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讲 九月二十六日
【狮子贤义疏】:
此为乐广之有情利益设施,如此八品义门乃至广说种种行相。又为乐略义者说云。
颂云 相及彼加行 彼极彼位次 彼竟彼成熟 另摄为六义
如是颂云者:
一、最初种种一切智性中,诸一切智性三者,现法导行作用显示依住是其性相。
二、即于此中使能自在所作故,为彼一切自性三种之修行者,入于加行中种种一切行相观证,现时圆满一切智性三种之加行能作也。
三、此于最极纯熟修行者,卓越完全行为故,顶上现证者,于一切智性三者炽然之住品是也。
四、于此所证之正真决定坚固所作故,别别究竟行相,种种修行之事义,宗要正确能作之边畔现证者,一切智性三者上之位次住品是也。
五、此于行上无有差别(不作),正真一刹那现圆菩提者,于一切智性三者,究竟住品之类是也。
六、此中彼彼之果即是法身能作及俱有者,一切智性三种之成熟故也。
此是佛母大般若经一切义摄,别说六种者也。其义亦与如前所说不背者也。此中为利乐一切有情故,施设如此略义六门行相说竟。
复次更总摄为乐利一切有情故,施设三种行相云。
颂云 摄境有三种 因四加行性 法身事业果 摄义又三相
如是颂云者:
一、最初正真一切智性上等等,一切智性三种之自性者,是入境之因也。
二、此中如何详细加行者,是此下种种一切智现圆证等中现证之四种加行是也。
三、如是加行及俱有之因,此因之果,如是尽皆归纳法身事业及俱有等果,是大般若佛母全经大义之略摄又三种相也。此如如所说之作述如是。
以上疏文竟,以下是藏文翻译人之笔也。
依彼仅少之辞义 由彼行相名数等
诸善巧说母经中 少知略义此所作
若是未知一切等 次第完善则不摄
此中摄等细分辩 所有差别尽确定
圣者清净解脱军 能仁义门见理者
位次容易辞容易 体等加行无所作
堪布正真作显明 贤德上师顶礼足
辞品(义理)分析明显现 即此论主狮子贤
此中联接事业生 善体以此皆获得
复此一切众士夫 愿获如来大般若
般若波罗蜜多教授现证庄严论显明义疏
大阿舍黎狮子贤造疏 西土堪布达耶嘎日阿 为肃清乐札瓦才能集译故所请之抉择也。
拉萨大德恩师康萨仁波卿教授 弟子能海比丘译成汉文。
【清凉记】:
以上八品文竟,次为饶益乐中之有情,将八法摄为六,复说一颂。“相”即三智,为趣向之目标,须先认识清楚。“彼加行”即圆加行。总明三智之作法、行相、观证次第、联系方法、事前准备。如有地图里程,不难到达目的地。仅有三智法相,不知加行方法,亦不能成就三智也。“彼极”即顶加行。为三智修行至极熟练,犹如舟师老于航行,则熟知岩礁滩险之津要,风涛变异之征兆,避难就易之方便,故能不为障难所阻,疾达彼岸。但若三智法相加行次第不熟,则此作用亦不能起。“彼位次”即边次加行。为三智加行之渐次,由六度摄归般若,配合六念,在事相起实际作用,最后归空法空,以涅槃为究竟,依此日日练习。“彼竟”即刹那加行。为三智修行究竟,最后刹那成佛。此最后刹那由修行经过一一刹那之所证得积累而致。壮士一弹指有五百刹那,佛说喻如重叠五百张树叶,以利刀一斫断之,所经一一树叶各为一刹那也。“彼成熟”即法身,为三智之果。自性身本具无生灭,清净空性,无微尘许自性可得,般若所明重在此点。法性身从修出,应多看经文,依教起修。本论之文,重在明法身事业,即化身度生之作用。
次为乐略者将八法摄为三,复说一颂。三智为境,四加行为行,法身为果。境亦是因,行是由因至果之道,境行果亦即体道果。由此可摄如来一代时教。
本论注疏由梵译藏者,多至三十余种。宗大师金鬘论中,对之均有论列。义疏亦称显明灯,宗大师抉择为诸疏第一。西藏学本论者,宗派甚多。兹所讲者,依康萨仁波卿之传承也。我在拉萨学四年余,专学此论,惜当时笔记未携出,第二次进藏,寻之不获,不知何往。后于吉祥寺,仅就记忆所及,录为附讲,略备急需。倘能细讲,亦有意味。匆匆讲毕,消文亦难。大经文广,难于摄持,造此论颂,是弥勒菩萨之大慈悲。义疏文略,不作赘语,故文势突兀,有时难解。西藏学者多背诵义疏,若能背甚好。宗大师二疏,金鬘论重法相,广解重修行,我所学是广解。安东、塔尔寺、后藏、蒙古等地,但通现证庄严论即可考格西。汉地法师,但通此论,任讲何经不必求注解。说此语是劝大家努力学。根本法相差别推演不开,成为囫囵吞枣,故法相应补学。本论对于自修,尤为重要口诀,以是弥勒菩萨亲承佛之教授故。此中尽摄大般若之要点,得此则得全部佛法之精要。
吉祥圆满
(此第一副本于一九六一年六月六日抄写圆满于成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