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第一篇:初修导引 壹、初机释疑 二、初机佛法
 
{返回 智敏慧华上师开示录·圆觉心法指归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681

二、初机佛法

问:佛总是说「由信入」,而不说「由理入」,是何道理?

师:理也要依靠信,才能入到理。若连信都不信,对你说理,你连听都不听,理又如何入得?莫说是我,即便是诸佛菩萨,妙转*轮,你若不信,也没有用。是以说:佛不能度无缘之人。

 

问:何以佛经中,会有种种不同的说法?

师:三藏十二部经,皆是佛陀为开示众生令悟入佛之知见所说,此为诸佛出世之本怀。之所以会有种种不同,不过是应众生根机之不同。或者依「有」而说,或者依「空」而言,或由「体」而讲,或由「相」而立,无非是以种种方便,令一切众生究竟成佛。

 

问:佛传八万四千法门,以应众生种种根机,何以众生仍然度不尽?

师:「众生度不尽」,是众生之知见。法界众生无量无边,非想象所能及。释尊虽传八万四千法门,还须靠众生自己精勤修持。佛菩萨或上师,不过给众生一把钥匙,实相之门尚须由他自己去开;开启之后,亦须他自己登堂入室。倘若一个师父便能令众生皆成佛,则释迦牟尼住世时,所有众生都早已成佛,就不会有你我在此了。

至于佛之知见,度尽众生而无一众生得度者,你我、非你我、是名你我。

 

问:为何佛像的表情,有寂静相,也有忿怒相?

师:寂静尊是为度如你这般深具善根之人,忿怒尊则是度那些顽恶不化之人,以忿怒相将之降伏,然后引入佛法正道。

问:但佛不是不用神通拨无因果吗?

师:此非神通,亦非拨无因果。若非宿世广植福德胜因,此世怎能遇见密法?当知此乃密乘于度生上,无比之悲心,显现为殊胜之方便大用。显教若遇顽恶不信者,便无法可度,只有默摈。但密宗则不然,遇不信者,要以种种方便法门度之令信,遇顽恶者,亦要以种种方便法门度之入道。总之,无有一众生不令得度者。故而有威猛尊之化现。

 

问:观音为何既要现准提佛母相,又现千手观音相?是否与众生烦恼有关?

师:对。因众生有八万四千种烦恼,故观音亦现多种手印及身相,来度众生各种烦恼。手上所持法器,即表度众生回到本来之大用。

 

问:修阿弥陀佛法门,与修度母法,有何差异?

师:莲师与度母为宁玛巴之本尊,修持易得觉受。譬喻阿弥陀佛如国王,度母如邻里长,较之,度母更易与行者接近。因此在康藏,任何人皆持度母咒。勿以为度母现菩萨像,而认为他不如佛。须知当释迦牟尼佛成就时,有无数魔军来扰乱,阻挠释尊成佛,还赖度母现身释尊顶上,「哈哈吓吓」大笑八声,魔军才颠仆溃散,化为微尘,释尊乃证无上菩提。

度母分身亿万,到每一个众生身旁救度他、护持他,此即度母之所以被称为「圣救度佛母」之由来。度母于任何时刻、任何处所,都以一切方法,广度法界有情成就。故修度母法,于世法、出世法,皆能如愿成就。

然志心净土者,特别是老年修行者,则宜专修弥陀。

 

问:出现于释尊顶上之度母,是否亦是唯心所显?

师:三界唯心,一切相皆是如幻而现。

当释尊即将成证时,真实的心光照耀法界,魔宫为之震动,魔王大感恐慌,以种种方法,阻挠释尊成佛。我们密乘行者进度快速,障碍特多,因多生障难集中现前。若能坚忍不拔,深住体性,不畏一切困难,才能如释尊一样,究竟圆成佛果。

 

问:无始以来,有恒沙诸佛出世,不知诸佛出世之共愿为何?

答:《法华经》上,释尊曾告诉舍利弗:「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诸佛世尊,欲令众生开佛知见,使得清净故,出现于世;欲示众生佛之知见故,出现于世;欲令众生悟佛知见故,出现于世;欲令众生入佛知见故,出现于世。」此即十方三世诸佛如来出现于世之共愿。

 

问:为何经典上常提到释尊放眉间白毫光,遍照十方佛土,令在会大众悉皆同见此境界,而密乘祖师有即身成佛者,却不能如释尊示现同样殊胜境界?

师:佛现什么身度众生,是应众生之根性而定,众生因缘如何,佛菩萨即现何身。故在此时期,即使佛出世,亦是现上师之身,示同凡夫之相;乃至如观世音菩萨三十二应、八万四千应,应以何身得度,即现何身度之。待众生福报因缘逐渐转为深厚,则弥勒佛将会出世。

 

问:为何同一个咒,密宗的咒音与显宗的不太相同?

师:密咒传入中国,已几千年,因时空变化,加以南腔北调,方言各殊,咒音自然有所不同。至于密宗,则依藏音,有所根据,但因历代师徒口耳传授,所以同一个咒,咒音亦会有差异。

 

问:本宗所传之「六字大明咒」,为何多加一个「啥」字,而成七个字?

师:这是本宗第五代祖师诺那呼图克图所慈悲传下,「啥」字乃西方莲华部之心印。六字大明咒为四臂观音之心咒,加多一个莲华部心印「啥」字,则成为千手观音之心咒。

 

问:何谓「权乘」?

师:三乘圣贤以空为究竟,虽出轮回,却恒住空定,仅在法界中少了这个有情,未能起用遍度法界众生。众生本具之光明菩提心,有「本体空、自性明、大悲遍显」三个部份,而三乘圣贤所证仅止于空,未达体性之全部,犹在中途权现之化城,未至实境,故称之为「权乘」。

 

问:为何佛经上,总称人为善男子、善女人?

师:因人人本具佛性,只要把尘除掉,清净本体当下显现。故佛称善男子之用意,就在勉励弟子除尘,返归本来。

 

问:佛家是否不承认有灵魂?

师:只是名称不同。佛家称之为「妄识」,是妄识如幻在轮回六道。就究竟而言,流转生死者,只是众生之妄念。真正的本体,是寂然不动的,只是众生不自觉罢了。

 

问:为何向他人宣说佛法,有人很快就能相信,有的人却始终不信?

师:要真正断疑生信,须悟见本来。在未悟之前,业轻者较易相信佛法,业重者则总是怀疑。发心度众生,亦应如幻而度,不着度相,但尽己力,而随其因缘。

 

问:他人生病时,为他持治病咒治病,会不会将病转到自己身上?

师:安住体性空,如幻自成本尊为人治病,即不担业。如佛慢不坚固,根本不信自己是本尊,则会代受些许。

 

问:何以国外以催眠术探求人之前世,大部分前世皆为人,而无畜生道转投人身者?

师:由此可知,由三恶道要转入人身,十分困难。而由人道堕入三恶道,却十分容易。许多猫狗,前

世可能即为人身。因此,大家要行五戒十善,千万不可为恶,以免堕入三恶道。

 

问:到底此世亲人,是前世冤家,或是过去也是自己亲人?

师:凡为亲眷,不外四种因缘:报恩、报怨、还债、索债。以世法而言,你此世欠人的债务,未来一定要还。还债最好的方法,就是成为你的父母、妻儿、兄弟、朋友、至亲至爱者。唯有如此,你才肯心甘情愿还他们的债。

问:那倘若有人此生一见某人即十分厌恶,是否表示此人为其过去的仇怨?

师:书载某尊者,曾见一妇人抱子喂鱼,并用鱼骨打狗,尊者观其宿缘,发现其子为前世怨家,鱼为其父,狗为其母所投胎。由此可知,众生总是只认此生父母,却不知怨家仇人多为上一生或过去之父母。

一见某人或即厌恶、或即欢喜,乃宿世因缘。但宿世为亲、为怨?无始至今,每一众生都曾与我等累世为亲,亦都曾与我等累世为怨,为怨为亲,轮转不已,何可执定谁怨、谁亲?是故于一切众生,皆应舍离怨亲之想,平等视之。

 

问:书载某大德,自取邻人食盐少许,后每入定,便见盐山,待偿清后才消失,是否任何因果皆如此严重?

师:任何因果,丝毫不爽,一一业债,皆需偿还。众生之升堕苦乐,皆受业力牵引。但我们无始业债无量,极难一一偿尽,唯有发大菩提心,精勤修持成就,令无始冤亲债主,悉皆度往极乐净土,无始业债,方能不偿而偿。

 

问:布施用以破悭贪习性,是否布施多寡都一样?

师:布施不论多寡,唯论发心。以前有一位贫女,将仅有的二文钱,布施庙宇,功德回向众生,住持方丈亲自为她回向。后贫女贵为皇后,复以车载珍宝供养该庙,而住持仅令弟子为之回向。皇后

觉得奇怪,问方丈什么原因?方丈说:「昔日二文钱虽少,但却是你全部所有。今日珍宝虽多,不过像牛之一毛而已。」由此可知发心之重要。

众人愈习惯于布施,则于世间法就愈能大舍,临终愈轻松愉快。何况施比受更有福!不愿布施而执着坚固,样样都想贪来自己受用,如是对境种恶因,一念接一念,皆是轮回痛苦之因。

布施应三轮体空,无人无我,不分自他,利他即利己。唯有难行能行,难舍能舍,什么皆可布施才是真菩萨行。养成这个习惯,临终才不会有所贪着,说走就走,而了无挂碍。

诸位仁者,当知临终之痛苦,不仅是承受身体四大分离之痛苦,最主要的是内心千般挣扎的痛苦,牵挂妻儿、财产、及世间上所喜爱者,而放不下,而舍不得,所以迷茫随业力下堕三恶道,实可怜悯。倘若平时养成布施之大舍心,临终便不会有丝毫牵挂,如此方可解脱轮回。六度万行,布施居首,正是对症之上等药方。

 

问:曾闻:出家众无论有何过失,在家众都不能纠正他,是否正确?

师:华藏祖师住世时,若有弟子要出家,祖师皆劝他不要出家,并且开示:出家重要的,并不在于身披三衣、外现比丘相,而是在于心出家,倘若心能恒住体性空寂,又不舍大悲,无人间之执着、分别,方为真正出家。由此可知,出家并不在于披三衣。倘若披着比丘之衣,心中却总是人我、是非、得失,乃真正对不起佛祖与众生。若有在家菩萨,心能出家,常住于体性空寂,本着大悲之发心,就可以指正他的缺点。

但是,出家之环境十分殊胜,无须上班,亦无种种家累、俗务之操劳,可以专心修行。倘若身出家而又能心出家,安住体性又不舍大悲,则为庄严佛法、庄严道场,堪为人天师表,令众生离苦得乐。

 

问:为何在「西藏佛教史」中,有记载转世活佛仍互相打仗、迫害的情形?

师:宗教若涉入政治,就会发生问题。故本宗极力主张绝对不应涉入政治,否则弟子的修行就不能成

就。因为政治太过复杂,加入党派,就会为了利益而与其他党派产生对立,并用种种手段来联合或分化,这与佛法是大相径庭,根本是相反的道路。所以本宗弟子,不应涉及政治或党派,以免在修持中,自心不能安住空寂。在这一点,我十分推崇中国的佛教,出家的比丘、比丘尼,极少涉入政治,既不会带兵打仗,亦无党派之争,操行十分高洁。

至于西藏佛教中曾有的战争,亦是因缘如幻示现。法界中无一事物为真,一切皆如幻戏演出,不妨视为让密法在此末法时期普遍弘扬于全球的一种因缘。例如莲师对佛母移喜磋嘉开示之临终与中阴〈口诀要义〉,过去乃十分珍贵,难以见闻之法要,现在由岩藏取出,译为英文,再转译为中文。凡此皆为莲师所示「铁鸟腾空,密法大兴」、「灯将灭时还复明」之因缘显现。

 

问:莲华生大士曾云:释迦佛教法住世仅有五千年,过此五千年,是否在南阎浮提,佛法全隐?

师:莲师所指,乃是一乘心法,因众生业力之故而隐没。但是一般显教的教法,及六字大明咒,则仍然住世。尔时倘娑婆世界中,有根器较高的众生,亦会被摄受到他方剎土,修习一乘心法。

 

问:《华严经》中所说的小世界,有须弥山、铁围山、香水海、四大部洲的宇宙构造,是物质世界还是禅定中境界?

师:须弥山、铁围山、香水海、四大部洲,都在三界之内,皆为众生眼中之物质世界。

华藏祖师曾于禅定中,亲见小世界。我们所居的地球,可能为南赡部洲极微小的一部分,或是南赡部洲的一粒微尘。由于科学技术不足,我们修持的境界也还不到,所以无法见到须弥山与七重香水海。如果科技继续不断进步,总有一天将证实佛经所言不虚。或者我们禅定够深,亦可实证小世界确如佛经所说。禅定功深,非仅能见小世界,在大圆满修持中,十方无量剎土,都能以肉眼亲见。

 


{返回 智敏慧华上师开示录·圆觉心法指归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第一篇:初修导引 壹、初机释疑 三、密法授受
下一篇:第一篇:初修导引 壹、初机释疑 一、传承法脉
 第二篇:心法要义 壹、开见示修 一、见地开示
 第三篇:临终成就 贰、随机问答 六、特案释疑
 第二篇:心法要义 贰、辨类析微 二、光明现量
 第一篇:初修导引 参、起修基础 一、持咒观修
 第一篇:初修导引 参、起修基础 四、修持心态
 第一篇:初修导引 壹、初机释疑 二、初机佛法
 第一篇:初修导引 壹、初机释疑 三、密法授受
 第三篇:临终成就 贰、随机问答 二、助念功德
 第三篇:临终成就 贰、随机问答 七、超度释疑
 第一篇:初修导引 壹、初机释疑 六、供养事义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素食的美丽主张[栏目:新女人素食主义]
 心乃诸法源[栏目:阿松·桑昂丹增仁波切]
 阿弥陀经疏钞演义 第七十一集[栏目:阿弥陀经疏钞讲记·净空法师]
 行孝——为什么我们做不到,也做不好?[栏目:学修笔记·学诚法师]
 五重唯识观[栏目:唯识学研究]
 《入中论》第九次课程 第十八讲之:由“止”的正行成就五验相[栏目:入中论讲记·110]
 任何感受到的安乐皆源于自心[栏目:花开花落·妙语禅机]
 《原人论》提要[栏目:王雷泉教授]
 佛子行三十七颂 讲记10[栏目:佛子行三十七颂讲记]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三 (8)[栏目:瑜伽师地论讲记·妙境长老]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