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佛教入门 十一·佛法总纲
 
{返回 佛教入门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139

十一·佛法总纲 

  佛陀法药,广说虽有八万四千,简约之则不外三大纲领,曰戒、定、慧,此名三无漏学;以能断烦恼,能了生死,故称无漏(漏喻烦恼)。这可说是佛法的本体,若离此三,则非真正佛法。
  一、戒即戒律。譬如家有家规,国有国法。修学佛法,则需持佛戒律,这是学佛的根本。因为持戒,才能防非止恶,清净三业。三藏经典中,律藏属于戒学,故曰"律规三业",规范三业,非戒而何。然戒有禁止与勒令,禁止是消极的去恶,勒令是积极的为善,所以戒也包括一切的善法。

  二、定即禅定。禅是梵语"禅那"省称,定是梵语"三昧"译名。禅定要义,在于息虑静缘,内须不打妄想,外要不乱攀缘,(外不取相,内不动心),这却是入道的枢纽。三藏经典中,经藏属于定学,故曰"经诠一心",一心即是定。若能入定,自可引发本性的功德;譬如盆水,扰动则混浊不清,静寂则光明映照,众生的心水亦然,所以定也包括一切的神通功德。

  三、慧即智慧。智是决断,慧是简择。这是学佛最终目的,开发智慧,就能去惑证理,所谓破诸烦恼,证真实理。三藏经典中,论藏属于慧学,故曰"论辨邪正",辨析邪正,最能开发智慧。然智有实智、权智,达真实理是实智,用之权巧摄众是权智,所以慧也包括一切的权智。

  须知,三学有其次第,必先持戒而后有定,若能入定自然开慧。故楞严经云:"摄心为戒,因戒生定,因定发慧,是则名为三无漏学。"
 


{返回 佛教入门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佛教入门 十二·佛法大意
下一篇:佛教入门 十·三皈依
 佛教入门 二十七·五蕴浅说
 佛教入门 五·印度佛教圣地
 佛教入门 九·吾人应有之警觉
 佛教入门 三·佛陀的族姓简释
 佛教入门 四十·学佛目的与任务
 佛教入门 十四·业力的因果律
 佛教入门 三十四·印度佛法的三个时期
 佛教入门 三十三·佛经的四次结集
 佛教入门 三十九·佛教服务的人生观
 佛教入门 二十一·六根本烦恼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二五八 曼陀多王本生谭[栏目:第三篇]
 漫说《杂阿含》(卷四十六)~E 1227经:本经叙述波斯匿王因祖母命终而悲痛,佛陀晓之以佛理。[栏目:界定法师]
 避免盲修[栏目:慈成加参仁波切]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八 (11)[栏目:瑜伽师地论讲记·妙境长老]
 毋欲达,欲速则不达(宣化)[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佛七讲话 第七集 第四期 第二天 相即无相无相即相[栏目:智谕法师]
 有修行的人助念,效果是不是比一般人好?[栏目:念佛实用问答·净宗法师]
 增壹阿含经卷第四十三[栏目:增一阿含经新译·悟慈法师]
 悲愤而后有学--欧阳竟无文集 第四编《论佛学书》覆魏斯逸书[栏目:欧阳竟无居士]
 文及翁~山中夜坐[栏目:禅诗三百首]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