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与生命相约 烦恼习气
 
{返回 一行禅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6302

烦恼习气

《胜妙独处偈》的开头一句是"慎莫念过去"。"念过去"的意思是为已经发生和消失的事物而懊丧。过去美好的事物消失了,现在已无从追寻,我们为此而懊丧。佛陀对这一句偈子是这样解释的:"有人作如是思惟,过去色如何,过去受如何,过去想如何,过去行如何,过去识如何,若思惟是事,心生执着,不肯放舍,是谓念过去。"

佛陀教导我们,不应当追念过去,因为过去已不复存在。若迷失于对过去的思忆当中,我们就失去了现在。生命只存在于当下。失去了当下就是失去了生命。佛陀的意思是非常清楚的:我们必须告别过去,以便我们可以回归当下。回归当下就是同生命相接触。

在我们的意识中,到底是什么力量驱使我们追忆过去、生活在过去的意象当中呢?这种力量就是由各种各样的烦恼习气(梵文:Samyojana,结使。)即由行心所构成的,它们产生于我们内心,并且将我们障缚住。我们所见、所闻、所嗅、所味、所触、所意,都会增长我们的习气,诸如贪爱、烦躁、愤怒、散乱、恐惧、多疑等等。习气植根于我们每个人意识的深处。

习气会影响到我们的意识和日常行为。它们促使我们思惟、言谈,甚至做一些我们根本没有意识到的事情。由于它们是以这种方式来驱使我们,所以它们又被称作"结使",因为它们以种种方式把我们束缚起来。

人的习气,通常提到的有九种:贪爱、嗔恨、骄慢、愚痴、见取见、执着、疑心、嫉妒和自私。其中,最基本的习气就是无明,即丧失了觉照,其它所有的习气都是由此而来。尽管有九种习气,由于贪爱总是被列于首位,所以,常常用它来代表所有习气。在《摩诃迦旃延跋地罗帝偈经》中,迦旃延比丘解释道:"我的朋友们,何谓住于过去?有人这样思惟:'过去我的眼睛如彼,我的眼睛所触之色如彼',这样一想,他就被贪爱所束缚。有了贪爱就有了渴求。这渴求之感受就使他执着于过去。"

迦旃延的解释可能会使我们这样认为:使人执着于过去的唯一习气就是贪爱。但是,迦旃延所指的贪爱,实际上代表了所有的习气嗔恨、疑心、嫉妒,等等。所有这些都束缚着我们,使我们执着于过去。有时我们只要一听到某人的名字(他过去冤枉了我们),我们的习气马上就会自动地把我们拖回过去,并由此又重新体验过去那种痛苦烦恼。过去是一个储藏室,既有痛苦的记忆,也有幸福的回忆。执着于过去就是对现在的麻木无知。当然要放下过去、回

归当下是不容易的。要做到这一点,我们必须挡住我们内心的习气力量。我们必须学会改变自己的习气,这样我们才能够自如地专注于当下。


{返回 一行禅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与生命相约 现在也是由过去构成的
下一篇:与生命相约 精神生活的富足来自独处
 行禅
 培养爱心 溯源而上
 佛之心法 八正道之正思维
 培养爱心 更好的捕蛇方法
 你可以不生气 第三章 真爱之语
 培养爱心 步入终极空间
 观照的奇迹 第五章 平静的力量
 观照的奇迹 序
 正念的奇迹 第六章 你庭前的杏树
 你可以不生气 第十章 念念分明地呼吸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戒嗔简单介绍一下自己[栏目:戒嗔的白粥馆]
 相应7经 瞿迦梨迦经[栏目:相应部 6.梵天相应]
 [栏目:佛教常用器物]
 《修心七要》教授2——任何一个修行都应该要能对治我们的执着,这才是修行佛法的目的[栏目:桑杰年巴仁波切]
 善财童子参学报告(十六)第三集[栏目:善财童子参学报告·净空法师]
 金山腿高旻香 Gold Mountain legs, Gaomin incense[栏目:初步参禅的方法 Basic of Chan]
 《坛经》中的净土思想(心愚)[栏目:六祖坛经思想研究]
 新译·菩提道次第广论 中册 上士道 学习布施[栏目:新译·菩提道次第广论]
 佛说阿弥陀经[栏目:佛经选读]
 请问在电子游乐站中杀动物、杀生,是不是犯戒?[栏目:海涛法师·佛学问答]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