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菩提道次第广论 奢摩他 第16讲
 
{返回 菩提道次第广论·奢摩他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673

《广论奢摩他16》

讲授:雪歌仁波切2007-10-05

就得到无上佛果珍贵宝而言,在我们身口意三门里,主要是指内心证悟的功德,逐渐增长增广之后,到达佛陀的果位。关于这部份,在佛陀开示的典籍里提到过,成佛的道路有资粮道、加行道、见道、修道、无学道,这些道路的功德不是讲身口的功德,是讲内心的功德,这些五道的功德是根据内心的功德来划分、解释说明的。

同样的道理,下士、中士、上士的道路,这些道路的内容讲的也是内心功德的差别。除此之外,并不是讲身体语言方面的功德,也不是按照这个方式来做分类的。

因此之故,应当重视我们内心的功德,逐渐逐渐进步,之后,就会成就佛果。应该是这个样子的。我们前面解释很多内容,上次谈到内心证悟的功德产生。总而言之,下士、中士、上士道路,一切证悟的功德要在内心产生的话,首先要依靠的是心,透过等持所得到的住分,靠着住分使胜慧的功德,逐渐增长进步,靠着止和观这二个的能力,慢慢的使自己证悟的功德逐渐增长增广。

在《解深密经》也谈到,一切乘门的功德,由止观而来。当然这里讲的不是正式的止观,「止」主要是指内心安住的部份,以及不涣散,靠着这个部分使内心的功德增长增广,之后,正式产生胜观的功德,在止和观双运之下,不断的努力之后,就得到内心地道功德增广增长。这是《解深密经》里所谈到,我们现在所要讲的是安止的学习。

安止的学习,主要是讲内心的住分。要得到内心的住分,要透过等持,透过等持的实修,得到内心住分,这部份至尊仁波切在《广论》「修止方便」做了解释说明,透过这方面的闻思修,希望内心能够好好的学习止观,内心的住分能够得到,之后,能够得到正式的胜慧。没有得到要使它得到,得到的要不断的增长增广,之后,经过下士、中士、上士的道路,地道的功德逐渐的增长、增广,最后成就佛果,广大利益众生,有这种了解,产生这个动机之后来学习教法。

上次谈到系心于所缘,系心在所缘的对境上来观修,在此之前要做什么?这是上次所解释的部份。内心要得到安住,安住的等持要怎么去成就?这是讲内心住分的部份。靠着内心能够坚固的安住,才能够产生正式的胜慧,这都是我们所要实修的内容。

首先,要得到坚固的住分,要透过等持的观修,在等持观修之前,先要了解等持有什么功德?因为先知道功德好处,内心会产生强烈的兴奋欲求,追求的想法,但内心如何产生勇悍热切追求的想法,要如何思惟才能产生呢?这是上次所讲述内容。

上次主要的内容是讲一切的功德,特别是内心住分的等持,以及所产生胜慧的功德,止观双运的功德,特别是现在讨论的等持观修,由安止(等持)的观修,最主要的目标是希望将来能够缘取空性,然后缘取空性来做分析,产生胜观,为了达到这个目标之故,因此我现在来修安止,这是在正式实修安止之前,要先了解有这个功德好处,有这个目标,在这个了解之下来修安止。

前面谈到「尤由依止,能生通达如所有性毗钵舍那,速疾能断生死根本」,特别是依于安止之故,才能够产生缘取空性的胜观,以缘取空性所产生的胜观,才能够断除轮回的根本。这是依于安止产生胜观,由胜观产生了空慧,能断掉轮回的根本,这是了解它的功德利益,由了解功德利益,我要来学习,那种渴求热切兴奋勇悍的想法,当然就会非常的强烈。

所以知道未来我能够缘取空性,之后,产生胜观,能够断掉轮回的根本,这时候要实修的想法,当然非常强烈,生起勇悍的想法,兴奋的欲求,在这个情况下,安住在所缘的对境上来实修,就非常好了。这是上次所谈到的内容。

系心于所缘的内容观修,此时开始缘取对境,进行观修的时候,所缘取的对境是什么?又要做说明了。第二住所缘,前面是安住所缘,前面要先做什么,这都做完了!之后,当然正式安住在所缘上,怎么来修呢?开始做说明了,一、明心住之所缘,二、心于所缘如何安住。

首先要说明清楚,心住之所缘对象是什么?这个了解了,心缘取对象之后,怎么安住在上面呢?分成二项。其中第一项,总建立所缘,总体来讲所缘的理论是什么?第二项,明此处之所缘,现在个别所要缘取的对象是什么?

第一项总体来讨论所缘的对象是什么?这又分成三项:一、正明所缘,说明所缘的对象是什么。二、显示何等补特伽罗应缘何境,什么样的实修者,应当缘取什么样的所缘对境。三、显示所缘异门,异门不同的类型,所缘的对境不同的类型。

首先第一个:「如世尊言修瑜伽师有四所缘,谓周徧所缘,净行所缘,善巧所缘,净惑所缘。周徧所缘复有四种,谓有分别影像,无分别影像,事边际性,所作成办」,关于四种所缘的部份,佛陀在佛经及许多的典籍里曾经开示过,主要是《声闻地》,在《解深密经》讲述安止的那一品也是谈到这个内容。

周徧所缘又分成四种,这四种我们大略作一个解释说明,可能笼统先讲解一下,大家比较容易了解。周徧的意思,就是指周徧于任何的法,当缘取任何的法进行实修的时候,这四个情况都可以包括在里面做解释。缘取任何一个法,进行观修的时候,现在所谈的周徧所缘的缘取方式,都可以做解释,在它的上面都可以形成,都可以用这个缘取的方式来做实修。

有境去缘取对境的时候,不管缘取任何一个法,现在所谈到的缘取的方式,一定包括在里面,都可以来进行这个实修,都可以在任何一个法上达成,如此来做解释的。因此在缘取一切法来做实修,这个方式都可以包括在里面,所以名称上就称为周徧所缘,当然这是笼统的解释,大家可能不是很容易了解。

举一个正式的例子来讲,可能大家比较容易了解,譬如缘取五蕴来做观修,把五蕴当成所缘境。之后,缘取五蕴来做观修,也可以用有分别影像、无分别影像、事边际性、所作成办,在五蕴上就可以有这四个所缘对象来进行,在五蕴上可以形成这四种情况来进行,跟五蕴的情况一模一样,徧及一切法都可以这样做。譬如缘取补特伽罗、瓶子、柱子,缘取任何一个法,它的缘取方式,这四个项目都可以来进行,因此就称为周徧所缘。

我们要先把书里面内容作一个解释说明,因为如果不看书的内容,直接作解释说明,可能大家更糊涂、更不容易明白。我们先把书里面字面上的意义作一个解释,大家字面上一看就知道了,之后,再把里面的意义归纳,再作一个解释,那就了解了,更加深入啦!所以我们现在首先一定要先看书本里的文字,先把书本里的文字作一个解释。

现在谈到四种所缘,就是经和论所谈到的四种所缘,四种所缘里面,第一个周徧所缘,周徧所缘又分成四个,这四个项目至尊仁波切怎么划分呢?首先就能缘的心来讨论,二种影像的所缘,就是有分别影像和无分别影像,周徧所缘有四个,为什么分成有分别影像和无分别影像这二个?这是从能缘的心来讨论,因此分成二种。

接着,就所缘境,安立事边际性(351页第二行)的所缘,就果安立所作成办(351页第四行最底下)的所缘。所以讨论到有分别影像、无分别影像的所缘,这是从能缘者(能缘的心)来讨论。讨论到事边际性,这是从所缘的对境来讨论,如果讨论到所作成办,这是从果方面来讨论。因此周徧所缘分成四种,这四种至尊仁波切所作分类,就分成从能缘心来讨论、从所缘对境来讨论、从果来讨论。

从能缘心来安立怎么做解释?第一项从能缘心来讨论,就安立二种影像的所缘,初、是毗钵舍那所缘,二、是奢摩他所缘,毗钵舍那是胜观,奢摩他是安止,首先胜观所缘取的对象,称为有分别影像所缘;安止所缘取的对象,称为无分别影像所缘,这二项就是以有分别影像、无分别影像,来做区分的,这个区分不是从对境来讨论,是从有境方面来讨论。从有境缘取对境的方式,在此情况下称为有分别影像、无分别影像,所以是从有境缘取的方式来做讨论。

除此之外,不是从对境来做讨论,为什么不是从对境来做讨论呢?一切万法都是胜观所缘取的对境,一切万法都是安止所缘取的对境,譬如空性是不是安止所缘取的对境?是啊!是不是胜观所缘取的对境?是啊!无常是不是安止所缘取的对境?也是啊!是不是胜观所缘取的对境?仍然是啊!因为应当是止观双运配合之下来进行禅修,这是非常重要的。

因此,一切万法既是安止所缘取的对境,亦是胜观所缘取的对境,可见能不能说这个对境是安止所缘取的对境,这个对境是胜观所缘取的对境,不能这样讨论。因为一切万法也是安止所缘取的对境,也是胜观所缘取的对境。可见前面谈到这个分类,分成安止所缘对境、胜观所缘对境,这不是从对境来讨论的。因为一切的对境也是安止的对境,也是胜观的对境,所以不能从对境上来讨论,这是安止的对境,这是胜观的对境。

不过安止所缘取的对境和胜观所缘取的对境,应当有所差别才对嘛!应该不太一样,应该有所分别,这个分别应该从有境来做分别,不应该从对境上来做分别,一切对境既是安止的所缘对境,也是胜观所缘的对境。当缘取对境的时候,能缘的心本身伴随着检查分析的方式来缘取的时候,在此情况下称为胜观所缘的对境。如果缘取对境的时候,能缘的心没有伴随着检查分析,没有做任何的检查分析,直接缘取安住在上面,这时候的所缘对境称为安止所缘的对境。

这里谈到,初、是有分别影像,是胜观所缘,二、是奢摩他所缘,是无分别影像,是安止所缘的对象。伴随着检查分析来做分析的时候,这时候所缘的对象称为有分别影像。假设不伴随检查分析,直接缘取对境来观修这是修安止,此称为无分别影像的所缘,这时候的所缘是按照有境来做分类的,不是根据对境来做分类,这个差别要了解。

安止所缘、胜观所缘的对境都是同一个对境,在同一个对境,怎么会分安止所缘的对境和胜观所缘的对境呢?可以啊!就是当缘取对境的时候,缘取的方式伴随着检查分析来进行缘取的话,对境就称为有分别影像。假设缘取对境的时候,没有做检查分析,直接安住,以这种缘取的方式来进行,这个对境就称为无分别影像所缘,这是从能缘的心来讨论。

这里讨论到有分别影像和无分别影像,所讲是有分别和无分别。有分别,这里不要把它解释成谛实执着的妄念,不是的,这是属于坏的妄念,藏文有时候都有很多的涵义,藏音「南巴豆巴」就是「南豆」,有好几个不同的意思,但无论如何「南豆」的意思,就是对它的行相作一个分析,如果这句话从坏的、不好的方面来讲的话,称为妄念;如果对这个行相做一个分析,从好的方面来讲的话,就是检查分析,都是同一个字。

「豆巴」就是观察分析的动作,这个字本身就比较麻烦了,从好的方面也可以解释,从坏的方面也可以解释,「南巴豆巴」如果从坏的方面解释,就是很多的妄念,但是不管从好的方面解释,从坏的方面解释,总之,一定是做一些分别判断。譬如把它判断成这是好的、这是不好的,就是把它的行相作一个分析,这是「是」、这「不是」,这是「好的」、这是「坏的」。

假设从坏的方面来看,我们会说它所进行的判断分析都是错误的,这种情况之下把它列入坏的,这就是妄念。从好的方面来看,所做的分析是很纯净正确的分析,如果是一个很正确的分析,内心的了知就会不断的进步。但是不管好的也好、坏的也好,共通的特色都是分析。

譬如我对坏的方面分析,这是我的同党(同一派),那是对方(敌对的那方),那不是把行相分成二种,这是一个错误的分析,这是颠倒错乱的了解,是受到无明控制影响而进行的分类。因为从万法实相的情况来看,并没有固定不变的敌对的那一方(我瞋恨的对境)存在,也不会有我固定不变的亲友(贪恋的对象),没有嘛!从实相来看是没有嘛!可是在我受到烦恼的控制下,我自然就会进行这种分类、分析,这种分类、分析是属于坏的,我们就称之为妄念。

但是如果从好的方面来讲,是对于对境作一个正确的检查分析,还是称为「南巴豆巴」,所以这个就比较麻烦了,从好的方面也可以解释,从坏的方面也可以解释。可是这里不要把它解释成「谛实执着」,是指对于对境作一个正确的分析,伴随着这种分析来进行的时候,这是胜观所缘的对境,这是有分别影像,是伴随着分析来进行的。

中国话讲到分别心也是一样的情况,一般我们讨论分别心,主要是指坏的、不好的,但是在好的方面也有分别的,譬如佛也开示这是善的、这应当要学习的,这是不善的、这是坏的、这是应当要丢掉的,佛不是也做这样一个分别一个开示吗?从佛所开示的内容看不是也有分别,佛当然也有分别,佛也进行分析,且把它分析得很清楚,但这种对于对境的分别,不是受烦恼颠倒错乱的控制而进行的,是把实际的情况区分清楚,做一个解释说明,这就是好的方面。

现在这个段落也是这个样子的,这个段落讲的是顺着实际的情形,来做一个检查分析,做一个分类,这是从好的方面来说。所以这是属于好的分别,这是有分别的情况之下,胜观的所缘对境,这是前面谈到的有分别、无分别解释完毕。

再过来还有一个就是「影像」,有分别影像的所缘对境,无分别影像的所缘对境,为什么称为影像呢?前面有分别、无分别解释完毕了,为什么又称为影像呢?当修安止和修胜观的时候,缘取对境来进行观修,所缘的对境,不是根门识所缘的对境。假设是缘取根门识所缘的对境来修安止和修胜观的话,等于是修根门识,所以安止和胜观进行观修所缘的对境,不是根门识所缘取的对境。如果顺着根门识缘取对境,而止和观也缘取这个对境观修,那不是等于修根门识了吗?没有意义嘛!如果这样的话,止观所缘的对境到底是什么呢?这个所缘的对境不是根门识所缘的对境,那是什么呢?

譬如以佛像为例,首先佛像是根门识所缘的对境,根门识缘取对境后,这个对境在我们的内心也会出现一个影像,之后,再缘取内心所出现的影像,作为所缘的对境来修安止、修胜观,所以在我们内心所出现的对境,不是正式的对境,正式的对境应该是根门识所缘的对境,根门识所缘的佛像,那是正式的对境,真正的对象。可是在根门识看到了之后,缘取这个佛像之后,在我们内心也会出现这个佛像的影像,之后,我缘取内心所出现这个行相,专ㄧ安住在上面的话,是修安止,对它来进行分析是修胜观。

因此之故,止和观所缘的对象,不是正式的对象,不是根门识所缘的对象,是根门识缘取这个对象之后,在我的第六意识上面所形成的一个行相,这个所形成的行相,才是我修止和观所要缘取的对境,所以止观所缘取的对境,是在我第六意识上所出现的行相,因此之故,把它称之为影像。

影像的意思就是指不是真正事物的本身,只是事物的一个行相而已,事物的行相显现出来。同样的道理,修止和观所缘取的对象,不是根门识所缘取正式的事物,是根门识缘取这个对象之后,对象的行相在我的第六意识上显现出一个行相,之后,我再缘取这个行相,来修止和观,因此之故所修的对象就称为影像。

看书本至尊仁波切所谈到的,言影像者,为什么称为影像呢?因为「非实所缘自相」,不是真正去缘取所缘的对象自己本身,「唯是内心所现彼相」,在修止和观的时候,言影像者,不是缘取根门识所缘的对象本身,那是缘取什么呢?缘取内心所现的彼相,就是正式的内相本身,在我们第六意识上所出现的行相,是第六意识上所出现的显分,缘取这个显分来进行止和观的观修,进行观修是缘取在第六意识上面,所呈现出来的对境本身显现出来的行相,是对境显分的部份,靠着这个部分来进行观修。

因此,不是缘取根门识所缘的对境本身来进行观修,一般而言,缘取根门识所缘对境来做观修,那是观修根门识,在未成就佛果之前,根门识不会增长进步,成就佛果的时候,根门识才有增长进步,在没有成就佛果之前,根门识不会有任何进步的,但是第六意识可以进步。

第六意识的进步透过止观的禅修,会不断的进步,因此,我们现在是从第六意识来进行观修,观修的时候,观修的对象是在第六意识所出现的显分(出现的行相那个部份),不是缘取根门识所缘的对境本身,不是的,所以是「唯是内心所现彼相」,彼:就是根门识所缘的东西,根门识所缘的对境在自己内心(第六意识)所出现的行相,「由缘彼相」就是第六意识显分的部份,「正思择时」,缘取第六意识的显分,进行分别思择,因为有进行分析、分别思择之故,把它称为有分别影像;如果心缘取第六意识所出现的显分,缘取它来进行观修的时候,假设不伴随分析、思择,直接安住在上面,就称为无分别影像。

以缘取导师佛像进行观修为例来说明,上面也可以安立有分别影像,无分别影像,怎么安立呢?缘取导师佛像,不过不是缘取根门识所看到的导师佛像,是导师佛像在第六意识上所出现的行相,缘取第六意识上所出现的导师行相来进行观修。假设伴随着分析检查来进行观修,此时称为有分别影像;缘取第六意识所出现的导师的行相,之后,缘取祂来进行禅修的时候,不伴随检查分析,专一安住在上面,没有任何的分别,这时候称为无分别影像。所以在佛像上可以安立有分别影像所缘对境、无分别影像所缘对境。

同样的道理,一切万法都可以如此安立,分成这二种对象来进行,因此就称为周徧所缘。这是缘取一切万法都可以来进行。其次就观修者自己(观修本身)而言,有境本身进行观修的方式不是用有分别的方式,就是用无分别的方式来进行观修,不可能超出这二者之外,所以一切的观修都包括在这个分类里面,因此名为周徧所缘。这里要了解的是,什么是有分别?什么是无分别?为何名为周徧?原因何在?这个内容,我们要了解。

就影像这个字的意思而言:不是缘取根门识对境来做观修,是靠第六意识来进行观修,靠着第六意识上所出现的行相(显分)这个部份,来进行观修。一般而言,我们追逐根门识的对境而去,这个习惯很强烈,力量很强大。所以耳朵稍微听到一些内容,脑袋开始想很多很多,追逐而去,眼睛看到一些影像之后,开始追逐而去,就想很多很多。可见我们的内心本身追逐根门识的对境,这种习惯非常强烈,这是心思涣散的主因,这是心思追逐根门识对境而去,导致心思严重的涣散。

所以实修的时候,前面谈到过,要收摄根门,即指此意。收摄根门的意思,是指不要追逐根门识的对境而去,要收摄根门,收摄根门之后要做什么?要缘取第六意识上所出现的行相,缘取此行相来进行观修,所以称为影像。

讨论到影像时,要了解的内容即收摄根门非常重要,为何收摄根门非常重要呢?因我们的习惯很强烈,一直追逐根门识的对境而去,由此内心的妄念纷飞非常严重,现在要把这个停下来不要这样做,应该好好的重视第六意识,运用第六意识好好的进行观修四谛十六行相的涵义是什么?菩提心的涵义是什么?或者在第六意识出现导师的行相,再缘取此相来进行观修。总而言之,要靠第六意识所出现的对境来进行观修,不要追逐根门识的对境而迄。这是这里所谈到影像的时候要了解这些内容。

不过在讨论影像时,当然不是指根门识所缘对境事物自己本身,影像应该是对境事物在第六意识所出现的行相,缘取这个行相来进行观修。不是缘取对境事物自己本身,如果这样讲,那是什么对境事物,在我们第六意识所出现的行相,当作这里所称为的影像呢?一般而言,一切万法在我们内心所出现的行相,都当做影像来做实修,当然也是可以的。如果按照这里所谈的周徧的话,一切对境在我们内心第六意识出现一个行相,缘取这个行相来做观修,当然也称为影像,一切万法的行相都可以。

不过至尊仁波切进一步来做说明,课本351页,「又此影像为何所缘之影像耶」,这里所讲的影像,是什么所缘对境的影像呢?谓是五种,此即350页倒数第四行「如世尊言,修瑜伽师有四所缘,谓周徧所缘,(后面就是三种所缘),净行所缘,善巧所缘,净惑所缘。」这就是这三种所缘对境,这很多种,它在第六意识所出现的行相,来当做影像。

351页第一行「又此影像为何所缘之影像耶?」是什么对境的影像呢?「五种净行所缘,五种善巧所缘,二种净惑所缘之影像」这三种对境类型就很多了,总之,净行所缘,善巧所缘,净惑所缘,这三种对境里面各各有好几项,这些对境在第六意识上所出现的行相,缘取这个行相来做观修,所以这些对境在第六意识上所出现的行相,才是我们这里所讨论的影像。当然一般讲影像的话,一切万法在第六意识所出现行相都可以,不过这里特别指出很具体的例子,实际上禅修时所用的三种类型,就是净行所缘,善巧所缘,净惑所缘,这些对境在第六意识所出现的行相,才是这里所讲的影像。

从能缘有境来讨论,分为有分别影像所缘和无分别影像所缘,这讨论完毕了。再来讲第二种,就所缘境来安立事边际性的所缘,周徧所缘有四种,有分别影像所缘、无分别影像所缘,第三种事边际性所缘,这是这里所要谈的。至尊仁波切把「周徧所缘」分成三种情况,第一种从能缘者的角度来讨论,第二种从所缘的对境来讨论,就是四种所缘对象的第三种事边际性所缘对象。

至尊仁波波切从所缘的对境来分类,从所缘对境来讨论事边际性的话,怎么来说明呢?所缘的对境有什么情况呢?在每一个所缘的对境上都有如所有性、尽所有性。就所知的万法,就每一个所知上面,它自己本身都有二谛的性质。这是月称菩萨《入中论》所言「就万事万物,以名言心进行施设是世俗谛,以究竟抉择的心去安立是胜义谛」,万事万物就是一切所知,每一个所知的上面,假设我用名言抉择的心去看它的话,会了知世俗谛的部份;用胜义抉择的心去看它的话,就会了解它胜义谛的部份。

所以就对境(所知)而言,每一个所知,每一个法上面,它自己的本质,一定分成粗的面貌、细的面貌,粗的情况是什么?细的情况是什么?细分的情况是胜义谛的理论、粗分的情况是世俗谛的理论,所以每一个对境都有二谛的理论,这就称为事边际性。事就是万事万物,亦即《入中论》所言:「假设以名言抉择心去看的话,会看到粗分(世俗谛)的情况,假设用究竟胜义抉择的心去看,会看到细分的情况,这是胜义谛的部份。」

关于二谛的理论、二谛的性质徧一切所知,一切万法之上都可以讨论二谛,因此之故,它的名称就称为周徧所缘。因为在每一个所知上面,都有二谛的理论,二谛的理论徧一切所知上面,所以称为周徧所缘。这里最主要讲的就是二谛的理论,广论所谈到二谛理论的部份是,就所缘境立事边际,「事」是实有法,就是万事万物,「此有二种,如云唯尔更无余事,是尽所有事边际性,如云实尔非住余性,是如所有事边际性」。就是如所有事边际性和尽所有事边际性,事边际性就是一切实有法的某一个性质,尽所有的性质和如所有的性质,这是二谛的理论。

每一个所知上,一定有如所有的性质、尽所有的性质,在实有法上面全部都有,二谛的理论徧及一切所知,一切万法之上,所以就称为周徧所缘,就是这里所说的事边际性。

就一切的所知每一项上都有二谛的理论存在,就世俗谛的理论称为尽所有性事边际性,「如云唯尔更无余事」,唯尔,仅仅就是这个样子,再没有其他的实有法,唯尔更无余事是指,譬如依于善业生出快乐的果,依于不善业生出痛苦的果,依于集谛生出苦谛,依于道谛生出灭谛,关于这方面的理论,都是尽所有事边际性。

尽所有事:即是好的、是坏的,是这样子、不是那个样子,唯尔更无余事,唯尔这个样子,不是另外一个其他的情况。因此之故,譬如说一切所知,可以包括在十八界来讨论,或包括在十二处来讨论,或一切有为法可以包括在五蕴来讨论,或者四圣谛可以包括轮回和涅槃的万法,这种说法即是世俗谛的理论。

世俗谛的理论即是说此是因,由此因生此果,此是所应断、此是所应取,它就是这个样子,非常肯定决断的理论。此即是因,此即是果,此是所应取,此是所应断,这方面的讨论即是世俗谛的理论,也就是尽所有事边际性。总而言之,在名言上所进行的这些肯定决断,这是好的、坏的事,或者不是,名言上所进行的肯定,唯尔更无余事,很肯定是这个样子,不是其他的情况了,此即称为尽所有事边际性。这是名言上所进行的决断,这是属于世俗谛的理论。

譬如举例来说,就瓶子来讨论关于世俗谛的理论,瓶子是色法并不是非色法,它也不是非瓶子,这是尽所有事边际性,这是在名言上所作的一个决断。但是如果就瓶子去讨论,它的显现是什么样子?实相是什么样子?从究竟实相来分析,它显现的情况跟实际上的情况又不一样,如果从这方面来讨论分析,就变成「如云实尔,非住余性」它实际上是这个样子,不是其他的性质,这方面的讨论,就是如所有事边际性。

如所有事边际性这部份是指不是从显像的部份来讨论,是要看细分实相的部份,这是属于胜义谛的理论。也就是「如云实尔,非住余性」,实际上是这个样子,它的实相是这个样子,非住余性,不是其他的性质。所以这二个讨论就不太一样了。

譬如就瓶子,这是瓶子,它是一个色法,它不是非瓶子,它也不是非色法,这种讨论就是「唯尔,更无余事」它是瓶子,不是非瓶子,所以唯尔更无余事。

但现在不是讨论瓶子的显像,显像上瓶子显现为一个我恒常成立,好像看起来显现是这个样子,不过在实相上它是自性涅槃,是空性,所以「实尔,非住余性」实际上的情况是这个样子,实相上是这个样子,不是属于其他的性质,不是像它显现出来的性质,这是从如所有事边际性来讨论,就变成二种了,尽所有事边际性和如所有事边际性。

譬如唯尔更无余事,这是瓶子不是非瓶子,实尔非住余性,实相上是自性涅槃是空性,非住余性,不是它显像的样子。这二种说法不一样,一个是尽所有事边际性,一个是如所有事边际性,这二者就不同了。

就一切万法,五蕴、十二处、十八界、四谛都可以包括,进行这种分类都是由名言的心来进行,这个分类就是唯尔更无余事,是尽所有事边际性,这是名言上所作的分类。但假设就每一个法自己的实相,前面的这些分类,它的实相上只有一味,因为万法都是空性,就证悟空性(了空的心)而言,万法都是一味,在了空的心去了知万法,不会分成这是所应取,那是所应舍,这是苦谛,那是集谛,在了空心上面不会进行这种分类。在了空心上不会分这是五蕴的部份,这是十二处的部份,那是十八界的部份。因为五蕴也好,十二处也好,十八界也好,这一切全部都是空性,就了空的内心而言,了悟到它空性的部份,这一切在空性上完全都是一味的。所以不能够再把它分成这是五蕴,这是十二处,这是十八界,这是应取应舍,没有这样一个分类了,这是从实相上(空性方面)来讨论,

从空性实相上会成立它没有自性存在,从它实相上而言自性不能成立,不能够把它指出来,这是从空性来讨论,如果这样就会变成实尔非住余性

其尽所有性者,谓如于五蕴摄诸有为,譬如一切有为法都可以包括在五蕴里,或者一切万法都可以包括在十八界及十二处,四谛尽摄一切所应知事,这是应该取的你要知道,这是应该舍的你应当要知道,所以应取、应舍都应当要知道的,应取、应舍都包括在四谛里。一个解脱者而言,这些都应当知道的,一切应舍都包括在苦谛、集谛里面,一切应取都包括在道谛、灭谛里,就解脱者而言,这一定要知道。所以取舍也好、涅槃也好,包括在里面,就解脱者而言这是所应知事,应当要知道的,因此唯尔更无余事,没有其他者。

所以有为法包括在五蕴,之外没有其他者,或者万法包括在十二处,之外没有其他者,包括在十八界,之外没有其他者,或者除了四圣谛之外,就没有其它应取、应舍要知道的事情,所以说唯尔更无余事,因此这是从名言上来进行分类,这部份称为唯尔更无余事,是尽所有事边际性。

如所有性是指前面讨论到的有为法分成五蕴,或者一切所知,一切万法,一切所缘而言,就它们而言进行分类,分成五蕴、十二处、十八界,这是名言上的分类。作完这个分类后,再仔细分析它的实相,一切有为法的实相上不能再说有五蕴了。因为一切有为法,五蕴、十二处、十八界,实相的部份就是空性,空性的部份是一样的,所以在一切万法上分成十二处、十八界,这个分类是名言心上来进行的。

名言上进行分类的每一个法,从它的实相上来看都是一味,空性,所以万法就算分成四圣谛(包括应取、应舍),就实际上而言,应取、应舍都是空性,空性这部份是一味,不能用手指头指出来这是应取、这是应舍,因为它是空性,所以称为实尔非住余性

实尔非住余性,是如所有性,谓彼所缘,实性真如,理所成义,是指用逻辑推理分析到最后一定可以成立它的真如性,它的空性,(实性是真实性,真如是它的空性),所以称为实尔非住余性。


{返回 菩提道次第广论·奢摩他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菩提道次第广论 奢摩他 第17讲
下一篇:菩提道次第广论 奢摩他 第15讲
 菩提道次第广论 奢摩他 第11讲
 菩提道次第广论 奢摩他 第49讲
 菩提道次第广论 奢摩他 第34讲
 菩提道次第广论 奢摩他 第28讲
 菩提道次第广论 奢摩他 第46讲
 菩提道次第广论 奢摩他 第66讲
 菩提道次第广论 奢摩他 第19讲
 菩提道次第广论 奢摩他 第21讲
 菩提道次第广论 奢摩他 第35讲
 菩提道次第广论 奢摩他 第6讲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藏传净土法 第七十九课[栏目:藏传净土法学习讲记]
 宣隆大师传 43、轮回安息塔的建筑[栏目:宣隆古创迦韦大师·宣隆大师传]
 护持正念[栏目:普巴扎西仁波切·微教言]
 神通 Miraculous Power[栏目:佛教徒信仰的是什么 What Buddhists Believe?]
 相应136经 热灰烬经[栏目:相应部 22.蕴相应]
 燃指的真正含义?它是否与刺血抄经有相同意义?[栏目:妙祥法师·开示问答]
 自性作佛[栏目:达真堪布·微教言·2013年]
 有人看到流浪狗仅仅布施一些食物;有人有食物而未布施,仅仅内心发愿这条狗未来往生极乐世界,请问这两种情..[栏目:上师瑜伽精要之每日一问]
 须弥山[栏目:圣严说禅]
 当观时节因缘[栏目:禅林衲子心]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