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现证庄严论显明义疏清凉记 第十九讲
 
{返回 般若波罗密多教授现证庄严论显明义疏清凉记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155
第十九讲  九月十日
 
清凉记
四加行十二种所缘行相,皆归结於空,以为三乘共道方便,空方无碍也。一切种智十法修行之所缘,以四静虑为主,是见道以后之事。
 
狮子贤义疏
所缘云何?所缘者:
 
颂云  所缘一切法       而又善(一二三)等是   世间(四)之解了   欲此世间离(五)
有漏(六)无漏(七)法  凡有为(八)无为(九)  诸学(十)者共法   及不共(十一)力等
 
此中所说者:今先略明善(一)、不善(二)、无记(三),如其次第指明善学练习之方法。而断除三有等及无记之身体业等是也。如是以下彼净性(四)及世间(五)(漏无漏)二种性之分别有四(四静虑)。别馀等数如之。一切愚夫(六)人士及彼随行五蕴,圣者(七)士夫一切所摄之静虑四,我见(八)对治非处罪恶取执之五蕴如彼见者对治之四念住,因缘(九)粗业欲界因缘不系之如性、圣者(十)士夫一切相续出生之四静虑,正等(十一)圆满大觉相续出生俱有之法十力等。如是等一切法,如其所有了解次第之所缘者,所缘相之十一种也。
 
清凉记
所缘有十一法:一、善。二、不善、三、无记;世出世间等四对共有八法:世间谓凡夫有漏五蕴,出世间谓一切圣人所摄之四静虑;有漏者谓五取蕴,无漏者谓对治我见之四念住;有为者因缘随转之欲界等三界,无为者因缘不系之如性;有学声闻圣人共法,谓一切圣人相续种出生之四静虑,不共法,谓佛相续中出生之十力等。
此中善者,疏云是沙门法。依胁尊者意说,四缘名善:一、自性善。信、惭、愧、无贪、无瞋、无痴。二、相应善。十一善心所及相应心。三、等起善。善心等起之身语业。四、胜义善。涅槃安稳。(分别论说一是智,二是识。馀同。)不善四种者:一、自性不善。无惭、无愧、贪、瞋、痴。二、相应不善。谓诸烦恼及相应心。三、等起不善。不善等起之身语业。四、胜义不善。谓生死不安稳。(分别论说一是痴,二是识相应。馀同。)又依胁尊者意云:若法是如理作意自性、相应、等起、等流果、离系果者是善,若法是不如理作意自性、相应、等起、等流果者是不善。馀是无记。如理作意者,惭、愧、三善根、信等五根。不如理作意者,无惭、无愧、三不善根、五盖。又舍利弗《集异门论》说:能感可爱等流果及可爱异熟果者是善。与此相违是不善。馀是无记。分辩三性,是处非处,最为紧要。宗门真有修行之禅师,多於此教人入手。世间者,三世迁流,具生住异灭无常四相,随因果业报流转,不由自主,即是三界。出世间者,即是涅槃,依五法蕴而证,主要依四静虑。世间是苦集二谛,出世间是灭道二谛。有漏即世间,无漏即出世间。有为者,苦集谛及道谛一分。无为者,灭谛及道谛中解脱等一分。疏云如性,非世间粗业,乃静虑照见之境也。不共法者,谓十力、四无畏、大悲、三念住,此由内之证断十八不共法引生之力用也。此等十一所缘之义,应依俱舍、六足等善学。
 
狮子贤义疏
如彼所缘成就之大,应如何作解耶?大所作者,
 
颂云  有情心殊胜  及究竟断证  由此三大出  大所作应知
 
如是所云,於一切种种之一切种种智性完全了知之门,乃至出生成就大觉菩萨等之性。於一切有情具有普平胜性之大心性及断大性及证大性之自在所作者也。依如是等成就趣入之故,於彼三大性及俱有,完全所作之三智,是应作也。
如此大意之名诠者,是修行成就所依之因成就之名也。凡彼自己所乐欲之自性一切智性三种,及境行善法所依之因,及种种一切现实圆满之证得等现证之四种,於中各各现证。亦云波罗蜜之依因,及所作之成就是也。
 
清凉记
所为之义谓三种大。见道以后,方能真缘大之境界。以凡夫心比量而缘者,皆是疏缘。我执所缚,大心不起,如虾蟆鼓气,欲效牛之大,终不能也。三大者,缘一切有情普遍平等殊胜之大悲,自己与一切有情皆令断尽烦恼之大断,自己与一切有情皆令成就一切种智之大证也。十法中,前六发心是心大,中三是断大,决定出生是证大。了解三智即见相似之大性。三智体是心大,四加行道是断大,法身果是证大。三大即全部般若之义也。
 
狮子贤义疏
凡此等如其所有之加行、及见、与修等,诸道差别之自性之成就之性相分别之甲铠、及契入、与资粮,及决定成就等之内中,以精进之自性为始初最要,而作甲铠之说明也。
 
颂云  各各施等中  各以六种摄  云何修甲铠  说如六种六
 
所云如是,施等诸法中,所施、能施上,凡能作声闻等之意想类务断(戒),闻一切士夫不悦耳之言能忍(忍),欲望发生及於他依赖性能作舍,自勤(进)及去贡高不群之一心,及与他乘等不合独己增上性之一心(定)也、此等应当回向无上正等圆满菩提(慧)。如是等如次是於色施等上能作无所缘之甲铠,及於彼施中能谨守戒律,忍耐圆成,始终精进,静虑成就,般若能作也。如是施等波罗蜜多,各各施等所摄,六与六乘成三十六,是广义式之施等六法齐全甲铠修行成就之六种也。
 
清凉记
甲铠即是精进。此下四法,皆应加入精进。一度即贯六度。楞伽经说,一地即贯诸地。由精进力能超越也。於施等上断声闻作意等,戒也。
能忍一切士夫不悦耳之言,忍也。发起欲乐心不依赖他,勤也。(依赖他者即是偷心)。不杂馀乘意乐之一心,定也。回向无上菩提,慧也。一一度中各摄六度,如大般若第二分、第三分说。
 
狮子贤义疏
被著如是等甲铠,於行契入出生,二者(因果)趣向之成就者,行契入也。
 
颂云  无色(一)定施(二)等  诸道(三四)无量四  无所(五)缘随具  三轮(六)净为二
所作(七)大现知(八)   一切种智(九)相  大乘行契入    向上者应知
 
如是云者:静虑()无色令修行者趣入,施等()波罗蜜六,见道()修道无学道殊胜道,四无量(四),无所缘(五)及具足,一切现实三轮清净(六),大所作(七),六现知(八),如是一切为种智性(九)体上正真住之性相也(有九种)。是大乘门任何所有(必须)之自性因果门之契入修行成就之九种也。
 
清凉记
契入正行,是大乘法成就必经之共道,无碍速成之门径。契者契合,不凿枘违戾也。故契入意义较趣入深。此中九法:
一、四禅、四无色定。
二、施等六度。
三、见、修、无学、胜进等诸道。
四、四无量心。
五、无所缘(缘一切法之总观、令正智生住),及俱有之通达无常苦等。
六、三业清净,亦令他三业清净。
七、所为三大性如上所说。
八、六神通。
九、一切种智十法行。
此为修一切种智之科目表,全备即出生一切种智也。
 
狮子贤义疏
如是入行所作中资粮也。士夫资粮之成行者:
 
颂云  悲心(一)施等六(二-七)  止(八)(九)诸所有      兼运(十)不离道   悉方便(十一)善巧
(十二)十三()二资粮  道(十四)总持(十五)十地(十六)  对治(十七)行资粮  行次第应知
 
如是所谓大悲一、施二、戒三、忍四、精进五、静虑六、般若七、止八、观九、双运十不离道、方便善巧十一、慧十二、福十三、见道十四等业、总持十五等、十地十六、对治十七等无所缘等,是未超世俗业之大乘事义究竟成就者。以大悲等所有正真成就,是大菩提能作摄持之自性故。大悲等者,是资粮之首,十七资粮并吸纳故。
此中慧资粮者:内也一,外也二,内外二三也,空空四也,大空五也,胜义空六也,行空七也,无行空八也,超边际空九也,无始空十也,无终空十一也,无对待空十二也,自性空十三也,一切法空十四也,自相空十五也,无所缘空十六也,无实质之自性空十七也,实质与实质无空十八也,自之自性空十九也,他之自性空二十也,此分别空性之二十种也。
 
清凉记
资粮正行从资粮道乃至无学,此中所说有十七种:一、大悲为首,总持愿行。二至七、为六度。应注意四法:(一)、广解义相,(二)、持菩萨戒,(三)、常修无间,(四)、究竟彼岸。八、止。九、观。十、止观双运。止观为资粮。止观复有资粮,如定道资粮颂所说,是其纲要。天台小止观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亦说定道资粮事。后世惟取五停心观,其馀均废弃。台宗止观方法亦非自创,仍由印土诸师传来,废弃甚为可惜。资粮全备,止观必成,舍此别无捷法。唯资粮亦不可太泛,反成累赘。止观之义,参考菩提道次第、法蕴足论等广说。止及观俱成就,然后能双运。十一、方便善巧。不是自己打主意,依佛所教,方是究竟方便善巧。十二、智慧。十三、福德。瑜伽云:“福德资粮者,谓由此故,於其获得随顺资具,丰饶财宝,遇真福田为善知识,离诸障难,能勤修行。智慧资粮者,谓由此故成就聪慧,有力有能解了善说恶说法义,获得随顺法教义教教授教诫。”又云:“云何福果?云何智果?谓诸菩萨依止福故,虽复长时流转生死,不为极苦之所损恼。又随所欲能摄众生为作义利依止智故,所摄受福是正非邪,又能起作无量善巧事业乃至究竟当证无上正等菩提。如是略说福果智果,如其所应品类差别复有无量应知。此中若异熟体,若异熟因,若异熟果,如此一切,皆依於福,从福所生。福复依智,从智所起。是故二种於无上正等菩提虽俱是胜,而於其中福为最胜,智为无上。若诸菩萨於福於智随缺一种,决定不能证於无上正等菩提。”世亲菩萨云:“福智资粮以大乘熏习为因力,以事佛为善友力,以一向决定胜解为作意力,由此能修正行,积集善根,能入大地,为依持力,渐次圆满。”福慧必平等发展。有福无慧,修行不能契入;有慧无福,则多危险。十四、道资粮。谓五道次第。十五、总持资粮。即陀罗尼门。佛地经论云:“陀罗尼者,增上念慧,能总任持无量佛法,令不忘失,於一法中持一切法,於一文中持一切文,摄藏无量诸功德故,名无尽藏。”陀罗尼有法陀罗尼、义陀罗尼、咒陀罗尼、能得菩萨忍陀罗尼,如瑜伽广说其相。智者大师禅波罗蜜次第法门有隐略未尽处,即是须经师传之总持门也。陀罗尼门不知其义但诵持者,即是资粮。
 

{返回 般若波罗密多教授现证庄严论显明义疏清凉记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现证庄严论显明义疏清凉记 第二十讲
下一篇:现证庄严论显明义疏清凉记 第十八讲
 现证庄严论显明义疏清凉记 第六讲
 现证庄严论显明义疏清凉记 第三十一讲
 现证庄严论显明义疏清凉记 第十一讲
 现证庄严论显明义疏清凉续记 第十二讲
 现证庄严论显明义疏清凉续记 第九讲
 现证庄严论显明义疏清凉续记 第十七讲
 现证庄严论显明义疏清凉记 第二十九讲
 现证庄严论显明义疏清凉记 第三十七讲
 现证庄严论显明义疏清凉续记 第八讲
 现证庄严论显明义疏清凉记 第十五讲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怎样发心修行 4[栏目:学修笔记·学诚法师]
 中国佛教的特色(陈国灿)[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圣者言教 第十四课(五)恶念发心[栏目:圣者言教]
 气功人士理所当然应学佛[栏目:索达吉堪布]
 感恩无尽[栏目:普寿寺僧众园地·修学体会]
 论作为全球伦理基础的佛教伦理[栏目:魏德东教授]
 你亮起来了,世界就跟着你亮起来了[栏目:海涛法师·菩提心语]
 《禅苑蒙求瑶林》并《拾遗》举隅[栏目:陈士强教授]
 To Investigate Suffering[栏目:The Four Noble Truths]
 金光明最胜王经 解题[栏目:佛书解题]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