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救护众生之道
 
{返回 人生佛教语录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4410

救护众生之道

大悲心为父,菩提心为母,善法为知识,能救护众生。

——《大集会正法经》——

一、大悲心为父

  慈能予乐,悲能拔苦,经云:“法力不思议,慈悲无障碍。”慈悲是诸善生起的根本,能产生不可思议的力量,但是究其功用而言,拔苦而后予乐,方能究竟,犹如开垦荒地,必先耘除草秽,再广植嘉苗,才能开花结果。所以经云“大悲为上首”、“大悲为根本”、“菩萨但从大悲生,不从馀善生。”在世间上,父为资形之始,有教诫养育之功,大悲心能滋养善德,所以说“大悲心为父”。《华严经》中举出菩萨生起大悲的十种缘由,分别为:1、观众生之所依怙、2、观众生根性不调顺、3、观众生缺乏善根、4、观众生是夜昏眠、5、观众生行诸不善法、6、观众生为欲所缚、7、观众生沈没于生死海中、8、观众生是婴疾苦、9、观众生不欲行善法、10、观众生失诸佛法,值得我们深思效法。

二、菩提心为母

  菩提心即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心念。发心行善,若为求人天福报,福尽仍会堕落,即使一时受胜妙乐,总在轮回之中;若为求自了生死,一旦结断根败,永不复利,即使听闻佛法,也无法兴发无上道意,所以,《华严经》云:“忘失菩提心,修诸善根,是为魔业。”什么是菩提心呢?简而言之,菩提心以中道实相为体,以四弘誓愿为相,以自利利他的菩萨行为用。菩提心有如母亲一般,孕育我们的慧命,所以说“菩提心为母”。

三、善法为知识

  知识是朋友的异称。善法指顺理益世之法,佛法能使众生离苦得乐,乃世间至善之法,例如:了解四圣谛、三法印能洞彻世间实相,奉行四摄、六度能广结善缘,遵守五戒、十善能远离罪垢,勤行三十七道品能深入佛慧……,凡此像善友一样,指引我们如法修持,圆满我们的菩提道业,所以说:“善法为知识。”

四、能救护众生

  从缘起性而言,无始劫来,众生共生于世,彼此之间息息相关,所以利他等同自利;从平等性来说,一切众生法性一如,都能成佛,因此,大乘菩萨道最终的目的在[ 令一切众生皆入无馀涅槃而灭度之”。 经云:“佛法在众生中求。”我们惟有抱持无量的大悲心,发起崇高的菩提心,广行善法,才能救护众生,成就无上佛道。

  在世俗上,父母养育我们的色身,善友助成我们的事业,是我们在社会上安身立命不可或缺的条件;同样地,在佛道上,我们以大悲心和菩提心长养慧命,大悲心和菩提心就如同我们的法身父母;我们以善法来增上我们的道业,善法就好比我们的菩提法侣;我们以弘法为已任,弘法是我们的家务;我们以利生为抱负,利生是我们的事业。所以学佛不须离世避俗,只要我们懂得运用佛法,世间就是最好的修行道场。


{返回 人生佛教语录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精进
下一篇:离人我是非之道
 治身
 戒闻利身
 信心
 生命的维系
 获好名声之道
 惭愧
 离八风之患
 忍辱多力
 戒贪欲
 布施的方法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妓女屠夫如何修清净菩萨道[栏目:净空法师·开示集十]
 极乐世界有什么好处[栏目:仁焕法师]
 The Craft of the Heart - The Four Forms of Acumen[栏目:Ajahn Lee Dhammadharo]
 《佛说十善业道经》讲记八 4 布施的利益[栏目:宽见法师]
 摄大乘论 第92讲[栏目:韩镜清教授]
 《入菩萨行论》第09课[栏目:入行论讲记·生西法师]
 净土大经解演义 第四三四集[栏目:净土大经解演义·净空法师]
 供养与发心[栏目:修行笔记]
 漫说《杂阿含》(卷三十六)~H 第1002经:在本经中天人接连提出四个问题...[栏目:界定法师]
 上师瑜珈[栏目:贝诺法王]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