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从教理行果谈佛法的思想体系
 
{返回 唐仲容居士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961

从教理行果谈佛法的思想体系


八识合一心,略说为二种,转识与本识,辗转互为因。

一切诸世间,皆识所现影,为遣诸谬执,总观唯一心。

转识为能熏,本识即所熏;能熏与所熏,各具四义成。

颠倒想遍计,迷情熏习力,变似能所取,杂染世间成。

谓我法二执,发业及润生,造业酬果报,杂染因果本。

达彼二性空,般若常现起,若釜底抽薪,热恼顿消灭。

为销彼二执,大士历劫行,无我摄含识,妙成菩提因。

舍识转依智,三身相应心,由获常蕴等,净智所现影。

有斯染因果,故名为世间,同分为凡情,颠倒梦想中。

复有净因果,得名为出世,同分为觉雄,离倒常清净。

宇宙与人生,总由一心摄,此中一切说,名佛一乘教。

世出世间中,宛然而缤纷,未曾有一法,非内因缘生。

故观一切法,皆如梦幻等,离倒无倒行,如幻大牟尼。

既法如梦幻,二性不可得,即不可分别,言说无所施。

若言是什么,便属我法执,堕于增益边,是常见暗穴。

若闻说空教,便遮说一切,而堕损减边,为断见怨海。

由此殊胜理,正见无增减,行契离断常,菩萨入中道。

善达中道义,等观世出世,斯学大圣者,中道贯始终。

常知一切法,本性离分别,安住此理中,常如如不动。

如如不动者,即住于正念,正念与正定,不离于正见。

当知正念定,名无分别智,不行一切法,亦实相般若。

常具正知见,善说善分别,无倒显法相,而无有执著。

善巧常随顺,此名后得智,能入一切法,亦方便般若。

摩诃般若力,功德不思议,具二互增上,悲智等运济。

融真即亦俗,饶益无边际,因行果地事,本是菩萨行。

既具如理行,必得如理果,由有大般若,即得大涅槃;

大悲常滋养,二智圆满证,无垢清净光,得名大菩提。

涅槃名无住,菩提名阿耨,具此二圣果,世出世最尊。

圆具福及慧,垂慈化世间,说有十德号,诠彼彼胜义。

为师尊亲者,世间大导师。同勉诸学人,克证此极果。


2000年3月

 


{返回 唐仲容居士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无分别智与无分别理
下一篇:人生四相
 怎样突破凡圣关
 丰富多彩的禅生活
 谈谈业报因果
 《解深密经》纲要
 把佛法的精华贯彻到生活实践中去
 悼念遍能老法师
 唯识学的三点伟大之处
 人生四相
 长期学佛实践形成的定见
 佛教的心理学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人有二十难之二 富贵学道难[栏目:人有二十难]
 达摩的禅法[栏目:杨曾文教授]
 佛教道德四人谈[栏目:佛教与伦理]
 漫说《杂阿含》(卷二十二)~D 586经(利剑经)[栏目:界定法师]
 为何藏传佛教的修行者,有些是有家室的瑜珈士?[栏目:嘎玛仁波切·解疑答惑]
 艺术是什么[栏目:超然法师]
 福报的由来 十七、为什么救济贫苦和病苦会感来相貌庄严[栏目:福报的由来]
 学句经[栏目:巴利语佛经选译]
 Self and Self-Naughting[栏目:Ajahn Sumedho]
 请问讲经说法应注意哪些事情?[栏目:答疑解惑·净空法师问答]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