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如何保护功德 安住业果空性
 
{返回 忍辱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986

如何保护功德?安住业果空性。

忍三品者:一、耐怨害忍;二、安受苦忍;三、谛察法忍。

这个「忍」简单的定义,就是于诸境缘安忍不动。遇到什么境缘呢?这个地方讲出三种的境缘:第「一」个「耐怨害忍」。这个「耐」就是忍耐,这个境缘指的是「怨」家,一个有情众生的怨家,对我们种种身口二业的伤「害」,我们应该安「忍」不动,这第一个境缘。第「二」个,菩萨在行菩萨道,在布施、持戒的时候,不是只是有情,还有环境,「安受苦忍」。这个地方的环境,前面的这个「怨」,是一个有明了性的众生,这个地方是一个没有明了性的环境。你要去行菩萨道,你要布施、持戒,这个环境有时候不是很顺利,比如说炎热、或者是饥饿、寒冷等等,你为了要成就你广大六度的功德,你要安忍,你别无选择。第「三」个「谛察法忍」。这个「谛察法忍」是非常重要,是前面二种忍辱的根本。就是说菩萨为什么能够对怨家的伤害、对环境的逼迫产生安忍呢?他主要的理由就是「谛察法忍」,他能够「谛」,能够真实地观察诸「法」实相,而在诸法实相当中,产生安住不动,这个是对真理的安住。

这个地方我们说明一下。我们刚开始是一个贫穷的人家,我们没有珍宝,我们开始布施、持戒,让我们这个贫穷的内心,产生布施、持戒的功德,以布施、持戒来庄严自己。成就庄严以后,你就要注意一个问题:如何保护功德?所以《金刚经》就是在讨论「如何保护功德」?菩萨发了菩提心,也成就了广大的布施、持戒的功德,这个时候菩萨「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这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因为我们内心很多负面的情绪,很多的盗贼要偷走我们已经成就的功德。这个时候佛陀劝我们说:你应该怎么安住呢?你要安住在真理,不要安住在感觉,不要老是跟着感觉走、跟着情绪走。就是说,我们的生命已经有很多的功德林,但是我们还没有成佛,我们要经常保持戒慎恐惧,因为功德随时会破坏,很多的盗贼,二个眼睛一直瞪着我们的功德,想要偷走的。所以我们遇到逆缘的时候,要思惟二个道理来保护自己:第一个安住在业果的道理,来降伏其心。我们今天遇到这个环境,这样的怨家跟环境完全没有关系,是我们心中的业力变现出来,我心中如果没有这一部分的罪业,我一定不会招感这个果报,你对这个道理深信不疑,这是一个业果。第二个你思惟我空、法空的真理,那就更圆满,「何期自性,本自清净」,所有的躁动、所有的瞋恚都是因为对立产生,我不能改变别人,我起码可以改变自己,我把这个自我意识拿掉,回归到一个平等法界,没有能所,这时候也可以安住。总之,诸位要记得一个观念:我们内心开始不平衡、躁动的时候,千万不要讲任何话、千万不要作任何的决定,因为你这个时候所作的决定、所讲的话,对你的功德会产生致命的伤害。所以一个菩萨,我希望跟大家共享的就是:你不但要努力的积集功德,你要知道怎么样保护你的功德。就是你心理不平衡的时候,什么事都不要做,赶快去佛前忏悔,然后用道理来降伏自己,等到平静以后,再采取行动。


{返回 忍辱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守护功德谨慎重要 修行忍辱向内观照
下一篇:你在修忍辱吗?(格桑扎西仁波切)
 忍辱是清净心的基础(净空法师)
 毁誉不动(远尘)
 以忍为力(湛弘法师)
 忍辱入道 超越自我(见羲法师)
 夺回人生的指挥权(达真堪布)
 如何控制你的嗔怒(宽严法师)
 忍辱(张慈田)
 对治顺理嗔、非理嗔及争论嗔的妙法——常念恭敬观世音菩萨(文珠法师)..
 是佛是魔一念间(达真堪布)
 乾坤肚皮学得来(明一法师)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勇于承担错误与责任[栏目:惠空法师]
 没有分别的爱(证严)[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药师信仰与人间佛教(本性法师)[栏目:药师佛·文集]
 抵制诱惑[栏目:和自己竞赛·迷悟之间]
 当代人间佛教的走向——由宗教与社会互动角度审视(邓子美)[栏目:印顺导师思想之理论与实践·学术会议论文集]
 模块四:喜无量心,祝你百事可乐(2)[栏目:佛是一棵树 第三部分:四无量心-唤醒OFFICE里的佛心]
 佛菩萨像和经书下载到手机里可以吗?[栏目:正如法师]
 第五课 天台宗的中兴[栏目:天台宗简明教程]
 从科学中省思佛陀的戒律(李正中)[栏目:戒律学研究]
 从《楞伽经》谈禅宗修身观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栏目:荆三隆教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