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理性与感性
 
{返回 开仁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225
理性与感性 
 
曾经有位好道友跟我说过:「太过理性的人,容易伤害别人;过于感性的人,则反而容易伤害自己。」
我对他的话思索了好久,也感动了一段好长好长的时间。
 
一个人不可能只有理性或是感性,只是那一方面偏多而已。学习佛法的人,大部分其实是由于内心对三宝的感动而踏入佛门,甚少以理性思惟来确立信仰的。
 
世尊乃悲智圆满的大觉醒者,其有别于凡夫,最明显之处,即是内心的理性与感性达到平衡,清楚了解生命的现象而转凡成圣的。这种平衡,来自于对身心的透彻了解,明白身心和合的假名无性,基于相互依存的原则,而形成万有的一切。
 
世尊教谕中所谓的一乘道,就是四念处──身、受、心、法,这是一套完全掌握身体物质性与心法剎那无住性的变化的方法,使自心常保持平稳的状态,起伏不定成了时刻谨慎的观照,维持如湖水一般的沉寂……。
 
修行人必须先了解自己,才能了解他人,自己对于理性与感性之间的拿捏,是待人处事及与人沟通最重要的决定点,只要其间稍微有偏颇,彼此或任何一方都可能会出现创伤。
 
话虽说「太过理性的人,容易伤害别人;过于感性的人,则反而容易伤害自己」,但是人际之间的差异,与彼此拥有的人生观、价值观等都有紧密的关系,不是说平衡就可以平衡。然而,如果说修道人不会朝这方向进步的话,则与为情绪所左右的庸常人没有分别了。
 
理直气壮,是过于理性的人的处世态度;藕断丝连,是过于感性的人的生存方式。这里须注意的是,「过于」不是完全的意思,所以纵然铁石心肠,也有被感动的一天;而放纵情绪的人,同样会有顶天立地的意志。
 
理性与感性之间,有数不尽的爱恨缠绵、剪不断理还乱的交错经验。学习的过程,每个人都有不一样的体会,也许有人会觉得理性的人,少了俗气的眼泪与鼻涕,可是应该也有人会觉得理性的人,无法明白与体会什么是穿梭于两肩之间的感动。
 
活在这个世界上,不论我们愿不愿平衡这两种个性,世尊都早已说明,要达到解脱,两者必须永远保持平衡,如此才有办法认识自己,正观人生。
 
 

{返回 开仁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重生
下一篇:从思想面谈僧伽教育
 《宝积经讲记》宝积经简介
 
 修学的纲要──四预流支
 幼稚的热忱 终究坚持下去
 白云、乌云,一样的会遮碍日光!
 四季吉祥 世世吉祥
 金刚经梵汉对照本
 重生
 每棵树有每棵树的美
 巡礼佛陀的故乡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08-036心灵笔记簿[栏目:海涛法师弘法讲义-2008年]
 布施就是道场[栏目:慧语禅心]
 杂阿含经卷第二十七(七二○)[栏目:杂阿含经]
 不要让善良无助[栏目:延参法师文集]
 324.剑门安分庵主悟道因缘[栏目:480位禅宗大德悟道因缘]
 百喻经 2 愚人集牛乳喻 The Stupid Man Tries To Store Up Milk[栏目:百喻经 The Hundred Parables Sutra]
 佛教徒要如何才能不迷失于纷繁复杂的世事,不虚度此生?[栏目:索达吉堪布·问答释疑]
 No Ajahn Chah《130》[栏目:何来阿姜查 No Ajahn Chah]
 佛说十善业道经-第133集[栏目:佛说十善业道经讲记·净空法师]
 般若品易解句义释·净水如意宝讲记(三十)[栏目:般若品易解句义释·净水如意宝]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