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空之探究 第一章 第九节 三三昧•三触•三法印
 
{返回 厚观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610
第一章《阿含》──空与解脱道
第九节 三三昧•三触•三法印 (p.60〜p.67)
一、三三昧、三触、三法印之名目(p.60)
《杂阿含经》所说的空三昧、无所有三昧、无相三昧,集为一聚,而被称为「圣法印」1。后来,依此而演化出意义相关的三组:
 
(一)、空三昧,无愿三昧,无相三昧─三三昧,也名三解脱门。
(二)、不动触,无相触,无所有触─三触。
(三)、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三法印。
二、「三三昧」(三解脱门)之成立(p.60〜p.62)
在空、无相、无所有─三三昧中,除去无所有,加入无愿,这样的三三昧组成一聚,是佛教界所一致的。然对比汉译与巴利藏所传,非常的不一致。
 
【(一)南北传经论有关三三昧之说,彼此有无不定,次第先后不一】
1、汉译与巴利藏对应的经典,彼此有无不定
 
(1)如《中阿含经》的《大拘絺罗经》说:「空,无愿,无相,此三法异义异文」2,这就是名称不同,意义也不同。与之相当的《中部》《有明大经》,没有这一段文。
(2)《相应部》「无为相应」,有空等三三昧3,《杂阿含经》与之相当的(卷31,890经,大正2,224a~b)却没有。
(3)《长部》的《等诵经》4,《长阿含经》的《众集经》5,在所说的三法中,有空等三三昧,而此经的论─《阿毗达磨集异门足论》,却没有。
以上,是彼此的有无不定。
2、南北传经论所谈三三昧,次第先后不一
 
(1)次第方面,如《中阿含经》6,《长阿含经》7,《大毗婆沙论》8,《瑜伽论》9,都是以空,无愿,无相为次第。
(2)而南传的《相应部》10,《长部》11,《增支部》12,都以空、无相、无愿为次第。
3、小结
 
这样的次第先后不定,彼此的有无不定,可以推定为:这虽是佛教界所共传的,而成立稍迟、受到了部派的影响。
 
【(二)三三昧中,略去「无所有三昧」而增入「无愿三昧」之理由】
到底为了什么,三三昧中,略去「无所有」而增入「无愿」呢?
 
这可能,「无所有」已成为「无所有处」13,与「空」相通的意义,渐渐的被忽略了。
同时,佛法的要义,是如实知无常,苦,无我我所─空;厌,离欲,灭而得解脱。对于世间的有为诸行─苦,厌离而不愿后有,是修解脱道者应有的心境。这所以「无愿」取代「无所有」的地位吧!
还有,空,无所有,无相─三三昧,究竟是重于空离一切烦恼的,有为法的正观。但在佛法开展中,对超越一切的涅槃,也增加了注意。
(1)如《中阿含经》(211)《大拘絺罗经》(大正1•792b)说:
「有二因二缘,住无想定。云何为二?一者,不念一切相;二者,念无想界。是谓二因二缘住无想定。」
(2)《中部》与此经相当的,是《有明大经》14,「无想定」是「无相心定」的异译。所说的无相,有二方面:一是不作意一切相的无相,一是超越一切相的无相界─涅槃。
(3)修无相三昧的,要不作意一切相,又要作意于无相。如佛《化诜陀迦旃延经》15,本来只是不依一切相─无一切相,而依此经演化所成的,无想以外,又要有想。有想的是:「此寂静,此殊妙,谓一切行寂止,一切依定弃,爱尽,离贪,灭尽,涅槃」16;「有灭涅槃」17。
(4)这样,空是重于无常、无我的世间。 〔空:世间〕
无相是离相以外,更表示出世的涅槃。〔无相:涅槃〕
无愿是厌离世间,向于寂灭的涅槃。 〔无愿:世间→涅槃〕
空、无愿、无相─三三昧,三解脱门,就这样的成立了。
 
三、「三触」的考察(p.62〜p.64)
三触,也是与空、无所有(或无愿)、无相有关的。
 
【(一)巴利藏与汉译经论提及之「三触」(p.62)】
《中部》的《有明小经》18说:「从想受灭起比丘,触三触:空触,无相触,无愿触。」
《中阿含经》与之相当的;这样说:「从灭尽定起时,触三触。云何为三?一者、不移动触;二者、无所有触;三者、无相触」。19《大毗婆沙论》20与《瑜伽论》21,也是这样说的。
【(二)「三三昧」与「三触」名目的对比(p.62)】
三三昧与三触,当然意义不同,但名目相通,是显然可见的。试列表对比如下:
 
[Fig(footNote: 无愿22)]
【(三)「三触」之得名与次第(p.62〜p.63)】
1、空触与不动触之立名
空,是从观慧得名的;不动,不为苦乐等所动,是从定得名的。
2、「三触」之次第
不动与无所有、无相为一聚,使我们想到了《中部》的《善星经》23、《不动利益经》24─汉译名《净不动道经》25。
这两部经所说不动;不动以后,是无所有处,非想非非想处─汉译无想处(即无相心处)。这与不动、无所有、无相─三触的次第,是完全符合的。
 
【(四)「不动」与「第四禅」的关系】
在《净不动道经》中,不动,无所有,无相,都是依慧而立定名的。净不动道的,如不能依慧得解脱,就生在「不动」26。不动是在欲、色以上的。
依《大空经》说:得四增上心(四禅),修内空、外空、内外空,不动,以「不移动」为目标27。所以,不动是依第四禅而向解脱的空三昧;不得解脱而生于不动,就是一般所说的第四禅。
〔约观慧说〕
三触是与此有关的,论师有多种解说28,其中,「有说:空是不动触,无愿是无所有触,无相是无相触」29。这是约观慧所作合理的解说。
 
不动触=空。
无所有触=无愿。
无相触=无相。
 
〔约定境说〕
不动与第四禅有关,更引《中阿含经》(211)《大拘絺罗经》说(大正1•792a〜b)为证:
四因四缘生不移动定,云何为四?若比丘离欲离恶不善之法,(乃)至得第四禅成就游。……
三因三缘生无所有定,云何为三?若比丘度一切色想,(乃)至得无所有处成就游。……
二因二缘生无想定,云何为二?一者、不念一切想;二者、念无想界。
 
(1)禅的修习(四)因缘30,得不(移)动定。
(2)从度一切色想(空无边处),到无所有的修习(三)因缘31,得无所有处定。
(3)依二因缘32得无想定─无相心定;不得解脱的,成非想非非想处定。
(4)如约定境说三触,那就是第四禅、无所有处定、及无想定。
不动触=第四禅。
无所有触=无所有处定。
无相触=无想定(非想非非想处定)。
 
四、「三法印」的考察(p.64〜p.65)
【(一)「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之「三法印」(p.64)】
《杂阿含经》卷10(270经)(大正2,71a1~2)说:
 
「无常想者,能建立无我想。圣弟子住无我想,心离我慢,顺得涅槃」。
《杂阿含经》卷10(262经)(大正2,66b14)说:
 
「一切行无常,一切法无我,涅槃寂灭」。
《杂阿含经》虽集成三句,但没有称之为法印。集为一聚而名为三法印的,出于《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33。
 
  
【(二)「空、无所有、无相」之「圣法印」(p.64)】
上文所说34,称为圣法印的空、无所有、无相 ─三三昧,重于道的实践,表示了出世圣慧的特相,是约观慧方面说的。能导向解脱涅槃的观慧,是正知见,如实的通达谛理,而与谛理相契合的。这样,从所观、所证方面说,足以表示佛法谛理的,也不妨名为「法印」了。
 
【(三)修行的层次与「三法印」的特色(p.64〜p.65)】
1、从知而行而证解脱
佛说法,有知与行(也可说知是行的一分)。
如实知「无常故苦,无常苦故无我我所」;或说:「无常,苦,空,无我」。
即知而行的,如《杂阿含经》说:
 
(1)「正观(观,应作见)者则生厌离,厌离者喜贪尽,喜贪尽者说心解脱」35
(2)「如是观者,厌于色,厌受、想、行、识,厌故不乐,不乐故得解脱」36。
(3)「于色(等)生厌,离欲,灭尽,不起诸漏,心正解脱」37。
(4)「是名如实知。输屡那!如是于色、受、想、行、识生厌,离欲,解脱」38。
(5)在圣道的修行中,一再说:「依远离,依无欲,依灭,向于舍」39。
(6)《大毗婆沙论》引经而解说:「依厌离染,依离染解脱,依解脱涅槃」40。
从经论的一再宣说,可见知而后能行。修行的重要层次,主要为:厌离,离欲,灭,解脱。
 
2、三法印的特色:包含了「现实的谛理」与「理想的证得」
无常,苦,无我(空),当然也可说是法印,但从知而行而证的佛法全体来说,无常等是偏于现实世间的正观,而没有说到理想─解脱涅槃的实现。这样,诸行无常与厌离,诸法无我与离欲染,涅槃寂静与灭尽、解脱,固然是相互对应的,而诸行无常与诸法无我,是现实的谛理,涅槃寂静是理想的证得。这样的三法印,表征着全部佛法的特色。
 
[Fig]
【(四)「三法印」与「三三昧」(三解脱门)之关系(p.65)
空等三三昧,与无常等三法印的关系,如下:
[Fig]
从空、无所有、无相,着重于正观的三三昧,演化为空、无愿、无相的三三昧,只是着重于出世道的出发于厌离,终于不愿后有生死的相续而解脱。在圣道中,依无常(苦)而引发的厌离(无愿),是有重要意义的。
施护异译的《佛说法印经》,对离慢知见清净部分,解说为:「识蕴既空,无所造作,是名无作(无愿的异译)解脱门。……如是名为圣法印,即是三解脱门」41。三法印与三解脱门合一,虽是晚期所译,文义有了变化,但重视无常、无愿,不失原始佛教的本意。
注解
^1 参见《空之探究》第一章第八节〈空为三三昧先导〉,p.56~p.60。
《杂阿含经》卷3(80) ( 大正2, 20a25〜b27):
若于空未得者,而言我得无相、无所有,离慢知见者,无有是处。……若得空已,能起无相、无所有,离慢知见者,斯有是处。……
 
善观色无常磨灭离欲之法,如是观察受、想、行、识无常磨灭离欲之法,……心乐清净解脱,是名为空;如是观者,亦不能离慢知见清净。
 
复有正思惟三昧,观色相断,声、香、味、触、法相断,是名无相;如是观者,犹未离慢知见清净。
 
复有正思惟三昧,观察贪相断,瞋恚、痴相断,是名无所有;如是观者,犹未离慢知见清净。……
 
复有正思惟三昧,观察,……我我所,从若见、若闻、若嗅、若尝、若触、若识而生。复作是观察:……若因、若缘而生识者,彼因彼缘皆悉无常。复次,彼因彼缘皆悉无常,彼所生识云何有常!无常者是有为,行,从缘起,是患法,灭法,离欲法,断知法,是名圣法印知见清净。
 
^2《中阿含经》卷58(211)《大拘絺罗经》( 大正1, 792a23〜26):
复问曰:「贤者拘絺罗!空、无愿、无相,此三法异义、异文耶?为一义、异文耶?」尊者大拘絺罗答曰:「空、无愿、无相,此三法异义、异文。」
^3《相应部》(43)〈无为相应〉(日译南传16上,p.79;汉译南传17,p.68〜p.69):
诸比丘!又何者为达无为之道耶?空三昧。诸比丘!此称为达无为之道。…………
 
诸比丘!又何者为达无为之道耶?无相三昧。诸比丘!此称为达无为之道。…………
 
诸比丘!又何者为达无为之道耶?无愿三昧。诸比丘!此称为达无为之道。…………
 
^4《长部》(33)《等诵经》(日译南传8,p.298;汉译南传8,p.236):「复三定:空定、无相定、无愿定。」
^5《长阿含经》卷8(9)《众集经》(大正1,50b1〜2):「复有三法,谓三三昧:空三昧、无愿三昧、无相三昧。」
^6《中阿含经》卷58(211)《大拘絺罗经》(大正1, 792 a23〜26)
^7《长阿含经》卷8 (9)《众集经》(大正1, 50b1〜2)
^8《大毗婆沙论》卷104(大正27, 538 a19):「有三三摩地,谓空、无愿、无相。」
^9 《瑜伽师地论》卷12(大正30, 337a27〜c16):
「三三摩地者,云何空三摩地?……云何无愿心三摩地?……云何无相心三摩地?……」
^10《相应部》(43)〈无为相应〉(日译南传16上,p.79)
^11《长部》(33)《等诵经》(日译南传8,p.298)
^12 《增支部》〈三集〉(日译南传17,p.495;汉译南传19,p.431):
诸比丘!为了知于贪,应修三法。云何为三法耶?空三摩地、无相三摩地、无愿三摩地是。诸比丘!为了知于贪,应修此三法。
^13参见《空之探究》第一章第三节〈空与心解脱〉,p.21;第一章第五节〈无所有〉,p.29~p.34。
^14《中部》(43)《有明大经》(日译南传10,p.19;汉译南传10,p.16)
^15 《杂阿含经》卷33(926经)(大正2,236a11〜19):
如是诜陀!比丘如是禅者,不依地修禅,不依水、火、风、空、识、无所有、非想非非想而修禅;不依此世、不依他世,非日、月,非见、闻、觉、识,非得、非求、非随觉、非随观而修禅。诜陀!比丘如是修禅者,诸天主伊湿波罗、波阇波提,恭敬合掌,稽首作礼而说偈言:南无大士夫!南无士之上!以我不能知,依何而禅定。
^16 《增支部》〈十一集〉(日译南传22下,p.291;汉译南传25,p.262):
友阿难!此处,比丘有如是之想:「此乃寂静,此乃殊妙也,谓:一切行之寂止,一切依之定弃、爱尽、离贪、灭尽、涅槃也」。友阿难!若能如是,比丘乃获得如是之三昧,谓:于地无地想,于水无水想,于火无火想,于风无风想,于空无边处无空无边处想,于识无边处无识无边处想,于无所有处无无所有处想,于非想非非想处无非想非非想处想,于此世无此世想,于他世无他世想,见、闻、觉、知、得、求,于意所寻亦无想,然有想也。
^17 《增支部》〈十集〉(日译南传22上,p.209〜p.210;汉译南传25,p.173):
友阿难!尔时,我住舍卫国之安陀林,入如是三昧,谓:「于地无地想,于水无水想,于火无火想,于风无风想,于空无边处无空无边处想,于识无边处无识无边处想,于无所有处无无所有处想,于非想非非想处无非想非非想处想,于此世无此世想,于他世无他世想,而有想。」
 
具寿舍利弗,当时,以何为想耶?
 
友!于我「有灭乃涅槃,有灭乃涅槃」之想生起,或想息灭。
 
友!譬如一团火燃烧之时,或焰生,或焰灭。
 
友!如是,于我「有灭乃涅槃,有灭乃涅槃」之想生起,或想息灭。
 
友!其时,我乃以「有灭乃涅槃,有灭乃涅槃」为想。」
 
^18《中部》(44)《有明小经》(日译南传10,p.27;汉译南传10,p.23)
^19《中阿含经》卷58(211)《大拘絺罗经》(大正1, 792 a19〜20)
^20《大毗婆沙论》卷153(大正27, 781 b7〜9):「圣者诸苾刍等出灭定时,为触几触。苾刍尼告毗舍佉言:触三种触,一、不动触;二、无所有触;三、无相触。」
^21《瑜伽师地论》卷十二(大正30, 341 a7〜8):出灭定时,触三种触:一、不动触;二、无所有触;三、无相触。
^22《中部》原三触次第是:空、无相、无愿。今为与《中阿含经》对比,故将「无愿」与「无相」次序互调。
^23
参见《空之探究》第一章第五节〈无所有〉,p.29:《中部》(105)《善星经》说:众生心的倾向有五类:(1)倾向于世间的五欲。(2)倾向于不动而离欲结。(3)倾向于无所有处而离不动结。(4)倾向于非想非非想处而离无所有处结。(5)倾向于涅槃而离非想非非想处结。这五类,是世间人心所倾仰的;也是修行者的次第升进,以涅槃为最高理想。倾心于前四类,是不能出离的。
 
另参见《中部》(105)《善星经》(日译南传11上,p.331〜p.332;汉译南传11,p.268〜p.269)
 
^24《中部》(106)《不动利益经》(日译南传11上,p.341〜p.343;汉译南传11,p.275〜p.277); 参见《空之探究》第一章第五节〈无所有〉,p.29〜p.34。
^25《中阿含经》卷18(75)《净不动道经》(大正1, 542 b6〜543a9);参见《空之探究》第一章第五节〈无所有〉,p.29〜p.34。
^26 《中阿含经》卷18(75)《净不动道经》(大正2,542c2~10):
复次,多闻圣弟子作如是观:若现世欲及后世欲,若现世色及后世色,若现世欲想.后世欲想,若现世色想.后世色想,彼一切想是无常法.是苦.是灭,彼于尔时必得不动想。彼如是行.如是学,如是修习而广布,便于处得心净。于处得心净已,比丘者或于此得入不动,或以慧为解,彼于后时,身坏命终,因本意故,必至不动,是谓第三说净不动道。
^27 《中阿含经》卷49(191)《大空经》(大正1, 738 c2〜739a12):
阿难!如是比丘持内心住止令得一定。彼持内心住止令一定已,当念内空。彼念内空已,其心移动,不趣向近,不得清澄,不住不解于内空也。
 
阿难!若比丘观时,则知念内空,其心移动,不趣向近,不得清澄,不住不解于内空者,彼比丘当念外空。彼念外空已,其心移动,不趣向近,不得清澄,不住不解于外空也。
 
阿难!若比丘观时,则知念外空,其心移动,不趣向近,不得清澄,不住不解于外空者,彼比丘当念内外空。彼念内外空已,其心移动,不趣向近,不得清澄,不住不解于内外空也。
 
阿难!若比丘观时,则知念内外空,其心移动,不趣向近,不得清澄,不住不解于内外空者,彼比丘当念不移动。彼念不移动已,其心移动,不趣向近,不得清澄,不住不解于不移动也。
 
阿难!若比丘观时,则知念不移动,其心移动,不趣向近,不得清澄,不住不解于不移动者,彼比丘彼彼心于彼彼定,御复御,习复习,软复软,善快柔和,摄乐远离。若彼彼心于彼彼定,御复御,习复习,软复软,善快柔和,摄乐远离已,当以内空成就游。彼内空成就游已,心不移动,趣向于近,得清澄住,解于内空。阿难!如是比丘观时,则知内空成就游,心不移动,趣向于近,得清澄住,解于内空者,是谓正知。
 
阿难!比丘当以外空成就游,彼外空成就游已,心不移动,趣向于近,得清澄住,解于外空。阿难!如是比丘观时,则知外空成就游,心不移动,趣向于近,得清澄住,解于外空者,是谓正知。
 
阿难!比丘当以内外空成就游,彼内外空成就游已,心不移动,趣向于近,得清澄住,解于内外空。阿难!如是比丘观时,则知内外空成就游,心不移动,趣向于近,得清澄住,解于内外空者,是谓正知。
 
阿难!当以不移动成就游,彼不移动成就游已,心不移动,趣向于近,得清澄住,解于不移动。阿难!如是比丘观时,则知不移动成就游,心不移动,趣向于近,得清澄住,解于不移动者,是谓正知。
 
参见《空之探究》第一章第七节〈空与空性〉,p.53。
^28 《大毗婆沙论》卷153(大正27, 781 b7〜20):又问:圣者!诸苾刍等出灭定时,为触几触?苾刍尼告毗舍佉言:触三种触。一、不动触,二、无所有触,三、无相触。问:如是三触有何差别? (1)尊者世友作如是说:空无边处、识无边处,是不动触。无所有处,是无所有触。非想非非想处,是无相触。 (2)有说:空是不动触,无愿是无所有触,无相是无相触。 (3)有说:无漏、无所有处、缘涅槃者具名三触。谓无漏故名不动触,无所有处摄故名无所有触,缘涅槃故名无相触。 (4)大德说曰:诸苾刍等出灭定时,若起非想非非想处心,不起余不同分心,当言触无相触。若起无所有处不同分心,当言触无所有触。若起识无边处不同分心,当言触不动触。
^29《大毗婆沙论》卷153(大正27, 781 b12〜13)
^30四因缘:初禅、第二禅、第三禅、第四禅。
^31三因缘:空无边处、识无边处、无所有处。
^32二因缘:不念一切想,念无想界。
^33 《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卷9(大正23, 670 b29〜c3):
世尊即为说三句法,告言贤首:诸行皆无常,诸法悉无我,寂静即涅槃,是名三法印。
^34 参见《空之探究》第一章第八节〈空为三三昧先导〉,p.59:
观五阴无常、无我,观色等相断,观贪等相断,都是观所观法的空、无相、无所有。我我所是怎样生起的?从见、闻、觉、知而生识,世俗的识,是有漏、有取的,有识就不离我我所。所以离慢而知见清净的三昧,要反观自己的心识,从因缘生。从无常因缘所生的识,当然是无常的。观无常(的识)法,是有为(业烦恼所为的),行(思愿所造作的),缘所生(的)法。缘所生法是可灭的,终归于灭的,所以是离欲法,断知法。这样的观察,从根源上通达空无我性,才能离我慢而得清净知见──无漏智。……这是一切圣者修证的必由之道,成为佛法所以为佛法的特质,所以名为圣法印。
^35 《杂阿含经》卷1(第1经)(大正2, 1 a7〜12):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当观色无常,如是观者,则为正观;正观者则生厌离,厌离者喜贪尽,喜贪尽者说心解脱。如是观受、想、行、识无常,如是观者,则为正观;正观者则生厌离,厌离者喜贪尽,喜贪尽者说心解脱。」
^36 《杂阿含经》卷1(第9经) (大正2, 2 a3〜10):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色无常,无常即苦,苦即非我,非我者亦非我所,如是观者,名真实正观。如是受、想、行、识无常,无常即苦,苦即非我,非我者亦非我所;如是观者,名真实观。圣弟子如是观者,厌于色,厌受、想、行、识。厌故不乐,不乐故得解脱,解脱者真实智生。」
^37 《杂阿含经》卷1(第28经) (大正2, 6 a6〜9):
佛告比丘:于色生厌,离欲,灭尽,不起诸漏,心正解脱,是名比丘见法涅槃。如是受、想、行、识,于识生厌,离欲,灭尽,不起诸漏,心正解脱,是名比丘见法涅槃。
^38 《杂阿含经》卷1(第30经) (大正2, 6 b16〜24):
输屡那!当知色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若内、若外,若粗、若细,若好、若丑,若远、若近,彼一切色不是我,不异我,不相在,是名如实知。如是受、想、行、识,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若内、若外,若粗、若细,若好、若丑,若远、若近,彼一切识不是我,不异我,不相在,是名如实知。输屡那!如是于色、受、想、行、识,生厌,离欲,解脱,解脱知见: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
^39 《杂阿含经》卷27(第727经)(大正2, 195 c6〜12):
尔时,世尊厚襞僧伽梨枕头,右胁而卧,足足相累,系念明相,正念、正智,作起觉想。告尊者阿难:「汝说七觉分」!时尊者阿难即白佛言:「世尊!所谓念觉分,世尊自觉成等正觉说,依远离,依无欲,依灭,向于舍;择法、精进、喜、猗、定、舍觉分,世尊自觉成等正觉说,依远离,依无欲,依灭,向于舍。」
^40 《大毗婆沙论》卷28(大正27, 145 c17〜25):
如世尊说:兽归林薮,鸟归虚空,圣归涅槃,法归分别。
 
如是四种至所归处方得安乐,是故智者应于契经善分别义,不应如说而便作解。若如说而解者,则令圣教前后相违,亦令自心起颠倒执。如世尊说:「苾刍当知,依厌离染,依离染解脱,依解脱涅槃,乃至广说。」
 
^41 宋施护译《佛说法印经》卷1(大正2, 500 b21〜c27):
尔时,佛在舍卫国与苾刍众俱,是时佛告苾刍众言:「汝等当知有圣法印,我今为汝分别演说。汝等应起清净知见,谛听谛受,如善作意,记念思惟。」
 
时诸苾刍即白佛言:「善哉世尊!愿为宣说,我等乐闻。」
 
佛言:「苾刍!空性无所有,无妄想,无所生,无所灭,离诸知见。何以故?空性无处所。无色相,非有想,本无所生,非知见所及,离诸有着。由离着故,摄一切法,住平等见,是真实见。苾刍当知,空性如是,诸法亦然,是名法印。
 
复次,诸苾刍!此法印者即是三解脱门,是诸佛根本法,为诸佛眼,是即诸佛所归趣故。是故汝等,谛听谛受记念思惟,如实观察。
 
复次,苾刍若有修行者,当往林间或居树下诸寂静处,如实观察,色是苦,是空,是无常,当生厌离住平等见。如是观察,受想行识,是苦,是空,是无常,当生厌离住平等见。诸苾刍,诸蕴本空,由心所生,心法灭已,诸蕴无作,如是了知,即正解脱。正解脱已,离诸知见,是名空解脱门。
 
复次,住三摩地,观诸色境,皆悉灭尽,离诸有想。如是声香味触法,亦皆灭尽离诸有想。如是观察名为无想解脱门。入是解脱门已,即得知见清净,由是清净故,即贪瞋痴皆悉灭尽。彼灭尽已,住平等见。住是见者,即离我见及我所见,即了诸见,无所生起。无所依止。
 
复次,离我见已,即无见无闻,无觉无知,何以故?由因缘故。而生诸识,即彼因缘及所生识,皆悉无常。以无常故,识不可得,识蕴既空,无所造作,是名无作解脱门。入是解脱门已,知法究竟,于法无着,证法寂灭。」
 
佛告诸苾刍:「如是名为圣法印,即是三解脱门。汝诸苾刍若修学者,即得知见清净。」
 
时诸苾刍,闻是法已,皆大欢喜,顶礼信受。
 

{返回 厚观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空之探究 第一章 第十节 胜解观与真实观
下一篇:空之探究 第一章 第八节 空为三三昧先导
 空之探究 第二章 第十节 大众部系与法空
 空之探究 第三章 第一节《般若经》之译出
 《大智度论》之禅波罗蜜(上)
 自利 利他
 空之探究 第一章 第四节 无量
 空之探究 第一章 第一节 引言
 《大智度论》之禅波罗蜜(下)
 成佛之道 11 大乘不共法 般若波罗蜜
 空之探究 第三章 第八节 空与一切法
 空之探究 第三章 第二节 法空性是涅槃的异名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和合僧团 凝聚一心[栏目:圆满人生·佛子心语]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四七二卷[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五集]
 《入中论》第五次课程 第十讲之:概念到底是怎么回事儿[栏目:入中论讲记·110]
 迈向生命的圆满[栏目:仁焕法师]
 02六种动物[栏目:阿含经和生活禅修]
 怎样保持婚后之爱[栏目:瑜伽士陈健民上师文集]
 第七册 佛教常识 第十九课 佛教的法数[栏目:佛光教科书 第七册]
 心里面没有怨恨[栏目:净空法师·开示集一]
 五百罗汉 457、胜清净尊者[栏目:五百罗汉]
 万鸟齐鸣送哀声,震彻山谷天地寒[栏目:普寿寺僧众园地·修学体会]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