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自信归自性
 
{返回 禅林衲子心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026

自信归自性
文/见荀法师   

  曾有一位居士分享:“公司里有一位同事,每当上司交办其工作时,他即抱持着自己一定做不好的想法,最后结果必定如其所料。”由于他一开始就对交办的工作没有“信心”,停留在“一定做不好”的想法上,自然而然就不会想办法突破,没有尽心尽力,当然会如其所预期的结果。由此可知,“信心”乃是成就万事万物的根本关键。

  《华严经》云:“信为道源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即是告诉行者对于佛法的道理要建立正知正见,由此产生“正信”;依此“信心”来“体解”佛法,“躬行”佛法,“亲证”佛法,如此必能产生无量无边的功德与福报。世人亦云:“风雨生信心。”只要有坚定的信心,不论外在的境界风有多强、多大,无明雨势有多猛、多烈,终会雨过天晴、风平浪静。综而言之,“信心”是一切事物成就的础石要素,能令人提升与突破困境。

  既知“信心”的重要,进一步还要知晓其养成方法。就世俗而言,即是从事物的成就中来累积“自信心”与“他信心”。例如从小到大,只要顺利完成事情,就会受到赞许,无形当中即能建立信心。就儒家的观点来说,则是以“信用”为出发,不论对人、对事、对物均能“诚信”待之,自然而然就能从中生起无比的“信心”。

  以佛法的角度来说,就更加深入圆融。首先,要先确立佛法的正知与正信,进而依法力行、体证,最后必能产生坚定的信心。如佛所言:“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但以妄想执着不自证得。”佛是真语者、实语者,若能依着道理如实知、如实信、如实行,即所谓“念起即觉”,时刻保持清楚明白的心,日久功深,即能产生坚定不移的信心,任谁也无法变易。

  佛典中有一则“蛇头与蛇尾”的公案,描述一条蛇,平时都是由蛇头引领方向。一天,蛇尾信心满满地认为自己也可担当此任,便央求走在前面。虽然蛇头知道由蛇尾来引领的危险性,但熬不过蛇尾的坚持,只好妥协。由于蛇尾没有眼睛,不知前方有何险恶,所以任意行走,最后一不留神,便将蛇头带入火坑,焚身而亡。又如淝水之战,前秦苻坚自恃有百万骑兵,兵力强大,绝对胜利在望,没想到东晋在谢玄的统领下,以谋致胜、以寡击众,最后不仅秦兵败退,连苻坚都为流矢所中,几乎丧命。这两则公案都是告诉我们,自以为是的过度自信,容易产生慢心,会把自己与大众带入苦难跟困境之中。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缺乏信心又容易导致“自卑”,难以产生动力来面对境界。因此,过度的“信心”与缺乏“信心”均难以成事,唯有中道而行,方能全面地掌握与了解。

  佛言:“佛法如大海,为信乃能入。”虽然信心非常重要,但信心又源自于“自性”;虽然自性能显现种种假有与作用,以完成种种事物和功德,但若执虚为实,仍是有生有灭的有为法,所以我们最后还是要回归到不生不灭的菩提自性,才是究竟圆满之道。


{返回 禅林衲子心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闻多学广
下一篇:正面欣赏,忌妒自离
 知恩、感恩、报恩
 当下这一滴
 转化逆境,成圣成贤
 惟愿
 网开三面
 细心觉察起而行,知足常乐福慧增
 人动月不动
 生命学堂
 立身处世重细行
 出坡的殊胜功德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讲记 第四十三:闻名生处尊贵愿[栏目: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讲记]
 走在喜乐的大道上1[栏目:妙宝菩提心·嘎玛仁波切]
 心动了就是迷[栏目:净空法师·开示集一]
 杂阿含经卷第四十七(一二六○)[栏目:杂阿含经]
 兼则六度次第决定,有何次第及其概要?[栏目:广论学习问答360则]
 迦叶拈花,阿难痛哭[栏目:本性法师·禅思录]
 智慧的能量 第一章 修道三要 利益他人[栏目:智慧的能量]
 修行是一个漫长而持久的过程[栏目:阿松活佛·利乐心语]
 惟因老和尚文集《六祖坛经》讲义(8)[栏目:惟因法师]
 绝妙说法 法华经讲要 七、化城喻品──二乘涅槃,如入化城[栏目:绝妙说法·法华经讲要]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