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大乘百法明门论 第十三讲
 
{返回 学诚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446

《大乘百法明门论》(第十三讲)

【原文】一切最胜故。与此相应故。二所现影故。三位差别故。四所显示故。

  分位差别者,谓此不相应行,不能自起,藉前三位,差别假立。前三是实,此一为假,所以第四明之。

甲一、经文简释

  五位百法的第四位是心不相应行法。心不相应行法是从心法、心所法、色法三者上假立的,所以叫做“三位差别故”。

  甲二、广学多闻,建立正知见

    乙一、学习佛法的目的:通过名言、法相来观照本性

  我们学百法,要在每一个法上观照二空,通达二空。通达二空,就是见道。禅宗里说“明心见性”,见到我们自己的本性。看到自己的本性,也就是我们内在的执着破除。没有执着、障碍、烦恼才能够见到本性。

   这些心性、真如,怎么去认识呢?首先要从依言真如到离言真如。

  依言真如,就是需要靠语言文字,然后到达离开、不需要语言文字见到真如,(离言真如)。

 

  喻禅宗的公案说,要看到月亮,要借助手指头,手指头一指,就看到月亮。

  语言文字就犹如我们的手指头一样。

  我们要证二空、明心见性、见到真如,必须要依靠经论、佛法,最后才能到达离言真如,远离语言文字相。

     乙二、我们在学习佛法过程中的常见错误

       丙一、对佛法的认识片面又执着——“盲人摸象喻”

【认识问题:既迷又执】

  问题是,我们现在对佛法的认识、体会,都是非常片面、局部、肤浅的,每个人只是看到佛法全貌的一部分。

  盲人摸象,摸到大象耳朵、鼻子、腿的人,感受都是不同的。

  我们对整个佛法的认识只有一小部分,非常局部,非常有限,把它当成全部的佛法,把它当成佛法的最高境界,无异于盲人摸象,盲目的执着、迷执。

  我们既迷又执。迷,没有觉悟,迷惑一个方面的问题;同时我们还执着,执着于我们所迷惑的这些现象、问题、认识的缺陷、片面、局限。

【树立正确标准】

  实际上,我们学佛法要通达。怎么通达呢?

  要通达前生后世,通达事跟理,通达自己与他人。即自己跟众生、事跟理、前世后世——三世联系起来,自己和众生联系起来,现象和本质联系起来,有为法的现象和无为法的本质联系在一起。

【教授一:树立无常正见】

  一切法无我,就说明能够改变。

  无我:无常、无一、无主宰。

  喻贫穷、富贵、聪明,不等于就永远贫穷、富贵、聪明,都是可以改变的。

  改变,不是说一定要等到死了以后才能改变,现在就能改变。无我,时时刻刻都在变化。

  怎么改变呢?就要靠发心,发菩提心,从心方面来改变;从知见方面来改变,从见解方面来改变,见道也需要靠正见。

  佛教中,正见非常重要,若没有正见,它的反面就是邪见。

  ◇邪见即两边:断、常,这都是很可怕的。

  ◇正见:不迷惑,不执着。

  见到什么呢?见到因缘果报,见到自己的本心、本性。

  这些道理都是能够相通的。

【教授二:通过修行的方式建立内心清净庄严相】

  如果我们不能见到自己的本心、本性的话,就不能见到法,见到的只是名言。“依言真如”,我们见到的只是“言”,没有见到“如”。我们见到的只是虚妄的东西,而不是真实的东西,因为我们以虚妄的心去缘外境。

  实际上我们的心都是在“受、想、行”三个字上——感受、心里的取相、心里的各种活动,这些都是属于有为法的范畴。

  在有为法的范畴,怎么能够看到本性呢?我们看到的都是虚妄的,都是有为法,就出不去了,就被这些困惑住了,产生种种情绪,这些情绪都是我们的分别心、偏见。

  我们如果去修观,发菩提心,观照二空,种种依正二报的庄严,我们内心的行相就不一样了。

  如果我们没有刻意去用功、修观、建立种种依报、正报的庄严清净相,那我们内心就是染污相,娑婆世界种种染污之相。

  染污相是我们自然现起的,清净相是要我们刻意去修才会有的。

  因为我们的心是染污的,我们的心本身已经蒙上灰尘,只有把这些灰尘扫除干净,剔除尘垢,才会看到事物的本来面目。

  如果我们没有刻意去修观、观照,这些清净相是出不来的。

  喻三宝地就跟其他地方不一样,出家的法师就跟一般的社会上的人不一样,这种相就不一样,依报、正报,肯定不一样。

  心和心所对我们内在心相的关系是很密切的,我们所有的戒定慧、礼拜、念经、打坐等等,都是(为了)在我们内心中建立清净庄严相。如果没有这些内容,我们就建立不起来。

    丙二、用染污心理解佛法——“学我”

【修行用功的重点是心而非外在境界:明镜喻】

  心不相应行法是一种抽象的概念,如前面谈到的“得”。你说得是什么行相呢?很不好说,讲不清楚,这种概念不是具体的,是抽象的、假设的,假设我得到什么、失去什么。

  实际上,虽然心不相应行法是假设的,但是跟心法、心所法、色法都是有关联的,并且联系还非常紧密。这些心相、抽象的概念,都会影响到我们的生活、工作、思维,所以就需要去了解。

  佛教讲惑业苦,起惑就造业,造业就受苦,感果,受报,所有的这些都是自作自受。自己造作,自己受报。不是别人给的,是我们自己造业,自己受报。

  “能”跟“所”都是我们自己的,但是我们常常认为“能”跟“所”是主观与客观,(其实,“所”是)客观在我们主观上面的反应,也就是说:能是我们自己,所也是我们自己。能变是我们的心,所变是我们的心上所变现出来的东西。

  心就犹如镜子一样,镜子上所显现出来的形象好不好,与镜子有关系。

  喻镜子非常明亮,现出来的境界就非常分明、清楚;镜子模模糊糊,外在的境界再清晰,镜子里头的境界也依然是模糊的。

  这什么意思呢?外在没有善恶,善恶都在我们自己的心。

  喻外在如果是一个穷凶极恶的人,我们以善良、慈悲的心去面对,我们的心也会善;外在是一个非常好的人,非常有修行的人,我们对他观过的话,也就变成恶法。

  “三界唯心,万法唯识”,(一切法)跟我们心的分别是有关系的。

  在一切法上都能够体悟到它的真理,体会到一真法界,我们需要这样去认识我们的本心。

   如果从外在上去分别事物的差别相,那是世间法,不是佛法;是有为法,是世间的善恶、是非、得失、你我,跟佛法没有关系,佛法不是这么来看待的。

  世俗社会的名言体系是什么,佛教的名言体系是什么,不能搞混淆。

  如果把世俗的名言体系当作佛教的,问题就很大;如果把佛教的名言体系应用到世俗上去,也不行。

  我们的动机、目的、心态是这样的,世间上的人不是为了修道,而是为了生活、工作、事业,他所追求的都是有为法上的成就,物质上的成就,目标、方向都不一样。

【认识问题:把名言当实有,用虚妄心理解佛法】

  但是我们常常把名言当成实有的,不知道名言的目的是为了让我们看到真如。把名言当成实有的也很可怕,这是另外一种执着,即把文字当作佛法,把佛经上的概念当成真如、法性、本性,没有真正了解到这些名言都是假名安立的,要让我们悟到无我、本性,体会到真如,这才是对的。

  我们的心是生灭、虚妄的心,以生灭、虚妄心来看,本身就是错的,看的佛经也是错的,因为在分别。

  怎么样才是对的呢?只有闻思修,思维修才是对的。只有真正根据佛经,根据善知识的教授、原话,原原本本,听闻准确无误,然后去观想、思维,才不会错。

  如果不是这样的话,我们听到一句佛经的名词,用种种世间的名言体系去演绎,自己随便去解释一通。

  佛经的名词、法相,和我们自己的解释是了不相干的。

   法相的目的是为了让我们看到诸法实相,我们如果不会在法相上起观照、通达,只有离实相越来越远。

【用现实中“见行分裂”的例子来说明我们对佛法误解的地步】

  在佛门中,为什么做事的与说理的不容易统一,原因就在这里。

  我们常说“甚深见”、“广大行”。

  ◇甚深见是从理上来讲,理悟得很透彻。

  ◇广大行是从事上来讲。

  事和理要统一,如果不能统一,就会造成矛盾,就是见跟行不能统一。

  表面上看,好像广大行与甚深见不能统一。或者去分类,哪些人属于甚深见,哪些人属于广大行,这本身就是错误。

  这是我们自己没有统一,自己根据自己的判断把哪些人划分到甚深见里去,哪些人划分到广大行里去,然后认为这两类人不能调和。因为这么去观照、思惟、分别,所以就不能调和。

  广大行、甚深见都是我们内在的一种功夫,如果我们对佛法有真正意义上的甚深见,肯定会有广大行;如果能真正做到广大行的话,肯定有甚深见。

  有时认为说:这个人事做多了,佛法就学不好,就荒废了闻思;有些人说,闻思了,不好去承担。

  这就是把自己分成两半:一半是事,一半是理;一半是见,一半是行。这两半又不能统一,修行的时候不要做事,做事的时候又不要修行。

  喻这就犹如说:我吃饭的时候不要吃菜,吃菜的时候不要吃饭。

   吃饭就包括了吃菜,吃菜的时候也包括了吃饭,不可能说专门吃菜,不吃主食也吃不饱。我们请人家吃饭,肯定也要有菜。

  这都是不能偏废的。

  广大行属于形相部分、事项部分,甚深见是属于对法的理解、体会部分,是体会有多深的问题。

  而不是说,你现在在做什么(就能代表是甚深见或广大行)。你在读经,就是甚深见?弄不好迷信都很难说!或者你在那里昏沉、打妄想,都很难说。不能这么去理解佛法说的甚深见和广大行。

       乙三、判断自己是否具备正知见

【判断标准】

  我们的念头是不是正念?我们自己的心念中所认知的对象是不是正知?

  所谓正知,是指我们非常清楚自己能认知的是什么、所认知的是什么。

要正念而住、正知而住。

  如果我们有正念、正知,就可以互相印证:我们学的东西有没有错,我们学的东西能不能忆持、受持。

  受:领纳;持:不要让它忘失掉,执持。

  这样的话,我们知道的东西,我们心里的东西可以互相印证。

  如果我们所了解的、学习的佛法或佛法的名相,不能和自己内心的正念互相印证的话,就不能说是真正意义上的正知。

【陷入误区的外在表现】

  错误现行一:有些人学一学,一年、两年、三年以后,不知道自己有没有学到佛法,似乎自己内心中空荡荡的。

  这就是说我们学的东西不能变成我们的正知——能知、所知;我们心已经忘念、散乱、失念,没有正念。

  没有正念,学的东西又不是正知,就是没有正知正念。

  没有正知正念,我们人就在烦恼状态。人在烦恼状态的时候,过去学习的东西忘失掉了,此时此刻起不了现行。虽然学过,但是种子放在仓库里,起不了现行。

  错误现行二:有些人学了佛法以后,看了几个法相名词,自己跟自己不能互相沟通,这也很麻烦。

  为什么不能互相沟通呢?比如念咒、磕大头、持戒、念佛,他认为这个最好,这才符合自己的根性。念了几天后,觉得这个也不灵验,就不愿意去磕、去念了。

  这就是很简单的,我们学到的法相名词自己跟自己无法沟通。就是这个法类与那个法类不能互通,这就很麻烦。

  喻我们进到佛堂,如果旁边这个门没有开,我们就进不去隔壁的房间,虽然有门,但是门是关的,进不去。这个门开了,那个门关了,进去以后又到不了外面去。

   这就是把佛法学死了,处处障碍。不知道说,我们上课的时候,门都要打开;下课,大家回去,这些门都要锁掉。平时没有用的时候门都要关掉,这个才是对的。

  因为我们佛法学不好,此时此刻我们内心呈现出来只是一个法相,别的法相都被这个法相挡住,起不来,内心没有。

  他会认为说:只有我这个门才是对的,大家都要走我这个门。

  你的门是开的,他的门还是关的,他怎么走得进来呢?只有先把他的门打开,才有办法走进去。

  “百法明门论”,悟了,明白了,就是“明门”,知道这个门在什么地方;迷了,不清楚了,就出不来,就是“黑门”。

乙四、出现种种错误的根源——我执:常,一,主宰

   诸法的本性是不生不灭的,无为法。

   学法成迷、学法成执,(都是错误的),(诸法)都是无我的。

  我们常说:学佛不要学我。学我就是执着,就是常、一、主宰,常、一、主宰就错了。

  释迦牟尼佛所悟的道理就是这些:一切事物、现象都是虚幻的,生老病死、春夏秋冬,所有的一切都是生住灭,都是变化、都是无常。人的情绪、烦恼,也是无常的。因为无常,产生种种问题、误判、对立。

  实际上,如果我们用佛法来体会、理解、观照,无常反而会变成一个善法。

  世间上不学佛的人,你说无常他就很怕,怕得不得了,觉得要死了。尤其岁数比较大的人或生病的人,你问他“什么时候无常?好好念佛,准备无常。”他就非常怕。

  实际上无常是善法。

  甲三、有方法有次第,如理修行

    乙一、如理认识修行——“学语言”喻

【认识修行的对象:心】

  我们人的情绪、心所,五十一个,何止五十一个?法是不计其数的,八万四千,无量无边的法。非常多的法,非常多的情绪,我们是认识不到、认识不了的。世亲菩萨把它概括成五十一种心所,是主要的,而不是我们人只有这五十一种心理状态,不是的,再分的话,可以分得非常多非常多,是分不完的。

【随举二例体会心所的复杂微妙】

   例1  比如,我们看到一个人,他很高兴,你会不高兴。为什么呢?你平时对这个人看不惯,或是怨家,你说:“他今天得到什么好处,这么高兴?”你看到他高兴,自己就变成不高兴,会起烦恼。

  这是非常常见的,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非常容易遇到。

   例2  有时候,我们会觉得,别人应该要不高兴,应该要起烦恼、生气,才对。“我这么去说他,骂他,作弄他,这么多人讽刺他,他怎么不生气呢?”对方不生气,你自己反而生气。

  (比如)我们这里的法师,你再怎么说他,他都不生气;反而说他的人,自己说一说会生气。这就是修行的功夫。

  你说这种心态在心所里属于哪一个?都不好说。

  人的这些烦恼、情绪,是非常不可思议,也是非常莫名其妙的。他为什么这么反应,都是有原因的。这种原因说不清楚,或我们悟不到,所以就给他加了个名字叫“无明”。

  无明,就是说不清楚;明呢,就变成“明门论”。

  但是好多修行的人非要把它搞清楚不可,一定要找答案。

【教授:注重过程,踏实用功】

   实际上,答案是找不到的,只有去找过程。只有注重过程,最后才会有答案。

  为什么有些同修修行的功夫这么好?你说好的事他也不会高兴,说不好的事也不会起烦恼。你去猜他有什么原因,猜不出来。

  这是修行的过程形成的一种功夫,不是故意做的。装是装不了的,一天、两天、三天可以,一个礼拜、两个礼拜,一个月就不行了,绝对受不了。只能在我们心里去用功,才有办法。

【以学语言喻来体会学好佛法的不易】

  学佛法,用最简单的例子来做比喻。比如学外语,你会念字母、念音标、念单词,甚至一篇文章读得下来,乃至一篇文章背得下来,你敢讲说我的英语学好了吗?哪有这么简单的事情!

  不要说学外语,就是学普通话,学中文,学一辈子都很难说我们学好了。你写一篇文章看看?不一定写得出来,至少是写不好。

  学佛法更是如此,那么容易佛法就学好了?不可能的事情。

  我们读一篇文章,中文也好,英文也好,一个中文的老师给我们读,他的语感就不同。我们刚刚开始读外语的人,语感和外国老师的语感就不同,人家听了以后感受也不同。我们学中文也好,外语也好,就包括这些内容。你要说话,就存在语感的问题;你翻译要准确,就要去记很多单词、很多词语,这样才有办法翻译,才有办法把文章写通顺,把我们内心世界完全表达出来,或者说表达得更好一点。

  但是我们常常看到一些我们自己认为比较亲切的佛学名词,就认为这是最好的,我们这样就可以,这就很有问题。

  百法都是法,最后的目的都是汇归到无我。

  它是从一个法又一个法,一种心相又一种心相来破斥的:这是我们的心相,这些心相为什么会产生?产生后我们怎么办?从一一法上来认识:这个法的自性是什么?业用是什么?名言是什么?

  例如:定、慧、贪、瞋、痴,都是名言,有什么作用,自性是什么,都讲得清清楚楚。

  目的是让我们了解这个法有什么功能,有什么性能,叫什么法,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我们才能多多少少感受得到,不然的话,我们无法表达出内心中的种种感受。

  这些感受,用我们自己的、世间的语言体系不足以表达,不足以把我们内心这么复杂、细腻、深广的境界表达出来,表达不了,一表达都是支离破碎的。

  乙二、了知自身修行状况:我们是否学得对路呢?

    丙一、听法很欢喜,实际上并没有领纳受持——“爱车喻”

  如果我们认为得到了什么东西很好很好,很欢喜,会有可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我们所得到的这一句佛法,我们自己没有真正领纳、受持。

  我们认识到这句佛法很好,怎么没有受持呢?

   因为,这句佛法,你认为它很好的时候,还没有汇归到我们的自性,没有通达二空,还没有真正起观照

   喻:我们看到一句佛法名言很好,就如我们看到一样东西很好一样的道理。会照照片的,看到一部照相机很好,心很欢喜;会开车的,看到一部好车会很欢喜;喜欢读佛经的,看到这部佛经很好,心生欢喜。实际上就是这样一种状态,同一种状态。

  实际上还没有完全消化,如果完全消化,是不会改变的,一句能顶万句,真正能够顶一万句。因为通,触类旁通。

    丙二、内心常有失落感、挫折感——“晚会喻”

【失落感】

   又一种状态,有时自己觉得我们学来学去,不仅欢喜心没有,没有得到什么佛法上的成就,还会觉得很失落。因为没有得就(觉得)失,所以心里感觉到很失落。

  失落,实际上内心是非常空虚、没有力量、低落的,犹如生病一样,(生病时)我们人身体的机能是很差很差的。

   很空虚的时候,就会很注意别人对我们怎么看,就会非常在意。非常在意自己的虚荣,别人说:“这个人很不错,有进步”,就会很高兴。如果法师说:“你学这么多年了还是老样子,一点进步都没有!”那就完了,他永远爬不起来,正好印证了这个法师的话。

  名言是很不可思议,很厉害的。

  实际上都是这样的问题,这样的一个心态。

【挫折感】

  喻1:我们看到一场法会做完了,一个晚会办完了,下雨了,办不成,我们内心中就好像受到挫折一样,觉得辛辛苦苦排练这么长时间,挖空心思想了这么多台词……突然下雨,内心就非常有挫折感。

  喻2:这个同修非常好,大家也很用功、精进,正知正见,过一段时间他不来了。(你心里就会嘀咕:)“他怎么不来了?什么原因?”心里就很难受,好像自己失去了什么一样,也有一种挫折感。

  不知不觉(总是)在熏习失落感、挫折感,人就会很麻烦。积累负面消息的感受就会越来越多。

  这都是不通达无我、不明白无常的道理。

  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肯定要散的。法会办得再好也要结束,晚会,三个小时、四个小时、五个小时,也会结束。这都是果相。

  果相也是因缘和合,众缘和合,也是无自性的。

【错误原因:不通因缘,只看果相】

   我们看到果相存在的时候(产生)成就感,看到果相分开的时候,因缘分离的时候,人就有一种挫折感,这就是对因缘、缘起不通达的表现。

   晚会办得成是有因缘的,办不成也是有因缘的。如下雨了,缺少一个因缘,气候不行,办不成;停电了,没有光明,也办不成;没有话筒、扩音器,都办不成。这都是有原因的。

  我们要探讨什么问题呢?我们要探讨的人、事、物都是跟我们的心有关。

  我们看到这些果相的时候,如何来认识它的价值?即:和合的时候,如何来认识和合的价值;分离的时候,如何来认识分离的价值。这是很重要的。

【不通缘起的其他现行】

  如果反过来,那我们的用心就会有问题。

  怎么反过来呢?

  喻1 如大家在一起,互相观过、障碍、排斥,一个事情自己想做又不好去做,别人去做了,我们看别人做不好就观过,观过的话,就种下分离的因。这样一念一念的熏习,熏习到最后就完了,你一直在观过。

  喻2 有时,某位法师或哪一位讲师讲课讲得很好,忽然间不讲了,就很难受。如果他天天在上面讲,你就会想:“他怎么天天讲这个内容呢?”又会有另一种心态。人的心都是非常无常的。

  喻3 有时,过去有的东西现在也有,不容易接受,如“怎么天天都上课?”;过去没有的东西现在有了,也不容易接受,例如“过去没有这么做,你现在为什么这么做?”

    丙三、看不清自己的心念的产生和变化——“魔术喻”

  人的心无常到我们自己都搞不清楚,就那么无常。 

  释迦牟尼佛悟道,从时空的维次上悟到无常的道理——无常迅速,非常非常快速。

  所有一切的业、烦恼,都是从心生、心造,然后受果报。

  喻:变魔术,一下子变出一只老鼠或兔子、鱼,你眼睛看不出来,想象也想象不出来。他随便一抓,一只兔子就抓出来了,你知道是假的,肯定是躲在什么地方,但是你看不出来。

  我们人的心念也是一样,它就这么想,你说它是怎么出来的,不知道。就是不了解自己的心,就是这么一回事。你说:“为什么会这么想呢?”不知道。想完了之后知道是对是错,但是为什么这么想,自己看不出来,没有这种观照的能力,观照不到。

     丙四、稀里糊涂,不识缘起

  任何一个法都是有自性的,“任持自性,轨生物解”。法任持了自性,我们才能有办法去认识它;法有了名言,我们才有办法去表达。

  但是法的本性是因缘有,自性无。

  如果我们颠倒过来,“因缘无,自性有”,这就麻烦了。

  “自性有”就是认知不变;“因缘无”,就是你看不到任何一个法是缘起的。这是不是人的认识上的问题?

  如果一个法我们能用因缘去观照,自然就没有执着了,因为我们看到的是一个缘一个缘,一个条件一个条件,就不会在这些缘上去分别、执着。

  如果不是这样的话,我们学了百法、经论,但是我们所讲出来的东西依然还是有我的,依然还是会变成名言所执,依然还是自以为是。

  自以为是,就是自己以为是,不是本来是或不是,而是我们自己认为它是,认为它对,自己认为它是佛法。

  诸法的差别性是很重要的,诸法的差别性是缘起。

  我们有时对一个事情解释不了,自己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常常就说“这是缘起”,这是错误的。缘起恰恰是能够说得清楚才叫缘起,不是说不清楚才叫缘起,那缘起就变成自己说不清楚的一个代名词了。缘起是有,自性是无。

  佛说缘起,他说得清楚,什么因导致什么果。

【教授:培养佛法力量面对种种境界】

  我们人在这些成就感、挫折感、失落感的境界、过程上,是否能够作为自己心灵提升的机会和条件、境界,就是非常重要的地方。

  如果我们有了成就感,就会越做越有兴趣,越来越努力;如果我们有了挫折感、失落感,就会想“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为什么做不好?我们内心为什么会有这些感受?”那我们就会提升、进步。

  如果不是这样的话,我们就走不出这些阴影。要么心很高,要么很失落。“今天做不好,今天又在空过,没有达到理想的目的”,人就会有失落感。我们看到别人都进步那么快,学得这么好,就会有挫折感。

  这样的境界都是很强烈的,我们肯定过不去。所以我们需要培养佛法的力量来面对这些名言。

   这些感受也可以说是在不相应行法的范畴。

   乙三、通过学习法相,破除我执来解决问题

     丙一、我执深重的表现

  释迦牟尼佛及过去的祖师大德们,他们悟到了凡夫心里的种种问题,不平衡、失调,所以就告诉我们怎样让我们的心态平衡,怎么把握这些规律。佛法就是告诉我们用心的规律。如果我们没有根据佛法善用其心,我们看到的、听到的就会出现很多问题。

  刚才说到盲人摸象,我们听也是一样。

【六根随自性执着而产生幻觉】

  常常,用功的人会听到别人跟我们说话,耳朵里听到什么声音,或者说什么菩萨给他说话,这是常常会有的。你不信,自己心静下来坐在那里不动,你去想:耳朵里面是不是有什么声音在说?这个声音就出来,你想什么声音什么声音就出来。这就是返闻闻自性。每个人都有闻的自性,你一听,怎么一只蚊子飞过来了?或者说,前面汽车的声音叫了,都知道。再听一听,自己的脉搏在跳动,自己的呼吸,都听得到。自然而然脑子里就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声音,没有也会想象出一个声音出来。

  只要你想听,就能听到声音;你想看,就能看到东西;鼻子想闻,就能够闻到味道。这就是人的分别,就是很奇怪的,这么分别就能分别出来。

  六根、六境、六识,你只要这么去分别,就能够分别出什么答案来。

【把自己所缘的感受强加给别人】

  我们还会把自己去分别出来这个答案当成别人也是这个答案,问题就会很大。

  喻1 打比讲,我们现在在佛堂中,(温度)三十度,有的人会觉得这个温度刚好;有的人会觉得三十度太热了;有的人身体不好,还觉得比较凉。你说到底是凉还是热?每个人的感觉、认识不一样。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会把我们六根所缘的部分当成别人也是这么认识的,别人也是这种境界。

  喻2 吃饭也是一样。你说:“你怎么吃这么一点点呢?”有时看别人,又说:“你怎么一顿吃这么多?”没有想到这个人就是要吃这么多,这个人只需要吃这么一点点就可以了。每个人的身体对食物的适应能力、情况、量都不同,我们有持午的,吃两餐的,还有吃一餐的。

  所以我们不能把自己的少分见解当成别人跟我们一样,或者说别人都应该像我们这样,这就会有很大的问题,就没有看到诸法的差别相。

  看到别人与自己不同,内心中的自性执、自性见解就会发生碰撞。人的很多不和都是因为见解的不同,见解的不同就是因为有执着。

  你执着“应该这样”,(就会以此要求别人)“你明明知道应该这样做,为什么不这样做?”其实你没有理解到,他根本没有搞清楚,根本没有这个概念,就不知道这回事。

   丙二、解决问题的方法:建立佛法的共同标准——“直播喻”

  我们对佛法需要重新认识的一个共同的标准,就是法相。如果没有这个共同的标准的话,怎么来通达诸法的实相呢?肯定你说你的,我说我的,他说他的,扯不到一块。

  喻就如我们做直播一样,必须大家都清楚怎么做最好,才不会有争执。刚刚开始的时候,大家各有不同的看法,都认为自己是对的,实际上我们每个人都只懂一点。如果来了一个高手,一下就明白了,每一步怎么做,一点问题都没有。

  学佛法跟这一模一样!我们刚开始有很多很多的问题,全是见解上的对立,如果来了一个大德,自然这些问题都不在话下,都不成问题。都是一样的。

【佛法名言是不会产生对立的】

  我们的见解上的执着以及名言方面的对立,常常都是这样的:我们内在的执着是佛法名相的执着,语言上的对立是世俗名言的对立——还不是佛法上名言的对立,佛法上的名言不可能会对立,布施、持戒、忍辱、四谛、十二因缘……不可能会对立。但谈世间法就容易对立。

  一对立,就会用外在的一些条件来逼迫对方接受。“你要这么听,你要这么说,你必须要跟我这么学”,让大家勉强地、威逼地(接受)跟自己一样的见解、观点、行为,这样,你自己很苦,被说的人也很苦。

  有时要你管学生,学生很苦,管的人更苦。(大家)有时不知道我们当法师、讲师,要去说别人,其实更苦。因为说别人还要考虑你说的对方听不听,接受不接受,讲多还是讲少,讲轻还是讲重,说出来有没有效果,等等,这些都是要考量的,都会造成我们心里的苦受。如果角色换过来,我们就会有体会。

  我们学这些法相,就是要建立大家都一样的对佛法的认知。

【如理认识法相殊为不易——颜色喻】

【起诤】你(也许会)说:“我们学佛的人怎么会不一样呢?对佛法的认识怎么会不一样呢?”

  喻其实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法相是心相,内心的相状。外在的物体也有相状,比如我们看到这个柱子,墙壁,是什么颜色?柱子是灰色的,墙壁是黄色的,桌布也是黄色的,怎么来表达这两种黄色的不同?我们穿的海青也是黄色的,虽然都是黄色,但这三种黄色差别非常大,只用一个“黄色”就不足以说明墙壁、桌布、海青三种黄色之间的差异,只有一样一样说。

  对人也是一样,只能一个人一个人说,不能说大家都怎么样,肯定不行;一个人也只能一件事一件事说,很难下结论说这个人怎么样,一下结论就会有问题,人家绝对不会接受;只能说你这个(事如何如何),而这个(事情)也只有搞得非常清楚去讲,才不会出问题,如果没有搞清楚去讲,都会出问题。

   这都是叫做缘起,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

【依照次第渐次通达法相——三种形相】

【物质的形相】我们常常会把一点当成全部,我们对物的形相都说不清楚。

  吃菜,你中午吃了什么菜?都不知道,忘记了。菜里面放些什么东西,什么佐料?你记得住吗?吃完了都不知道。人都非常无明,不是一般的无明。

【情绪的形相】人情绪的形相更复杂。

  有些人表面上看起来很开朗,其实内心很苦;有的人表面上看起来很苦,其实内心不苦,因为他内心有佛法,就不会苦。

   你是看不出来哪个人苦,哪个人不苦的,这都是内心的功夫,只有修行到了一定的境界才能看清人情绪的形相,情绪的形相比物质的形相要复杂多少倍,非常复杂。

【思想的形相——法相】人的思想的形相,即法的形相,就更复杂,更不容易看。

  只有从物质的形相、概念的形相、情绪的形相(层层深入了解),最后我们才会了解佛法的形相是什么。

【破斥不依次第的误区】

  一下子就说“佛法是什么形相”,这是不可能的事情!学来学去,我们只有更加无明。无明到什么程度呢?

  无明到:菜是什么我们也不知道,菜怎么炒的我们也不知道,菜从哪里来我们也不知道,这个菜放在那里会不会坏掉我们也不知道,米会不会坏掉我们也不知道,米应该怎么保存,面应该怎么保存,油应该怎么保存……也搞不清,也不去管它。这都是会有的(情况)。

  喻1 有时我们庙里面菜多了,这个菜怎么堆都是有技术的,堆不好下面的菜都烂掉了。(这都是)常常发生的(情况)。菜多了怎么处理?怎么让菜通风、透气它才不会烂,这里面都是非常有学问的。但我们认为这都是有别人管的,(我自己)不要去管那么多。

  喻2 但是有时候,别人多用一点水,你马上就起烦恼——(别人)刷牙的水多用一点,(你就会想:)“缺水还用那么多水!”

  一大堆菜放在那里也不管,视而不见,人家多用一点水,就起烦恼。

  喻3 人家吃饭没吃完,剩下两粒米,你就说“(要)下地狱!”

  你说这是一种什么心态?

  这些都是我们的一些偏差、错误、问题,都是造成我们生死轮回的原因,造成不和合、对立的原因。

   我们的内心变化是非常快的,转变是非常快的,我们内心世界都非常丰富。怎么样对外的形相认识清楚,物的形相认识清楚,人的情绪的形相认识清楚,再到心的形相认识清楚,最后到法的形相认识清楚,这样一个层次一个层次来提升,我们在学法的路上就会越来越稳定,就会越走越好。


{返回 学诚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大乘百法明门论 第十四讲
下一篇:大乘百法明门论 第十二讲
 把握大方向
 大乘百法明门论 第十六讲
 巨赞法师全集序
 认识人生系列开示之一
 法华漫话系列:法华经中王 人法俱殊胜——读《法华经·法师品》有感..
 大乘百法明门论 第十讲
 生处能熟 熟处能生
 人生宗旨
 认识人生系列开示之九
 法华漫话系列:广开方便之门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普贤十大愿王的现实意义[栏目:普贤菩萨·文集]
 要想认识世界,先要认识自己[栏目:心生菩提树·佛理小故事]
 我们的身本即清净坛城[栏目:蒋贡康楚仁波切]
 生命与信仰的探讨[栏目:圣严法师]
 怎样看待大一学生谈恋爱这种事?[栏目:宽见法师]
 珍惜生活(恒顺)[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念佛的修法[栏目:林钰堂博士]
 菩提大道[栏目:菩提道次第专题·主要解释]
 参禅要克服痛关[栏目:宣化上人]
 前行讲记 第五讲 前行备忘录-总说要义-三宝[栏目:大圆满龙钦宁提前行引导讲记]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