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摄大乘论讲记 第二二卷
 
{返回 净界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223
第二二卷

请大家打开《讲义》第六十九页,「庚二、遍计所执」
 
我们在修唯识观的时候,把一切法分成三相:依他起相、遍计所执相跟圆成实相。前面一科的「依他起相」,它的基本定义就是:「谓阿赖耶识为种子,虚妄分别所摄诸识。」也就是说,依他起相根本生起的因缘,必须以阿赖耶识为种子,它必须从阿赖耶识所变现,不是从第六意识的虚妄分别心捏造出来的。阿赖耶识在变现依他起诸法的时候,有三个因缘:第一个是我见的种子,第二个是名言种子,第三个是有支的业力种子。这三个法──我见、思想跟业力,来主导我们有为诸法依他起苦乐的变化。这三个当中,我们从本论来看,这思想是居于主导的地位。
 
过去有一户山上人家,这个人家是三代同堂,后来老一代往生,就到山下请一个风水师来看地理,看应该埋葬在哪一个地方比较吉祥。这个风水师从山下千里迢迢的走到山上,很辛苦、流很多汗,这户山中的人家,就准备了热开水来迎接。古时候的乡下人比较有人情味,思考也比较周到,恐怕远方来的客人,喝开水太急躁而烫伤舌头,就在热开水前面铺上一层粗糠,薄薄干净的粗糠,希望他喝的时候嘴巴稍微吹一下。但是风水师他一上来非常的口渴,看到开水上面有一层粗糠,不知道这个涵意,就以为这户人家没有诚意:我这么远来,那么口渴要喝开水,你把水洒一层粗糠!在这个瞋心驱使之下,他就给他安立一个不好的风水。这不好风水葬下去以后,经过了三年,这风水师有时候想起来,也觉得自己不应该这样做,虽然对方是不礼貌,但也不必下这么大的报复。所以他怀着愧疚之心,希望把凶恶的风水改一改,来作一些补偿。他三年后又重新回到山上,上去一看:唉呀,不得了!这山上的房子越盖越漂亮,不但没有被恶风水所伤害,好象更兴盛了!这户人家看到风水师来,非常感激说:你真是我们的恩人,我们这个风水葬下去以后,果然发达。风水师就说:三年前我来的时候喝开水,你为什么洒一层粗糠呢?他说:远方的人来喝水都很急躁,容易烫伤嘴巴,所以我们习惯性就洒一层薄薄的粗糠,希望他慢慢的喝,保护舌头。这风水师说:唉呀!一念的慈悲心,转凶为吉。
 
第二二卷
 
中国的五术之说,的确在因缘法当中,有很多好的磁场、不好的磁场;但是依他起的法来说,你要永远记住,你的内心是重要的主导者,你的内心在生命当中所扮演的角色,是不可以忽略的。今天你站在一个不好的风水,它释放出比较沉闷、不吉祥的磁场;但是你所释放的是慈悲心、菩提心,这个名言种子的力量是不可以忽视的!这个思想,在整个生命当中,是居于主导的地位。所以佛陀在经典当中,不只一次的开示我们:「诸法意先导,意主意造作。」整个法是内心来宣导、来主导、来主宰的。所以我们在研究依他起的时候,你不能忽略了思想,当然业力也是很重要,还有我见;但在这三个当中,能够主导我见,也能够改造业力的,这个思想是不可以忽略的。这地方有一个问题:这个思想,一个善良的慈悲心跟一个邪恶的自私心,的确能够主导依他起,那我们怎么培养一个好的思想呢?这当中就说明为什么会有不好的思想?我们为什么会有私心?这个就应该研究遍计所执性。我们善良的慈悲心到底被什么所障碍?这个地方讲到「遍计所执」性,有二科:「一、问;二、答。」
 
庚二、遍计所执(分二:辛一问;辛二答) 辛一、问
 
此中何者遍计所执相?
 
辛二、答
 
谓于无义唯有识中,似义显现。
 
什么叫做「遍计所执相」呢?简单的说,在整个依他起的因缘法当中,它本身没有真实的自我跟真实的法,它都是假藉思想、业力所变现的一个生灭变化之法,它没有真实的体性,叫做「无义」。「无义」怎么有呢?是一念心剎那剎那的作用,所以剎那剎那的显现。在「无义唯识」当中,我们感到一个相似的我相、法相的法出现,而这个相「似」就是不真实,我们自己捏造出来的我相、法相,就个就是「遍计所执相」。这个遍计所执相,古德说叫做「情有理无」,在情感上是存在的,但在真理上是不存在。其实依他起相主要是阿赖耶识,依他起相是有情众生的一个因果相,你过去有什么思想、有什么业力,得一个这个果报,这个果报又有什么样的思想?我们在因果的相续变化当中,我们习惯性的认为有一个我:诶,由我去造作善恶的因地,以后也是由这个我去承受果报。而我相的生起安立做遍计所执相,这个就是我们在修止观所必须对治的。就是说它本来是没有真实体性的一念心识的作用,这当中我们捏造一个我相、法相的相似自体出来,而这个我相、法相就是遍计所执相,就是我们要对治的。我们看下一科:
 
庚三、圆成实相(分二:辛一问;辛二答) 辛一、问
 
此中何者圆成实相?
 
辛二、答
 
谓即于彼依他起相,由似义相,永无有性。
 
什么叫「圆成实相」?就是我们在整个因缘所生的色心诸法的依他起相当中,我们对于这「似义相」,这个「似义相」就是遍计所执,相似有。遍计所执就是在依他起的这些因缘果报当中,捏造一个我相、法相的体性出来;而当我们对这个我相、法相,修习我空观、法空观加以对治,使令它恢复到「永无有性」,恢复到一种毕竟空寂的平等体性。而这种毕竟空寂的平等体性,这个「永无有性」出现的时候,叫做圆成实相,就是二空真如之理,或者叫二空平等之理。这个「永无有性」不是说依他起不存在,而是遍计执这种我相、法相的这种对立相消灭了,这个时候安立做圆成实相。
 
有人就问:圆成实相这个二空真如,跟小乘的空性有什么差别?小乘的空性,它不依止一心而安立。从大乘的角度认为:小乘的空是心外求法,它离开这一念心有一个
 
法存在,这个法叫做空性,他的心进入到空性,把整个第六意识消灭掉,所以他的空性是不能有生命现象的,他认为没有生命现象;其实是有生命现象,有阿赖耶识。但是对阿赖耶识,他也无所谓,它安立在无覆无记他也无所谓,所以小乘的空性是没有明了性的。而大乘的圆成实性是有明了性的,它是依止依他起的一念心性的角度,把一念心性当中的我执、法执消灭掉,这个叫做圆成实相。他在依他起的一念心识当中,把无明这一部分拿掉,恢复它的本来面目,这个叫做圆成实相。所以圆成实相是安立在现前一念心性,它是一个有明了性的东西,所以随时能够生起他受用的功德。
 
《大乘起信论》上说:什么叫真如、圆成实相?「是故一切法,从本以来,离言说相,离名字相,离心缘相,毕竟平等,无有变异,不可破坏,惟是一心,故名真如。」前面都是否定,否定言说相、名字相、生灭变化的对立;最后建立「唯是一心」的观念,你不能离开一念心性来谈空性,否则就会落入断灭见。就是你不能去消灭第六意识,当你消灭第六意识的时候,你整个菩萨道的菩提心、六波罗蜜,所有生命的妙用、所有生命的价值统统消失掉了,你那个清净的依他起也被你消灭掉,那你要转变阿赖耶识就变成不可能。所以我们在研究圆成实性的时候,要把小乘的空性加以比较,它是不能够去破坏依他起的。所以蕅益大师在修唯识止观,他开示说:什么叫唯识止观呢?简单的讲:「遍计本空,依他如幻,谓之圆成实性。」遍计本空,观察我跟法,我们所执着的自我跟所受用的法,那个真实体性是不可得,遍计本空;但是依他起,你不能消灭它,你要转变它,把不好的思想变成好的思想、不好的罪业改成善业。所以大乘佛法是偏重在「转识成智」,小乘佛法的修行观念是「灰身泯智」,这个地方大家要弄清楚。看「己二」的「广释二相」:
 
己二、广释二相(分二:庚一广依他起;庚二广遍计所执) 庚一、广依他起(分二:辛一释;辛二成) 辛一、释(分二:壬一释十一识;壬二释唯有识) 壬一、释十一识(分二:癸一自性;癸二差别) 癸一、自性
 
这以下就详细、广泛的解释依他起跟遍计执,前面是一个略说,这以下是「广」说。这个地方为什么没有把圆成实放进去呢?其实圆成实并就没有离开依他起,讲依他起的时候,是讲它所表现外在的有为法,而每一个有为法的本性都是我空、法空的,其实就是在显圆成实。先看「广依」,广释依他起,这当中有「释」跟「成」。「释」是解「释十一识」跟「唯识」的道理。先解「释十一识」,解释它的「自性」跟「差别」:
 
此中身身者受者识,应知即是眼等六内界。 彼所受识,应知即是色等六外界。 彼能受识,应知即是眼等六识界。
 
我们前面说过,六根、六尘、六识叫做整个依他起的体性,它一个主要的体性就是有情众生的色心诸法。
 
癸二、差别
 
其余诸识,应知是此诸识差别。
 
其他的六个「诸识」,包括你的时间、空间、数量、苦乐,这个都是在形容十八界的差别,所以依他起相就是宇宙人生的森罗万象,一切的有为诸法都叫做依他起相。
 
壬二、释唯有识(分二:癸一辨无义;癸二解妨难) 癸一、辨无义(分三:子一牒标;子二喻显;子三比成) 子一、牒标
 
这个地方是说明依他起相是怎么来的──是由阿赖耶识的心识种子所变现的,离开一念心识无有少法可得。先说明它是没有真实「义」理,再「解」释它的「妨难」。先看没有真实义:
 
又此诸识,皆唯有识,都无义故。
 
前面讲的十一个识,宇宙人生的色心诸法,它的内涵其实就是我们一念的心「识」所变现,离开了一念心识,就「无」有少法可得,所以它没有一个真实的体性,没有一个真实的「义」,这个就是唯识的基本理论,叫做「唯识无义」。我们先解释「唯识」,再解释「无义」。
 
唯识学在观察一切法的时候,认为我们的见、闻、觉、知所出现的一切法,都是心的作用,而这个心的作用分成二个层次:一个是能缘的心,一个是所缘的境。能缘的心叫做见分,所缘的境叫做相分,而这个都是心的作用。就是我们这一念心,它一动就变成见、相二分,不管是能缘的心,跟它心中表层所现影像的相分,都是一念心。就像这个镜子,镜子上面的影像也是属于心。我们举个例子来说,比如说佛像,我们每个人看佛像,没有人真正看到心外的佛像,没有一个人看到。就是你的心跟佛像接触的时候,你是先转成你自己心中的影像,每个人的心就像镜子,你取到自己的影像,你只能够在你心的影像当中,去了别这个所缘境,你看不到你心外的佛像,不可能。所以每个人取到佛像的相貌是不同的,一百多个人,随着个人的福德资粮、思想、善恶、你对佛像归依的程度,这个佛像表现在每一个人的心中是不同的。就像月亮,虽然月亮只有一个,因为每一个脸盆水的平静度不同,它显现在每个脸盆的月影就有不同。所以我们没办法去受用心外的法,不可能!你只能受用你心中的影像,你不可能去攀缘心外的影像。我们每个人都活在自己的心中,活在自己的阿赖耶识当中,在那个地方造业,然后又变现果报,然后你又在自己的果报里面造业,都是在心中的影像造业、受果,你跳脱不出自己心中的影像,不可能,这个叫做「唯识」。
 
为什么「无义」呢?就是这个法都是生灭变化的。今天你是一个人,你用人的心识去看佛像,你看到这个佛像;哪一天你到天上去,你看到这个佛像,你看到的不是这样一个小的佛像,你看到的是大的佛像:所以这个影像的显现是变化多端的。「无义」就是说,它没有真实不变的体性,剎那剎那变化。可能你今天看的佛像,跟明天看的佛像是同一个,你今天的心情跟明天的心情来取这个佛像又不同,所以它是「无义」,没有一个真实而不变的法存在。就像流水一样,它不断的变化相续、相续变化;但是在每个点当中,你的确感受到一个影像让你受用,这个就是「唯识无义」的道理。这在后面会详细的说明。这是先作一个总标,以下用譬「喻」来显「现」,先看「问」再说「答」:
 
子二、喻显(分二:丑一问;丑二答) 丑一、问
 
此中以何为喻显示?
 
丑二、答(分三:寅一举喻;寅二正释;寅三释难) 寅一、举喻
 
应知梦等为喻显示。
 
「唯识无义」是一个非常深妙的道理,有没有比较浅显易知的事相来作譬「喻」呢?有,「应知梦等为喻来显示」。我们可以用这个梦,用做梦来比喻一切法是唯识无义的道理。这以下说明这个梦为什么能够比喻依他起的唯识无义。
 
寅二、正释(分二:卯一释梦喻;卯二释等言) 卯一、释梦喻(分二:辰一释喻;辰二合法) 辰一、释喻
 
「正释」当中,先解「释梦喻」,再解「释等」,梦等。先解释「梦」,再解释「等」。「梦」当中有「释喻」跟「合法」。先「释喻」,我们看为什么说「梦」:
 
谓如梦中,都无其义,独唯有识。 虽种种色、声、香、味、触、舍、林、地、山, 似义影现,而于此中都无有义。
 
比如说做「梦」,做梦当中有很多人事的因缘出现,你在梦中扮演一个角色,可能是一个男人,也可能是一个女人,做了很多的事情;但是这些都没有真实的体性,因为你还躺在床上,根本没有任何的行动。那为什么有这些人事呢?就是你一念的梦心所显现出来的,那一念做梦的心,它表现出很多的人事。在这梦心所显现的,有很多庄严的颜「色」、美妙的音「声」、种种气「味」,还有种种「触」,冷、热的感觉,还有很多大小的房子、山「林」、大「地」、高「山」,这当中都好象有真实的东西存在,其实这些都是唯识「无义」的,都是你一念的梦心所显现的,里面没有真实自体存在。
 
比如说:我们在「梦中」,感到有人请我们吃饭,在梦中也的确有吃饭的饭香、有饱的感觉,这种感觉我们不能说没有,这是依他起;但是它是「无义」的,没有真实的体性,你醒过来的时候,诶,他是一念的梦心所显现的!宇宙人生都是这样,每一个人的人生都是一场梦,这一场梦做完了,再做下一场梦、再做下一场梦。但是我们要知道,你研究唯识学,你不能说依他起性不存在;依他起虽然没有真实不变的体性,但是它有暂时存在的假名、假相、假用,这一点不能忽略。梦也有梦的感觉,只是它是暂时的。所以梦的意思就是它是存在,但是不真实。
 
辰二、合法
 
由此喻显,应随了知一切时处,皆唯有识。
 
所以从梦中的道理,我们可以「了」解到:我们人生在「一切」的「时处」当中,都是一念的心「识」所变现的,没有真实的体性,就像我们做梦是一念的梦心,那平常也是一念心。我们很难理解一切法是心,我们只在自己心中的影像造业。彻悟大师提出一个很重要的理论,当作我们一个很好的思考,他说:你想想看,我们不要讲太长,就讲你今生好了,你今生刚开始来人世间是怎么来的?一念的心识妄动!你要不动,你不可能来投胎的。那你来投胎的时候,你假藉父母的遗体,其实主要是你一念心来投胎的,你来的时候是一念心,一念明了的心识而已。那你走的时候是怎么走的呢?你离开三界的时候,也是一念的心识离开你的肉体。好,彻悟禅师说:你来的时候是一念心,生命的开始是一念心;离开的时候也是一念心离开,那中间是什么?(呵──)中间是什么?还是一念心的作用啊!所以我们每一个人都活在自己的一念心当中,不断的去做种种的梦。不过这个地方有一点值得注意:这个梦的比喻,比如说我们现在有一百多人同时做梦,你做你的梦,他做他的梦,彼此之间的关系,《楞严经》说:「非和合、非不和合。」你说二个梦完全和合,其实不见得!他造他的业,你造你的业,他在他自己的心中造业,你也在你自己的心中造业,这个是各个不相知的,所以非不和合;但是彼此之间会互相的刺激,你也可以帮助他,他也可以帮助你,所以也不能说完全不和合:就是非和合,但是也非不和合。每一个人的梦境当中,的确能够相互作用;但是每一个人真实造业的时候,你只在自己心中的梦造业,你不可能跑到别人的梦去造业,不可以。比如说我去赞美某一个人,其实你今天心中先出现某一个人的影像,你对他生起种种好的赞叹,他也没什么差别,是你自己在造业,因为你不可能跑到心外去造业,不可能。说你做梦的时候,你整个活动范围,都是在你的梦境里面。
 
所以说我们一切时处,都是一念心识所变现,而我们就在这一念心识当中,「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你在一念的心性当中,对三宝恭敬,这个心性就出现安乐的果报;你在一念的心性当中,起贪、瞋、痴烦恼,你伤害不到别人,结果你在内心当中,累积了罪业,这个罪业带给你痛苦:我们不能离开自己的心识去造业,不可能!这个就是所谓的梦,就像你不可能跑到你的梦以外去造业,不可能!这个就是依他起相是唯识无义的,只有一念的心识,但是它的体性是空寂的。
 
卯二、释等言
 
什么叫「等」呢?
 
由此等言,应知复有幻诳、鹿爱、翳眩等喻。
 
这个「等」就包括了魔术师的「幻」相、口渴的「鹿」去追求阳焰、「翳」病的人看到空中有花一样,都是不真实的东西,虽然有,但是不真实。这个地方是用「梦」来譬喻依他起相,这以下问难:
 
寅三、释难(分二:卯一难;卯二释)
 
 
卯一、难
 
若于觉时,一切时处,皆如梦等,唯有识者,如从梦觉,便觉梦中皆唯有识,觉时何故不如是转?
 
我们平常在「觉」醒的时候,感到「一切时处」跟「梦」一样虚妄不实,只「有」一念心「识」所变现。我们平常在梦的时候,当然不知道这件事;但是我们「从梦」中醒过来的时候,我们能够回忆,知道这个「梦中」的影像,是一念的心所变现,梦醒的时候,我们知道刚刚在做梦。但是为什么我们凡夫在「觉」醒的「时」候,感觉不出这一切法是心所变现的呢?说梦能够譬喻「唯识无义」,但是我们怎么感觉不出一切法是唯识无义的道理呢?这个观照为什么不能生起呢?
 
卯二、释(分二:辰一标答;辰二例齐) 辰一、标答
 
真智觉时,亦如是转。
 
其实我们根本没有从无明大梦觉醒,所以不知道一切法是「唯识无义」,要一直等到「真」实「智」慧显现的「时」候,这个「唯识无义」的道理才能够真实转生。就是说我们活在这个有所得的无明大梦,要能够生起「唯识无义」的观念,要靠智慧的──醒梦之道在于真实的智慧生起。
 
辰二、例齐
 
如在梦中,此觉不转;从梦觉时,此觉乃转。如是未得真智觉时,此觉不转;得真智觉,此觉乃转。
 
就像一个人「在」做「梦」的时候,根本不知道自己在做梦,要一直等到「梦觉」醒了,哦!才知道刚刚是一场梦。宇宙人生亦复「如是」,当「真」实的我空、法空的「「智」慧没有生起、遍计所执性没有对治之前,我们不知道「唯识无义」的道理,我们认为心外是有真实的法可以追求的;要一直等到「真」实「智」慧现前,破除了遍计执,这个唯识无义的道理,才能够真实的「转」生,因为我们没有真实离开无明大梦的范围。就是说我们凡夫,一个梦接一个梦、一个梦接一个梦、一个梦接一个梦,虽然它不真实,但是它有它宛然相续的力量。你今生做一个「人」的梦,来生做一个「天人」的梦,或者「三恶道」的梦,每一个梦当中,你都感到很真实。为什么呢?因为我们没有去破除这个梦的障碍点,就是遍计所执性。这以下「比成」,当中有三段:「问、答」跟总「结」。
 
子三、比成(分三:丑一问;丑二答;丑三结) 丑一、问
 
其有未得真智觉者,于唯识中,云何比知?
 
这个地方有一个问题:我们生死凡夫,都活在自己的执着当中,这个执着的一个很大的困扰,使令我们很难从生死大梦当中觉悟出来,我们在还没有得到「真」实「智」慧之前,对于「唯识」无义的道理,如何作一个「比」量得「知」?怎么比量得「知」呢?这以下回答:
 
丑二、答(分二:寅一标;寅二释) 寅一、标
 
由教及理,应可比知。
 
透过「教」法的学习,而「知」道这其中的道「理」。教是能诠,道理是所诠,我们解释一下。这个道理是没有文字相的,比如说:一个医生,他明白身体结构的道理,他心中有这个道理,他把道理传递给你,告诉你要去读医学院……,很多的文字,他要假藉文字的沟通。等到七年毕业以后,他告诉你很多很多文字,然后你把文字加以消化思惟以后,哦!你心中的道理跟他心中的道理完全一样。他的道理要输送给你,要假藉文字的教法。佛菩萨亦复如是,这个甚深「唯识无义」道理,是存在每一个诸佛菩萨的心中,他可以自受用而产生觉悟;但是这个道理要传递,必须假藉文字。这个文字的记载,他把这个道理放在文字当中,弟子们经过教法的闻、思、修,也能够产生相同的道理,就个叫做比量得知。看解「释」:
 
寅二、释(分二:卯一教;卯二理) 卯一、教(分二:辰一十地经;辰二解深密经) 辰一、十地经
 
解「释」当中,先解释「教」,再解释「理」。「教」当中有二部经:第一个「《十地经》」,第二个「《解深密经》」。先看「《十地经》」:
 
此中教者,如《十地经》薄伽梵说:
 
如是三界,皆唯有心。
 
佛陀说:整个「三界」的因缘果报,其实都是一念「心」所变现的。我们经常说:「流转三界中,何处是依怙?」我们要求依怙之前,要回光返照一下。祖师们经常说:「流转三界中,是谁在流转?」「我在流转啊。」错!是一念心在流转。我们从依他起,我们在三界流转,这是事实;圣人是在涅槃,这也是事实:果报是不同的。但是我们要想:「三界流转,是谁在流转?」蕅益大师经常讲:「流转三界者谁?参!」(哈──)你要去参这个问题。就是一念明了的心识在流转,它不断的生灭而变化、变化而生灭,造不同的业,变现不同的果报,一个梦接一个梦、一个梦接一个梦,直到你明白道理以后,那个梦境才真实消失掉。前面的《十地经》是《华严经.十地品》,看「《解深密经》」:
 
辰二、解深密经(分二:巳一举经;巳二引文) 巳一、举经
 
又薄伽梵《解深密经》亦如是说。
 
以下引用「《解深密经》」的文字:
 
巳二、引文(分二:午一第一问答;午二第二问答) 午一、第一问答(分二:未一举事问;未二依理答) 未一、举事问
 
谓彼经中慈氏菩萨问世尊言:诸三摩地所行影像,
 
彼与此心,当言有异?当言无异?
 
讲到这个心,它有能、所的差别。弥勒菩萨「问」佛陀说:在禅定的「心」中,它有一个所攀缘的影像,比如说你念佛,心中有佛号的影像,那这个能攀缘的「心」、这个能念的心,跟我们所攀缘的这个「影像」,是有差异的?还是没有差异的?提出这个问。看回答:
 
未二、依理答
 
佛告慈氏:当言无异。何以故? 由彼影像,唯是识故。我说识所缘,唯识所现故。
 
「佛告」弥勒菩萨说:其实能缘的心跟心中的影像是没有差「异」的。为什么呢?都是一念心所变现的。所以佛陀说:心「识」所攀「缘」的影像,其实它不是外来的影像,是自己心中显「现」的影像。你心中自己显现一个影像,然后你在这个影像里面去攀缘,你不可能去攀缘心外的影像,这个我们前面已经说过。再看第二个问答:
 
午二、第二问答(分二:未一设难更问;未二释理重答) 未一、设难更问
 
世尊!若三摩地所行影像即与此心无有异者, 云何此心还取此心?
 
我们能缘的「心」跟所缘的「影像」是相同的,既然都是相同的,为什么「心」能够攀缘自己相同的影像呢?自「心」还能够取自「心」呢?这以下就回答:
 
未二、释理重答(分三:申一正释;申二举喻; 申三合法) 申一、正释
 
慈氏!无有少法,能取少法。 然即此心如是生时,即有如是影像显现。
 
从圆成实性来说,没有「少法能取少法」,都是我空、法空的真理,从真实义来看是这样子。但是从依他起的角度,的确我们这一念心一动的时候,他内「心」当中有不同的业力,他就会在自己的业力当中,显现一个心中的「影像」,然后你在你影像里面去攀缘。所以《楞严经》上说:「自心取自心,非幻成幻法。」就是我们为什么会造业?就是你自心去攀缘心中的影像,然后对你的影像可能产生贪、或产生瞋,然后在那边造业,在「非幻」的空性当中,创造一个「非幻成幻法」,创造很多的虚妄的梦境出现,生命就这样出现了。就是从本性来说,没有真实的法能够取真实的法;但是从因缘上来说,你心一动,你的心会自己就出现很多的法,让你自己来受用、攀缘。这以下讲一个譬喻:
 
申二、举喻
 
如质为缘,还见本质,而谓我今见于影像,及谓离质别有所见影像显现。
 
比如说你照镜子,你以自己为本「质」,看到的是自己的「影像」,你自己看到你自己。不知道的人,见到自己的影像以后,他还以为「离」开了这个本「质」以外,
 
另外有一个别体的「影像」。你不知道你心中的影像是你自己心中所显现的,你以为有一个真实从心外的影像让你去攀缘,这个是我们的错觉。我们只能够去了别心中的影像。以下「合法」:
 
申三、合法
 
此心亦尔。如是生时,相似有异所见影像。
 
所以当我们「心」一动的时候,好象「有」一个别体的「影像」显现,其实所谓别体的影像,还是你心中自己变现出来的。这个地方,我们要把圆成实性跟依他起作一个总结,这个地方非常重要!什么叫依他起呢?就是《金刚经》说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这个梦幻泡影的法叫做依他起。梦幻泡影的意思就是说:它有,但是它是暂时有、因缘有。比如说你今生有很多的感受,我们回忆过去的生命,有欢乐的感受、也有痛苦的感受,酸、甜、苦、辣的感受都有,但是它不真实。为什么不真实呢?我们这一念生灭心跟境界接触的时候,由于过去的业力跟不同思想的混合,我们会产生很多很多酸甜苦辣的感受、酸甜苦辣的人生。但是当我们修空观的时候:「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把外在心中的影像都拨开以后,我们能够把心带回家,回归到依他起影像背后的那个主人翁,那个「何期自性,本自清净」的时候,这些外在的法就不可得,所以它只是一个暂时的感受。问题是说:我们习惯性在外境的暂时感受当中,一直执着,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不能够产生觉悟的主要因素。禅宗经常讲一句话说:「真心跟妄心,不隔一条线。」这是一个很重要的观念,「真心跟妄心,不隔一条线」。禅宗经常说:「一念不生全体现,一念方动乌云遮。」就是说,你一动,那就是依他起相,你就在因缘法当中,落入第二谛,「犹是阶下汉」,你就在梦境当中活动;但是你一觉悟,一念不生,你又回到本性,这些生死的境界、苦恼安乐的境界都不可得。
 
所以我们在修止观,你会发觉这个人生很妙,你从心性的本体出来的时候,你发觉人生酸甜苦辣都具足(哈──);但是你一入观的时候,这些都不可得。那你说人生是怎么回事呢?为什么真心跟妄心变化那么大呢?那刚刚的妄心跑哪里去了呢?所以古人说:「一念的迷,全真成妄;一念的悟,全妄即真。」诶,这句话你要懂,在禅宗来说,你开悟!(呵──)真的是这样子。「一念的迷,全真成妄」,所有的真心全部变成妄心,你刚刚的真心,就是你现在打妄想的心,问题是你迷惑了;那你一觉悟的时候,开始把心带回家,不要在这些枝枝叶叶的因缘所生法活动,这个时候你「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你的心慢慢回到自己的家,回到自己家的时候,「一念的悟,全妄即真」,刚刚那个生灭变化的感受全部消失掉。所以依他起相跟圆成实相,不隔一条线,也可以这样讲。但是你要弄得不好,你的依他起就会跟遍计执相应,依他起如果跟有所得心相应,你就落入遍计执,你在梦境里面就跑不出来;在依他起当中,你修我空观、法空观,这个依他起就能够回到圆成实。
 
所以修习止观的次第是这样:我们是活在依他起,我
们过去造了很多的业,也有很多的思想,所以我们创造出差别的宇宙人生,这个我们都不应该回避,也没办法回避的,就是借假修真,假藉因缘来修行。那这个修行的次第,诸位要听好:第一个次第先成就圆成实性,把依他起的法先回归到圆成实性,这是第一个要做的,先把心带回家;然后再从圆成实里面出发,从空出假,发菩提心、广度众生,它是二个次第。先证得圆成实,再证得依他起;先证得根本无分别智,再证得有分别的后得智。这唯识的次第是这样,先成就空观,再成就假观。
 
这都是心地法门,其实迷跟悟,一念之间,你要明白道理,你在操作上,你就知道该怎么做;你要不明白,你也不知道怎么操作。所以我们今天上的课,希望大家好好的思惟一下,其实有时候就是一念之间,你要明白,它的关键点就是:当我们不小心落入因缘所生法,开始在那边执着的时候,你要随时提醒自己──诶,把心带回家,这只是一个暂时的因缘,这是一场梦。这个提醒的功夫要提起来,然后你要知道怎么回家(呵──),这个很重要!你要把回家的密码找到,否则你回不了家啊!一个人如果老是在因缘所生法活动,饶你福报再大,你要快乐都不可能。人生有快乐就有悲伤,这种对立法,法尔如是,乐极生悲嘛。有为法就是有苦有乐、有增有减、有生有灭;但是当你对这种对立的苦乐之法厌倦的时候,你要去哪里呢?圆成实性是我们的归依处。问题是:你如何从现在这种带有感情、有感受的色受想行识的这个心识,回归到你的本性?这个方法你要找到,回家的路你要找到,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线索。好,今天先讲到这里。以下简单的回答
几个问题。
 
问:请法师慈悲开示,弟子阅读诺那金刚上师的开示,觉得很纳闷,密教何以有男的佛菩萨跟女的佛菩萨之分?
 
答:我们在看佛菩萨,从唯识的角度就是一念的心。什么叫佛菩萨呢?他有菩提心,他有空性的智慧,这个就是菩萨。他现出男相、女相,等于是把佛菩萨人性化了,因为你度化人道的众生,就化成人相。不过这个地方值得我们思考:密宗也好,显教也罢,有时候佛像是一种表法,就是男众菩萨是表现一种刚猛的心性,女众的佛菩萨是表现慈悲、调柔的心性。所以你在修行的时候,其实佛像本身都是在藉事表法的。你看文殊菩萨为什么要拿剑呢?他这个剑不是杀人用的,是破除烦恼障、所知障,智慧嘛。普贤菩萨为什么要乘坐大象呢?普贤菩萨的功德来自于安住实际理地,这个大象──没有退缩,六牙白象是不会退缩的,所以这个实践力来自于无所畏惧。所以我看这个相貌,就是法法销归自心,它代表的意义是什么?这是比较重要的,重点不是他是男众、女众。观世音菩萨为什么现女相呢?你说观世音菩萨是男的、女的呢?他可以显现男相,也可以显现女相,他就是一念心。什么叫做菩萨?从唯识的角度,「唯识无义」,每一个众生他生命的点就是一念心识,不过他的心识比我们的层次还高。那为什么我们经常用女众?因为女众多分来说表现慈悲──大悲。所以这些都是表法用的。
 
问:何谓定慧等持?什么阶段才能够定慧等持?如何才能定慧等持?
 
答:定中有慧、慧中有定,是不容易做到的,因为这个定是无分别住,慧是有分别住,这二个体性多少有点冲突。所以定慧等持,你起码要先得到禅定,才有办法定慧等持。不过在因地的时候,可能是没办法等持,会有所偏重。
 
问:有些人天生怕鬼,有些人就不怕鬼,以唯识的角度来说,何以会有此差别?
 
答:从中国的五术来说,有些人八字比较轻就怕鬼,八字比较重就不怕鬼。从唯识的角度是认为:你为什么怕鬼呢?其实你是被你心中的妄想所怕,就是你自己会把鬼作很多的假想,认为他要伤害你,他要把你吃掉,或者怎么怎么的。其实不是每一个鬼都很可怕,其实鬼也有善良的鬼,鬼跟有情众生一样,他只是有罪业,所以变成鬼。一般来说,从唯识的角度,一个喜欢胡思乱想的人比较怕鬼(哈──),因为你去捏造很多影像来让自己害怕。所以有些人说:癌症的死亡都不是被癌细胞杀死,都是你自己怕死的。就是你自己把鬼的影像,在心中起了很多的变化,然后那个影像吓到你。当你修行久了以后,你把那个影像慢慢慢慢消掉;然后你再起慈悲心,其实他也是一个有情,他为什么要伤害你?他无端端的干嘛伤害你?是不是!慢慢慢慢你会知道,鬼跟你是没有差别的。其实你怕他,你多少也有点瞋心才会怕,人跟人之间,对立强心的人也会有害怕心。所以我们经常修平等观,那个畏惧的心会减少,没有谁怕谁,就是平等不二。
 
问:打坐的时候会浮起来,或者感觉到魂魄出窍,或者结一些平常没有学过的手印,这种情况是正?还是邪?
 
答:这种情形,在打坐的过程当中都不是好现象,这个对你的修学是干扰。就是说你修止观第一件事情,你先清楚你为什么要打坐?你的目的是要成就无上菩提,为了广度众生而打坐,是依止菩提心;那这个身体浮起来,又怎么样呢?你椅子坐高一点不就浮起来了!(哈──)就像有一个外道,一个喜马拉雅山的修行者,他跟师父说:我不跟你学习了,我要跟另外一个上师学习。他说:我跟你学习半天,也没有什么特殊的情况,你告诉我一些道理,也没有说特殊的表现。他说:你跟那个上师学习,他有什么本事?他有很多本事啊!他能够从嘴巴吐火出来。那上师说:这个上师学这个学多久了?他学了二十年,嘴巴随时可以把火吐出来。上师说:他学了二十年,我一根蜡烛就可以把火点起来(呵──),你学这干什么呢?你也不能解脱嘛,是不是? 就是说:你的动机在哪里?目标在哪里?这很重要,你一定先有目标,然后你才有过程,是不是!你说你学习的目标:我要打坐,我要与众不同。那这个对你很重要吗?你会浮起来、会结手印啊,那些初学佛的人就被你吓得一楞一楞的,但是这个都是妄想的境界!就是你打坐是先修止,把心静下来,因为只有在寂静的心中,你才能够去思惟真实的法义。所以修止只是前方便,然后你再思惟「唯识无义」的道理,其实我们每一个人都是活在自己心中的影像。这当中,唯有把心带回家,由月亮所变成的月影,在从这月影当中,怎么再回到月亮中去,这是关键点。 那你经常能够从生灭心回到不生灭心,你经常在打坐当中,慢慢慢慢熟了,你从打坐出来,你也可以随时把心带回家。这个时候你能够不迷,心境接触的时候,不迷、不取、不动,当然不取、不动还不容易,但是至少你知道怎么回事。你说:诶,「菩萨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你一定要先找到安住的地方,才能够降伏其心。降伏其心不是强忍的,你找到你真实的归依处,你看这些得得失失,这些都是梦幻泡影,那只是一种暂时的感觉而已,你就能够悄悄的走过去。如果你没有找到真实归依处,你强忍,这不是佛法的本质。 你为什么能够有这样坦荡的心胸?这是智慧的栽培,而智慧就在打坐的时候慢慢栽培的。所以为什么要打坐?你的动机在哪里?这是关键点。当然你今天追求福报,那又另外一回事,说和尚不作怪,信徒不来拜(呵──)。如果你要很多人来供养你,那你要出一些怪招,因为这个别人看得到;但是你要为来生付出惨痛的代价,你想清楚,你今生先享受后付款(呵──)。那你老老实实的,一切法随缘,你做你应该做的事情,不管怎么样,你临终坦荡荡。 我总是觉得人生是一个抉择,你觉得你生命当中什么最重要?你认为路旁的小花最重要,那你就去追求这个东西了;你觉得你要追求摩尼宝珠,那你的人生就要有一些特殊的规划。所以打坐的时候,这些生灭法,我是建议你不要在这个地方去浪费时间,你注意你的所缘境是对佛号的归依,对娑婆世界跟极乐世界差别的抉择,为临终的正念努力,这应该是比较重要。
 
问:附上二本书,请法师开示。
 
答:第一本书《有关极乐世界的介绍》,以前我的恩师,对这本书是有所批评,说这本书是不真实;我看了一下,我也有同感。以前在佛学院教,我们净土宗的恩师,他在讲堂上公开的批评这本书是虚妄的。因为极乐世界的成就是临终的时候才成就的,十万亿佛土不是你在梦境就能够出现的,不可能的。当然从某一个好的角度,它有提醒人家信心的作用,但是问号很多,所以我的恩师是不同意。 另外一本书《打坐的方法》,我觉得他打坐的方法,有些调身的方便可以采用;但是它里面很多运气的方法、观想的方法不可取,完全是道家的运气。佛家讲究的气是以调心为主,心平气和,产生自然的呼吸;道家的小通关、大通关,它是用心念来调气,这当中有一些危险性、危险性,所以我是建议不要采用。你弄的不好,身体会出毛病,而且你出了毛病以后,别人救不了你,当今的世界能够救得了你的没几个,你自己给自己障碍。就是你在运气的时候,只要稍微出一点差错,你就终生带病。所以道家的运气不要随便学,我们就是自然的呼吸,让它自然就好。所以这本书有些调身的方便、打坐的姿势,后面还有讲到甩手功,这都可以参考;但是它的观想不可用,它结手印也不可用。这手印不能随便结的,否则你会惹很多鬼神的麻烦。 所以我们一定要知道,我们一念心通十法界,你尽量在因地,你还没有自在力的时候,尽量跟佛菩萨感应道交。这些鬼神众生,敬而远之,尊敬,但是保持距离,否则你会惹上很多麻烦。
 
问:净土宗的行者往生都有瑞相现起,而判断已往生极乐世界,外道的一贯道、基督教临终也有瑞相,由此推论,佛教的宗教体验跟外道有何异处?瑞相是否究竟?
 
答:瑞相就是有好的相状,基督教、一贯道也有人修习善业,所以他也会有瑞相。比如说:身体柔软、见到花、见到光、见到香气,往生天界也是见到花、见到光、见到香气,瑞相是各式各样不同。有人在断定往生,他看到这个人身体柔软就断定往生,这种判定太过粗糙。一个人修习善业现前的时候,也是身体柔软;所以往生的判定标准,一定是临终要正念。你说他临终的时候一直在睡觉当中,你说他是不是往生呢?这谁知道呢?除非你能够亲自看到阿弥陀佛现前,否则只是看到花、见到光、见到身体柔软,都不一定表示往生,因为诸天也有类似的相貌。但是看到瑞相,可以断定不堕三恶道,这一点是肯定的;但是不是往生极乐世界,不一定,因为那的确是一个很高的意境。好,我们今天讲到这里。向下文长,付在来日,回向。
 

{返回 净界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摄大乘论讲记 第二三卷
下一篇:摄大乘论讲记 第二一卷
 你直接去念佛就能够信愿具足,我实在不相信
 临命终成功往生的心要
 摄大乘论讲记 第五七卷
 你不想要痛苦,你就不应该造罪业
 摄大乘论讲记 第三八卷
 摄大乘论讲记 第六五卷
 摄大乘论讲记(摄大乘论-讲表讲记)目录
 追求安乐人之常情 今生后世要当兼顾
 摄大乘论讲记 第五卷
 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佛子行三十七颂 连载三[栏目:狮吼音·开示集]
 藏传佛教格鲁派修行人一生的修行情况(雪歌仁波切)[栏目:西藏佛教·观察与研究]
 寄语我的上师(五)[栏目:圆满人生·佛子心语]
 定解宝灯论讲记 上册[栏目:定解宝灯论]
 《入菩萨行论》讲记(四十八)[栏目:入菩萨行论讲记·达真堪布]
 佛说施灯功德经[栏目:供佛]
 远离邪淫[栏目:益西彭措堪布·微教言]
 杂阿含经卷第十五(四○三)[栏目:杂阿含经]
 新译·菩提道次第广论 上册 共下士道 念死无常[栏目:新译·菩提道次第广论]
 3 艳诗[栏目:活得快乐]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