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观所缘缘论义贯 附:唯识学与百法概要 第三节 五蕴与五位百法之关系
 
{返回 成观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5074

第三节 五蕴与五位百法之关系

心经里有一句是: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什么是五蕴?在五位百法中,第一位心法就是识蕴。第二位心所有法,即所谓的心行,或心相应行法,就是行蕴。第三位色法,就是色蕴。第四位心不相应行法,也是属于行蕴。而遍行心所中的受心所,就是五蕴中的受蕴。遍行心所中的想心所,即是五蕴中的想蕴。受蕴又包括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或中庸受。所谓蕴是蕴集aggregate或集合之意;五蕴即是五个集合,其中包含很多东西。由此可知,若要真正完全了解心经之义,还须懂得五位百法才行,如此才能真正明了五蕴原来包括了哪些具体内容;否则的话,色、受、想、行、识五蕴,只是总括的、大致的概念,其具体内容,一般人则无法了知,那样在实修上就比较难以下手。故知学习唯识学,对修行有确实帮助。


{返回 成观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观所缘缘论义贯 附:唯识学与百法概要 第四节 结论
下一篇:观所缘缘论义贯 附:唯识学与百法概要 第二节 唯识五位百法概述
 大佛顶首楞严经义贯 卷二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义贯 卷第三
 唯识三十论颂义贯 第三章 唯识相 第七节 唯识与生死相续
 观所缘缘论义贯 第二章 释论文 第三节 成立正义
 禅之甘露 第八章 不净观之三—白骨观
 大乘百法明门论今注 九、二种无我
 楞严咒大意
 观所缘缘论义贯 附:唯识学与百法概要 第四节 结论
 大佛顶首楞严经义贯 卷一 第一篇 方便示导令悟本体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义贯 卷第四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相应120-122经 畜生人地狱等经[栏目:相应部 56.谛相应]
 具足什么样的条件才能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呢?[栏目:达真堪布·学修问答]
 漫说《杂阿含》(卷四十四)~M 1197经:本经是佛陀涅槃时的一些情景描述。[栏目:界定法师]
 辩中边论颂[栏目:弥勒菩萨]
 杂阿含经卷第三十(八四八)[栏目:杂阿含经]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二 (14)[栏目:瑜伽师地论讲记·妙境长老]
 佛教是维持亚洲和平与繁荣的重要力量[栏目:黄心川教授]
 静坐与喜悦之路 心住何处[栏目:护法法师]
 中台禅寺八十六年度暑期大专青年第一梯次精进禅七 86.6.30─86.7.7[栏目:惟觉法语]
 二十四、修习忍辱度[栏目: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