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金刚经》释义 第二十四品、福智无比分
 
{返回 法界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691

《金刚经》释义——第二十四品、福智无比分 

须菩提。若三千大千世界中。所有诸须弥山王。如是等七宝聚。有人持用布施。若人以此般若波罗蜜经。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读诵。为他人说。于前福德。百分不及一。百千万亿分。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

福智无比。福德和智慧无比。如果真正修到福慧具足的时候,是无法用凡间有为的东西来比喻的。布施的七宝不管像须弥山还是恒河里的沙子那么多,这样的福德非常大,但还是有为的。

真正把自性修的清净无为的时候,福智是无法用人间语言来打比喻了。因为自性福慧已经具足圆满,也就如同虚空。既然如同虚空了,人间的那些比喻就太渺小了。

【须菩提。若三千大千世界中。所有诸须弥山王。如是等七宝聚。有人持用布施。若人以此般若波罗蜜经。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读诵。为他人说。于前福德。百分不及一。百千万亿分。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如果有三千大千世界当中,所有的诸须弥山王那样的七宝都聚集在一起。真正的还是比喻我们的自性,我们的自性贪嗔痴各占一大千世界。三千大千世界里面有须弥山王,须弥山王好比魔头支配后天思维,犯错误了、冲动了,都是我们的妄想烦恼。这个魔王就是相对于我们的清净心来说的,是烦恼之王,也可以说须弥山王。

在佛教里,用须弥山来比喻事情非常大,或者是非常高的。每一个须弥山王的七宝多得就像三千大千世界那样,何况有三千大千世界那么多的须弥山王,把这七宝聚合在一起的时候去布施。

如果有一个人受持这部《金刚经》,不管是一句,还是四句偈,或者读诵、或者给别人演说,和诸须弥山王的布施来比较,诸须弥山王还没有读诵、演说经文的百分之一,就是百分之零点几的功劳。须弥山王用所有的七宝来布施,还不如这个人明白这个偈,天天念诵这个经文的功德大。

受持读诵为人演说的功德是无量无边的。七宝布施只是相当于人家的百分之一还不到,百千万亿分都不能来比喻,是不可能相提并论的。

虽然没有用财宝去布施,但读了这部经,用经典给别人去解说,给别人去讲解宇宙真实的道理的时候,这两个的智慧与福德是不能比的。

从自性上来讲,就是说已经证得了清净心,也就是菩提心。在给别人讲解的时候,是用自己最清净的菩提心说的。自己受持、读诵、书写、都是在一种清净梵行下去做的。所以这个时候行善,都是不可以用七宝来比喻的。大家要明白《金刚经》讲得是什么,说来说去都是说我们的自性一定要清净无为,一定要会区分有为和无为。自己修到福慧具足圆满的时候,才能福智无比。福智无比就是和宇宙一样,和虚空一样大,用语言是无法形容的。


{返回 法界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金刚经》释义 第二十五品、化无所化分
下一篇:《金刚经》释义 第二十三品、净心行善分
 《金刚经》释义 第二十八品、不受不贪分
 从修行的角度讲老子的《道经》第十六章 虚极静笃
 药师经释义 第二、文殊师利启请分
 从修行的角度讲老子的《道经》第四十章 有生于无
 《金刚经》释义 第二十品、离色离相分
 药师经释义 第十四、供佛解脱众难分
 从修行的角度讲老子的《道经》第三十五章 往而不害
 药师经释义 第三、药师琉璃光如来分
 随音静观冥想
 药师经释义 第二、文殊师利启请分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寂静之道 第二部 修行纲要 上师瑜伽[栏目:寂静之道·希阿荣博堪布]
 当机者说-布施(雪鸿)[栏目:布施]
 从贤首五教论净土宗的价值——代序[栏目:印光大师永思集续编]
 密乘之门——灌顶开示选 中译者序[栏目:密乘之门·灌顶开示选]
 文殊菩萨的宝珠 ManjusHri Bodhisattvas Precious Pearl [栏目:宣化老和尚开示 Venerable Master Hsuan Hua's Talks]
 《瑜伽师地论科句披寻记》读书会现场实录 第1讲[栏目:宗性法师]
 心灵的处所--北京九朝会“关注城市”城市沙龙[栏目:明奘法师]
 180.问曰:云何当知一切有为法无常?[栏目:大智度论·四百问答]
 印光大师说故事 9、居心忠厚 庆及子孙[栏目:灵岩故事]
 大庄严论经卷第五[栏目:马鸣菩萨]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