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五种非人
 
{返回 人生佛教语录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5209

五种非人

应笑而不笑,应喜而不喜,应慈而不慈,闻恶而不改,闻善而不乐。


——《增一阿含经》——

  在十法界中,人居于上升下忱的枢扭地位,而且由于人具有精进、忆念、梵行三种特性胜过诸天,所以历劫以来,诸佛都在人道中证悟成佛。太虚大师曾说:“人成即佛成,是名真现实。”学佛并不是渺不可及的事,将人做好,离佛也就不远了。怎样才算是将人做好呢?在《增一阿含经》中,佛陀说有五种非人:应笑而不笑,应喜而不喜,应慈而不慈,闻恶而不改,闻善而不染。因此,反过来说,做人应该具备下列四种基本条件:

一、随喜结缘

  人不能离开社会独立生存,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靠著“缘” 来维持,因此,人必须懂得结缘。结缘的方法很多,我们可以用财物结缘,用言语结缘,用力量结缘,用智慧结缘……,其中最重要的莫过以表情结缘,还要有一颗随喜的心。有一种人在大家欢喜同乐的时候,总是在一旁冷眼观看,不喜不笑,这种人连些微快乐都吝于布施,那里还算是人呢?身为团体中的一份子,不但应该随众随喜,还必须广结善缘,与大家携手共创一个和乐的社会。

二、慈悲应世

  孟子说:人皆有恻隐之心。又说:当路人看到孩童掉落井中,第一件事就想到如何去救他,而不是考虑他是不是我的孩子。这种恻隐之心就是慈悲的表现。因此,当别人需要帮忙的时候,如果不能发起一点同情心给予对方一臂之力,就不像一个人。做为一个堂堂正正的人不但应该帮助同类,更要体会物我之间休戚与共的关系,行“无缘大慈,同体大悲” ,才不愧为万物之灵。

三、闻过能改

  人之异于禽兽者,在于人类知道反省澳过,懂得求取进步。古德有云:“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知过能改,善莫大焉!”我们还没有到达佛陀那样自觉、觉他、觉行圆满的境地,必定会有缺点过失,所以当我们听到别人的指正时,应该欢喜接受,但是有一种人不但不知道回头转身,甚至推诿塞责,迁怒别人,这种人不求进步,不算是个人。浪子回头,万金不换;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惟有闻过则喜,改往修来的人,才算是一个顶天立地的人。

四、与人为善

  人类的文明之所以能一日千里,是靠著无数人的心血智慧共同成就。然而现在社会上有一种人不知道集体创造的美妙,听到别人做好事,不但不给予助力,反而讥讽毁谤,想尽办法把对方打倒,这种人对于人类社会不但没有贡献,反而有害,那里还像个人呢?是人,就必须随喜赞叹,与人为善,为造福世界而彼此合作,团结一致。人道若有亏,一味妄求佛道,无异缘木求鱼,我们应该时时检讨自己的身、口、意三业是否能远离“非人” 之过。


{返回 人生佛教语录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修持之道
下一篇:精进
 知足与不知足
 财富的处理法
 报恩与息怨
 真智者
 戒妄语
 说话的艺术
 离人我是非之道
 孝顺之益
 五种非人
 恶心自贼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有感于教派纷争[栏目:雪漠]
 在藏传佛教中,什么人可以修什么样的法,是否有具体的标准?[栏目:索达吉堪布·问答释疑]
 什么叫守五戒修十善?(茗山法师)[栏目:持戒]
 落实平安的定位[栏目:仁焕法师]
 佛前一炷香[栏目:邹相美文]
 玄奘精神 第13节:第二章 随机而变,智慧胜于机巧(6)[栏目:玄奘精神]
 相应19经 奉养母亲者经[栏目:相应部 7.婆罗门相应]
 第七十五回[栏目:自然的代价]
 上座部佛教的称谓系统[栏目:佛学研究论集]
 无灌顶传承修学密法会有什么果报?[栏目:藏传佛教疑问解答300题]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