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佛说演道俗业经讲义
 
{返回 照光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6561

佛说演道俗业经讲义

目录:

佛说演道俗业经

佛说演道俗业经讲义序

佛说演道俗业经讲义

甲一讲述五种玄义

乙一略说五种玄义之意

乙二解释经题

丙一释别题

丁一分别解释

丁二总释别题

丁三叙述七种立题之差别

丙二释通题

乙三辨体

乙四明宗趣

乙五论力用

乙六判教

甲二讲述译经人

甲三讲述序分

乙一通序

丙一讲述经首之六种成就

丙二列与会圣众

乙二发起序

丙一逐句讲释

丙二总释

甲四讲述正宗分

乙一讲释在家之三财

丙一赞叹提问

丙二讲释下财

丙三讲释中财

丙四讲释上财

乙二讲释出家三品之差别

丙一总叙三乘名目

丙二讲释声闻乘

丁一畏苦知幻

丁二发心与禅修

戊一分别解释文句

戊二总释

丁三声闻乘之缺点

戊一依文句解释

戊二总释

丁四偈颂复说

丙三讲释缘觉乘

丁一缘觉因地发心

戊一解释文句

戊二总释

丁二缘觉乘之缺点

丁三对治缘觉之缺点

戊一解释文句

戊二总释

丁四复说偈颂

丙四讲释菩萨乘

丁一讲释菩萨乘之大意

戊一菩萨道行者之发心

戊二菩萨道所行纲要

戊三所行度生之事业

戊四复说偈颂

丁二祥解六度

戊一布施

戊二持戒

己一持戒之重要性

己二持戒之功德

己三之四种发心差别

己四解释持戒之四种差别

己五偈颂复说

戊三忍辱

己一忍辱之功德

己二依文讲述忍辱行

己三讲各种忍辱修法之差别

己四偈颂复说

戊四精进

己一精进之利益己二依文解释

己三讲释各种精进的差别

己四偈颂复说

戊五禅定

己一修学禅波罗蜜之功德

己二依文释成就禅修之四事

己三讲释各种禅修差别

己四复说偈颂

戊六智慧

己一修证智慧之功德

己二世出世间各种智慧差别

己三依文释修证智慧之四事

己四偈颂复说

己五复说智慧之六事

丁三如何实修四无量心

戊一讲说成就大慈之四事

戊二讲释成就大悲之四事

戊三讲释成就喜无量心之四事

戊四讲释舍无量心

戊五讲释护念众生之四事

戊六偈颂复说

乙三讲释成佛之捷径

丙一解空无学之四法

丙二二谛圆融

丙三行自他二利之六法

丙四化导众生

乙四讲释度众生之方法

丙一开化众生之四事

丁一依文讲释外意

丁二讲释内意

丁三偈颂复说

丙二复说开化众生七事

丁一依文直讲

丁二讲释内意

丁三复说偈颂

乙五讲释上中下三根之差别

乙六讲释初学必行之法

甲五讲述流通分分二

乙一请立经题

乙二欢喜奉行

甲六总结

 

佛说演道俗业经

乞伏秦沙门释圣坚译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菩萨无数。四辈之众。天龙鬼神阿须伦会。时给孤独氏与五百居士。出舍卫城行诣佛所。稽首足下却坐一面。叉手问佛。居处治家财有几辈。出家修道行异同乎。当奉何法疾成无上正真之道。复以何宜化众生耶。佛言。善哉问也。开发童蒙将来学施。佛言。财有三辈。一曰下财。二曰中财。三曰上财。何谓下财。有人治产积聚钱财。不敢衣食不修经戒。不能孝顺供养二亲。不乐随时给足妻子。欲其消息充饶饱赐。奴客徒使衣裁蔽形食系口腹。抱愚守惜如蜂爱蜜。不信先圣不奉高士沙门道人。不好布施种福为德。心自计常不虑对至。合者必散祸福自追。贪慕身地不觉恼恨。咄嗟没过入泥黎门。其身缘食四大虺(hǔi)盛。神寄其中假号为名。羸(yíng)弱犹化危脆不固。不解非常倚世之荣。心怀万忧谓亦长生。心存吾我不达悉空。三界尚虚况人物乎。汲汲迭惑贪淫嫉妒。如斯行者。乃为下财。奉养父母安和至心。出辞还返不失颜色晨定暮省小心翼翼。念二亲恩而无穷极。给足妻子应时衣食。恩情归流与共同欢。妻子如是也终无私行。瞻视奴客眷属徒使不令饥乏。不信死后当复更生。谓死灭尽归于无形。供孝所生念乳养恩。给足妻子恋恩爱情。瞻视仆使欲得其力。不能奉敬沙门道人。不肯行善布恩施德。后当得福与众殊特。是谓中财。佛于是颂曰:

常能念乳养  孝顺供二亲

给足其妻子  随时不失节

奴客及徒使  慰劳不加恶

下侍皆顺从  遣行不违教

不信后世生  闻之惊不喜

自计身有常  长存不终亡

三界如幻化  当识此辞章

己所为罪福  从本而受之 

佛复告长者。上财业者。谓其人若有财宝能自衣食。孝顺父母不失时节。恒瞻颜色不令怀戚。出不犯禁入不违礼。造行清白不使污染。恭敬尊长谦逊智者。启受博闻等心不邪。下劣贫厄咸蒙仗荷。给赡(shàn)妻子常令备丰。除诸邪念修以正治。消息奴使不令穷匮。不妄挝(zhuā)骂加之慈愍。奉敬先圣至学正士出家顺法沙门贤明。夙夜行礼不失其意。布施所乏使成道德。恣讲经典并化痴冥。以善方便不失其时。自安护彼一切众生。犹如(zì)牛食刍出乳。乳出酪酪出酥酥出醍醐。醍醐最柔特妙。其自安身愍哀十方。多所慈念多所安隐。诸天人民皆得蒙度。是人最尊无上无比为无俦(chóu)匹为世大雄独步无侣。佛于是颂曰:

若有众财业  以自好衣食

供养孝父母  不失其颜色

出游不犯禁  还返不违礼

造行常清白  顺法不荒迷

供敬奉尊长  谦逊明智者

启受博闻士  等心不慕邪

随时给妻子  各令得其所

慈赐奴仆使  衣食常丰足

奉沙门学士  布施授供养

从受深妙法  弃捐痴聋盲

愍伤十方人  不独为身行

常自安其已  亦解一切厄

譬如酥醍醐  本从刍草出

既可用安身  身和无疾疹

普哀众生类  其心常平一

以是四等行  速逮成至佛 

佛告长者。出家修道学有三品。一曰声闻。二曰缘觉。三曰大乘。何谓声闻。畏苦厌身。思无央数生死之难周旋之患视身如怨。四大犹虺(hǔi)五阴处贼。坐禅数息安般守意。观身恶露不净之形。畏色欲本痛想行识。怖地狱苦。饿鬼之厄。畜生恼结。人中之难。天上别离。不可称计。轮转无休如狱中囚。欲断生死勤劳之罪。求无为乐泥洹之安。但自为己不念众生。常执小慈不兴大哀。倚于音声不解空慧。三界犹幻。趣自济己不顾恩慈。是为声闻学。佛于是颂曰:

畏无量生死  周旋之艰难

心已怀恐惧  唯欲求自安

坐禅而数息  专精志安般

观身中恶露  不净有若干

弃捐三界色  断欲得自安

不能修大慈  唯志乐泥洹 

佛告长者。缘觉者。本发大意。为菩萨业。布施持戒忍辱精进一心智慧。以用望想求为尊豪天上天下咸令自归。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威神德重巍巍堂堂无能及者。不解如来色身所现。因世愚人不识大道。断生死流不能反原。尽生死本故为现身。相好严容。文辞言教以化愚冥。显示大明及着相好。谓审有色像。虽行四等四恩六度无极三十七品。观十二缘欲拔其原。不解本无望大道。正使积德如虚空界不得至佛。所以者何。用不达故。何谓不达。布施持戒忍辱精进一心智慧。四等四恩有所望。念救一切五趣生死。解空无想不愿诸法。晓一切法如幻化梦野马影响芭蕉泡沫皆无所有。道慧无形等如虚空。无所增坏普度众生。佛于是颂曰:

本发菩萨意  志慕大乘业

但欲着佛身  不了无适莫

布施戒忍辱  精进禅息智

四等恩六度  惟己乐无为

慕三十二相  八十好巍巍

天上天下尊  脱五阴六衰

但察其事  不能观深微

虽欲度十方  心口自相违

不了如幻化  水沫泡野马

芭蕉如梦影  妄想甚众多

正使作功德  犹如江河沙

心怀无上真  不解除众魔 

佛告长者。其大乘学。发无上正真道意。行于大慈等如虚空。而修大悲无所适莫。不自忧身但念五趣。一切众生普欲使安。奉四等心慈悲喜护。惠施仁爱益义等利救济十方。布施持戒忍辱精进一心智慧。六度无极无所望。以施一切众生之类。观于三界往返周旋。勤苦艰难不可称计。念之如父如母如子如身。等而无异。为之雨泪。欲令度厄至于大道。佛于是颂曰:

发无上大意  行慈悲喜护

大哀如虚空  行等无适莫

立德不为己  唯为十方施

度脱诸群生  使至大道智 

又有四事得至大乘。一曰布施给诸穷乏。二曰不择豪劣行轻重心。三曰所可施与无所望不求还报。四曰以此功德施于众生。佛于是颂曰:

布施摄贫穷  不行轻重心

志慧无望  不求还得报

愍念于群黎  往来周旋者

以此功德施  悉令至大道 

佛告长者。奉戒有四事疾成大乘。一曰守口护身心不念非。二曰出入行步不失礼节。三曰不愿生天转轮圣王释梵之位。四曰以是禁戒惠施众生。佛于是颂曰:

常护身口意  心坚如太山

若出入行步  未曾失礼节

不愿生天上  释梵转轮王

则以此正行  用惠一切人 

佛告长者。忍辱有四事疾成大乘。一曰若骂詈者不计音声。二曰若挝(zhuā)捶者计如无形。三曰若毁辱者谓如风吹。四曰有加害者常怀大哀。佛于是颂曰:

挝(zhuā)骂令默然 自计本无形

设有恨意起  心辄还自止

和心颜色悦  众人咸恭敬

用是得成佛  三十二相明 

佛告长者。精进有四事。一曰夙夜奉法未曾懈废。二曰宁失身命不违道教。三曰勤讽深典不以懈。四曰广欲救济诸危厄者。是为四。佛于是颂曰:

夙夜奉大法  未曾有忽忘

宁自失身命  不敢违道教

诵习深经典  不以为懈

救济众危厄  不使心怀怨 

佛告长者。禅思有四事。一曰乐习精修闲居独处。二曰静身口心令不愦乱。三曰虽在众闹常能定己。四曰其心旷然而无所著。佛于是颂曰:

恒好于精修  志闲居独处

静其身口意  未曾念愦闹

数处众乱中  心定无忽变

一心见十方  道慧起神足 

佛告长者。智慧有四事。一曰解于身空。四大合成散坏本无主名。二曰其生三界皆心所为。心如幻化倚立众形。三曰了知五阴本无处所。随其所著因有斯情。四曰晓十二缘本无根原因对而对现。是为四。佛于是颂曰:

悉解其身空  四大而合成

散灭无处所  从心而得生

五阴本无根  所著以为名

十二缘无端  了此至大安 

佛告长者。智慧复有六事。一曰解色如聚沫。二曰了痛痒如水泡。三曰思想如野马。四曰晓生死如芭蕉。五曰察识如幻。六曰心神如影响计本悉空皆无处所。佛于是颂曰:

解色如聚沫  痛痒如水泡

思想犹野马  生死若芭蕉

了识假譬幻  三界无一好

分别悉空无  尔乃至大道 

佛告长者。慈有四事。一曰慈念十方。二曰如母育子。三曰极愍念之。四曰如身无异。是为四。佛于是颂曰:

慈念于十方  如母育赤子

常怀极愍念  如身等无异 

佛告长者。哀有四事。一曰愍之。二曰为之雨泪。三曰身欲代罪。四曰以命济之。喜有四事。一曰和颜。二曰善言。三曰说经。四曰解义。护有四事。一曰教去恶就善。二曰常训诲归命三宝。三曰使发道意。四曰开化众生。是为四。佛于是颂曰:

愍念为雨泪  身欲代其罪

舍命而济之  不以为怀恨

和颜演善言  讲法分别义

教去恶就善  诲归命三宝 

佛告长者。有四法疾。成无上正真之道。一曰解空学无所求。二曰无想无所望。三曰无愿不慕所生。四曰常等三乘之业无去来今。是为四。佛于是颂曰:

解空无所求  无想望报

不慕愿所生  常等三世行 

佛告长者。有四事法疾成佛道。一曰一切皆悉本净。二曰而解万物普如幻化。三曰生死断灭皆从缘对。四曰计其缘对本亦无形。佛于是颂曰:

一切悉本净  解物如幻化

生死从缘对  计本亦无形 

佛告长者。有六法疾成正觉。一曰身常行慈无怨无结。二曰口常行慈演深慧义。三者心慈仁和调隐哀念十方。四曰护戒不造想求大乘之业。五曰正观见十方空道俗不二。六曰供足乏食救身之业以济危厄。是为六。佛于是颂曰:

身常行慈心  未曾捶怨结

口恒修言愍  演深慧之谊

心和仁调隐  哀念诸十方

护戒不起想  正观十方空 

佛告长者。有四事疾成佛道。一曰奉精进业悉无所著。二曰教化众生道心不断。三曰游于生死不以患厌。四曰大慈大哀不舍权慧。是为四。佛于是颂曰:

精进无所著  教化未曾断

不患厌生死  不废舍权慧 

佛告长者。开化众生有四事。一曰不信生死者则以现事祸福喻之。二曰不信三宝显示大道。三曰迷惑邪径指语三乘。佛道独尊而无有侣。四曰三界所有悉如幻化无一真谛。是为四。佛于是颂曰:

不信生死祸福示  堕邪见者显大道

佛道独尊而无侣  三界悉空如幻化 

佛告长者。开化复有七事。一曰悭贪者教令布施。二曰犯恶者诲令奉戒。三曰嗔恚者劝令忍辱。四曰懈怠者化令精进。五曰心乱者诲令定意。六曰愚冥者教令至学智度无极。七曰不知随时显权方便。是为七。佛于是颂曰:

悭者教布施  犯恶令奉戒

嗔恚劝忍辱  懈怠劝精进

乱者使定意  愚冥教令学

智慧度无极  随时发善权 

随时菩萨问佛。何故学者有上中下。不悉普等至大乘乎。佛言。学者其心见有远近解有深浅志有优劣故示三乘。计本无三假引为喻。譬如有人为国大臣聪明智慧。王之所重参谊国事。一以委托不怀疑虑。又斯大臣有三亲友。一曰太子。二曰尊者。三曰凡人。大臣举治国之政颇有漏失。众人潜入白之于王。谓图逆辟王闻怀疑问诸臣曰。当何罪之诸臣得便各重罪之。或言斫头。或言截手断足或言割耳及鼻。挑眼去舌。王察众臣所议甚重。告曰不然。此人明达偶有小失。不宜乃尔当捉闭着狱。诸臣唯从不敢复言。告边臣曰。速下文书令收敕臣闭在刑狱。时凡亲友闻之悲念。欲使出狱力劣不任。唯以衣被饮食所乏日日供之。亦不能令不见考治。尊者又闻心用辛酸。往至其所解喻狱吏。不令搒(Þénɡ)笞(chī)痛苦休息不堪出狱。至太子闻以为罔然。是吾亲亲无有重罪。众臣憎之谗之于王。不宜取尔。往诣王所具陈本末谓无逆肆。当用我故愿赦其殃。王用爱子即赦使出狱。与王相见令业如故。其国王者谓如来。其太子者智慧度无极善权方便菩萨逮得无所从生法忍权慧之宜。乃能得出于三界狱。得成为佛广济众生。尊者亲友谓行净戒。免三恶趣不助三界。可受天上人间福不得至道。凡知友者。谓布施业。此适能脱饿鬼之界。不免地狱畜生之厄。所以者何。如其所种各得其类。发无上正真道意。奉于大慈无极大哀。开化一切故得至佛道。本典大道不达深法。不解进退中止自废。故为缘觉畏生死难往返周旋。但欲自济不念苦人故堕声闻。各随本行而获致之。说是经时。给孤独氏居士五百长者。皆发无上正真道意。有数千人远尘离垢诸法眼生。箜篌乐器不鼓自鸣。飞鸟走兽相和悲声。当是之时。莫不欢喜自归佛者。

居士复问。初学道者始以何志。佛言。先习五戒自归于三。何谓五戒。一曰慈心恩仁不杀。二曰清廉节用不盗。三者贞良鲜洁不染。四曰笃信性和不欺。五曰要达志明不乱。何谓三自归。一曰归佛无上正真。二曰归法以自御心。三曰归众圣众之中所受广大。犹如大海靡所不包。复有四法。一曰道迹。二曰往还。三曰不还。四曰无着。缘觉至佛无上大道。得天人身皆由之生。次行四等四恩四辩六度无极大慈大哀得成大道。前知无穷却睹无极。教训十方何智不逮。阿难问曰。此经何名。云何奉行。佛言。名曰:解俗家业三品之财。出家修道无上正真。其要号曰演道俗业。佛说如是。贤者阿难。给孤独居士。五百清信士。莫不欢喜。

佛说演道俗业经通解

序:

夫如来一代时教应化于世间,唯欲众生开佛之知见,示佛之正道,悟佛之境界,入佛之知见道故。奈何众生障深慧浅根基浅薄,不能依一乘之法悟入佛之性海。故我佛兴大慈悲,于无言说之教中以音声转大*轮,树大法幢,击大法鼓,演说八万四千方便法门。正所谓:“归元无二路,方便有多门。”

然教所立者,必有其纲,戒定慧三学乃教法之纲。行持道者必有次第,大乘闻、思、修三慧乃道之次第也。然今之行者心中诸邪炽盛,叛教离纲,错乱次第修学,以至于终堕邪道,误入邪罔矣!

今佛陀此经中备明修学次第,在家三财,出家三品,修学差异,证道之差别。此经实乃行者必读之经典也,希望有缘见到此经者,当发心精勤学习此经也。

愚僧今讲此经,乃是因葛居士病变之故为缘起,而发心报答累劫中六道父母养育之恩,故讲此经也。

释迦沙门 戒仁照光 藏名嘉扬彭措 愧撰

2004年1月26日星期一

今依天台五种玄义而分科,全经共分为六段来讲述此经。甲一讲述五种玄义。甲二讲述译经人。甲三讲述序分。甲四讲述正宗分。甲五讲述流通分。甲六总结。

甲一讲述五种玄义分六:乙一略说五种玄义之意。乙二解释经题。乙三辨体。乙四明宗趣。乙五论力用。乙六判教。

乙一略说五种玄义之意

五种玄义乃是天台宗解释经论的一种格式,依这种形式解释佛经能令闻者很容易理解经义,故从隋唐时期一直沿用至今。

现在略述此五种玄义之大意:(一)释题,即解释一经之题目;(二)辨体,辨别一经所诠之体性,如法华经即以‘中道实相’为全经所诠之妙体;(三)明宗,阐明一经之宗趣;(四)论用,论说一经之功用;(五)判教,又称作判教相,判立一经之教相,以定一经之评价。

就五重玄义的次第而说,亦有其深意。首先以世尊一代时教中,每部经典各有其名称,故以释名为第一。其名称下必有所诠之法,以为经体,故辨体为第二。一经之所说,必有所主的修行,所主即是宗,故明宗为第三。有如此的修行,必有功力,功力即用,故论用为第四。而后区别何时所说、何教所收、摄属偏圆大小何者,故判教为第五。如此顺次联关,以释显一经的深义。乙一略说五种玄义之意尽。

乙二解释经题分二:丙一释别题。丙二释通题。

丙一释别题分三:丁一分别解释。丁二总释别题。丁三叙述七种立题之差别。

丁一分别解释

所谓[别题]者,乃是不同之意也,即此题不同于其它经题之意。此经之别题乃是由[佛说演道俗业]六字组成,此六字为本经之别题。经中佛陀所立之别题有二种,译者择后之‘演道俗业’再加上‘佛说’二字立为本经之别题。

[佛]乃是指本师释迦牟尼佛。今略说佛之含义。佛乃是印度语之简称,全称为佛陀耶。译意为觉者、知者或觉等诸意。所谓‘觉’即觉悟真理者之意。亦即具足自觉、觉他、觉行圆满,如实知见一切法之性相,成就等正觉之大圣者。乃佛教修行之最高果位。佛陀所证之觉有三种:(一)自觉,即自己觉悟宇宙人生之真理,不再为贪嗔痴三毒所恼害,不再流转于生死轮回之中,故称为自觉。此种自觉小乘阿罗汉亦具足,阿罗汉虽具足自觉但无有后二觉;(二)觉他,即自己已获圆满觉悟,亦不忘记如母之有情众生,于轮回中现种种诸多方便度化众生使之觉悟,故称为觉他。此种觉悟菩萨也具足,但菩萨不具足觉行圆满;(三)觉行圆满三者,即自觉已圆,发起觉他之心行,所度之有缘众生已经度尽,此称为觉行圆满。此种唯佛独具,阿罗汉、菩萨皆不具足。具足此三种觉悟才是证得佛的境界。佛还具足三身、四智、五眼、六通、十力、四无畏、十八不共法等无量功德,由于佛证得究竟圆满之果位,故称为万德庄严之佛。

本经之经题中的[佛]是指释迦牟尼佛。释迦乃是能仁之意,牟尼是沉默寂静、仁慈之意。在佛教中亦是对圣人的特别称呼。对于佛陀的成道弘化等事迹,想必大家都已经知道,故此不再赘述。

[佛说]是说明本经乃是释迦牟尼佛亲口宣讲,并非是其他人所讲,故[佛说]二字乃是鉴别之意。有五种人可以讲述佛经,即佛、天人、幻化人、仙人、佛弟子等。故此处[佛说]二字乃是为显佛陀金口之法,以别于三乘、天、人之说,诸经卷首多置此二字,藉以证明佛所说法乃真实之教。

[演]乃开演,讲述及叙说之意。此处专指佛陀为度众生故开演无上妙法之意。亦说明佛陀将于此处开演无上妙法。

[道俗]有二意:(一)佛道与世俗之并称,道则涅槃之意,亦表出世之法。俗则生死之意,乃代表世间法;(二)出家众与在家众之并称;经题中此二意皆俱。此[道俗]二字,表明本经中佛陀乃以开演世出世法之差别,及僧俗二众修行之次第与诸乘证果之差别相。又.道俗者,乃道俗二谛之意。

[业]者,此处乃指僧俗二众修法与弘法之事业,[业]即是有所做与事业之意。丁一分别解释尽。

丁二总释别题

本经乃是佛陀亲口宣说,世尊于此经中广为僧俗二众宣说世出世法,以及僧俗二众所修三乘教法差别之相。如经中所说之在家三财,出家三品,菩萨六度等法要,及声闻、缘觉、菩萨等因地发心与果地修证之差别。

此一题之中已经将经中全文之意概括,故古德亦说‘经题乃是全经大意之浓缩’,若欲通达经中法义者,当先通达经题,若解经题则全经法义必明矣。故行者当知经题十分重要,在未学经文前应当对经题进行仔细参究。丁二总释别题尽。

丁三叙述七种立题之差别

佛教诸经皆有其立题之方式,本经乃是以‘人法’立题的。经题中[佛]乃指娑婆教主本师释迦牟尼佛,佛者人也,[演道俗业]乃是指世出世法,故本经题乃是此二种组合而成,故为人法立题也。

一切经之题目有七种立题方式:(一)单人立题,即以人物名字为经之题目,如《佛说阿弥陀经》《维摩劫所说经》等。皆以人名为题目,故称为单人立题;(二)单法立题,即以法为题,如《涅槃经》。涅槃乃是经中所说之法,单以法为经题,故称为单法立题;(三)单喻立题,即以譬喻的方式立为经题,如《梵网经》。梵网乃是大梵天王宫殿上空所悬挂之珠宝网,以此譬喻戒法之殊胜,戒法乃是菩提道之庄严。故以梵网喻之,单一以譬喻为经题,故称为单喻立题;以上三种称为单三立题。(四)人法立题,如《文殊问般若经》。文殊为人,般若为法,故称为人法立题;(五)法喻立题,如《妙法莲华经》。妙法为法,莲华为譬喻,故称为法喻立题;(六)人喻立题,如《如来师子吼经》。如来为人,师子吼为譬喻,故为人喻立题;以上三种乃是复三立题。(七)具足立题,如《大方广佛华严经》与《大佛顶如来密因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等。大方广为法,佛为人,华严为譬喻,故为具足立题也。以上七种立题称为,单三、复三、具足一。闻思经典者亦当明了此七种立题之差别也,若不能了知立题差别之相即不能掌握全经之大纲,故学习经文首先掌握立题的格式是很有必要的。丁三叙述七种立题之差别尽。丙一释别题尽。

丙二释通题

[经]字乃是经题中之通题。何谓‘通题’,即通用于诸经也。凡佛经题目最后一字皆以经字而收其尾,故为通用之经题。

[经]梵语修多罗,即契经之意,契机契理之教谓之为经。略说有三意:(一)贯穿,即为贯穿诸法历经恒古而不绝之意。如有散花,若欲令其不散,当以线贯穿为环即可不散;(二)摄持,即此法能摄持所应说之义与所化之众生;(三)恒常,即此经法乃佛陀性智之中流露故能流通三世而不变,又三世诸佛所说相同无异,故为恒常之意。

又如《杂阿毗昙心论》卷八,举出修多罗五义:(一)出生,即出生诸多法义。(二)泉涌,即义味无尽;(三)显示,即显示诸义;(四)绳墨,即辨诸邪正;(五)结蔓,即贯穿诸法之意。丙二释通题尽。乙二解释经题尽。

乙三辨体

本经乃以中道实相为体。经中虽叙述在家与小乘声闻辟支等行法,但终以归入一乘无上佛之境界为主体。如经中言:“解色如聚沫,痛痒如水泡,思想犹野马,生死若芭蕉。了识假譬幻,三界无一好,分别悉空无,尔乃至大道。”此中备明五蕴皆空之妙理,乃阐述真空之无为境界。又云:“解空无所求,无想望报,不慕愿所生,常等三世行。”行者了知诸法皆空之理后,当行无求无得之道,于无为中幻做一切佛事。经中又以 ‘一切悉本净,解物如幻化,生死从缘对,计本亦无形’之句,阐明了现空双运之中道妙义。故本经乃以中道实相为体。乙三辨体尽。 

乙四明宗趣

本经之宗旨是以建立修学之次第,阐明三乘教法之纲要,摄归一乘无上之境界为宗趣。

经中以在家之三财说明善、恶、修行人之果报差别,此三财可以代表世尊所说之因果与人天法之基础。出家三品中详尽地讲述了声闻缘觉与大乘菩萨之因地发心和果地修证之差别相,以此阐述令行者知二乘小教不足之处,为行者列出菩萨乘之发心与行持之纲要,最后汇归一乘无上之中道境界中。从善恶因果直至成佛之次第皎然明白,亦以窍诀方式将诸乘法要开显出来,令行者对诸行法一目了然,故以上所讲乃是本经之宗趣。乙四明宗趣。

乙五论用

本经以正修行次第纲目为力,显示因果差别,诸乘优劣为用。乙五论用尽。

乙六判教

本经乃是藏通别圆四教具足,在此经之中三乘佛法齐备,故本经四教具足。虽说四教皆具,但最终归于一乘圆教,亦属于至圆至顿之教法所摄。乙六判教尽。甲一讲述五种玄义尽。

甲二讲述译经人

[乞伏秦沙门释圣坚译]

[乞伏秦]即译经之年代时间,本经译于东晋时代。

[沙门]乃是出家修道者之通称。即指剃除须发,止息诸恶不善,调御身心,勤修诸善,以期证得涅槃境界者。沙门之意译为勤劳、功劳、勤恳、静志、息止、息心、息恶、勤息、修道、乏道、贫道等意。在古印度凡出家修道者皆称为沙门,佛教之出家人称为瞿檀沙门。在中国沙门专指佛教之出家人。沙门有多种,如《大毗婆沙论》卷六十六记载,沙门可分类为下列四种:(一)胜道沙门,又称作行道殊胜,如佛或独觉等证出世道果之圣者。以能自觉之故;(二)示道沙门,又称作说道沙门、善说道义,指说道无误者,如舍利弗等。以能常随佛转大*轮之故;(三)命道沙门,也称作活道沙门、依道生活,指依道而生者,如阿难等。以虽居‘学位’然同于‘无学’,多闻善持,具净戒禁,传法身慧命于世之故;(四)污道沙门,亦称作坏道沙门、为道作秽,指污染圣道而伪善者,如莫喝落迦比丘等。在此经中沙门只是表明译经者是佛教的出家人,故是表身份之意。

[释圣坚]乃译经者之名,[释]乃是一切佛门出家人之通姓,出家人本来无有姓氏,佛法传入中国后,汉地之出家人皆以‘释’字为姓,表明乃是佛之弟子与佛同姓之意。

[圣坚]是东晋时期之译经师,师乃是西域人,久居凉州(即今之甘肃首府兰州市),他精通汉、藏、梵等文字及语言。他一生的事迹鲜为人知,故在《高僧传》中只记载其名,无有一生事迹之祥述。师一生译经有十四部二十一卷之多。甲二讲述译经人尽。

甲三讲述序分:乙一通序。乙二发起序。

乙一通序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菩萨无数。四辈之众。天龙鬼神阿须伦会。]

分二:丙一讲述经首之六种成就。丙二列与会圣众。

丙一讲述经首之六种成就

[]此乃闻成就。[]即听闻之意,说明以下法义乃是由佛陀诸大弟子亲耳在佛陀座下听闻,非是道听途说,亦非是看书所得,乃是由耳亲闻,故曰‘闻’。此处亦说明诸在会者耳根具足,故才有听闻成就也。又佛陀出世以音声教转大*轮,一切法义皆从佛陀言说中而来,故当以耳闻之。

[如是]乃是信成就。即如下之法要乃是我(阿难)与诸在会者亲耳听闻,真实如是无有虚假之意。又[]乃认可、相信、臣服之意,即在会之大众对佛陀具足信心、恭敬心,并且认可佛陀所讲之法是无上真理,因具足信心之故才来听闻佛陀说法。若闻法者对佛陀无有信心则不能前来听法,纵然在会亦不能领悟佛陀所讲法义,也不会忆持而行。因此在平时听闻佛法亦要具足信心,并且要把讲法者观为与佛无二,能如是想如是信者,才能在闻法中获得殊胜之加持与无边的功德。[]乃信受、奉行之意,即我(阿难)等如是听闻,亦能如实依法信受奉行。这也表明此经之法义可信可行也。

经首之[闻如是]又有表中道、异外道、遵佛嘱、断众疑之四种意思。

(一)表中道:佛经以[闻如是]信受之句灌为经首,乃是表示中道之意。即不著空有,不落两边,以信为归,以智为渡之意。又‘如是’二字乃是表缘起性空双运、悲智双运、显空不二之中道意。亦即如如理,如如智之意。

(二)异外道:在古印度有九十六种外道,他们皆各有其所依之经典。外道之经典首句皆以‘阿’或‘欧’为开头。因九十六种外道之思想分为两种,一种执着万法实有或执着身外还有一个常我等,另一种则执着断灭之‘顽空’见。‘阿’梵语为空无之意,执着断空之外道的经典皆以‘阿’字为经首,以此来表明其教法之宗旨。‘欧’梵语为实有之意,执着万法实有之外道的经典皆以此‘欧’字为经首,以表明其教法所崇之义。

佛陀为了不令佛经与外道诸经混淆,故于经首以信受而灌之,显示佛经不同于外道空有之邪说,乃是不著两边之中道教义。故称为异外道。

(三)遵佛嘱:[闻如是]乃是佛陀在即将入灭之时,嘱咐阿难尊者在佛入灭后结集经藏当以‘如是我闻’为经首,本经之‘闻如是’和‘如是我闻’是一样的,这是翻译者的语法差别,其意完全相同。

那是佛陀将要入灭之时,当时阿难尊者还未证无漏果位,听闻佛陀要入涅槃,心中十分悲伤,禁不住泣不成声。这时阿难之堂兄无贫尊者与优波离尊者到尊者前而告言之:“阿难,你是忆持佛陀教法之人,今当止住悲泣前往佛前请教法义。”阿难闻后即便问言:“我今心乱无主,不知如何向佛陀请问法义,请二尊者教我。”二尊者言:“当问四事,一者佛陀在世之时我等弟子皆以佛为师,佛陀灭后,我等当以谁为师?二者佛陀在世之时我等弟子依佛而住(即依佛陀之善巧方便调伏烦恼),而今佛陀灭后,我等当以何而住?三者佛陀灭后,我等将来结集经藏当以何文句而灌经首?四者佛陀在世之时善于调伏六群比丘(即恶性比丘,戒律威仪、品行不端正者),佛若灭后,我等当如何对治六群比丘?”阿难闻后随即往佛前以此四事问佛,佛陀答言:“一者若我灭后汝等佛弟子当以戒为师。二者若我灭后汝等欲降伏烦恼,当依四念处而住。三者我灭度后汝等结集如来教法,当以‘如是我闻’而灌经首。四者若我灭后,汝等佛弟子当对六群比丘默摈之。”故经首之句乃是遵佛之遗嘱而立。

(四)断众疑:佛陀入灭之后的第七天,大迦叶尊者率领五百大阿罗汉在摩揭陀国王舍城先底槃那波罗山边禅室门边结集三藏教法。由阿难尊者诵出经藏,优波离尊者诵出律藏,迦叶与富楼那诵出论藏。这是三藏教法首次结集,在阿难尊者登狮子座说出佛语之时,蒙诸佛加持顿然间相好如佛。在会之诸大阿罗汉皆起三疑,(1)阿难于此之际已成无上佛果?(2)难道释迦世尊从涅槃起?(3)难道他方之佛前来现身说法?但当阿难尊者口念‘如是我闻’之时,众人之疑惑顿消,知阿难蒙佛之加持力而感得相好如佛。故说此句有断众疑之意。

又.经首立此句能令他人信服,知是从佛听闻而非是自己杜撰。佛经结集之时非常严格,要经过五百大阿罗汉认可才能通过,若其中有一句不符合众意则不能将其归为佛说。

佛经虽是佛弟子在佛入灭之后结集,但无有任何差误。结集经藏最主要的人物是阿难尊者,尊者从小就有忆持三昧的神通,凡是尊者听过的法义都能一字不漏地记在心中,而且纵然经历的时间再长也不会忘记。佛陀弘扬教法四十多年,尊者在佛身边当了二十五年的侍者。阿难尊者刚当了佛陀侍者之时,曾经请佛陀为他重新讲述了,他以前未曾听闻的所有法要。因阿难是忆持三世诸佛教法之人,故佛陀破例满了阿难尊者的愿望。因此佛陀一代时教皆已流入阿难尊者之心田,故经藏由尊者诵出真实无误也。

佛法的结集分大小乘之结集,小乘教法结集乃是在迦叶尊者的领导下,于摩揭陀国王舍城外的七叶窟中完成的。而大乘教法的结集,乃是由文殊菩萨和弥勒菩萨邀请阿难尊者至铁围山中,还有无量无数诸大菩萨等参加结集,结集完成后,由文殊、弥勒等菩萨将大乘教法做了伏藏,分别藏在了忉利天、龙宫等地。在后来大乘教法因缘成熟后,又被迎请出来流通后世。

[一]乃是时间之成就。世间一切法之形成皆有其时间,佛陀说法亦不例外。此处之‘时’乃是指师资相应之时,即佛陀心中愉悦欲说法要,诸弟子心中渴仰欣求听闻妙法,佛陀说法之意乐与弟子闻法之意乐相合,当此之时即是师资相应之时,在佛经中称为一时也,或简称为‘时’。另外[一时]亦是指佛陀说法、弟子闻法因缘成熟之时。

又.佛陀安住于自性一如之境界中无有过去现在未来等三时之差别,因此故称为一时。佛经中皆以一时为佛陀说法之时,并不说某年某月某日某时,这是为了不令佛弟子分别佛陀说法之时间而起争执,故为灭无端之争执总说一时也。

[]乃是法会之主成就,即佛陀乃是法会主法之人。若想办一个法会,必须要有一个主法之人,这个人就是法会的主成就。而主持本经法会之人,乃是娑婆教主释迦牟尼佛,非是他方佛。

[在舍卫国]

此是说法之处所成就,即法会之场地处所圆满。如果想办法会但无有所处,纵然心中想办亦是不能办成,故佛陀说法亦需要处所也。佛陀说法之处必然是非常清净之圣地,否则佛陀不会在彼处说法。此[舍卫国]乃是佛陀在世弘法时,五印度之中印度的一个大国。[舍卫国]乃是梵语汉意译为闻物、闻者、无物不有、多有、丰德、好道等意。因此国国都名‘舍为城’,故经中以国都之名代表国名。又以此城多出名人,多产胜物,故称闻物国。[舍卫]本为北憍萨罗国之都城名,为别于南憍萨罗国,故以都城代称之。此国之中众生善根深厚皆喜欢修行闻法,故佛陀于此处共住二十五年,较住于其他诸国长久,由于此国最妙、多珍奇,人民知义理;而祗洹精舍特有神验,当众僧讲集之时,经常有猕猴数千前来,在左右观听,寂静无声,诸飞鸟亦普皆来集;以此国多仁慈,故异类影附。此国即位于今尼泊尔之奥都,北方约九十余公里处,即拉布提河左岸之沙赫玛赫地方。本经正是在此国所讲。

[祗树给孤独园]

乃是佛陀居住之精舍,亦名祗园精舍。[]乃是舍卫国祗陀太子的名字之简称。[]树木之意,因精舍中之树乃是祗陀太子所布施,故称为‘祗树’。[给孤独园]乃是以给孤独长者之名而命名的,给孤独长者本名叫‘须达多’,因其好善乐施救济孤寡,因此而被尊称为给孤独长者。此祗园精舍乃是长者买祗陀太子之花园而为佛陀建立的住处,因此故将二人的名字合起来而命名。

须达多长者乃是舍卫国之首富,他家中非常富有,真可谓富可敌国。有一次长者到朋友家做客,到朋友家后,见到其友家中张灯结彩不知所为何事,便问其友,友答言:“欲请佛应供。”并为长者讲述了佛陀的殊胜功德,长者听后心中对佛陀生起了无比的仰慕之心。当晚月色明媚,长者难以入眠,正在此时长者看到一束光明从远处而来,长者便寻光而起,随着这束光明一直走了好远。出了城后,须达多见到远处的树下有一人端坐,光明即从此人头顶发出。长者来到此人面前,看到此人具足紫金色身,三十二种大丈夫相,八十种随形好,不由得即右绕三匝顶礼胡跪合掌,问道:“您是谁?”此人答道:“我就是释迦牟尼。”长者闻后激动的泪流满面,再三地顶礼佛陀,请佛为他讲述佛法以及传受三皈,佛陀应长者之请,为其传了相应的教法。

彼皈依佛陀后,欲觅一地为佛陀建筑精舍,见祗陀太子之花园颇为清净闲旷,乃欲购之,然为太子所拒。太子为令长者却步,遂以黄金铺满花园为出售之条件,须达长者乃以象驮黄金铺地,太子为其诚心所感,遂将园中所有林木奉施佛陀,故以二人名字命名为祗树给孤独园。以树林为太子胜所有,故称祗园为胜林。

[]乃是同在之意。即佛陀讲述此经之时并非唯有阿难在场,乃是还有以下诸大阿罗汉和菩萨、天人、鬼神等众。

[大比丘众]

此乃是众成就也,即法会大众具足之意。此中‘大’字乃是叹德之意。即是说明这些比丘皆具足广大的功德,已是证得圣果之阿罗汉,非是凡夫比丘。[]又有以下几种意思:戒腊长,道行大,德大,果大等。[比丘]乃是出家受二百五十条具足戒的男子。称为大比丘者,说明这些比丘乃是有修有证的比丘,非是普通比丘可比。

[比丘]有三意:(一)乞士,佛制比丘当以净命自活,不得自办饮食商贾耕种,当以乞食为生。上乞法于佛,增长慧命,下乞食于众生,养活色身,做大福田,接引众生;(二)破恶,比丘守持二百五十条净戒,以持戒遮止一切过恶,能远离烦恼,故称为破恶;(三)怖魔,因出家为比丘将来必得入于涅槃,而令魔王及魔人民怖畏,故称怖魔。《大智度论卷三:‘比名怖,丘名能,能怖魔王及魔人民。当出家剃头、着染衣、受戒,是时魔怖。何以故怖?魔王言,是人必得入涅槃’比丘在登坛受戒之时,必须要发起出离心和菩提心才能得到戒体,因发心广大坚固求出离世间故,魔王宫殿震动,因此而使魔王恐怖,故称为怖魔。

[]乃人数众多之意,亦为团体之意。

[千二百五十]

乃是比丘众之数量,有一千二百五十人为诸比丘之上首。此千二百五十人乃是佛陀之常随众,此诸比丘常随佛陀左右,时刻不离而闻教法,故佛陀每次讲法都有此千二百五十比丘在场。

此‘千二百五十比丘’乃是指耶舍长者子朋党五十人、优楼频螺迦叶师徒五百人、那提迦叶师徒二百五十人、伽耶迦叶师徒二百五十人、舍利弗师徒一百人、大目犍连师徒一百人,共一千二百五十人。此千二百五十人先事外道,勤苦累劫而无所证,后承佛化导,即得证果,于是感佛之恩,遂于一一法会常随不舍,称为常随众,故诸经之首列众皆称千二百五十人。丁一解释文字表面意义尽。丙一讲述经首之六种成就尽。

丙二列与会圣众

[菩萨无数]

在会之人除比丘众之外还有菩萨众,其数量难以称记,故此处说无数。[菩萨]乃梵语菩提萨埵之略称。意译为道众生、觉有情、大觉有情、道心众生。意即求道求大觉之人、求道之大心人。菩提,觉、智、道之意;萨埵,众生、有情之意。与声闻、缘觉合称三乘。又为十界之一。即指以智上求无上菩提,以悲下化众生,修诸波罗蜜行,于未来成就佛果之修行者。亦即自利利他二行圆满、勇猛求菩提者。

此处将比丘众列于菩萨众之前,乃是表尊重僧宝之意。因比丘者乃为僧众,而菩萨众中亦有在家众,为尊重僧宝故,将菩萨众列于比丘众之后。又比丘乃是佛教内护,常随佛之左右,故列于前。

[四辈之众]

即指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等四众。又指列座于佛陀说法会上听法之四类大众,即:(一)发起众,指能鉴知时机发起集会,或发起瑞相、问答等,以安排佛陀说法者。如法华经卷一方便品载,舍利弗曾三次请佛说法;(二)当机众,指宿缘纯熟,适闻正教,而于会座上得度者。即听闻经法立受证悟之益者;(三)影响众,指从他方佛土来助佛陀教化之古往诸佛菩萨,隐其圆极之果而示现当机众之形相,如影之随形,如响之应声,以匡辅法王,庄严法座;(四)结缘众,指宿善福薄根机下劣者,虽未获立即证悟之益,然以见佛闻法之故,已结下将来得度之因缘。

[天龙鬼神阿须伦会]

此乃在会非人道之众生类,有天人、鬼神、阿修罗等同在此法会之中。于下分别解释:

[]乃是指天道众生。天道分为欲界、色界、无色界等三类,此处只说‘天’,而未说何天,说明此一[天]字乃是总指三界诸天人辈。天道共有二十八天,每一天中皆有天人无量,这些天人寿命千万岁,而且一生中享受美妙的欢乐。若在人间修持五戒奉行十善,死后便可往生天道。佛陀出世成等正觉后,诸天天主率其眷属皆皈依佛陀,成为了佛教的护法神。因此佛陀每次讲法诸天天人皆来护持听闻。

[]乃是八部众之一。一般谓龙为住于水中之蛇形鬼类(或谓属畜生趣),具有呼云唤雨之神力,亦为守护佛法之异类。龙道众生于因地中亦修善业,但因嗔心极重故堕入龙趣。佛陀成道后,八大龙王率领眷属皈依了三宝,成为了佛教护法之一。

龙王亦摄属于畜生趣,乃愚痴、嗔恚之人所受之果报,其住所称为戏乐城。并分为法行龙王、非法行龙王二种。法行龙王有七头,如象面、婆修吉、得叉迦、跋陀罗等诸龙王,嗔恚之心薄,忆念福德,随顺法行,故不受热沙之苦,以善心依时降雨,令世间五谷成熟。非法行龙王有波罗摩梯、毗谋林婆、迦罗等龙王,不顺法行,行不善法,不敬沙门、婆罗门之故,常受热沙之苦,以恶心起恶云雨,令一切五谷皆悉弊恶。又长阿含经卷十九龙鸟品载,龙有卵、胎、湿、化生等之别,为卵、胎、湿、化生等四种金翅鸟所吞食。

[鬼神]乃是指具有恐怖威力,能够变化自在之怪物。分为善恶二种,若守护世间,或护持佛法者,如大梵天王、三十三天王、四天王、炎魔王、难陀龙王、跋难陀龙王等,尽为善鬼神;若罗刹等为恶鬼神。至于夜叉则通属善恶两方。然佛教一般所谓之鬼神,通常系指干达婆、夜叉、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侯罗伽等六部鬼神。

[阿须伦]亦称为阿修罗,略称修罗。为六道之一,八部众之一,十界之一。意译为非天、非同类、不端正。阿修罗为印度最古诸神之一,系属于战斗一类之鬼神,经常被视为恶神,而与帝释天(因陀罗神)争斗不休。后来帝释皈依了佛陀,诸阿修罗王闻后亦发心皈依了三宝,成为了佛教护法神之一类。男修罗相貌非常丑陋,女修罗则长得非常媚颜。

修罗在因地中亦是修行五戒十善之人,但因为十种原因而堕入修罗道。如《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中列举十种阿修罗之生因:(一)身行微恶,(二)口行微恶,(三)意行微恶,(四)起憍慢,(五)起我慢,(六)起增上慢,(七)起大慢,(八)起邪慢,(九)起慢慢,(十)回诸善根。此外,阿修罗所持有之琴,特称为阿修罗琴。阿修罗欲听闻何种曲调,则曲音自然弹出。此亦阿修罗所具有之福德。

以上从‘与大比丘众’至‘天龙鬼神阿须伦会’其实皆属于法会之众成就,但通常讲经皆以千二百五十比丘为众成就,因其常随故,其他菩萨、天人鬼神等众不常随故。丙二列与会圣众尽。乙一通序尽。

乙二发起序分二:丙一逐句讲释。丙二总释。

[时给孤独氏与五百居士。出舍卫城行诣佛所。稽首足下却坐一面。叉手问佛。居处治家财有几辈。出家修道行异同乎。当奉何法疾成无上正真之道。复以何宜化众生耶。]

此一段为本经之发起序。给孤独长者与五百居士乃是本经之当机者,亦是请法者。

丙一逐句讲释

[]即是指佛陀与诸大比丘、菩萨、天人、鬼神等众皆已聚集之时。

[给孤独氏]即是指长者须达多。

[]即是偕同之意。

[五百居士]居士乃是指在家信奉佛法,修学佛法之人。居士有二种:男子称为优婆塞,女子称为优婆夷。

[出舍为城]即为长者须达多偕同五百居士从舍为城出来之意。因佛陀之祗园精舍是在舍为城南五里之处,故须达多才偕同五百居士出城。

[行诣]行即是行走之意。诣乃是拜诣、觐见之意。

[佛所]即指佛陀当时所在之处的祗园精舍。

[稽首足下]为佛教礼法之一。即以头着地之礼。我国周礼所载之九拜中,稽首为最恭敬之行礼法。佛教之稽首,弯背曲躬,头面着地,以两掌伸向被礼拜者之双足,故又称为接足礼(接着对方之足)。此种以头额触地之礼拜,为印度之最高礼节。所谓接足作礼、头面礼足、五体投地等即指此而言。在佛教中,稽首与归命同义,若区别之,则稽首属身,归命属意。

[却坐一面]即顶礼完后,很有威仪地端坐一边。

[叉手]两手交叉之意。印度致敬法之一种,即合掌交叉两手之指头。密宗以为,合掌十指相叉,称为归命合掌。以左、右二手表示生、佛二界,意指众生(左手)归命于诸佛(右手)。

[问佛]即须达多长者具足威仪和恭敬心向佛请教法义。[问]即是祈请咨问之意。

[居处治家财有几辈]这是须达多长者向佛陀请问的第一个问题,在家之人居处于世间,治理家业,所行所作不知有几种差别?

[出家修道行异同乎]这是第二个问题,出家人修道之所行不知与在家人为同为异?

[当奉何法疾成无上正真之道]这是第三个问题,欲成就佛道不知当奉行什么修法而能令行者成就无上佛道呢?

[复以何宜化众生耶]这是第五个问题,若欲度化众生当行何事能令众生圆满得度呢?丙一逐句讲释尽。

丙二总释

法会大众皆已云集一处之时,长者须达多与城中五百位居士(即修学佛法之在家人),出城向南行至五里之外的祗园精舍,进入精舍顶礼佛之双足,然后端坐一边。须达多长者见请法因缘成熟了,即叉手合掌向佛请问法义。长者问曰:“俗人居家处世,治理家业,积聚福德共有几种?出家修道之人修行是同是异有几种差别?修行人当修何法而能快速成就无上佛道?又当以何方便度化众生?”

本经之一切法要皆围绕这五个问题而说。长者所问的这四个问题包含特别广,世出世法皆以囊括其中。丙二总释尽。乙二发起序尽。甲三讲述序分尽。

甲四讲述正宗分分五:乙一讲释在家之三财。乙二讲释出家三品之差别。乙三讲释成佛之捷径。乙四讲释度众生之方法。乙五讲释上中下三根之差别。乙六讲释初学必行之法。

乙一讲释在家之三财分四:丙一赞叹提问。丙二讲释下财。丙三讲释中财。丙四讲释上财。

丙一赞叹提问

[佛言。善哉问也。开发童蒙将来学施。]

佛陀听闻长者如是提问,十分欢喜,故以善哉之语而做赞叹。

[善哉]为契合我意之称叹语,也就是说长者所问正是世尊欲说之法,故深契世尊之意,因此而感得世尊赞叹。

[开发童蒙将来学施]即此诸所问,能利益未来初入道或未通教法之行者,能令其开发智慧,建立修学行持六度之次第。

能听闻到佛法的人要感谢那些在佛陀时代请法之人,没有他们的请法后世之人就不能听闻到这么多的微妙法义,故应感念请法人之恩德。另外修行者在平时也要学会如何在善知识面前请法,自己若能经常善巧地请问法义,即能令自己很快地成就一切修证,故行者当学会善巧地请法。丙一赞叹提问尽。

丙二讲释下财

[佛言。财有三辈。一曰下财。二曰中财。三曰上财。]

佛陀在赞叹完长者之后,既而答言,在家之人福德差别有上中下三种。此种所言之‘财’,乃是指所积福德之财,而非是钱财之财也。下财之人即指那些为富不仁,悭贪吝啬,不行孝道,拨无因果之人;中财是指那些虽能孝养父母,给足妻女奴仆,但不信因果,不奉沙门高人,不修道业之人;上财者即指那些既能孝养父母又能奉侍师长,给足妻女奴客,深信因果,修持佛法,行施六度利益众生之在家行者。

[何谓下财。有人治产积聚钱财。不敢衣食不修经戒。不能孝顺供养二亲。不乐随时给足妻子。欲其消息充饶饱赐。奴客徒使衣裁蔽形食系口腹。抱愚守惜如蜂爱蜜。]

此处世尊乃为长者详细叙说在家人之三种类相。下财之人乃是指不积德行善之人。下面逐句解释:

[有人治产积聚钱财。不敢衣食不修经戒。]

谓世间有人一生精勤谋治产业积累钱财,自己却舍不得享受,也不敢穿好衣服,吃好吃的。这种人乃是世间之守财奴,一生悭贪吝啬,不信佛法,不修道业。这一类之人乃是下财之人。

[不能孝顺供养二亲。]

世间多有不孝子女,对自己亲生父母不尽儿女孝道,不给足衣服饮食养老送终。此等之人乃为下财人之列也。

[不乐]即不乐意之意。乃指世间下财之人吝啬之状态,养活自己最爱的妻子都不是打心眼儿里乐意的。虽然还能勉强尽丈夫之责给足妻子衣食,但其心中并不是很愿意,而是为了不使妻子因此闹事,所以才给足妻子之所需。

[消息]即为平息、平静、不闹事之意。

[奴客]即奴婢、佣人,客人朋友之意。

[徒使]即徒弟、或为自己工作之人。下财之人对待奴客徒使更为吝啬,为了差遣使用他们不得已才勉强给这些人一些遮身饱腹之衣食。此种下财之人因愚痴之故,不明事理,一生中悭贪吝啬,贪图财物如蜜蜂贪爱蜂蜜一样,一刻不曾离贪财之念,乃是十足的守财奴。

[不信先圣不奉高士沙门道人。不好布施种福为德。心自计常不虑对至。合者必散祸福自追。贪慕身地不觉恼恨。咄嗟没过入泥黎门。]

世间下财之人因愚痴无智,故不相信因果轮回,一生贪得无厌,不信圣贤之教,不敬有德高人,亦不亲近僧众及诸修习梵行之道人。常喜悭贪不好布施,不能积德行善修持福业。世间之人不知无常迅猛,每个人都以为自己离死亡很遥远,因此不会顾虑生死之恐怖,孰不知生死皆在刹那之间,《四十二章经云:生死在一息之间。”世间亦云:“三寸气在千般用,一旦无常万事休。

应知吾等现前之肉身乃是诸多物质假合之体,此身即是假合而成必然就会离散,故应时时了知无常之理。世间一切诸法皆是无常之性,无有任何一法能常住于世间,故经中言[合者必散];人一生中为了外在的物质生活不停地造就着贪嗔痴等恶业,为了财、色、名、食、睡而尽其一生忙碌,到头来却是一场空,在临命终时什么都不会带走,只能是随着自己所造的善恶等业流转于轮回之中。正所谓:“万般带不去,唯有业随身。”本经曰:“祸福自追。”即是此意;世间之人认为现前色身即是为‘我’,故而对其生起种种贪爱,围绕此虚假色身妄生诸多贪嗔等业,穷其一生为此色身而忙碌,因此在短暂的一生中饱受诸苦。众生愚痴不知此色身实乃是吾等受苦之器具,非是真正的自我,如《八大人觉经:“心是恶源,形为罪薮,如是观察渐离生死。 ”有情众生之色身乃是依业报所感之业障身,故此身乃是令自己觉受苦乐之器具。若我等此生为其而造种种恶业,来世必将受种种恶果。在《经律异相》中卷四十六载,昔有一人已死,一日魂还阳间,见己之尸身,便用皮鞭抽打。旁人问曰:‘是人已死,何以复鞭?’此亡灵报言:‘此是我之故身,生前令我作恶,见经戒而不赞,偷盗欺诈,犯人妇女,不孝父母兄弟,惜财不肯布施。今死,因生前为其所造之恶业令我堕恶道中,勤苦毒痛,不可复言,是故来鞭之耳!’世人若能了知此理,当以现前业报之身行诸善法,修持梵行,远离贪染则诸过不生,必能感得来世之善报。若不晓如是之道理,愚痴颠倒妄造三毒恶业,则必定会依业而堕入地狱受苦,故本经云:“贪慕身地不觉恼恨。咄嗟没过入泥黎门。

[其身缘食四大虺(hǔi)盛。神寄其中假号为名。羸(yíng)弱犹化危脆不固。不解非常倚世之荣。心怀万忧谓亦长生。心存吾我不达悉空。三界尚虚况人物乎。汲汲迭惑贪淫嫉妒。如斯行者。]

[其身缘食]即指有情众生依四食而住。所谓四食即指可资长养有情生命的四种食物或精神作用:即段食、触食、思食、识食。大小经论述及四食者颇多,然所立名称有异,解释亦不一。兹分释如次:

(一)段食︰又作抟食、揣食、见取食、粗抟食。即指肉、菜等一般的食物,以香、味、触为体。由于可用口鼻分段饮啖,以滋养有情之依身,故称段食。《俱舍论卷十云:‘如是段食唯在欲界,离段食、贪生上界故,唯欲界系。香味触三,一切皆为段食,自体可成段别而饮啖,故谓以口、鼻分分受之。’《成唯识论卷四则云:‘段食变坏为相,谓欲界系香味触三于变坏时能为食事。由此,色处非段食摄,以变坏时色无用故。

又,此段食可分粗、细二种,如饭、面、鱼、肉等称为粗抟食;酥油、香气及各种饮料等是细食。《俱舍论》更说光、影、火、风等虽不能饮啖,但能长养生命,因此亦属于细食。

(二)触食:又作细触食、细滑食、温食、更乐食、乐食,即指感觉。亦即有杂染的根、境、识和合所生之诸触,对其所取之境产生喜乐等觉受,而摄益心、心所。由之长养诸根大种,所以称之为食。《集异门足论卷八云:‘云何触食?答若有漏触为缘,能令诸根长养,大种增益,又能滋润随滋润,乃至持随持,是名触食。其事如何?答如鹅、雁、孔雀、鹦鹉、鸲鹆、春鹦、离黄、命命鸟等,既生卵已,时时亲附,时时覆育,时时温暖,令生乐触。

成唯识论卷四云:‘此触虽与诸识相应,属六识者食义偏胜。触粗显境,摄受喜乐及顺益舍资养胜故。

又,《增一阿含经》卷二十一则说,衣裳、香华、熏火及香油等为更乐食(即触食)。《长阿含经》卷二十〈忉利天品〉亦以衣服、洗浴为细滑食。

(三)思食:又作念食、意食、意思食、意念食、业食。指意业或意念。即此有漏的意业与欲望俱转,而生希望之念,能招引当有之果,使有情滋长相续。《长阿含经卷二十云:‘有众生因念食得存,诸根增长,寿命不绝。

另外,《俱舍论》说思食也能安养现身,如商人遇海难,饮食俱失,遥见积沫,疑是海岸,意欲速至,生命因此延长,后知不是,望绝便死。亦如三国时期曹操以望梅止渴令军士能继续行军,这亦是四食的一种。再者,《增一阿含经卷二十一:‘诸意中所念、所想、所思惟者,或以口说,或以体触,及诸所持之法,是谓名为念食。

(四)识食:指六识。六识由段、触、思三食之势力而能起当有之果,执持身命而不坏,故称为食。地狱众生与无色界即以识为食。《增一阿含经卷二十一:‘何为识食?所念识者,意之所知,梵天为首,乃至有想无想天,以识为食。

诸有漏法皆有滋长诸有之义,但上述段等四种,其义最为殊胜,故特立为食。其中,段、触二食以资益现身之所依及能依之义殊胜。所依即有根身,段食能摄养之;能依指心、心所,触食能资益之。思、识二食以能引生后有之义殊胜,即于此生之中,思食能引,思食引已,依业所熏识的种子力而得生起后有。

四食之中,段食唯欲界有,余三食则通三界,但因四生五趣之区别而有异。如据《大毗婆沙论》卷一百三十所载,欲界具四食而以段食为主。色界具有三食而以触食为主。无色界亦有三食。但下三无色以思食为主。非想非非想处以识食为主。又,地狱、鬼趣、卵生、胎生、湿生等皆具四食,然地狱以识食为主。鬼趣以思食为主。卵生以触食为主。胎生以段食为主。湿生以触食为主。

有情众生之色身皆缘此四食而住,缘地水火风四大与五蕴组合而成,神识居住在此四大五蕴所生之身中假名为我,实则于此四大五蕴中根本无有独立自我之存在,故本经云:“其身缘食四大虺(hǔi)盛。神寄其中假号为名。”然众生颠倒不识此意,于现前肉身和意识妄想惑为是我,以此而造善恶无记等业,枉趣生死流转。众生之身众缘所生故名众生,诸法之中何者为我?无一法能为我者,故一切皆是假名无有其实也。

依四大五蕴所生之身,诸缘积聚号名为生,诸缘离散是名为死,缘生缘灭尽在顷刻之间,生死忧容亦在须臾。在此世间生缘极少死缘极多,如人之色身成就,当在母胎十月之久方能成人,出生之后须各种营养而调养之方能住世,虽如是倍加呵护,但若稍有不慎即会四大不调而生病患,或者适逢天灾人祸即会一命呜呼。如《八大人觉经》云:“国土危脆,四大苦空,五阴无我,生灭变异,虚伪无主。”故吾等现前之身实是羸弱不堪,每时每刻都有坏掉的可能。但世间下财之人于此无常身中不悟无常虚幻之理,执着我为实有,或者执着自己能活多少年,因此只顾眼前享乐而不为后世打算。此等世人实乃是愚痴至极,行者当觉之。本经云:“羸(yíng)弱犹化危脆不固。不解非常倚世之荣。”此中‘不解非常’即是说色身乃是无常变坏的。

[心怀万忧谓亦长生。心存吾我不达悉空。三界尚虚况人物乎。汲汲迭惑贪淫嫉妒。如斯行者。乃为下财。]

世间人道众生之寿命平均七十左右,还不到百岁,虽然寿命如此之短暂,可是每个人都认为自己能活得更长一些,所以他们内心中对未来充满了忧虑,不停地打算自己将来要如何生活,自己的将来是怎么样的。实际上你纵然想了那么多,又有什么用处呢,未来的事情谁都不会知道是怎么样的。正所谓:“人生不满百,长怀千岁忧。”本经云:“心怀万忧谓亦长生。

下财之人之所以悭贪吝啬,是因为他根本不知道诸法虚妄,诸法无我的道理。在世人认为,每个人都有一个实在的我,所以他们围绕着这个所谓的‘我’营造自己所谓的生活。因心中有我的执着才会生起贪嗔痴三毒来。实际上不仅色身的我是虚妄的,就是那些组成色身的四大五蕴亦是虚伪无主的,一切诸法亦复如是,即诸法无我是也。故本经云:“心存吾我不达悉空。”

宇宙间一切现象皆是虚幻无主的,不仅是有情众生所依的色身,就是我们所依的器世间亦复如是。地球也好,欲界、色界、无色界等诸天亦是无常变坏的,三界内所有一切诸法皆是无常相,生灭变异唯随缘起,无有真实常住之法。故本经云:“三界尚虚况人物乎。

可世人不悟此理,迷惑颠倒于此无常之中生起常执,枉造杀盗淫妄等诸多恶业,祸害今生殃及后世,从迷积迷流转诸趣。故经云:“汲汲迭惑贪淫嫉妒。”

世间那些悭贪吝啬,不孝父母,不奉师长沙门道人,不信因果,随贪嗔痴造诸恶业者,皆为世间下财之人,故经云:“如斯行者。乃为下财。”丙二讲释下财尽。

丙三讲释中财

[奉养父母安和至心。出辞还返不失颜色晨定暮省小心翼翼。念二亲恩而无穷极。]

世间中财之人,能行孝道奉养父母,照顾父母长辈使之无所匮乏,凡有所作无微不至。且能守持礼仪,于出门之时必向父母请辞告别,回家之后亦能先往瞻视父母,不令父母担心生气。如经云:“出辞还返不失颜色。”亦能于晨早之时摄心敛念心不狂燥,在晚间时反省日之过失,侍奉父母小心翼翼无不顺从。为何能对父母如此孝敬,因彼人能念及父母双亲养育之恩无与伦比,故乃能做如是之回报。

[给足妻子应时衣食。恩情归流与共同欢。妻子如是也终无私行。瞻视奴客眷属徒使不令饥乏。]

对父母如是能尽孝道,乃念父母之养育恩德,故能尽孝。为贪恋夫妻情爱鱼水之欢故,亦能给足妻子种种所需,对妻子有情有义始终如一。若为人妻者,亦能尽己之责,相夫教子照顾家小,瞻视奴客亲朋眷属徒使等辈不令衣食有所匮乏,凡妻子应尽之责皆能尽之。

[不信死后当复更生。谓死灭尽归于无形。]

此种之人虽能做以上如斯之事,但却不信因果轮回,认为人死如灯灭,死后一切皆无归于无形。

在世间上这样的人很多,虽然能孝顺父母,对妻子有情有义,对待亲朋眷属以及外人皆能以诚而待之,为人处世厚道诚实,但唯独不信因果轮回,不管你如何为他解说,他都不会相信因果轮回之事。也就是说世间的好人未必能深信因果。

[供孝所生念乳养恩。给足妻子恋恩爱情。瞻视仆使欲得其力。]

其人不信因果轮回,那他为什么对别人好呢?其实此等之人一切所行皆有目的,孝养父母乃是为报养育之恩,若非是父母即不能如斯而为。能给足妻子,对其有情有义,只是为了贪着情爱,若非彼之所贪亦不能如是对待。能和蔼对待下人,乃是为了得其之力,令下人能为自己卖命而已。所以一切所作皆有目的和贪染之心,非是无有目的而为。

[不能奉敬沙门道人。不肯行善布恩施德。后当得福与众殊特。是谓中财。]

如是之人不信因果亦不会奉侍恭敬沙门道人,也不肯行诸善业,对那些于己无利无有关系的人不能给予帮助和施舍。但因其能以诚待人,不悖良心,故后世亦当获得很大之福报。有以上特点之世人乃为世间中财也。

[佛于是颂曰:]

佛陀为了闻法者能方便忆持法义,故欲将所说法义用偈颂方式再次宣说。

[常能念乳养,孝顺供二亲,给足其妻子,随时不失节。奴客及徒使,慰劳不加恶,下侍皆顺从,遣行不违教。不信后世生,闻之惊不喜,自计身有常,长存不终亡。三界如幻化,当识此辞章,己所为罪福,从本而受之。] 

偈颂中之法义在上文已经讲过,故今不再做解。在此讲述一下学佛应从何处做起:

学习佛法之行者,若想做一个合格的佛弟子,先当做一个世间善人,以世间善人为基础进而学习出世之佛法。先当从孝养父母做起,要常念父母养育之恩德,如经云:“父母之恩德,子女尽恒河沙劫难以报答。”世间法亦云:“百善孝为先。”亦应思维父母养育己身之艰难,从孩童时期一直到长大成人,须经历多少辛苦才能将一个孩子养大成人。十月怀胎时,母亲倍受艰辛,妊满出生后,自己不觉屎尿,又是母亲一把屎一把尿地为自己清除这些污秽,母亲以她体内营养之精华的乳水喂养自己,从无有任何怨言。几个月时期的小孩子总会在夜间哭闹,母亲在熟睡中被哭声吵醒,在困意朦胧中还得给孩子喂奶,在孩子出生到一岁之间,母亲几乎没有睡过一次踏实觉。当自己呀呀学语时,母亲总是不厌其烦的一遍又一遍的教孩子说话,直至教会为止。一个母亲会把自己所有的爱都倾注于孩子身上,只要孩子能快乐自己过得再苦也甘心。不仅母亲对自己有这样大的恩德,我们的成长也离不开父亲的养育和教导。父亲虽然不能像母亲那样细微地疼爱子女,但一个小孩能否建立健康完美的人格和品行,责任全部都在父亲身上。在管教子女来说,父亲的责任要重于母亲。不管怎样父母对我们的恩德实在是大得很,故为人子女者当对父母亲尽孝道也。古德云:“欲学习做佛,当先学会做人。”若一个不孝父母的人,自然也不能做一个如法的修行者,故佛门弟子当对父母尽孝道也。

在家之行者上要对父母尽孝道,下要对子女尽为人父母之义务,养活子女,工作事业皆不能废。对妻子亦应尽丈夫之责,给予关怀爱护使之所需不乏。对待外人奴仆等,亦要与之和睦相处不生烦恼。能行如斯之道乃为世间好人之标准,佛门之行者若不能具足以上条件,为人之资格尚且不够,更何况欲成佛道呢?

世间中财之人,虽能供养父母给足妻子瞻视奴客,但不能深信因果修学佛法,将来只能得到人天福报而已,不能超出生死轮回。在家佛子当学其前而舍其后,深信因果,供养三宝,亲近善知识,精进修持佛法,广做利益众生之事业。丙三讲释中财尽。

丙四讲释上财

[佛复告长者。上财业者。谓其人若有财宝能自衣食。孝顺父母不失时节。恒瞻颜色不令怀戚。出不犯禁入不违礼。造行清白不使污染。]

佛陀为须达多长者讲完世间下财和中财之后,再次告诉长者说,所谓世间上财之人,自有财富而不吝啬,孝顺父母无微不至,每逢时节更能与父母同欢。不仅能在衣食上满足父母所需,而且还能善于观察父母之心事,亦不会令父母心中有稍许不悦。出门在外不犯国法,回到家中遵守礼节循规蹈矩,一切所做皆能遵从道德礼仪,身心清净不染是非。此乃上财之人首具之德。

[恭敬尊长谦逊智者。启受博闻等心不邪。下劣贫厄咸蒙仗荷。]

上财之人还能恭敬尊长,于有智者前能生恭敬,谦下为怀,咨请法义不失时机,心无傲慢,心怀平等不染诸邪。对愚者施以教诲,贫者施于财物令其无乏,常能行慈救济苦厄。此乃上财之第二德也。

[给赡(shàn)妻子常令备丰。除诸邪念修以正治。]

上财者亦能给足赡养妻子,令其所需无有缺乏。行者当知,今生能成为夫妻者,乃是多世因缘所致,故必须要善待对方,不可以随意打骂,亦不可不尽其责。

今佛教界中有好多在家居士,自己学习佛法后便不再出去工作,完全靠妻儿养活,而且在家中也不做家务。对妻儿不尽赡养之义务,认为这样做即是看破放下,孰不知,这种做法乃是一种极端消极的邪见。一个在家行者必须要负担起自己该尽的责任,对父母当尽孝道,对妻儿当尽丈夫父亲应尽之责。

上财之人所做之事业,皆能以正业为本,远离一些邪业。

[消息奴使不令穷匮。不妄挝(zhuā)骂加之慈愍。]

上财者善能调伏奴仆不令滋生事端,给足其需,养活生命不令穷匮,慈心善待不加打骂,给予关怀令无忧戚。

[奉敬先圣至学正士出家顺法沙门贤明。夙夜行礼不失其意。]

对于诸佛先圣之教无不恭敬信奉,发心坚固志学大乘之业,常能亲近如法有修有证之出家行者,且能于昼夜六时在善知识座下行弟子事,以三门恭敬承侍,不从违背善知识之心意。

[布施所乏使成道德。恣讲经典并化痴冥。以善方便不失其时。自安护彼一切众生。犹如(zì)牛食刍出乳。乳出酪酪出酥酥出醍醐。醍醐最柔特妙。其自安身愍哀十方。多所慈念多所安隐。诸天人民皆得蒙度。是人最尊无上无比为无俦(chóu)匹为世大雄独步无侣。]

上财之人能对那些缺乏衣食资财之众生给予布施救济,以救济众生离诸苦厄而为己任。因能尽舍一切毫不吝啬而做布施之故,所得功德广大,于世人中倍受尊崇,福德资粮日渐圆满,并能以此所得功德回向无上菩提,成菩提道之妙用。

上财之人亦能讲经说法化导愚痴众生,能以种种善巧不失时机而行方便度化之道,令众生晓了出世真理,发心修学菩提道业。能以净戒守持自身清净不染诸过,且能教化护持彼一切众生出离忧恼。犹如乳牛先以食嫩草而自滋养出生鲜美之乳(譬喻上财之人能以戒定慧而自滋养,如母牛所食嫩草。以闻思修而增智慧,如牛出乳。),从乳之中提炼乳酪(智慧渐增能出生道慧,如牛乳出酪。),乳酪之中再提炼出酥油(智慧渐圆生起诸多方便权慧善能利益无边众生,出生无量功德,如酪出酥。),酥油之中再次提炼,即可出最妙之醍醐(福慧资粮圆满即能证得无上菩提,于此圆满证境之中能现无边不可思议微妙法门,能行无量方便与究竟之道度化众生。如酥出醍醐之意。)。

其上财之人能自安身亦能愍哀十方一切众生,以慈悲心令一切众生至究竟安隐之处。诸天人民皆得蒙度,是人于此世间最尊无上,无人能比,无所俦匹乃为世之大雄智者,独步三界无能与之相提并论者。具足如斯德行者,乃世间上财之人也。此处所述之上财德行,乃是在家佛子之典范,佛子当以此处所讲立为自己修行之规则,依此行持必圆无上佛道之修证也。

[佛于是颂曰:若有众财业,以自好衣食,供养孝父母,不失其颜色。]

佛陀以偈颂总结上述之意曰:若欲成为世间上财之人须行以下诸事。第一行持孝道,若自己有诸多财富之时莫忘父母养育之恩,当以最好之衣食物品供养父母,令父母衣食资具不乏,亦要事事不违父母心愿,令父母心情愉悦。

[出游不犯禁,还返不违礼,造行常清白,顺法不荒迷。]

第二不犯诸过,顺世间法律,做爱国之公民。不违世间礼仪,做谦谦君子。明晓善恶因果,不悖因果,而行随缘不变之道。

[供敬奉尊长,谦逊明智者,启受博闻士,等心不慕邪。]

第三谦下为怀不生傲慢,知礼识节恭敬尊长。心中长存谦下不生傲慢,见有智者不生嫉妒。亲近善识之人,聆听教诲终不厌烦。

[随时给妻子,各令得其所,慈赐奴仆使,衣食常丰足。]

第四善待眷属,善待妻儿亲朋眷属,常以慈心恩赐奴仆下人饮食衣服,务必令此诸人皆各得其所,心无忧恼。

[奉沙门学士,布施授供养,从受深妙法,弃捐痴聋盲。]

第五常行供养闻受教义,信奉教法,供养三宝,行诸布施利济众生,闻受正法终不厌倦,远离愚痴聋盲喑哑之因。

[愍伤十方人,不独为身行,常自安其已,亦解一切厄。]

第六出离心和菩提心,观诸无常生出离心,捐弃贪嗔诸欲,守持净戒。己有成就不忘如母有情,生菩提心度化众生,救渡苦厄引为己任。

[譬如酥醍醐,本从刍草出,既可用安身,身和无疾疹。]

第七欲利他者当先安身,欲度众生先当修持自身,持戒清净清除己身诸过,修持禅定净除心之妄念,常学智慧破除痴冥。己身安和才能做利他之事业。

[普哀众生类,其心常平一,以是四等行,速逮成至佛。] 

第八行持四无量心,观众生之诸苦常行饶益,持平等心无怨亲想,以四无量心而为利益众生之总纲,若能如是行者即可急速成佛。如斯行者乃世间上财也。丙四讲释上财尽。乙一讲释在家之三财尽。

乙二讲释出家三品之差别分四:丙一总叙三乘名目。丙二讲释声闻乘。丙三讲释缘觉乘。丙四讲释菩萨乘。

丙一讲总叙三乘名目

[佛告长者。出家修道学有三品。一曰声闻。二曰缘觉。三曰大乘。]

佛陀讲述完在家三财紧接着就回答长者第二个问题。长者的第二个问题就是‘出家修道行异同乎’佛陀对须达多说,出家修道行有三种,一声闻乘,二缘觉乘,三菩萨乘。声闻乘行者因闻佛法音,修学四谛而得悟道,故名为声闻,其所证乃是阿罗汉之果位;缘觉乘行者有两种,一种生在有佛出世之时代中,闻佛法音证悟十二因缘之道理,名为缘觉。另一种则是生在无佛出世之时代中,自己观察十二因缘之变化而悟道,证得道果,名为独觉;菩萨乘行者不仅能自证出世之道果,亦能在因地中发广大心度化有情众生,智慧与发心广大无比,故又成为大乘。丙一讲总叙三乘名目尽。

丙二讲释声闻乘分四:丁一畏苦知幻。丁二发心与禅修。丁三声闻乘之缺点。丁四偈颂复说。

丁一畏苦知幻

[何谓声闻。畏苦厌身。思无央数生死之难周旋之患视身如怨。四大犹虺五阴处贼。]

佛陀以反问之口吻说道,如何修学乃为声闻呢?所谓声闻乘行者,即怖畏世间诸苦,厌离现前皮囊之身,因其知身乃四大五阴因缘所生非为真实有我,故能对此皮囊生起厌离之心。常自思维无央数劫以至今生经历无数生死之难,周而复始如车之轮旋转不停,于生死流转之中又饱偿了四大假合与分离所生之一切苦恼过患。故能了知一切所受之苦难,皆因有此皮囊之身,故有诸多苦受,如经云:“身为罪薮。”声闻行者因了知此意,乃能视此现前之身如同怨敌。我等现前之身乃四大所生,此四大所生之身犹如蛇虺能令吾等感受诸多痛苦,四大若有不调即生诸多病苦,地水火风相互转化迁变又能生起老病死苦等,故此四大对吾等之毒害,犹如蛇虺。不仅四大虚幻乃有情之苦本,色、受、想、行、识五阴亦复如是。一切众生本具圆满的如来性德,只是迷于四大五阴之中,妄兴我执,处处颠倒不识自家珍宝,故五阴乃为劫夺家宝之怨贼。声闻因了知了此诸道理,故能生起出离心,而远离世间五欲盛事,寻求出离轮回之法。畏苦知幻乃声闻乘行者首当具足之条件。丁一畏苦知幻尽。

丁二发心与禅修分二:戊一分别解释文句。戊二总释。

[坐禅数息安般守意。观身恶露不净之形。畏色欲本痛想行识。怖地狱苦。饿鬼之厄。畜生恼结。人中之难。天上别离。不可称计。轮转无休如狱中囚。欲断生死勤劳之罪。求无为乐泥洹之安。]

戊一分别解释文句

[坐禅]既是以打坐来修习禅定的方法。略称‘坐禅’或者‘打坐’。禅,是梵语禅那之简称,意译为静虑。本来,行、住、坐、卧皆可修禅,但在四者之中,以坐姿最为适宜,故多云坐禅。在印度,无论是外道或佛教,都非常重视禅定的修习。例如佛教的修行纲要,是戒定慧三学。戒清净,始得禅定寂静;禅定功夫到达一定水准,始得智慧明朗。因此,欲行佛道,不能不修禅定。佛门中一切宗派都离不开禅修,如禅宗所修乃是内观禅法,净土宗所修乃是念佛禅法,天台则以三止三观为修禅之法,密宗则有大手印禅和大圆满禅等修法。佛经中,常可见佛陀及其弟子们重视修禅的记载,如《大般涅卷中云:“尔时有一满罗仙人之子……忽于中路,而见如来坐息树下,合掌问讯,却坐一面,而白佛言夫出家法,坐禅之业最为第一。

关于坐禅的方法,在《大比丘三千威仪卷上云:“欲坐禅复有五事一者当随时,二者当得安床,三者当得软座,四者当得闲处,五者当得善知识。复有五事一者当得好善檀越,二者当有善意,三者当有善药,四者当能服药,五者当得善助。尔乃得猗。随时者,谓四时(以黄昏(下午八时)、后夜(凌晨二时)、早晨(上午十时)、晡时(下午四时)之坐禅称为四时坐禅。)。安床者,谓绳床(即禅修时,先当安置好禅坐之处)。软座者,谓毛座(禅修所用之坐垫应当柔软舒适一点,这样会有助于禅修)。闲处者,谓山中树下(凡能远离愦闹之处皆是堪能禅修之闲处)。亦谓私寺中不与人共。善知识者,谓同居(即能与自己同修者,而且能在修法上给予自己指导者)。善檀越者,谓令人无所求(若欲精进修学禅法者当先具足供养无缺之条件,于供养无有缺乏才能免去为饮食所起之忧虑)。善意者,谓能观善。善药者,谓能伏意(即行者了达禅修法要善能调伏妄念)。能服药者,谓不念万物。善助者,谓禅带(坐禅时所使用之带,缠于腰间,防腹部受凉。据《四分律》卷四十一载,于露地坐,有患背痛者,故作禅带护之。)”这是禅修必须要具备的一些条件,具足这些条件方能安心修学禅法。今于此略说禅修之法:

一、跏趺坐,有全跏和半跏二种。全跏者,即是左脚放在右腿上,然后右脚再放到左腿上,俗称双盘或大盘,亦称为金刚坐。半跏者,即是左腿或右腿单放在另一腿上,俗称单盘。此二种坐法有五种利益:(一)令下行气易入中脉,(二)除嫉烦恼,(三)修忿怒母暖相易生,(四)不为诸障所损,(五)令地气易入中脉。

二、等持印置脐下︰即是三昧耶印,也称为弥陀印,二手掌心向上,左手在上右手在下叠放于脐下一寸五处,二大拇指相抵。结此印有五种利益:(一)令平住气易入中脉,(二)除嗔烦恼,(三)令火炽盛可解七万二千脉结,(四)修忿怒母易得空乐,(五)令风气或水气易入中脉。

三、脊直,将臀部略微向后小腹前压,如此即可令身端直。

四、肩张,自然端平不前不后不紧不松。若能做到脊直臂张即可获得五种利益:(一)令遍行气(行住坐卧一切动作)易入中脉,(二)除痴烦恼,(三)可除修气之病,(四)不为四大风气所损,(五)令地气易入中脉。

五、颔压喉结,将下巴略微往下压,也就是向内收下巴,这样可以使行者气息畅通。如此可获得五种利益:(一)令上行气(出入气息音声歌唱)易入中脉,(二)除贪烦恼,(三)令两颈动脉缓行心念易停,(四)心停则妄念息、无分别慧易生,(五)令火气易入中脉。

六,舌抵上颚,即是将舌头抵在上牙床之上。

七、适宜瞻视,将眼睛微微睁开,这样即可除去昏沉。舌抵上颚和微睁双眼有四种利益:(一)令命根气易入中脉,(二)除慢烦恼,(三)观想易明,(四)令风气易入中脉。

这是禅修之前行必须要具足的,不管哪种禅法都需要具足前行的这七点,在禅修的正行中各个宗派都有不同的观修方法,在此就不做赘述了。

禅修之法略说如是。另外,修禅者若在禅修中用功修不得当,亦会得禅病。故禅修者若不了知禅病之相,则禅法难以成就,故今在此略说禅病之相以及对治之道。行者安心修道,但本来四大有病,因今用心,观息鼓击,发动本病。或时不能善调适,身、息、心三事,内外有所违犯,故有病患。所谓坐禅之法,若能善用心者,则四百四病,自然除差!若用心失所,则动四百四病,是故若欲自行化他,则应当善识禅病之源,善知坐中调心窍诀,以及治禅病之方法!若不知治病方法,一旦发动病因,非唯行道修持生起违缘障难,亦令生命堪忧。

今略明治禅病之法,分为二段来说:一、明病发相。二、明治病方法。

一、明病发相者,引发禅病虽有很多因缘,但总的来说不过两种:(一)四大增损病,人身乃是地水火风等四种元素组合形成的,既是物质组合而成,自然就会有增有减。法界内所有有为物质诸法之间皆有相吸性(相吸性,既是物质与物质之间的一种相互融合的性质,因有此相吸性质之故,物质与物质才会组合,才能形成另一种物质。)、相斥性(这是物质与物质之间的一种相互排斥的性质,虽然物质会因相吸性之力量强大,而进行新的组合,但是这种组合不是永恒的。由于物质本身具足相斥性,所以虽然在由相吸之下形成了新的组合,但是在组合形成的刹那开始,物质之间的相斥性就开始运作了,因此就产生了物质的生灭过程。)两种共同性质,因具足这两种性质,所以人会由四大的相吸和相斥而现生老病死。四大相调相合就会身体健康,四大之间相斥性增上就会产生病苦。所谓四大中病发者:若地大增时,身体则会肿结沉重,身体枯瘠,如是则因地大增胜而生一百多种病。若体内水大增者,则痰多胀满,饮食不消,腹病下痢等,水大不调亦会生起一百多种病。若火大增者,则煎寒壮热,肢节皆痛,口气鼻塞,大小便皆不通等,由火大不调也会生一百多种病患。若体内风大增胜者,身体虚悬,战掉、疼痛、肺闷、胀急、呕吐、呕逆气急,如是等亦会生起一百多种病患。故经云:“一大不调,百一病恼,四大不调,四百四病,一时俱动。”四大不调病发之因,各有其不同症状,当于坐时,及梦中而仔细观察之。

(二)从五脏生病者:从心生患者,身体多发寒热,及头痛口燥等症状,因心主口故。从肺生病患者,身体多胀满之病症,四肢烦疼,心闷鼻塞等,因肺主鼻故。从肝生患者,多无喜、愁忧不乐,悲思嗔恚,头痛眼闇等症状,因肝主眼故。从脾生病者,身体头面之上,游风遍身,痒闷疼痛,饮食失味等症状,此等皆由脾而生病患,因脾主舌故。从肾生患者,或咽喉噎塞,腹胀耳聋等,肾主耳故。五脏生患众多,各有其相貌,行者当于坐时,及梦中察之,自可得知。

如是四大五脏病患,因起非一,病相众多,在此不可具说。行者!若欲修习禅法,或有病患而生,应当善知病因由何而起!此二种病,通因内外发动,若外伤、寒冷、风热、饮食不慎,而病从二处发者,当知因外发动。若由用心不调,观行违僻,或因定法发时,不知取与,而致此二处患生,此因内发病相。

又有三种得病因缘不同,一者、四大五脏增损得病(具如前说)。二者、鬼神所作故得病。三者、业报故得病。如是等病,初患即治,甚易得差!若经久,则病成身羸,治之则难愈。

二、略明治病方法,既深知病源,因缘起发,当作方法治之。治病之法,乃有多途,举要言之︰不出止观二种方便。

那么如何用‘止’来治病呢?若行者欲修止而治疗病苦,但安自心止在病处,即能治病,所以者何?因心是一期果报之主,若能令心与病处安止不动,则四大之气一时具调,故病患自除。譬如国王,有所至处,群贼迸散。古德运:脐下一寸,梵语名‘忧陀那’,此云‘丹田’,若能止心丹田,守此不散,经久即能多有所治,诸病得除。或可常止心于足下,莫问行住坐卧,久之即能得治众病!生病在身为何要止心呢?因心乃主体身乃附属,身之病患皆由心之业缘所生,故当止心。人以四大不调,故多诸病患,此由心识上缘,故令四大不调,若安心在下,四大即自然调适,众病除矣。又行者若能了知诸法,空无所有,不着诸相,寂然止住,使心久处寂静之处,则亦能多有所治!有情众生之病患皆由心忆想,而鼓作四大,故有病生,若能息心和悦,则众病即差。故《净名经:“何谓病本?所有攀缘,云何断攀缘?谓以无所得!”如是种种说,用止治病之相非一,故行人须知善修止法,能治众患。

略明以‘观’治病者:但观心想,用六种气治病者,即是观能治病。何等为六种气?一吹、二呼、三嘻、四呵、五嘘、六呬。此六种息,一一皆于唇口之中,想心方便,转侧而作。若于坐中,寒时应吹,热时应呼。若以治病,吹以去寒,呼以去热,嘻以去痛,及以治风,呵以去烦,又以下气,嘘以散痰,又以消满,以补劳。若治五脏,呼吹二气,可以治心,嘘以治肝,呵以治肺,嘻以治脾,呬以治肾。

若能善用观想,运作十二种息,能治众患。(一)上息,(二)下息,三满息,(四)燋息,(五)增长息,(六)灭坏息,(七)暖息,(八)冷息,(九)冲息,(十)持息,十一和息,十二补息。此十二息,皆从观想心生。兹略明十二息对治之相:上息治沉重,下息治虚悬,满息治枯瘠,燋息治肿满,增长息治羸损,灭坏息治增盛,暖息治冷,冷息治热,冲息治壅结不通,持息治战动,和息通治四大不和,补息资补四大衰微,善用此息,可以遍治众患!用之失所,则更生众患,推之可知。

善用假想观,能治众病,如人患冷,想身中有火气起,即能治冷。此如《杂阿含》中,治禅病秘法七十二法中广说。

但用止观,检析身中之四大,病不可得,心中病亦不可得,众病不药自差。如是等种种说,用观治病应用不同,善得其意,皆能治病。当知!止观二法,若人善得其意,即无病不治也。但今时人,根机浅钝,作此观想,多不成就,故世不流传!若金石草木之药,能与病相应,行者当服用之。

若是鬼病,当用强心,加咒以助治之!若是业报之病,必须加助修福忏悔,勤修诸忏悔之法,病患即可自灭。此二种治病之法,若行人善得其中之一意,则可自行亦兼利他,况复具足通达。若对此二法具不知晓,若则病生必无治也,非唯废修正法,亦恐性命有虑!如此岂可自行教人?是故欲修止观禅法之行者,必须善解内心治病之法。然而如此内心治病之方法众多,能否通达此等之法,亦需具善根因缘,故若欲习知治禅病之法,当更寻访诸修禅有证之人!

用心力来治疗坐中所生之禅病,能一定有效吗?也许诸位心中皆有如是之疑惑,行者若能具足一下十法,无不有益!所谓十法者:(一)信,即是信此法必能治自己之禅病。(二)用,即随时常用此法之意。(三)勤,即修学对治禅病之法必须要精勤。(四)恒住缘中,既是专心于念念间安住在禅修所缘之境上,而不攀缘他境。(五)别病因起,即善能辨别生病之因。(六)方便,即行者当习吐纳运心缘想,善巧成就,不失其宜。(七)久行,即行者若修学此治禅病之法,当发持久之心,切不可因短时之中未有见效,即刻放舍。因不计日月时间,而常习不废。(八)知取舍,即善知修学境界中之好恶境界,有益者勤用之,对己无益者当立即舍弃,当微细转心调治也。(九)善护,即行者当善识异缘触犯。(十)识遮障,即行者自己修此治病之法若已得益,则不得向外人论说。若未得益,则不得生疑谤。若依此十法所治,必定有效不虚也。

[数息]乃是禅定的修持方法之一。指计算出息(呼气)或入息(吸气)之次数,令心摄于一境,以对治散乱的修持法。为五停心观之一、八念之一、十念之一,与‘不净观’同为初心入道的修法。梵语音译为:阿那般那观、安那般那念、阿那波那、安般守意、安般念、安般;《俱舍论颂疏论本卷二十二云:‘经言阿那阿波那念。阿那者,此云遣来,谓持息入,是引外风令入身义;阿波那者,此云遣去,谓持息出,是引内风令出身义。’《杂阿含经卷二十九云:‘若比丘修习安那般那念,多修习者得身心止息、有觉有观、寂灭纯一明分想,修习满足。

[安般守意]与上之‘数息’是同一含义。

[观身恶露不净之形]此句乃是说明声闻乘行者所修之不净观。修学不净观可令行者断除淫欲等想。关于不净观之修法有以下几种差别:

(一)据《禅法要解》卷上说,若淫欲多者,应修习二种不净观。即:(1)观死尸臭烂不净,取此不净之相,至闲静处以自观不净。(2)虽眼不见死尸,然从师受法而忆想分别,自观身中充满发、毛、涕、泪、汗、垢、痰、阴等三十六种不净物。修习不净观能对治众生对于色、形容、威仪、言声、肌肤细滑、人相等六种欲望之执着,且将不净分为恶厌之不净与非恶厌之不净二种。对于执着前五种欲望者,令观恶厌之不净;对于执着人相者,则令观白骨人相。又观死尸为不坏,能断除威仪、言声二种欲望,观死尸为已坏,则悉断六种欲望。

(二)据《大毗婆沙论》卷四十所举,随观行者之意乐,而有乐略、乐广、乐广略三种之别。又于此三种观法之过程中,各明示初习业位、已熟修位、超作意位等三位,及其观行之次第。举乐略观为例,即:(1)先往冢间观察死尸之青瘀等相,复以胜解力移属自身,即观想自身青瘀乃至骨锁,于骨锁中,次第观想足骨、苋骨、胫骨、膝骨、髀骨、臗骨、腰骨、脊骨、胁骨、髆骨、臂骨、肘骨、腕骨、手骨、肩骨、项骨、颔骨、齿骨、髑髅等,凡此种种,一切皆称初习业位。(2)于骨锁中,先观足骨、苋骨等,乃至后观髑髅,复于其中除半观半,复除一分,唯观一分,凡此种种,一切皆称已熟修位。(3)以胜解力观察如此之不净相,遂系念于眉间,湛然而住,复转此念入身念住,辗转乃至入法念住,凡此种种,一切皆称超作意位。

(三)据《俱舍论》卷二十二说,修不净观可对治显色贪、形色贪、妙触贪、供奉贪等四种贪。即:(1)缘青瘀等之相以修不净观,可对治显色之贪。(2)缘死尸被鸟兽所食等之相以修不净观,可对治形色之贪。(3)缘虫蛆等之相以修不净观,可对治妙触之贪。(4)缘死尸不动等之相以修不净观,可治供奉之贪。此外,若缘骨锁以修不净观,则因骨锁中无四贪之境,故能对治上述之四贪。

(四)据《大乘义章》卷十二与卷十三中说,将不净观分为厌他身而观他不净与厌自身而观自不净二种。前者观他身中有九相,即:(1)死相,(2)胀相,(3)青瘀相,(4)脓烂相,(5)坏相,(6)血涂相,(7)虫啖相,(8)骨锁相,(9)离坏相(分散相)。然而在《大智度论》中所说之九想却缺了死相,而另加烧相。在后者观自身不净中说出了自身有五不净,称为五种不净。即:种子不净,肉体系由因缘而形成,故内(烦恼、业)、外(父母之精血)之种子不净。住处不净,于母胎中,十月不净。自体不净,此身由四大之不净所成。外相不净,此身之九孔常流不净。究竟不净,死后弃置冢间烂坏,亦永久不净。

[畏色欲本痛想行识]声闻乘行者由了知色欲乃是轮回与痛苦之根本,故而对色欲等法生起怖畏而求出离。而此一切皆由五蕴生起,故五蕴乃是轮回之根。此中之‘痛’乃是五阴中 ‘受蕴’之别称。小乘多数派别由对五蕴之分析,得出‘人无我’之结论,主张‘人我’为五蕴之暂时和合,唯有假名,而无实体。小乘行者依此人无我之思想修学,从而证得声闻等小乘果位。若就大乘学说而言,大乘佛法不仅否认五蕴和合体(人我)之真实性,亦否认五蕴本身之真实性,进而发展‘法无我’之理论。

在修学佛法中,行者必须要通达此五蕴之含义,今于下略释五蕴之含义:

色蕴,即一切色法之类聚,凡一切色法皆为色蕴所摄。

受蕴,即指一切苦、乐、舍、眼触等所生之诸受。

想蕴,由眼耳等六根对六尘所生之触受而生起之诸想,即有情一切意识思维,称为想蕴。

行蕴,除色、受、想、识外之一切有为法,亦即意志与心之作用。

识蕴,即眼识等诸识之各类聚。

五蕴系总一切有为法之大别,在俱舍等所立七十五法中,总类聚有为之七十二法为五蕴,唯识家则立百法,合有为之九十四法摄为五蕴,皆不包括无为法。

五蕴通有漏、无漏及善、不善、无记三性,故诸论中亦以各种名称说明其种别,如《大毗婆沙论》卷七十五等,在五蕴之中,特以属于有漏者名为五取蕴。《大乘义章》卷八更就有漏、无漏及三性,总立九种,即:(一)生得善阴,(二)方便善阴,(三)无漏善阴,(四)不善五阴,(五)秽污五阴,(六)报生五阴,(七)威仪五阴,(八)工巧五阴,(九)变化五阴。其中前三者为善,第四为不善,后五者为无记;又第三属无漏,其余均属有漏。

根据小乘俱舍家的说法,色蕴是指五根、五境、无表色的十一种色法,受蕴指领纳境的受心所,想蕴指取境之像的想心所,行蕴指受想以外的四十四心所及十四心不相应法,识蕴指心王一法,即五蕴摄七十五法中之七十二有为法。唯识家则立百法,其中,初三蕴同于俱舍,而行蕴摄四十九种心所有法及二十四种心不相应行法,识蕴摄八种心法,即合九十四有为法摄于五蕴。

[怖地狱苦。饿鬼之厄。畜生恼结。人中之难。天上别离不可称计。]

这一段是说明小乘行者由观知地狱诸苦,饿鬼饥渴等灾厄,畜生受人驱使之恼结,人中为难不顺心之苦,天上寿尽别离等苦,而生起怖畏,发心出离轮回。然此诸苦于五趣之中说由不尽不可称计。

[轮转无休如狱中囚欲断生死勤劳之罪,求无为乐泥洹之安]

众生在生死中无休止地轮转,就如同监狱中之囚犯毫无自由。诸声闻辈欲断此生死勤劳之苦,故而发起精进勤修梵行,惟求无为法乐,涅槃之安。戊一依文字解释尽。

戊二总释

声闻乘行者之实修乃以打坐参禅为主修,其初步禅修之法是以数息观为禅修之入门,数息观亦名为安般三昧,以数息而达到守意不散之静止的定力。以四念处为所修之观法,常观己身九孔长流臭秽恶露不净之形,而生厌离舍弃之心,彼身我身无有差别,故能断除淫欲之心。此为身念处之修法;应怖畏由五欲所生之乐,不起贪着。因世间一切色法所生之欲乐本是无边苦痛之因,非为真正欢乐,乃是坏苦。一切苦痛等感受皆由受想行识而起,若能明了五阴皆空之理,观一切所受皆是为苦,不起执着,即可灭去执着五欲欢乐之心,此为受念处之修法;应于一切诸法中仔细抉择观察何者为我,一切法皆是因缘合和而生,乃至微尘及邻虚尘亦复如是,无有一法可独立生起,因此应知无有一法有独立的体性,诸法虽各有其名但却无有其实,故佛说一切法虚幻无主,即是诸法无我之意。如此观修即是诸法无我之念处;观一切妄念起伏来去之相,无有一念常住,一切心念皆依对境所生,故心亦是无常生灭之法。吾等众生将能思能想之妄心执着为自我,故由此而迷于五阴之中妄生诸多贪求,迷失真心,不悟真我,颠倒轮回流转至今。欲识真心者当先识破对境所生之妄心,不随其转再反观自心本体即可见到真心常寂之境。此为观心无常的修法;

声闻行者了知三界六道之中无有欢乐,故能生起坚固的出离心来。如地狱之诸多苦厄,阿罗汉想起往昔轮回之时在地狱所受之苦,全身都会冒出血汗来。故声闻乘行者因怖畏地狱之苦,而不种地狱之苦因,不敢放纵妄心而令生嗔心,嗔心乃是地狱之因,若想将来自己不堕入地狱,当先灭除嗔心,嗔心若灭则地狱灭已。地狱众生所受之苦,纵然以微尘劫的时间去说,亦是说不完的,地狱的种类数量亦是无数的,而且地狱众生的寿命非常的长,如阿鼻地狱的一日就相当于人间一个阿僧祗劫。地狱众生一日中万死万生,于无量劫中受尽种种诸苦而无间隙,只有地狱之业已经消尽才能转生其它道。

六道中之饿鬼道虽然没有地狱那么苦,但是彼之众生在无量劫中受尽饥饿之苦,而且亦会经常受血涂之苦。《正法念处经卷十六云:“饿鬼有二种,一住于人中,二住于阎浮提地下五百由旬之饿鬼世界。”饿鬼之种类大约有三种,如《顺正理论》卷三十一举出三种饿鬼:“(一)无财饿鬼,包括炬口饿鬼、针口饿鬼、臭口饿鬼等三种。全无食物,常陷于饥渴之苦恼,若偶尔获食,于将食时,因贪心故食物又化作火焰,无法下咽。若欲饮水时,所见之水皆会化为脓血,无法饮用。(二)少财饿鬼,包括针毛饿鬼、臭毛饿鬼、瘿饿鬼等三种。专食脓、血等。(三)多财饿鬼,包括希祠饿鬼、希弃饿鬼、大势饿鬼等三种。食人残物或布施物;亦包括受富乐之天人。其中,少财、多财二种饿鬼,又作有财饿鬼。”

饿鬼居于阎魔王界,由阎魔王统治。亦有居于人间坟地、黑山洞等处。饿鬼之受生,如《杂阿毗昙心论卷八云:“彼等为化生,又为胎生。”据《法苑珠林》卷六载,其身长最大者为一由旬,最小如小儿仅长三寸;寿命,或谓最长八万四千岁、最短则不定,或谓人间五千岁为饿鬼中一日一夜,如此寿命达一万五千岁。行者若欲不生饿鬼道,必须要断除饿鬼道之因,如《业报差别经》载,令众生得饿鬼报之业有十种:(一)身行轻恶业,(二)口行轻恶业,(三)意行轻恶业,(四)起于多贪,(五)起于恶贪,(六)嫉妒,(七)邪见,(八)爱着资生即便命终,(九)因饥而亡,(十)枯渴而死。此外,世俗称幼儿贪饮食为饿鬼,称贪淫欲之徒为色中饿鬼,称富有而吝啬之守财奴为有财饿鬼。若能断除如上十事,则不会生于饿鬼道。

饿鬼道之情形略举上,声闻乘行者因怖畏地狱、饿鬼所受之种种苦厄,而发心修学梵行求出三界。

三恶道中之畜生道相对而言所受之苦较前二者轻得多,虽说如此,但畜生道众生要饱受刀涂之苦,或者互相食噉之苦,在多生多世中难以解脱。堕入畜生道之因在《业报差别经中说:“由身、口、意行中恶业,由贪、嗔、痴三烦恼起诸恶业,毁骂众生,恼害众生,施不净物,行于邪淫等十业,当堕畜生道。”又如《辩意长者子经:“一者犯戒私窃偷盗;二者负债,抵而不偿;三者杀生以身偿之;四者不喜听受经法;五者常以因缘艰难斋戒施会,以俗为缘。”由于此世界苦多乐少,故生在其中的诸有情将受系缚杀害、驱驰鞭打、互相吞食、心恒不安等苦恼,不得自在。虽于人类生存在一起但因业力之故不能得闻佛法,一切烦恼结使(结使即是:烦恼之异称。诸烦恼缠缚众生,不使出离生死,故称结;驱役而恼乱众生,故称使。结有九种,使有十种,称为九结十使。)不能解脱。声闻乘行者亦怖畏畜生道之苦,为不堕彼道之故而勤修出离之法。

虽生人天等三善道,亦有诸多烦恼不自在之事。生在人道中就有诸多难处,如《四十二章经》载,人间有二十种难事即:(一)贫穷布施难,指贫乏而能随力辍己济人为难。(二)豪贵学道难,指人处豪贵,而能厌乐求道为难事,通常有钱人很难放下眼前之五欲享受而去修道,故说豪贵修道难。(三)判命必死难,指决志判命,或为法舍身,或以死徇节为难。(四)得睹佛经难,指人或生边地,不知出世之法,欲得见闻受持如来正教为难。(五)生值佛世难,指人不结胜因,不修善业,而欲值佛出世为难。(六)忍色离欲难,指人能制伏妄念,舍离欲心为难。(七)见好不求难,指人见彼富贵、荣华、名利及可意等物而不乐求为难。(八)有势不临难,指具足豪势者,而能好礼忘势与人相处,不欺凌于他人,为难行之事。(九)被辱不嗔难,指被他人凌辱,而能安忍不恨为难。(十)触事无心难,指触事遇缘,而心不染着为难。(十一)广学博究难,指人根性迟钝,而欲广其学问,穷究义理为难。(十二)不轻末学难,指人自有学问,而于末学者不生轻慢为难。(十三)除灭我慢难,指人能不生骄傲轻他之心为难。(十四)会善知识难,指人得遇善知识,劝奖诱掖,令得开解为难。(十五)见性学道难,指人能返妄归真,见性学道为难。(十六)对境不动难,指能持心寂静,不为外物所转为难。(十七)善解方便难,指人常怀慈爱,以种种方便饶益众生,为难行之事。(十八)随化度人难,指能随机化导而度脱众生为难。(十九)心行平等难,指能做到冤亲平等,心无分别,是世间难行之事。(廿)不说是非难,指能爱护口业,不说他人长短为难。在人道中有如此之多的难处,故声闻乘行者亦不敢贪着人道之生活,而发心修学梵行,以求出离此诸难之困扰。

天上之众生虽能在很长的时间中享受五欲之乐和禅定所生之乐,但当大限到来之时,彼等众生亦会经受五衰相现前之苦,明知自己的天福已尽,将要死亡下堕其它诸道,心中对曾经所拥有之欢乐放不下,又恐惧下界之苦,故饱受别离、恐惧之苦。六道中最殊胜之天道亦不能免离衰相现前之苦,何况其它诸趣呢?故我佛说:“三界犹如火宅,无有片刻安宁。”

声闻乘行者观知六道之苦无量无边不可称计,一切众生在三界内妄种诸多业因,故而依业因之力轮转于六道中无有休止。三界如监狱,众生亦如监狱中之囚徒,受业牵引无有自在。故诸声闻行者欲断除生死勤劳之罪,而发心勤求出世间无为之乐,无上泥洹(即是涅槃之意)之安。

在上文中愚僧之所以详细的解说六道之苦,是想让诸位闻法者了知六道之苦而生起出离心来。若行者不能了知六道之苦厄,则亦不能生起究竟之出离心来,故修行者当先彻底了知六道诸苦,是为修行必备之首要条件。戊二总释尽。丁二发心与禅修尽。

丁三声闻乘之缺点分二:戊一依文句解释。戊二总释。

[但自为己不念众生。常执小慈不兴大哀。倚于音声不解空慧。三界犹幻。趣自济己不顾恩慈。是为声闻学。]

戊一依文句解释

[但自为己不念众生。]此句说明声闻乘行者发心狭小,一切所修皆为自己获得解脱而行,不念众生养育之恩,而不行救渡。

[常执小慈不兴大哀。]诸声闻辈执着小恩小慈,对那些和自己有极深缘份者才能发起利益之心,不能普发平等大慈悲心。

[倚于音声不解空慧。]声闻依佛音声悟人我空之境界,但未有究竟了达无上般若空慧之境界。

[三界犹幻。]三界即欲、色、无色界。犹者,犹如之意。幻者,幻化之意。

[趣自济己不顾恩慈。]声闻辈惟趣自济,不念众生之恩慈(即,不念众生于无始劫来养育之恩慈)。

[是为声闻学。]如上发心修学解脱道者是为声闻乘也。戊一依文句解释尽。

戊二总释

声闻行者虽能勤修梵行,求证无为涅槃之乐,但彼等行者只能自利不能行利他之事。他们的修行只是为了自己能得到安乐,而不念及如母众生所受之苦,故他们经常执着自己之修行,对于善业福德之行持非常的少,若有所做之时也是行持一些小慈小善,不能兴起大慈悲心来,不能哀悯众生所受之苦,故不行菩萨之道。

声闻乃是依佛声教证悟四谛之理,断见思之惑,而入人我空之境界。此等修行者虽然证悟了出离三界之道果,但只破了我执而未破除法执。声闻乘之行者倚于佛陀音声言教方便所传之法,于无为法中生起有法可修有涅槃可证之执着,而入于我空涅槃之境,不思进取无上菩提,入单空之境界经过两万大劫方能出定,于此两万大劫中无有任何进取。此等行者由于不了解佛陀最了义究竟之教义,故而对无为法生起了执着,孰不知有为法和无为法皆是名言假立乃对待而生,离有为并无有无为法可得,离无为亦无有为法可说,此二法皆无有实在可得之体性,故此二法皆是虚妄。所谓无为法,乃是世尊相对有为法而说,只是为了破除众生对有为诸法假相之执着,故以音声言教方便讲述无为法义,立无为法之名相。行者应知,佛陀所说一切无为法义皆是针对有为法而立,因其本身乃对待而生故非有独立之体性也,若其相对之有为法皆已破去,无为法自然也成虚妄,是故行者当知,法及非法非非法皆不可得,若生有得之想皆是虚妄,如《金刚经:“须菩提,实无有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又云:“须菩提,实无有法,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于是中无实无虚。是故如来说,一切法皆是佛法。须菩提,所言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是故名一切法。”有为无为诸法皆是假名无有实在可得之性,于大空本性中一切法如梦如幻,实不可得。彼等行者未断法执故无有证悟显空双运之智慧,不知三界苦乐诸事犹如梦幻泡影,怖畏三界诸苦而趣入涅槃,自己得济渡已,便安住于涅槃之中不顾众生之生死,不念众生于无量劫中养育之恩,不生慈济众生之心,故于无为法中立涅槃解,违远圆通,背涅槃城,入于二乘种姓之中。此等行者所行之道是为声闻学也。戊二总释尽。丁三声闻乘之缺点尽。

丁四偈颂复说

[佛于是颂曰:畏无量生死,周旋之艰难,心已怀恐惧,唯欲求自安。坐禅而数息,专精志安般,观身中恶露,不净有若干。弃捐三界色,断欲得自安,不能修大慈,唯志乐泥洹。]

此偈颂乃是上文的总结,故于此不再赘述。丁四偈颂复说尽。丙二讲释声闻乘尽。

丙三讲释缘觉乘分四:丁一缘觉因地发心。丁二缘觉乘之缺点。丁三对治缘觉之缺点。丁四复说偈颂。

丁一缘觉因地发心分二:戊一解释文句。戊二总释。

[佛告长者。缘觉者。本发大意。为菩萨业。布施持戒忍辱精进一心智慧。以用望想求为尊豪天上天下咸令自归。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威神德重巍巍堂堂无能及者。]

戊一解释文句

[本发大意]本者,指因地初发心时。大意者,即利益众生之大心也。

[为菩萨业]即以菩萨之大业为己之所行。

[布施持戒忍辱精进一心智慧。]此乃菩萨大业之六度总名也。

[以用望想求为尊豪天上天下咸令自归。]以,即以此之意。用,做为之意。望者,期望。想求,即想得到之意。尊豪,尊贵豪富之义。天上,即指天界诸天。天下,即人间、畜生、饿鬼、地狱等道。咸,全部之意。自归,即自己发心皈依之意。

[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三十二相者,乃是佛陀所具之圆满身相。八十种好者,即是佛陀所具之八十种随形好。

[威神德重巍巍堂堂无能及者。]威神者,威势勇猛,不可测度也。德重,即指诸德圆具,因圆具故称为重。巍巍,形容词。喻佛菩萨之威神犹如山王,无能及者。堂堂,喻佛菩萨之德业盛大无及。无能及者,即无人能比之意。戊一解释文句尽

戊二总释

佛告诉长者须达多,缘觉乘之行者于因地修行中,本来也发起了利益众生之大愿,以利益众生为己之意乐。为成就菩萨之大乘事业,而行持布施、持戒、忍辱、精进、一心(即禅定之意)、智慧六波罗蜜多。但缘觉乘行者以行持菩萨六波罗蜜多之功德,用来望求得到天上天下惟我独尊,一切众生咸皆归敬,色身转为三十二种大丈夫相,八十种随形好,威神德能于三界中无有能及者。彼等如是发心为求如来种种功德,种种庄严,种种福报豪贵等相,乃是属于有求之发心,于大乘教法相违背。因于胜义谛中如来果位诸多功德亦是当体毕竟空,故不得于如来果位功德生起有求之心。彼等起初虽发起大乘心愿而行六度之业,但因所发之心乃是有求之发心,故落于二乘凡小之列。

大乘行者行持六度波罗蜜多,应当以无求之心将一切功德回向法界有情,为令诸有情究竟解脱而发心行持六度,为究竟度化有情众生故成佛道,不得如缘觉一样发有求之心而行六度。正所谓:“不为自己求安乐,只愿众生得离苦。戊二总释尽。丁一缘觉因地发心尽。

丁二缘觉乘之缺点

[不解如来色身所现。因世愚人不识大道。断生死流不能反原。尽生死本故为现身。相好严容。文辞言教以化愚冥。显示大明及着相好。谓审有色像。]

诸缘觉行者行持六度希求望得如来功德福报以及色身之庄严,乃因彼等不知诸佛如来所现种种福德相、庄严相、威德相皆是为方便度化众生而显现,并非于如来境界中真有如是诸相可得。

诸佛之所以现如是等相,乃因世间众生愚痴无智不识真正解脱之大道,随尘逐境妄生贪爱诸想,迷失心性流转三界不能自拔,以至于穷尽生死之流亦不能返本归元。诸佛为令众生穷尽生死返本归元,故现如斯圆满正觉之相,为众生现成道圣者种种相好庄严之身,令其生起希求向往之心,发心求解脱之果。为令众生得悟菩提大道之甚深法义,以文意词句兴言说之教开示化导众生破除无明入无上解脱之胜境。故诸佛一切显现皆是方便非为究竟,就胜义谛而言,于如来无为境界中实无一法可得,如来果位不可得,色身更不可得。诸缘觉辈不明此意,妄兴执求。

[虽行四等四恩六度无极三十七品。观十二缘欲拔其原。不解本无望大道。正使积德如虚空界不得至佛。所以者何。用不达故。何谓不达。布施持戒忍辱精进一心智慧。四等四恩有所望。]

先解释此段中之名词:

[四等]即慈、悲、喜、舍四无量心也。(一)慈无量心,能与众生欢乐之发心也。慈无量心对治嗔恚之心。(二)悲无量心,能拔济众生苦厄之发心也。悲无量心对治恨恼之心。(三)喜无量心,见人离苦得乐生庆悦之心也,对治行者嫉妒之心。(四)舍无量心,如上三心舍之而心不存执着也。又怨亲平等,舍怨舍亲也。此舍无量心对治行者之贪心、私心、不平等心。此四心普缘无量众生,引生无量之福故名为无量心。又平等利一切众生,故又称名为四等心。

[四恩]即指父母恩、众生恩、国王恩、三宝恩等四种恩︰

(一)父母恩:父有慈恩,母有悲恩;佛子应勤加修习,孝养父母,其福与供佛功德等同无异。

我佛释尊为报佛母生产之恩,乃升忉利天宫三月,为母说法。令入正道,悟无生忍,常不退转。又有佛之弟子神通第一的目犍连尊者,以神通力见慈母在饿鬼中受苦。涕泣禀佛,佛告以施盂兰盆供,乃令其母遂得脱苦,上生天宫。故凡是佛教弟子于修行中当首行孝道。今见有诸行者,虽修佛法但不孝父母,不行孝道,如此虽经无量劫修行亦不会成就。

(二)众生恩:谓无始以来一切众生轮转六道。经百千劫,于多生中互为父母。以互为父母故,一切男子即是慈父,一切女人即是悲母。过去生中有大恩故,犹如现在父母之恩,等无差别,是故佛子当报众生恩也。

(三)国王恩:国王福德最胜,虽生人间能得自在,尽国界山河大地悉属其所有。王若以正法教化,能使众生安乐。王若失正治,人民无所依。以其能行正化之故,八大恐怖不入其国,而能成就以智慧眼照世间、以大福智庄严国土、以大安乐与人民等十德。因能给予众生如斯十德,故行者当报其恩也。

(四)三宝恩:即佛法僧宝之恩。佛宝中具足六种微妙功德:一者无上大功德田,二者无上有大恩德,三者无足二足以及多足众生中尊,四者极难值遇如优昙华,五者独一出现三千大千世界,六者世出世间功德圆满一切义依。具如是等六种功德,常能利乐一切众生,是名佛宝不思议恩。

法宝中有四,一者教法,二者理法,三者行法,四者果法。声名句文名为教法,有为诸法名为理法,戒定慧行名为行法,无为果名为果法。如是四法引导众生出生死海到于彼岸,是名法宝不思议恩。

僧宝有三:一菩萨僧,二声闻僧,三凡夫僧。此三者虽未能得无漏戒定及慧解脱,但供养者获福无量,是名僧宝不思议恩。

[六度无极]即是指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六度,以菩萨六度之行法无穷无极之故,又称为六度无极。

[三十七道品]即为追求智慧,进入涅槃境界之三十七种修行方法。又称三十七觉支、三十七菩提分、三十七助道法、三十七品道法。循此三十七法而修,即可次第趋于菩提,故称为菩提分法。三十七道品可分为七科如下所列:

(一)四念处,又作四念住。(1)身念处,即观此色身皆是不净。(2)受念处,观苦乐等感受悉皆是苦。(3)心念处,观此识心念念生灭,更无常住。(4)法念处,观诸法因缘生,无自主自在之性,是为诸法无我。

(二)四正勤,又作四正断。(1)已生恶令永断。(2)未生恶令不生。(3)未生善令生。(4)已生善令增长。

(三)四如意足,又作四神足。(1)欲如意足,希慕所修之法能如愿满足。(2)精进如意足,于所修之法,专注一心,无有间杂,而能如愿满足。(3)念如意足,于所修之法,记忆不忘,如愿满足。(4)思惟如意足,心思所修之法,不令忘失,如愿满足。

(四)五根,根,即能生之意,此五根能生一切善法。(1)信根,笃信正道及助道法,则能生出一切无漏禅定解脱。(2)精进根,修于正法,无间无杂。(3)念根,乃于正法记忆不忘。(4)定根,摄心不散,一心寂定,是为定根。(5)慧根,对于诸法观照明了,是为慧根。

(五)五力,力即力用,能破恶成善。此五力乃是由五根所生,若不具足五根则五力不生也。(1)信力,信根增长所生之作用,能破诸疑惑。(2)精进力,精进根增长所生之作用,能破身心懈怠。(3)念力,念根增长生起能破诸邪念之力用,成就出世正念功德。(4)定力,由定根增长,则生起能破诸乱想,而堪引发诸禅定之力用。(5)慧力,慧根增长生起能遮止三界见思惑之作用。

(六)七觉分,又称作七觉支、七觉意。(1)择法觉分,能拣择诸法之真伪。(2)精进觉分,修诸道法,无有间杂。(3)喜觉分,契悟真法,心得欢喜。(4)除觉分,能断除诸见烦恼。(5)舍觉分,能舍离所见念着之境。(6)定觉分,能觉了所发之禅定。(7)念觉分,能思惟所修之道法。

(七)八正道,又称作八圣道、八道谛。(1)正见,能见真理。(2)正思惟,心无邪念。(3)正语,言无虚妄。(4)正业,住于清净善业。(5)正命,依法乞食活命。(6)正精进,修诸道行,能无间杂。(7)正念,能专心忆念善法。(8)正定,身心寂静,正住真空之理。

[十二缘]即指十二因缘,乃是阐述有情事物轮转所具之十二种因缘。所谓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忧、悲、苦恼。缘觉乘行者晓知此十二因缘之理,故逆行而上破除生死。即无明灭则行灭,行灭则识灭,识灭则名色灭,名色灭则六入灭,六入灭则触灭,触灭则受灭,受灭则爱灭,爱灭则取灭,取灭则有灭,有灭则生灭,生灭则老、死、忧、悲、苦、恼灭。菩萨道行者顺此十二因缘行广大利生之事业,由有大智而不堕轮回,具足大悲之心而不住涅槃之境。

此段全文之意为:缘觉乘行者虽然能行持四等四恩六度三十七道品等法,也了知十二因缘流转之理,亦能发心求证出离生死。但彼等因不能究竟了知真空无为之胜义境界,谓实有道可证,而妄生希望,堕于狭小有求之证境。以如是有求之心而行菩萨六度万行,虽能积福广如虚空,但亦不能证得究竟之佛果。何以故,因彼以有求之心求证无为之果,其因果相谬,故不得究竟也。若以无求无想之心行持六度、四等、四恩菩萨等法,乃为正真之道,必然当得成佛。若发有所求心,即不得逮至佛果也。如《楞严经:“因地不真,果遭迂曲,”是也!丁二缘觉乘之缺点尽。

丁三对治缘觉之缺点分二:戊一解释文句。戊二总释。

[念救一切五趣生死。解空无想不愿诸法。晓一切法如幻化梦野马影响芭蕉泡沫皆无所有。道慧无形等如虚空。无所增坏普度众生。]

戊一解释文句

[念救一切五趣生死]念救者,即念众生恩,发起救济之心。五趣者,乃是指天、人、畜生、饿鬼、地狱等五道,在此处是泛指三界内所有众生。生死者,即指生死轮回之意。

[解空无想不愿诸法]解空,即通达诸法虚幻,当体皆空之意。无想,由了知诸法皆空当无所着,故一切诸想顿然不生,于一切法无想无执不作挂念。不愿,即无求之意。

[晓一切法]即通晓一切法之意。

[如幻化]譬喻一切法因缘所生无有实质本体,犹如幻师所做之幻术一样不实。

[]譬喻一切法如梦一样缥缈虚幻无有实质。

[野马]此为梵语音译,汉意即是海市蜃楼之意。譬喻一切法如海市蜃楼一样具足不实之义。

[影响]影,喻一切法无有实体只有影像,如人之身影毫无实在。响,即是喻一切法如空谷回音,缥缈无根。

[芭蕉]喻一切法只是相似性的存在,而不是真实性的存在。

[泡沫]喻一切法之因缘合和所生之相,如水上泡沫一样的无常。

[皆无所有]此是说明一切法皆无有实质性的本体可得。

[道慧无形等如虚空]道慧,即指自性之智慧。此句是说,性智无形无相,如虚空一样广博无垠遍一切处。

[无所增坏普度众生]此圆满性智一切众生皆本拥有,从来不失,纵然成佛也无有增胜,虽沦为凡夫亦不曾减少损坏。言普度众生者,即指行者应如是知如是见,了知一切众生与己无二皆为一体,故应发起无求之心普度众生。戊一解释文句尽。

戊二总释

行大乘道之行者当念三界众生之苦,发心救拔一切五趣有情出离生死,一切修证发心皆为渡脱众生而非为己。行者应当晓了有为无为世出世间一切诸法当体即空,无有任何实质可得,故当于己所修所行之法不起执着,亦不望求福报功德。因一切法如梦如幻不真实故,一切法虽有因缘俱生之相,但亦如野马虽有相似之显相,但毫无真实之性。如诸法由因缘聚集而生起,生起时虽有相在,但其无有独立之自性,故虽有相在亦如海市蜃楼一样的虚妄。亦如芭蕉(乃是譬喻之意,即虽有香蕉之外相,但无有香蕉之内质)泡沫皆无有实质,只是因缘暂生之假相,因此之故不应对一切法生起执着。不仅有为诸法如是虚妄,即使是诸佛所证自性圆满之智慧亦无有任何形相可得,虽无形象但却遍一切处的存在,正所谓‘道慧无形遍一切处’。譬如虚空无形无相,但虚空确实是存在的,自性之道智亦复如是。众生本具之性德湛然圆满不假修得,非为外来自心本有,虽经累劫行持六度万行不曾有增,虽在轮回中颠倒堕落亦不曾有坏有减,如《般若心经》云:“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以是故,行者当于无执无求、无修无证、如梦如幻中行普度众生之广大事业,一切所行不得有所求证也。如此行持方能悟入一乘无上之境界。丁三对治缘觉之缺点尽。

丁四复说偈颂

[佛于是颂曰:本发菩萨意,志慕大乘业,但欲着佛身,不了无适莫。布施戒忍辱,精进禅息智,四等恩六度,惟己乐无为。慕三十二相,八十好巍巍,天上天下尊,脱五阴六衰。但察其粗事,不能观深微,虽欲度十方,心口自相违。不了如幻化,水沫泡野马,芭蕉如梦影,妄想甚众多。正使作功德,犹如江河沙,心怀无上真,不解除众魔。]

偈颂中之法义已经在上文讲述过了,今只略做补充。

修行大乘教法之行者,发心和行持必须要与法相应,千万莫学诸缘觉辈口发大愿而心有所求,虽行六度菩萨利生之业,但只为自己求证如来功德而行斯事,如是之发心和行持虽有菩萨之外相,但非是真菩萨、真佛子也。现今佛教界中为求功德自我解脱,而行菩萨道者比比皆是,此等行者虽身在大乘法中,行大乘法事,但非是大乘佛子。如斯行者之所以有如是之过,乃因不知自性真空之妙理,故行如是颠倒妄求之事。若真通达空性法义,必然会于无求无想如梦如幻中行持一切利生之事业,而不生丝毫执着之心。丁四复说偈颂尽。丙三讲释缘觉乘尽。

丙四讲释菩萨乘分三:丁一讲释菩萨乘之大意。丁二祥解六度。丁三如何实修四无量心。

丁一讲释菩萨乘之大意分四:戊一菩萨道行者之发心。戊二菩萨道所行纲要。戊三所行度生之事业。戊四复说偈颂。

戊一菩萨道行者之发心

[佛告长者。其大乘学。发无上正真道意。行于大慈等如虚空。而修大悲无所适莫。不自忧身但念五趣。一切众生普欲使安。]

佛陀讲完缘觉乘之后,紧接着就为须达多长者讲述大乘行者所行之大乘学业。所谓大乘佛法是以发起无上正等正觉之心为基础,继而行于大慈,应众生之所求给予相应之安乐,平等慈济无边众生,以如是之发心行持慈济众生之大业,所积福德如虚空一样广大。菩萨行者亦应修学大悲哀悯众生,平等救拔一切有情离诸苦恼,无所不适,终至究竟安稳之处。谓大乘行者发心修道不为自身得度,但念三界五趣众生之苦,欲令一切有情普得安乐而行持六度万行。如古德云:“不为自己求安乐,只为众生得离苦。戊一菩萨道行者之发心尽。

戊二菩萨道所行纲要

[奉四等心慈悲喜护。惠施仁爱益义等利救济十方。布施持戒忍辱精进一心智慧。六度无极无所望。以施一切众生之类。]

以上一段是说明菩萨道行者之发心,此一段是讲述菩萨道之纲要。菩萨道乃以四等、四摄、六度为纲要。

奉四等心者,即指菩萨奉行慈悲喜舍四无量心,平等护念一切众生。此句中之‘四等心’即是四无量心之别名。关于四无量心于后再做祥解。

第二句乃是指菩萨道应行之四摄。此句分四小节:(一)文中之[惠施]乃为布施摄,即以无所施之心施受真理(法施)与施舍财物(财施)。谓若有众生乐财,则布施财;若乐法,则布施法,令起亲爱之心而依附菩萨受道,如是乃为布施摄;(二)文中之[仁爱]即指爱语摄,谓菩萨依众生之根性而善言慰喻,施于仁爱,令起亲爱之心而依附菩萨受道修法;(三)文中之[益义]即指利行摄,谓菩萨行诸身口意善行,利益众生,令众生生起亲爱之心而随其受学道也;(四)文中[等利]即是指同事摄也,谓菩萨为度众生而行方便,亲近众生同其苦乐,并以法眼见众生根性而随其所乐分形示现,令其同沾利益,因而入道。菩萨行持四摄救济十方有情众生,终无疲厌。

行持六度,然心中无有求有得之希望,惟以所得功德回向一切有情众生,皆共成就无上佛道。戊二菩萨道所行纲要尽。

戊三所行度生之事业

[观于三界往返周旋。勤苦艰难不可称计。念之如父如母如子如身。等而无异。为之雨泪。欲令度厄至于大道。]

菩萨观知众生于三界中生生死死往返周旋,于生死中饱受无量诸苦不可称计,由是之故即对一切众生生起大慈悲心,顾念众生如己之父母、子女亦如自身无二,见众生受诸苦恼为之雨泪,欲令众生度诸苦厄出离生死成就无上大道,而行诸多饶益。若能具足如是大行者乃为修学菩萨之道。

戊四复说偈颂

[佛于是颂曰:发无上大意,行慈悲喜护,大哀如虚空,行等无适莫。立德不为己,唯为十方施,度脱诸群生,使至大道智。]

佛陀以偈颂对上文所说菩萨乘所行之法进行了总结。其大意为:行持菩萨道者当先发起广大菩提心来,以菩提心之摄持,进而行持四无量心、四摄、六度等法利济众生,所行一切德业只为利生而不为己,惟以救济众生而为己任,发心度脱无量众生,令其脱诸苦恼究竟成佛。

诸声闻缘觉修行之基础是坚固的出离心,而菩萨乘行者在出离心的基础上还要具足菩提心。欲行大乘道业若不发起菩提心,则所行一切功德皆成为有漏福业。如今之诸多行者虽行大乘事业,但无菩提心摄持,为求福报或为己得安而行利生之事,一切所行皆有所求,如缘觉辈不入大乘之流。愚僧诚望诸位同修发起菩提心来,行持利益众生之事业,莫兴有求之心,求无为之果也!戊四复说偈颂尽丁一讲释菩萨乘之大意尽。

丁二祥解六度分六:戊一布施。戊二持戒。戊三忍辱。戊四精进。戊五禅定。戊六智慧。

戊一布施

[又有四事得至大乘。一曰布施给诸穷乏。二曰不择豪劣行轻重心。三曰所可施与无所望不求还报。四曰以此功德施于众生。]

前面已经概括性地讲述了菩萨乘修法之纲要,今此节以及下文是详细地叙述菩萨所行之六度法要,今将六度每一法要分别解说。

佛陀告须达多长者曰,除以上所行之纲要外,还有四种当修持之布施法,可令行者得证大乘之果。四事如下:

一、行持布施度:布施之本义,原为以衣食等物施与大德及贫穷者。至大乘时代又加上法施、无畏施二者,而扩大布施的意义。并谓财施、法施、无畏施是行菩萨道者必修的布施行。布施之功德非常广大,亦可以令行者通过修学布施而方便地断除悭贪吝啬等习气,如《菩提道次第摄颂云:“布施满足众愿宝,斩断坚吝殊胜剑,引发勇猛佛子行,誉遍十方之根基”。

(一)法施,在三种布施中法施之功德较财施、无畏施为大。法施有世间法施及出世法施二种:若为众生演说不净观、持息念、四静虑、四无量、四无色定及五神通等法,劝人修持人天教法,称为世间法施。为众生演说三十七菩提分法及三解脱门等圣法,劝人修学成佛之教法,称为出世法施。

(二)无畏施,即以无畏施于人,救济众生于危难之中,令其远离怖畏,是无畏施也。行者守持净戒无杀害之心,不令众生恐惧,为守持杀戒无畏布施。守持盗戒,不行偷盗等事,使众生不生损失财物之恐惧,是为持不盗之无畏施。不行邪淫,守持不邪淫戒,使众生不生被侵犯之畏惧,是为不邪淫无畏施也。不说妄语狂惑众生,不令众生生起被欺骗之恐惧心,是为不妄语无畏施。若为众生开示妙法,令其出离生死不再恐惧生死之患,此乃大无畏施也。

(三)财施,以种种财物应众生所之需给予施舍,或以身体为众生做诸多帮助,乃为财施也。财施又有两种差别相:供养施,即是以己之财物供养佛法僧三宝。救济施,即是以财物施于贫乏者,令其脱离贫乏之苦。

布施乃是一切大乘行者必须行持之法,行持布施可破除行者悭贪等心,成就无边功德。如《法界次第卷下云:“若内有信心,外有福田、有财物,三事和合时,心生舍法,能破悭贪,是为檀。

二、不轻心施:行持布施利益众生不应选择布施之对象,不应以贵贱豪劣之分别心而行不平等之布施,当生起大平等心对一切有情普做等舍布施。

现在很多行者不了知布施之究竟义,他们认为布施就是把东西给人而已,其实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如很多行者行供养施之时,就是以豪贵轻重之分别心而进行的,他们对于有名气的寺院或是法师很愿意进行供养,但对于那些偏僻没有名气的寺院,或者没有名气的法师、普通僧众等却是不屑一顾。行者应知,行持布施当施于那些急需救济者,不应于富者而行布施,如《自我教言:“不于富者施财物。”对那些大寺院行供养布施,倒不如将财物施于偏僻穷困的小寺院。那些有名气而且较大的寺院都比较有钱,对其进行布施不过是锦上添花而已,若能对那些偏僻贫困较小的寺院行供养布施,则如雪中送炭一样,其功德也非常广大。对僧众行供养布施时亦是一样的,那些有名气的高僧大德福报广大不缺财物,倒不如供养那些默默无闻的苦修行者。例如,藏地有很多苦行者,他们生活非常地艰苦,甚至连衣食温饱都保证不了,但彼等苦行者面对如此艰苦的生活依然能精进地修持佛法,此等苦修之精神在汉地很难见到,若我们能对这样的行者进行供养必然会得到无边的功德。相反而言,汉地之僧众福报较大不乏财物,但真修者却是很少。以是故,我们应该打破宗派民族的执着,对那些真正需要供养布施的苦行僧们进行供养。

三、不望报施,即是行持布施不望得到回报。布施乃是由布施者、所施物、受施者三种而形成,此三种虽有名相,惟随因缘假立,无有实质当体即空,故行者行布施时当以无所着心而行之,如是之行名为三轮体空之施也。如此即《能断金刚般若经论》所说的能施、受者、施物三轮。布施时体念此三者本质为空,而不存任何执着,此称为三轮体空或三轮清净。如本经云:“所可施与无所望不求还报。

四、清净施,即是将一切修行所得之功德全部回向于法界众生。此外,布施时不求世间的名闻利养等报,但为资助出世之善根及涅槃之因而以清净心行布施者,此名净施。以妄心求福报而行布施者,则名不净施。《弥勒菩萨所问经论卷六云:“不净施有怖畏施、求报恩施二种。净施有敬重心施、慈悲心施二种。

行者当知布施和布施波罗蜜之间还有差别,如《优婆塞戒经》卷二自利利他品称,一切凡夫外道异见、声闻缘觉,以及菩萨在初、二阿僧祗劫所行的布施,仅是单纯的‘布施’,而非是‘布施波罗蜜’。菩萨在第三阿僧祗劫所行的布施,则是布施波罗蜜。以三轮体空之心所行之布施,乃为行持布施波罗蜜,若非是以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行布施者,是为单纯之布施,非是布施波罗蜜。

[佛于是颂曰:布施摄贫穷,不行轻重心,志慧无望,不求还得报。愍念于群黎,往来周旋者,以此功德施,悉令至大道。]

佛陀于是以偈颂对上面所述的法要进行了总结,行持布施可以断除贫穷之因,若想今生后世不再贫穷就必须要行持布施。今生今世富有的人都是因为前世行布施的缘故,此生才会富有。相反而言,今生贫穷的人是因为前世悭贪吝啬的缘故,而导致贫穷的果报。若是求出世间解脱之法,欣慕无上佛道者,当行平等无求无望之布施。以慈悲心悯念一切众生生死轮回之苦,所得施等诸功德悉皆回向于众生,愿一切众生悉能得至究竟佛道。若能如是行布施者,是为行持大乘布施也。戊一布施尽。 

戊二持戒分五:己一持戒之重要性。己二持戒之功德。己三之四种发心差别。己四解释持戒之四种差别。己五偈颂复说。

己一持戒之重要性

此一段是讲述持戒波罗蜜,持戒亦有四事可令行者速成佛道。在解释正文前先讲述持戒的重要性。

行者欲修学佛法成就道业,若不守持净戒则无有是处,如《华严经》云:“成佛做祖戒乃舟航,转凡成圣戒乃根本。”现今能持净戒之行者非常稀少,今之行人多是好高骛远之辈,喜求玄妙轻视律仪,孰不知诸功德中持戒第一也,如《资持记》云:“五分功德以戒为首,成就佛道戒乃根本,安有弃戒,别求圣道?智论云,无船欲渡,无翅欲飞,安有弃戒,别求圣道?圣言深勉,诚可信乎!”行者若远离持戒而别求圣道妙法,一切所行将毫无意义,实乃颠倒之行也。净土宗之祖师藕益大师亦云:“持戒如地,一切万物由此而生成,持戒如城一切魔障籍此而远离。”行者欲成就禅定之修证当持戒也,若不持戒则诸禅三昧皆不可得。戒乃是生禅定之根本,如《楞严经卷六云:“因戒生定,因定发慧,是则名为三无漏学。”凡是佛子皆当守持戒律,无论是哪个宗派的行者都必须要以戒为师,这是无等大师释迦牟尼在入涅槃前对佛弟子的教诫,是故诸佛子当遵此遗教而严守净戒也。持戒乃能令行者断诸恶因恶习,持戒亦能令行者之心境逐渐趋向柔和,又持戒能出生诸禅三昧以及智慧,以是之故当守持戒律也!!!己一持戒之重要性尽。

己二持戒之功德

持戒可令行者方便积聚诸多功德资粮,如《正法念处经卷二十二云持戒智慧人,常得三种乐赞叹及财利,后生于天上、、、、、、。若人乐持戒,则得至涅。持戒人为贵,应亲近持戒。”若人欲得人天善法之成就,当守持净戒也。依持戒之功德即可获得转生天道之果报。若惟欲求证无上佛乘,严持净戒亦可令行者急速成就佛道之修证。若欲得人中豪贵之报,守持净戒则可获得。《大智度论卷十三云:“持戒之人具足安乐,名声远闻,天人敬爱,现世常得种种快乐,若欲天上人中富贵长寿,取之不难。”守持净戒可以获得长寿、富贵、名闻、涅槃等诸多功德,又如《比丘亲爱经》云:“清净受戒人,形色极殊妙,安住戒律中,诚信诸学处,此人一日中,积福无限量,终将获佛果”。菩提道次第摄颂则云:“戒律如水洗罪垢,是解惑热之月光,耸立人群如须弥,无有恐怖众敬仰”。在《月灯三昧经》卷六中宣称菩萨持戒有十种利益,今祥述如下:(一)满足一切智,谓修菩萨行者,能持禁戒,则身心清净,慧性明了,一切智行与誓愿,皆得满足。(二)如佛所学而学,谓佛初修道时,以戒为本,而得证果,菩萨修行,若能坚持净戒,则亦如佛之所学。(三)智者不毁,谓修菩萨行者,戒行清净,身口俱无过失,凡有智慧之人,皆喜乐赞叹而不加毁訾。(四)不退誓愿,谓修菩萨行者,坚持净戒,求证菩提,其誓愿弘深,勇猛精进而不退转。(五)安住于行,谓修菩萨行者,坚持戒律,身口意三业皆悉清净,于正行安住而不舍。(六)弃舍生死,谓修菩萨行者,因受持净戒,则无杀、盗、淫、妄等业,而能出离生死,永脱轮回之苦。(七)慕乐涅槃,谓修菩萨行者,坚持戒律,断绝妄想,故能厌恶生死之苦,而欣慕涅槃之乐。(八)得无缠心,谓修菩萨行者,其戒德圆明,心体光洁,解脱一切烦恼业缘,而无缠缚之患。(九)得胜三昧,谓修菩萨行者,持戒清净,心不散乱,则得三昧成就,定性现前,而超于诸有漏学。(十)不乏信财,谓修菩萨行者,持守戒律,于诸佛具正信心,则能出生一切功德财法而无匮乏;守持戒律即能获得如是诸多功德,我等佛子应当尽心守持也,万勿轻视如来净戒而轻易毁犯之,如《优婆塞五戒相经云:“佛告诸比丘。吾有二身。生身戒身。若善男子。为吾生身起七宝塔至于梵天。若人亏之其罪尚有可悔。亏吾戒身其罪无量。”己二持戒之功德竟。

己三之四种发心差别

守持戒律的行者其发心大概来说有四种差别,如《大智度论》卷十三分持戒之人有四种:(一)为得今世之乐、称誉名闻、或为怖畏诸苦而发心持戒,此种乃是为下人持戒之发心。(二)为富贵、欢娱、适意,或期望得后世之福乐而发心持戒,是为中人持戒之发心。(三)为求解脱涅槃而持戒,是为上人持戒之发心。(四)为求佛道,怜悯众生,了知诸法求实相,不畏恶道,不求福乐之持戒,是为上上人持戒之发心。前二种乃是发人天乘心而持戒,故非是修行佛法持戒之究竟发心。后二种则是修行佛法持戒的究竟发心,故行者当择后二种发心而行之。己三之四种发心差别尽。

己四解释持戒之四种差别

[佛告长者。奉戒有四事疾成大乘。一曰守口护身心不念非。二曰出入行步不失礼节。三曰不愿生天转轮圣王释梵之位。四曰以是禁戒惠施众生。]

一、持三门净戒,三门即是指身口意三门。下面分别讲述三门持戒之差别:

(一)口戒,经文中所说之[守口]即是指守持口戒。因口业有四种可令行者造下恶因,故当守持不犯。所谓口四业者,即是妄语、恶口、两舌、绮语。若人造此四种口业,将来之果感在地狱,因是之故行者当守持也。妄语,即是不符合实际的语言。妄语中还有大妄语、小妄语和方便妄语的差别,大妄语即是未证言证,未悟言悟,为得禅定三昧言已得禅定三昧,未见佛菩萨、鬼神、天龙、非人等众,而对他人说自己见过,如此是为大妄语。小妄语即是指一般性质的谎言。方便妄语即是那些善意的谎言,不伤害众生利益的谎言,为方便妄语;恶口,即是污秽、诅咒、漫骂等语言。恶口中亦有大小的分别,大恶口即是指诽谤辱骂三宝、说僧过恶等。小恶口即是口出粗恶语毁訾他人的语言。凡是能伤害众生的语言都属于恶口;绮语,即是杂秽语、无义语,指一切淫意不正之言词,凡能令他人生起淫欲之念与修行无关的言,都是绮语。如《瑜伽师地论》卷八说绮语有种种别名:“言不应时故名非时语;言不实故名非实语;言引无义故名非义语;言粗犷故名非法语;言挟嗔恚故名非静语;又于邪说法时,不正思审而宣说故,名不思量语;为胜听者而宣说故名不静语;非时而说,前后义趣不相属故名杂乱语;不中理因而宣说故名非有教语;引不相应为譬况故名非有喻语;显秽染故名非有法语。”此种所说皆归绮语之种类。在《成实论》卷八则云:非实语、实语而不以时、实语以时而随顺衰恼、实语以时而言无本末义理无次等皆为绮语。”两舌,即于两者间搬弄是非、挑拨离间,破坏彼此和合之言说;行者若不能守持这些口戒,纵然是修行非常精进也不能成就道业,将来必堕恶道。如《楞严经卷六云:“阿难如是世界六道众生。虽则身心无杀盗淫。三行已圆若大妄语。即三摩提不得清净。成爱见魔失如来种。所谓未得谓得未证言证。或求世间尊胜第一。谓前人言。我今已得须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罗汉道辟支佛乘。十地地前诸位菩萨。求彼礼忏贪其供养。是一颠迦销灭佛种。如人以刀断多罗木。佛记是人永殒善根无复知见。沉三苦海不成三昧。”经中又云:“是故阿难若不断其大妄语者。如刻人粪为檀形。欲求香气无有是处。”地藏菩萨云:“南瞻部洲之众生惟口业最终。”以口造业相对来说要比身体造业来得快,其果报也较重。若能守持口戒不犯能得音声美妙之果报,如《月灯三昧经:“若守持口戒,得佛六十四种清净美妙无碍音声。”诸佛如来具足广长舌相,即是由于因地中守持不妄语戒而感得。

(二)身戒,经中[护身]即是护持身戒之意。行者于身当守持三种戒律,即杀盗淫三种。守持杀戒能断除短命多病等果报,亦能增长行者之慈悲心。守持不杀生戒还可以获得诸多功德,如《大智度论云:诸罪业中,杀生为最,诸福德中,不杀第一。”杀生有无量无边之过失,如《华严经卷二十四谓:“杀生之罪能令众生堕于地狱、畜生、饿鬼。若生于人中,则得二种果报,一为短命,二为多病。” 大智度论云:“佛言:杀生有十种过失:一、心常怀毒,世世不绝。二、众生憎恶,眼不喜见。三、常怀恶念,思维恶念。四、众生畏之,如见蛇虎。五、睡时心怖,寤亦不安。六、常有恶梦。七、命终之时,狂怖恶死。八、种短命业因缘。九、身坏命终,堕于地狱。十、若出入为人常当短命。”大毗婆沙论卷一云:“杀生有三果,即堕地狱为异熟果,生人中多病短命为等流果,所感外物皆不坚住为增上果。”贤愚经中云:“嬉笑杀他命,悲号入地狱,臭秽与烊铜,灌注连相续。奔刀赴火焰,劈裂碎楚毒,亿载苦万端,伤心不可录。”楞伽经云:为利杀众生,因财网诸肉,二俱是恶业,死堕叫唤狱。”《楞严经卷六则云:“又诸世界,六道众生,其心不杀,则不随其生死相续,杀心不除,尘不可出。纵有多智禅定现前,如不断杀,必落神道。”守持不偷盗戒,即是不偷盗他人的物品,凡是未经过他人允许拿的财物,自己拿走皆属于偷盗。在五戒中盗戒的罪相非常复杂,故在此就不一一讲述了,若想了解盗戒的持犯,可以参阅愚僧著的《佛教基础学》,在那里愚已经做了详细地讲解。偷盗乃是贫穷之因,将来亦会感三恶道之果报,如《法苑珠林卷七十载:“二种偷盗报即,第一贫穷,指因前世盗取他人财物,令彼空乏,故感得今生己亦贫穷。第二不得自在,指因前世劫夺他人财物,而令他人不得自在,故感今生虽有财物而属于五家(水、火、盗贼、恶子、官家),不得自在受用。”《大智度论卷十三则说偷盗有十罪“一者物主常嗔、二者重疑、三者非行时不筹量、四者朋党恶人远离贤善、五者破善相、六者得罪于官、七者财物没入、八者种贫穷业因缘、九者死入地狱、十者若出为人勤苦求财,五家所共,若王、若贼、若火、若水、若不爱子用,乃至藏埋亦失”。《华严经》卷二十四〈十地品〉云“劫盗之罪亦令众生堕三恶道;若生人中,得二种果报,一者贫穷,二者共财不得自在”。偷盗他人财物有如是诸过,能令行者堕于恶道受无量诸苦,故佛陀为弟子制定不偷盗戒而行遮止。在盗戒中也有三种差别,第一盗僧物罪,偷盗僧物者罪等五逆,在十方三宝名下一一结罪,果报在无间地狱。第二偷盗国家集体的财物罪过非常大,将来要在全国人民名下一一结罪。第三偷盗个人财物,只在一人名下结罪,将来只向一人偿还即可。守持不邪淫戒,淫欲乃是生死轮回的根本,若行者不能断除淫欲,所做一切修行无有是处,如《楞严经卷六云:“淫心不除,尘不可出,纵有禅定,多智现前,若不断淫,必落魔道。”修行者欲成就无上佛道必须要断除淫欲之心,虽然佛陀开许在家人可以有正淫,但这只是一种方便而已,非是究竟之说。在家人起初修行能守持不邪淫戒就可以了,也就是说不犯他人女,这是起初修行的一种方便,但若是想有更高的成就,就必须要完全断淫,否则不可能有所成就。若触犯邪淫罪将来之果报当在铜床铁柱地狱,如《三摩地王经》云:“染心凡夫众,因执腐女身(此处所说的女身非是单一的指女人,而是对男说女,对女则说男,非是单一局限之意。),转生为腐身,堕落于恶道。”人们之所以会触犯邪淫罪,是因为对异性生起了很大地执着,欲从彼而得淫欲之乐,故而才会犯此邪淫罪。《月灯三昧经云:“女人乃是无穷尽,具大恐怖之缰绳。是故诸佛不赞许,染心执取女人者。”又云:“此道不能得菩提,是故不能近女人,犹如嗔恨之毒蛇,智者应当远女身。”修行者若真具足智慧则当远离对异性之贪染,否则即会很容易地触犯邪淫罪。若欲断除淫欲心,当以不净观对治之。

(三)守持意戒,经中所言[心不念非]即是指守持意戒,也就是心戒。意业有三种当守持,即不贪欲、不嗔恚、不邪见三种。不贪欲,即修行者不应贪着他人的财物、妻室(丈夫)、权位、名利等,亦不应起贪恋而欲得的心理,不作取得他财等计划,自己应当安分知足,离贪欲之心。世间一切财色名利皆是浮华不实且能令众生生起无边烦恼之物,众生因有贪心之故,才有烦恼生起。若能从根本上了知一切虚妄不实之理,则贪心必不会起,贪心若无,烦恼亦不会生起。贪心重者乃是鬼道之因。不嗔恚,修学佛法亦当断除嗔恚之心,嗔心乃是地狱之因,又嗔心能直接损坏菩提心是成佛的障碍,所谓:“一念嗔心起,百万障门开。”经云:“嗔心如雪雹霜,摧毁一切善根。”嗔心亦是五盖之一,因其心态能盖覆佛性,障蔽禅定,又嗔恨心如大猛火能焚毁无尽功德之林,故行者当断除之。欲断除嗔恚心,当修学慈心三昧与悲心三昧。不邪见,即是说修行者必须要具足正见舍离邪见。正见者即是深信因果,明达事理,不堕空有诸边邪见能以佛法中道之义觉照一切诸法,如此是为正见,反之即为邪见。正见乃是成就佛道最根本之因,若人不具足正见,虽经无量阿僧祗劫修行亦不能成道。世尊曾经说过:“破戒能救,破见不可救。”就是说修行的人若破失了根本戒只要具足真实的忏悔心,即可以将破戒罪业忏悔清净,但是若修行者堕入了邪见分别之中,破失了自己清净正见,被邪见魔所执持,此人必然堕落恶道,很难救渡。要想具足正见远离邪见,行者必须要依闻思修三慧如法修学,才能远离邪见具足修持正法的正见。

行者当严谨守持身口意三业,勿使片刻放松有违佛陀净戒。如本经云:“守口护身心不念非。”

二、守持威仪戒,威仪乃是日常生活中细小的戒律,也就是说修行者不仅要守持根本的重戒,还要在举手投足、行、住、坐、卧之间严守仪态礼节,不得有所失犯,如本经云:“出入行步不失礼节。”若能严守威仪,则可遮止身口之过失,令行者仪态具足众人恭敬。在《菩萨善戒经卷五云:“一者行,二者住,三者坐,四者卧。菩萨若行,若坐,昼夜常调恶业之心,忍行坐苦,非时不卧,非时不住。所住内外若床,若地,若草,若叶,于是四处常念供养佛法僧宝,赞叹经法,受持禁戒,持无上法广为人说,正思惟义如法而住。”菩萨道行者当于昼夜六时如法守持四大威仪,如理思维法义调伏诸种恶业心念,精进修学正法,禅修勤坐不畏勤苦,行住坐卧皆依教法而行,不得丝毫放松。娴静之时应当恒念供养三宝,言说之中当离世间无益杂语,而为众生宣说佛法教义,以正思惟摄持心念如法而住。能如是行持者,堪令行者断诸粗恶不犯小过快速成就佛道。

三、持戒之发心,大乘行者守持净戒不为人天福报而守,不为自我安乐而守,当为成就佛道度化众生而发心持诸戒律,如是乃为大乘持戒之正确发心。如本经云:“不愿生天转轮圣王释梵之位。

四、回向戒德,本经云:“以是禁戒惠施众生。”行者应将自己守持净戒之功德无所保留回向于一切众生,愿一切众生依此功德脱离诸苦获得究竟解脱。己四解释持戒之四种差别尽。

己五偈颂复说

[佛于是颂曰:常护身口意,心坚如太山,若出入行步,未曾失礼节。不愿生天上,释梵转轮王,则以此正行,用惠一切人。] 

佛陀于是又以偈颂再次为须达多长者宣说持戒之修法,欲成就佛道应当恒常守持三门不犯诸过,觉照自心不随欲境而转,日常中严守威仪不失礼节。发心持戒只为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不为人天福报而发心。持戒所获功德不得为己回向,当回向法界有情,愿诸有情脱离苦海获得究竟安乐。己五偈颂复说尽。戊二持戒尽。

戊三忍辱分四:己一忍辱之功德。己二依文讲述忍辱行。己三讲述各种忍辱修法之差别。己四偈颂复说。

己一忍辱之功德

诸经论对于忍的功德利益的叙述颇多。如《大宝积经卷七十八富楼那会·具善根品云:忍辱为十力之本,诸佛神通之原,无碍智大悲皆以忍为本,四谛、念、正勤、根、力、觉、道分皆以忍为本。”修行忍辱乃是获得佛陀十力之根本,佛地神通之本元,以及所证之无碍智慧与大悲心皆以忍辱为根本,乃至于四谛、四正勤、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觉支、八正道等皆以忍辱而为根本。如《大智度论卷三十云:“忍为一切出家之力,能伏诸恶,能于众中现奇特事。忍能守护,令施戒不毁。忍为大铠,众兵不加。忍为良药,能除恶毒。忍为善胜,于生死险道安稳无患。忍为大藏,施贫苦人无极大宝。忍为大舟,能渡生死此岸到涅彼岸。”忍辱亦能方便断除诸多烦恼,就断除烦恼而言,修学忍辱则更胜于苦行,如《菩提道次第摄颂:“忍为力士妙庄严,除烦恼由胜苦行,如鹏降伏嗔蛇敌,遮挡恶语忍铠甲。”己一忍辱之功德尽。

己二依文讲述忍辱行

[佛告长者。忍辱有四事疾成大乘。一曰若骂詈者不计音声。二曰若挝(zhuā)捶者计如无形。三曰若毁辱者谓如风吹。四曰有加害者常怀大哀。]

佛陀告诉须达多长者,修学大乘者有四事当修忍辱,若能成就忍辱则必能快速成就佛道。忍辱,即心能安住而堪忍侮辱或恼害不起嗔恚。忍辱有世间之忍辱和出世间之忍辱的差别,如《优婆塞戒经卷七羼提波罗蜜品:“忍有二种,一者世忍,二者出世忍。能忍饥渴寒热苦乐,是名世忍。能忍信戒施闻智慧正见无谬,忍佛法僧,骂詈、挝打、恶口、恶事,贪嗔痴等悉能忍之,能忍难忍、难施、难作,名出世忍。”世间之忍辱和声闻缘觉所行之忍辱不能称作忍辱波罗蜜,惟有大乘菩萨所行之忍辱才能称为忍辱波罗蜜。忍辱四事如下:

一、忍骂詈,即是忍受他人之恶言漫骂,而心不生起烦恼。行者当观言语乃是前后声音相连才形成了章句,但此章句非由骂者而生,而是由听者将彼骂者所发刹那生灭之声音串连起来形成的,故所谓骂詈乃是自心妄念所生,若不计执生灭无常之音响,则骂詈必不会生,是故行者当观声音虚妄而不计执,如是虽然面对骂詈之声心无所动,乃为忍辱也。如经云:“若骂詈者不计音声。

二、忍殴打,即是忍受他人之殴打而心无所动不起烦恼。行者于此对境中应当观察一切法无有自性,自身彼身亦复如是,受者觉者乃为虚妄心想,我既然虚妄无实,彼打人者亦为虚妄,由虚妄所生一切动作亦如无形,如是即当安住于空性之中,不起一切觉受之想,如本经云:“二曰若挝捶者计如无形。

三、忍毁辱,即能忍众生毁誉欺辱所恼。行者若被人毁誉欺辱之时,当观其一切所做所行皆如幻化不实,我尚无有何况更有欺我辱我者,一切计执乃是妄心所生故有烦恼,若能依诸法无我之理观照,则其忍辱必能成就。又行者当知一切众生在无始劫来曾经做过自己的父母眷属,对自己有无比深重的养育之恩,今彼等因业力之故忘却了往事,对自己造作了种种伤害与毁辱,我等行者当念其恩德而不计其伤害,不行报复之事。世间一切事物都在刹那中生灭变化,无一例外皆是如此,没有任何事物能有丝毫停留不变,故而行者应知一切毁辱伤害亦在刹那间成为了过去,过去的事情永远不再会回来,如风吹过渺无踪迹,行者不应于此不复存在之事情而生起计执,如经云“若毁辱者谓如风吹。

四、忍加害,即忍一切众生之加害而不生烦恼,不起嗔恚,不行报复。菩萨行者虽遭众生加害,当念彼恩德,或者安住空性而修忍辱。念彼无量劫中养育之恩,欲报恩故不生嗔恚,不行报复,生起慈悲之心而做饶益。知众生与己同体无二,彼虽行诸多加害而不应计执,念同体故当起慈悲而救拔之,如经云“有加害者常怀大哀。己二依文讲述忍辱行尽。

己三讲述各种忍辱修法之差别

以上所说之四种忍辱乃是忍辱波罗蜜中‘生忍’的范畴,非是忍辱波罗蜜的全部。忍辱波罗蜜总的来说可以分为三种,即生忍、法忍、无生法忍。(一)生忍者,即众生虽对自己做种种恶,而心不嗔恚;又或是给自己种种供养,心亦不欢喜;且观众生无初、中、后,不堕常、断二边,不生邪见。(二)法忍,即是能忍一切季节变化所生之苦,行者为修行故虽经历诸多寒暑等苦亦不退道。又行者于一切法心中无所挂碍,而为法忍也。(三)无生法忍,又称无生忍。指对无生之法理的认知。即彻底认知空、实相之真理而安住之。亦即对‘一切法不生不灭’之理,能够确切地掌握之谓。此处之‘忍’,是‘确认’、‘确知’之意。如《大般若经卷四四九转不转品云:“如是不退转菩萨摩诃萨,以自相空,观一切法,已入菩萨正性离生,乃至不见少法可得。不可得故,无所造作。无所造作故,毕竟不生。毕竟不生故,名无生法忍。由得如是无生法忍故,名不退转菩萨摩诃萨。”此谓菩萨观诸法空,入见道初地,始见一切法毕竟不生之理,名无生法忍。

此外,在《解深密经》等经中,说忍有耐怨害忍、安受苦忍、谛察法忍三种。现在引经中之言讲释此三中忍辱,《摄大乘论释卷七释云:“耐怨害忍,能忍受他所作怨害,勤修饶益有情事时,由此忍力遭生死苦而不退转。安受苦忍,能正忍受所遭众苦,由此忍力于生死中虽受众苦而不退转。谛察法忍,堪能审谛观察诸法,由此忍力建立次前所说二忍。”又,无性所著《摄大乘论释》卷七亦说耐怨害忍是诸有情成熟的转因,安受苦忍是成佛因,能忍受寒热饥渴等种种苦事故,谛察法忍是前二忍所依止处。此中,前二忍意义相同与《大智度论》中所说之生忍。谛察法忍相当于《大智度论》中所言之法忍。

又,在《宝云经》卷一中说菩萨有十忍,即内忍、外忍、法忍、随佛教忍、无方所忍、修处处忍、非所为忍、不逼恼忍、非心忍、誓愿忍等十种。而在《华严经》卷五十八〈离世间品〉亦谓菩萨有十种清净忍,文云:“所谓安受訾辱清净忍护诸众生故,安受刀杖清净忍善护自他故,不生恚害清净忍其心不动故,不责卑贱清净忍为上能宽故,有归咸救清净忍舍自身命故,远离我慢清净忍不轻末学故,残毁不嗔清净忍观察如幻故,有犯无报清净忍不见自他故,不随烦恼清净忍离诸境界故,随顺菩萨真实智知一切法无生清净忍,不由他教入一切智境界。己三讲述各种忍辱修法之差别尽。

己四偈颂复说

[佛于是颂曰:挝骂令默然,自计本无形,设有恨意起,心辄还自止。和心颜色悦,众人咸恭敬,用是得成佛,三十二相明。]

佛于是对忍辱之法要略作总结:菩萨行者当对一切欺辱、漫骂、殴打、加害行持忍辱,以观诸法虚幻自他无形,安住无生空性而行忍辱,假设有嗔恨生起即当灭之。在一切时处中与众生和乐相处,不计其过,由是能得众人恭敬、相好圆满、证悟佛果等报。己四偈颂复说尽。戊三忍辱尽。

戊四精进分四:己一精进之利益。己二依文解释。己三讲释各种精进的差别。己四偈颂复说。

己一精进之利益

修菩萨道者,于诸梵行念念进修而精勤无怠,故有下列十种利益:(一)他不折伏,由精进闻思获得正见,故不为一切邪论妄计所折伏。(二)得佛所摄,由精进如法奉行故能与佛相应,为诸佛所摄受而不舍弃。(三)为非人所护,非人,指鬼神之类。由精进行梵行故,一切鬼神咸皆恭敬,故于一切时处,为鬼神之类所卫护。(四)闻法不忘,由闻法后精进思维故能于所闻之法,常能忆持而不忘失。(五)未闻能闻,谓修菩萨行者乐法之心无有厌足,往昔所未闻者,今皆得闻。(六)增长辩才,由精进博学故能精通于诸法教义,辩才增长,随问随答而无疑碍。(七)得三昧性,三昧,即正定。由禅修精进故得身心寂静,定性现前,不为世相所变迁。(八)少病少恼,由精进护持身心而不念、不行是非故善能调适身心,常得轻安而少病少恼。(九)得食能消,由身精进修行故能于饮食方面,食已即消,而无停滞之患。(十)如优钵罗花,由精进修持清净正法故,虽处于生死之境,然不为烦恼所染着,犹如优钵罗花(青莲花)出淤泥而不染,使见者生仰慕之心。

又《大乘庄严经论》卷八举出七种精进之利益,即:(一)得现法乐住,(二) 得世间法,(三)得出世间法,(四)得资财,(五)得动静,(六)得解脱,(七)得菩提。

菩萨道行者若不具足精进波罗蜜而修学佛法,欲得解脱成就无有是处。修行人当远离一切懈怠之因,念知无常迅猛,于二六时中精进修行,如是则能成就一切修法之修证。今见佛教界之行者虽已进入佛门,但整天不务修行之正业,在懒散懈怠中懵懂度日,使暇满难得之人身白白空过,当无常对面之时,只有随业而去。故今修行之人虽多但成道者少,其原因即在于此。古代之人一旦发起真心修学佛法,即能尽其一生不懈勤修,最终皆能获得成就。精进乃成就一切世出世间事业之根本,若谁拥有精进,谁即能获得世出世间事业之成就,如《菩提道次第摄颂:“如披精进不退铠,教证德增如初月,一切行为变有义,所作之事如意成。”懈怠乃是堕落之因,精进乃是成就之因,故行者应当远离懈怠,《自我教言:“急需忘掉有三种,急需忘掉生贪友,急需忘掉生嗔敌,急需忘掉痴睡眠。”行者欲令自己生起精进心,当数数观修无常,即可生起精进心来。己一精进之利益尽。

己二依文解释

[佛告长者。精进有四事。一曰夙夜奉法未曾懈废。二曰宁失身命不违道教。三曰勤讽深典不以懈。四曰广欲救济诸危厄者。是为四。]

佛陀对须达多长者言,修习精进共有四事:

一、修行精进,行者当于昼夜六时奉持佛法精进行持,无论身处何境皆当奉持教法不得懈废,以戒定慧摄持身心成就清净证境。

二、持戒精进,行者守持净戒,当时时依戒法动作身口意三业,使三业恒时清净,纵遇命难,宁舍生命不违戒法,守护净戒如护己双目,纵是小小轻戒亦不触犯,若能如是行者是为持戒精进也。

三、闻法精进,行者欲成就菩提道业,当精勤闻思教法,以博闻广学立定解知,觉起智慧安住精进行中。行者若不能精进闻思教义,则一切所行必无所依之正理,无有正理摄持之修行乃是忙修瞎练也。无论何宗何派皆当精进闻思教义,通过闻思方能正确了知修行之方法,才能觉起正行。菩提道之正行乃是以正见为前导的,而正见乃是由闻思为前导,故精进闻思佛法教义乃是学佛之必须。

四、利益众生精进,大乘行者应发起广大菩提心来,誓愿于尽未来际之中救渡众生,虽经历诸苦而不退却愿心。亦当于一生中精进行持救济众生之事业,凡见有众生落于苦难之中皆当精进尽心救渡,纵然舍弃生命亦无怨无悔。

以上乃为修学精进波罗蜜必行之四事。己二依文解释尽。

己三讲释各种精进的差别

修持精进波罗蜜有很多种差别,据《成唯识论》卷六举出五种精进,即:(一)被甲精进,谓菩萨行者于最初修行发起勇猛强烈之誓愿心,如上阵杀贼当先着盔甲而后见贼,方能杀之。行者亦复如是,若发起勇猛强烈之誓愿心即不会恐怖种种难行,而堪修诸胜行也。(二)加行精进,谓行者依生起坚固勇悍之誓愿心为方便,而行诸集资忏障等加行以策励其心,决定行持坚勇之圣行。(三)无下精进,谓菩萨行者了知本具圆满性德,因本具故必能成佛而不生自我轻蔑之心,虽知修证菩提当经历无量劫之艰难,亦不生畏惧退却之心,而能更生勇励无怯下之心。(四)无根精进,谓菩萨道行者修持佛法堪能忍受酷寒炎热等苦,而精进行持道业。(五)无足精进,谓行者行菩萨道于下劣微小之善亦不舍弃皆尽做之,虽历诸多繁琐细行亦无疲厌,于己所积功德不生自满自足之心,惟欣求最上乘之殊胜圆满功德。

又据《大乘庄严经论》卷八举出六种精进,即:增减、增上、舍障、入真、转依、大利。《大智度论》卷十六将菩萨之精进分为身精进与心精进二种:“精进虽为心数法,然由身力而出,故称身精进,如行布施、持戒是为身精进,而修忍辱、禅定、智慧是为心精进;勤修外事为身精进,如善行持戒等是。内自专精为心精进,如禅定止观数息等是;粗之精进为身精进,细之精进为心精进;为福德之精进为身精进,为智慧之精进为心精进等。

在《菩萨善戒经》卷五则立精进三种差别。即:(一)庄严精进,菩萨发心精勤修习一切梵行,庄严道果。复为化诸众生,于三界中示现受生,乃至为慈悲故,入地狱中,代受其苦,心不休息。(二)摄善法精进,菩萨既修六度梵行,不为烦恼、恶业、邪见之所倾动,摄持世间、出世间一切善法,心不放逸。(三)利益众生精进,菩萨于一切时,修习圣道,利益一切众生,以种种法而化导之,咸使断灭恶因,成就善果,虽历尘劫,心不疲倦。

以上诸多精进之差别皆统摄于精进波罗蜜中,是故菩萨道行者当一一如法行持也。己三讲释各种精进的差别尽。

己四偈颂复说

[佛于是颂曰:夙夜奉大法,未曾有忽忘,宁自失身命,不敢违道教。诵习深经典,不以为懈惓,救济众危厄,不使心怀怨。]

佛陀讲说完精进四法之后,进而以偈颂总结其大意曰:菩萨行者当日夜精进奉持佛法,纵然于片刻中亦不得忘失修持正法,当于身口意三门精进持戒,纵遇命难而不敢违犯戒法,不背正道,勤学经法精进闻思,而不放逸。悲悯众生发心救济,终不厌烦,如是乃为菩萨修学精进波罗蜜多。己四偈颂复说尽。

戊五禅定分四:己一修学禅波罗蜜之功德。己二依文讲释成就禅修之四事。己三讲释各种禅修差别。己四复说偈颂。

己一修学禅波罗蜜之功德

修菩萨行者,若善能修习禅定,则万缘俱息,定性现前,能获以下十种利益:(一)安住仪式,菩萨习诸禅定必须整肃威仪,一遵法式而行,既久,则诸根寂静,正定现前,自然安住而无所勉强。若不遵守禅修仪式以及威仪,则禅定不可成就也。(二)行慈境界,菩萨习诸禅定,常存慈爱之心,无伤杀之念,于诸众生悉使安稳。(三)无烦恼,菩萨习诸禅定,诸根寂静,则贪嗔痴等一切烦恼,自然不生。(四)守护诸根,菩萨习诸禅定,常当守护眼等诸根,不为色等诸尘所动。(五)无食喜乐,菩萨习诸禅定,既得禅悦之味以资道体,故虽无饮食之奉,亦自然欣悦。(六)远离爱欲,菩萨修习禅定,寂默一心,不使散乱,则一切爱欲之境悉无染着。(七)修禅不空,菩萨习诸禅定,虽获诸禅之功德,证真空之理,然不堕于断灭之空。(八)解脱魔罥,菩萨习诸禅定,则能远离生死,一切魔网悉皆不能缠缚。(九)安住佛境,菩萨习诸禅定,开发无量之智慧,通达甚深之法义,于佛知见自然明了,故心寂灭,住持不动。(十)解脱成熟,菩萨习诸禅定,一切惑业皆不能迷乱,行之既久,则无碍解脱,自然圆熟。行者若能精进修学禅定,则可得以上诸多功德。己一修学禅波罗蜜之功德尽。

己二依文讲释成就禅修之四事

[佛告长者。禅思有四事。一曰乐习精修闲居独处。二曰静身口心令不愦乱。三曰虽在众闹常能定己。四曰其心旷然而无所著。]

佛陀对长者须达多说言,欲成就禅定之修证当行四事:

一、具足精进常住寂静之处,行者欲成就禅定之修证,当先依闻思通达修学禅定之要义,对禅修生起意乐来,一旦具足了禅修之定解,即可专一精进地修持禅法。然而修持禅法亦当谢绝世间一切琐事,使得身心长处于闲静之中,再择一清净场所,心无望悕,如是即具足了第一修习禅法之条件。

二、清净身口远离愦乱,欲令禅修成就,当以净戒摄持身口意三门不染诸过,远离一切愦闹是非场所,而常行精进,乃为第二禅修需具足之条件。

三、闹中取静,欲成就禅修之修证,最重要的即是能于一切对境中提起观照,令心不散于诸境之中,纵然在非常杂闹之处,亦要心无染着安住清净禅观之中。

四、禅修之窍诀,成就禅修之窍诀即是,行者当于时时处处中使身心自然放松,不思善、不思恶、不念正法、不念邪法,于一切境中不起分别执着,自然而然安住于当下之心境,不著尘境心无染著,不灭诸法觉照明然,不落空有心境一如,不生一法不灭一法,空明觉照万法归一。

欲成就禅定之修证,必须要具足以上所说四点而行修持,若不能具足此四个条件,则禅定之修证必不能成,如《恒河大手印:“身离作务安闲住,语离尘声空谷者,意离思量比对法,如竹中空持此身。心合超绝言思境,无着心契大手印。” 此乃修学禅法之要诀,行者当铭记也。己二依文讲释成就禅修之四事尽。

己三讲释各种禅修差别

禅修总说共有三种,这三种禅修的修学皆有很大的差别,故菩萨道行者当一一了知也。今将三种禅修分别略作解释如下:

一、世间禅,此有二种:(一)根本味禅,此有四禅,四无量,四空之三品。合为十二,称为十二门禅。厌欲界之散乱者修四禅,欲得大福报者修四无量,厌色笼者修四空定。所谓根本味禅者,即为生一切出世善法之根本,故名根本。又暗证而为观慧,故名隐没。于其禅定生爱味,故名有垢。所观之境界不分明,故名无记(此中出世善,非于四禅四无量四空直生,乃以之为所依,更修谪观而生)。(二)根本净禅,亦有三品,即六妙门、十六特胜、通明禅也。慧性多之修行者应修六妙门,定性多者应修十六特胜,定慧均等者当修通明禅。此处‘根本’之义与前相同。‘净’是不隐没,无垢,有记,与上相反。然而前之根本味禅,为凡夫外道厌下地之苦,欣求上地欢乐者,以六行观修得之。或佛弟子以八圣种修得之。因而发有漏智,因无生无漏智慧,故名为世间禅。后之根本净禅,利根之外道凡夫,于佛出世前亦修之。因而发有漏智,故名为世间禅。但逢佛之出世,闻佛之说此法,则得依之而直发无漏智,故此与前之纯有漏殊别,称为净禅。止观九之一称为亦有漏亦无漏。

二、出世禅,此有观、练、熏、修之四种差别。其中观禅有九想,八背舍,八胜处,十一切处之四种。(一)观者,为观照之义,明观照不净等之境,故名为观。(二)练禅者,即指九次第定(初禅次第定、二禅次第定、三禅次第定、四禅次第定、无色界的四处虚空处次第定、识处次第定、无所有处次第定、非想非非想处次第定、以及灭受想次第定。)。练为锻练之义,前之观禅,行用未调练,出入之中间,尚杂异念,此禅自浅至深,顺次锻练四禅灭尽定,不杂异念,故名为练。又以无漏锻练有漏,故名为练。(三)熏禅者,狮子奋迅三昧也。熏,为熏熟自在之义,前之九次第定,但能得顺次入,未得逆次出,今顺逆自在如师子奋迅,进退自在。又能除异念之间杂,如师子奋迅而拂尘土,故名为师子奋迅三昧。(四)修禅者,乃是超越三昧也。修为修法之义,更修治前定使之精妙。前之熏禅,虽逆顺随意。但次第无间出入,未得超越自在出入。更修治前定,方得超越远近(如自初地至三地为近超,乃至至灭尽定为远超云),出入自在,故名为超越。此观、练、熏、修之四种禅,虽是缘有为法之事禅。而能离欲过,不碍观谛理。以是能发无漏智,故总称为出世间禅。但依小乘,则俱舍和成实皆是观有为法之事禅。故是为有漏禅。

三、出世间上上禅,《地持经》五卷所说九种之大禅也:(一)自性禅,所修之禅,观心之实相,于外不求。故名为自性。(二)一切禅,能得自行化他一切之功德,故名为一切。(三)难禅,为深妙难修之禅,故名为难。(四)一切门禅,一切之禅定,皆由此门出,故名为一切门。(五)善人禅,大善根之众生所共修,故名为善人。(六)一切行禅,大乘一切之行法无不含摄,故名为一切行。(七)除恼禅,除灭众生之苦恼,故名为除恼。(八)此世他世乐禅,能使众生悉得二世之乐,故名为此世他世乐。(九)清净净禅,惑业断尽,得大菩提之净报。故名为清净。清净之相,亦不可得,故重曰‘净’。经中一一说其修相。

今于此处略说禅之差别相,是为了让各位同修对各种禅法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在今后的修行中即不会迷惑。己三讲释各种禅修差别尽。

己四复说偈颂

[佛于是颂曰:恒好于精修,志闲居独处,静其身口意,未曾念愦闹。数处众乱中,心定无忽变,一心见十方,道慧起神足。]

佛陀于是对禅修进行总结,菩萨道行者当恒时精进地修学禅法,不慕世荣惟乐闲居静处,守持净戒,身口不犯诸非,远离愦闹。即使虽身在乱处,亦能时时以禅观摄心,心地清净无有染著。行无上甚深禅法不求有漏之报,惟乐佛乘。行者若能如是行持禅法,必当成就道慧,而得任运自在圆满之果位。己四复说偈颂尽。戊五禅定尽。

戊六智慧分五:己一修证智慧之功德。己二世出世间各种智慧之差别。己三依文讲释修证智慧之四事。己四偈颂复说。己五复说智慧之六事。

己一修证智慧之功德

有情众生之所以流转于轮回之中,皆因为迷惑颠倒无有智慧,故妄执诸法尘境,堕入空有常断等邪见之中,发起种种分别执着,随贪嗔痴行诸善、恶、无记等业,依业因果报递相流转生死,成无尽轮回也。有情所感一切苦乐皆由迷惑颠倒所致,故若证得智慧,则一切苦乐轮回盛事当下灭尽,亦能于一切境界中获得大自在而不留碍,显现种种神通任运之能力。智慧乃是断除生死轮回之根本,若谁能证悟圆满智慧,必然能获得究竟解脱之安乐。如《菩提道次第摄颂:“慧观深性如眼睛,是拔三有根之道。”己一修证智慧之功德尽。

己二世出世间各种智慧之差别

智慧有两种,一曰世间智慧,二曰出世间智慧。

一、世间智慧,此分二种,(一)俱生智,即是有情众生生来俱有之智慧,如人天等道之有情皆有其各自依业因所感的智慧。此种与生俱来的智慧非是后天学习而来,例如,一些人因前世业因所感,一出生就比别人聪明,这种先天之聪明即是俱生智,亦为因果所感之智慧。(二)分别智,即是依分别念所得之智慧,如经过精勤学习而获得的智慧,即是分别智,亦称为世智辩聪。

二、出世间智慧,有四种差别,一曰声闻智,二曰缘觉智,三曰菩萨智,四曰佛智。于下祥解:

(一)声闻智,即是小乘声闻修证所得之智慧。声闻乘人由修学四圣谛,而证得人我空之境界,断除见思烦恼获得一切智。证一切智即能了达所有诸法,而不染诸欲,不为烦恼所动,超出三界六道不入生死之流。

(二)缘觉智,缘觉虽于声闻并属小乘之范畴,但其之证量超过声闻,故所获智慧亦较其深广。缘觉依观修十二因缘,逆流而上超越生死之流。因其于因地中本发菩萨大愿,但因不解无上空性妙义,而于无为中发起有求之愿,故虽有大心而不证大道,落于小乘之列。虽落于小乘,但其智慧与证境超越于声闻,断除了些许法执。

(三)菩萨智,菩萨具足一切智和道种智,因具足一切智故,善能了达一法之总相,而能断除我执不入轮回。菩萨由于具足道种智之故,所以能遍知世间、出世间一切道门差别之相,此种智慧乃属菩萨之‘不共智’。又称一切道种智、道种慧、道智、道相智。菩萨于一切世出世法皆能无碍通达,证知世出世法皆幻化故,有为无为皆无自性,故能与无为法不生执着,而断除法执。又菩萨为度众生故,广学无量法门,证得道种智。

(四)佛智,即是佛所具有的圣智。亦即指证悟法界真理的圣智。此圣智横穷十方,竖尽三世,完全圆满,为最胜无上之智见,相当于一切种智。诸佛即依此圣智发起无限的慈悲,以开启摄化法界的大事业。

佛智是果智,不可思议,并非凡夫之智慧推测所能及。此因凡夫的智慧有限、不完全,而佛智是完全圆满无限广大之故。因此,《无量寿经卷下云:“如来智慧海,深广无涯底,二乘非所测,唯佛独明了。”《法华经卷一亦云:“诸佛智慧甚深无量,其智慧门难解难入。”又,《无量寿经》中积极地赞叹佛智,并揭示佛智、不思议智、不可称智、大乘广智、无等无伦最上胜智等五智。此五智之中,佛智是总称,其他为佛智的别称。

以上所举之几种智慧,惟佛智最为究竟,故菩萨道行者当发心勤求佛智也。己二世出世间各种智慧之差别尽。

己三依文讲释修证智慧之四事

[佛告长者。智慧有四事。一曰解于身空。四大合成散坏本无主名。二曰其生三界皆心所为。心如幻化倚立众形。三曰了知五阴本无处所。随其所著因有斯情。四曰晓十二缘本无根原因对而对现。是为四。]

佛告长者须达多,菩萨乘行者当知修学智慧应具足四事之修证:

一、解于身空,行者欲成就佛道当先成就身空智。我等有情众生现前肉身,乃是地水火风四大五蕴假合而生,由众因缘所生故名为众生,众生虽有名字但无实体,四大五蕴合则曰生,离则曰死,合离之中无有我之存在。然而凡夫于五蕴法强立主宰,执着现前假合之身称为有我,此即是我执。若推求色、受、想、行、识等五法,皆是因缘合和而生,无有独立存在的自性,故于五蕴中不见常一之我体,能如是了知即为我空智。如《大乘义章卷一云:“众法成生,故曰众生;生但假有,无其自性,是故名为众生无我。众生性相,一切皆无,说之为空;寄用名人,无我与空,义同前释。性实名我,阴中无我,故曰我空。”故缘无我而起智,以显现真如之理,称为我空真如。行者若解于身空则能于自身不起执着,即能灭除见思烦恼。

二、万法唯识,谓诸法皆缘起自阿赖耶识。阿赖耶识存在于各个有情,无始以来即相续不断。此识摄藏一切法的原因(即种子),若具适当的生缘,则能现起色心万差之诸法,如三界中之情器世间皆是心识变化所生,心识虽能变现万法,但其本身却无有实质本体,无形无相,无色无味,如幻如化,依立众形而起作用。即使是前六识所缘六境之本质,及前七转识本身均系此八识之缘起,故说一切万法唯心所生,唯识所变也。行者若能了知万法唯识所变,即不会随其所现之相生起实有之执着,不会被诸法假相迷惑,于一切法不生迷惑,即能于法获得自在也。

三、五蕴皆空,行者当了知色受想行识等五蕴本无处所,皆唯因缘所生,五蕴本体当下即空。然有情众生将此五蕴合成之身执为有我,又依我执起诸分别执着,故随其所执生起种种心色等法,实则此等诸法皆依执着而生,五蕴心识本体亦无处所,空无有主。能生起万法之心识本体亦如幻化,故行者当于心识亦不起实有之执着,方能不迷于心色诸法境中,而出离生死轮回。

四、诸法相对而生,依十二因缘所生之法皆是相对而生,非是绝对单一地生起,故一切法本无根原皆因相对而生,如世间有善法即会有恶法,有生即会有死,有好即会有坏,乃至明暗、美丑、香臭、一异、长短、高矮、大小、是非、兴衰、利弊等无一不是相对而生,相对而生之法其性必然无常。行者若能了知此理,即知世间诸事并无绝对的性质,能如是知者,即能于一切法一切事而得自在。

以上四法乃是修学菩萨道之行者必须要通达的,若不能通达如是四事,则不能得究竟无碍之智慧。然而欲想具足这些智慧,必当先从闻思修三慧着手修学。依闻思解知诸法空义,再依之发起实修即可证得空慧。己三依文讲释修证智慧之四事尽。

己四偈颂复说

[佛于是颂曰:悉解其身空,四大而合成,散灭无处所,从心而得生。五阴本无根,所著以为名,十二缘无端,了此至大安。] 

佛于是总结道:须达多,若菩萨行者欲成就智慧度之修证,当先通达人无我之智慧,了知四大假合所生必灭,生灭无主,无我可得。五阴无根唯从妄生,因有计执而起假名。十二因缘皆乃相对,非由无端而生。行者若能通达此等诸义,则能断除烦恼至究竟大安之涅槃。己四偈颂复说尽。

己五复说智慧之六事

[佛告长者。智慧复有六事。一曰解色如聚沫。二曰了痛痒如水泡。三曰思想如野马。四曰晓生死如芭蕉。五曰察识如幻。六曰心神如影响计本悉空皆无处所。]

世尊再次对须达多长者说,修证智慧般若波罗蜜还有六事当修学之:

一、色尘无常,修行者若欲究竟证悟空性智慧,先要从诸法色相进行剖析,一切色相皆是诸多因素组合而成,众因具足名曰为生,因缘离散名曰为坏。诸法色尘时时变化,其无常之性犹如聚沫(经中所言‘聚沫’乃是指水面上积聚很多的水泡)。水面上之聚沫的形成,乃是由诸多小水泡积聚而成,每个水泡存在的时间都非常短暂,故其所形成之聚沫亦是会在刹那间灭去,其性无常昭然若揭,色尘诸法亦复如是。

二、诸受无常,人身苦乐痛痒诸受皆是识心分别计度所生,苦乐痛痒亦是因缘暂时合和而生之感受,此诸感受犹如虚而不实之水泡,在刹那间即会消失,故所现苦乐痛痒诸受乃是无常性,诸行者当对诸受不生实有之执着。

三、心念无常,人之心念思想虚幻无主,唯对境生起,随境之变化而生变化,故经中譬喻为如‘野马’一样虚幻。此处所说之野马,并非是指在野外生存的野马,而是原梵语的音译。梵语野马,汉语译作阳焰、焰(炎)。全称野马泉。乃现于沙漠或旷野中之一种自然林泉幻象,即是我们所说之海市蜃楼的现象。即热气之游丝或尘埃现于远方时,其幻影如真实之树林、泉水,然趋近之,则又消灭;故知野马为假相,并无实体。以此比喻诸法之无自性,如幻影之不能久住。在此处则譬喻心念思想如同海市蜃楼一样虚幻不实,行者当对此义细观察之,一旦了知其理如是,便能对现前虚妄心念不起实执。

四、生死无常,经文中以‘芭蕉’来比喻生死无常虚幻无主。一切众生随各自业因无主流转,在生存期间,虽然有短暂存在之相,但无有真实存在之实际本体,犹如芭蕉虽外相很像香蕉,但并无香蕉之内质。生死显现如芭蕉一样无有任何真实意义。

五、心识如幻,有情众生执着现前能思维观察之心念为我,生起我及我所等执着来。其实能观察思维的心念并非是真心本性,乃是由迷惑所生的妄识。此等妄识唯对境才生起,产生作用,不对境时即马上灭去,故彼之性乃是虚幻,犹如幻师以种种技法变现象、马、人物等,使人感觉就像如实见闻一样,然此幻相幻事皆空而非实,故以之比喻心念思维之虚幻,犹如幻相般之无实

六、心神如影不实,众生之所以堕落轮回,皆是因为对虚幻不实之心识生起实有之执着,妄称为我,因此而为此假我营造诸多欲事,妄造种种业因。若仔细观察之,则不难发现心神实乃因缘生灭变化所生之幻相,就如同镜子里种种影像,因缘积聚而显现,因缘毁灭时又消失。心神之生灭起落皆是因妄执诸境之故,而有生灭起落之相生起,但若心不对境之时,心又归于无形之中,是心之起灭本无处所。是故行者当对此理真实通达,方能断诸妄执,显现自性之智慧。

[佛于是颂曰:解色如聚沫,痛痒如水泡,思想犹野马,生死若芭蕉。了识假譬幻,三界无一好,分别悉空无,尔乃至大道。]

佛陀于是将此修学智慧之六事以偈颂进行了总结:行者欲证得究竟之智慧,应当先了知诸法色尘之虚幻犹如聚沫。一切苦乐痛痒等受犹如水泡,暂止便去。心念思想犹如野马虚幻不实。生死轮回犹如芭蕉虽有其貌并无实体。有情所依心识亦如幻师所现诸物,唯随业力牵转,而自无主。三界中一切诸法皆是如此,正所谓:“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行者若能由此所说诸义分别抉择诸法现象,必能真实了知一切诸法虚幻无主当下空寂之理,获得如是正见,依之而行,则必当证得究竟之道果。己五复说智慧之六事尽。丁二祥解六度尽。

丁三如何实修四无量心分六:戊一讲说成就大慈之四事。戊二讲释成就大悲之四事。戊三讲释成就喜无量心之四事。戊四讲释舍无量心。戊五讲释护念众生之四事。戊六偈颂复说。

戊一讲说成就大慈之四事

[佛告长者。慈有四事。一曰慈念十方。二曰如母育子。三曰极愍念之。四曰如身无异。是为四。]

佛告长者,修学佛法者当先行大慈而利益众生也。成就大慈之修证当行四事:

一、慈念十方,行者当先依缘起观分别观察有情众生与自己在无始劫来的关系,若真实观之,便会了知一切众生在无始劫以来,皆曾做过自己的父母,在彼等做自己父母时,皆如现世之父母一样对自己百般的慈爱。如是观察后,行者当对十方一切众生生起慈爱之心来,从根本上舍弃恼害众生之心念。

二、如母育子,这是生起慈爱心的限量,也就是说,行者对众生若能生起如慈母对子女般的爱心,则为慈念众生之心真实地生起。若要想令慈无量心真实地生起,必须要依上面所说之观察法,如实地观修,才能令慈无量心如实现量地生起。

三、极愍念之,行者当时时观一切众生之极苦,而生起广大悲愍心来。犹如现世之父母见子女在受诸多苦痛煎熬一样,而生起极大愍念心来。此种发心是否能生起,就在于行者是否能真实地依缘起而观察众生与自己的关系了。一切众生从无始劫以来在六道中投生受生难以计量,在每一世中皆有父母,无量世中就有无量无数的父母,而每一世的父母都如同现世之父母一样,对子女百般疼爱,若见子女受诸苦痛时,父母都恨不得自己能亲身代受,父母对子女有如是广大之恩德,故为子女者当报答之。行者念及至此,当观众生之苦而生起悲悯心来。

四、如身无异,行者亦当依胜义谛法要观察众生与自己的关系。佛在胜义谛中说,一切众生虽各有其名其形,但其皆是同一本体,乃至三世诸佛与一切众生亦是同一体性。因同体所生故,众生与己本来不二,彼身己身无有差别,如人之双手,无有亲疏远近之分别。若能如是观察,则知众生之身即如己身,众生所受之苦即如己受,由是故能对众生生起慈爱心来。

[佛于是颂曰:慈念于十方,如母育赤子,常怀极愍念,如身等无异。]

佛陀于是总结曰:菩萨行者当心怀慈念,哀悯十方一切众生。应如慈母养育子女般地护念众生,见众生受诸苦厄之时犹如己受,从而生起广大慈心而行饶益。

行者若能依此四事如实而行,则必能成就慈心之广大功德也。戊一讲说成就大慈之四事尽。

戊二讲释成就大悲之四事

[佛告长者。哀有四事。一曰愍之。二曰为之雨泪。三曰身欲代罪。四曰以命济之。]

此段乃是讲述成就大悲应修之四事,佛陀对长者言,行者欲成就大悲心之修证当修一下四事:

一、生起悲悯心,行者当依胜义、缘起二谛法观众生如母如子亦如己身,由如是观知一切众生在轮回中饱受诸苦折磨,受尽生死苦痛之难,故而对一切众生生起极大悲悯之心。

二、体恤众生之苦,菩萨见一切众生所受斯苦,如同身受,又知一切众生皆是自己无量劫中之父母,故菩萨见众生受苦之时,心生悲悯为之雨泪,而施于种种方便以济渡之。缺乏财物者,施于财物,欲离苦者,令其离苦,欲获究竟解脱者。为其说法令悟无上法义成就解脱。如此之行是菩萨道行者必当行持之事。

三、发起代众生受苦之心,菩萨见众生受诸苦恼,为救济彼等出离苦厄,而发心代其受诸业报而无怨无悔。这种发心乃是菩提心自他转换的修法。菩萨晓了一切众生与己同一本体,在无量劫中为父为母为诸六亲眷属,每见众生受诸苦恼皆能发心代受。

大乘行者当知,修学菩提心自他转换法乃是行菩萨道者必行之法。今略说自他转换的修法,此修法有两种:第一亲身代受,即是见众生在苦难中时自己以身代受。第二修法转换,行者欲修此法先当端身正坐,以禅修之方式端坐,修皈依发心之后,将自己欲代其业之众生观在对面,一心缘于此众生之境,开始调理呼吸,观想从自己体内呼出清鲜之气息,此气息完全灌入对方众生之体内,然后再观想彼众生体内排出诸多浑浊之气息,自己将这些气息完全吸入自身,如此不停地观修,即可达到代彼众生受业之目的。一旦此转换法修学相应,自己就可以代彼众生受其所受之苦,而彼众生之苦即可灭去。

四、舍命相济,菩萨行者行菩萨道时,若见众生受诸苦恼,即当发心救济之。若有众生遭遇命难之苦,菩萨当以自生命而救渡之。此种舍命相济之发心,乃是属于菩萨所行十舍中之内舍,即能为众生舍弃血肉生身。内舍之相对为外舍,即菩萨为利众生能舍弃一切身外之物(即钱财名利地位等)。

行者行持此等四事,即可成就大悲心之修证。修学大悲心可以灭去嗔恚心。戊二讲释成就大悲之四事尽。

戊三讲释成就喜无量心之四事

[喜有四事。一曰和颜。二曰善言。三曰说经。四曰解义。]

所谓喜无量心者,即是见无量众生获得欢乐出离苦恼,而生起喜悦之心,修此喜心可断除嫉妒之心。修喜心者当行以下四事:

一、和颜,即菩萨行者于众生相处交往之时,当恒常以和颜而对待之,令其生起欢喜之心,亦即不对众生现恼怒之相。

二、善言,菩萨行者当于一切时处,远离恶语,以善言和语而于众生相处,以和善之语言取悦众生,令生欢喜,继而行方便将其度化。

三、说经,菩萨行者与众生和乐相处,以诸善巧令彼生起欢喜心来,而后为说经法,令其得悟佛法奥义,最终获得究竟解脱之乐。

四、解说法义,菩萨行者当做不请之友,为诸众生不辞辛劳讲说法义。对上根者讲述究竟了义之法,对中下根者以诸方便进行引导,令彼等三根众生最终皆能得悟无上法义,获得出世之安乐。

菩萨行者行此四事而令众生获得究竟解脱之乐,正所谓:“不为自己求安乐,只愿众生得离苦。戊三讲释成就喜无量心之四事尽。

戊四舍无量心

菩萨行者修学舍无量心当行七事是为舍心圆满。所谓七事者:

一、心性平等,菩萨行者观知一切众生与己本一心性,故能起平等心情无存着而对待之。

二、于众生舍离一切怨亲等碍,菩萨行者当平等观待一切众生,舍离怨亲等想,而行平等利益众生之事。

三、舍一切贪嗔等过,菩萨行者晓了轮回诸苦皆由贪嗔所起,故能究竟舍离一切贪嗔等过,而行自他二利之事业。

四、见生得脱,不复忧念,菩萨行者见众生已得度脱轮回,便不再忧虑挂念。

五、证空平等离相,菩萨行者证悟大空平等之性,即能舍离一切相之执着,断除法执。

六、自舍己乐,施与他人,菩萨行者为利众生而舍己之乐施与他人,心无怨悔。

七、益众生无所希望,菩萨行者虽行诸多利益众生之事,而不望回报,此为能舍回报之心。

以上所说成就舍无量心之七事,凡欲行菩萨道者皆当行持也。戊四舍无量心尽。

戊五讲释护念众生之四事

[护有四事。一曰教去恶就善。二曰常训诲归命三宝。三曰使发道意。四曰开化众生。是为四。]

菩萨行者应于一切时善护众生也,善护众生有四事:

一、教去恶就善,即菩萨行者当为众生讲述因果法则,令其明晓因果道理,不造诸恶,行持善法,感诸善报,今生后世不堕恶道,如是乃为断恶增善护念众生也。

二、教诫训诲令皈三宝,菩萨不仅能为众生明晓因果法则,而且还要时常教诫众生行持善法,归命三宝。众生虽行诸善,但若不皈依三宝,只能获得人天善报,不能究竟出离轮回,故菩萨当教诫训诲众生,令彼皈依三宝。如《菩提道次第摄颂:“死后难不入恶趣,能解救者唯三宝,故应至诚去皈依,不要违犯其教诫。”如是可令众生种下解脱之因,此等教诫训诲乃为种解脱因善护众生也。

三、教诲众生令发修道之心,菩萨行者当行诸方便应机施教,令彼发心皈依三宝者进而发起道心修学佛法。如是名为劝发道心增上护念众生之行也。

四、开示化导令悟究竟道义,菩萨行者应以善巧妙说为众生开示佛法真意,化导彼等悟入一乘无上妙境,获得解脱安乐和究竟之证悟。如是乃为获证涅槃之究竟护念也。

菩萨行者以如是四事护念一切众生,令众生最终获得涅槃安乐,如此乃为善护众生之菩萨行也。戊四讲释护念众生之四事尽。

戊六偈颂复说

[佛于是颂曰:愍念为雨泪,身欲代其罪,舍命而济之,不以为怀恨。和颜演善言,讲法分别义,教去恶就善,诲归命三宝。]

佛陀于是以偈颂复说上文之义,菩萨行者应当时时刻刻生起悯念众生之心,见众生受苦而身欲代受,为济众生甘舍生命,终不生起忧恼怀恨之心。菩萨行者当于众生和颜相处,常以善语取悦其心,观因缘成熟而能为众生讲述佛法分别法义,教诫众生去恶从善,归命三宝,发起无上正真道义。行持如是诸事乃为菩萨善护众生之事业也。戊六偈颂复说尽。丁三如何实修四无量心尽。丙四讲释菩萨乘尽。乙二讲释出家三品之差别尽。

乙三讲释成佛之捷径分四:丙一解空无学之四法。丙二二谛圆融。丙三行自他二利之六法。丙四化导众生。

丙一解空无学之四法

[佛告长者。有四法疾成无上正真之道。一曰解空学无所求。二曰无想无所望。三曰无愿不慕所生。四曰常等三乘之业无去来今。是为四。]

佛陀为长者须达多详细讲完了行持六度之法要,又为长者讲述能急速成佛之十八法。今先说解空之四法:

佛言,须达多,有四法可令行者疾速成就无上正真之道。

一、解空无学,行者欲成佛道,当先依闻思修通达诸法实相之空性妙义,由空性观知一切法皆于自性中自然解脱,空性中无一法可得,无一法可证。诸佛所证一切智慧功德于自性中自然具足圆满,不假修证。行者应以不取涅槃果,不舍凡夫法之发心而行佛道。亦如《金刚经:“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二、发无求心,行者既然了知一切法于自性中自然圆满,自然解脱,不假修证,即当以无求无想之心而修佛道。若兴有求之心而修道业,则必当堕落声闻缘觉之列。

三、不为后有,行者当知吾等行大乘道者,惟欲获得无上解脱成就,不为后有善报而修佛道,故当发求究竟解脱之心,舍离世间有求之想。

四、远离三心,行者当常行三乘之业,发坚固心,从始至终不复退却。所谓三乘业者,即声闻、缘觉、菩萨所行之法。声闻以出离心为根本起坚固道心,于世间诸法不生贪着,精进禅修,唯求出离,如是一切所修即是声闻之道业。缘觉行者观十二因缘之迁流变化,了悟诸法无常虚幻之真理,隐于深山旷野之中,观修十二因缘,逆流而上断除见思烦恼,超越生死之流,如是所行乃是缘觉之道业。菩萨行者了悟十二因缘流转之理,生起坚固出离之心,远离诸欲愦闹之处,勤修出世之道业,又因见一切众生与己本为一体而生,故而发起大菩提心,为利众生行诸六波罗蜜多。菩萨行者由究竟了知因缘流转之相,故顺流而至,入流亡所,所入即寂,寂灭现前,顿时超越世出世间一切修证,如斯之行乃为菩萨之道业也。行者欲成佛道当依此三乘道业如实行持,则必能疾速成佛也。

行者于一切法行持之中当发恒久之心,行事要有始有终,若能如是行则道业必成。又行者应断去对过去、现在、未来的追忆、执着、冀望等心,如经云:“三心俱不可得也。”过去的事情已经成为了过去,一去不复返,故不必追忆思量。现在的事情亦于刹那间成为了过去,念念间不得停留,故不应执着。未来的事情还没有到来,谁也不会知道未来会如何,故不必冀望美好的未来。若行者能断此三心,则道业必成。

[佛于是颂曰:解空无所求,无想望报,不慕愿所生,常等三世行。]

佛陀总结曰:欲疾速成就佛道者,当先依闻思了达空慧,依空慧摄持发无求恒久之心而行三乘道业,如是可令行者疾成佛道。丙一解空无学之四法尽。

丙二二谛圆融

[佛告长者。有四事法疾成佛道。一曰一切皆悉本净。二曰而解万物普如幻化。三曰生死断灭皆从缘对。四曰计其缘对本亦无形。]

佛又告长者,欲成佛道还当修学四法:

一、行者当通达佛法胜义谛之教义,依胜义观知一切法之自性悉皆本净,无有染著。行者当安住当下本净之境界中,不执不取,无修任运,即可证悟无上道果。

二、行者于自性禅定未成就之前,当以中道空义观一切法如梦如幻,皆乃因缘所生之生灭幻相,无一真实,故我等不执着彼也。以如是教义时时摄持自心,令心不染一切幻境,时久即可证悟自性也。

三、行者于一切境中当了知万法皆是对待而生,所谓好坏、美丑、善恶、是非、常断、生灭等等,无有一法有其定义,于每一法上皆有双面性质,故行者不应于诸法中起决定之执着也。

四、行者当观一切法皆是因缘聚集所生,因诸法聚集合和故无有一法有其独立体性,一切法唯名字而已,于自性中无一法相,当下空寂,是故行者应以诸法空义观待一切诸法。

[佛于是颂曰:一切悉本净,解物如幻化,生死从缘对,计本亦无形。]

佛陀于是总结曰:一切法之本体当下清净,无有染著,如《心经:“不垢不净。”诸法之相唯自性幻化所生,随因缘流转生灭无有真实本质,故一切生死皆从缘对,虽见诸法生灭迁变,但于其自性中无一可得之相,菩萨行者当奉持此义而行持之,如是必当成就佛道。

丙三行自他二利之六法

[佛告长者。有六法疾成正觉。一曰身常行慈无怨无结。二曰口常行慈演深慧义。三者心慈仁和调隐哀念十方。四曰护戒不造想求大乘之业。五曰正观见十方空道俗不二。六曰供足乏食救身之业以济危厄。是为六。]

佛告长者,有六法可令行者疾速成就正等觉:

一、身慈,菩萨行者当行身慈自护利益众生,所谓身慈者,即守持净戒奉持善法不恼众生,常于众生结诸善缘是也。

二、口慈,菩萨行者当行口慈自护利益众生,守持口戒,远离口之四业,善说和言随顺众生,行持爱语,常为众生解说法义。

三、心慈,菩萨行者当行心慈自护利益众生,心慈者,谓蠲除贪嗔等意业,常以仁和调伏自心行利济众生之事,心常怀仁不恼众生,心常生悲悯念众生,而行救济。

四、护戒,菩萨行者欲成就佛道当守持净戒也,以戒摄持身心不犯诸过,不造诸恶,持戒功德回向无上道业。

五、持中道见,行者当持正慧了知真如之理,远离一切戏论邪说。文中[正观]者,乃指依八不中道正见(即,不生亦不灭,不常亦不断,不一亦不异,不来亦不去。生、灭、常、断、一、异、来、出,八种概念,是就缘起诸法的假相立名,都和离一切妄见戏论不可得的中道实相不相应,而众生把它执著作实在,堕于无因邪因断常等诸见中。所以龙树论师对于缘起诸法说‘不生不灭,不常不断,不一不异,不来不出’,否定这些实在论的见解。)而起之智慧,行者当依此智慧了知真如妙理,破一切邪说。依此中道妙理抉择一切诸法之体性,则见十方三世一切诸法皆虚幻无主,当下空寂。然诸法虽虚幻无主,但其乃法界本体所生之相,虽为因缘幻相,却未曾离开过自性本体,如水如浪,不可分割。[道俗不二]此中所言道者,乃是指佛道,即涅槃之道也。俗者,即指世俗之意,亦是指轮回也。所谓道俗不二者,即是说轮回与涅槃不二也。行者依中道理见十方一切诸法当体空寂,体虽空寂不碍相显,相虽纷呈当体即是空寂本体,故性相不二。又说轮涅不二者,即是指轮回与涅槃虽各有其名,若依中观八不正见观之,即见轮回涅槃皆不可得,唯有名言假立而无实际本体,故轮涅之名皆相对而立,轮回不可得则涅槃亦不可得,如是入于究竟不可得之境,乃为轮涅无二实相般若毕竟空之境界也。

今为诸同修祥解八不中道正观之理:

(一)不生亦不灭:世俗谛之生灭非实生亦非实灭,但由因缘生而假名为生,因缘灭而假名为灭。因缘生虽生而不起,因缘灭虽灭而不失,所以生灭宛然而不生不灭。这样理会不生不灭,即是世谛之中道。其次,和世俗谛的假名生灭相待而有真谛的不生不灭,所以此不生灭非自不生灭。世俗谛生灭既是假名,真谛不生灭亦是假名。世谛假名生灭既非生灭,所对的真谛假名不生灭亦非不生灭。所以不生不灭宛然,而非不生非不灭,这是真谛中道。其次,不生灭而生灭为世谛,生灭而不生灭为真谛。不生灭而生灭即非生灭,生灭而不生灭即非不生灭。这样构成非生灭非不生灭,即是二谛合岸道。如此从实生实灭看为单纯的世谛(即是上句,不生灭而生灭为世谛。),从不生不灭看为单纯的真谛(即是第二句,生灭而不生灭为真谛。),从假名生灭即不生不灭看为世俗谛之中道(即是第三句,不生灭而生灭即非生灭。),从假名不生不灭即非不生非不灭看为真谛之中道(即是第四句,生灭而不生灭即非不生灭。),最后超过了这些,由非生灭非不生灭两方面结合了二谛来看为二谛合岸道(即是第五句,非生灭非不生灭。)。以上怛灭二句,余句例此。

(二)不断亦不常:虽于上不生不灭,说世俗谛因果相生,是假相之生灭,非本性中实有生灭,犹未免因中有果无果等失。如僧佉等(数论学派)计自性是常,从自性而生诸大,从大生意(我慢)等,此即执于常义。卫世师(胜论派)则执因中无果说一切法因灭果生,此即执于断义。佛法内道萨婆多(说一切有)部固世常有,亦是常义。大众部执三世无,亦是断义。今明因果依因缘而起,只是假名,不可说定有因缘和合先后等,亦不可说定无因缘和合先后等。即虽世谛假名说有常断,而假常不可名常,假断不可名断,不常不断,名为中道。

(三)不一亦不异:世俗谛虽离性实生灭及决定断常,然而如僧佉说一切法为一,生常之计执。大众部说因果一体如转种子为芽等,生起断执。卫世师说一切法异,亦堕入断执之中。又上座部说因果异体如种子芽各一物等,都破坏世谛因果之中道义。今于此讲释《佛说演道俗业经》之际,略明众因缘生法,因果不同,能所二义,所以非一;因是果的因,果是因的果,所以非异,不一不异名为中道之理。

(四)不来亦不出:虽闻以上六不,然而终究说决定有果,如涂炭外道等计众生的苦乐、万物的生灭,都从自在天来,这是外来之义。又尼健陀若提子(耆那教的开祖)等外道则计苦乐的果报都是我的自作、我的自受,这是内出义。又如毗昙(有部宗的论书)计木有火性,从于性火以成事火,是内出义。僧佉计自性是常,也和此执相同。成实(《成实论》)明木无火性,但假缘生,是外来义。卫世师计二微和合,也和此执相同。如此来出都破坏世俗谛之因果中道之理。以上诸内外道行者所说皆非正理,实则众因缘所生法果之生起不偏在于因,所以不从内出;亦不偏在于缘,所以不从外来,一切法之生起乃为因缘共聚而生,非为单一,故说不来不出名为中道之义。

诸法实相的妙体,由‘不生亦不灭、不常亦不断、不一亦不异、不来亦不出’八不而显。横破生灭常断一异来出八迷,竖穷生灭、不生不灭、亦生灭亦不生灭,非生灭非不生灭五句(因为求生灭不得,所以说不生不灭。生灭既去,不生不灭,亦生灭亦不生灭,非生灭非不生灭诸句自然瓦解。如就生灭,对一异等六迷亦如此),洗颠倒之病,令毕竟无遗,即是中道实相。如此就八不即是无依无得无所有中道正观,亦即诸法实相,所以八不是二谛法门的极致。由此八不开显正观,了因缘性空而生二慧。二慧是实慧、方便慧,方便慧是鉴有不取,实慧是观空不证。如《中观论疏:“二慧由二谛而发,二谛因八不而正、、、、、、,以不悟八不即不识二谛,不识二谛即二慧不生。”又说:“八不者盖是正观之旨归,方等之心骨。定佛法之偏正,示得失之根原。迷之即八万法藏冥若夜游,悟之即十二部经如对白日。”又,《大乘玄论》说:“八不者盖是诸佛之中心,众圣之行处也。”后又云:“竖贯众经,横通诸论也。

六、行持布施,行者欲成就佛道之修证,当先行持布施也。于缺乏饮食之众生供足饮食,于身在危厄之众生给予救拔,令出危厄至安稳处。

[佛于是颂曰:身常行慈心,未曾捶怨结,口恒修言愍,演深慧之谊。心和仁调隐,哀念诸十方,护戒不起想,正观十方空。]

佛陀讲述完此六法即以偈颂总结曰:行者欲成就佛道当行此六法,一者身慈,行诸善业,离身诸过。二者口慈,行持和善语,常说深妙法,远离口四业。三者心慈,心中起仁和,慈悲诸众生,心等不藏私,普念十方众。四者护戒,护戒不起诸邪想,身持别解脱,心持菩萨戒,纵遇生命难,不舍清净行。五者中道正见,恒以二谛理,观待一切法,正观十方空,不起诸执受。六者行布施,于乏诸财物,衣服饮食等,相应而行施,若见身遭难,困陷危厄境,舍命行救济。

此自他二利之六法乃是欲成佛道者必修之法,若不行此六法,则佛道不可成也。丙三行自他二利之六法尽。

丙四化导众生

[佛告长者。有四事疾成佛道。一曰奉精进业悉无所著。二曰教化众生道心不断。三曰游于生死不以患厌。四曰大慈大哀不舍权慧。是为四。]

此处佛陀又为长者讲述成佛需行之四事:

一、精进,行者当观生命无常发起精进心,弃舍世间之贪着,奉持佛法无有懈怠。

二、利他,行菩萨道者当善观众生根基而施教化,普为众生开示三乘教法,令诸众生得悟究竟法义,方便提携令其不退道心。

三、不厌生死,菩萨为利众生虽经尘劫游历生死而不厌倦。这是修行人必须要发的长远心,这种发心非常重要,若没有这种发心摄持,行者便会很容易退失菩萨道。

四、善行方便,菩萨行者当发起大慈悲之心,为利益众生故,行诸方便行施权巧之智慧利益众生。行度化众生之事业当行究竟与方便双运之道,不能单行一事,对上根者以究竟道而度之,对中下根者当以方便道而度之。

[佛于是颂曰:精进无所著,教化未曾断,不患厌生死,不废舍权慧。]

佛言,欲成佛道当于梵行奋起精进,对于三界轮回盛事毫无所著,而且亦当发起度化众生之长远心,纵经累劫生死亦不退却度生之道心,以广大善巧之智慧兴究竟方便双运之道普摄三根众生。若行如是之道可令行者疾速证悟佛道。丙四化导众生尽。乙三讲释成佛之捷径尽。

乙四讲释度众生之方法分二:丙一开化众生之四事。丙二复说开化众生七事。

丙一开化众生之四事分三:丁一依文讲释外意。丁二讲释内意。丁三偈颂复说。

[佛告长者。开化众生有四事。一曰不信生死者则以现事祸福喻之。二曰不信三宝显示大道。三曰迷惑邪径指语三乘。佛道独尊而无有侣。四曰三界所有悉如幻化无一真谛。是为四。]

丁一依文讲释外意

佛告长者,菩萨行者度化众生当行四事:一者,对世间那些不信生死轮回之人,当以世间现实之事作种种比量譬喻,而令彼等晓了生死轮回真实不虚。对那些贪着世间欲乐之众生,应以现世诸多祸福之事为其引喻,令彼等晓了苦空无常之理;二者,于那些不信三宝之众生,应以种种妙理为其开示无上大道,令彼发起归投之心;三者,菩萨行者若见众生迷惑于邪执之中,当以广大无碍之辩才摧毁其所执之邪见,令彼等返邪路而归投于内道三乘教法之中,于三乘教法中再为彼等众生开示无上佛乘,令彼等晓了一切教法中唯佛乘独胜独尊;四者,菩萨行者如是引导众生发起无上正等正觉之心之后,继而当以般若空见开示彼等,令其了知三界之中所有诸法皆是因缘幻化,无有一法真实,当放舍一切执着,以无执自现之方式安住于空慧之中,一切无明妄执自然断尽。

丁二讲释内意

佛陀于此处虽然是为菩萨行者开化众生,而说应行之四事,但此中修学次第了然分明,亦是学习佛法者当行之道。

一、修学佛法者,应当先对生死轮回建立起坚固之定解,此定解乃是学习佛法之基础,故在初入佛门之时,当依发生在世间现实生活中的事情(如,那些能记忆前世、借尸还魂、被鬼附体的人,还有通过催眠术回忆前世的事例。)做种种的比量,通过这种比量方式的思维令自己对生死轮回生起正确坚固的定解。若学习佛法者从来没有通过这种思维方式确立生死轮回的信念,只是以盲从的方式信佛,那么这种信念就是一种不坚固的信念,是经不起考验的。如一些修行人,平时修行很是精进,在表面上看来修行很不错,但是当遇到一些大的五欲诱惑时,便舍弃了佛法,而去执取五欲盛事。这种事情在当今的佛教界非常多,若仔细观察他们为得五欲而舍弃修行的原因,我们就会很容易地发现,原来这些人有一大部分都是对生死轮回没有正确坚固的定解,他们起初信佛都是以盲从或是以一种爱好的方式信佛,故而在大的五欲境界之前不能把持,从而舍弃修行。因此愚僧奉劝初信仰佛教之人,先从确立生死轮回的定解开始学起,按照以上佛陀所说之方法进行比量思维,建立起自己对生死轮回坚固不动的定解,如是方能在后来的修学中有所成就。

二、修行佛法之第一步就是要皈依三宝,皈依对每一个佛弟子来说都不陌生,可是皈依亦是诸位佛弟子最容易忽略的修法。现在的修行者都认为皈依只是一种宗教仪式,不必要认真地修学,正是这种不正确的知见导致了很多修行人,虽然经历多年修行但一无所成。这种结果就是因为对三宝的信念不坚固而造成的。初学佛法的人在深信因果后,就应该皈依三宝,皈依三宝之后并不是万事大吉了,还要进一步地实修三皈,一直修到令自己生起纵然遇到生命的威胁亦不舍弃三宝的信心生起时,方为修持三皈依完毕。这样的皈依信念生起后,才能再进一步地修学其它法要。

三、行者在具足了以上所说之因果与皈依三宝之信念以后,当进而广闻佛法,依闻思建立修学佛法之坚固不动之定解。只有彻底通达了究竟无上之法义,才能令自己不堕入邪知邪解之中。

四、所谓定解就是对空性法义生起坚固的见解,不会被他人轻易改变。三界中一切诸法随因缘幻化而生,故一切法唯有生灭和名字之相,无有实在之本体。行者当依此空见,将一切法抉择为如梦如幻,从而断去一切妄想贪着。若修行人不能真实了知此空性法义,则必然不能究竟地断除一切贪着。正如诸经论中所说:“只有具足了无上空性之智慧,才能究竟地断除三有轮回之根本。丁二讲释内意尽。

丁三偈颂复说

[佛于是颂曰:不信生死祸福示,堕邪见者显大道,佛道独尊而无侣,三界悉空如幻化。]

佛于是复说偈颂曰:菩萨行者教化众生,若见不信生死轮回之人,当以世间祸福诸事而为喻之,令其了悟生死轮回之事实。进而再为开示三宝之殊胜功德,以及三乘教法之法义,令其发心求无上正真道义,最后再为开示无上空性法义,令其得悟三界如幻无一真实,令其归入无上至真之境。如此是为菩萨度生应行之四事。丁三偈颂复说尽。丙一开化众生之四事。

丙二复说开化众生七事分三:丁一依文直讲。丁二讲释内意。丁三复说偈颂。

丁一依文直讲

[佛告长者。开化复有七事。一曰悭贪者教令布施。二曰犯恶者诲令奉戒。三曰嗔恚者劝令忍辱。四曰懈怠者化令精进。五曰心乱者诲令定意。六曰愚冥者教令至学智度无极。七曰不知随时显权方便。是为七。]

佛陀再次告诉长者,须达多,菩萨行者开示化导众生还应该行持七事:

一、行者教化众生时,若见那些悭贪吝啬者,当为彼开示布施波罗蜜之功德,教其舍贪行施,如是乃为对治众生贪心而行布施之教化也。

二、行者于众生行教化时,若见犯造恶业之人,当以因果业报而做开示,然后再为开示持戒功德,令彼人等晓了造恶过患与持戒功德,发心奉持净戒,如是乃为菩萨行者于犯恶之众生行持戒之对治也。

三、行者若见众生多嗔恨心,应为彼等开示嗔心之过患和忍辱之功德,教令修学忍辱以舍嗔恚,如是乃为菩萨以忍辱教令众生对治嗔恚之法也。

四、行者行教化时,若见那些容易懈怠之人,当以精进度而开示之,令彼人等晓了无常迅猛之理,精进之益,从而舍弃懈怠,如是则为菩萨教众生以精进心对治懈怠之修法也。

五、行者行教化时,若见心易散乱之众生,教以禅定降伏散乱,令彼人等心念归于寂静。

六、行者教化众生之时,若见愚痴者,当令彼等依闻思修三慧修学智慧般若波罗蜜多,以智慧断除愚痴,如是是为智度无极也。

七、行者行教化时,应不失时宜,善知众生之根器,以权巧之智慧应机施教,行诸方便,如是则为菩萨度化众生必行之七事也。丁一依文直讲尽。

丁二讲释内意

菩萨道行者欲成就道业,当奉行六度对治悭贪、恶做、嗔恚、懈怠、散乱、愚痴,若欲度化众生亦以如是之法而行度化,不废权慧应机而教。丁二讲释内意尽。

丁三复说偈颂

[佛于是颂曰:悭者教布施,犯恶令奉戒,嗔恚劝忍辱,懈怠劝精进,乱者使定意,愚冥教令学,智慧度无极,随时发善权。]

佛陀再次以偈颂复说上面法义,其用意是想让我们这些佛子能更好地忆持讲说过的法义,所以这也叫做重颂。菩萨行者若自悭贪或见他悭贪当行布施而对治之。若自犯恶或他犯恶,当以戒度而做对治。若自嗔恚或他嗔恚,当以忍辱而行对治。若自懈怠或见他懈怠,当观无常而行精进为对治之。若自散乱或见他散乱,当勤修学禅定而行对治。若自少慧或见他愚痴,当以三慧修学增长智慧破诸愚痴。欲度化众生者,当行诸善巧而做度化。丁三复说偈颂尽。丙二复说开化众生七事尽。乙四讲释度众生之方法尽。

乙五讲释上中下三根之差别

[随时菩萨问佛。何故学者有上中下。不悉普等至大乘乎。]

佛陀讲完菩萨行者度化众生应行之法后,在法会中有一位菩萨名叫‘随时’,便起立发问,为什么诸修学佛法者会有上中下三等的差别,而不能普遍平等得至大乘境界呢?

[佛言。学者其心见有远近解有深浅志有优劣故示三乘。计本无三假引为喻。]

佛陀听闻随时菩萨如是问言,即而答道:因学习佛法者,各自见地远近不同,有者所悟深远,有者所悟短浅,故而所发志愿不同,因此才有三乘差别。若就佛法之本身而言,并无有上下优劣等分别,故说‘记本无三’,乃是一种譬喻而已。

[譬如有人为国大臣聪明智慧。王之所重参谊国事。]

佛陀在这里以一个譬喻来说明三乘的差别。譬如有一国之大臣具足聪明智慧,因此深得国王器重,国王常令彼大臣参予国事,凡有大事皆令此大臣而行之。

[一以委托不怀疑虑。]

国王对此大臣及其信任,所托诸事亦不曾有丝毫怀疑。

[又斯大臣有三亲友。一曰太子。二曰尊者。三曰凡人。]

此大臣有三个亲友,一个是太子,一个是出家有修证之尊者,第三个是凡夫之人。

[大臣举治国之政颇有漏失。众人潜入白之于王。谓图逆辟王闻怀疑问诸臣曰。当何罪之诸臣得便各重罪之。或言斫头。或言截手断足或言割耳及鼻。挑眼去舌。王察众臣所议甚重。告曰不然。此人明达偶有小失。不宜乃尔当捉闭着狱。诸臣唯从不敢复言。告边臣曰。速下文书令收敕臣闭在刑狱。]

此大臣因倍受国王器重,故得罪很多的同僚。又此大臣在治理国家时,有诸多过失,因而被那些对头找到把柄,进宫起奏国王。众臣奏曰:彼大臣有谋反篡位之心。国王闻, 诸臣所奏,即对此大臣生起了疑心。随即问诸参奏之大臣,当如何制其罪?诸谗臣有言应当制斩首之罪,有的则说应当制于断手、断足、割耳、割鼻、挖眼、割舌等罪。国王听众臣所说甚重,便对诸谗臣言,不然,这个人很聪明,而且办事还算可以,虽然偶有小的失误,但罪不至此,不应该制如此重罪,应当将其打入大牢即可。诸谗臣闻国王如是说言,只得服从,不敢再做多言。随后国王下令,将此大臣收押入牢。

[时凡亲友闻之悲念。欲使出狱力劣不任。唯以衣被饮食所乏日日供之。亦不能令不见考治。]

大臣被收押入牢之后,他的凡人亲友听到消息后非常悲痛挂念,虽欲救其出狱,但因自己无权无势心有余而力不足也,只能每日以衣被饮食,以及彼大臣所缺乏物而供养之。虽能如是供养,但不能令彼大臣免去牢中刑罚之苦。

[尊者又闻心用辛酸。往至其所解喻狱吏。不令笞(chī)痛苦休息不堪出狱。]

彼大臣之另一亲友是一个修行有所成就之尊者,此尊者闻彼人入狱,心中十分难过,随即入狱探望,后告诉牢头,要好好照看此大臣,不得再给上刑受苦,以免日后不堪出狱。因此即免除了大臣刑罚之苦。这是凡夫亲友不能做到的。

[至太子闻以为罔然。是吾亲亲无有重罪。众臣憎之谗之于王。不宜取尔。往诣王所具陈本末谓无逆肆。当用我故愿赦其殃。王用爱子即赦使出狱。与王相见令业如故。]

此大臣之最后一个亲友即是当朝太子,太子听闻到大臣受冤入狱,心中迷惑不已,不知此大臣身犯何罪。太子心想此人是我亲友,平时没有触犯重罪,必定有人向国王进献谗言陷害彼人,国王实不应信彼诸谗臣之语。想至此处太子即入宫拜诣国王,向国王陈述事情始末。太子言,父王,彼大臣并无有谋反之心,乃是诸谗臣借彼犯小过之际趁机陷害。父王,您当听我之言赦免其罪。国王因爱子之故,即刻下令赦免大臣之罪,大臣出狱与国王相见,国王一如既往地重用彼人。太子出面即令此人获得了自由,从新受到了国王的重用,这是尊者和凡夫亲友不能做到的。

[其国王者谓如来。]

佛告随时菩萨,国王者可比喻为诸佛如来。

[其太子者智慧度无极善权方便菩萨逮得无所从生法忍权慧之宜。乃能得出于三界狱。得成为佛广济众生。]

彼中所说之太子,可比喻为具足广大智慧之菩萨,因菩萨具足大智慧证得无生法忍,故能以权慧善做诸多方便,出离三界牢狱,最终得成佛道,而广度众生。

[尊者亲友谓行净戒。免三恶趣不助三界。可受天上人间福不得至道。]

其尊者可喻那些守持净戒,行持善法断除三恶趣之因,不发出离三界之心的人。此人因持戒修善可享受天上人间之福报,但不能获得出离三界之成就。

[凡知友者。谓布施业。此适能脱饿鬼之界。不免地狱畜生之厄。]

凡人亲友者,喻世间那些能修布施者,虽能脱离饿鬼道之因,但不免地狱和畜生道之厄。

[所以者何。如其所种各得其类。]

因每人见解发心不同之故,所以才有三乘差别,如其所种之因而生果报之差别。

[发无上正真道意。奉于大慈无极大哀。开化一切故得至佛道。]

行者因发起无上正真道意,能奉持大慈大悲之心,开化一切众生故能得至佛道。

[本典大道不达深法。不解进退中止自废。故为缘觉畏生死难往返周旋。但欲自济不念苦人故堕声闻。各随本行而获致之。]

行者虽能发心修持大乘之道,但因无有正真了达究竟法义,故而不解进退。修至中途稍得境界,便止而不前中途作废。因此即堕入缘觉之流,怖畏生死往返周旋之艰难,唯欲利己而不念轮回中受苦之众生,故堕入声闻之列。

以上如是差别皆乃各随行者因地之所行,而于果地之获证产生差别也。

[说是经时。给孤独氏居士五百长者。皆发无上正真道意。有数千人远尘离垢诸法眼生。箜篌乐器不鼓自鸣。飞鸟走兽相和悲声。当是之时。莫不欢喜自归佛者。]

佛陀说是经时,须达多与在会之五百长者皆发起了无上正真道意之心。在会有数千人闻法后即证得了远离尘垢(即不受诸尘境染著)法眼清净(指彻见佛法正理之智慧眼。)之境界。乙五讲释上中下三根之差别尽。

乙六讲释初学必行之法

[居士复问。初学道者始以何志。]

佛陀回答完随时菩萨之问题后,又有居士问佛,问曰:初学道者应如何次第修学?

[佛言。先习五戒自归于三。何谓五戒。一曰慈心恩仁不杀。二曰清廉节用不盗。三者贞良鲜洁不染。四曰笃信性和不欺。五曰要达志明不乱。]

佛陀答言:初学佛法者,当先发心皈依三宝学习守持五戒。何谓五戒,一者慈心不杀,行者当念众生于无始劫来养育之恩,而行仁慈之道,戒杀放生。二者清廉节用不盗,初学者当清心寡欲,廉洁自勉,少欲知足,不贪他人之物,当戒欺诈、偷盗、抢劫等事,而奉行布施等善事。三者贞良鲜洁不染邪淫,行者当洁身自好奉守贞洁不染邪淫。四者笃信性和不欺,行者当戒妄语,说诚实之语,不得欺诈诓惑众生。五者要达志明不乱正念,行者当发起大志,求证无上智慧,远离饮酒迷乱等事。

[何谓三自归。一曰归佛无上正真。二曰归法以自御心。三曰归众圣众之中所受广大。犹如大海靡所不包。]

佛曰:什么是三皈呢?第一皈依于佛无上正真觉道。皈依佛觉而不迷,不迷于三界轮回之欲事,不被贪嗔等烦恼迷惑,发志勤求无上觉道。第二皈依法正而不邪,以佛陀无上教法摄持自心,令自心趋向正道,不堕邪见之坑。第三皈依僧净而不染,皈依于众圣众之中,行持清净戒行不染诸欲浊事。此三归之法乃是一切佛法之基,文虽简略其义深广,广说之则可涵盖一切佛法教义,犹如大海涵盖江河诸流之水。

[复有四法。一曰道迹。二曰往还。三曰不还。四曰无着。缘觉至佛无上大道。得天人身皆由之生。]

行者受持三皈五戒之后复当行持四法:

一者道迹,道迹即是入流、预流之意,谓行者修持四禅八定断三十六品见惑(即是身见、戒取见、邪见等见惑),入贤圣之流。若欲成就解脱之道,当先断除此见惑,若见惑不除则不可见道,也就是说不见道之真谛,故证初果者亦称为见道位。

二者往还,即是一还果,也称为一来果,小乘二果罗汉之果位(见道以上的人,断欲界九品修惑中前六品者得此果,因已断前六品,但存后三品之惑,故云薄贪嗔痴。虽云薄,然仍存欲界之惑,人天各润一生,故依其余力,如不一往来于欲界人天之间,不得证入涅槃。也就是如果在人中不得此果,则要一往六欲天,再回到人间而入涅槃;如在六欲天中得果,则要一往人间,再回到六欲天而入涅槃。此因在其间必定会断除上界烦恼的缘故。此一往来之后不会再生,所以称为一来果,这是从次第证而说的;若是从超越证而说,在见道前已断欲界六、七、八品之惑者,其修道之初,也就是生起第十六心道类智时,立刻住此果。),行者断三十六品见惑后,当继续精进修学禅定,断欲界六品思惑(欲界六品思惑即是,俱生烦恼、得、相、无记、有漏善、贪等六种思惑)。

三者不还,不还即是指不还果,小乘之三果罗汉之果位,欲获得此果位当以禅修断除欲界九品思惑(即俱生烦恼、得、相、无记、有漏善、贪、嗔、痴,慢等九品思惑。),断此九品思惑即可不住于欲界,而住于色界天继续修行证得四果。

四者无生,即是指小乘阿罗汉之果位,行者次第上进断尽三界见思惑(一见惑分别曰见,谓意根对法尘,非理筹度,起诸邪见,如外道计断计常乃至有无等见,是名见惑。二思惑贪爱曰思,谓眼耳鼻舌五根,对于色声香味触五尘,贪爱染着,迷而不觉,是名思惑。但以迷理迷事,而分见思二惑者,依于小乘俱舍之法相。若依于大乘唯识之法相,则以分别俱生之二起而分之。分别起之烦恼所知二障为见惑,俱生起之烦恼所知二障为修惑。然称为见者,有二义:一、为照见真理时所断之惑,故云见惑。二、见为推度之义,此惑以推度为性,故云见惑。又,思有二义:一于一旦见真理断见惑上,更思惟修习真理,以断此惑,故云见惑。二为思惟世间诬妄事物而起之惑,故云思惑。然此二惑为正受三界生死之因,断此二惑,始免三界之生死也。断之有次第,先断见惑,次断思惑。见惑者其性猛利,故有见断如破石之说。见谛理之时,一时尽断之。思惑者,其性钝昧,故有思断如藕丝之说。数数思惟谛理而渐渐断之也。断见惑之位,谓之见道;断思惑之位,谓之修道;断了二惑之位,谓之无学道。天台结归一切之妄惑为三种:一见思,二尘沙,三无明。见思为涅槃之障,尘沙为菩提之障,无明为中道实相之障。《四教仪:‘集谛者即见思惑,又云见修,又云四住,又云染污无知,又云取相惑,又云枝末无明,又云通惑,又云界内惑。虽名不同,但见思耳。’《同集注上曰:‘见思烦恼,分别曰见,贪爱曰思。’),即可获得此果。

[次行四等四恩四辩六度无极大慈大哀得成大道。前知无穷却睹无极。教训十方何智不逮。]

行者以如是之次第不住于小乘境界,继而当行持四等(即,四无量心也。)四恩(即,父母恩、众生恩、国王恩、三宝恩。)四辩(即指四种自由自在而无所滞碍之理解能力(即智解)及言语表达能力(即辩才)。均以智慧为本质,故又称为四无碍智;就理解能力言之,称为四无碍解;就言语表达能力言之,称为四无碍辩。又此为化度众生之法,故亦称四化法。(一)法无碍解,又作法无碍辩。谓善能诠表,领悟法之名句、文章,并能决断无碍。(二)义无碍解,又作义无碍辩。谓精通于法所诠表之义理,并能决断无碍。(三)词无碍解,又称作词无碍辩。谓精通各种地方方言而能无碍自在。(四)辩无碍解,又作辩无碍辩。谓随顺正理而宣扬无碍;或亦称乐说,系为随顺对方之愿求而乐于为之巧说,故称乐说。)六度等法,以广大慈悲心利济众生,如是则可获证大乘菩萨之果,菩萨具足广大无边之智慧,可晓了一切众生过去未来之事,通达诸法实相,故菩萨善能行诸方便度化教导众生,以如是之行必获无上佛果。

诸行者当知,至尊佛陀于此处为我等行人已经阐明修法之次第,吾等当谨记奉行。乙六讲释初学必行之法尽。甲四讲述正宗分尽。

甲五讲述流通分分二:乙一请立经题。乙二欢喜奉行。

乙一请立经题

[阿难问曰。此经何名。云何奉行。佛言。名曰:解俗家业三品之财。出家修道无上正真。其要号曰演道俗业。佛说如是。]

阿难尊者见到世尊已经讲完,就马上请佛陀为此经建立题目。阿难尊者问道:此经当立何名,我等弟子以后当如何奉行。世尊说言:此经当名‘解俗家业三品之财,出家修道无上正真’,这是这部经的经题。佛陀继而又为此经题做了精简,世尊将此经题精简为‘演道俗业’。翻译此经之大德圣坚法师取后面较简略之经题,加上‘佛说’二字灌于经前。乙一请立经题尽。

乙二欢喜奉行

[贤者阿难。给孤独居士。五百清信士。莫不欢喜。]

世尊立完经题之际,贤者(因阿难尊者当时只证得初果罗汉之位,故称为贤者。小乘四果一下之其余三果称为贤,获证四果以上之果位称为圣。)阿难与须达多长者及五百具足清净信心之居士非常欢喜,各自发起如实奉行之心,顶礼世尊双足而去。在其它经典之最后都有‘做礼而去’之句,此经却无,可能是译经者将做礼句省去了。

甲六总结

这一部经典已经讲完了,愚僧无有别的话说,只想劝各位同修,要想于今生在修学佛法上有所成就,必须要依佛陀之教言如法行持,不得颠倒修学次第。这部经是修学佛法的大纲,也希望每个修学佛法的同修都来学习此经。

谨以讲述此经功德回向给葛居士、张庆仁、姜海臣等一切众生,愿法界众生皆获得无上解脱。


{返回 照光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已经没有了
下一篇:达摩大师血脉论通解 5
 佛教基础学在家菩萨戒篇之六重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通解 1
 佛教基础学之佛学问答 1
 佛教基础学之五戒篇
 佛教基础学在家菩萨戒篇之二十八轻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通解 2
 佛教基础学之念佛篇
 达摩大师血脉论通解 2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通解 2
 佛教基础学之正信与皈依篇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怎样持戒念佛?[栏目:妙祥法师·开示问答]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