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禅之甘露 第十章 习禅五阶(下)
 
{返回 成观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4032

第十章 习禅五阶(下)

要想成就禅定,应先修习前方便如下,以便复习。

前方便一:呵责五欲,前方便有三大项,现在将整个大纲列表

五欲有下面两组:

(甲)对色、声、香、味、触所生之欲——较抽象的一类

(乙)对财、色、名、食、睡所生之欲——较实际的一类

这五种欲不但会妨碍我们专心修定,也会覆蔽我们的心,令失其明净。所以习禅者应呵责五欲。

前方便二:舍弃五盖

五盖是:

1、贪盖(贪婪或执着)

2、瞋盖(厌恶或憎恨)

3、睡盖

4、掉悔盖

5、疑盖(对佛法怀疑不信)

前方便三:修习五法

五法是:

1、欲(意愿)

2、念(思惟、忆念)

3、精进

4、巧慧

5、一心

前方便一:呵责五欲

上星期我们谈到呵责五欲,并且解释了五欲会如何破坏或障碍习禅者的定力。在此我再提一下,所谓呵责或谴责,其隐含之意为:要能正观五欲,亦即,洞悉五欲这帮不良分子对行者所要达成之目标是一种障凝,如是了知其过患之后,行者才会责备自己竟然有此不纯洁的欲望;或者把欲——如果有的话——当作一个拟人化的对象来谴责,以期压制将生之欲,令其不起;或逼退已生之欲,令其速灭。也就是说,不让五欲挡住我们修行的去路。现在我们来讨论习禅的第二个前方便——舍弃五盖

前方便二:舍弃五盖

行者当知,有五种盖能把我们的心包裹在无明黑暗之中:这五种盖是:

贪盖

瞋盖

睡盖

掉悔盖

疑盖

这些之所以都称为盖的原因,是因为它们能覆盖我们的心,乃至覆盖我们的本性,故名之为五盖。我们之所以会随业水漂荡而远离了自己的本性(或佛性) ,全要归咎于这五种盖。幸好,事实的真相是:我们并没有真正地远离我们的佛性——它可是一直都跟着我们在一起的,未尝一刻暂离!本性虽然时时刻刻都与我们同在,但我们依旧是看不到它,其原因就是因为这五种盖遮住了我们的视线。我们好比在墙的这一边,而我们的佛性就在墙的另一边,挡在我们与佛性之间的,就是这堵五盖之墙!就是这堵不透明的五盖之墙令我们觉得好像自己的佛性远在天边:而事实上,它还真是近在咫尺呢!有一点特别重要,你一定要牢牢记住:我们并未奂正远离自己的佛性或本性,而且把我们与佛性分开的那些障碍,也没有想象中那么大。如今我们努力的目标,即是要除掉这些盖,以使佛性再度无遮无隔地显现出来。下面阐释一下如何观察及除盖之法:

1、舍弃贪盖(贪婪或执着)

这一项可说是上面所阐游之习禅的第一个前方便(呵责五欲)的总目。彼处的五欲,即是此处所称的贪盖。此贪盖是如此根深蒂固地埋藏在我们的心里,由于旷劫以来,我们穷年累月、无有间断地积集着五欲之业,结果使得它们早已在心中巩固异常,极难动摇或拔除了。因此,在修完前方便一之后,即须继续趁胜追击,奋力冉全盘修一次,几乎像是决一死战一般,或像短兵相接的肉搏战一样,以确信所有躲在战壕中及城垛后的敌人(毒根)全都解决了。换句话说,这一次是把它们全了结了,一个也不准留!

2、舍弃瞋盖(厌恶或憎恨)

当我们喜欢上某样东西的时候,便自然会有逐渐贪着它的倾向。反之,如果我们得不到我们所想要的东西,那贪着之情就会反弹回来,摇身一变,变成瞋恚或憎恶之情。这些瞋恚之情对行禅者的危害甚大——其危险性远甚于贪着。贪着能驱策我们去做善事、恶事、或无记之事,而瞋恚或生气却只会驱使我们去做有害的事——因此瞋恚纯粹是恶的。事实上,伤害性的行为,多半是直接或间接地在愤怒、瞋恚的驱使下做出来的。因此,摒除瞋盖乃是行者刻不容缓的事。

顺便提一下,在贪、瞋、痴三毒当中,痴才是一切不善法的始作俑者,贪爱或取着是愚痴的第一代子孙,而瞋恚或生气等则是愚痴的第二代子孙。把这些贪瞋痴的大毒、小毒全都集在一起,就构成了一个家庭——轮回之家、或轮回之大本营。

3、舍弃睡盖

睡眠是一种盖,因为它能把一切屡相覆盖在一团漆黑之中。当我们睡着的时候,我们对自己便完全失去了控制——完全失去意志力,而随业风飘荡。经上说,人在睡眠中的状况、与人临终之后所处的境况非常相像(尤其是死亡后与再投胎之间,四十九天的中阴身期间,梵文称之为Antara-Bhava,中有) ,因为我们死后便自然失去在生时清醒的意志力,同时我们的业力会立即接管而承办一切,替我们作一切取择,我们就这样身不由己、无可奈何地被业力引领到下一世的投生之处。

由于过去各人所造的业不同,所以在睡时,有的人会作恶梦,有的会作好梦,而有些修行好的人,即使在梦中也会继续修行!这乍听起来似乎很奇妙,而且叫人难以置信,其实这并没什么神奇。它的实际情形是这样的—由于这些修行人平常一直都很用功地在修行,所以当他们在梦中一遭遇困难或灾难时,他们便会自然而然地称佛名号,或求助于法而诵陀罗尼(咒)等,或者做些有所肋益的对策;如是,其在梦中的困境便戛然而止、乃至消失无形。这与一般人在梦中丝毫无计可施、求助无门的情况相比,简直不能以道里计。

虽然方才所谈为梦中之事,但我们醒时的生活,不也有如一梦吗?这么说来,我们在夜间所作的梦,就成了梦中之梦,恰似哈姆雷特一剧中的戏中戏一般。如是,在我们一生的大梦中,也有许多夜晚里的小梦。然而,小梦易醒,大梦难觉;我们学佛的人都很想从这大梦中醒过来,那正是何以我们今天会在这儿研习佛法的原因!我们大家能聚在这儿谈论佛法,也是由于业力牵引所致。众生皆受着业力的驱策与牵引,不管你愿不愿意、或者知不知道。

睡眠能令我们变成犹如一具死尸般,软弱无力、无堪无助。这个情况常令修行人感到十分困扰、懊丧。也正为了这原因,佛才告诫我们若要修行,便不要多睡。佛又开示说:佛法行人虽应吃得饱足,以维持修行的体力,但对睡眠却应尽量减少,睡得越少越好,因为睡眠会把一切都化为黑暗。明白地说,睡眠是习禅者的三大劲敌之一 ,另外两个劲敌是散乱与掉举。再说,当你正修得境界很好的时候,你若不论为何原因,停了下来,跑去睡觉;接着等你一觉醒来时,你便会悲痛地发觉:在睡前所修得的那些善境界怎么都不见了!这时,要想失而复得,你就得再从头修起——因为那原本持续无间的佳境,已经让睡眠这段停顿与空白给打断,或搅乱了。这有点像在公路上开车:一旦你停下车来休息一会儿,或做些其它事;当你要再启程时,就得重新发动引擎、暖车、重新加速——一切都得从头来过,才能再次上路。

纵然睡眠有如此多的缺点,你却不应强迫自己不睡觉。若是勉强不睡,你可能会发现:到了第二天,你便会找很多好理由,反而睡得更多,以弥补前一天睡眠不足的损失——因为你下意识里会觉得由于昨夜少睡,好像自己亏待了自己一般!

如果你想了解一下自己的禅定修习已经进展到了什么程度,最简单的方式,即是以你所需的睡眠量之多寡来定夺。你的禅定修行若是进行得很顺利,你便会发现你所需要的睡眠时间愈来愈少了。这听来似乎很不可思议,其实一点也不。你若从五盖的观点来看此事,即会一目了然。众生之所以需要睡眠的原因,是因为我们在搜集了一整天的五尘之后,其心上覆盖了一层厚厚的尘垢,所以我们打从心里觉得既疲倦、又沉重。这时是为了要把尘垢沉淀到阿赖耶识中,而让六识心恢复其清明之状,因此我们才需要睡眠;简单地说,睡眠的功用是把尘染清理到仓库中去。而正确的禅定修习,即可令我们较迅速而有效地完成此工作,因此不需那么多睡眠,便能令心恢复明净。坐禅在此时犹如一个善于经营的总管或店家老板,他把所有的进货都安置在库房中,井然有序,所以实际上他所须花在整理货品上的时间很少。此外,其店面也总是整理得井井有条、齐整明净、效率亦高。同理,由于坐禅之助,我们的心上便不再覆盖着纷乱的尘劳,因此,它便不再需要大量的睡眠来恢复其清明。其结果是:经常习禅之人会觉得异常清醒、极少困意,睡眠大为减少,而其心却能常保惺惺明觉。

不过有些时候,你在习定之后会感觉到:不但睡眠没有减少,反而需要更多的睡眠了!这原因是:当你在修习禅定的时候,你犹如正在拂拭你那满沾业垢的心。

拂拭业心即有如清扫满是尘垢的地板:在扫地的时候,难免会扬起一些尘埃于空中飘浮。同样地,我们借着习禅之力而清净自己的业识之时,于其清扫的过程中所扬起的心垢,飘荡在空中,似乎会反而更迷蒙了网心眼」,以致令人变得更常昏昏欲睡。在那个节骨眼,我们绝不可退缩、臣服,而被网睡眠盖」击败;我们应该奋力振作起来,以各种方便却除困意。

4、舍弃掉悔盖

掉悔之义类似动荡与不安之状:掉是掉举,意为心中兴奋、昂奋、高举不下;悔,又称恶作,是懊悔先前不应作而作之事,而令心沮丧难安。掉举与恶作,前者令心高举,后者令心下沉,然皆令心不安,不能安于止,故二者合称掉悔,此掉悔以能令心升沉不安,故能覆盖本心之明净觉了,而称为掉悔盖。为了能得禅定,我们必须消除心中的掉悔盖。掉悔的来源通常有三:一 、回忆过去,二、企盼未来,三、妄想现在。此三者常能让人跌入亢奋、期盼、悔恨、嗅陷、或抚今感昔、担心现在、忧虑未来、焦躁不安等的深渊之中,甚至令人投入无尽幻想的白日梦之中而不知自拔。一言以蔽之,其毛病乃出于不能将思绪一直专注于当下——此时此刻之上。因此,为除此病故,坐禅时一定耍将心专注于当下这一刻,万勿住于未来、过去、乃至现在的妄想上,我们必须了悟佛于经中所示:过去已经死亡,未来还没出生——已死的过去只是个鬼影子而已,而还没出生的未来,则是我们想象出来的龟毛兔角;过去与未来二者之中,当下皆无任何屡实自体存在——所以我们没有任何理由要住于过去或未来,而任其拨弄、欺诳:它们只不过是由我们自心所变现出来的幻象或妄想而已。不忆念过去、不期盼未来、不妄想现在,而安住于当下,如是我们的心才能一直保持寂静,而远离掉悔、不安,令心止静,从而进入奢摩他之境。

5、舍弃疑盖

疑有四种:疑佛、疑法、疑侩、疑己。前三者合起来,即是疑三宝。

(甲)疑三宝

你若是对三宝(佛、法、僧)起疑不信,尤其是对法起疑,坐禅便会遭遇大障碍。要是在某些重要的关卡处起疑,那你根本就无法屡正修定了,或者修不下去了。在对佛法的各种怀疑当中,最严重的一种要算是对真如本性起怀疑了。真如本性又叫佛性、或本性。此疑一起,你过去所学的一切佛法都将全部荡然无存。何以对真如本性起疑,便会有如此严重的后果呢?因为:若无佛性,则无人得以成佛;既然不信屡如,便不能信自己能成佛,则所有的勤苦修行,皆成白费;勤苦既成枉然,则何须努力修学?所以这种对屡如本性的怀疑之见,佛称之为邪见中之最恶者,因为它能阻碍人追求菩提,而令人安于无明愚痴:水受轮回之摆布。

有鉴于此,我们不仅须扫除对佛法或佛教之疑网,乃至更要如是深信:佛法定然是最上善之法,它必能引领众生达于究竟涅槃及无上菩提,如佛所自行及教示者一般。如是信解、如是思惟,即能破除落于断灭之疑惑。

(乙)疑己

疑己是指怀疑自己修行的能力;明言之,即怀疑自己是否能达到那最高的目标——最高目标是指得无上菩提而言,亦即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若有任何疑己之惑,便会令我们于无上道裹足不前,我们也就无法蝎尽己力地去尽量把它做好——因为自觉无望,因此你可能会对自己这样说:没办法,我生来就不是那块料子;不可能轮到『我』头上来。这对我来说太高太难了!或者会这样说:那对我来说实在是太完美了,我怎能做得到呢!这就是缺乏自信心,无异于替自己找了一大堆可以偷懒和逃避的借口。然而自己怀疑自己的能力,却是违背了佛法的第一无上教义:一切有情皆有佛性,究竟平等,终将作佛。若非如是,则佛菩萨何必自找麻烦,一而再、再而三地来此世间,耐心地谆谆教诲我们?岂非白费功夫?一切的自疑,追溯其因,皆由无明业力而起:以无明故,而不能了知究竟实相;因不了究竟实相,故起自疑。而这无明,经我们长劫以来造作积集诸业的结果,早已变成了我们的业习;即使有意想要破除,或转变它,我们也总会不由自主地又回到我们的无明老家。然而此疑根(无明业习)实与究竟的实相背道而驰,也大为障碍我们修习菩提道:所以,如果我们若冀望习禅有成,则非得千方百计地想尽办法去除掉这疑盖的习气不可,否则此疑根会令行者对一切修学都提不起劲来,纵有所修学,亦不牢固。因为,且不谈修道,即使一般世法也都这么认定:自信心为一切事业成功的根本。所以铲除对你自己的任何怀疑——包括对你,已具的能力以及肖未发挥的潜能之怀疑——这是你一切修行中最切要的当急之务。你应如是自我教育、如是自我肯定、如是自我期许,勇猛地朝此方向去转变你自己的思惟形态,俾能于精神上和心理上与深法相应。

以上是行禅所应具备的第二个前方便。

前方便三:习行五法

前面两个禅定的前方便(先决条件)是名符其实的先决条件;换言之,那些条件是你在正式开始认真修定之前,所必须治妥的行头。然而现在所要谈的第三前方便其中所规定的事项,不仅是你在正式修定之前要如是行,而且在修定当中也须时时不离、依之而行。

1、欲愿(得定之欲)

此处所谓的欲并非五欲之欲,而是指欲求得禅定境界的意愿或企图心而舌。我们要作意将此欲愿灌轮到我们的心坎里,因为若无想得定的愿望,则根本不可能得定。惟有尽量增强证得禅定之欲念,我们才会肆力以赴。欲望愈强,则所能达到的境界也会愈高。若只有小欲小愿、画地自限,则所能达到的境界也就有限;这是因为欲愿是意志之源。倘若我们有强烈的欲愿:非得定不可!我们方能如愿得定。

然而,此种欲愿绝非天生而有。这道理也是佛法中最重要的一环:任何善法或善根皆是由学习、练习、修行然后才获得的,并非生来即有。依佛的教法与佛智所见,没有人生来就是圣人或菩萨,甚至佛也非生来不用修行即是佛。佛与菩萨都是从发愿、修行、坚忍、克服障难中出生。没有一样东西是不劳而获的;而且目标越高,所须下的工夫也自然越大。然而,一方面由于要证得禅定乃是一件十分艰辛困难之事,另一方面也由于过去所造之不净业所致,使我们动辄变得懒散懈怠,以少为足,甚至常常只得到一点点境界便骄矜自满。所以我们的确须要鞭策一下自己,令自己对禅定的欲愿不断地增进。

如此看来,你若想得禅定,就必须令你的愿心或抱负不断地增上再增上——不论它已有多强大,总是还有足以改进与加强的余地!我们应倾全力将这一点做好才行。

2、念

我们一旦发了要证得禅定的誓愿之后,便须将此愿时时铭记在心,念念不忘——这一点十分重要。然而要时时铭记而不忘失,却也并非易事!由于业习力的关系,一般而舌,我们的1念力」都十分薄弱,极易忘却——尤其是对善法,转念即忘!可是对不善法,我们不但很容易记住,而且常能牢牢记住、久久不忘。虽然不善法我们很快就学会了,但对善法我们却随学随忘,总是记不起来!

我在这儿打个比方,举一个在沙漠中的旅人为例来说明这一点。有个漂泊于沙漠中的旅人,口渴至极;有一天,他终于遇到了一池水,高兴万分,立刻弯下身子想要喝水。不过在喝水之前,他得先把漂浮在水面上的树叶和残渣、碎片等全拨开来。等他喝了一口以后.如果还想再喝第二口,就得重新再拨开那些东西——因为它们又再聚拢来而遮住了水面。在这里,树叶与残渣等是比喻我们的业垢,池水则比喻我们的本性。虽然我们的本性本身总是清净的,但是目前还不克饮用 (亦即,还不能发挥其功用) ,要等我们拨开了浮在心表的业垢或尘秽之后,方得取用。一旦拨开了,我们即能畅饮本性之水——也就是说,本性即能全然无碍地充分发挥其潜在的能力——此时本性的能力便不会有丝毫浪费、弃置,且能尽情发挥,无有系缚,亦无有遮障——此亦即所谓解脱自在,全体起用。然而业垢犹如池面的树叶与残渣,他们既会一再遮障着我们的本性,我们唯有一再不停地将它们拨开,才能继续取饮于本性之池,俾令本性发挥其用。欲使本性之水洁净可用,我们即须不停地拨开业垢(即念念修行) 。一旦修行暂停,我们可能很快就会失去香纯可口的本性之水而不复得用。换言之,要是我们停止修行除障的工作(除去业垢) ,即使只停止一剎那顷,我们的心池(本性)也会很快回复到它原来脏乱之状。由是观之,要达到无上菩提的至高目标,非得时时刻刻持续不断地努力不成,而在这努力的过程当中,念力扮演了相当重要的角色。

3、精进

精进是修行佛法最重要的动力之一。就像一个努力用功的学生,会比一个懈怠不用功的学生要早些拿到学位一样;修学佛法亦然,我们如果勇猛精进,便会比懈怠放逸者要早一点得到禅定,乃至种种果证。

释迦牟尼佛讲了一个他自己的本生故事:乃往过去久远劫前,那时他还只是凡夫,而弥勒菩萨早在四十多劫以前就已发了大心,并且已经开始修行菩萨道了。可是,佛说:弥勒菩萨慢条斯理、从容不迫地修,并没有为其所订的最高目标拼命努力。四十多劫以后,释迦牟尼终于也发心要求无上菩提;但他一发心之后即拼命努力、勇猛精进地修行,结果释尊竟比弥勒菩萨还早成佛,照理说弥勒菩萨应先成佛才对(因为他比较早发心、修行) 。这意思是说:释迦牟尼佛过去由于精进力的缘故,即超越了四十劫的生死,因而缩短了他成佛的时间,也因此令自己以及无量众生于轮回中受苦的时间,大为减少。可见,精进力是速疾成就菩提的一个重大因素。

4、巧慧

巧慧之义为:休必须将色界禅天的种种优胜处,与我们这欲界的种种弊恶处,作一客观的比较与认识,以便增进你对得定的欲愿。欲得巧慧,修观想法甚为有益:你可观想你得禅定之后其心怡悦之状;又可观想诸佛菩萨深入种种禅定之中,多么自在、庄严、令人崇慕。所以,修巧慧的目的,是要你竭尽一切方法,来加强你誓必达到目标(得禅定)的意志。所谓:意志坚,道必显。

5、一心

一心是指摄心专注于一境,不动不摇,即所谓一心专念,念念不散乱、不游他境之意。心若散去,则要立刻强行摄回。不过,在将心摄回之前,必须先能觉知此心已经驰散这回事。然而十之八九,我们都不能立刻觉知自心早已跑掉了!我们一旦觉知其事,当下就须赶紧驱迫它再回归正轨。我们的心散乱外驰这个现象,会一而再、再而三地发生,到头来我们会发现:好像自己总是在重复做同样的事。然而重要的是,你千万别因此而气馁。你的心之所以常爱外驰、任意游荡,纯然是由于业习力所造成的。倘能不退、不厌、不断地努力勤练,假以时日,必定会有所进步,逐渐地,你的心驰散的次数也会越来越少,到最后,你也必能住于一境,而得一心 (即是得定) 。

总结

禅定的前方便共有三组,这三组其实也就是能令人证得禅定的诀窍。现在再总结一下:这些前方便即是正修禅定之前的必备条件;也可说是专修禅定的先决条件。我们若不依此而行,则充其量只能算是玩票的禅和子。通往禅定之道没有小径可抄;这些前方便,即是习禅的快捷方式。

然而快捷方式并非表示它们就是容易走的路,因为在修道门中根本就没有容易走的路。而且很不幸,这却是通往禅定唯一的一条路,也是地地道道、原原本本佛所亲授的禅定修习法门。此外,我们在修习禅定的同时,还有三件事要特别注意:

1、不为人欺

2、不自欺

3、不欺人

适三点全都很难做到。

第一 ,我们若不愿为人所欺蒙,自己就必须具有第一手的正确知识(闻慧)或知见,以了知禅定门中全盘事理的奂相。这是说,我们所得到的有关禅定的知识,不可经由道听涂说而来,必须从通达、而且有经验的师父之如实教导而来,且此师父最好是出家之侩众。我们一定先要知道正当的习禅知识与诀窍,修行时才不会被误导。不只西方人应如是知、如是行,东方人也是一样。当今在台湾、中国大陆、美国、和世界其它许多地方,都会有所谓有1神通」的1老师」传授各式各样的禅坐。如果只贪图神通,而不在除断三毒、净化自心或明了自性与诸法实相上用功,就很容易上1江湖郎中」招摇撞骗的当。在坐禅方面缺少闻慧的人,尤其容易受骗。

第二,不可自欺。习禅之人常易自欺而高估自己的成就,这也是对禅坐的理与事之奂相筒未了达的缘故。我们一旦高估自己的成就,便会顺理成章地欺骗了自己,接着就很容易转而欺诳他人而不自知。此即所以当此末法时期,世上有许多人皆宣称自己已经开悟、成佛或已证果、超凡入圣的原因。他们常拥有许多信徒,并且自创各种不同的新宗派。佛弟子必须实践1不自欺」,才能从自心的无始无明的迷雾中解放出来,从而能勘破一切假相,以及照破种种自我膨胀、自眩自欺的幻象,并且断除由于自我膨胀而造成对他人的误导、侵犯及危害。若众生能离于种种自欺的妄相,覩于真实,方能可望有朝一日亲见自己的本来面目——而谁能不引领翘望此一时刻之来临呢?

第三,为了不欺人,我们须先远离自欺,同时也要远离对财物、名利、权势、恭敬等诸如此类之贪着。在佛法中,无论什么形式的修行,如果其修行本身是为了获得名利,那必定不是屡修行,而且最终是有害无益的。佛世尊会告诫我们说:为了名利的目的而修行佛法,等于是随顺魔业而成为魔子魔孙。世尊此舌兼有实际与比喻两种含义。总而言之,要想超越此三欺,就必须戮力求取大智慧,加是才能看透内在与外在形形色色的幻相、把戏、骗局、诳惑、与妄想。

静坐开始

静坐结束

你可能已经觉察到:在你深深地摄心住于禅思、经过一段时间之后,于要起坐之际,你根本不想开口讲话。这是由于你在坐中,你的心已经安静下来的缘故。这种得之于禅坐的寂静,止息了你散动的心,令之安歇不动,以致于你不想为了讲话而张口或动脑筋。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在坐禅之后,须要跑香的原因之一—由于动静调合,好让身心回复到平常的状态,重新再活跃起来。

——一九八九年五月廿七日

讲于纽约,庄严寺


{返回 成观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禅之甘露 第十一章 完结篇:跑香与香板的典故
下一篇:禅之甘露 第九章 习禅五阶(上)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义贯 卷第四
 释燃身献佛义
 唯识三十论颂义贯 第五章 唯识修行五位 第一节 资粮位
 禅之甘露 第二章 禅坐必备的基本概念
 唯识三十论颂义贯 第五章 唯识修行五位 第三节 通达位
 观所缘缘论义贯 目次
 八识规矩颂义贯 第二章 释颂文 第三节 第七识颂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义贯 卷第三
 禅之甘露 第四章 五味禅—心识之构成与弹之实践
 大乘信位菩萨的修行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在漫漫的修行路上如何能够让这颗菩提心持之以恒?[栏目:宽见法师·心灵答疑解惑]
 一即六[栏目:佛教词汇小百科]
 堵住后门的石头[栏目:戒嗔的白粥馆]
 五百罗汉 021、优婆鞠多尊者[栏目:五百罗汉]
 文殊智慧:一个内在和谐的佛教哲学体系(肖黎民)[栏目:文殊菩萨专题文集]
 突破修道上的唯物 幽默感[栏目:创巴仁波切]
 懂得人生如梦,可以让人远离执著,但追求佛法,难道不也是一场梦吗?[栏目:索达吉堪布·问答释疑]
 忏悔的微妙[栏目:仁焕法师]
 入出息念 第九节、落入有分[栏目:玛欣德尊者]
 持明前贤修规·老顽解脱行迹——印圆双运欢喜妙音 第一百〇二讲[栏目:阿秋喇嘛传记·讲记]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