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般若净宗学苑·答疑解惑第005期
 
{返回 疑问解答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097

答疑解惑第005期

甚深佛法
所以我们在做因缘观的时候,我们观察整个生命的本体,是躁动不安的,因为你不能找到一个生命的归依处。但是你作真如三昧观不同,你在整个生灭变化的果报当中,会找到一个清净「法身」,他是没有生老病死的。所以我们从这样的真如三昧,会从一个根本的业报身,转成一种不生不灭的清净法身,这个就是我们整个三世诸佛、大乘菩萨生命的真实归依处──「常住法是诸佛法,以其法身是常住故」,这个是我们修真如三昧,第一个最根本的功德。
「又断灭法是诸佛法,以一切障永断灭故。」这样一个常住的本性,他又能够有一种「断灭」的作用,断绝消灭的作用。怎么说呢?「以一切障永断灭故」。这种清净的法身,是离开种种的过失,没有烦恼障、所知障的过失。这样子来简别凡夫、外道的四禅八定,在四禅八定的寂静心当中,他能够拥有非常长久的生命,所以他有一种类似的常住之法。但是这样的常住之法,不能对烦恼障、所知障这个无明产生断灭的作用,他只是用禅定把无明暂时地压住,如石压草,把这个石头搬开以后,春风吹又生。所以,你成就四禅八定,等到你四禅八定的力量退失了以后,你的生命并没有增上,你以前有什么烦恼,现在还是什么烦恼!因为它不能产生一种断灭的作用。我们内心当中不断地把心带回家,从一种作用的生灭,回归到「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你一次一次地进入到真如的意境,它会产生一种断灭的力量。就是你每一次进去,你出来以后,烦恼就减轻一分,它有这种「断灭法是甚深佛法」,就是它能够产生法身的功德跟「断灭」的功德,这是我们修因缘观所不能做到的。当然这个都是从体性上一个根本上的改变,以下我们看它的作用。
这样子的常住断灭之法,有什么利他的妙用呢?「又生起法是诸佛法,以变化身现生起故。」它能够「生起」,本无今有叫「生起」,它本来是没有,因为你成就法身以后,它才有的,后来才有的,叫「生起」。清净的法身能够依止他的悲愿,「现」起「变化身」,就是应化身。一切的菩萨都是以弘护正法、利益众生为他的悲愿,所以菩萨在自受用的时候,是安住清净法身、安住在一种清净的断灭法。但是如果菩萨经常安住在断灭法、安住在常住法身,众生是不能跟你接触的,因为众生进不去,只有你进得去。所以菩萨要能够跟众生接触,菩萨不能用法身来跟众生接触,不可以的,菩萨他从本垂迹,从清净法身又变化出一个肉身,示现生老病死的色身,陪伴着众生来流转,这个就是「变化身」,他本身已经不是菩萨的本来面目,是菩萨从本来面目所变化出来的,用他的悲愿变化出来。
「又有所得法是诸佛法,八万四千诸有情行,及彼对治,皆可得故。」菩萨从清净法身变化一个色身,他有什么好处呢?有什么作用呢?他能够「有所得法是诸佛法」,这个「有所得」就是说,菩萨能够有一种见闻觉知的妙用,菩萨这个变化的色身,他的眼耳鼻舌身意,能够见闻觉知众生有无量无边「八万四千」种种的烦恼跟业力的造作,菩萨在一念清净的法身,能够如实地了知,而且能够从这样的因缘当中,施设种种的「对治」法门来教导众生。你只要有本事起一个烦恼,菩萨就有办法生起一个让这个烦恼消失的方法,这个是菩萨不可思议见闻觉知的妙用,这有所得法是甚深佛法。
「又有贪法是诸佛法,自誓摄受有贪有情为己体故。」前面是说明菩萨的善巧方便,这个地方是说明菩萨的大悲愿力。「有贪法是佛法」,什么叫「有贪法」呢?「自誓摄受有贪有情为己体故」,菩萨他能够自动地发愿,来「摄受」这些具足「贪」心的有情,把他当作是自「体」。这样的一个思想,是很高很高的慈悲,叫同体大悲。我们刚开始在修慈悲观的时候,是从因缘上修慈悲观。就是说,你很苦恼,我是觉悟的、安乐的众生,你是苦恼的众生,我们二个个体是不一样的;但是没关系,我们二个个体不一样,我们可以从二个个体当中建立一种互动的因缘──母子的关系,你跟我个体是不一样,没关系!你是我前生的母亲,所以我还是要帮助你。这样的慈悲心,是建立在二种个体生命当中的互动。当然这样的慈悲心,也是不可思议;但是真如三昧的慈悲心不是这样子发的,它是从「众生无边誓愿度」,而提升到「自性众生誓愿度」,他把一切「有情」,观照众生的「贪」心就是我自性的贪心,自性众生誓愿度。就是说,菩萨已经把这种个体生命的执取打破了,菩萨看到众生有贪心,就是我的贪心,这样子生起感同身受的增上意乐,然后来度化他,就是你的障碍就是我的障碍。这样子的意境当然更高了,他能够把众生的贪心,当作是自心的贪心一样。
「又有瞋法是诸佛法」,自誓摄受有瞋有情为己体故;「又有痴法是诸佛法」,自誓摄受有痴有情为己体故:这道理是一样的。你发脾气了,我把你的瞋心,当作我自己的瞋心一样来悲悯你。
「又异生法是诸佛法」,这个「异生」是把前面的贪瞋痴作广泛的说明,整个惑业苦都是「异生法」。这个圣人叫同生法,圣人的心,是同样安住在一个真如不生不灭的理体,他们已经找到生命的交集点。众生跟众生之间,永远没有交集,你起你的烦恼,他起他的烦恼,每一个人起各式各式样的烦恼,造各式各样的业,得各式各样的果报,所以众生在个体生命流转,永远没有交集点。所以人跟人之间为什么要沟通就是这样:你跟我不一样,但是没关系,大方向相同,所以叫作「异生法」。就是整个众生法,佛菩萨看到众生的差异,就是当作自己的差异。「应知亦尔」。
这个地方是说明,佛菩萨在真如三昧当中,所引生的大悲愿力,同体大悲、感同身受的力量。
「又无染法是诸佛法,成满真如,一切障垢不能染故。」这个地方讲智慧,菩萨无所得的智慧。菩萨能够来到世间,变现一个变化身,他能够「成满真如」,他能够安住在圆「满」的「真如」,「一切」的烦恼障、所知障「不能染」污他。他虽然把众生的烦恼,当作自己的烦恼一样来感受;但是这个烦恼对菩萨来说,是「不能染」污菩萨的,菩萨安乐依旧,自在依旧的。
「又无污法是诸佛法,生在世间,诸世间法不能污故。」前面的障垢,是约着内心的染污;这个地方的染污,是外在环境的染污。菩萨的变化身在人「世间」建立佛法,面临各式各样的赞叹、毁谤,是「不能」扰动菩萨的内心。为什么呢?因为他内心是安住在一个常住之法,安住在一个断灭之法的真如三昧。

修无分别智的依止处
非心而是心
所以,不要说无分别智,菩萨六波罗蜜的所依,一定是依止无住,以无住为本、以无住为住。你只要住在我相、法相,最后的结果一定是「因地不真」,就「果招纡曲」了。所以这个地方,先审察你修无分别智的时候:你为什么要修无分别智?其实佛法是这样,你要慢慢体验大乘佛法,它那个无住的意思就是说:当你把身心世界全部舍掉的时候,你就拥有所有的功德,佛法的下手处是「舍」,结果是「得」。说是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般若波罗蜜多,所以这个佛法你要是不知道,你会觉得佛法是非常的矛盾。般若波罗蜜是我空、法空的智慧;但是三世诸佛因为我空、法空的关系,结果得到世间上最圆满的功德──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个道理你要去参透,说因为你舍,舍掉了一切的执着,结果你拥有了无量的功德,这个道理是这样的。这个道理不是谁发明的,是佛陀发现这个道理。我们现在修学佛法,还在流转、痛苦当中,就是我们不愿意舍掉自我意识,不舍掉心中的法执。所以这个地方,我们修无分别智要知道:你不要用过去的思考,来修无分别智;你要以「非心而是心」的心情,它不是思量分别的,不能有所求;但是它又不是顽钝无知的,它是有明了功能的,这个就是你现前一念无所求、无所得的心,就是我们的依止处,这第一个。

修无分别智的助伴
无分别智必须有一些助行,是什么样的因缘,能够帮助你修行无分别智?诸菩萨的「无分别智」,它也有一些「助伴」,有一些助行。哪些的行门能够帮助无分别智呢?「说为二种道」:第一个叫资粮道;第二个是依止道,它所依止的道。资粮道都是布施、持戒、忍辱、精进,你不断地布施、持戒、忍辱、精进,成就福德资粮,因为福德资粮的关系,远离三恶道,成就人天的安乐果报,这件事情对你修无分别智是有帮助的,叫资粮。第二个依止道,这个依止是禅定波罗蜜,你经常能够以止的力量来止息妄想,使令我们那一念心保持明了寂静,也是有帮助无分别智的效果。所以「无分别智」必须以资粮跟依止二道来作「助伴」的,这就是「五到彼岸性」,就是这种五波罗蜜,它能够帮助你无分别智到达彼岸,使令这个无分别智圆满。
这个无分别智简单地说,它必须有福德资粮的帮助。无分别智所修的是不思议境,是观真如理。为什么要有福德资粮?虽然无分别智跟福德资粮,感觉上是独立的因缘,但是它们这二个有互动的关系。我们举一个例子:你修无分别智,是要依止你现在的这一念心来起观照,来闻思、观照。如果你的布施、持戒、忍辱的资粮力太薄弱,一个人福报太差,你色身就多病痛,不是腰痛、就是肚子痛、牙齿痛,要不然就是精神羸弱;一个人福报力薄弱,一修行就打瞌睡。你能够经常地布施、持戒、忍辱,修习资粮,一个人福报增加的时候,你的心力会变强,你不断地历练,他的精神体力旺盛;你精神体力旺盛,你修习无分别智,事半功倍。所以希望大家不要忽略福报力的重要,它本身不是成就无分别智的亲因缘,但是它是它的助伴。你的身体减少病痛,精神旺盛,然后内心明了寂静,都是有助于修无分别智的。所以大家不要忽略了前面五度,因为它是助伴。到这个地方,等于是把无分别智的静中修跟历缘对境五度的相互任持、助伴的关系说明了;这以下说明它的果报。就是我修无分别智有什么好处呢?这个地方八、九、十、十一,是说明它来生的功德。

修无分别智来生的利益
你今生修无分别智,对来生「异熟」的果报有什么好处呢?你在来生的果报当中,能够跟「佛」相「会」,能够出生在佛的「二」大法「会」当「中」。假设你今天的「无分别智」,是属于「加行」无分别智,还没有成就、还在加行,属于资粮加行位的无分别智,那你会生在佛的变化身法会,就是看到佛陀的八相成道;这个时候出家,做佛陀的弟子,帮助佛陀弘扬法门,生在佛的变化身法会。假设你的「无分别智」是成功了,是「证得」无分别智,这个时候,你受生的果报是在佛的受用身法会──实报庄严土,前面是凡圣同居土,这里是实报庄严土,这个时候是往生到十方的净土,亲近十方诸佛。就是说,这个「无分别智」,你如果是「加行」智、或者是根本的「证得」,你就会生到「佛」的「二」种法「会」当「中」。
在生命的流转当中,遇到佛的出世,对菩萨是非常重要的加持力。智者大师曾经把这样的因缘,作出一个说明。智者大师说:「六道之升沉,依福德之有无。」说六道当中,你到底是升──升到人天,或者沉──沉到三恶道,是看福德的资粮,布施、持戒、忍辱的资粮,所以「六道之升沉,依福德之有无」。「见佛闻法,由善根之浅深。」说你来生是不是能够遇到佛陀说法,那就是看你在佛法的信进念定慧的善根。你福报大,来生不一定遇到佛的住世,不一定。所有的善根当中,契会真如,是最重要的善根,因为你跟三世诸佛同一鼻孔出气,生在佛家。因为佛陀心中所住的就是二空真如,你心中所住的是随顺于二空真如,二个气氛相同,就容易感应道交。说你心中住在无明妄想,佛陀住在真如,你要跟佛相会是很难的。所以,你能够经常把心带回家,你来生的果报,就容易生长在佛陀的二种法会当中,跟佛陀相会,这是第一种功德。第二种是「等流」的功德:
诸菩萨等流,于后后生中,是无分别智,自体转增胜。
这个「等流」,就是前后相似,但是却辗「转增胜」。说「诸菩萨」在整个生命的「等流」当中,每一个「后后」的生命,都能够使令这个「无分别智」的「自体」,辗转地「增胜」,这是非常可贵的。「无分别智」的辗「转增胜」,在菩萨的功德当中,是最重要的一个根本功德。说你出家这么久,你反省你自己,你用什么标准来反省你自己?你说:诶,我现在布施,资粮增加了。这个不足以当菩萨的指标。说我持戒比以前更庄严了,这个也是生灭法,不足以当指标。一个菩萨他在自我反省的时候,是观察:我今年比前年的妄想减少,我现在比刚出家的妄想减少、淡薄,这个是一个最重要最重要的指标。如果你愈修行,妄想愈多,人我心愈对立,那你修这个福报都没有用,这个生灭法你不能依靠的,它来得快,去得也快。但是你无分别智成功以后,你的生命是根本上的转变,彻底的转变,从无明的根源,连根拔起。所以诸位要能够自我反省,看你修行的进步,不要从福报上去看,这个是生灭法;要看你的无分别智,是不是辗转地增胜。就是你不断地修行,你在很多的因缘刺激之下,发觉你的妄想比以前少很多了,你对妄想的化解能力增加了,这是一个重要指标。
诸菩萨出离,得成办相应,是无分别智,应知于十地。
「菩萨」的无分别智,刚开始是在幼苗中,在温室中栽培、在静中栽培,慢慢地无分别智增长广大,它开始有破障的效果,有出离障碍的效果。它在什么时候「出离」呢?「诸菩萨」的「无分别智」,产生一个「出离」的效果,出离烦恼障得大涅槃,出离所知障得大菩提,是在「成办」跟「相应」的时候。「相应」的出离是在初地,「成办」出离是在二地到十地。所以我们现在叫作栽培无分别智,但是还没有出离的效果,我们现在有异熟的果报:因为栽培无分别智,跟佛出世;因为栽培无分别智,来生辗转增胜;但是这个出离的话,就不是凡夫所共有的,就是到十地,产生出离的功德。
诸菩萨究竟,得清净三身,是无分别智,得最上自在。
这个无分别智什么时候圆满呢?「诸菩萨」无分别智的功德圆满,是成就了「清净」的「三身」──法身、受用身跟变化身,都是依止「无分别智」,才能够成就最殊胜圆满的「自在」。不过这个地方我们要说明:你要成就法身的话,那当然无分别智可以成就;如果说要成就功德报身跟应化身,那一定要五度的帮忙,要有福德资粮的帮助。
这个地方的「三身」,其实佛的三身,就总持佛的所有功德。就是说,佛陀把心中的妄想全部放下,结果佛陀拥有三身;我们处处地执着,最后我们拥有业报身。说「一切法因缘生」,你用什么样的因缘去思考,你来生就有什么样的结果,所以这个思考模式,决定一个人来生的生命。说佛陀不断地舍掉心中的名言,成就三身;我们不断地去爱护、坚固自己的名言,结果我们产生了业报身:这件事情值得我们去思惟了。这个地方是讲到来生的果报,包括异熟、等流、出离、智究竟。

修无分别智现世的利益
如虚空无染,是无分别智,种种极重恶,由唯信胜解。
这个「加行智」,我们现在资粮位、加行位的菩萨,就是加行智,带相观空。说「无分别智」,讲一个譬喻,就像「虚空」一样不受「染」污;虽然虚空很多的乌云,但乌云不能染污虚空,它是无住、不受染污的。一个菩萨经常修习无分别智,你经常能够观察「何期自性,本自清净」,就算你过去有「种种极重」的「恶」法,这个地方古德说极重恶法就是五逆十恶的重罪,因为你「信解」这个无分别智,对无分别智不断地相信、随顺、理解,本来你这个罪业要到三恶道去的,这个时候就能够免除到三恶道去,能够灭除你极重的恶罪,这个叫作无生忏。就是「罪从心起将心忏,心若灭时罪亦亡」。我们造了很多的罪,请问大家:这个罪跑哪里去了?跑到虚空去了,虚空跟你没有关系嘛。罪是你的心一动才做的,它从你的心发动出来,结果还是回到你的心中去,所以那个心是一切罪的根源。所以你用无分别智,观照你这一念心的时候,你的心就变化,心若灭时罪亦亡,断相续心。我们心中的思想跟业力是互动的,你思想改变了,你的业力就会改变,这个惑业苦是相牵动的。所以你经常修无分别智,你能够灭除罪障、灭除业障。
如虚空无染,是无分别智,解脱一切障,得成办相应。
这个地方是对治烦恼障,加行智破业障,这个「根本智」破烦恼障。「无分别智」就像你心中有一个「虚空」一样,不受「染」污,它能够「解脱一切」烦恼「障」跟所知「障」,成就「成办」跟「相应」的解脱,「相应」是初地,「成办」是二地到十地。
如虚空无染,是无分别智,常行于世间,非世法所染。
你得到一个果报体、得到异熟果报,在「世间」上教化众生、积集资粮,你不会被「世」间的八风所「染」污,这个因缘,这个报障,能够免除报障。就是这个加行智破除业障,根本智破烦恼障,后得智破除报障,真谛三藏是这样分配的。这个是讲到修习这种无分别智的三种利益。

加行智 根本智 后得智
此中加行无分别智有三种,谓因缘、引发、数习生差别故。
「加行智」就是一种观照的智慧,假借名言的观照,叫四寻思。这个寻思的智慧,「有三种」因缘会生起。第一个是「因缘生」:「因缘生」指的是,你过去生曾经听闻大乘佛法,有这样的正见善根,所以你今生遇到大乘佛法,很自然地产生欢喜好乐的心情,这个是过去正见的善根。第二个「引发」:你在过去生当中,曾经修习无分别智的止观加行,有这个思慧,这个就不是正见了,而是正念。所以你前生有这样正念的善根,你听到大乘佛法,很快地就随顺悟入。第三个「数习生」:「数习生」是指你今生能够听闻、又能够修习止观,使令它增长。所以这个「加行智」,「有三种」的因缘可以生起。蕅益大师在菩萨戒,讲到大乘善根,就是我们一般说的菩萨种姓,有二种。一种菩萨种姓是不坚固的:就是说你发了菩提心以后,很容易退的,就是你只有过去的善根,而今生没有数数地栽培;或者你前生没有善根,今生才开始栽培的:这种善根都是容易退的。有一种菩萨种姓的善根是坚固的:就是你有「因缘生」跟「引发生」的前生的栽培,又有今生的数「数」熏「习」,这样子菩萨的善根就坚固了。所以这个「加行智」,「有三种」差别。
根本无分别智亦有三种,谓喜足、无颠倒、无戏论无分别差别故。
这个「根本智」也「有三种」的品类:第一个是「喜足无分别」。这个地方,古德的解释有一点不太一样,我们就根据天亲菩萨的解释。天亲菩萨说这个「喜足」,是指胜解行地的菩萨。这个菩萨,他透过闻、思的智慧,能够思惟我空、法空的真理,内心产生一种欢喜、满足的心情,这就是「喜足」。这个「喜足」,就是形容菩萨跟真如相应的那种相貌,就是我们一个人从小波浪回到大海的时候的那个心情,感到非常的欢喜跟满足。这个讲胜解行地菩萨的无分别智。第二个是「无颠倒无分别」。这个地方,古德是一致认为是小乘四果的无分别。小乘的学者修习四念处观,对治凡夫的常、乐、我、净四种颠倒,所以他在我空的真理当中,是远离凡夫颠到的,所以他这个无分别叫作「无颠倒无分别」,这个地方是指小乘我空的智慧。「无戏论无分别」,这个地方是指大乘,大乘的我空观、法空观,它在一念的清净心当中,是决断名言、契会真如,是我不可得,一切的法──清净的法相,生死、涅槃的法都不可得,这个是大乘真正的无分别智,「无戏论无分别」。我们看第三段的「后得智」:
后得无分别智有五种,谓通达、随念、安立、和合、如意思择差别故。 
这个后得智「有五种」,「后得无分别智」,就是后得智。第一个是「通达思择」:后得智当然是要分别,但是它这个分别叫作「通达」,就是说他证到真如三昧,从真如三昧出来以后,他自己能够证知自己已经通达真如了,所以这个五分法身讲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为什么他解脱以后,要多一个解脱知见呢?就是说,他自己能够证知自己已经解脱了,不必靠别人的印证。这个「通达」真如,就是说他自己能够证知自己已经通达真如理,它能作出这样的「思择」。第二个是「随念思择」:这个地方是说这个菩萨能够忆念真如的相貌。前面的通达,是讲通达真如的道理;这个地方是忆念真如的相貌,真如是清净的、广大的,他能够忆念它的相貌。第三个是「安立思择」:他能够安立种种的名言,来宣说真如的相貌,来开导众生。第四个是「和合思择」:这个「和合」的意思,就是说它能够统摄一切的六度,会归到真如。刚开始他可能是观照这一念心,最后他能够历事练心,把这一念心,普遍地运用到整个五度的修行上去。第五个是「如意思择」:这个「如意思择」是讲神通,菩萨从真如三昧出来以后,他能够随所思念皆能如愿,成就种种无碍的神通。

教与宗——观照真如的二个方法
这个地方的后得智,我们把安立真如说明一下。在大乘的学习当中,我们观照真如有二个方法:第一个是属于教门,第二个是属于宗门。我个人的学习,刚开始是根据教法来学习真如,就是依教起观。佛陀一个字一个字地告诉我们,比如说我们最习惯用的龙树菩萨《中观论》的无生偈,最有名的「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观察一切法是因缘生,所以它的自性是空的,它这个空是这样安立的。因为它因缘生,它不是自性生,所以它的本性是空,这个时候就观到空性去了。这是由教法的引导,而悟入真如,这个是教门常用的方法。但是我后来觉得禅宗的方法,也是非常的妙。禅宗是不依止教法,禅宗的祖师在开导真如,是「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你看他的传承就知道。比如二祖遇到初祖说:「弟子心不安,乞和尚安心。」我弟子心不安。你看这个初祖,他没有告诉他一个名词让他去思惟,没有!他就说:你心不安,那你「将心来,我与汝安」。结果他回光返照这一念心──觅心了不可得,心就安定下来。三祖去参访二祖的道理,也是这样,你看三祖去参访二祖说:弟子心中有很多障碍,请和尚开示破障的法门。二祖说:是谁障碍你?他一观察,诶,也觅之了不可得,障碍破除。禅宗修行是不靠文字的,它就是说:你从哪里跌倒,就从那个地方站起来。你心中有障碍,你不要去看书本,你就观察那个障碍。你从什么地方来?这个方法非常的妙。这个《楞严经》说是逆流照性,我们一般是顺从它攀缘的流,寻声故流转;它这个逆流就是你回转它这样的流动,往它的根源观进去,你会发觉生命有新的面貌出现。所以禅宗的安立,也是有它不可思议的方法,它不根据文字。就是说,你在那个地方有障碍,他就从那个地方观进去,就路还家,把它的根源找出来。诸位要知道一个观念:我们平常的因缘观,生起善念、生起恶念、生起无记念、生起无量无边的念头,其实这个念头、这样的差别念头,它的根源只有一个,你只要找到一个根源,你其它的根源通通清楚。这个禅宗的理论就是这样,就是安立真如。

为何不布施财富地位?
层次越低越容易感应
菩萨有五种因缘,不布施财富地位。第一个,菩萨看到这个「有情」,他对于「财」富地「位」有「重」大的「业障」。这个重大业障有二个解释:第一个他本身福报不够,承当不起,你没有那个福报,菩萨施给你也没有用。你看目揵连尊者,明明拿饭菜给他母亲吃,他母亲因为没有福报,她看到的饭菜是猛火,那有什么用呢?所以你本身没有福报,就算菩萨赐给你,你看到珍宝,你也是等于没看到,因为你本身福报不够。第二个,你内心有种种的遮「障」,你有那个福报,但是你有「障」碍。怎么说呢?你看到别人享受安乐的时候,你生起嫉妒,你破坏、或者去破坏别人的安乐,这个时候,你得到财富地位的时候有遮障,你要先忏悔。就是说,你本身对财富地位:第一个你缺乏福报,第二个你本身有遮障,所以菩萨不布施财物,因为纵使布施,你也得不到。第二个,「见彼有情,若施财位,障生善法故」。说你有这个福报,你也没有遮障,但是菩萨看到你得到财富地位,会「障」碍你修学「善法」──财富使令一个人放逸,你带一点贫穷,你还会努力、很认命地去布施、持戒,积集资粮;你财富现前,你就被眼前的因缘所转,所以富贵求道难,所以菩萨不布施是这样的道理。第三个,「见彼有情,若乏财位,厌离现前故」。菩萨看到众生生命当中,带一点点缺乏、带一点点痛苦,你容易远「离」眼「前」的生死,而发起出世的道心,你会有道心修行,你不会被眼前的小花所迷惑。第四个,「见彼有情,若施财位,即为积集不善法因故」。说一个人要得到财富、地位,你就产生了骄奢之心,骄慢、奢侈,就广造杀盗淫妄的罪业。第五个,「见彼有情,若施财位,即便作余无量有情损恼因故」。哦,你的地位很高,掌握了权势、掌握了财富,你就会做出对众生很多损恼的因缘。「是故现见有诸有情,匮乏财位。」所以菩萨看到众生没有断恶修善的因缘,就不布施财位。所以有时候我们向佛菩萨祈祷,有时候会灵验、有时候不灵验,就是这样子。菩萨只有让你有断恶、修善、度众生的因缘,才会灵验。
蕅益大师的《灵峰宗论》讲到一个事情,在明朝有一个真实的故事。他说:有一个在家居士,他做生意、做买卖、做贸易,他跟一个地方官,类似现在的县长,关系非常好,县长处处地挺护他,他就广做非法。广做非法以后,这个县长后来被调职了,换了一个新县长,他的靠山没有了,他害怕有人去检举他过去非法的事情。那怎么办呢?他想说:我应该去创造一个新的形象,让人家以为我改过自新,放我一马。他看到很多在家居士参加念佛共修,他也参加念佛共修,手上拿个念珠,穿上居士服,手上也拨动念珠,装出一个修行人的样子。他这样子假装修行,很多人就知道:哦,这某某人开始修行了。这个家里面有什么障碍、他儿子发高烧,请他持大悲水,持一持喝下去就好了;什么事情请他加持,马上就灵验。这个居士一想:我只是想要逃避被人家检举,假装修行(呵──),结果就有效果;如果我真实修行,那是什么意境?那不得了。好,我就真实修行。就真实地发心到寺庙出家了,这次玩真的。真实修行以后,他过去那些信徒还是来找他:师父啊!我们过去都是请你帮忙,现在还是请你帮忙。这个时候,他再为人家加持以后,没有效果了。(呵──)他就觉得很奇怪:我以前假装修行的时候,这么有感应;现在真实修行,怎么没有感应了呢?后来睡觉的时候,他的护法神就告诉他说:你以前假装修行,内心邪曲,招感是邪恶的护法神,邪恶的护法神会对你做出非法的事情;你现在真实地修行,你正直,招感我们这些正直的护法神,我们正直的护法神,不跟你做这种事情。(呵──)这种感应的事情,让大家产生错觉。感应的事情,当然有些事情是好的,你内心的感应,我们在念佛的时候,感到欢喜、满足,这种感应会增长信心的。如果说你去扭转那些错乱因果,哦,这个人做错事了,他祈求你给他加持,他马上感应了。我告诉你:你害了他。从今以后他对恶业更加不怕,你让他产生一个没有因果的观念,等到一次算总帐的时候,那他会恨你:当初如果他因为种种的痛苦,他会知道警惕。所以感应神通,为什么有它的问题点?为什么佛菩萨不强调?它很容易让人家产生错乱因果。我做错事情怕啥!我的上师给我加持一下就好了。是不是!那这样子的结果,以后业障现前的时候不得了,因为无惭无愧。所以这个地方我们说,「故现见有诸有情,匮乏财位」。我们去看,这个层次越低的神越容易感应。你看世间上最容易感应的一定是民间宗教,还不是道教哦,我们台湾叫多神教,你跟鬼神是最容易感应的。你看基督教,就不太容易感应了,那是天人的境界。那到了佛菩萨的时候,更难感应,不是说没有感应,就是说那种感应,你感觉不出来,那是心灵的感应。所以一个人愈容易感应,表示你感应的鬼神 CLASS(水准)是很低的(呵──),那档次很低的才会感应嘛。

十种自在
这个地方有十种自在,刚好是配六波罗蜜。我们一个人经常喜欢布施,他的未来的果报有三种自在。第一个「寿」命「自在」:佛陀的应化身来到世间,他住世的寿命,能够长短自己决定,他这个「寿」命能够「自在」。第二个「心自在」:前面的寿自在是法施,经常用佛法布施,就会招感寿命自在;这个地方是无畏施,这个地方的「心自在」,就是佛陀的那一念心,不受一切世间法之所染污。我们常说:「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你经常用这种安慰、鼓励的言词来开导众生,使令众生离开怖畏;这样你在整个修行当中,就容易得到心自在,外在的这些干扰,你就不容易受干扰。你说:诶,有些人很容易受干扰。这个经常安慰别人的这个人,他不容易受干扰,「心自在」。
「众具自在」:这个是财施,这个「众具」指的是生活的资具,他不会匮乏,这个地方就是你因地的时候,喜欢用财物布施。譬如说:佛陀有一个阿罗汉的弟子阿那律尊者,在所有的阿罗汉当中,他的特色就是成就众具自在。他以前在家的时候是个王子,跟这些王宫大臣玩游戏的时候,他今天输了很多的饼干,他跟他的母亲要饼干,他的母亲说:我这盒饼干都被你输光了,饼干已经没有了。阿那律尊者说:这个饼干不可能没有的,应该是随时充满的。结果他母亲说:你不相信,我把这个空盒子打给你看吧。她一打开的时候,这个空的饼干盒又充满了饼干。阿那律尊者后来出家,他跟那些师兄弟去托钵,当然有时候遇到富贵人家、有时候遇到贫穷人家供养比较差;但是任何一种粗劣的饮食,一进到阿那律尊者的钵里面,就转成甘露味,他的钵里面不允许有这种粗劣饮食出现。有时候吃不完,他把这个钵里面的东西拿出来,分给其它的师兄弟,这个饮食一离开他的钵,又变成粗劣的饮食。所以这个「众具自在」,就是说他的生活资具是没有缺乏的,当然这个是跟他的财富布「施」有关系,这个地方讲布施。
这个地方讲持「戒」,一个喜欢持戒的人,在他未来的生命相续当中,他容易得到二种的自在:一者「业自在」,二者「生自在」。这个「业自在」,指的是他的身口意随心所欲,自然能够成就庄严。我们讲身口意的庄严,一般人意业容易庄严,我内心当中保持清净;但是他讲出的话,别人不见得喜欢听,他的动作别人也不见得看得欢喜,所以口业、身业的庄严是不容易的。你看忏公师父,我曾经遇到一个在家居士,他是做生意的、做老板,做老板的人都带点骄慢,他说:他第一次到莲因寺的时候,他也不知道谁是忏公师父,他远远看一个老和尚过来,他就被他那种威严的身业所摄受,然后就很自然地拜下去,从今以后就归依三宝。就是说,一个人持戒久了以后,他的内心调柔清净,调柔清净的时候,他很自然所示现的身业口业,就得到一种庄严自在。当然这个地方的持戒,不是四众戒而已,是那个微细戒都持得很如法的,他的身口意就很自然现出一种高贵的气质,得到这种「业自在」。
「生自在」,这个「生」指的是在三界受生,能够随愿往生而得自在,他想要到哪里去,他就可以到哪里去:他要到初禅、他要到这个欲界的天,到哪一天都可以的,因为他持戒的关系。我们一般人说「这个人很富贵」,其实富跟贵是不一样。这个人他喜欢布施,要是这个人不喜欢持戒,这个人他很有福报,资具很丰富,吃得很好、住得也好、穿得也很好,但是你看他就是没有贵气,看起来很俗气。如果你因地的时候,喜欢持戒又不喜欢布施,你这个人会有贵气,但是你的资具不一定会很充足。如果你因地的时候,喜欢布施、又喜欢持戒,你会有福报、又特别有庄严的贵气,他这个自在是因果的招感。这个佛菩萨在多生多劫的生命相续当中,因为持戒的关系,得到身口意三业的自在,以及这个三业受生的自在。
「胜解自在,由忍波罗蜜多圆满故。」这个「胜解」的意思,就是说他的内心能够转变一切所缘的境界,比如你看到这个地方有一堆火,热恼的火;但是菩萨说这个火是一个清凉水,它就转成清凉水。为什么呢?因为佛菩萨在因地的时候,他经常修习「忍波罗蜜」,你用任何的恶因缘去刺激他,他的内心会产生一种安忍不动的力量,于诸境缘安忍不动。他每一次受到刺激,就累积一种忍辱的力量,这种忍辱的力量不可思议;等到这个忍辱的力量功德成就以后,他就可以用那个忍波罗蜜的力量,得到「胜解自在」。你说来到一个不好的环境,他说这个环境是怎么样的,这个环境就随顺他心里所想的,就产生变化。为什么呢?因为他累积一种忍波罗蜜的力量在心中。我们经常说:心跟境接触的时候,这是一个所缘境,这是一个明了的心,这二个接触的时候,关键点是看谁先动。风动?幡动?结果不是,是仁者心动。你心一动,你这个心就被环境牵引了;你心不动,环境就跟着你走。就是说心跟境到底是谁的力量比较大?就是看谁先动,就知道哪个力量大。
「愿自在,由精进波罗蜜多圆满故。」这个「愿」就是心中的愿望,前面的「胜解」是说这件事情已经出现了,我去改变它;这个「愿」就是这件事情还没有出现,我希望我来生能够变成一个什么样的人,他心中有愿望。这个人他如果多生多劫是修「精进」的,他在修习功德的时候,凡事是有始有终,坚持到底,决不放弃的人,他做什么事──我只要发愿,我要拜三千佛,三千佛我一定把它拜完。这当中有什么挫折障碍,他完全无所畏惧的,他凡事都是坚持到底,决不放弃。他养成这样的一种力量,这个人他心中不能随便发愿,他一发愿,这件事就会出现,因为他得到「愿自在」,「精进波罗蜜多」就会招感「愿自在」。「神力自在,五通所摄,由静虑波罗蜜多圆满故。」这个神通力,这个地方指的是「五」种神「通」,除了漏尽通以外的天眼通、天耳通、宿命通、神足通、他心通,这个是由四禅的禅定「波罗蜜多」所成就的神通。
「智自在、法自在,由般若波罗蜜多圆满故。」这个「般若」的法门,你经常听闻佛法如理思惟,会产生二种自在:第一个「智」慧,这个地方的智慧指的是你能够善知众生根机的差别,你一跟他接触,你就知道这个人的根机是人天种姓、是二乘种姓、是大乘种姓。连阿罗汉都没有这种力量,因为阿罗汉他不想广学法门。第二个「法自在」,这个「法自在」是我们能够安立种种的法门来摄受众生,前面是看根机,这个是施设法门。就是说,你这个人经常喜欢广学大乘佛法,听闻大乘法教如理思惟,你在未来的果报当中,你的智慧会比一般人来得广大,你在观察众生的根机、你在施设种种的教法,会比一般人高明多了,这个就是「由般若波罗蜜多」所成就的。这十种自在,在法身当中,他所赞叹的是偏重在应化身,就是从释迦牟尼佛角度,他是偏重在二千五百多年前,在娑婆世界这个八相成道的这个丈六比丘相,偏重在讲赞叹这应化身的十种自在。

应化身有差别 所依空性无别
这个(癸三)「无二为相」,我们作一个总结。蕅益大师在《阿弥陀经要解》,他解释「阿弥陀佛成佛以来于今十劫」,这个「阿弥陀佛成佛」的「成佛」,蕅益大师有很详细的开示。成什么佛呢?一般来说,成佛有二种,蕅祖说有二种:第一个成法身佛,第二个成应身佛。成法身佛是比较容易,你初地的时候你就成法身佛,你在初地当中,你就有能力能到一百个世界,来示现八相成道,你有这个能力;但是你不一定有这样的因缘条件。你要示现成应化身的佛,你必须在成就法身以后,第一个发愿,在清净法身这样一个理体里面开始发愿,你说:「诶,这个世间上空气品质很差,我对空气是要求很高的,我以后的国土不能有空气污染。」「诶,这个水我们经常要用到,喝开水、洗澡都是要靠水,我以后的水要具足八种功德。」你可以对你未来的正报、依报有种种的规划,但是你必须要知道一个观念:你规划得愈详细,你要成就这一期应身佛的困难度就愈高。但是没关系,我要盖一个大殿,我随便盖一盖,三年盖起来,也可以;你说我要花一百年盖一个大殿,也可以。总之,你在应身佛的时候,你是在法身的时候发愿,然后经过一段很长的时间的波罗蜜,来满足你这个愿,然后你这个愿成熟了,你才有资格示现八相成道,你才能够示现佛身。在你这愿没有满之前,你就算你有能力示现佛身,你不能现佛身,你只能够现菩萨身。就是说,「一佛出世,千佛护持」,这个佛因缘成熟了,诶,你做他的弟子,护持他,因为你的因缘还没成熟嘛,还没到你表现的机会嘛。等到你的因缘成熟了,你跟你有缘的弟子也成熟了,那别人就开始来护持你了,你就知道应化身是怎么成就的。你不要说:「诶,那个人有能力,他是法身菩萨,他能够在一百个世界。」理论上是这样讲,但是你要等因缘条件具足。
在经论上说:你如果条件不具足,你今天证到初地了,你很高兴,证得我空、法空的真如,你现出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的佛身,结果没有人跟你出家(呵──),你说这件事,是不是觉得很尴尬呢?所以不可以。成就法身不必等待因缘,成就应化身你一定要等待因缘,因为你要跟众生互动,你怎么能够想怎么样就怎么样!是不是。所以你这个应化身是千差万别的,这就是为什么古德说:「十方三世佛,阿弥陀第一」,这是有道理的。因为阿弥陀佛在这一期的寿命当中,所成就的依正庄严,的确是困难度很高的。我们见佛的主要因素是见佛闻法,你可以告诉我,哪一个有佛住世的世界,是五尘说法的吗?就我所知道是没有,有的地方色尘说法、我们娑婆世界声音说法、有些地方是靠味尘说法,很少有一个世界是色声香味触五尘都说法,很少,这个道场很少的。所以阿弥陀佛他成就这一期的功德是很难的,困难度很高的。那这个国土出现了,你得要把握,你没把握的时候,这个阿弥陀佛的因缘消失了,那你要等到下一个人、下一个法身菩萨、或者哪一尊佛再发愿,再成就这个国土,那就不容易了。所以应化身是差别的,但是应化身他所依的这个空性的体是没有差别的。这个道理大家要清楚。

离言真如与依言真如
这个真如,我们经常说真如有二种:一种是叫作「离言真如」,这个是不能讲的,那是亲证的内涵;另外一种叫「依言真如」,它必须要依止言说来形容真如的体性。什么是「真如」?「觅即知君不可见」,但是「不离当处常湛然」,你自己去参,这个就是真如,非空非有,即空即有。你看《法华经》刚开始〈序品〉的时候,佛陀在诸大阿罗汉弟子面前,赞叹佛陀的功德,佛陀很少在阿罗汉面前赞叹佛的功德,这个时候阿罗汉就很吃惊,今天佛陀很特别,佛陀不为我们讲声闻法,而赞叹佛的功德?这个时候舍利弗尊者就代表大众起来发问:佛陀!今天心情特别快乐,赞叹佛陀有不可思议的真实功德,可不可为我们宣说呢?佛陀说:这种功德是不能宣说的。舍利弗尊者请了三次,佛陀都拒绝说:这个是不可思议,不能宣说。里面很多的弟子,就觉得这样没有意思了,就离开了。舍利弗尊者说:那这样子不能宣说,是不是可以讲一些方便呢?诶,方便可以。佛陀就开始讲出〈方便品〉,开方便门,示真实相,可以。所以我们讲真如是不能宣说,但是你说方便那就可以宣说了,「不可思议为相」嘛!「不可思议为相」意思是说:佛陀所施设的这些教法,都是趋向真如的方便,它本身都不是真如。这个指头是标月指,你透过指头看到月亮,这个指头不是月亮。所以我们看到很多的教法互相毁谤,中观的人批评天台,天台宗的人看不起唯识。
其实我们这样讲:所有的教法都是戏论,没有一个教法能够代表真如,没有一个教法;那说方便门,如果从方便的角度,所有的教法都不可思议;但是你要执着这个教法的时候,所有的教法都是戏论,因为真如是不可思议的,你落入言说相就是对立相。但是这个人这样子讲他能够受益,那个人这样讲能够受益,结果方便有多门,进入到二空真如的时候,归元无二路,这个成佛之道的确是真妙,每一个人的过程不同,结果却一样,这个只有佛陀做得出来。这个只有大智慧的佛陀,能够施设这么多的教法,来引导这么多颠倒的众生,结果到最后,大家碰面的时候,结果是一样。这个就是所谓的「不可思议为相」,真如是离开言说戏论的。

四无畏
能说智及断,出离能障碍,自他利非余,外道伏归礼。
这个地方是说明佛陀的内心,有坚定的信心,无所畏惧。我们看佛陀对四件事情,充满了自信。「能说智」:佛陀可以在大众当中宣说「我得一切智」,而心中无所怖畏,佛陀的智慧是圆满的。「能说断」:佛陀可以在大众宣布:我已经断尽一切的烦恼,没有剩余了,也能够无所怖畏。这二个是成就自利的功德,能说智、能说断。第三个「能说出离」,这个是约利他。佛陀可以在大众当中宣说一切离苦得乐的法门:布施能够离开了贫穷的痛苦、持戒远离卑贱果报的痛苦,开演种种出离痛苦的法门。第四个「能说能障碍」:这个是宣说障道法门。
这个障道法门有时候我们会忽略,就是说,你虽然修行一个正道法门,但是这个功德一直没有出现,就是这个众生有障碍。好像说你生病吃药,但是你没有禁口,吃了一些跟药相抵触的东西,这个药效就表现不出来。我们举一个例子来说:比如说我今天很努力地拜佛持戒,但是好像这个解脱的出离心,一直没办法生起,那就是有贪爱,贪爱的烦恼是障道,障碍出离。你说我整天发大乘的心,但是我这个菩提心一直不能成就,那是有瞋恚,瞋恚是障碍大悲。所以佛陀能够善说这个障道法门。「自他利非余,外道伏归礼」:成就这个自利利他的功德,不是其余外道所能够制伏的,这一个清净法身的四无所畏,我至诚地「归礼」。
我们弘扬佛法的时候,除了身相庄严、善巧方便、破邪显正,你内心的一个真实功德是很重要的,因为你要有功德,你才有自信。比如说:你说「愿代众生受无量苦,令诸众生毕竟大乐。」你对这个法,如果你心中还有疑惑,你讲出这句话的时候,有所畏惧;如果你深信不疑,这句话是真理,你真实地归依这个法,你讲出这句话的时候是无所畏惧的。所以佛陀他的内心,他在整个自利利他的时候,他有真实的功德,所以他具足真实的信心,无所畏惧。
 
如何通理大众一切无碍?
不护念住
这个「不护」指的是三不护,「念住」指的是三念住。
处众能伏说,远离二杂染,无护无忘失,摄御众归礼。
这是讲到佛陀调御众生的方法。佛陀是怎么样来统理大众呢?统理大众一切无碍,这当中有二个方法:第一个,佛陀成就三不护,就是「处众能伏说」,佛陀处在大众当中,能够降伏众生种种的讥嫌,这个「说」就是讥嫌。为什么呢?因为佛陀成就三不护的功德,也就是说佛陀的身口意自然跟清净的圣道相应,不必刻意地掩饰。我们有时候身业、口业要稍微掩饰一下,否则会有讥嫌。这个如理如法的身口意三业,这是第一个三不护。第二个,「远离二杂染」,佛陀在大众宣说佛法的时候,有人生起赞叹的心,佛陀不生爱着;有人生起毁谤之心,佛陀不生瞋恚;有人不赞叹、也不毁谤,佛陀不生舍离:佛陀能够远离这个爱、瞋二种的杂染,成就三不「护」,成就「无忘失」的功德,以此来调御众生,我至诚地「归礼」。前面是偏重在说法,这个地方是讲统理大众。这个当然也是告诉我们一个方法,当然每一个人在菩萨道的规划各式各样,有些人他立志做个法师、有些人立志做个方丈(哈哈)。如果你立志要做一个方丈和尚,从这个地方来看,有二种功德要成就:第一个,你的身口意要如法,你的身业、口业、意业要如理如法,你这个身教胜于言教;第二个,你的心要平等,你不能够有太严重的爱憎取舍,不可以,你太严重的爱憎取舍,你很难做大家的导师,平等心是成就大众导师的一个根本条件。这个地方讲到你如何来统理大众,一个是平等的心,一个是如法的善业。
  
为什么不遍念十方诸佛?
安立数业甚深
这个地方有三段的甚深:第一个「安立」,第二个「数」,第三个「业」。我们看论文:
无异亦无量,无数量一业,不坚业坚业,诸佛具三身。
首先我们看安立甚深,这个「无异」,就是说在这么多的法界诸佛当中,他们所依止的体性──这个二空真如是没有差别的;没有差别当中,又产生无量差别,「亦无量」,就是诸佛因为过去本愿的不同,而创造不同的名号,有不同的国土、不同的作用。也就是说,无量诸佛都是依止同一个清净法身;但是因为他心中所发的愿不同,就变现了不同的变化身出来:三世诸佛这样地来成就他的作用,的确是甚深。「无数量一业」,这个是讲数量的甚深。三世诸佛他们的因缘虽然不同,产生了本师释迦牟尼佛、药师佛;但是他们所造的业,却是完全一致的。这个完全一致的意思,就是说诸佛造业他的体性是相通的,没有这种──这是你造的业、这是我造的业,没有这种自他的差别,就是释迦牟尼佛造的业,就是阿弥陀佛所造的业;阿弥陀佛所造的业,就是释迦牟尼佛所造的业。这个地方,在后面的论文会说到「譬如大海」,你说很多的江河流到大海,但是却同一个法味;诸佛造业亦复如是,在「无数量」的佛当中,每一个人造的业都是互相融通的。第三个业甚深,「不坚业坚业,诸佛具三身」。佛陀他的业,有坚固跟不坚固的差别,比如说佛陀的变化身,是不坚固的,他八相成道要示现死亡;但是佛陀法性身跟受用身的生命是无止尽的,所以叫「坚业」。既然能够在同一尊佛当中,具足了「坚业、不坚业」这样的一个情况,这也是甚深的。
这个地方,「无数量一业」值得我们注意。「无数量一业」,在《弥陀要解》当中,有人问蕅益大师说:你一直叫人家念阿弥陀佛,这个有违背大乘佛法的根本思想。他说:我们归依佛的时候,是归依十方诸佛,我们不能够只是偏心地归依阿弥陀佛,这样是不对的。有人就问蕅益大师:我们应该遍念十方诸佛,能够跟十方诸佛结缘,来成就十方诸佛的加持,这样才合乎整个菩萨道的本质。蕅益大师说:你这样讲就错了!你念一佛就代表念十方诸佛,你得到一佛的加持,就代表十方诸佛的加持,是没有差别的。就是说,你今天遇到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为你做了一件事情;你遇到其它的诸佛,他也是为你做这件事情,不可能有差别。我们如果遇到菩萨,遇到观世音菩萨、文殊菩萨、地藏王菩萨,可能他对你所施设的加持是有差异的,菩萨是有差异;但是你只要遇到其中一尊佛,他对你所做的事情,就代表了十方诸佛对你所做的事情是没有差别的。所以我们对于佛陀的了解,要知道他的相貌是「一为无量,无量为一」的,他没有个体的差异,你见到了阿弥陀佛,就代表见到了十方诸佛,是没有差别的。所以这个地方,他的道理就是「无数量一业」,在无数量的诸佛,他们造了种种的业,但是业业之间是相通的,这个地方也是甚深的。

了知欲无欲 悟入欲法性
  离欲甚深
非染非离染,由欲得出离,了知欲无欲,悟入欲法性。
这个是讲到佛陀他在成佛的过程当中,他断除欲望的方法,是善巧甚深的。「非染非离染」,佛陀的内心是「非染」的,佛陀所有的欲望都断除了,所以从作用来说,佛陀跟色声香味触法的境界接触,佛陀没有贪欲之心;但是「非离染」,佛陀真实欲望的体性,是没有断除的。为什么呢?「由欲得出离」,也就是说,所有的菩萨都是观察欲的清净体性而成就出离的,也就是说他不是断除欲的体性,是观察到欲的清净体性而成就出离。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菩萨在过程的时候,应该了知欲非欲,而悟入欲法性;我们应该了知这个贪欲的作用,它的本性是清净空寂的,悟入贪欲真实的平等法性。这个地方,等于说出了菩萨断欲的方法。在行菩萨道的时候,这个断恶是我们要做的第一个功课,就是你没有修善度众生之前,你开始要先学习怎么断除心中的欲望;但是这个地方要注意,就是说你断除欲望的方法,会影响到你未来的结果,你的过程会影响到你的结果。在断除欲望的时候,我们应该要先了解到烦恼即菩提的一个概念,就是说烦恼的体性就是菩提的体性,这二个是没有差别的。如果我们刚开始的概念,是烦恼跟菩提是对立的,你用这种生灭的角度来断烦恼,你就会采取比较偏激的手段,就把这个烦恼的作用,乃至这个烦恼的体性、这个明了的功能全部消灭了,最后的结果就进入到灰身泯智;这个时候你会发觉你要发菩提心有困难,因为菩提心的体性也被你破坏,错损菩提了。所以你在断烦恼的时候,你要知道转识成智,我们是转它颠倒的作用,而成清净的妙用,这个转是很重要的,转烦恼成菩提。所以这个地方的意思就是说,「了知欲无欲,悟入欲法性。」这个地方,是说明三世诸佛在成就断欲的时候,他所采用的方法也是甚深的。不过这个地方的「欲」是说,你要采取断恶的方便之前,你要先了解到生命的根源,我们讲这个所知依,整个生命的根源是来自于现前一念心性,它的体性是清净的。贪欲是一念心性一时的颠倒而产生的作用,所以我们今天所要对治的是那个颠倒、那个遍计执,不是要断那个依他起的明了心性。我们在断恶的时候,这个地方你一定要弄清楚,否则你虽然达到了断恶的效果,但是也可能错损到你未来法身的菩提,所以这个地方是很重要的,「离欲甚深」。

报身非法身
这一段是讲开迹显本。这个「本」就是佛陀的真实身,我们讲清净法身,这个清净法身是常住不变的;但是这个「迹」,就是佛陀有利他的因缘所变现出来的色身。有利他的因缘,当然是约着某一种因缘的需要而变现的:或者为了摄受十地菩萨而变现受用身;为了摄受凡夫外道而变现变化身八相成道。这个地方是把佛陀从本门所变现的报身的迹门,把它作一个简别。怎么知道这个受用身的报身不是佛陀的清净法身呢?主要的理由是:报身他是有相的因缘,《金刚经》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所谓的虚妄就是它会变化。第一个报身本身就会变化,他在不同的法会,他就变现不同的身相出来;第二个随众生内心的不同,所见的报身又产生了变化。这种变化身跟法身常住不变是相违背的,所以当然不是清净法身,因为法身他本身没有变化。任何一个人他能够证入法身,也是一念不生的,也是不能有变化的。十方诸菩萨只要亲证法身,都是同一个相貌,不能有差别的感受。所以这一点就说明,这个报身跟法身是有差别的。前面是约着事相来说明,这以下约着理论。「六、阿赖耶识与诸转识,转依非理可见故。」这个地方是反证。说假设报身就是法身,这样子讲,阿赖耶识跟前七转识这样转依的道理就不能建立了,因为我们说转第八识成法身,转第七意识成平等的受用身,转第六意识跟前五识来变成应化身;如果说报身跟法身完全相同,转八识成四智的道理就不能建立了。这个地方是从理论上来说明这个报身是非自性身。
佛受用身,即自性身,不应道理。
这是不合道理。这个开迹显本,我们看《法华经》的开迹显本,没有这么微细。《法华经》它的开迹显本,它这个本门,是包括法身跟报身都叫本门,它只是把应化身简别到迹门。不过本论连报身都把他简别到迹门去了,这样子讲就更彻底了。
答疑解惑第005期圆满

 


{返回 疑问解答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学佛多年五戒知多少(敏公上师关于五戒的系列问答)
下一篇:般若净宗学苑·答疑解惑第004期
 法海迷津(惟觉老和尚佛法禅法问答)
 佛教常识百问
 慧律法师佛学问答录
 佛教基础学之佛学问答 1 (照光法师)
 佛学问答(二)通问(二)
 佛教问答(净界法师)
 佛学问答(六)名相
 解惑录-刚晓法师闲暇解惑集(二)
 解惑录二(耕云先生讲述)
 释疑问答(洛本仁波切答)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九四九卷[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十集]
 大音希声 二、徐恒志老人书信 答南京齐伟居士[栏目:大音希声]
 不要轻视《上师瑜伽导修》[栏目:普巴扎西仁波切]
 念佛成佛(圣印法师)[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地藏经 北美福慧寺开示 第2讲[栏目:海云继梦法师文集]
 授三皈依大意 八、如何积功累德[栏目:法闻法师]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二七六卷[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三集]
 四大菩萨随身法物的涵义[栏目:佛网文摘]
 品寂静之美示梦幻人生[栏目:传喜法师]
 佛教入门[栏目:圣严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