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悲智心滴》祈竹仁宝哲开示集 皈依要略
 
{返回 祈竹仁波切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690

皈依要略
2003年10月讲于北京 

    我们皈依后应该注意一些事情,应该知道甚么是应该做的和不应该做的,如果我们做不到的话,皈依是没甚么意义的。这些在皈依证里有写,我们稍后会略微提及。

  并不是说我们一定要经过一个皈依仪式才算信佛,但跟一般人单纯因信仰去拜佛相比,正式皈依三宝有额外的利益。皈依前我们先要知道皈依的好处。

皈依的好处有很多种,归纳起来可以列为八个重点,即八个皈依的利益。

    皈依的八大利益,第一是我们从此成为三宝弟子。人有很多种不同的情况,有些人可能前世是佛教徒,而这辈子出生在一个不信佛的家庭,从未接触过佛法。但在某次去寺院时,他一看到佛像,就因为前世的宿习,突然间毫无缘由地生起极大的信心,在那一剎那,他也等于是变成了三宝弟子。也有这样例外的情况,并非如一般人经过皈依三宝的仪式而成为三宝弟子的。也有些人因为前世的习气、种子,偶然间看到佛经里的一句话而生起一种特别的觉受,认定了讲这个法的人非常特别、殊胜,所以他们发愿自己也能修这样的法。在那一剎那间,他们也自动成为了三宝弟子,也有这样的例外情况。这种自然成为三宝弟子的情况,是因为过去世的业因现在突然在那一剎那碰到这样的缘就成熟了。另一些人可能是因为听了很多佛法,慢慢地有所理解,而对三宝生起了依止之心。区分是否为三宝弟子的关键,在于我们对佛法和三宝有没有真正生起依止心,有的话就是三宝弟子,没有就不是。如果是正式经过了皈依仪式而成为三宝弟子,功德相对来讲会更高。分别在哪里呢?那些因为过去世的善根而自然对三宝生起信心的人,虽然我们也定义其为信佛的弟子,但他们只是在座上忏罪或积累功德时忏净罪障和积累功德,在停止修行而下座后,其功德的增长即告停止。正式经过传统仪式皈依的三宝弟子,即使在睡眠中,因为仍处于皈依状态,其功德仍会不停地增长,并不会因为停止了主动地修行而停止增长。这是分别之一。

  第二是我们从此有资格去受戒而积累功德。一些在家人,如果知道自己今天要做大的善事,如大的供养或布施,会在当天早上受大乘八关斋戒,因为在有戒和无戒的状态下做善业,其功效和功德不一样。皈依戒也是同样的原理。汉人喜欢在每月的十五,或者佛菩萨圣诞时受八关斋戒并修行,因为在持戒的状态下,修行的功德会更大。我们持戒的目的也是为了积累功德,而非为了喜爱受苦而守很多规矩。大乘八关斋戒的一个戒期是二十四小时。在这二十四小时中,即使在睡眠中也是在积累功德,因为在这二十四小时中,只要不破戒,即使甚么也不做,也是在持戒的状态中,这就是一种修行。所以我们应该明白受戒的原因是为了功德的增长。受戒有这么多的好处,但如果我们没有受过皈依,就没有资格受戒。所以皈依的好处之一是你打下了一个地基,以后就有资格去受戒,然后就可以积累功德。我们受小乘的别解脱戒、大乘的菩萨戒,或密法的三昧耶戒都可以积累功德,但你必须首先是一个佛教徒才有资格去受这些戒,借持戒来积累功德。所以皈依为我们以后能受戒、持戒来积累功德打下了一个基础,使我们具备了基本的资格。

  第三是我们在皈依后,由于每天修行,我们的罪业和障碍会越来越少。

  第四是功德会慢慢增长,这是建基于第三点的。因为我们的善与不善、功德与罪障,有如跷跷板的两头,一头高时,另一头就会变低。在我们罪障重时,功德不易增长;而当我们罪障越来越少时,功德自然会增长起来。每个人都追求幸福美满的生活,不愿面对痛苦,但仅仅有这样的心愿并不能达到目的,要获得幸福、避开痛苦,必须有足够的功德。不努力去积累功德的话,任凭你如何辛苦经营,如果没有功德,也无法得到幸福美满的生活。

  第四点延伸到第五点好处,是因为功德自然增长,所以你的内、外障碍就会慢慢地自然消除。人都会有很多的障碍和痛苦,人生就是如此,让我们无法选择。有时上午很顺利,而下午却出了问题;下午很顺利,到晚上却出了问题。人生的本质就是这样。凡夫因为不懂因果,常去找喇嘛、找算命师问:「最近我不太顺利,有很多障碍,请帮我打打卦看看为甚么!」,实际上打卦并没有太大的意义。或者我们听算命的人说自己今年没有甚么大问题就会很高兴,但问题是事实是否如此呢?有很高境界的圣人,可能会真正看到因果,而告诉你有这样的果是因为昔日种下了何种的因。像这样的圣人所说的话,还有一定的可信性。一般替人打卦、占卜、算命的凡夫,他们连自己未来会发生甚么事情都不清楚,又如何能知道你未来会怎样呢?所以,凡夫帮你打卦、算命或许并非毫无价值,或许会有一点点好处,但一般来说意义不大。人们有时候既然问到衲,衲也会帮他们打卦,但一般来说这的意义不大。同外在的障碍相比,内在的障碍——烦恼——更严重。有些人的烦恼、嗔恨心、嫉妒心和贪念都较重,这样的人内心经历的痛苦会更大。而那些没甚么脾气、不嫉妒别人、也没甚么贪念的人,他们内心经历的痛苦相对来说会较小。衲有过这样的体验,相信别人也是一样的。所以我们如果真心要修习佛法,就应该学会不要总抱怨外境,总说别人如何如何不好,令我们倒霉,而应该指着自己的心。因为一切令我们倒霉的事情或者说我们真正的仇人,是我们自己的心。只要我们能打开自己的心扉,压制住烦恼,无论到哪里去,自然会没有敌人、没有仇人,没有人会和你过不去。这并非玩笑,事实就是如此。如果你不能主宰自己的心,不论去哪里,你总会看到别人的过失,认为别人对不起你,认为世上只有自己一个好人。所以作为一个佛教徒,我们在批评时手指不应指向外面,而应指向自己的心。当有些事情使我们发脾气、生起嗔恨心时,我们应当学会反省问题到底是出在别人身上还是出在自己身上,从而使自己平静下来,控制自己的嗔恨心。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佛法修持。碰到任何的问题我们就指着自己,因为问题其实是出自我们自己的心上。这样有一天你的心就会略微安静下来。如果你的手指不指向自己,那外境永远都会给你很多的烦恼。内在的障碍是指刚才讲的嗔恨心、贪念、嫉妒等种种烦恼,外在的障碍是指我们遇到的种种意外,如车祸、水灾、火灾等等。如果我们不依因果法去做人,当昔日所造的业因成熟时,就会碰到外在的障碍,即种种意外和不好的事情。当很多人都有共同的障碍时,就会成为共业,五大——地、水、火、风、空——的不协调就会出现,形成种种天灾。我们无法防止或对治共业,只能承受其报应。当我们碰到人生中遇到障碍时,应该祈请、依止三宝,好好修皈依,但很多人在此时却会去问上师我们应该念甚么咒来对治,这样做实际上是放弃很殊胜的、应做的修行,而去求一些次要的、不重要的修行,并没有太大的意义。应该怎么做呢?比如说当我们生病时,应该明白所生的病是因为过去世中杀生等恶业所感的果报,所以我们虽然生了病,也应该高兴业因现在成熟了,并祈求三宝净化我们的罪业和障碍,应借助三宝来解决我们的问题。又如我们生活穷困,或生意失败、缺乏钱财等,很多人以为念一些咒语就能发财,这也是没有抓住关键。我们应该明白,今生的贫穷必然是因为过去世中悭吝、偷、骗、抢人财物、借钱不还等等的果报成熟。我们可以这样思维:除了我以外,还有许多其他众生也种下过这种恶因,既然我现在已经受报而贫穷,那么但愿我所造的一切此种恶因,以及其他众生所造的此种恶因,全都在我身上感果受报。如果能这样去想,并向三宝祈求忏净罪业的话,可以轻易地令困境好转。能这样做的话,我们就能很容易地改变自己的业力。有些人不明白上述道理,仅去庙里上香,对佛像说:「我现在很穷,请赐我财富!」,这样做想求得财富是不可能的。想要求财必须首先忏净贫困的业因,否则是不可能变成富有的。

  第六个好处,因为第五点——内在、外在都没有障碍,所以世间的事业(如做生意等)和出世间的事业(修持佛法)会轻易成功。功德高的人会对所在的地区有好的影响,如农作物丰收、不会有天灾等等,周围的环境、众生都会得益,因为功德高的人不会有障碍。对于有大功德的人,别人即使想加害,也无法成功。没有功德的人即使没有人迫害,他自己也会碰到种种痛苦和倒霉的事情。没有功德的人就算生活富足,没有人害他,他自己也会胡思乱想,为自己增添很多痛苦。这就是苦。所以因为第五个好处,没有内、外的障碍,你的任何世间、出世间的愿望都能轻易成办。

  我们皈依后如果每天都念诵皈依文,功德逐渐生出,没有内、外障碍的影响,即使别人硬要把你塞进三恶道,他也无法做到。这是第七种利益。

  第八个好处是皈依后我们就走上了成就之道。成就之道当然有快有慢,但我们会越来越接近我们的目标。目标有两种:如果我们走小乘的道路,最终的成就是解脱;如果走大乘的道路,最终的成就是成佛。

  以上为皈依的八大利益。皈依其实有很多种好处,我们前面所讲的是主要的八种,而非只有八种。要使皈依仪式真正生效,我们在念皈依文时必须想着这八大利益,心中思念皈依的好处,生起想要得到皈依之心。如果没有希求得到皈依之心,抱着试试看有没有好处的心来参加皈依仪式,就不能肯定是否能真正地得到皈依。是否能得到皈依取决于受者的心。衲会按传统的规矩为大家授皈依,但能否得到就要看你们自己了。所以我们同时要生出这样的决心:「我的确得到了皈依,我圆满地皈依了三宝!」
第四点延伸到第五点好处,是因为功德自然增长,所以你的内、外障碍就会慢慢地自然消除。人都会有很多的障碍和痛苦,人生就是如此,让我们无法选择。有时上午很顺利,而下午却出了问题;下午很顺利,到晚上却出了问题。人生的本质就是这样。凡夫因为不懂因果,常去找喇嘛、找算命师问:「最近我不太顺利,有很多障碍,请帮我打打卦看看为甚么!」,实际上打卦并没有太大的意义。或者我们听算命的人说自己今年没有甚么大问题就会很高兴,但问题是事实是否如此呢?有很高境界的圣人,可能会真正看到因果,而告诉你有这样的果是因为昔日种下了何种的因。像这样的圣人所说的话,还有一定的可信性。一般替人打卦、占卜、算命的凡夫,他们连自己未来会发生甚么事情都不清楚,又如何能知道你未来会怎样呢?所以,凡夫帮你打卦、算命或许并非毫无价值,或许会有一点点好处,但一般来说意义不大。人们有时候既然问到衲,衲也会帮他们打卦,但一般来说这的意义不大。同外在的障碍相比,内在的障碍——烦恼——更严重。有些人的烦恼、嗔恨心、嫉妒心和贪念都较重,这样的人内心经历的痛苦会更大。而那些没甚么脾气、不嫉妒别人、也没甚么贪念的人,他们内心经历的痛苦相对来说会较小。衲有过这样的体验,相信别人也是一样的。所以我们如果真心要修习佛法,就应该学会不要总抱怨外境,总说别人如何如何不好,令我们倒霉,而应该指着自己的心。因为一切令我们倒霉的事情或者说我们真正的仇人,是我们自己的心。只要我们能打开自己的心扉,压制住烦恼,无论到哪里去,自然会没有敌人、没有仇人,没有人会和你过不去。这并非玩笑,事实就是如此。如果你不能主宰自己的心,不论去哪里,你总会看到别人的过失,认为别人对不起你,认为世上只有自己一个好人。所以作为一个佛教徒,我们在批评时手指不应指向外面,而应指向自己的心。当有些事情使我们发脾气、生起嗔恨心时,我们应当学会反省问题到底是出在别人身上还是出在自己身上,从而使自己平静下来,控制自己的嗔恨心。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佛法修持。碰到任何的问题我们就指着自己,因为问题其实是出自我们自己的心上。这样有一天你的心就会略微安静下来。如果你的手指不指向自己,那外境永远都会给你很多的烦恼。内在的障碍是指刚才讲的嗔恨心、贪念、嫉妒等种种烦恼,外在的障碍是指我们遇到的种种意外,如车祸、水灾、火灾等等。如果我们不依因果法去做人,当昔日所造的业因成熟时,就会碰到外在的障碍,即种种意外和不好的事情。当很多人都有共同的障碍时,就会成为共业,五大——地、水、火、风、空——的不协调就会出现,形成种种天灾。我们无法防止或对治共业,只能承受其报应。当我们碰到人生中遇到障碍时,应该祈请、依止三宝,好好修皈依,但很多人在此时却会去问上师我们应该念甚么咒来对治,这样做实际上是放弃很殊胜的、应做的修行,而去求一些次要的、不重要的修行,并没有太大的意义。应该怎么做呢?比如说当我们生病时,应该明白所生的病是因为过去世中杀生等恶业所感的果报,所以我们虽然生了病,也应该高兴业因现在成熟了,并祈求三宝净化我们的罪业和障碍,应借助三宝来解决我们的问题。又如我们生活穷困,或生意失败、缺乏钱财等,很多人以为念一些咒语就能发财,这也是没有抓住关键。我们应该明白,今生的贫穷必然是因为过去世中悭吝、偷、骗、抢人财物、借钱不还等等的果报成熟。我们可以这样思维:除了我以外,还有许多其他众生也种下过这种恶因,既然我现在已经受报而贫穷,那么但愿我所造的一切此种恶因,以及其他众生所造的此种恶因,全都在我身上感果受报。如果能这样去想,并向三宝祈求忏净罪业的话,可以轻易地令困境好转。能这样做的话,我们就能很容易地改变自己的业力。有些人不明白上述道理,仅去庙里上香,对佛像说:「我现在很穷,请赐我财富!」,这样做想求得财富是不可能的。想要求财必须首先忏净贫困的业因,否则是不可能变成富有的。

  第六个好处,因为第五点——内在、外在都没有障碍,所以世间的事业(如做生意等)和出世间的事业(修持佛法)会轻易成功。功德高的人会对所在的地区有好的影响,如农作物丰收、不会有天灾等等,周围的环境、众生都会得益,因为功德高的人不会有障碍。对于有大功德的人,别人即使想加害,也无法成功。没有功德的人即使没有人迫害,他自己也会碰到种种痛苦和倒霉的事情。没有功德的人就算生活富足,没有人害他,他自己也会胡思乱想,为自己增添很多痛苦。这就是苦。所以因为第五个好处,没有内、外的障碍,你的任何世间、出世间的愿望都能轻易成办。

  我们皈依后如果每天都念诵皈依文,功德逐渐生出,没有内、外障碍的影响,即使别人硬要把你塞进三恶道,他也无法做到。这是第七种利益。

  第八个好处是皈依后我们就走上了成就之道。成就之道当然有快有慢,但我们会越来越接近我们的目标。目标有两种:如果我们走小乘的道路,最终的成就是解脱;如果走大乘的道路,最终的成就是成佛。

  以上为皈依的八大利益。皈依其实有很多种好处,我们前面所讲的是主要的八种,而非只有八种。要使皈依仪式真正生效,我们在念皈依文时必须想着这八大利益,心中思念皈依的好处,生起想要得到皈依之心。如果没有希求得到皈依之心,抱着试试看有没有好处的心来参加皈依仪式,就不能肯定是否能真正地得到皈依。是否能得到皈依取决于受者的心。衲会按传统的规矩为大家授皈依,但能否得到就要看你们自己了。所以我们同时要生出这样的决心:「我的确得到了皈依,我圆满地皈依了三宝!」
    下面要说的有六点,不论是已经正式皈依三宝的佛教弟子,或是对三宝很尊敬但并未受皈依的弟子,都应该遵守这六点。

  因为皈依了佛宝,我们不应该再皈依天界的神,或者土地、鬼、龙等等。我们可以去供养一下,但供养时的心态应该是「这个请你吃,这个请你喝......」,而不能依止。依止是指「我今生所有的幸福、我未来生所有的前途都付托给您了!」的心态。如果我们以这样的心去依止龙、神、土地等,就违犯了皈依三宝的戒条。为甚么我们不皈依他们呢?因为他们跟我们的分别不太大,他们跟我们是一样的境界。他们跟我们凡夫一样,没有无缘的悲心。如果给些饮食以讨得他们的欢心,他们或许会帮助我们,赐予一些福报;但如果我们忘了供养或者不再供养,他们可能就会不高兴,甚至会加害于我们。这样的对象其实跟我们凡夫一样,没有资格成为我们依止的对象。如果我们仅仅去供养,并不会违犯皈依。供养的意思是「这里有一些好的饮食等供品,如果你愿意的话就帮帮我的忙,达成我的某心愿;不愿意的话,也请你至少不要加害于我!」以这样的心态去供养是可以的。「如果你在这里,我就供养一些东西给你!」,应该是这样的心。衲看到很多佛教徒在寺庙里看到神像、土地公或龙神等就去拜,这是很不好的,千万不要去顶礼。拜一些民间信仰的或不知道是甚么的东西,这样做有时候会把很多很不好的东西带回家。很多人家里闹鬼或碰到鬼上身之类的事,多半是因为自己因不懂而到处乱拜所致。拜或依止世间的鬼神,往往会带来很多的麻烦。虽然偶然会有一点点的好处,但很多时候我们惹到的麻烦比得到的好处还多。如果我们临死前去拜世间的鬼神,生起「我快要死了,请你快点救我!」的念头,我们死后牠会把我们的心识带走,我们就会成为牠的侍从、下属等。我们做人时都会很害怕鬼,如果因为到处乱拜而导致自己下世堕于鬼道,那又该怎么办呢?如果我们自认为是佛教徒的话,就不应顶礼世间的鬼神。我们真正皈依三宝的人,功德比世间的天神、鬼更大。

  刚才讲的第一点是对应佛宝的。第二点是针对法宝的。既然皈依了法宝,我们不能伤害任何众生。我们常常自称为「佛教徒」。当你宣称自己是佛教徒时,也就等于是在说:「我是一个不伤害任何生命的人!」,所以我们不能杀生。当然,我们每天都可能杀害数以百计的生命,比如我们去花园散步或在路上走时,会无意中踩死很多生命。因为我们是无意中杀死了牠们,并没有杀生的动机,所以我们并没有违犯这一条。这样无意中的杀生多少也会有业报,但这并不是一个圆满的杀业,这不是一个真正、完整的杀业。可是如果我们看到一只蚊子飞过来,因为怕被牠咬,很讨厌牠而拍死牠,这样就是一个圆满的杀业,这是完整的杀生,因为你心里想着:「我要杀掉牠!」,有了杀生的动机。圆满的杀业有很大、很重的果报。如果我们最初看到蚊子而想打牠,但突然记起我是一个佛教徒,不应该伤害众生,结果没有打,这样的情况应定义为起点为不善业但最终得到功德的行为。我们不能生嗔恨心,更不能杀生。碰到这种情况我们不但不应生起嗔恨心,还要生起安忍的心,多为牠念「唵玛尼叭咪吽」等咒语,不应心里想着:「但愿你去死!」或把牠弄死。所以善业和不善业的区别在于我们的动机。如果我们以嗔恨心去杀生,果报会很重。如果出于悲心去杀生,业报会轻一点。比如说因为蚊子携带病毒,怕牠咬了小孩后小孩会生病,甚至可能会死,由于这样并非出于嗔心,而是基于悲心去杀生,果报会不同。大家应该明白,衲现在只是在解释业报的轻重,并不是说可以基于悲心去杀生。我们皈依后就不能杀生。如果我们有动机、有对象,然后完成杀业,这样的杀业是完整的,而完整的杀业是最严重的,所以我们对于因果的取舍必须很谨慎,要学懂善恶因果法则,知道甚么事情对我们有利、甚么事情对我们不利。业力因果是很奇怪的。比如说有一只黑羊、一只白羊,我们本打算杀黑羊,可是不小心杀错了白羊,虽然同样是杀生,但果报会有很细微的分别。杀生的业报也有很多细微的分别。被杀的动物体积越大,业报就越大,例如杀一只蟑螂的业报比杀一只蚊子的业报大,杀一只老鼠的业报又比杀一只蟑螂的业报大。陆上的动物中,或许大象的体积是最大的,杀象的业报就比杀牛的业报更重。为甚么有这样的分别呢?因为动物的身体越大,被杀时所受的痛苦就越大,而你给众生的痛苦越大,你杀生的业报就越大。所以我们要注意不要杀生,也不要指着甚么说:「我要牠死!」,或指着某个对象让人去杀,比如说我们去海鲜餐厅,指着一条鱼叫人帮你杀了牠,作为一个皈依了三宝的佛教徒,我们不能这样做。昨天已经死了、不是为你杀的鱼、肉等等,如果我们不吃素的话,吃这些是可以的。牠们已经被杀,且不是直接为你而杀,你虽然去吃牠,但并不是你令牠死的。所以我们如果不吃素的话,买肉时不能叫人帮你现杀活物,只可以买现成的、过夜的肉类。比如说有八个人去吃饭,点了一条鱼而导致牠被杀。虽然死的只有一条鱼,但因为每个人都有动机,其行为也是完整的,所以每个人单独都累积了杀一条鱼的业报,而非杀八份之一条鱼的业报。八个人加起来总共累积了杀八条鱼的业报,而实际上死的只有一条生命。这是很微妙的。我们要很注意,这一点很重要。大家都很清楚我们自己如何珍惜自己的生命,动物当然也很珍惜牠自己的生命,我们这样去想就会明白了。人最珍爱、最怕失去的是自己的生命,难道我们以为动物不是这样的吗?比如我们去公园里观察昆虫,虽然我们不能跟牠们沟通,但牠们的反应会怎样,我们能猜得到。我们可以推论出牠们跟我们是一样的。比如我们拿一片树叶去碰一个正在移动的昆虫,牠马上会一动不动地装死。过一分钟后,牠觉得好像没人留意,牠又会突然逃生。虽然彼此无法沟通,但如果你观察,很明显动物也是很怕死的。牠们跟我们一样,最珍惜的是自己的生命。当你碰牠的时候,牠不知道你想做甚么,牠可能会以为这个人要杀牠,所以会装死保护自己的生命。这跟我们人是一样的。为甚么我们要不杀生,或者说放生是一种很大的善行、有很大的力量?这是因为杀生是把牠最珍惜的东西夺走了,而放生则是把牠最珍惜的东西留给牠。杀生是一种很重的罪业。有些佛教徒说:「我是佛教徒,不能杀生,我付钱你来帮我杀。」,这样是最糟糕的。这样的业报比自己杀的业报更重。如果你要这样做的话,宁可自己亲手去杀。命人代杀不但不算你没杀生,而且比你自己杀生更糟糕。真的有这样的人,有些佛教徒聘人回家帮他杀,说:「我是佛教徒,不能杀生,我要守戒,所以我付点钱你来我家帮我杀。」他以为这样就是戒了杀生,这是很可笑的。这一点我们不应视为有很多规矩,让我们这个不能干、那个不能干,而应该想是我们自己从中得到了好处,因为不杀生或放生是在为自己积累长寿的因缘。不仅只是今生,如果我们下一生转世为人,那一生也会长寿,因为长寿就是不杀生或放生的果报。

    第三点是我们既然皈依了僧宝,就不应该常与恶知识在一起。僧宝可分为胜义僧宝及世俗义僧宝两种,前者包括菩萨、辟支佛、声闻、罗汉及出世间护法等,后者乃指四位或以上之具戒凡夫比丘团体。既然已经皈依了僧宝,依戒条来说,我们不应该常与恶知识在一起。依传统的规矩衲必须这样说,但现在这样的年代,这一点可能无法避免。我们不能坏了传统,所以衲必须如此讲,但实际操作上可能比较难。甚么叫「恶知识」呢?比如说不信因果、不信三宝,只知道吃喝玩乐的损友就是恶知识,他们是对我们有不良影响的一些人。为甚么皈依后要遵守这一点呢?因为新皈依的佛教徒,跟恶知识或恶友在一起,很容易受他们的不良影响,结果自己也变得退失皈依心,不再皈依三宝了。这一点的原意是为了杜绝这样的情况,所以并不是说皈依后就绝对不能和恶知识在一起,等到你对三宝有足够的信心和依止的量,不再能被任何人所影响时,跟恶知识在一起是没有问题的,并不违犯这一点。怎样才算有依止的量呢?举例来说,如果有一个伊斯兰教的国王把你抓去了,他知道你是依止三宝的佛教徒,他说:「如果你继续依止三宝,我就判你死刑。如果你愿意放弃依止三宝,就不用被处死。」如果这时你选择放弃依止,那你就没有依止的量。如果你这时想都不想就回答:「死就死吧!」,也就是说放弃对三宝的依止根本不在你的考虑范围之内,这样的情况就可说是有了依止的量。有了这样的依止的量,你自然不会受别人的影响以致不信三宝。有了这样的资格,你跟谁在一起都行。为甚么要小心不良的影响呢?因为我们是新的佛教徒、新的三宝弟子,我们对三宝的依止心好像纸一样薄,碰到这样的情况,我们会因为怕死而不加思索地选择放弃依止。别说放弃生命了,如果你现在失业了,没有钱,生活非常贫苦,这时有个不信佛教的老板说:「我不喜欢佛教徒,只要你不当佛教徒,我就给你钱和工作。」,你想都不想就会答:「好!我就放弃佛教,没甚么大不了的!」我们的依止心就只是这样的程度,所以这一点才是关键的问题。

  第四点,既然已经皈依了佛宝,我们不能以世俗的价值来看待佛像。比如说我们有一些佛像,有镶了钻石的,有金造的,有泥造的,有木头造的,我们不能说:「这是金佛像,应该放在佛坛上比较好的地方;这是泥的,要搁在次要的地方......」这样想是把佛像看成世俗的财物,这就违犯了第四点。我们不能这样想。哪怕我们有一尊钻石雕成的释迦牟尼佛像,非常值钱,我们也不能把它卖掉。我们也不能把佛像放在地上,或放在门口、跟鞋子放在一起等等。这样不恰当的情况有很多很多,不能一一列举。简单来说,我们对佛像要视为真佛,不能如前面所说的方法对待。

  第五点,既然皈依了法宝,我们必须视佛经等为法宝。实际上这并不是真正的法宝,这只是一本书,但我们必须要把它视为真正的法宝。佛经是很殊胜的,就算用它压在佛像的头上,也没有犯甚么错误;而把佛像压在佛经上却是不对的。跟佛像相比,佛经更殊胜。我们念完经后必须很尊敬地用干净的布包起来,重新放回佛坛上,不能像对待报纸那样把它随便搁在一边。如果佛经太残旧,实在无法看了,我们又有了新的,也不能把它当垃圾扔掉,但可以去高山等干净的地方很恭敬地烧掉它。这是很重要的一点,对待任何经书都必须如此。佛经或佛的本生故事、传记等,我们都应以这样的心来尊敬。我们尊重的话,得益的是我们自己,这是很重要的。

  既然皈依了僧宝,我们要视僧、尼为真正的僧宝,乃至于他们的袈裟上有一块破布掉在地上,我们看到后都要恭敬地捡起来,视为是真正的僧宝的衣服,很恭敬地把它收好。我们看到僧、尼要视为真正的僧宝。能这样想,得益的是我们自己,对他们并没甚么好处。

   这六点到此就说完了。这六点是比较重要的,必须很谨慎,同时也必须避免十恶业。不论对出家人还是在家人来说,行十善业及戒除十恶业,是最低的标准。同时,早晚各念皈依文三次并礼佛,是必须保持的习惯。有机会的话,我们可以用饮食等等作供养。如果家里有佛坛,我们可以把供品放在佛坛上;没有佛坛的话,在吃东西前心里想着佛法僧三宝而供养,这样供养也行,不一定要放在佛坛上才算是供养,因为三宝并不只存在于佛像里面,你起念的时候祂就在面前了。佛陀不需要我们的饮食,祂是从定中得到滋养的,不存在肚子饿的情况,所以我们不是为了佛陀而做供养的。供养三宝是为了我们自己得到功德,我们不要以为佛陀像世间的神灵一样会肚子饿。

  关于皈依今天就说到此为此。希望大家从此好好地皈依三宝。


 


{返回 祈竹仁波切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悲智心滴》祈竹仁宝哲开示集 调整闻法及修行动机
下一篇:狮吼棒喝--大藏寺祈竹仁波切问答选录
 《甘露法味》菩提道次第 普善德根本论 释义开示 内容简介
 简单的漫谈密法
 藏医的独特治疗学
 《心灵甘露》大藏寺祈竹仁宝哲嘉言
 修持之要法
 《甘露法味》菩提道次第 普善德根本论 释义开示 依止师长
 《悲智心滴》祈竹仁宝哲开示集 藏传佛教修学次第
 《心生欢喜》兜率净土上师相应法门导修 兜率百尊仪轨全文
 《甘露法洋》菩提道次第广论释义开示 因果
 《福份无量》--积福之道开示 熏烟供养法门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八关斋戒讲义(宏泰法师)[栏目:八关斋戒]
 19.变幻成鱼的龙 Dragon In Disguise[栏目:放生故事 The Story About Free Captive Animals]
 佛教与自然生态(下)[栏目:星云大师论文选]
 禅修手册 附︰不捉持金钱戒[栏目:禅修手册]
 梦中梦因果问答 98 为什么父亲能很快擢升,但薪水却不高?[栏目:梦中梦因果问答-泰国高僧]
 读《口业之过》有感(释传本 沙弥尼)[栏目:大悲寺妙祥僧团·心得体会]
 授居家二众三皈、五戒仪规[栏目:佛教念诵集]
 第八则:禀遵佛制不犯戒[栏目:广化律师弘法故事集]
 超越痛苦[栏目:慈诚罗珠堪布·微教言]
 什么是藏教的菩萨?[栏目:在家居士律仪五百答]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