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五戒讲义
 
{返回 海涛法师弘法讲义-2010年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934
五戒讲义—一             海涛  辑
 
壹、不杀生之果
 
1.龙王!若离杀生,即得成就十离恼法。何等为十?
 
一、于诸众生普施无畏;二、常于众生起大慈心;
 
三、永断一切瞋恚习气;四、身常无病;
 
五、寿命长远;六、恒为非人之所守护;
 
七、常无恶梦,寝觉快乐;八、灭除怨结,众怨自解;
 
九、无恶道布;十、命终生天。
 
◎若能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后成佛时,得佛随心,自在寿命。《十善业道经》
 
2.佛言:「人于世间慈心不杀生,从不杀得五福。何等五?
 
一者、寿命增长;二者、身安隐;
 
三者、不为兵刃、虎狼、毒虫所伤害;
 
四者、得生天,天上寿无极;
 
五者、从天上来下生世间则长寿。今见有百岁者,皆故世宿命不杀所致。乐死不如苦生。如是分明,慎莫犯杀。」《分别善恶所起经》
 
3.尔时世尊复告龙王言:「若有菩萨依此善业,于修道时能离杀害而行施故,常富财宝,无能侵夺;长寿无夭,不为一切怨贼损害。」《十善业道经》
 
4.云何名为净佛国土?
 
一、菩萨摩诃萨修大涅槃微妙经典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度众生,故离杀害心,以此善根愿与一切众生共之,愿诸众生得寿命长,有大势力,获大神通。
 
二、以是誓愿因缘力故,于未来世成佛之时,国土所有一切众生得寿命长,有大势力,获大神通。《大般涅槃经》
 
5.又非处者,谓离杀生之人感短寿果,无有是处;若离杀生之人感长寿果,斯有是处。《大乘菩萨藏正法经》
 
6.不杀好恩德,意固不复动,终不害一切,为人常仁贤。《分别善恶所起经》
 
五戒讲义—二             海涛  辑
 
7.戒杀功德
 
一、谓离杀生,摄取世间一切众生施与不畏,于现在世,人所赞叹,面色诸根,端正美妙,得长命业。
 
二、若不杀者,则为罗剎、鸠盘茶等一切恶鬼能杀人者,及余恶人能杀人者,于夜闇中拥护彼人,诸天常随,观察拥护。
 
三、身坏命终,则生善道天世界中,受妙果报。
 
四、若勤精进愿下、中、上三种菩提,随愿皆得。
 
五、彼人若愿声闻菩提,得阿罗汉,入于涅槃;彼人若愿缘觉菩提,得辟支佛;如是若愿无上菩提,得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
 
六、一切诸法,命为根本,人皆护命。《正法念处经》
 
8.云何为不杀生?《正法念处经》
 
一、不杀生者,则施其命,若施命者,施一切乐,第一施者所谓施命。如是思惟,生天之因,最胜戒者,所谓施命。
 
二、若愿染爱境界胜乐,不杀为因,彼人则生若梵、若魔、若帝释王;彼人若愿生人中胜,得转轮王,七宝具足,王四天下;若愿大身阿修罗者,舍身得为阿修罗王;彼人若愿大身夜叉,得夜叉王。
 
三、此不杀生最为大业正法种子,行于生死,唯不杀生,为归为救,入生死闇,不杀为灯。
 
四、不杀生者,名曰慈悲。正念思惟不杀生善,心常生喜。
 
9.诸仁者!休息杀生获十种功德。何等为十?
 
一者、于诸众生得无所畏;二者、于诸众生得大慈心;
 
三者、断恶习气;四者、少诸病恼为事决断;
 
五者、得寿命长;六者、为非人护持;
 
七者、寤寐安隐;无诸恶梦,八者、无诸怨雠;
 
九者、不畏恶道;十者、身坏命终,得生善道。
 
◎若能以此休息杀生善根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人不久证无上智。彼人到菩提时,于彼国土离诸害仗,长寿众生来生其国。《月藏经》
 
五戒讲义—三             海涛  辑
 
贰、不偷盗之果
 
1.佛告龙王:若离偷盗,即得十种可保信法。何等为十?
 
一者、资财盈积,王、贼、水、火,及非爱子,不能散灭;
 
二、多人爱念;三、人不欺负;四、十方赞美;
 
五、不忧损害;六、善名流布;
 
七、处众无畏;八、财、命、色、力安乐,辩才具足无缺;
 
九、常怀施意;十、命终生天。
 
◎若能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后成佛时,得证清净大菩提智。《十善业道经》
 
2.善男子!菩萨摩诃萨修大涅槃微妙经典,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度众生故离偷盗心,以此善根愿与一切众生共之,愿诸佛国土地所有纯是七宝,众生富足,所欲自恣。以此誓愿因缘力故,于未来世成佛之时所得国土纯是七宝,众生富足,所欲自恣。《大般涅槃经》
 
3.佛言:「人于世间不取他人财物,道中不拾遗,心不贪利,从是得五善。何等五?
 
一者、财物日增;二者、不亡遗;
 
三者、无所畏;四者、得生天,天上多珍宝;
 
五者、从天上来下生世间,保守其财产,县官、盗贼不敢侵犯、取其财。今现有保财至老者,皆故世宿命不敢取他人财物所致也。亡无多少,令人忧恼,亡遗不如保在。如是分明,慎莫取他人财物!」《分别善恶所起经》
 
4.不妄取非物,亦都无所与,恒自勤苦求,后传世得财。既不取彼物,常自乐布施,累世有财富,得利甚弘广。《分别善恶所起经》
 
5.一切彼所有,其心不念取,后世心中安,终无忘遗忧。已知事事思,众善之报应,为人都近善,食福果甚多。《分别善恶所起经》
 
6.离于偷盗,饥馑、风雹、虫蝗等灾悉皆远离。《分别善恶报应经》
 
7.离不与取,能感大富。《菩萨藏经》
 
五戒讲义—四             海涛  辑
 
8.不偷盗大福田
 
一、不偷盗者,出大贪网,彼人现在,善人所信。
 
二、若王王等,一切皆信;若于王众,若长者众,若剎利众,若沙门众,婆罗门众,一切皆信,怜爱愍念,信受其语。
 
三、所有财物,一切坚固,不失、不坏,无能劫夺;王贼、水、火诸畏皆离,不须方便,财物易得。
 
四、得财物已,如法食用;于持戒人行道之人,诸福田中皆能舍施;若世间中所应用处,皆悉能与。
 
五、身坏命终,则生善道天世界中;若愿出世,若梵、若魔、若帝释王,若转轮王,王四天下,七宝具足,随愿皆得;若乐持戒,则得菩提,如前所说。《正法念处经》
 
9.休息偷盗获十种功德。何等为十?
 
一者、具大果报为事决断;二者、所有财物不共他有;
 
三者、不共五家;四者、众人爱敬,无有厌足;
 
五者、游行诸方,无有留难;六者、行来无畏;
 
七者、以乐布施;八者、不求财宝,自然速得;
 
九者、得财不散;十者、身坏命终,得生善道。
 
◎若能以此休息偷盗善根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人不久得无上智。彼人到菩提时,于彼国土具足种种花果树林、衣服、璎珞庄严之具,珍奇宝物无不充满。《月藏经》
 
10.离不与取而行施故,常富财宝,无能侵夺;最胜无比,悉能备集诸佛法藏。《十善业道经》
 
11.又非处者谓离偷盗之人感贫穷果,无有是处;若离偷盗人感大富果,斯有是处。《大乘菩萨藏正法经》
 
12.不盗、不贪瞋,守分而安住,美味施圣贤,彼得生人世,寿命具色力,吉祥而无病。《六道伽陀经》
 
13.虽不盗他财,纤毫不行施,吝惜广悭贪,而为守财鬼。不盗亦不施,不悭亦不贪,决定得人身,衣食多辛苦。《六道伽陀经》
 
五戒讲义—五             海涛  辑
 
三、不邪淫之果
 
1.尔时佛告诸比丘:「于此众中,我不见一法修行已,多修行已,受人中福,受天上福,得泥洹证,所谓不他淫,身体香洁,亦无邪想。」佛告诸比丘:「若有人贞洁不淫。便受天上.人中之福。是故――诸比丘!――莫行邪淫,以兴淫意。如是,诸比丘!当作是学。」《增壹阿含经》
 
2.龙王!若离邪行,即得四种智所赞法。何等为四?
 
一、诸根调顺;二、永离諠掉;
 
三、世所称叹;四、妻莫能侵。是为四。若能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后成佛时,得佛丈夫隐密藏相。《十善业道经》
 
3.佛言:「人于世间不犯他人妇女,不念邪僻,从是得五善。何等五?
 
一者、不亡费;二者、不畏县官;
 
三者、不畏人;四者、得上天,天上玉女作妇;
 
五者、从天上来下生世间,多端正妇。
 
◎今尊者见有若干妇端正好色,皆故世宿命不犯他人妇女所致也。见在分明,慎莫犯他人妇女!」《分别善恶所起经》
 
4.善男子!菩萨摩诃萨修大涅槃微妙经典,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度众生故离淫欲心,以此善根愿与一切众生共之,愿诸佛土所有众生,无有贪欲瞋恚痴心,亦无饥渴苦恼之者。以是誓愿因缘力故,于未来世成佛之时,国土众生远离贪淫、瞋恚、痴心,一切无有饥渴苦恼。《大般涅槃经》
 
5.离非梵行而行施故,常富财宝,无能侵夺;其家直顺;母及妻子,无有能以欲心视者。《十善业道经》
 
6.又非处者,谓离邪染人不得有子妻室,无有是处;若离邪染之人得有子妻室,斯有是处。《大乘菩萨藏正法经》
 
7.因无邪欲,美声流播,远离尘垢。《分别善恶报应经》
 
8.离邪欲者,感贞良妻。《菩萨藏经》
 
五戒讲义—六             海涛  辑
 
肆之一、不妄语
 
1.休息妄语获十种功德。何等为十?
 
一者、众人保任所言皆信;二者、于一切处乃至诸天发言得中;
 
三者、口出香气,如优钵罗花;四者、于人、天中独作证明;
 
五者、众人爱敬,离诸疑惑;六者、常出实语;
 
七者、心意清净;八者、常无谄语,言必应机;
 
九者、常多欢喜;十者、身坏命终,得生善道。
 
◎若能以此休息妄语善根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人不久得无上智。彼人到菩提时,于彼国土无有生臭,众妙宝香常满其国。《月藏经》
 
2.离妄语者,诸世间人,或有眼见,或有耳闻,一切皆信。设复贫穷,无财物者,一切世人,供养如王,如众星中光明之月。《正法念处经》
 
3.为身若人故,终而不妄语,后生身中适,莫得说其短。《分别善恶所起经》
 
4.若人不妄语,至诚不虚欺,受身悉具足,不染恶名称。《分别业报略经》
 
5.因无妄语,口常香洁。《分别善恶报应经》
 
肆之二、不两舌
 
1.离离间语而行施故,常富财宝,无能侵夺;眷属和睦,同一志乐,恒无乖诤。若离两舌,即得五种不可坏法。何等为五?
 
一、得不坏身,无能害故;二、得不坏眷属,无能破故;
 
三、得不坏信,顺本业故;四、得不坏法行,所修坚固故;
 
五、得不坏善知识,不诳惑故;是为五。
 
◎若能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后成佛时,得正眷属,诸魔外道不能沮坏。《十善业道经》
 
2.若人不两舌,方便善和诤,生为人中尊,眷属常不坏。《分别业报略经》
 
五戒讲义—七             海涛  辑
 
3.善男子!菩萨摩诃萨修大涅槃微妙经典,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度众生故远离两舌,以此善根愿与一切众生共之,愿诸佛土所有众生常共和合,讲说正法。以是誓愿因缘力故,成佛之时,国土所有一切众生悉共和合讲论法要。《大般涅槃经》
 
4.不两舌功德《正法念处经》
 
一、离两舌人,于现在世受业果报,知识、亲友、兄弟、妻、子、奴婢、作使,如是等人,皆悉坚固,无人能坏。
 
二、王及怨家、恶兄弟等,不能破坏;若无财物,亦不舍离;
 
三、设值时俭,若行旷野山中崄处,皆悉不舍,常乐不离。
 
四、若有他人种种方便说破坏语,虽闻不受。
 
五、王于彼人,好心坚固,水贼刀怨,不能令畏,以离两舌不善业故。
 
六、如是舍离两舌功德,身坏命终,则生善道天世界中;
 
七、于天众中,多有天女之所围遶,常共相随,爱念娱乐,彼天女身,妙鬘散香涂治,庄严第一天女,常生欢喜。
 
八、若舍两舌愿净无漏,彼人则得无漏禅道,到于涅槃。
 
5.休息两舌获十种功德。何等为十?
 
一者、身不可坏平等;二者、眷属不可坏平等;
 
三者、善友不坏平等;四者、信不坏平等;
 
五者、法不坏平等;六者、威仪不坏平等;
 
七者、奢摩他不坏平等;八者、三昧不坏平等;
 
九者、忍不坏平等;十者、身坏命终,得生善道。
 
◎若能以此休息两舌善根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人不久得无上智。彼人到菩提时,于彼国土所有眷属一切魔怨及他朋党,所不能坏。《月藏经》
 
6.又非处者,谓离两舌之人眷属分离,无有是处,若眷属不离,斯有是处。《大乘菩萨藏正法经》
 
7.因无离间,眷属和愿,远离高下、霹雳、霜雹。《分别善恶报应经》
 
五戒讲义—八             海涛  辑
 
肆之三、不恶口
 
1.若离恶口,即得成就八种净业。何等为八?
 
一、言不乖度;二、言皆利益;三、言必契理;四、言词美妙;
 
五、言可承领;六、言则信用;七、言无可讥;八、言尽爱乐。
 
◎若能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后成佛时,具足如来梵音声相。《十善业道经》
 
2.菩萨摩诃萨修大涅槃微妙经典,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度众生故远离恶口,以此善根愿与一切众生共之,愿诸佛土地平如掌,无有沙砾瓦石之属、荆蕀恶刺,所有众生其心平等。以是誓愿因缘力故,于未来世成佛之时,所有国土地平如掌,无有沙砾、荆蕀恶刺,所有众生其心平等。《大般涅槃经》
 
3.不恶口功德
 
一、舍离恶口,见胜妙色,真实人信。
 
二、一切世人,皆乐往返,滑语软语,于一切人皆悉安慰,不令有怖。
 
三、一切世人遥远见之,皆往近赴,多善知识。
 
四、设无财物,于一念顷,令一切人恭敬如奴;
 
五、若于前世恶业所致,得衰恼者,人不舍离,一切财物皆悉易得。
 
六、此人无有怨家、王、水、刀、火等畏,身坏命终,则生善道天世界中。
 
七、既生彼已,滑语利益,要略省语,因相应语,得如是语,得大神通,得胜妙体。
 
八、若愿出道,坐禅乐行,无漏之法,彼人则得三种菩提。《正法念处经》
 
4.能守护口者,自致福报,亦生天上快乐自然;若生为人,不被麤言,是故说曰:「护口恶行也。」自正口行者,为得何等功德?答曰:「为数千万众所见叹誉。」《出曜经》
 
五戒讲义—九             海涛  辑
 
5.休息恶口获十种功德。何等为十?
 
一者、得柔软语,二者、捷利语,三者、合理语,
 
四者、美润语,五者、言必得中,六者、直语,
 
七者、无畏语,八者、不敢轻陵语,九者、法语清辩,
 
十者、身坏命终,得生善道。
 
◎若能以此休息恶口善根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人不久得无上智。彼人到菩提时,于彼国土法声充遍,离诸恶语。《月藏经》
 
6.离麁恶语而行施故,常富财宝,无能侵夺;一切众会,欢喜归依;言皆信受,无违拒者。《十善业道经》
 
7.因无麁恶,果味甘美,远离硬涩;因无杂秽,林木园苑,远离丛刺,皆悉滋润。《分别善恶报应经》
 
8.若人不恶口,美言悦众听,恒闻清净音,宣扬胜妙法。《分别业报略经》
 
9.友诤辄和解,不好妄传说,后亲不别离,身常为人雄。《分别善恶所起经》
 
肆之四、不绮语之果
 
1.佛言:「人于世间不两舌谗人,不恶口骂人,不妄言、绮语,从是得五善。何等五?
 
一者、语言皆信;二者、为人所爱;
 
三者、口气香好;四者、得上天,为诸天所敬;
 
五者、从天上来下生世间为人好口齿,他人不敢以恶语污之。
 
◎今见有从生至老不被口谤者,皆故世宿命护口善言所致也。如是分明,慎莫妄谗人!」《分别善恶所起经》
 
2.龙王!若离绮语,即得成就三种决定。何等为三?
 
一、定为智人所爱;二、定能以智,如实答问;
 
三、定于人天,威德最胜,无有虚妄;是为三。
 
◎若能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后成佛时,即得如来诸所授记,皆不唐捐。《十善业道经》
 
五戒讲义—十             海涛  辑
 
3.不绮语功德
一、舍离绮语,即于现身世间敬重,善人所念。
 
二、前后语言,不相违反,一切世人爱其语说,无人恐吓,求其过者。
 
三、善语正语,世所尊重;少语软语,令人易解。
 
四、法相应语,不麁犷语,有深因语,皆有理趣,于法不违。
 
五、一切世间,见者尊重,资财宝物,皆悉牢固,受用称意。
 
六、于无德者,说有功德;彼无德者,说其功德,身坏命终,则生善道天世界中。既生彼已,诸天敬爱,有大神通,受天富乐,不可具说。《正法念处经》
 
4.休息绮语获十种功德。何等为十?
 
一者、天、人爱敬;二者、明人随喜;
 
三者、常乐实事;四者、不为明人所嫌,共住不离;
 
五者、闻言能领;六者、常得尊重、爱敬;
 
七者、常得爱乐阿兰若处;八者、爱乐贤圣默然;
 
九者、远离恶人亲近贤圣;十者、身坏命终得生善道。
 
◎若能以此休息绮语善根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人不久得无上智。彼人得菩提时,于彼国土端正众生来生其国,强记不忘乐住离欲。《月藏经》
 
5.善男子!菩萨摩诃萨修大涅槃微妙经典,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度众生故离无义语,以此善根愿与一切众生共之,愿诸佛土所有众生无有苦恼。以是誓愿因缘力故,于未来世成佛之时,国土所有一切众生无有苦恼。《大般涅槃经》
 
6.离无义语而行施故,常富财宝,无能侵夺;言不虚设,人皆敬受;能善方便,断诸疑惑。《十善业道经》
 
7.若人于此世,远离无义语,诚实及应时,知量饶益说,后生言常正,闻者乐信行。《分别业报略经》
 
8.谓离绮语之人不得决定辩才,无有是处;若其得者,斯有是处。《大乘菩萨藏正法经》
 
五戒讲义—十一           海涛  辑
 
伍、不饮酒
1.佛言:「人于世间不饮酒醉,从不醉得五善。何等五?
 
一者、传言上事,进见长吏,语言不谬误,亦仕宦如意;
 
二者、家事修治,常有余财;
 
三者、假借求利疾得,亦为人所敬爱;
 
四者、得上天,亦为诸天所尊重;
 
五者、从天上来下生世间洁白自喜。黠慧晓事,皆从故世宿命不饮酒所致。慎莫饮酒!」《分别善恶所起经》
 
2.若人于此世,远酒离迷乱,强志不忘误,义辩得无异。
 
3.若人不饮酒,安住于正念,常出真实言,现获于安隐。
 
4.去离于醉酒,修行常清净,后识不迷惛,得利内明慧。
 
5.坚固不迷乱,无饮酒妄言,出语常真实,获名闻安乐。(编号2~5,出自《分别业报略经》、《六趣轮回经》、《分别善恶所起经》、《六道伽陀经》)
 
6.诸饮酒人不护诸恶,一切不善不生惭愧,若与酒者是则与人一切不善。以饮酒故心不专正,不护善法心则错乱,彼乱心人不识好恶,一切不善不生惭愧。若人与酒则与其因,以有因故能为不善,如相似因相似得果。以此因缘久受大苦,种种苦恼、无量苦恼。《正法念处经》
 
7.喜饮酒醉犯三十六失者,死堕沸屎泥犁之中,出生堕狌狌中,后还为人愚痴,生无所知,夫妇不相和顺,数共斗诤,更相驱遣,后堕鸠鸽中。《轮转五道罪福报应经》
 
8.饮酒报增益众乱。《鸯崛髻经》
 
9.若佛子故饮酒而生酒过失无量,若自身手过酒器与人饮酒者,五百世无手,何况自饮。不得教一切人饮及一切众生饮酒,况自饮酒(一切酒不得饮)。《梵网经》
 
10.经上举证,饮酒复有种种罪恶,能招致业果,文繁不录,详见:饮酒三十五恶《出家缘经》、饮酒三十六失《分别善恶所起经》、饮酒三十六过《分别善恶报应经》。
 
附录:
 
1.饮酒三十五恶——《出家缘经》
 
散尽财贿;致众苦患;怨诤增重;裸露形躯;恶名遐迩;
 
慧明日减;应得不得;已得便失;显扬恶事;要务顿废忧戚之本;
 
恍惚变没;颜貌鄙恶;轻慢尊长;不知供养沙门、婆罗门;
 
自于室家不辨尊卑;不宗敬佛;不崇大法;不敬事僧;返亲恶人;
 
远离明能;崩坠邪道;无惭愧心;不护根门;惛荒淫欲;
 
众所不爱;人不喜见;德士宿旧咸来咎责;集造众恶;
 
要用之势,不豫识任;智德隐避;像类不别;去泥洹远;
 
种狂惑业;身死命终,生地狱中;设得为人,愚痴顽瞶。
 
2.饮酒,得三十六失——《分别善恶所起经》
 
佛言:「人于世间喜饮酒醉,得三十六失。何等三十六失?
 
一者、人饮酒醉,使子不敬父母,臣不敬君,君臣、父子无有上下;
 
二者、语言多乱误;
 
三者、醉便两舌多口;
 
四者、人有伏匿隐私之事,醉便道之;
 
五者、醉便骂天溺社,不避忌讳;
 
六者、便卧道中,不能复归,或亡所持什物;
 
七者、醉便不能自正;
 
八者、醉便低仰横行,或堕沟坑;
 
九者、醉便躄顿,复起破伤面目;
 
十者、所卖买谬误妄触抵;
 
十一者、醉便失事,不忧治生;
 
十二者、所有财物耗减;
 
十三者、醉便不念妻子饥寒;
 
十四者、醉便嚾骂不避王法;
 
十五者、醉便解衣脱裈袴,裸形而走;
 
十六者、醉便妄入人家中,牵人妇女,语言干乱,其过无状;
 
十七者、人过其旁,欲与共鬪;
 
十八者、蹋地唤呼,惊动四邻;
 
十九者、醉便妄杀虫豸;
 
二十者、醉便挝捶舍中什物,破碎之;
 
二十一者、醉便家室视之如醉囚,语言冲口而出;
 
二十二者、朋党恶人;
 
二十三者、疏远贤善;
 
二十四者、醉卧觉时,身体如疾病;
 
二十五者、醉便吐逆,如恶露出,妻子自憎其所状;
 
二十六者、醉便意欲前荡象、狼,无所避;
 
二十七者、醉便不敬明经贤者,不敬道士,不敬沙门;
 
二十八者、醉便淫妷,无所畏避;
 
二十九者、醉便如狂人,人见之皆走;
 
三十者、醉便如死人,无所复识知;
 
三十一者、醉或得疱面,或得酒病,正萎黄熟;
 
三十二者、天龙鬼神,皆以酒为恶;
 
三十三者、亲厚知识日远之;
 
三十四者、醉便蹲踞视长吏,或得鞭搒合两目;
 
三十五者、万分之后,当入太山地狱,常销铜入口焦腹中过下去,如是求生难得、求死难得千万岁;
 
三十六者、从地狱中来出,生为人常愚痴,无所识知。
 
◎今见有愚痴、无所识知人,皆从故世宿命喜嗜酒所致。如是分明,亦可慎酒!酒有三十六失,人饮酒皆犯三十六失。」
 
3.饮酒三十六过——《分别善恶报应经》
 
复次饮酒三十六过。其过云何?
 
一、资财散失;二、现多疾病;三、因兴鬪诤;
 
四、增长杀害;五、增长瞋恚;六、多不遂意;
 
七、智慧渐寡;八、福德不增;九、福德转减;
 
十、显露秘密;十一、事业不成;十二、多增忧苦;
 
十三、诸根闇昧;十四、毁辱父母;十五、不敬沙门;
 
十六、不信婆罗门;十七、不尊敬佛;十八、不敬僧法;
 
十九、亲近恶友;二十、舍离善友;二十一、弃舍饮食;
 
二十二、形不隐密;二十三、淫欲炽盛;二十四、众人不悦;
 
二十五、多增语笑;二十六、父母不喜;二十七、眷属嫌弃;
 
二十八、受持非法;二十九、远离正法;三十、不敬贤善;
 
三十一、违犯过非;三十二、远离圆寂;三十三、颠狂转增;
 
三十四、身心散乱;三十五、作恶放逸;
 
三十六、身谢命终堕大地狱,受苦无穷。

{返回 海涛法师弘法讲义-2010年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正知与正念
下一篇:念佛法语汇编
 三昧耶戒真言利益
 《佛说灌洗佛形像经》辑要
 三毒详解
 《优婆塞戒经》辑要
 持戒经节录
 马头明王咒等
 用菩提心过生活
 古德格言选粹
 利益他人的四种方法
 何谓菩提心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自利利他精神的现代价值[栏目:吕有祥教授]
 瑜伽师地论 初瑜伽处出离地品第三[栏目:瑜伽师地论·白话文]
 请问微息是一种概念法吗?[栏目:玛欣德尊者答疑]
 禅定中应仔细辨别八识[栏目:普巴扎西仁波切]
 大圆满法的三种传承方式[栏目:达真堪布]
 莲宗第十五祖 民慈舟大师[栏目:佛祖道影·再增订版]
 中国佛教宗派——律宗[栏目:华方田教授]
 禅宗“五家七宗”的形成与传播(慧日)[栏目:禅宗文集]
 慈航大师全集 菩提心影(四)杂俎篇 六○、佛教的责任是甚么[栏目:慈航法师]
 中部50经 应该被呵责的魔经[栏目:南传经典·汉译四部·中部]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