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解脱之门 一、道次第、修心类 5、三十七菩萨行
 
{返回 解脱之门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339

5、三十七菩萨行

嘉色·妥美桑波[1]造 

  江波(仁钦曲札) 译

  敬礼观自在!

    虽观诸法无去来,然专精勤利众生,

    胜师[2]怙主观自在[3],我以三门恒敬礼。

    利乐生源诸正觉,修习正法[4]所出生,

    此复由赖知其行,故我当说菩萨行。

1 今获难得暇满[5]舟,为出自他轮回海,

    尽昼夜中不放逸,闻思修是菩萨行。

2 贪着[6]亲友如波涛,嗔恚仇敌似火烧,

    忘失取舍痴[7]暗覆,舍家乡是菩萨行。

3 离恶境故惑[8]渐少,不散乱故善自增,

    净智于法生定解[9],住兰若[10]是菩萨行。

4 将别久依亲友等,定弃劬劳所积财,

    识宾终舍身客驿,舍现世是菩萨行。

5 与其为友三毒[11]增,闻思修业皆衰败,

    令失慈心[12]悲心[13]故,离恶友是菩萨行。

6 若依止其能除过[14],功德[15]增如上弦月,

    于善知识较自身,犹珍视是菩萨行。

7 自尚系于轮回狱,彼世间天[16]能救谁?

    故于无欺三宝尊,求皈依是菩萨行。

8 难忍恶趣[17]诸痛苦,能仁说是罪业[18]果,

    虽有命难[19]于恶业,亦不作是菩萨行。

9 三有[20]乐如草尖露,唯须臾[21]顷即坏灭,

    殊胜不变解脱位,应希求是菩萨行。

10无边慈母若受苦,我一人乐有何义?

    为度无量有情故,发觉心[22]是菩萨行。

11求自乐生一切苦,利他心生圆满觉。

    是故自乐他痛苦,正相换是菩萨行。

12彼因大贪自教他,劫夺我之诸财者,

    我将身、物、三世善[23],回向彼是菩萨行。

13我身虽无少分过,彼却欲行杀害者,

    我以悲心将诸罪,代他受是菩萨行。

14于我致以众毁词,遍三千界宣扬者,

    我以悲心酬答彼,赞功德是菩萨行。

15若于大庭广众中,对我揭短讥谤者,

    我视彼为善知识,恭敬礼是菩萨行。

16我护其人如爱子,彼反视我为仇者,

    母亲之于罹病儿,增上悲是菩萨行。

17与我若等若劣辈,因我慢[24]故轻毁者,

    我敬彼如上师尊,顶戴行是菩萨行。

18若因贫穷遭人讥,复罹重病魔难时,

    思众生苦我代受,不怯弱是菩萨行。

19若具名声众人敬,财宝富甲毗沙门,

    观有(三有)富乐如空壳,无骄举是菩萨行。

20内之嗔敌若未逐,欲降外敌仇反增,

    是故应以慈悲军,伏自心是菩萨行。

21众妙欲德[25]如盐水,受用无饱反增爱,

    是故于诸可贪物,当下舍是菩萨行。

22凡所有相即自心,心性本离戏论际[26],

    知已诸相能所取,不作意是菩萨行。

23若遇悦意诸境界,观其仿佛夏虹霓,

相虽美丽然无实,舍贪着是菩萨行。

24种种苦如梦儿死,幻相执实令生疲,

    是故值遇违缘时,观如幻是菩萨行。

25为求菩提身尚舍[27],何况身外诸物等?

    是故不求异熟报,行布施[28]是菩萨行。

26无戒自利尚落空,欲利他成可笑事,

    是故无意乐三有,护戒律[29]是菩萨行。

27欲求善果诸佛子,视诸能害如宝藏,

    是故于一切无嗔,修忍辱[30]是菩萨行。

28唯求自利声缘人,尚精进[31]如救头燃,

    利益众生功德源,发精进是菩萨行。

29由见具足止[32]胜观[33],善能摧坏诸烦恼,

    故正越[34]彼四无色[35],修禅定[36]是菩萨行。

30唯以五度无智度,不能圆满佛菩提,

    方便三轮皆清净[37],修智慧[38]是菩萨行。

31若不观察自错误,行似正法实非法,

    是故恒应观自身,除错误是菩萨行。

32若因烦恼而宣说,余诸菩萨之过失,

    自衰败故于菩萨,不言过是菩萨行。

33为得利养互斗争,闻思修业亦衰败,

    故于亲友及施主,离贪着是菩萨行。

34粗恶语令他心恼,佛子行持亦衰败,

    是故他人不乐语,应断除是菩萨行。

35烦恼成习难遮故,念知(正念正知)人[39]持对治杖[40],

    贪等烦恼生无间,即摧坏是菩萨行。

36总之随作何威仪,自心如何应了知,

    恒具正念与正知,利众生是菩萨行。

37如是精进所修善,为除无边众生苦,

    以彼三轮精进慧,回菩提[41]是菩萨行。

    据显密论[42]所说义,复依正士诸善说,

    为利欲学菩萨道,著此三十七菩萨行。

    我慧低劣修持少,智者所喜韵律无,

    然依经论及师语,此菩萨行当无谬。

    菩萨诸般广大行,劣慧如我难测故,

    相违、不属诸过失[43],诸正士等请宽宥。

    此所作善愿众生,皆等怙主观自在,

    具足胜、俗菩提心[44],不住三有涅槃际[45]!

此为利自他故,说教理出家师无著造于欧曲仁钦浦。

【注释】

[1]无著上师(嘉色·妥美桑波):西藏佛教萨迦派一著名上师(1295-1369),著有《三心要义摄义》、《零散口授类》等多种作品。

[2]胜师:指功德深厚、恩德较余为胜之师。此指论主无著菩萨之根本上师。

[3]怙主观自在:以大悲眼视三界有情较余为胜之怙主,是论主之本尊。

[4]正法:指诸正士所修之涅槃及六度等能得圆满菩提方便之道谛法,亦即灭道之法。

[5]暇满:具足暇满之人身,即解脱地狱、饿鬼、傍生、边地蔑涙车、长寿天、邪见、无佛教、根不具等修正法之八无暇;具足生人中、诸根具、业未倒、信处等五自圆满;佛出世、说正法、教法住世、法住随转、他悲悯等五他圆满,亦即具足暇满十八法之殊胜人身者。

[6]贪着:耽着三界有漏蕴,能生三有痛苦。

[7]痴:不正观法理或颠倒分别之愚痴。

[8]惑:即烦恼,策发不善业令心极不寂静之心所。

[9]定解:于甚深义生起决定了解、信受。

[10]兰若:寂静处,无散乱境或集会喧杂声。

[11]三毒:贪、嗔、痴。

[12]慈心:愿一切有情具足安乐及安乐因且与安乐不离之心。

[13]悲心:愿一切有情远离痛苦及痛苦之因之心。

[14]除过:除尽一切与正法相违之三门诸行。

[15]功德:指五道十地等功德。

[16]世间天:梵天、遍入天等未解脱三有怖畏之大天神,亦表地神、城隍等。

[17]恶趣:由造大不善业因,感生领受纯大苦聚恶果之处。亦即地狱、饿鬼、畜生三趣。

[18]罪业:能生不可爱自果有记异熟之不善法或犯戒罪。

[19]命难:命为身暖及识所依之根,不相应行之一。命难意为有生命危险。

[20]三有:欲有、色有、无色有,即有漏三界轮回。

[21]须臾:一昼夜三十分之一。

[22]觉心:即菩提心,为利有情愿成佛之心,乃大乘道命根。分愿心和行心二种。

[23]三世善:正作、将作、已作三种善。

[24]我慢:观待他人自诩为胜,详分有七种。

[25]欲德:五欲功德,色等五欲有令意满足之力。或译作欲尘。

[26]离戏论际:心性本性无始以来远离执相戏论所执之有无是非等边际。

[27]身尚舍:菩萨布施相违品中有受用贪等七种,贪外物为七贪之首,以彼所表七种贪皆应断。《经庄严论》:“菩萨布施者,不贪非无贪。”意为受用贪、推延贪、执唯此即可贪、与欲求贪、异熟贪、贪着彼相违品不正断随眠、及散动(此复有二:作意散动乐小乘故;分别散动,分别施者、受者、施物)。为除七贪七说施无贪性,余五度亦例此应知。

[28]布施:身、受用、三世善根一切不贪,舍于有情者为其自性。分财施、法施和无畏施三种。

[29]戒律:为利自他,身口意三所断相违品,一切正防护者为其体性。分律仪戒、摄善法戒及饶益有情戒三种。

[30]忍辱:总忍耐损害境,别忍耐对利生事厌倦及由此所生之苦为其体性。分思择法忍、耐怨害忍、安受苦忍三种。

[31]精进:《入行论》云:“精进喜善行。”总欢喜善行,别于利生事欢喜殷重。分披甲精进、加行精进及不退转精进三种。

[32]止:梵音为奢摩他,为一切三摩地之因,于外境息灭散乱,一心安住所修静虑。

[33]胜观:梵音为毗钵舍那。亦为一切三摩地之因。以智慧眼观察事物自性差别。

[34]正越:具足超越缘四无色禅定或等至之功德。

[35]四无色:三界之一无色界,其地无粗色唯意净色,离欲色贪,具无色贪,分说即空无边处、识无边处、无所有处及非想非非想处。

[36]禅定:总于所缘心住不动,别于利生事一心专注,分义分别静虑、缘真如静虑及善无漏静虑三种。

[37]三轮清净:三轮指所作之三轮,亦即作者、作业、所作事。清净者于三轮不染实执耽着之垢。

[38]智慧:分别一切法或于一切法观无所缘者为其体性。分闻、思、修三慧。

[39]念知人:指正念、正知。不念取舍之处为正念;于自三门作侦察之心为正知。

[40]对治杖:贪嗔分别生起无间即能摧伏之对治法。

[41]回菩提:令善根转为菩提之因。

[42]显密论:显密指显密教典;论指具足杀烦恼敌、救三有功德之善说。

[43]诸过失:此指造论之过失。

[44]胜、俗菩提心:现证空性为胜义菩提心,愿行二心即世俗菩提心。

[45]不住三有涅槃际:以证无我慧不住三界轮回边际;以方便大悲不住声、缘独自涅槃边际。


{返回 解脱之门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解脱之门 一、道次第、修心类 6、对治世间八法的方便
下一篇:解脱之门 一、道次第、修心类 4、修心八偈
 解脱之门 四、赞颂类
 解脱之门 目录
 解脱之门 五、祈愿类
 解脱之门 二、密法类
 解脱之门 一、道次第、修心类 6、对治世间八法的方便
 解脱之门 一、道次第、修心类 3、修心日光论
 解脱之门 夏坝活佛序 前言
 解脱之门 一、道次第、修心类
 解脱之门 一、道次第、修心类 4、修心八偈
 解脱之门 一、道次第、修心类 5、三十七菩萨行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浪海撷花[栏目:贤崇·贤宗法师]
 安居第四十日(二):无悔地做阿弥陀佛眷属[栏目:慈法法师安居日授课·听课笔记]
 破窗效应[栏目:铁窗下的醒悟]
 第七章 第二节 虹光化身实地考证与科学解说[栏目:藏传佛教宁玛派大圆满法初探]
 阿弥陀经疏钞演义 第三集[栏目:阿弥陀经疏钞讲记·净空法师]
 怎样断除我执、生起利他心?[栏目:索达吉堪布·问答释疑]
 心灵觉醒之旅——放生记忆[栏目:菩提洲·佛子心语]
 八大人觉经讲义[栏目:吴润江上师]
 地藏经 北京夕照寺开示 第八集[栏目:海云继梦法师文集]
 佛化家庭的生活指南 (二)社会生活[栏目:佛化家庭的生活指南]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