孩子稍微叫他去走点路,“妈,我走不动了。”没得用了。走不动就是苦,这个苦从哪里来?从享受来的。人家走得动没有苦,你走不动就是苦。所以说:享受是养成苦的习气。

享受是养成苦的习气

深圳人出门,手一伸,小汽车就停在你面前,说:“老师,请上车。”就等于把我的腿砍掉了,我是有苦说不出。我跟他们说:“这点路走走。”有时候听我,走了一次。第二次又来了,我不好再讲了,一想也难怪,我老师经常走路走成习惯了,他们已经养成了不能走路的习惯了,结果不是学生迁就老师,而成了老师迁就学生。坐就坐呗。只能喊苦啊,贪舒服那就糟了,那样修行人就变质了。苦还要心里说,人家对你这么尊敬,请你坐车,你一直那么苦啊苦啊苦地喊,也不合适啊,所以做人难做啊。尤其在家的人更难做,又要应付社会,又要修行,做不好你就掉入了万丈深渊。我举这么一个例子就说清楚了,否则你们想不通啊,怎么享受变成是苦的习气呢?
 


{返回 菩提道次第摄修求加持颂讲记·傅味琴老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菩提道次第摄修求加持颂讲记 83
下一篇:菩提道次第摄修求加持颂讲记 81
 菩提道次第摄修求加持颂讲记 132
 菩提道次第摄修求加持颂讲记 148
 菩提道次第摄修求加持颂讲记 92
 菩提道次第摄修求加持颂讲记 73
 菩提道次第摄修求加持颂讲记 34
 菩提道次第摄修求加持颂讲记 119
 菩提道次第摄修求加持颂讲记 39
 菩提道次第摄修求加持颂讲记 146
 菩提道次第摄修求加持颂讲记 153
 菩提道次第摄修求加持颂讲记 86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克期取证打禅七 Chan Sessions Are for Seeking Enlightenmen..[栏目:宣化老和尚开示 Venerable Master Hsuan Hua's Talks]
 踢毽子的戒痴[栏目:戒嗔的白粥馆]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六八四卷[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七集]
 陀然阇仁 (节译)[栏目:巴利语佛经选译]
 大迦叶(头陀第一) 阿难赠钵[栏目:佛陀十大弟子传·星云大师著]
 禅宗思想渊源 第一章 《楞伽经》与禅宗思想[栏目:吴言生·禅学三书]
 十届:禅与心脑的体验(妙华法师)[栏目:生活禅夏令营演讲集]
 春回大地 百花盛开[栏目:宽运法师]
 菩提道次第摄修求加持颂讲记 34[栏目:菩提道次第摄修求加持颂讲记·傅味琴老师]
 慧灯之光五 饶益有情九观察[栏目:慈诚罗珠堪布]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