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讲 历别对摄诸禅定的六妙门
这是十种六妙门中的第一部分,分别以六妙门的六个不同功能,来各各对摄佛法中的所有的禅定层级与品类,从而显明六妙门的广大微妙的开发功能与禅类特色。
以下开始依智者大师的原文讲述其妙义。
释第一历别对诸禅定明六妙门,即为六意。
「释」即阐释发挥之意。为了使修习六妙门的人,对其功能有深刻的了解,所以首先要阐释六妙门所含摄的各种禅品。「历」是遍之义,即一个一个地,遍及诸法;「别」为区分的意思,即把各禅支分门别类。如此一个一个地把各法、禅支分门别类地纳入六妙门的功能之下,以显明其特殊的作用,即是本节要阐释的内容。
因六妙门的差异,就把它分为六个层次来阐释。
一者依数为妙门。行者因数息故,即能出生四禅、四无量心、四无色定。
在六意之中,第一先阐释依数息而成就妙门的禅修功能。
修习禅定的人,因为用数息的方法而使心念不乱,由於心波的平缓,免除了来自内外的干扰,就深入了禅寂之中。在心心转细转微之後,如是便能出生四禅定、四无量心和四无色定的十二门禅,成就世间禅的全部功能。
有关四禅的基本正相,已经解释於前,以下再就:一、如何在得了禅定之後保护不退?二、在那一禅中可以悟道?三、怎样识别禅定中的邪伪相?三个方面的问题进行论述。
一、如何在得了禅定之後保护不退?
初得禅定的人,因为体验不深刻,经验不足,又加以没有足够的智慧,以及缺乏明师的指导等因素。所以习禅者在懂得四禅的正确禅态的有关特征外,还须明了禅修过程的退、护、住、进的四法要。这四法要是从最初的粗住心开始,一直到非想处定,都有可能出现,但初禅因离欲界最近,所以退转的可能性也更大於上界的诸禅。
(一)、退义——在禅定中有那些因素才会退转?
一般来说,退转的情况有两种:一是任运退;二是缘触退。由於禅修的基础不够,定力不足,在偶然的机缘下进入禅定後,却无定力维持,所以不等待内外诸缘的干扰,就自然地失去禅定,退转下来了,这就是任运退。缘触退则是在相当定力之中,如果能按正常地惯性修下去,就能不断地进步。但是如遇到内外的不良因素的干扰,那就有退转的可能。如外在的二十五方便没有作适当的维护,或者因为吐纳的练习产生逆反,使禅寂之心因失去依赖入禅的外在条件而无法入定。内在的触缘则是在静定心中,不自觉地出现烦恼障、业障及报障与四魔等的干扰,而使内心产生忧恼或贪爱。在这些内缘的触动之下,禅定也随之失去。一旦失去之後,其中除一部分善於用心的人外,一般就很难再修习到原来的禅定了。
㈡、护义——那么,怎样才能护持禅定而不退失呢?
一是要在平时注意二十五方便的摄养,尤其是对於息道的保护与心念的调适,尽量减少外界的干扰,同时要在初入禅期间注意休养,一心涵养以使不退。二是在将入禅或已入禅时,不要起分别执著心,以无住之心而任运入禅;如在禅心中出现
三障四魔等障碍,也要善於转化与对治,直至障去魔空为止。总之,禅定是由於摄心而人的,所以得禅之後,要重视内外因素对心念的影响,尽量使心念常处禅态之中,如此才能使定心不遭损失破坏。
㈢、住义——由於守护得比较好,在所得的禅定上就安稳地「住」了下来。这就像从一个破旧的房子,搬进宽敞舒适的新居一样,可以安稳地享用其中的一切。也有的人不用守护,一旦入禅,就能稳住下来。这是由於根性较好,心力很强,所以一进入禅定,便自然而然地稳住了下来,不再动摇。
(四)、进义—禅定的修习是从浅至深的,因此,不能仅止於住下来就完事,还要不断地升进与微细化。有些根性利者,是自然地层层升进上去,以至成就。但大多数人,则是需要精进策励後方能升进。在禅的升进意义上,又分为渐进与顿进的二类。渐次从初禅乃至非想处定的步步升进的是属於渐进;在初禅的定中顿时能超越所有禅的层级而进入非想处的,是属於顿进之类。
二、由戒生定,由定开慧乃是佛教的三学次第。那么,在那种禅定中才会开发智慧?所谓开智慧乃是指见道之慧,三界诸禅均可以见道,但欲界定较难,四禅最易,而空无边、识无边及无所有处的三定则较少。现在处於末法时代,众生根性差、事务忙,入深禅定较难,因此,以下重点说明欲界定的开慧情况。
佛在《遗教经》中说:「若见电光,暂得见道。」因为欲界定能在刹那中,心空尘消,见到道体,所以又称为电光定。在《成实论》中也指出:「有欲界定,能发无漏,无漏发疾,犹如电光。」说明在欲界定中,如果根性与机缘的凑合,就可以发无漏智而见道。这就如阿难尊者一样,在修禅时由於策励其心太过勇猛,反而禅心成碍不发无漏,後来放下心时,因取枕头而即刻进入电光定发无漏智。由此我们可以知道,有些禅行者,所入禅定并不深,但确能在某一因缘时节到来时,豁然开悟见道。因此,我们要重视欲界定的保养与慧观,以藉此打开本性,悟见真道。
三、关於禅定的邪相问题。禅相的正邪,向来是很难辨别的,在各宗中,唯天台宗对此有极详尽的论述,这与天台法门注重实践的精神分不开。智者大师在《摩诃止观》与《渐次止观》及《小止观》中,都对邪相的有关方面展开了论述,兹录出《摩诃止观》卷九中初禅的邪相以资参考:
邪触者,还约八触十功德明。若过若不及,如动触起时,直尔郁郁,
不迟不疾,身内运动。若还自急疾,手脚搔扰,是太过;若都不动,如被
缚者,是则不及,余冷暖等亦如是。
又,就动触空明十种论。若过若不及、此中之空,只豁尔无碍,是为
正空。若永寂绝,都无觉知者,太过;若铿然块碍,是不及。明者,如镜
月了亮。若如白日,或见种种光色,是太过;若都无所见,是不及。定
者,只一心澄静。若缚著不动,是太过;若驰散万境,此不及。乃至相应
亦如是。是为一动触中二十种邪相,余七触合前,则有一百六十邪法。
初禅离欲界近且仍带有欲界心,所以在进入禅态时,如开门户,贼很容易进
入。初禅的邪相是鬼入禅中,但禅的本身并非鬼所作,因此,一旦禅定失去,就唯留邪鬼在身,即成附体之类。如某青年来信说,每次入定时,身紧不自由,有块然之感,这就是已入邪触的邪定之相了。
了解了邪禅之相後,就可以在入禅时进行智慧抉择,如是邪相就应诃责以除
之,不使身心人邪途。
其次,数息法门在四禅之上,又能出生四无量心。这四无量心是普缘众生引发无量之福的清净解脱与菩萨的利济大行,其基本的修法如下:
一、慈无量心
不厌恶一切有情与为求有情的利益,而尽量在禅定中给予众生快乐之心。其禅心便进入无怨无恼,悦心适意,善修得解,定心分明,并转入深定而得解脱。
二、悲无量心
观察一切有情的痛苦生起悲愍与不堪有情的痛苦,而在禅定中发起拔济众生痛苦之心。
三、喜无量心
观察一切有情由於各种可喜的原因,而生喜悦与希望有情持续其殊胜的希望,而在禅定心中生起庆悦之心。
四、舍无量心
心中不思虑苦和乐等等的差别,与对一切有情以无偏无倚而在禅定中起平等之
心,不住著於一切作为。
四无量心有修习所得与定中开发的两种,而数门则偏重於後者。又就定中所缘的程度分为三等:缘亲人为广,一般人为大,有怨之人为无量;又缘一切众生得乐为广(余三亦然),四维为大,十方名无量。
最後是四无色定的禅支,兹略释如下:
一、空无边处定
禅心脱出色的牢笼,进入虚空而住,与空无边相应。这通常由慈无量心而得
入。
二、识无边处定
禅心住於虚空後,生起厌舍虚空而缘内识,对心识生无边之解,与心识相应,於是便住於内识而寂静不动。一般由悲无量心而得入。
三、无所有处定
禅心因厌识近於虚空,而对无所有处产生寂静自在的心念;於是观心无所有,到了心与无所有相应时,便安住於无所有之中,通常可由喜无量心而得入。
四、非想非非想处定
禅心住於无所有处後,仍觉得不够寂静,於是欲求非想非非想处的寂静境界,便舍去前识处定的有想,又舍前无所有处的非想,如痴如醉,如眠如暗,无所爱乐,泯然寂绝,清净无为。此定一般可由舍无量心而得入。
以上所述十二门禅,都可以由修数息法门而得开发,因此,息道工夫具有特殊的摄心人定的功效。
若於最後非非想定,能觉知非是涅槃,是人必定得三乘道。
如果修禅的人能依数息法门,进入十二门禅里的最後一门非想非非想处定时,能够不迷执於虚妄之禅,而以智慧之心觉知此所住禅定之处,仍是生灭之法,并非是涅槃的寂灭境界,於是窥破禅定中的阴盖,脱出最後一层的牢笼。那么,随著三乘人的根性与发心,都能证得三乘的圣道果。
何以故?此定阴、界、入和合故有,虚诳不实,虽无粗烦恼,而亦成
就十种细烦恼。知已破折,不住不著,心得解脱,即证三乘涅槃故。
“何以故",是徵究上述得道的原因。阴是色、受、想、行、识的五种阴覆障蔽本明的虚妄法;界即六根、六识、六尘的十八界;入即十二入。纵然修到非想非非想处定,而此定所形成的因素乃是五阴、十八界、十二人的相互和合,假如离开
了因缘与彼此的相互作用,那么这禅定也就立即失去。所以,究实而言,此定并非真实,因此,是虚妄的假相,其体不真。修禅者安住於此定时,虽然意识不到烦恼—即没有粗烦恼的泛起,但是仍然具足十种细的烦恼。十种细烦恼即:贪烦恼、嗔烦恼、痴烦恼、慢烦恼、疑烦恼、取见烦恼、戒禁取见烦恼等。十烦恼有粗细的不同,欲界以下的烦恼属粗心所生,而色界以上由於定心转细,烦恼的表现也极微,一般难以察觉。如果在禅定之中,能觉知本质的虚妄性与烦恼的流注,既不住於禅的安乐虚妙,也不著於禅的变化流注,於是在离开禅的妄境之後,其心便得到了解脱。而解脱之道即是涅槃的现量之故,所以说:「即证三乘涅槃故。」
从禅定的伏而不断的一面而论,虽然在非想非非想处定中,可以住时八万四千劫,但因为无慧解脱的原因,当定力一衰,福报一去,则原先的烦恼种子与各种业力,又将其推向下地,重新开始苦难的流转。由此可见,佛教的中心乃是智慧,没有智慧,决不可能断惑证真而解脱生死,圆成道果。
此义如须跋陀罗,佛教断非非想处惑,即便获得阿罗汉果。
在非非想处断惑证真的意义,可以举须跋陀罗的证道因缘来证明。佛在临涅槃之前,有一位叫须跋陀罗的外道来求佛开示。释尊接受了他的请求,开始教他如何断非非想处的方法,他听了法之後,在禅定心中马上作智慧观察,於是在佛的座下立刻证得了阿罗汉果,成了佛住世时的最後的一个弟子。
数为妙门,意在於此也。
数息的功能不仅仅能够出生十二门禅,最重要的是能够通过十二门禅的体验而解脱烦恼,获证三乘的涅槃。所以数的法门能够通至涅槃,其意正在於此。
二者随为妙门者,行者因随息故,即能出生十六特胜。
第二是阐释随息的修证妙门的发禅意义。修习禅定的人,因为依呼吸的出入而作「随」的工夫,就可以在心法相应时,出生十六种特别殊胜的禅态。这十六种特别殊胜的禅态与前面介绍过的安般念基本一致,是属於出世间惮,而此禅都是通过随息而逐渐开发,并层层胜妙,均有不同的特殊功能,到最後时就能证得三乘圣果,所以叫做十六特胜。
所谓一知息入。
修十六特胜的第一步是在息相调适之後,觉知微细息相的入内过程,所谓初知息入是鼻端;次知息入至心脏的部位;最後息入到脐轮处为止。修禅者在修知息入的过程中,不要把心念过份地注意息入的初、中、後的三个部位,而只要能稍微感觉到吸相依次进入即可。
二知息出。
知息入修习熟练并安心不动後,即进入第二步知息出的练习。修知息出与知息 入相反,它是以脐轮为初,次是心脏部位,後以鼻端为出。
无论修入或出,只能单修一种,依次而行,不可以同样兼顾出入二相。同时还应注意在修随息时,重点在微细的息相的运动,而不可倚身作意,否则便会重成障碍,不能进入禅定。
三知息长短。
知息出,有离执轻身与放松息相的作用,因此,第三步要进一层观随息的长短之相,而这裹的短当然是相对而言,是要行者明照自己静心中的息相究竟有多长,心念随之而出入,明知不忘,如此便能出生功德了。如果以竖修的角度来说明此禅的修法,则在《无碍解脱道》中有较全面的阐释:
云何彼於长出息时,知「我出息长」,长入息时,知「我入息长」?
(一)、长出息於出时出息;㈡、长入息於长时入息:㈢、长出息入息於
长时出息入息,长出息入息於长时出息入息者(於彼)生起(善)欲;㈣、
由於欲而比以前更微细的长出息於长时出息;㈤、由於欲而比以前更微细
的长入息……乃至……㈥、长出息入息於长时出息入息。由於欲而比以前
更微细的长出息入息,於长时出息入息者生起喜悦;㈦、由於喜悦而比以
前更微细的长出息於长时出息;㈧、由於喜悦而比以前更微细的长入息
……乃至……;㈨、长出息入息长时出息入息,由於喜悦而比以前更微细
的长出息入息於长时出息入息者,(他的)心从出息入息而转去,而生起
到了舍的这一步,即进入止门的禅定境,於彼定中便能现起观照的心智,如四念处等观,由此观的深入,就由有漏慧趣入无漏慧。
四知息遍身。
第四步是於静心中觉知呼吸从全身的毛孔出入无碍,而此时鼻孔的呼吸已极微细,进入了全身性的随息工夫。《清净道论》对此作了说明:
即我於全出息身的初中後,为令觉知明白其出息而学;我於全入息身的初、中、後,为令觉知明白其入息而学。如是为令(出入息的一切身)觉知明白者,以智相应心出息与入息,故说我学出息与入息。因为有的比丘,对於片片展於(体内)的出息身或入息身的初则明白,然後中、後;他只能取其初,而对中、後则疲倦。有的则以对於中的明白,然非初中。
修「知息徧身」的随息法,要达到初、中、後的一切身的出入息都明白方算熟练。所以世尊说:「学我知一切身出息……乃至……人息。」
第四步修成後,就能够在空气稀少的地方久坐而不感到窒息。呼吸也可以达到
极缓慢的地步。
五除诸身行。
第四步由於呼吸的全身化,於是引发了周身的气脉的变化运动,此时身体就可能出现一些前屈、侧屈、全屈、後屈、转动、颤动、摇动、震动等一系列的动作。当修禅者在定心中发生这些运动时,应该及时觉察;如此身行并非初禅之功德支林,乃是欲界定前後的粗色气机的发动,因此不应执著。对於这种现象唯一的对治办法,就是调稳呼吸後把注意力集中於吸入的随念上,这样久久便能使身息寂静微细而不再动摇。所以第五就要除去一切身心的运动之行了。
六心受喜。
过了上述身行的一关,身心就泯然一转,忽然进入了正禅的状态。所以修禅者如果不停滞在身体气机发动上,而透过了欲界定的动摇与不稳定,就能在安息极安息中,直至消灭了身觉与息相,寂止了一切的变化,此时呼吸已到了有无难辨的状态,内心便生起了喜的觉受,这便是进入了初禅的禅态。在此禅态中,前後的八触与十功德就随个人的根性不同流现出来。从初禅之後,又升至二禅。
七心受乐。
从二禅又升至三禅,心的觉受充满了妙乐。
八受诸心行。
从三禅的妙乐又舍之而升进四禅,无苦乐境,唯有寂静禅心的流注行相。
九心作喜。
在定心中再观二禅的喜乐,使不住於死定。
十心作摄。
在喜乐之中,使心念既不住於死寂之定境,又不著於喜乐之爱味,完全将心等持於心一境性的正定之中,即进入不动摇的三摩地。唯有三摩地的正定,才符合於解脱的要求。
十一心作解脱。
心作解脱,是指行人在诸禅中解脱出各种执著。如在初禅中解脱出五盖的缠
缚;在二禅中解脱出寻伺;於三禅中解脱出喜心的执著;在四禅中离於苦乐之境
等。这些解脱虽未脱尽三界烦恼,但已非外道爱味禅性可比,并在此等解脱後,方能进入正观的修习。
十二观无常。
前一步的心作解脱还是基础性的准备观法。从这里开始即进入了正观。由於正观的慧力,方能断惑证真。
观无常是在禅定心中观照五蕴的无常生灭变易性,而悟达诸法的无常使不生常见。
十三观出散。
在禅定心中观呼吸的出散乃至空无所有,从而悟知诸法中无我而不生我见。
十四观离欲。
在禅定中以离欲念使人解脱於欲。其中离欲又分为灭尽离欲与究境离欲的二种观。灭尽离欲是观诸行的刹那灭坏;究境离欲则是观离欲後的涅槃境。因此,观离
欲也就是观上述二种境而引起的毗鉢舍那(观)与道相应。
十五观灭。
此观从观灭而灭除集谛烦恼的角度而起灭尽与究竟的二种观法,与观离欲的方法一样,但更进一层,因离欲仅止於意愿,而灭集则为实际的行动,故接近於解脱道。
十六观弃舍。
观弃舍在《清净道论》称作观舍道。分为遍舍舍遣与跳入舍遣的二种修证过程。
遍舍舍遣是以部分的观智而遍舍诸蕴及诸烦恼,或进一步以部分的道智而遍舍诸蕴及诸行烦恼。
跳入舍遣是先见有为的过失及倾向(与有为)相反的涅槃而跳入或以所缘而跳入涅槃。
每种舍遣中初是观智,後为道智,均可随舍遣之力而入於涅槃境界。
以下智者大师来对弃舍这法进行阐释:
云何观弃舍?此观破非想处惑。所以者何?凡夫修非想时,观有常处
如瘫如疮,观无想处如痴也。第一妙定,名曰非想。
六妙门重点在於妙的功德,所以在随的对摄禅法上,智者大师又著重阐释如何在十六特胜的最後观弃舍中获得涅槃。
怎样修观弃舍的工夫?这最後一层的观修,是专门破非想处的迷惑的,为甚么
要在非想处修观得涅槃?因为凡夫在随息门中,修到非想处定时,内心自然观察有
常处——空定与识定均属有常处,因落有思之故,而有常之处乃败坏之法,故如癣如疮溃烂不久;而无想定又如痴愚,不起活用。故於心中认定三界第一微妙之定,乃是非有想非无想的第四无色定的境界。
作是念已,即弃舍有想无想,名非有想非无想。故知非想即是两舍之义。
作了上面的观想之後,就放弃了有想与无想的执著,进入了非有想非无想处定,所以说非想就是两舍的意思。
令佛弟子,观行破折,义如前说。
现在佛弟子所修与外道不同,并不认为此处即安稳之地,仍须通过观察其虚妄,破其烦恼盖覆,折其著心,如此方能解脱三界烦恼,证出世涅槃。至於观折之义,已於数门中阐释。
是故深观弃舍,不著非想,能得涅槃,随为妙门,意在此也.
由此之故,只要修禅行人,能够在禅境中深观弃舍,不住著在非想处定上,那么他就能证得涅槃道了。
通过随息一门的层层深入,不断开发,以至於证得涅槃圣果,所以说随息作为妙门,其意正在於此。
三者止为妙门者。行者因止心故,即便次第发五轮禅。
第三是就止的功能来阐释作为妙门的出生诸禅的具体内容。
修习禅定者,因为澄心息虑,使心念凝然不动,寂止於一处时,就能依其所止的层次而开发五轮禅的禅法。
一者地轮三昧,即未到地。
五轮禅的最初一层是地轮禅。修禅者从欲界定後,止心更为虚寂,心人定境之中,最初所开发的即是未到地定。这未到地定犹如造高楼大厦的地基一样,虽然还不具备功德,它却是盖楼必不可少的部分,所以叫做地轮禅。
二者水轮三昧,即是种种诸禅定善根发也。
从未到地定的地轮三昧之後,随著定力的深化,便进人了初禅。又从初禅升至二禅,乃至於四禅。这就像水的流动是一段一段地流人大海,而每一段都有它的作用,即在四禅的前後均可开发善根,这便是水轮三昧的境界。
三者虚空轮三昧,即五方便人,觉因缘无性如虚空。
地轮禅是坚碍而不通,水轮是流动而非真止。因此,以上二轮均未到见道之
位,故其见地未真,都处在著相修行的阶段。
到了这第三层的虚空轮三昧,就是正道行人进入见道的过程。所谓五方便人即是七方便的简化。七方便是从五停心观开始起对治观,渐次分别相念、总相念、暖、顶、忍、世第一法。因五停心属破障,未有禅定故较浅,已不是此段的功行,而总别二相念可合而为一,故一般在此处简化为五方便。
修禅有了四禅的定力後,就可以依此定而起慧照。四念处正是慧照的初步,然後在四念处观上开始发善根:
㈡、暖法,进一步加修四正勤,以四谛为缘,发相似之解,伏烦恼惑,得佛法气氛,喻如春阳暖发。
㈡、顶法,进修四如意足,於相似解更加转明,得四如意定。如登山顶,洞览无余。
㈢、忍法,由於定慧等持,善法增进,便成就了五根,安住不动,忍法具足。
㈣、世第一法,五根增长成五力破五障,接近於见道位。这是有漏世间的功行中最为第一。从此之後如以有漏的闻、思、修作增上慧,资助本具的无漏种子,使之发生观行,便於十六刹那之间而入见道位。一旦见道之後,便能觉悟一切诸法皆因缘所生,当体如虚空,所以叫做虚空轮三昧,於诸见中无碍无谬,见真谛而行真道四者金沙轮三昧,即是见思解脱,无著正慧,如金沙也。
见道之後方起真实之修。因此,金沙轮三昧,就是依真见而起真修的过程,通过真修,方能解脱三界的烦恼——思惑,即思惟谛理的道品而断之惑,这即是从七觉支到八圣道的相依修持过程。因为已见真道,所以起修之时绝不是著相之修,而是以无著的正慧而随顺道法,断除烦恼习气。这犹如纯净的金沙一样,虽有诸般变化流动,仍不失去本色,不受染污。因此,见道後的无著之修,即是金沙轮三昧。
五者金刚轮三昧,即是第九无碍道,能断三界结使:水尽无余,证尽智无生智,入涅槃。
第五是见思烦恼脱尽後的圣果之位。金刚是万物中最坚、最利、最明的宝贵东西,以此物形容圣果位上的不坏功德。
九无碍道新译为九无间道。因为在修道位上把三界分为九地,每一地又分为九品,这都是妄心从粗到细的演变过程的借喻。在断惑之时,每地各有无间与解脱的二道。正在断惑的无著心智叫做无间道;烦恼既已断除,解脱了下地之惑,而此解脱迷惑所生之智,叫做解脱道。一地之惑有九品,九地便有九解脱。断到第九无间道时,三界之内的所有结使已经断尽,不再被三界的妄情所迷,也不落後有,而此时所证之智,有尽智与无生智的二种。尽智是断尽三界一切烦恼後,证知我既然已经知苦、断集、证灭、修道,内心自信承当,智慧明照。无生智则是限於利根罗汉所有之智慧,因在所证上,既已知、断、证、修之事已毕,更无知、断、证、修之事,所以说「无生」。其意正说明自觉於无生之道而证知我不再知、断、证、修的智慧。而钝根罗汉有的再反覆地退没,需要再经过知、断、证、修的一类,就不能见到无生智。
在金刚轮的三昧上,证得了尽智与无生智,就获证了涅槃的果位,成为永不退转的界外圣人。
止为妙门,意在此也。
通过止心息虑,澄寂妄念,便可从散心的凡夫地位,逐渐进入未到地的地轮三昧,又从地轮到四禅的水轮三昧。从水轮的观慧见到了真谛的理性,证於虚空轮三昧;从虚空的无碍之慧起於无著的正修,渐次断除烦恼,便证入金沙轮三昧的道位。如此熏修,到断尽一切三界烦恼,便证入了金刚轮三昧的圣果。如此从低至高_
的五轮之禅均以「止」而贯之,因此止之一法,可以通至涅槃之妙德,其意正在於此。
四者观为妙门者。行者因修观故,即能出生九想。
第四是阐释观的对摄禅法而通至涅槃的意义。
观可以分为二种功能,一是观察妄惑,以破除烦恼颠倒,二是观达真理,以圆显清净真性。关於观义的解释,历来有浅深的不同说法,举以下数释以作参考:
《观经净影疏》说:「观者,系念思察,说以为观。」
《大乘义章》说:「粗思名觉,细思名观。」
《净名经三观玄义》说:「观以观穿为义,亦是观盖为能。观穿者即是观察见思、尘沙、无明之惑,故名观穿。观达者达三谛之理。」
智者大师在六妙门中所论观义,则是摄赅一切深浅之义,并就佛教禅法中的诸多观法进行概括论述。
修习禅法者因为运心作观的缘故,就能在观心中出生九想等禅观之法。_
九想属于禅中的不净观法。此观禅的目的,就是针对世人对於五欲的耽著与
对自我的妄执。因此,修习此禅观,就能破除恋世的迷情。九想观的出生次第如
下:
一、胀想:观想现出死尸的膨胀的形状。
二、青瘀想:观想现出死尸经过风吹日曝後,变成青瘀的形色。
三、坏想:观想现出死尸在自然力的破坏下,失去了匀称的形状。
四、血涂想:观想现出死尸经过破坏之後,又变得血肉模糊。
五、脓烂想:观想现出死尸因变质而脓烂的形状。
六、啖想:观想现出鸟兽来到死尸前互相争啖。
七、散想:观想现出死尸被鸟兽争啖後的四肢、头、身分裂破散。
八、骨想:观想现出死尸血肉被吃尽後的白骨狼籍的惨状。
九、烧想:观想现出白骨最後被柴火所烧而归於灰土。
由观而观的九想景象,容易使习禅者出现惊怖、忧惧的心理,因此,当久修之後,欲情已除,则应观现八念的功德以救其弊。
八念。
八念的出生次第是从念佛开始:
一、念佛:念佛神德无量,能拔苦与乐。
二、念法:念法力广大能灭一切烦恼。
三、念僧:念僧为佛弟子,具足五分法身(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为世间无上的福田。
四、念戒:念戒能遮诸恶,为无上菩提的根本。
五、念舍:念布施能生大功德,又舍断烦恼的大智慧。
六、念天:念四天王乃至他化天,果报清净,利乐一切。
七、念出入息:念出入息可得禅定而具乐。
八、念死:人生无常,生必有死,故不怕死亡。
八念之後即是观现十想。
十想。
十想的第一是苦想,即观五阴之身,常被诸苦所逼迫,作此想後,智慧生而众苦得灭,其余九想的内容请参阅《大智度论》卷二十三。
八背舍,八胜处。
八背舍的观修已经介绍於前。八胜处是善巧观修八背舍所获得的殊胜利益,这八胜处的含义即是发胜知胜见,以舍贪爱的八种禅观。因为是起胜知胜见的依处,所以说为八胜处。其观修次第如下:
一、内有色想观外色少胜处:内心有色想,观道还未增长,专观少份的外色以摄心。一般修此观时专观内身不净,或观少许外色,均可得清净胜见。
二、内有色想观外色多胜处:观道成熟後,多观外色也无妨碍。譬如从一具死尸而至观十、百、干、万具的死尸,或观一膨胀时而增观一切死尸的膨胀。如此观广大的外色而获得清净。
三、内无色想观外色少胜处:到了这一步,观道逐渐胜妙,虽然观於外色,内心不存色想,因为无想,所以比前更为胜妙。
_ 四、内无色想观外色多胜处:从少观到广大,其义如前的二观。
五、青胜处:观现身外的青色,转变自在,使少为多,使多为少,对於所观的青相,不起法爱。
六、黄胜处:如青胜处。
七、赤胜处:如青胜处。
八、白胜处:如青胜处。
十一切处、九次第定。
八背舍为初观,八胜处为中,而十一切处是最後的解脱。其观修之义已介绍於前。
师子奋迅三昧。
狮(师)子奋迅三昧,是借喻狮子奋迅时的开张诸根,身毛皆竖,现威怒吼之相来形容此三昧的威力无穷。
菩萨进入狮子奋迅三昧时,则奋法界之身,开大慧之门,现应机之威,使外道二乘的小兽为之摄伏。
超越三昧
修禅者如果在其禅定上能不顺九次第定之浅深次序而人定的,即是超越三昧的观行,这种三昧,可由散心地直入灭尽定,也可以由灭尽定直出散心,顺逆自在,超越无碍。但小乘人的超越仅限于二级禅定的跳跃,大乘菩萨则可以随意超越而无碍。
鍊禅
鍊禅是在九次第定中,反覆从一地进入另一地的修习方法,以锻炼自在随意的
定力。譬如修禅先入初禅,在初禅中直入识处定,又从识处定入二禅。如此反覆练习,使得定力更加坚固而自在。
十四变化心。
十四变化心即是四禅定中的十四种变化作用:
一、初禅天二种变化:l、初禅初禅化,即能在初禅中变化自地;2、初禅欲界化,即能变化欲界地。
二、二禅天三种变化:l、二禅二禅化;2、二禅初禅化;3、二禅欲界化。
4、三禅欲界化。
四、四禅五种变化:l、四禅四禅化;2、四禅三禅化;3、四禅二禅化:
4、四禅初禅化;5、四禅欲界化。
这十四种变化作用,就是善用禅定来化现其自地与以下的禅位以起应化的妙用。
三明、六通及八解脱。
三明、六通及八解脱的三法,都是就修观所显妙德而言。
三明即:一、宿命明:知自身他身宿世的生死现象;二、天眼明:知自身他身未来世的生死现象;三、漏尽明:知现在的苦相,即断一切烦恼後所得的无漏正智。所谓「明」的含义是指正智所显之境而分明彻照。而天眼、天耳、宿命、他心、神足、漏足的六通,其中神足为工巧,天耳通但闻声,他心通只知他人心,所以不立为明。其余三者也有浅深等不同,所以分而立之。
八解脱在此是指所得八种解脱之果,显现殊妙的妙德。
得灭受想,即入涅槃。
修禅者在观修过程中,如果能在八解脱的最後解脱中,证得灭受想无为之定
(即灭尽定)时,假若心不住著,就证入了三乘的涅槃之果了。
观为妙门,意在此也。
用观做为基本禅法而进行修习,就能出生如上的种种禅观之德,而在层层深入之後,涅槃的果证也自然而然地呈现在习禅者的心中。因此,观修之法能使行人通至涅槃微妙之门,其意义也正在於此。
五者还为妙门者。
第五是阐释还门所对摄的禅法功能,还是返本还源之意。如以智慧破折,返妄归真,寻流得源,悟入真性,便可称性合道而证涅槃。
行者若用意行,善巧破折,返本还源,是时即便出生空、无想、无作、三十七道品、四谛、十二因缘、中道正观,因此得入涅槃。
修习禅的人,如果根性较利,智慧明达,并能以此智慧之力,对世出世间的一切事理进行善巧破折,使心念既不住境,也不住於心,亦不住於法及空等,经过层层深入的返照与破折,便扫尽了无明妄执,心空如洗,清净无著,於是离一切根尘之妄,而返归本性净体,契会诸法源头。
由於如是善巧破折,所藉之理不同,所起之法有异,故随各人之机而出生三解脱门的空、无想、无作,又能出生四谛及道谛中的三十七道品,由此而成就声闻乘,深入涅槃;由缘觉的根机则出生十二因缘,而得人辟支佛的涅槃果;又由菩萨的根机而启开中道的正观,而成就佛果涅槃。由此之故,各随理行机而得入涅槃。
关於三乘的缘理成行之法义,将在第六章释通别六妙门中广释。
由於缘理反观,便能契入谛理而断诸烦恼,因此而得入涅槃。
做还门反观的工夫,先须理解一定的道理,而此道理应当有相当的策发慧照的力量,藉助这一缘理而成的返观之力,就可以在不断地善巧破折中,而契入与谛理相应的真实境界。由於还归於清净的本源,其体本来空寂,绝无烦恼虚妄之法,因此,一切烦恼自然在清净性体的反观中,不断而自断。更由此而自然地得入本具的涅槃之果了。
还为妙门,意在此也。
从有漏慧的返观而契入无漏而得入涅槃,这是还门的特殊功用。因此,缘理成行而返归本源而成还门的妙德,其意正在於此。
六者净为妙门者。
第六是阐释六妙门中的最後一道妙门。净门的妙能其实与前五门完全不同,是 不落有为功行的无修之修,所以贵在当人的体识——即以其禅慧之德直接证入本性 而安住不动,无量妙德均在全体契会中显露无余。因此,净门是一切法门的最终所归,也是最符合本性净德的无修之修,因此,贵在直接契悟,不必转弯摸角地去作修持求证。
行者若能体识一切诸法本性清净,即便获得自性禅也。
无论由於宿世根机深厚,或由明师方便直指,或者因渐修许多禅慧法门,顿悟,便於当下体识一切诸法的本性清净的面目,就能证达自性之禅。
体识即由直接的体悟而契会,故体识之时绝非理解,亦不属功行;而这里所谓的「识」绝对不是分别意想之识,更不是由境界而生妄见,它是不识之识的自性灵知的直觉相应。如果就禅宗而言,体识即是明心见性的境界。自性禅是九种大禅的第一根本禅,属於出世间上上禅,是佛教中最高的禅类。此禅原出《菩萨地持经·第六方便处忍品》中所述。自性禅是在行者观心实性,观一切诸法无不由心;心摄一切法,如如意珠。或唯住於止,而摄心不散;或唯住於观,而分别照了;或止观双修而定慧均等。这是证悟自性者,体取自性本具止观的寂照之功能,而自在起用的圆妙境界。
得此禅故,二乘之人,定证涅槃,若是菩萨,入铁轮位,具十信心。
由於证得了自性禅的真性妙德,如果是二乘的发心,虽然心量偏狭,但据其本愿,也一定能证得涅槃之果。假使是发大心、修大行的菩萨,当证悟到自性禅时,则必能进入铁轮位,具足十种信心。
铁轮位即天台宗所判圆教十信位,如进断一分无明证一分中道,则成因中涅槃之佛。此铁轮位具足信位中的十种信心而得成就。此义当在第十讲中详释。
修行不止,即便出生九种大禅,所谓自性禅、一切禅、难禅禅、一切门禅、善人禅、一切行禅、除恼禅、此世他世乐禅、清净禅。
修行者如果在证得自性禅後,称性起行,不断地开启本性妙明的功用,就能够
出生九种大禅。九种大禅其义微妙不可思议,略释其基本功用以资参考:
一、自性禅:证根本的体性,已如上说。
二、一切禅:“一切”即自行化他的一切功德事业。分为世间与出世间的两种,各有现法乐住禅,出生三昧功德禅,利益众生禅的三种。
(一)、现法乐住禅是离一切妄想,身心止息,第一寂灭的现量所证的法乐安住。
(二)、出生三昧功德禅是能出生种种不可思议无量功德,以及十力种性所摄的三昧,能入一切无碍慧与无诤愿智的胜妙功德。
(三)、利益众生的禅则是随其所证的功德妙用,布施予一切众生,保护一切众生使离恐怖,并能为诸开示法要,解其妄惑。
三、难禅:难禅意即难修之禅。分为三种:
(一)、第一难禅——久习胜妙禅定,於诸三昧心得自在,因哀愍众生的苦厄,欲使成就道业,所以舍第一禅的妙乐而生於欲界来度化众生。
(二)、第二难禅——依禅而出生无量无数的不可思议的诸深三昧。
㈢、第三难禅——依禅而得无上菩提。
四、一切门禅:一切禅都从此门而出,所以称为一切门禅。此禅分为:
㈡、与有觉有观俱之禅。
㈡、与喜俱之禅。
㈢、与乐俱之禅。
㈣与舍俱之禅。
证得大禅者如与此四禅相应而行,就能出生其余一切禅法。
五、善人禅:善人即菩萨大善根之人。得善人禅者,能不味著,以及与四无量
心相应的慈心俱、悲心俱、喜心俱、舍心俱的五种功能。
六、一切行禅:一切行即大乘法门的一切行,此禅能含摄大乘的一切行门,以其中有十三种微妙的功德:
㈡、善禅——摄一切善法。
㈡、无记化化禅——自然能在定中作种种无穷的变化。
㈢、止分禅——摄心不散,与定相应。
㈣、观分禅——分别照了,与慧相应。
㈤、自他利禅——正定现前时,即能自利利他。
㈥、正念禅——正念思惟,无诸杂想。
㈦、出生神通力功德禅——得此大定,一切的神通功德,都从此出生。
㈧、名缘禅——对於一切诸法的名相因缘都能通达无碍。
㈨、义缘惮——对於一切诸法的义理因缘都能通过晓了。
㈩、止相缘禅——对於寂静因缘之相,圆明洞彻,永离一切散乱。
(十一)、举相缘禅——能照了诸法起灭的因缘,悉毕清净无碍。
(十二)、舍相缘禅——对於一切善恶法相因缘,悉皆舍离,清净而无染著。
(十三)、现法乐住第一义禅——因此定而观,得法喜之乐,安住於第一义。
七、除烦恼禅:得此大禅能够除灭众生的种种苦患疾病等烦恼。共分为八种:
㈠、咒术所依禅——此定能除一切苦患、毒害、霜雹、熟病以及鬼所作病。
㈡、除病禅——能除地、水、火、风四大所起的一切疾病。
㈢、云雨禅——能兴甘雨、能消灾旱,救诸饥馑。
㈣、等度禅——能拔济一切恐惧灾难以及水陆、人非人等的恐怖。
㈤、饶益禅——能以饮食、饶益旷野饥渴的众生。
㈥、调伏禅——能以财物调伏众生。
㈦、开觉禅——能平等地开示觉悟一切迷惑的众生。
㈧、等作禅—能使众生所作一切善恶,都能获得成就。
八、此世他世乐禅:此禅能使一切众生获得现在世与未来世的妙乐。其中又分
为九种:
(一)、神通变化调伏众生禅——能变现种种神足通力,调伏一切众生。
㈡、随说调伏众生禅——能随顺说法,调伏一切众生。
㈢、教诫变现调伏众生禅——能以正法教诫训谕,调伏一切众生。
㈣、为众生示恶趣禅——能对恶业的众生,示现修罗、饿鬼、畜生等趣,使之改恶迁善。
㈤、为失辩众生以辩饶益禅——为不能辩说正法的众生,即以辩才饶益他们, 使其心识开悟。
㈥、失念众生以念饶益禅——为失正念的众生,能以正念饶益他们,使之不生邪见。
㈦、造不颠倒论微妙赞颂摩得勒伽为令正法久住禅——开发妙慧,心不颠倒,能造微妙的赞颂,摩得勒伽论,流通正法,使之住於世。
㈧、世间技术义饶益摄取众生禅——能以书数算计资生方便等种种的技术及设备,摄取饶益一切众生。
㈨、暂息恶趣放光明禅——放大光明,暂使修罗等恶趣止息苦恼。
九、清净净禅:这是最究境的禅德妙道。是在断除一切烦恼惑业之後,证得大菩提清净果的禅。此禅又含十种禅德:
(一)、世间清净净不味不染污禅。
㈡、出世间清净净禅。
㈢、方便清净净惮。
㈣、得根本清净净禅。
㈤、根本上胜进清净净禅。
㈥、住起力清净净禅。
㈦、舍复入力清净净禅。
㈧、神通所作力清净净禅。
㈨、离一切见清净净禅。
㈩、烦恼智库断清净净禅。
以上九种大禅自菩萨初住位上上升进,不断深妙,直至等觉的真实禅法,是不可思议的无上禅德的开显。
菩萨依是禅故,得大菩提果,已得、今得、当得。
菩萨因从净门的体识自性禅体,而逐渐开显本明妙用,所以一一皆能得大菩提究竟圆满的佛果。久远已修此禅的,早已经成就佛果。现在才刚修此禅的,当於未来世而证得。或在今世已深入九种大禅,那么如果能得第九清净净禅,则於当今之世获得大菩提之果。佛法乃真实不虚之法,修因证果,自随其功行而定其迟速。
净为妙门,意在此也。
无论是渐次人净或顿悟入净,因其体识本性,具足九种大禅,所以能速证大菩提之果。净门能通至大涅槃道果,其意正在於此。
以上所述分别对诸禅的六妙门,是概述阐释六妙门的各各功能,与所摄的各种禅法,以及如何通过其奉具的功能而证得涅槃果。这些内容对今後起修六妙门有极大的作用:一是可了解六妙门的各个特点;二是可明确各禅法的属性;三则能起鼓励作用,使安心於六妙门的修习。但在学懂了概述部分之後,可放弃对它的深究,而应一心一意地注重於以下基本法的练习,以期早获体验而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