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大方广圆觉经 第二十六集
 
{返回 净空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165
大方广圆觉经   (第二十六集)  台湾景美华藏图书馆  档名:09-08-26

   经 【知彼如空华,即能免流转。又如梦中人,醒时不可得。】

   前面曾经 讨论过修行必须真正的因缘才有殊胜的功德利益,今天这首是第二小段,科题「明无明本空」,说明「无明」本来是空寂的。这地方的「空」不当作「无」讲,如果说「空」就是没有,那这是错的。「无明」确实是有,有为什么说它空?正因为它有,它没有自性,也就是说它没有自体,虽有还是空的。这是佛法常讲的空义,我们不太容易理解它,那就是我们习惯当成一个概念,把这个「空」看作「无」,看作什么都没有就叫空,这在佛法里不是这个意思。第一句『知彼如空华』:

   讲义【知,是能照觉智,彼,是无明。】

   这首偈关键就在「知」字,这个「知」不是我们一般讲的知识,也不是一般人讲的学问。因为世间的学问、知识达不到这个境界,这个「知」是般若智慧所起的作用,换句话说,是亲证的明了,确实他自己证知,所以此地注解讲是「能照的觉智」。这个「知」,依《楞严经 》来讲,六根根性所起的作用就是「知」,在眼叫见性,它不是眼识,不是五俱意识,而是见性,在耳叫闻性,乃至在意叫知性,是六根根性起的作用,这是真正的智慧,般若智照。

   智照在功夫上来说是有层次,「知彼如空华」,那是照见无明无自性,这种程度,严格的来讲,是八地菩萨。如果把尺度放宽一点来讲,最低限度也是圆教初住菩萨,破一品无明、证一分法身,四十一品无明才破一品,也能算得上「知彼如空华」。可见得这个境界相当之高,我们今天读这一句,也只能说听说而已,听说佛菩萨有这么一个境界,不是我们自己的境界。虽不是自己的境界,我们晓得这桩事情一定要把它证实,换句话说,要把它变成自己的境界才能得受用。如果要把它变成自己的境界,我们就要以最初方便来修学,最初方便是用意识心,因为六根的根性我们不会用,我们还是用六识。

   用六识叫观照。江味农老居士在《金刚经 讲义》里面讲功夫三层,最初的叫观照,观照功夫久了就照住,照住是第二层功夫,再往上进一级,到第三层功夫叫照见。此地这个「知」就是照见,像《心经 》里面讲「照见五蕴皆空」,这在功夫讲是上层的功夫,我们现在做不到,我们从下面做起。下面做起,就是常常记住经 文,在日常生活当中,待人接物之处,自己起心动念马上就想到「知彼如空华」,就会想到佛在经 上给我们讲的,我们的烦恼习气就会淡一些。譬如在境界里面我们起了贪心、起了瞋恚心,念这句经 文「知彼如空华」,我们的贪心、瞋恚心马上就淡了很多,这种用功的方法就叫做观照。

   由此可知,经 文如果不熟悉,在境界里面就提不起观照的功夫。所以,重要的经 文要背诵,便利於观照。能背全部经 文当然更好,不能背全部,重要的句子一定要会背。既简单又明了,这样的句子要多背,《金刚经 》里面所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要记得很熟,要常常能提得起观照功夫,我们对一切事、一切物自然就看淡。能看得淡,当然你也就能放下,能放下,心地自然清凉自在,烦恼就少;烦恼少,智慧就增长,这是一定的道理。这种功夫要不断的去用,天天要去用,不但是佛家说,连道家也讲,老子说「道不可须臾离,可离非道也」,一时一刻都不能失掉观照的功夫。

   照久了就得定,什么叫得定?就是六根接触六尘境界他不动心,像《金刚经 》里面讲「如如不动」。这个「不动」不是说你不见、不闻,还是一天到晚待人接物,看得很清楚、听得很清楚,看清楚、听清楚是智慧,但是他不分别、不执著、不起心、不动念,这叫功夫,这叫做禅定。到这个境界就照住,就是六根接触外面六尘境界,确实做到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著,又样样明了。这个功夫才在第二层,还没有到照见,但是这样的功夫就很不错,在念佛法门里面讲,求生西方极乐世界那是有百分之百的把握,一点怀疑都没有。

   到第三层,就是照见这个功夫,的确不是一般人都有把握能做得到。可是我告诉诸位,我们从观照做到照住,这大概是一般中等以上的人,怕的是你不肯做,你要肯做的话,决定可以做到,有个十年、二十年的工夫决定可以做到。照见,那是净土讲理一心不乱,那是不大敢说,不敢保证,是没人能做到;讲到事一心、如如不动,是可以做得到。功夫要绵密,决定不能间断,这叫做用功,这叫做修行。

   当然最根本是要破无明,为什么?无明要不破,智慧不能圆满,也就是说菩提不能圆满,无明是障碍菩提,菩提是印度话,翻成中文的意思是大智慧。不但智慧不能圆满,还有一个麻烦,就是生死不能了,换句话说,轮回不能超越。这个地方经 文说『即能免流转』,流转就是轮回。轮回在此地有两个意思。我们晓得,无明有根本无明、枝末无明,像十二因缘里面所说「无明缘行,行缘识」,那个无明是枝末无明,不是根本无明,我们一般所讲六道轮回就是从这个无明而生。枝末无明,我们在功夫上讲,第二层的功夫是照住,就有办法破枝末无明,换句话说,超越三界六道的生死轮回。可是你根本无明还在,既有根本无明,换句话说,还有三界之外的变易生死没了(ㄌ一ㄠˇ),这个问题不能解决。本经 里面所讲的「无明」,是讲根本无明。根本无明破了,换句话说,三界之外的变易生死也了了,不但大菩提现前,大涅槃也现前,也圆满。涅槃翻成中文意思是不生不灭,这是绝待真实的境界,亲证的功夫就是在般若智慧的觉照。一定要晓得这个道理、方法,以及修学过程当中的境界,一个层次、一个层次不断的要往上面去提升。

   下面两句是比喻,佛唯恐我们对他所说的道理还不能够亲切的去体会,所以举个比喻,『又如梦中人,醒时不可得』。把梦比作无明,可见得无明那个「空」是有的,梦,我们想想梦的确是空的,但是梦有没有?梦是有的,不能说它没有,有为什么说它空?因为它「不可得」,醒来的时候不可得。在梦里面是有,醒来之后就没有,可见得梦是假的,那个有是假有,不是真有。无明变现出这个现象,这现象就是我们现在所谓宇宙人生森罗万象,是从哪里来?是从无明变现出来的。这个道理在本经 后面还有详细的讨论,佛在《楞严经 》第四卷也有很长的经 文给我们讨论宇宙人生的起源。起源不是真实的,是虚妄的,所以它所现的这些境界相也是虚妄而不可得。

   这个道理,我们常常在《金刚经 》里面读到,一切法把它归纳起来不外乎心色二法,拿现在学术名词来讲,一个是精神、一个是物质。佛法讲心法就是精神、心理,讲色法就是物质。而佛在《般若经 》里面给我们说,心法(就是精神)也是当体即空。经 里面讲得很清楚,我们自己细细去想一想,去揣摩揣摩,像《金刚经 》所说「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三心不可得。不可得,心有没有?有,就跟作梦一样,过去的梦、现在的梦、未来的梦都不可得,有没有?有;有,不可得,不可得就是空,所以不要执著。不可得要想得到,那就自找苦吃,那是迷惑颠倒。这是讲心法不可得。

   物质也不可得!怎么说物质也不可得?物质是因缘生法,既然是因缘生法,它就没有自体,没有自体,虽有也是空,也是不可得。一切物质是因缘聚合,拿现在的科学名词叫方程式,整个物质世界是方程式的结构不相同所显现出森罗万象。离开了方程式,物质世界就没有了,这是今天科学家眼睛里面的宇宙、物质的现象。「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佛这样跟我们讲。所以一切物相也是假有,不是真有。《心经 》里面佛告诉我们,「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就是讲的物质。空所谓是真空,色是讲的妙有,真空跟妙有是一不是二,就好像作梦一样,梦里面现的境界是色,能现梦的那个心就是空,空能现妙色,或者能现假色,假色就是真空,是这么一个道理。因此,无论是心法、色法都不可得。

   佛法讲到终极之处,实在讲没有别的,就是一个「不可得」。你要能够在一切法里证得「不可得」,那就叫成佛,你的智慧就开了。不可得的好处太多,功德利益无量无边。真正证得不可得,佛法所讲法身、般若、解脱,你就圆满。由此可知,我们今天三德不圆,就是在一切法里头以为有可得,这是烦恼、这是障碍,不懂得法空这个大道理。「又如梦中人,醒时不可得」,这两句是比喻无明无体,没有自体。

   讲义【体即圆觉,迷之,则成无明;悟之,无明即灭。迷悟只是一心。】

   「圆觉」就是真心。「圆觉」里面没有无明,但是能现无明。就好像我们心,心里头没有梦,心哪里会有梦?心没有梦,但是心能够现梦,它能够作梦,但是心不是梦。圆觉能现无明,圆觉不是无明,这里面是一真一妄,虽然一真一妄,你明白就解脱了。佛法自始至终只说一个悟,为什么?悟了之后,真与妄原来没有妨碍,真不碍妄,妄也不碍真,只要你不迷,你就叫佛菩萨,不迷就有真实的受用。什么叫迷?在境界里面起贪瞋痴,这就是迷。譬如我们肚子饿了吃饭,吃饭是受用,贪吃那就迷。佛菩萨也吃饭,他不贪;佛菩萨穿衣,他不贪,他在生活里面永远不起贪瞋痴烦恼。惠能大师讲「弟子心中常生智慧」,这就是有受用,一天到晚待人接物他有受用,受用里面生智慧,这就是他悟、他不迷。凡夫他迷、他不悟,不悟在哪里?受用里面起贪瞋痴,一天到晚就是常生烦恼,不生智慧,这是凡夫,差别就在这个地方。我们讲迷的根本,这部经 的好处是从根本上说,不明了色心的实相,所以你才迷;如果真正明了色心实相俱不可得,你就不迷。千真万确的事实,确实不可得。

   「迷之,则成无明;悟之,无明即灭」,一悟就叫菩提,一迷就叫无明,所以说「迷悟只是一心」,不是两个心,就是同样一个心。悟了就叫佛菩萨,迷了就叫凡夫,悟的是这个心,迷的还是这个心,并不是第二个心。再给诸位说,一心就是悟,二心就是迷,二心就是无明起来。《楞严经 》讲得很好,「知见立知,是无明本」,富楼那尊者请教释迦牟尼佛,无明是怎么起来?佛就这么答覆他。由此可知,念佛法门把整个功力都用在一心不乱上,在八万四千修行法门里面来讲,它是最简单、最直捷的一个法门。这个决不是说修净土的人要高抬自己的法门,不是的,细细在一切大乘了义经 典里面去看,直接修一心,这就是最直捷了当的法门。而我们在《华严》里面五十三参所看到,善财童子给我们做榜样,第一位老师就是教他念佛法门,最后一位普贤菩萨十大愿王导归极乐,这一开端、一个结束,一始一终,你就晓得这个法门在一切行法里面是属於根本法。这道理要是不懂,你在选择法门上就会有疑惑、就会有障碍,就会见异思迁,所以一定要明理。

   我们这一次发起印《弥陀经 疏钞》。古大德告诉我们,一个学佛的人在一生当中能够遇到《弥陀经 疏钞》,只要有这部书,依照这理论方法来修行决定成就。有很多人看到佛教经 典太多,不晓得从哪里看起,不知道学哪一部好?你就学这部就行了。这是说到「一心」的修学,比什么都重要,我们要特别留意这桩事情。

   再看第三小段,科题「明妄尽还觉」,明是说明。这段说明所谓妄就是迷,妄要是尽了,觉悟就现前,还归於大觉。马鸣菩萨在《起信论》里面告诉我们,「本觉本有,不觉本无」。「不觉」就是此地讲的「妄」,它是本来无的,也就是讲无明,无明本来无;「本觉」就是此地讲的「圆觉」,圆满的大觉是本来有的。本来无的,我们当然可以断尽;本来有的,一定可以还源,我们在这个地方要建立坚固清净的信心。

   经 【觉者如虚空,平等不动转。】

   佛是觉者,菩萨是觉者,六祖大师也是觉者。六祖所说「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本来无一物跟此地讲「如虚空」是不是一个意思?「如虚空」就是无一物,一个觉者的心,他心里干干净净,一尘不染。这个心是平等的,心里面才有一念就不平等,换句话说,才有一物就不平等,就有高下之分。平等心是心清净到极处,一念不生,什么都没有,这时候的心是平等的,这时候的心是广大的,跟虚空法界合而为一,所谓「心包太虚,量周沙界」。心里有一物,它就起分别,有分别就有界限,把广大的心就变成窄小的心,这个转变是在自己,所以迷了,迷了心量就小,愈迷心量愈小。

   讲义【觉者,乃能觉之真智,即自性之光明。自性广大周遍,犹如虚空;此智称体而周,故如虚空。】

   这种智慧,我们一般讲,就是根本智,根本智是从清净心生的,你心要像惠能大师一样,本来无一物。心清净了,本性里面的般若智慧,就是此地所讲「自性光明」也具足了,它起作用叫后得智,是无所不知,正像《般若经 》所说「般若无知,无所不知」。所以智慧广大,犹如虚空。

   讲义【泯智合觉,平等一相,体既不动,智亦不动。】

   这几句话所说的,跟《金刚经 》「不取於相,如如不动」是一样的境界。这个地方,「觉」是讲体,「智」是讲用,好比一面镜子,镜子它的光能照外面的景象,我们把镜的体称为「觉」,它照的作用称为「智」。你们想想,体与用它是什么关系,然后你就能体会到「智」与「觉」是一回什么事,它是一体,是没有办法分离,所以「泯智合觉」,智觉是一相不是二相,一就平等。「平等」,这个名词的根源是从佛经 里面出来的。「平等」的定义是一心,二心没有平等,一心才平等。真心平等的,真心是一心;妄心不平等,妄心是二心。我们讲真如本性是平等,讲到八识就不平等,换句话说,离开无明是平等,带著无明就不平等。

   「菩提心」里面,第一个条件就是平等心,《起信论》里面讲「直心」,直就是平等;《观经 》里面讲「至诚心」,诚到极处也是一心,也是平等心。重要不重要?给诸位说,非常重要。凡是修大乘佛法,所谓大乘就是以菩提心为基础,就叫大乘;如果是以意识心为基础,统统叫小乘,心小!佛在经 典里面所讲,二乘人的修行用什么心?用第六意识心。读《楞严》,大家晓得,以第六意识心最高可以修到声闻、缘觉,证到阿罗汉跟辟支佛果,再往上去不行,因为他这个心量只有这么大,就到此为止,那叫小乘。所谓大乘就是建立在大心的基础上,菩提心,而菩提心第一个就是直心、就是至诚心,如果诸位不在这上下功夫,你的大乘佛法虽然在那里修,修一辈子都不会有成就。为什么不成就?以本经 来说,因果不相符,心用错了,所以得不到预期的果报。

   我们在《华严》里面看到,发菩提心之后还得要修,修什么?修直心、修深心、修大悲心。我们在菩萨位次上来看,三十个位次,十住菩萨修直心,十行菩萨修深心,十回向菩萨修大悲心,到登地菩提心才修圆满,这时候叫三心圆发。三心圆发是初地以上的菩萨,你要不修一心怎么行?所以我们在讲堂时时刻刻提醒同学,勉励大家,我们待人接物用一心,不管别人用什么心对待我,我们用一心去对人,我们就是修一心不乱,与自己本修的法门相应,要懂这个道理。不晓得这个道理,不知道这个修行法,我们这一生在大乘法门里头一定又空过,我们空过的次数太多了。依照经 论里面诸佛菩萨给大家所授记,在末法时期能有机会遇到大乘经 典,能读诵,能在一块研究讨论,这种善根都是多生多劫,数不清。《金刚经 》说「过去生中已供养无量诸佛」,你供养无量诸佛,怎么会不闻法?无量劫当中你就在修学大乘法,生生世世你都在听、你都在学、你都在修,可是到今天还是这个样子,原因在哪里?就是不晓得修菩提心,所以你没成就。

   如果你真正一旦觉悟,我从今天起万缘放下,我就修直心,直心是什么?一心,就修一心不乱,也就是清净心;修深心,简单的说,好善好德这就是深心,见到别人的善就跟自己的善一样,见到别人能也就跟自己能一样,没有嫉妒,没有障碍,所谓成人之美;大悲心就是慈悲一切。所以深心是自受用,大悲心是他受用,待人接物大慈大悲。诸位能真正把这个纲领抓住,在境界里面用三皈依的修学纲领,一切法里头觉而不迷、正而不邪、净而不染,成就自己的清净心、慈悲心、平等心,那功夫就成就,千经 万论所说也不外乎这个纲领、这个原则。

   『不动转』很重要,不为一切境界所动,体不动,智也不动。

   讲义【三际不能迁,诸法不能移,故曰:平等不动转。】

   三际不能迁,诸法不能移,就是「不取於相,如如不动」。而在一切境界里头没有一法不明了,这就是常生智慧。

   经 【觉遍十方界,即得成佛道。】

   『觉』有大小等次的差别,要能够说『遍十方法界』,这是觉圆满,圆满的大觉那就叫『成佛』。菩萨虽觉,还不能够圆满,到究竟圆满那就叫成佛。这两句是讲境界,也非常的重要。如果我们自己修学过程当中,还没有到「觉遍十方界」,就晓得自己的功夫还没有达到究竟,好像我们走路一样,还没有达到终点,要继续往前进,到你有相当智慧,不能够在这个时候终止,自以为足了,那就是障碍。所以这种境界就考验自己,还有一法不知,那我还不圆满;还有一法没学,我也没圆满。

   智慧愈接近圆满的时候学东西快,别人学一样东西要学几个月,你一看就明了、一听就通达。譬如别人学一部经 ,一定要从头听到尾听完,这部经 的大意才明了;觉悟程度高的人,这部经 听上几句他全部通达,后面就不必说。由此可以证明觉有浅深不相同,还有人是一遍听了还不明了,要听上好几遍才会明了,我们讲悟性比较差一点。

   所以佛法里头才讲「博学多闻」,这个意思我们在讲席当中也跟诸位提了很多次,怕大家发生误会。博学多闻是要在根本智现前之后才能像善财童子一样到处去参学,为什么?自己有这个能力决定不迷,一接触就开悟,他有这个能力,这是根本智现前之后的事情。根本智没有现前,我们修什么?专修一心。你们打开《华严经 》,善财童子参访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初住位。初住位,十信心满,根本智现前,有资格参学,博学多闻。如果没有到圆初住这个地位,在这个之前,我们的重点应当放在根本智,换句话说,要放在一心不乱,求根本智。而求根本智最重要的,跟诸位讲,修福,中国人俗话讲「福至心灵」,福报来了心就灵、就开窍,忽然之间就聪明,福很重要。所以佛法里面讲「福慧双修」,福在前面,慧在后,不修福决定没有智慧,这个原则希望诸位要注意。所以学佛为什么从戒律下手?戒律是修福,因戒得定,因定开慧。

   在过去,无论是在家、出家,真正学佛的人没有不著重修福报。明末以来到现在,这五百年当中,修福的人多半都是依据《了凡四训》所讲「功过格」,多半依据这个来修。我们晓得了凡居士改造他自己的命运全凭功过格,这个功过格是依《感应篇》所编。最初创始是莲池大师,「功过格」是莲池大师编的,他老人家自己修行就照这个办法,所以他那个题目叫「自知录」,天天反省把它记录下来,我今天哪些事情做对,哪些事情做错,来比较,改过自新,从这里下手。我们想想莲池大师是何等人物,还要从这个方法下手,这是我们应当要警惕、要学习。看起来这方法很笨,但是非常有效,一展开就晓得我这一天到底是善多还是恶多,我这一个月里面是善多还是恶多,我这一年当中有多少善、多少恶,自己每天去记载。

   「自知录」,这个东西《莲池大师全集》里面有完整的本子。从他老人家以后,功过格就很盛行,其目的无非是叫人认真的反省检点改过自新,这是修行的起步。这方法不但是培福,帮助你心清净;先修心地善良,由善良再达到清净。凡夫的心是恶念多、善念少,用这个方法先叫自己这个心纯善无恶,然后再纯净无染,一个层次、一个层次去提高,把自己的境界向上提升。如果要想从心里面善恶杂念纷然的时候,一下就提升到清净,跟诸位说,这是不可能的事情。所以我们念佛求一心不乱,念了这么多年,一心还没有得到,看看古人好像得个一心不难,三、五年他就得到,我们三、五十年为什么还得不到?人家修学是有层次,按部就班来的;我们没有层次,乱修,叫盲修瞎练,费的时日很长,效果几乎等於零。古人讲「不依规矩,不成方圆」,我们要想成就还是得学古人一样,老老实实循规蹈矩,逐次将自己的境界向上提升,这是最稳当、最可靠,而最有效。从这个基础开始一直提升到「觉遍十方界」,「即得成佛道」这是我们最后的目标,所以说圆满菩提这是最后目标。

   后面这三句境界就很高,连前面这个迹象也要把它离得干干净净,有一点像《金刚经 》那种方式,到真正的清净,觉与迷这个概念统统没有,心才叫真清净。如果是「我已经 觉遍十方界」,你这个心里还有一物,还没有到无一物,你还有觉,那个觉就是无明。甚至於到「我觉也没有,我现在已经 是无一物」,诸位想想还有没有?你还有一个「无一物」,那个无一物也是无明。换句话说,连觉、连无一物都没有。不但在如来大觉当中是这样的境界,再跟诸位说明,圆初住的菩萨已经 到这个境界,从此之后叫做无功用道。

   所以不要以为到这个境界我已经 成佛,成佛是没错,分证位佛,不是究竟佛。因为分证位的时候已经 无一物,连无一物也没有,心清净到这种程度,在我们净土法门里面来说叫理一心不乱。理一心不乱并不是就是这么一个层次,圆初住就证理一心,到等觉菩萨还是理一心,由此可知,理一心里面有四十一个阶级,同样是理一心有程度高下参差不齐。你证得理一心之后,你要晓得理一心有这么多阶级,还得不断往上提升,不可以得少为足。所以境界不可以不知道,不知道境界往往把中途站当作终点站,还是迷而不觉。

   后面三句就是连这个迹象也要把它扫得干干净净,才能达到真正的圆满。这三句下一次讲,下一次这一章就可以讲圆满。

{返回 净空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大方广圆觉经 第二十七集
下一篇:大方广圆觉经 第二十五集
 净宗朝暮课诵经文讲记 第九卷
 般若波罗密多心经讲记
 无量寿经讲记 重重诲勉 第三六
 地藏菩萨本愿经讲记 (第五十一卷)
 《百法明门论》讲解 第八卷
 净宗朝暮课诵经文讲记 第十卷
 内典研学要领
 西藏密宗是佛教正宗,不可非议
 怎样辨别明师?
 面对灾难瘟疫应有的态度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不愿开悟真奇怪[栏目:达观法师·佛法随笔]
 The Buddha assented by His silence[栏目:A Manual Of Buddhism]
 法华经讲演录 (药王菩萨本事品第二十三)[栏目:太虚法师]
 题诸圣众之三[栏目:佛教楹联集]
 阿赖耶识与如来藏有什么差别?[栏目:索达吉堪布·问答释疑]
 黄烈火问佛法于圣严法师[栏目:圣严法师·心灵环保]
 自利与利他的关系(印光法师)[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念佛成片,究竟怎样才能达到成片呢?[栏目:成刚法师·修学问答]
 学古文,比学外语重要[栏目:月悟法师]
 七分调养的诀窍[栏目:仁焕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