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大方等大集贤护经》讲记 大方等大集贤护分受持品第五
 
{返回 慈法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034

大方等大集贤护分受持品第五

对于任何一个教法,若不依经典来修持,来实践,来观察,我们就无所依从,尤其是世尊灭后,经典是我们所依的唯一法宝来源,虽有其他善知识设教,亦不离经典,若不如是,非世尊印可,非世尊直接宣化,多有不可信处,所以,经典是我等依护啊,我等行法之依护,我等成就出离沉沦之依护。在此,我们来看“受持品”何以宣化。

尔时世尊。复告贤护菩萨言。贤护。此众有人。今在我前。亲闻我说如是三昧。于我灭后。其所生处。还复得闻是三昧宝。虽闻不信。诽谤毁呰。远离善友。随逐恶人。贤护。复有一人。于善人所。闻是三昧。深妙经典。尚不生信。不以为实。不能开解。况恶人处闻是经典。宁能生信而复开解。何以故。贤护。诸佛如来。所言难信。诸佛世尊。智慧难知故。贤护。若当成就如是三昧。然后乃能于当来世。与诸众生。增长佛法。

世尊在此处作了一个授记说。我等能在佛灭度三千年之后,在此读诵、学习《般舟三昧经》,乃至实践般舟一法,实是世尊威德加持、我等宿世善根所显,切莫对世尊这个授记作泛泛之解,也不要作其他妄自推断,但看善根的成熟及利益能否现前,这甚为重要!世尊授如是记,为我等作增上方便,因为只有这样的三昧力才能真正得力于世间,真正饶益我们这个世间的世俗有情。在这个世间,多有学佛者,若在家、若出家,欲利益有情而不得力,何以故呢?无有三昧力故,无有智慧力、慈悲力故。

三昧力,是佛法得力世间的真实功德,所谓“人天之中,莫过于定力所摄”,即是说此自止之力能令人天得以安乐。十方九界有情各有所进趣,人趣于择取最为方便,是择取广大的一类生命,此类生命记忆超常,为许多其他生命所不及,因此其择取就特别广大,当发心修习菩提心时,于法则之择取就甚为方便。若以定力相摄,人类得大安乐,远离择取徘徊之苦,此苦是我们人类最大的自我损耗,往往一时若定若不定,若做若不做,若得若失,若是若非,若凡若圣……总在此处徘徊择取,有的人一生就浪费于此,无有一事能真正地决定下来,所以患得患失啊。天亦复如是,诸天多耽搁于五欲之乐,沉醉于五欲,满足于五欲,而不能自拔,若有大定力、通力者,能以其善巧摄化天类、令其向往,何以故呢?此定力光明远超诸天之光明。诸天皆有自身光明之相,不假于日月之光,不象人类有情需以灯光、日月之光借助而行、做诸事业,天类则不需,若是有禅定善巧、三昧善巧者,可以用大光来照射此类有情,令其进趣,所以说,诸有禅定者,大光威耀,照耀三千,诸天之类,亦来归顺。故行持般舟三昧者能利世间,若人、天能利,则于其他道的有情,决定能以善巧回施真实功德利益,如修罗道,喜于争斗,心生嫉妒,无有安稳,若有诸三昧功德力,则能令其得安稳乐,远离争斗、嫉妒之苦,那真是很苦的;又如对三恶道有情,亦复如是。对此我们是很容易观察到的。

复次贤护。有诸菩萨摩诃萨。若在家。若出家。闻此三昧。不怖不惊。不悔不退。不谤不毁。闻已随喜。生信敬心。决定真实。无复疑惘。读诵受持。思惟义趣。

例如我们现在的安居中,有诸多善知识喜于读诵,但也有诸多菩萨不喜读诵,读诵尚不愿意,怎么能行持这个法则呢?这是我们的善根尚被疑惘所蒙蔽啊,疑惘中多生恶缘,于善法不能信心守护,不喜此法,多于放逸心中行诸事业,所以失此摩尼宝,大家可以善自观察自心,不作其他评判,这样最为方便。

我以前在其他寺院中,经常问出家师父:“你喜于念诵,还是喜于念佛,还是诸种禅法的修持,或是喜于做诸事业呢”?百分之九十的人喜欢做诸事业,但事业散漫,随心所欲,多彰显习气啊,也即在自己的习气中多得安乐,可以纵容自己的欲乐,满足自己的愿望,随自己的心欲行诸事,所以于诸三昧不喜,于念佛不喜,于常住的功课不喜,而多喜福德,勤于杂务。这是现在特别突出的一个现象,百分之九十实在是不喜于实践法则,多喜于放逸自心啊,只要是有事业,就对读诵啊、行持法则啊,不屑一顾了,以事业为重、为大。诸事业亦需人做,那念诵、行法,谁来护持呢?若我们真是护持三宝而来行诸事业,心不放逸故,亦得不可思议的利益,但如果是为了放逸自心而行诸事业,那我们要善观察自心罢了,即自心何以举心动念?要自知自明啊。

贤护。如是等人。世尊悉见悉知悉识也。

此语不可思议!此加持力不可思议!多有众生,若在家学佛经典,若出家数年,不得佛法利益,滞留于抵触,多生骄慢,不能增上善根。何以故呢?不受诸佛加被故,拒绝善根增长故,有的人直接就否定三宝之加持,自以骄慢修持为增上,即自大、自诩啊。没有三宝的加持,即使旷劫的修持,犹如顽石,不能增长善根,哺育不了真正的生命。其实,从我们初发心修持,一直到成等正觉之时,皆离不开佛、法、僧三宝的加持,若是离开,此人何以成就呢?不过是自慢、自诩的成就罢了。在我们汉地,多有人以“自性本来具足”自诩,而不知三宝加持之增长善根的真实功德所在,所以于诸佛如来旷劫修持的大善根威德多有疑悔,于自慢邪心邪见多受其害,虽有多年相似学法,不能增诸善根,很令人惋惜!

贤护。诸佛世尊。云何见斯诸善男子及善女人。复云何知。又云何识。贤护。若能读诵受持思念此三昧门。如是之人。终不为恶。

世尊在此直接提示:多读诵思维这样的经典、行持这样的法则的人,依教而行,终不为恶。

不破净戒。不坏正信。不入邪聚。

在世间,世尊把有情类看作“三类聚”:三圣道者,声闻、缘觉、菩萨之类,是所谓的正定之聚;三善道之诸善恶有情,尚未抉择,业相徘徊,处于不定聚,如我们凡夫有情,多是不定聚;又诸邪见有情,必堕恶道,故三恶道有情为“邪定聚”,邪定者,其邪恶事业已经成就,在种种苦难之中不能自拔。

贤护。是诸善男子善女人等。必定深信。成就思惟。能分别成就思惟。于是法中。具足信心。常能读诵。摄持是法。贤护。当知是人。决不求少功德。亦不种少善根。

不贪图于声闻、缘觉之成,不贪图世间之乐,即不为“少善根”。

贤护。是善男子善女人。凡所生处或乏资需。然诸善根。广大不少。

虽表现出有所匮乏,实质所现“广大不少”。

贤护。是故斯诸善男子善女人。已于过去诸如来所。修行供养。种诸善根。

我们完全可以成熟自身宿世之善根,来行持此法,若是埋没宿世善根、荒废宿世善根,得遇这样的法则,则不生喜乐,多生疑谤。

于般舟一法的行持,我们要善观察自心,善观察周边有缘,如佛经典中所说,世人的善根状态、成熟状态、所守护的业相,十分清晰。

贤护当知。此辈非于一如来所。修行供养。种诸善根也。亦非于二三四五乃至十如来所。种诸善根也。亦非于百千亿数诸如来所。种诸善根也。贤护。当知此诸善男子善女人。已于过百千数无量无边诸如来所。修行供养。种诸善根。方得闻此念佛现前三昧。

此授记,是不可思议的加持、提携、推动的大功德力!若是信顺者,咸得成无上道,于无上道得成助缘方便,于心智发心得成助缘方便,此方便是佛所授记故,具大威德,具大力。若不相信此处,就会丢失这种大善巧功德。

闻已生信。心开意解。即以为实。无复疑惘。既获闻已。乐欲书写读诵受持。乃至为他广宣是义。

若以为实,其人必当守护行持。若不以为实,则疑惘必定生起。所以,在贪、嗔、痴、慢、疑、不正见中,疑根深重者于法不能抉择,于法不能深入,于法不能行持。我们现前大众深观自心,若不是为名闻利养,不是为慢心,不是嫉妒好强心来行持守护这样的法则,此人甚为不可思议,此心甚是不可思议,皆为诸佛所知、所见。如果我们是因为慢心、嫉妒心、名闻利养心、好事心来修持此法,那与佛法也不相应。

诸位善知识,一定要善于观察自心,不要草率地认许。有人说,我也行此法,为何不得大利呢?你看看自己是不是以名闻心、利养心、嫉妒心、慢心来修此法则的。修这样的法,的确应该矫换发心,如实信解,真实修持,则能出离三界,广利人天,若不如是,则陷入自己狭隘的慢心、名利心中。我现在经常会遇到居士这么说,哎呀,我走这个般舟,回家就是多富多贵,就少有障碍了,就可以在世俗中更好地生活了。这就同世尊前面所到讲的,拿一颗摩尼宝来贸一头牛一样,而这样的有情甚多,虽然他起码于此法则结了一个善缘,但于无上道究竟利益何时能现呢?这真是一个问号。

何以故。贤护。斯诸善男子善女人。往昔已于诸如来前。闻是三昧。读诵受持。以是义故。如来灭后。于最末世五百年终。法欲灭时。法将坏时。还当得闻如是三昧。闻即生信。无有惊疑。不退不没。生大欢喜。遍满身心。

世尊在许多经典中,都有“喜悦遍满身心”这样的说法,若人一生一世,或是多生多世勤苦地守护善根、供养于诸佛如来、发菩提心,乃至闻此三昧教言又生大欢喜,此喜悦感遍满于身心世界,则其人很容易与三昧相应。又有诸众生,闻贪、嗔、痴、慢、疑、邪见之法则而心生欢喜,又有诸寺院之好事有情,以出诸恶事、恶缘而欢喜踊跃,这就是所谓的“根性不一”啊,有的人闻法生喜、闻教欢喜,善根成熟故;有的则是闻恶性因缘而生喜,或人天悲哀之时,他也会欢喜的,为什么呢?恶性成熟啊。

读诵受持。思惟其义。为他解说。乃至一日一夜。行是三昧。

我们现在为什么要提倡一日一夜般舟行法呢?当然有许多人对此否定,比如我以前到一些寺院,即使较大的一些寺院,也有否定的,甚至一些很有名望的善知识们,也是开口就把这个法给否认了。那么世尊为什么反复宣化这个法的重要性,以及实践的重要性呢?就是为了成熟我们的善根。尤其在末世之中,诸众生善根薄少,于诸三昧法则所习者甚少,于诸通力修持者更少,少之又少,如地藏王《占察善恶业报经》所宣化,末世之中,诸众生于诸通力善巧无有识者,无有习者,而多喜于言说,多堕于事相,勤苦于事相,而不能深入法则,不得佛法真正利益。

贤护。若复有人闻此三昧。无有惊怖。亦不退没。不生谤毁。闻已随喜。即以为实。思惟分别。心开意解。

随喜之功德不可思议!因为善根福德因缘有成熟、不成熟、相应、不相应,你不行持这个法则,完全是可以的,但一定不能诋毁、阻止他人行持法则,这样的过失是无量无边的,因为蔽塞人的涅槃之道与逼人入于恶趣是一样的过失。因为过失深重,所以诸位善知识一定要善观察、思维,切莫丢失佛法的大利,因轻信慢心而谤疑佛法、毁于胜教。舍法、谤法之罪,其过甚大!我们不行法,不要阻碍于他人,更不能障碍、破坏他人行法之因缘!诸位善知识,这看着容易,实际我们在此处还是要很小心谨慎地观察自己的举心动念的。有的人一生可能就有唯一的一次行法愿望,久久地积聚自己的善根资粮,受到阻碍后,一次打击,终生难行啊。我们作为佛法的实践者、守护者,有福德因缘成就他人道业,其善根不可思议,但若是毁灭一个人的善根、行法机制,其恶业又何以描述呢?

诸位善知识,我们不得不思维,不得不观察!出家也好,在家也好,诸事业时时可以做、处处可以做,其实我们生生世世都在事业中,这些事业中有恶事业、善事业,也有所谓的无漏之事业;有利益世间、增益世间之事业,的确也有放逸无度、纵欲之事业;有罪恶、轮回之事业,也有毁灭佛法、诽谤三宝之事业,究竟我们在做什么事业呢?善自如实地透视自心,触摸自己心灵深处的那个发心,是最为重要!

但能为他暂时称善。所获福聚。尚不可量。况能读诵受持。勤思而行。为他广说。至一日夜。

不生谤疑,此人善根不可思议,若能为人言说,其人必然于诸佛功德有赞叹、随喜之心智。

贤护当知。是善男子善女人。因是事故。即便获得。过于无量阿僧祇大功德聚。遂得住于不退转地。随所愿欲。如意即成。

这是赞佛法不可思议功德,即随喜之功德而显现的不可思议之利益。在十大愿王修持中,有随喜功德之修持,不谤于他缘,随喜于修持,这样的人多得增上善根,如大家在寺院中有种种发心,因缘不一,但此随喜之心,切不可泯灭,谤法之心,切不可生起。有的人一念“猛利”心,就会生起谤疑,所谓“猛利”,就是自大、自慢、自认为,这样的心一生起,就会诽谤于法则,这是过激心智。

般舟一法,实在是最容易受人疑谤的法,因为多有行者不能于三昧迅速亲证故,或虽有相似善根但不能延续守护故,多令不行法有情生起疑惑。我做过对比,如在有些地方,大家比较勤苦、严谨地守护、相续地实践此法则,有人以调柔的心、随喜的心、赞叹的心去守护、供养别人的行法,这样周边人也会于此法生起爱乐、向往、喜悦的,而另有有情之行法令人疑谤、诋毁,何以故呢?在推广、实践这个法则的过程中,多生疑虑、游移之心,多在名利心的推动下来传播、实施此法则,故令众生疑虑。对此一定要细致地观察。

释迦牟尼世尊授记其所传之法有一万两千年的法运,在末法万年之后,其教法就灭尽,以待五十六亿七千万年后弥勒佛世尊降世来广弘传法。此授记即是说人的善根在减劫中逐渐消亡的过程。正法之际,诸众生善根成熟,闻法即证道。我们现在已经步入了万年之末法中,也就是后五百岁中,即正法末季,有情善根薄少、善根败坏故,多生骄慢与邪见。所谓邪见者,自染于法、自执于法、自诩于法,而堕于邪见。但由于是正法末季,世尊的正法依然流传于世间,善根成熟者亦得究竟利益,只是多有有情因善根薄少故,使法流失于当下,故称“正法末季”。末者,就是因为多有众生疑谤于法则,生于骄慢,于经教不信,于法无有实践,或多依附于佛法,行相似佛法,实是外道心智。世尊授记这个时代的佛教中,依附生存者甚广、甚多,更有波旬与其弟子发罪恶誓愿,许多外道都依附在佛教之中,我们看世间事就知道了。因此我们出家众实应该警觉,若不是佛弟子,不在释迦佛教法下守护誓愿、相续佛法者,必是波旬之子啊。何以择取呢?实际全在你心念善根的意向,

一般经典中的授记,是世尊以因缘法所观察,当然这不是定法,因为一切众生的善根也是不定的。有的有情发一念猛利的菩提心智,就能挣脱多生多劫的生死困惑,如释迦牟尼佛在因地,得见弗沙佛世尊光明相好,单举其足,七日赞颂“天上天下无如佛,十方世界亦无比,世间我今皆尽见,一切无有如佛者”,随喜赞叹佛之功德,无有疲厌,以此精勤功德故,逾越九劫,先于弥勒成佛。

弥勒世尊一步一个脚印走得很稳,在人寿八万四千岁,福德聚集之时、善根成熟之时,降生于世,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示现大威德。而释迦牟尼世尊多有委屈,虽然成佛,很多委屈,人寿百岁故。人生短暂,福德薄少,甚可怜悯啊,十方世界都不屑一顾我等众生,仅仅看一眼的时间,我等都灭掉了,无法惠顾于我等。所以,若我们再不精勤于法则,再用慢心浪费自己的生命,实在是可惜,因为旷劫难遇啊!人寿百岁,有释迦世尊在此浊恶世界宣化,我等能有福德听闻这样的教言,尤其在释迦佛教法之末季,那就更难了!此甚深教言,令我等得不退转啊,十分不易!虽有诸多行法,但若要于一生得不退者,十分难。所谓“不退”,是位不退、行不退、念不退,八地菩萨才有此功德,而此真正念佛人,真正随顺、向往念佛三昧修持的人,一生可以得不退转,实际与“即身成就”是同义异说罢了,因为三种不退就是成佛之功德啊,称为阿鞞跋致。以现在人的信念、意乐与愿望,若要得一生不退转,不行念佛一法,十分难得。多有世人疑惑于法则之外,徘徊于自己的业流之中,十方诸佛都在哀悯这类有情,如果没有遇到法则也就罢了,若遇法则,而遮止自心,蒙蔽法则,或遮止他人,这样的过患就十分大了。在此作一个提示。

世尊对五五百年各有授记,到末法一万年中,人修持甚难,为什么难呢?白法掩没,斗争坚固,自慢自诩故。这就是我们这个时代的风气,但这里是泛说,多有愚痴众生强化自我,以为这就是自我了,把这个东西认许为自己了,那就是确定自己是末法末季的、确定了自己的心智,如果这样,修法就太难了!是的,我们生活在这个末季时代,但怎么样来认取这个法则,全看发心!我们是随波逐流、混日子,还是不然,各自审观。

“遂得住于不退转地”,此“不退转”,实是八地菩萨所摄。我们一般说有两种求阿鞞跋致善巧,一者自己修持,于身报中断除见思二惑,证得阿罗汉果,得以不退转,何以故?无退转之机,住于应供之位;再者就是在菩萨道中,随顺佛愿,随顺佛力,习以净土教言,安住佛力摄化之载负,依佛力之住持,佛力无退转故,令众生进趣无上菩提,而无有退转,此即所谓净土法门易行之道。当然也有菩萨自力行法,如《因果经》所宣化,菩萨于三大阿僧祗劫中勤苦修持,行持不舍,无有迷失,一样可以得三不退转,这是三大阿僧祗劫勤苦熏修的结果。

贤护。其事虽尔。我今为汝更宣譬喻。明显此义也。复次贤护。譬如有人。取此三千大千世界一切大地。尽末为尘。复取一切草木枝叶。不问大小皆为微尘。彼人尔时。于彼尘聚。取一微尘。破坏分析。还令得作尔许微尘。然后复取彼一切尘。次第分析。皆令等彼初微尘数。贤护。于意云何。是微尘数。可谓多不。贤护答曰。甚多世尊。佛言贤护。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取前尔许微尘数佛剎。盛满众宝。持用布施。贤护。于意云何。彼善男子善女人。所获福聚。复为多不。贤护报曰。甚多世尊。然彼善男子善女人。因是事故。获得过彼无量无边阿僧祇福聚。佛复告言。贤护。吾更语汝。如彼善男子善女人。以尔许尘数佛剎。盛满七宝。持用布施。获如斯福。复有善男子善女人。闻此念佛现前三昧。暂生随喜。信心分别。以为真实。心开意解。读诵受持。乃至暂时为他解说。是善男子善女人。所获福聚。胜前施福。无量无边。非可称算。非可校计。非可思量。贤护。如是善男子善女人。闻此三昧。生随喜心。乃至暂时为他解说。尚获无量无边福聚。何况是善男子善女人。于此三昧修多罗中。如闻而信。如信而受。如受而说。如说而行也。

佛是真实语者、如实语言者、不异语者。多有善根薄少之有情于世尊教言不生喜悦,于自己的妄想揣度生真实想,所以不得善根,不得福德,不得成熟自身,为什么呢?不随顺佛教故,不随顺佛导故,不随顺佛语故,这真是到宝山而空手归啊,无所取用。大乘经典流传广泛,实际是如来宝藏,亦是心智宝藏,即是一切众生如来藏性心智之开显,若打开此经典,欢喜踊跃守护实践,那就是自身如来藏性的打开与成熟啊,此处你若是疑悔、轻慢、不以为然,那善根当下就散坏。

何处能成熟善根呢?诸位善知识应善观察,善思维。在我们汉地,有一个特别不正常的现象,即放轻经典,放轻世尊之说,对世尊所说言教多不生正信,不能爱乐守护,而不屑一顾,视经典不为珍宝,结果于如来所说珍宝之教闻若未闻、视若未读。真不知这是何因缘?若说善根不成熟,又何以得遇呢?希望诸位善知识鼓励自身成熟善根,鼓励自身放下己见,鼓励自身爱乐佛法僧三宝,若爱乐三宝,你对经典一定会生起珍宝想、难遇想、闻而勤习想,这实在是应该主动来引发的。

尔时世尊。为重明斯义。以偈颂曰

若以三千大千界  盛满七宝用行檀

我说彼福虽为多  不如闻经少功德

“檀”,就是檀波罗蜜,布施之意。以充满大千世界微尘数的七宝来供养,不如人闻经之功德,佛如是诚实言,我等若善根不成熟,不能生信,多有疑惑,乃至闻若未闻。有人闻法真是毛骨悚然,何以故?善根成熟,庆幸得见故,也就是引起了重视。为什么我们闻法不能生喜呢?多是世俗心熏染啊,以自己的知见蒙蔽自心,拒绝法之滋润,故不能滋养我等福德干枯之心。

菩萨为求多福聚  信解读诵复思惟

即闻到这样的法则,应该“读诵复思维”,这是激励与加持,引导我们进趣大善根福德因缘。实际上,世尊真是用了一切法,用了一切善巧,用了一切真实语,来导引我等走出自我。

解说修行念三昧  斯所获福过于彼

末三千界尽为尘  复分一尘等前数

尽取如是诸尘剎  盛满珍宝以行檀

诸佛所赞三昧经  单以一偈为他说

我言斯人获功德  超彼檀福不可量

若复为他具足说  下至一构牛乳间

思惟增广诸善根  何况长远无量福

一切众生尽作佛  净慧终竟证彼如

“一切众生尽作佛。净慧终竟证彼如”,如此法则是“十方诸佛悉皆现前立”三昧,一切众生于此因缘若能相应,则“一切众生尽作佛”,为什么能有这样的大福德因缘呢?实是此法不可思议广大教义的内涵所在。

假于亿数多劫中  说斯偈福不可尽

如释迦世尊因地说一偈“天上天下无如佛”,而先九劫于弥勒成佛,这样的案例即是发心勇猛所能成就之菩提。现在这个末世之中,发心勇猛者甚为稀少啊,我刚出家的时候,遇到昼夜不休息的出家人十分多,大家认为进趣于佛法是很自然的事,是自己的本分事,作为出家人,专门就要去修道,去证三昧、证菩提、证通力、证善巧,这是其专业,是很自然的事情,逐渐到后来,看到很多出家师父好象行法是给别人行的,学佛是给别人学的,短短几年中,差异就很大。一代一代人的修持,差异是很大的,所以过去的人调柔啊。以前我在一些寺院遇到一些老菩萨,他们都是通宵拜佛,而白天不论功课也好、出坡也好、为寺院服务也好,全都随众,吃的也都是一餐,他们很自然地勤苦耕作着,很欢喜也很平淡地守护这个事情,视其为本分。我们现在呢?稍行修法,慢心生起;稍有作为,自大生起;所以不能于法深入,迅速就遇到阻碍了!

不知道这个时代为什么变化这么急剧?对法则的爱乐发心的急剧变化,实在让人不能接受。于法的勇猛越来越薄少,于自大、自我身份的认许却十分猛利,也就是说想改变自己的身份、成个什么的心十分猛利。以前,十年、八年的沙弥很多,他们的确于法很用功,于自己的道业如何十分在意,而于改变自己的身份则不认为是自己的期望,那是师长、道友所督促的东西了。这个时代呢?于自己的身份十分在意,于自己的道业不屑一顾,这是最震撼人的地方了。身份再怎么改变,如果没有实质,又有什么意义呢?虚设而已,就象泡沫经济一样,吹得再大,还是要落实的。

还是希望大家真正在法则的实践上,在亲证上,一定要努力,勤奋地努力!在其他方面可以放放松,不必去过份地用力,尤其在身份的改变上,我劝诸位不要在上面努力,这种努力实在就同社会上的人一样:甲买了一套别墅,乙买了一台车子,后面的人就开始攀比,即使我贷款也要买台车子,也要买房子,要跟人比!在修持善根不成熟的情况下,你要身份就是借贷,是要背上大包袱的,因为你的善根不能如实,不能成熟故。很多人就在此处被压垮了、冲击掉了,三年、五年不能恢复。为什么提出这个呢?我感觉大家学佛要如实地自知,切莫浮夸,浮夸过来,自己还要返回来重新耕作、重新实践,还是得回头做,何以故呢?你往前面奔,而后面一片荒芜,没有实在的。

此处大家一定要注意。世尊一偈之福是不可尽的,释迦佛的确在这个地方做过实践,我等若不深思自己的发心,而在业相上染著,就多走弯路啊!

其间彼佛皆灭已  多亿数劫常广宣

终亦不尽彼福边  缘此深经四句偈

一切所有诸世界  四方上下及四维

满中众宝持与他  为求胜福奉诸佛

彼诸功德难可量  称计与诸世界等

其有闻受是三昧  善能宣说福过前

若人于此无迟疑  其于诸法亦明了

彼则永绝诸恶趣  能入胜寂三昧禅

世尊在此经典中,一直在告诉我们这个法则是一生不退之教言,是陀罗尼教,所以能了明诸法,总持一切善巧,所以能永绝诸恶趣,能入胜寂三昧禅。

彼若常能供养我  必受多福不思议

增长多闻证菩提  由思诸佛所赞定

今我语汝诚实言  当念精进莫放逸

对于现在这个世间的放逸,我们大家可以如实地思观。我们这个时代的人善于行放逸,精进心智稀少啊,往往只要有机会,就多想行放逸。

一心欢欣发勇猛  自然速证彼菩提

彼为供养百数佛  乃能受是三摩提

世尊还是在给我们授记。于此法则若证得三昧,称为“三摩波提受持者”。三昧、三昧功德安住,是为“三摩提”。三摩波提,即成就真实安住者,无用功善巧成就,具足一切三昧,不假用功。这里是进趣之说。

假于后世恐怖时  自当速证微妙定

若有见我与比丘  及汝大士贤护等

如是菩萨乐多闻  决定当得此三昧

若得闻此圣三昧  为他解释或书写

世尊对此三昧力,用宝三昧、圣三昧等数数称赞,不是虚假之说,也不是过量之说,实是相应、如实之赞叹。

是陀罗尼世尊叹  能证一切佛菩提

般舟一法,即“十方诸佛悉皆现前”三昧的修持,具一切法,具一切威德,何以故呢?见一切诸佛,则具一切善根、具一切法,因为一切法是一切诸佛所具、一切诸佛所总持、一切诸佛所传达故,因此见一切诸佛,就能成就一切法,故说入陀罗尼门,这是真实言、诚实语,不是虚设。多有于法徘徊者,遇此法应生信,应守护,应实践。

“能证一切佛菩提”,因为是“十方诸佛悉皆现前”三昧故,这样的大威德法则,我们此生此世能听闻,福德已经是不可思议,为诸佛所赞叹。若能闻得、信得、受得,福德不可思议,若我们能实践成就,那是什么样的功德呢?我们每个有情应该如实地审视,切莫轻易带过!因为闻到这样的法是甚难的,我们大家现在能见能闻,的确是善根的成熟,若法宝现前,你不能依从,那你依从的一定是自己的妄想!

过去人得一个法本甚难啊,我们都知道,世尊为半句偈而舍身,若是将此当成笑话,我们就会对法生不起丝毫的尊重,拿着法宝却视若粪土了。我们都知道,有三藏法师到了天台,对智者大师说:“你写的《摩诃止观》与《楞严经》甚为相应啊”,智者大师说:“真有如此经典吗”?三藏法师说:“有,其名者,《大佛顶首楞严经》”,于是智者大师就设拜经台,向于西方,十八年礼拜,欲见此经,而未见啊。我们现在哪一家没有《楞严经》?但又有几人珍惜、爱惜它呢?我们现在读到的经典,过去先贤为了读到而千山万水去西方取经,百去返者一二人啊!我们真是重法吗?诸位善知识,你真正重你的因缘吗?重,就是自重啊;尊,就是自尊啊;轻者,是自轻啊;慢者,是自欺啊。还是希望我们从心灵深处唤醒自己的觉悟,唤醒自己对法的爱乐,切莫草草地浪费自己的生命,日复一日地堕落下去、放逸下去!末世之人啊,遇法甚难!谁来扶助你?谁来成就你啊?

若人善思此三昧  一切诸佛咸共称

当得种姓及多闻  诸佛次第而演说

“得种姓”者,就是入如来种性,住佛法不退转地,不论是位不退转、行不退转,或是念不退转,此三不退转,唯阿鞞跋致所守护,唯念佛者所成就。

这一品给我们宣化“受持分”,唯因思维、正信而能受持,我们若珍惜法宝,一定能如实地受持;若不珍惜于此,犹如踏土而过,此法不能载负你。所以,诸位善知识,我们能遇此法宝,应当珍惜,应当爱乐,应当守护,应当实践!



{返回 慈法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大方等大集贤护经》讲记 大方等大集贤护分观察品第六
下一篇:《大方等大集贤护经》讲记 大方等大集贤护分正信品第四
 圆觉经讲记(圆觉要义) 第七集
 《大方等大集贤护经》讲记 大方等大集贤护分嘱累品第十七
 往生论注讲解 第二十六集
 圆觉经讲记(圆觉要义) 第六集
 慈法法师壬午结夏安居说法(续)
 圆觉经讲记(圆觉要义) 第二十九集
 药师佛十二大愿开示 六、莫令众生有所乏少
 圆觉经讲记(圆觉要义) 第二十集
 念佛如何观心用心安心(二零零九年结夏安居佛七开示)
 开启心灵如意宝藏(三)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我想问梵高的艺术境界已达到了一种极致,那他能不能感悟一些佛理呢?[栏目:索达吉堪布·问答释疑]
 《说妙法决定业障经》辑要[栏目:海涛法师弘法讲义-2010年]
 重伤立见功效[栏目:大悲咒感应事迹]
 三主要道甚深引导笔记·开妙道门[栏目:贺继墉居士]
 芽菜希望的种子[栏目:这样吃最健康]
 天台心钥:教观纲宗贯注(圣严法师)[栏目:天台宗简介]
 人间佛教之禅观所缘──依菩萨净行入甚深法界(释性广)[栏目:人间佛教]
 漂流儿传奇[栏目:佛经故事选辑-女性的故事]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