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第二章 六妙门讲义 第二讲 历别对摄诸禅定的六妙门
 
{返回 六妙门修证全书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5679

第二讲 历别对摄诸禅定的六妙门

这是十种六妙门中的第一部分,分别以六妙门的六个不同功能,来各各对摄佛法中的所有的禅定层级与品类,从而显明六妙门的广大微妙的开发功能与禅类特色。

以下开始依智者大师的原文讲述其妙义。

释第一历别对诸禅定明六妙门,即为六意。

「释」即阐释发挥之意。为了使修习六妙门的人,对其功能有深刻的了解,所以首先要阐释六妙门所含摄的各种禅品。「历」是遍之义,即一个一个地,遍及诸法;「别」为区分的意思,即把各禅支分门别类。如此一个一个地把各法、禅支分门别类地纳入六妙门的功能之下,以显明其特殊的作用,即是本节要阐释的内容。

因六妙门的差异,就把它分为六个层次来阐释。

一者依数为妙门。行者因数息故,即能出生四禅、四无量心、四无色定。

在六意之中,第一先阐释依数息而成就妙门的禅修功能。

修习禅定的人,因为用数息的方法而使心念不乱,由於心波的平缓,免除了来自内外的干扰,就深入了禅寂之中。在心心转细转微之後,如是便能出生四禅定、四无量心和四无色定的十二门禅,成就世间禅的全部功能。

有关四禅的基本正相,已经解释於前,以下再就:一、如何在得了禅定之後保护不退?二、在那一禅中可以悟道?三、怎样识别禅定中的邪伪相?三个方面的问题进行论述。

一、如何在得了禅定之後保护不退?

初得禅定的人,因为体验不深刻,经验不足,又加以没有足够的智慧,以及缺乏明师的指导等因素。所以习禅者在懂得四禅的正确禅态的有关特征外,还须明了禅修过程的退、护、住、进的四法要。这四法要是从最初的粗住心开始,一直到非想处定,都有可能出现,但初禅因离欲界最近,所以退转的可能性也更大於上界的诸禅。

(一)、退义——在禅定中有那些因素才会退转?

一般来说,退转的情况有两种:一是任运退;二是缘触退。由於禅修的基础不够,定力不足,在偶然的机缘下进入禅定後,却无定力维持,所以不等待内外诸缘的干扰,就自然地失去禅定,退转下来了,这就是任运退。缘触退则是在相当定力之中,如果能按正常地惯性修下去,就能不断地进步。但是如遇到内外的不良因素的干扰,那就有退转的可能。如外在的二十五方便没有作适当的维护,或者因为吐纳的练习产生逆反,使禅寂之心因失去依赖入禅的外在条件而无法入定。内在的触缘则是在静定心中,不自觉地出现烦恼障、业障及报障与四魔等的干扰,而使内心产生忧恼或贪爱。在这些内缘的触动之下,禅定也随之失去。一旦失去之後,其中除一部分善於用心的人外,一般就很难再修习到原来的禅定了。

㈡、护义——那么,怎样才能护持禅定而不退失呢?

一是要在平时注意二十五方便的摄养,尤其是对於息道的保护与心念的调适,尽量减少外界的干扰,同时要在初入禅期间注意休养,一心涵养以使不退。二是在将入禅或已入禅时,不要起分别执著心,以无住之心而任运入禅;如在禅心中出现

三障四魔等障碍,也要善於转化与对治,直至障去魔空为止。总之,禅定是由於摄心而人的,所以得禅之後,要重视内外因素对心念的影响,尽量使心念常处禅态之中,如此才能使定心不遭损失破坏。

㈢、住义——由於守护得比较好,在所得的禅定上就安稳地「住」了下来。这就像从一个破旧的房子,搬进宽敞舒适的新居一样,可以安稳地享用其中的一切。也有的人不用守护,一旦入禅,就能稳住下来。这是由於根性较好,心力很强,所以一进入禅定,便自然而然地稳住了下来,不再动摇。

(四)、进义—禅定的修习是从浅至深的,因此,不能仅止於住下来就完事,还要不断地升进与微细化。有些根性利者,是自然地层层升进上去,以至成就。但大多数人,则是需要精进策励後方能升进。在禅的升进意义上,又分为渐进与顿进的二类。渐次从初禅乃至非想处定的步步升进的是属於渐进;在初禅的定中顿时能超越所有禅的层级而进入非想处的,是属於顿进之类。

二、由戒生定,由定开慧乃是佛教的三学次第。那么,在那种禅定中才会开发智慧?所谓开智慧乃是指见道之慧,三界诸禅均可以见道,但欲界定较难,四禅最易,而空无边、识无边及无所有处的三定则较少。现在处於末法时代,众生根性差、事务忙,入深禅定较难,因此,以下重点说明欲界定的开慧情况。

佛在《遗教经》中说:「若见电光,暂得见道。」因为欲界定能在刹那中,心空尘消,见到道体,所以又称为电光定。在《成实论》中也指出:「有欲界定,能发无漏,无漏发疾,犹如电光。」说明在欲界定中,如果根性与机缘的凑合,就可以发无漏智而见道。这就如阿难尊者一样,在修禅时由於策励其心太过勇猛,反而禅心成碍不发无漏,後来放下心时,因取枕头而即刻进入电光定发无漏智。由此我们可以知道,有些禅行者,所入禅定并不深,但确能在某一因缘时节到来时,豁然开悟见道。因此,我们要重视欲界定的保养与慧观,以藉此打开本性,悟见真道。

三、关於禅定的邪相问题。禅相的正邪,向来是很难辨别的,在各宗中,唯天台宗对此有极详尽的论述,这与天台法门注重实践的精神分不开。智者大师在《摩诃止观》与《渐次止观》及《小止观》中,都对邪相的有关方面展开了论述,兹录出《摩诃止观》卷九中初禅的邪相以资参考:

邪触者,还约八触十功德明。若过若不及,如动触起时,直尔郁郁,

不迟不疾,身内运动。若还自急疾,手脚搔扰,是太过;若都不动,如被

缚者,是则不及,余冷暖等亦如是。

又,就动触空明十种论。若过若不及、此中之空,只豁尔无碍,是为

正空。若永寂绝,都无觉知者,太过;若铿然块碍,是不及。明者,如镜

月了亮。若如白日,或见种种光色,是太过;若都无所见,是不及。定

者,只一心澄静。若缚著不动,是太过;若驰散万境,此不及。乃至相应

亦如是。是为一动触中二十种邪相,余七触合前,则有一百六十邪法。

初禅离欲界近且仍带有欲界心,所以在进入禅态时,如开门户,贼很容易进

入。初禅的邪相是鬼入禅中,但禅的本身并非鬼所作,因此,一旦禅定失去,就唯留邪鬼在身,即成附体之类。如某青年来信说,每次入定时,身紧不自由,有块然之感,这就是已入邪触的邪定之相了。

了解了邪禅之相後,就可以在入禅时进行智慧抉择,如是邪相就应诃责以除

之,不使身心人邪途。

其次,数息法门在四禅之上,又能出生四无量心。这四无量心是普缘众生引发无量之福的清净解脱与菩萨的利济大行,其基本的修法如下:

一、慈无量心

不厌恶一切有情与为求有情的利益,而尽量在禅定中给予众生快乐之心。其禅心便进入无怨无恼,悦心适意,善修得解,定心分明,并转入深定而得解脱。

二、悲无量心

观察一切有情的痛苦生起悲愍与不堪有情的痛苦,而在禅定中发起拔济众生痛苦之心。

三、喜无量心

观察一切有情由於各种可喜的原因,而生喜悦与希望有情持续其殊胜的希望,而在禅定心中生起庆悦之心。

四、舍无量心

心中不思虑苦和乐等等的差别,与对一切有情以无偏无倚而在禅定中起平等之

心,不住著於一切作为。

四无量心有修习所得与定中开发的两种,而数门则偏重於後者。又就定中所缘的程度分为三等:缘亲人为广,一般人为大,有怨之人为无量;又缘一切众生得乐为广(余三亦然),四维为大,十方名无量。

最後是四无色定的禅支,兹略释如下:

一、空无边处定

禅心脱出色的牢笼,进入虚空而住,与空无边相应。这通常由慈无量心而得

入。

二、识无边处定

禅心住於虚空後,生起厌舍虚空而缘内识,对心识生无边之解,与心识相应,於是便住於内识而寂静不动。一般由悲无量心而得入。

三、无所有处定

禅心因厌识近於虚空,而对无所有处产生寂静自在的心念;於是观心无所有,到了心与无所有相应时,便安住於无所有之中,通常可由喜无量心而得入。

四、非想非非想处定

禅心住於无所有处後,仍觉得不够寂静,於是欲求非想非非想处的寂静境界,便舍去前识处定的有想,又舍前无所有处的非想,如痴如醉,如眠如暗,无所爱乐,泯然寂绝,清净无为。此定一般可由舍无量心而得入。

以上所述十二门禅,都可以由修数息法门而得开发,因此,息道工夫具有特殊的摄心人定的功效。

若於最後非非想定,能觉知非是涅槃,是人必定得三乘道。

如果修禅的人能依数息法门,进入十二门禅里的最後一门非想非非想处定时,能够不迷执於虚妄之禅,而以智慧之心觉知此所住禅定之处,仍是生灭之法,并非是涅槃的寂灭境界,於是窥破禅定中的阴盖,脱出最後一层的牢笼。那么,随著三乘人的根性与发心,都能证得三乘的圣道果。

何以故?此定阴、界、入和合故有,虚诳不实,虽无粗烦恼,而亦成

就十种细烦恼。知已破折,不住不著,心得解脱,即证三乘涅槃故。

“何以故",是徵究上述得道的原因。阴是色、受、想、行、识的五种阴覆障蔽本明的虚妄法;界即六根、六识、六尘的十八界;入即十二入。纵然修到非想非非想处定,而此定所形成的因素乃是五阴、十八界、十二人的相互和合,假如离开

了因缘与彼此的相互作用,那么这禅定也就立即失去。所以,究实而言,此定并非真实,因此,是虚妄的假相,其体不真。修禅者安住於此定时,虽然意识不到烦恼—即没有粗烦恼的泛起,但是仍然具足十种细的烦恼。十种细烦恼即:贪烦恼、嗔烦恼、痴烦恼、慢烦恼、疑烦恼、取见烦恼、戒禁取见烦恼等。十烦恼有粗细的不同,欲界以下的烦恼属粗心所生,而色界以上由於定心转细,烦恼的表现也极微,一般难以察觉。如果在禅定之中,能觉知本质的虚妄性与烦恼的流注,既不住於禅的安乐虚妙,也不著於禅的变化流注,於是在离开禅的妄境之後,其心便得到了解脱。而解脱之道即是涅槃的现量之故,所以说:「即证三乘涅槃故。」

从禅定的伏而不断的一面而论,虽然在非想非非想处定中,可以住时八万四千劫,但因为无慧解脱的原因,当定力一衰,福报一去,则原先的烦恼种子与各种业力,又将其推向下地,重新开始苦难的流转。由此可见,佛教的中心乃是智慧,没有智慧,决不可能断惑证真而解脱生死,圆成道果。

此义如须跋陀罗,佛教断非非想处惑,即便获得阿罗汉果。

在非非想处断惑证真的意义,可以举须跋陀罗的证道因缘来证明。佛在临涅槃之前,有一位叫须跋陀罗的外道来求佛开示。释尊接受了他的请求,开始教他如何断非非想处的方法,他听了法之後,在禅定心中马上作智慧观察,於是在佛的座下立刻证得了阿罗汉果,成了佛住世时的最後的一个弟子。

数为妙门,意在於此也。

数息的功能不仅仅能够出生十二门禅,最重要的是能够通过十二门禅的体验而解脱烦恼,获证三乘的涅槃。所以数的法门能够通至涅槃,其意正在於此。

二者随为妙门者,行者因随息故,即能出生十六特胜。

第二是阐释随息的修证妙门的发禅意义。修习禅定的人,因为依呼吸的出入而作「随」的工夫,就可以在心法相应时,出生十六种特别殊胜的禅态。这十六种特别殊胜的禅态与前面介绍过的安般念基本一致,是属於出世间惮,而此禅都是通过随息而逐渐开发,并层层胜妙,均有不同的特殊功能,到最後时就能证得三乘圣果,所以叫做十六特胜。

所谓一知息入。

修十六特胜的第一步是在息相调适之後,觉知微细息相的入内过程,所谓初知息入是鼻端;次知息入至心脏的部位;最後息入到脐轮处为止。修禅者在修知息入的过程中,不要把心念过份地注意息入的初、中、後的三个部位,而只要能稍微感觉到吸相依次进入即可。

二知息出。

知息入修习熟练并安心不动後,即进入第二步知息出的练习。修知息出与知息 入相反,它是以脐轮为初,次是心脏部位,後以鼻端为出。

无论修入或出,只能单修一种,依次而行,不可以同样兼顾出入二相。同时还应注意在修随息时,重点在微细的息相的运动,而不可倚身作意,否则便会重成障碍,不能进入禅定。

三知息长短。

知息出,有离执轻身与放松息相的作用,因此,第三步要进一层观随息的长短之相,而这裹的短当然是相对而言,是要行者明照自己静心中的息相究竟有多长,心念随之而出入,明知不忘,如此便能出生功德了。如果以竖修的角度来说明此禅的修法,则在《无碍解脱道》中有较全面的阐释:

云何彼於长出息时,知「我出息长」,长入息时,知「我入息长」?

(一)、长出息於出时出息;㈡、长入息於长时入息:㈢、长出息入息於

长时出息入息,长出息入息於长时出息入息者(於彼)生起(善)欲;㈣、

由於欲而比以前更微细的长出息於长时出息;㈤、由於欲而比以前更微细

的长入息……乃至……㈥、长出息入息於长时出息入息。由於欲而比以前

更微细的长出息入息,於长时出息入息者生起喜悦;㈦、由於喜悦而比以

前更微细的长出息於长时出息;㈧、由於喜悦而比以前更微细的长入息

……乃至……;㈨、长出息入息长时出息入息,由於喜悦而比以前更微细

的长出息入息於长时出息入息者,(他的)心从出息入息而转去,而生起

到了舍的这一步,即进入止门的禅定境,於彼定中便能现起观照的心智,如四念处等观,由此观的深入,就由有漏慧趣入无漏慧。

四知息遍身。

第四步是於静心中觉知呼吸从全身的毛孔出入无碍,而此时鼻孔的呼吸已极微细,进入了全身性的随息工夫。《清净道论》对此作了说明:

即我於全出息身的初中後,为令觉知明白其出息而学;我於全入息身的初、中、後,为令觉知明白其入息而学。如是为令(出入息的一切身)觉知明白者,以智相应心出息与入息,故说我学出息与入息。因为有的比丘,对於片片展於(体内)的出息身或入息身的初则明白,然後中、後;他只能取其初,而对中、後则疲倦。有的则以对於中的明白,然非初中。

修「知息徧身」的随息法,要达到初、中、後的一切身的出入息都明白方算熟练。所以世尊说:「学我知一切身出息……乃至……人息。」

第四步修成後,就能够在空气稀少的地方久坐而不感到窒息。呼吸也可以达到

极缓慢的地步。

五除诸身行。

第四步由於呼吸的全身化,於是引发了周身的气脉的变化运动,此时身体就可能出现一些前屈、侧屈、全屈、後屈、转动、颤动、摇动、震动等一系列的动作。当修禅者在定心中发生这些运动时,应该及时觉察;如此身行并非初禅之功德支林,乃是欲界定前後的粗色气机的发动,因此不应执著。对於这种现象唯一的对治办法,就是调稳呼吸後把注意力集中於吸入的随念上,这样久久便能使身息寂静微细而不再动摇。所以第五就要除去一切身心的运动之行了。

六心受喜。

过了上述身行的一关,身心就泯然一转,忽然进入了正禅的状态。所以修禅者如果不停滞在身体气机发动上,而透过了欲界定的动摇与不稳定,就能在安息极安息中,直至消灭了身觉与息相,寂止了一切的变化,此时呼吸已到了有无难辨的状态,内心便生起了喜的觉受,这便是进入了初禅的禅态。在此禅态中,前後的八触与十功德就随个人的根性不同流现出来。从初禅之後,又升至二禅。

七心受乐。

从二禅又升至三禅,心的觉受充满了妙乐。

八受诸心行。

从三禅的妙乐又舍之而升进四禅,无苦乐境,唯有寂静禅心的流注行相。

九心作喜。

在定心中再观二禅的喜乐,使不住於死定。

十心作摄。

在喜乐之中,使心念既不住於死寂之定境,又不著於喜乐之爱味,完全将心等持於心一境性的正定之中,即进入不动摇的三摩地。唯有三摩地的正定,才符合於解脱的要求。

十一心作解脱。

心作解脱,是指行人在诸禅中解脱出各种执著。如在初禅中解脱出五盖的缠

缚;在二禅中解脱出寻伺;於三禅中解脱出喜心的执著;在四禅中离於苦乐之境

等。这些解脱虽未脱尽三界烦恼,但已非外道爱味禅性可比,并在此等解脱後,方能进入正观的修习。

十二观无常。

前一步的心作解脱还是基础性的准备观法。从这里开始即进入了正观。由於正观的慧力,方能断惑证真。

观无常是在禅定心中观照五蕴的无常生灭变易性,而悟达诸法的无常使不生常见。

十三观出散。

在禅定心中观呼吸的出散乃至空无所有,从而悟知诸法中无我而不生我见。

十四观离欲。

在禅定中以离欲念使人解脱於欲。其中离欲又分为灭尽离欲与究境离欲的二种观。灭尽离欲是观诸行的刹那灭坏;究境离欲则是观离欲後的涅槃境。因此,观离

欲也就是观上述二种境而引起的毗鉢舍那(观)与道相应。

十五观灭。

此观从观灭而灭除集谛烦恼的角度而起灭尽与究竟的二种观法,与观离欲的方法一样,但更进一层,因离欲仅止於意愿,而灭集则为实际的行动,故接近於解脱道。

十六观弃舍。

观弃舍在《清净道论》称作观舍道。分为遍舍舍遣与跳入舍遣的二种修证过程。

遍舍舍遣是以部分的观智而遍舍诸蕴及诸烦恼,或进一步以部分的道智而遍舍诸蕴及诸行烦恼。

跳入舍遣是先见有为的过失及倾向(与有为)相反的涅槃而跳入或以所缘而跳入涅槃。

每种舍遣中初是观智,後为道智,均可随舍遣之力而入於涅槃境界。

以下智者大师来对弃舍这法进行阐释:

云何观弃舍?此观破非想处惑。所以者何?凡夫修非想时,观有常处

如瘫如疮,观无想处如痴也。第一妙定,名曰非想。

六妙门重点在於妙的功德,所以在随的对摄禅法上,智者大师又著重阐释如何在十六特胜的最後观弃舍中获得涅槃。

怎样修观弃舍的工夫?这最後一层的观修,是专门破非想处的迷惑的,为甚么

要在非想处修观得涅槃?因为凡夫在随息门中,修到非想处定时,内心自然观察有

常处——空定与识定均属有常处,因落有思之故,而有常之处乃败坏之法,故如癣如疮溃烂不久;而无想定又如痴愚,不起活用。故於心中认定三界第一微妙之定,乃是非有想非无想的第四无色定的境界。

作是念已,即弃舍有想无想,名非有想非无想。故知非想即是两舍之义。

作了上面的观想之後,就放弃了有想与无想的执著,进入了非有想非无想处定,所以说非想就是两舍的意思。

令佛弟子,观行破折,义如前说。

现在佛弟子所修与外道不同,并不认为此处即安稳之地,仍须通过观察其虚妄,破其烦恼盖覆,折其著心,如此方能解脱三界烦恼,证出世涅槃。至於观折之义,已於数门中阐释。

是故深观弃舍,不著非想,能得涅槃,随为妙门,意在此也.

由此之故,只要修禅行人,能够在禅境中深观弃舍,不住著在非想处定上,那么他就能证得涅槃道了。

通过随息一门的层层深入,不断开发,以至於证得涅槃圣果,所以说随息作为妙门,其意正在於此。

三者止为妙门者。行者因止心故,即便次第发五轮禅。

第三是就止的功能来阐释作为妙门的出生诸禅的具体内容。

修习禅定者,因为澄心息虑,使心念凝然不动,寂止於一处时,就能依其所止的层次而开发五轮禅的禅法。

一者地轮三昧,即未到地。

五轮禅的最初一层是地轮禅。修禅者从欲界定後,止心更为虚寂,心人定境之中,最初所开发的即是未到地定。这未到地定犹如造高楼大厦的地基一样,虽然还不具备功德,它却是盖楼必不可少的部分,所以叫做地轮禅。

二者水轮三昧,即是种种诸禅定善根发也。

从未到地定的地轮三昧之後,随著定力的深化,便进人了初禅。又从初禅升至二禅,乃至於四禅。这就像水的流动是一段一段地流人大海,而每一段都有它的作用,即在四禅的前後均可开发善根,这便是水轮三昧的境界。

三者虚空轮三昧,即五方便人,觉因缘无性如虚空。

地轮禅是坚碍而不通,水轮是流动而非真止。因此,以上二轮均未到见道之

位,故其见地未真,都处在著相修行的阶段。

到了这第三层的虚空轮三昧,就是正道行人进入见道的过程。所谓五方便人即是七方便的简化。七方便是从五停心观开始起对治观,渐次分别相念、总相念、暖、顶、忍、世第一法。因五停心属破障,未有禅定故较浅,已不是此段的功行,而总别二相念可合而为一,故一般在此处简化为五方便。

修禅有了四禅的定力後,就可以依此定而起慧照。四念处正是慧照的初步,然後在四念处观上开始发善根:

㈡、暖法,进一步加修四正勤,以四谛为缘,发相似之解,伏烦恼惑,得佛法气氛,喻如春阳暖发。

㈡、顶法,进修四如意足,於相似解更加转明,得四如意定。如登山顶,洞览无余。

㈢、忍法,由於定慧等持,善法增进,便成就了五根,安住不动,忍法具足。

㈣、世第一法,五根增长成五力破五障,接近於见道位。这是有漏世间的功行中最为第一。从此之後如以有漏的闻、思、修作增上慧,资助本具的无漏种子,使之发生观行,便於十六刹那之间而入见道位。一旦见道之後,便能觉悟一切诸法皆因缘所生,当体如虚空,所以叫做虚空轮三昧,於诸见中无碍无谬,见真谛而行真道四者金沙轮三昧,即是见思解脱,无著正慧,如金沙也。

见道之後方起真实之修。因此,金沙轮三昧,就是依真见而起真修的过程,通过真修,方能解脱三界的烦恼——思惑,即思惟谛理的道品而断之惑,这即是从七觉支到八圣道的相依修持过程。因为已见真道,所以起修之时绝不是著相之修,而是以无著的正慧而随顺道法,断除烦恼习气。这犹如纯净的金沙一样,虽有诸般变化流动,仍不失去本色,不受染污。因此,见道後的无著之修,即是金沙轮三昧。

五者金刚轮三昧,即是第九无碍道,能断三界结使:水尽无余,证尽智无生智,入涅槃。

第五是见思烦恼脱尽後的圣果之位。金刚是万物中最坚、最利、最明的宝贵东西,以此物形容圣果位上的不坏功德。

九无碍道新译为九无间道。因为在修道位上把三界分为九地,每一地又分为九品,这都是妄心从粗到细的演变过程的借喻。在断惑之时,每地各有无间与解脱的二道。正在断惑的无著心智叫做无间道;烦恼既已断除,解脱了下地之惑,而此解脱迷惑所生之智,叫做解脱道。一地之惑有九品,九地便有九解脱。断到第九无间道时,三界之内的所有结使已经断尽,不再被三界的妄情所迷,也不落後有,而此时所证之智,有尽智与无生智的二种。尽智是断尽三界一切烦恼後,证知我既然已经知苦、断集、证灭、修道,内心自信承当,智慧明照。无生智则是限於利根罗汉所有之智慧,因在所证上,既已知、断、证、修之事已毕,更无知、断、证、修之事,所以说「无生」。其意正说明自觉於无生之道而证知我不再知、断、证、修的智慧。而钝根罗汉有的再反覆地退没,需要再经过知、断、证、修的一类,就不能见到无生智。

在金刚轮的三昧上,证得了尽智与无生智,就获证了涅槃的果位,成为永不退转的界外圣人。

止为妙门,意在此也。

通过止心息虑,澄寂妄念,便可从散心的凡夫地位,逐渐进入未到地的地轮三昧,又从地轮到四禅的水轮三昧。从水轮的观慧见到了真谛的理性,证於虚空轮三昧;从虚空的无碍之慧起於无著的正修,渐次断除烦恼,便证入金沙轮三昧的道位。如此熏修,到断尽一切三界烦恼,便证入了金刚轮三昧的圣果。如此从低至高_

的五轮之禅均以「止」而贯之,因此止之一法,可以通至涅槃之妙德,其意正在於此。

四者观为妙门者。行者因修观故,即能出生九想。

第四是阐释观的对摄禅法而通至涅槃的意义。

观可以分为二种功能,一是观察妄惑,以破除烦恼颠倒,二是观达真理,以圆显清净真性。关於观义的解释,历来有浅深的不同说法,举以下数释以作参考:

《观经净影疏》说:「观者,系念思察,说以为观。」

《大乘义章》说:「粗思名觉,细思名观。」

《净名经三观玄义》说:「观以观穿为义,亦是观盖为能。观穿者即是观察见思、尘沙、无明之惑,故名观穿。观达者达三谛之理。」

智者大师在六妙门中所论观义,则是摄赅一切深浅之义,并就佛教禅法中的诸多观法进行概括论述。

修习禅法者因为运心作观的缘故,就能在观心中出生九想等禅观之法。_

九想属于禅中的不净观法。此观禅的目的,就是针对世人对於五欲的耽著与

对自我的妄执。因此,修习此禅观,就能破除恋世的迷情。九想观的出生次第如

下:

一、胀想:观想现出死尸的膨胀的形状。

二、青瘀想:观想现出死尸经过风吹日曝後,变成青瘀的形色。

三、坏想:观想现出死尸在自然力的破坏下,失去了匀称的形状。

四、血涂想:观想现出死尸经过破坏之後,又变得血肉模糊。

五、脓烂想:观想现出死尸因变质而脓烂的形状。

六、啖想:观想现出鸟兽来到死尸前互相争啖。

七、散想:观想现出死尸被鸟兽争啖後的四肢、头、身分裂破散。

八、骨想:观想现出死尸血肉被吃尽後的白骨狼籍的惨状。

九、烧想:观想现出白骨最後被柴火所烧而归於灰土。

由观而观的九想景象,容易使习禅者出现惊怖、忧惧的心理,因此,当久修之後,欲情已除,则应观现八念的功德以救其弊。

八念。

八念的出生次第是从念佛开始:

一、念佛:念佛神德无量,能拔苦与乐。

二、念法:念法力广大能灭一切烦恼。

三、念僧:念僧为佛弟子,具足五分法身(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为世间无上的福田。

四、念戒:念戒能遮诸恶,为无上菩提的根本。

五、念舍:念布施能生大功德,又舍断烦恼的大智慧。

六、念天:念四天王乃至他化天,果报清净,利乐一切。

七、念出入息:念出入息可得禅定而具乐。

八、念死:人生无常,生必有死,故不怕死亡。

八念之後即是观现十想。

十想。

十想的第一是苦想,即观五阴之身,常被诸苦所逼迫,作此想後,智慧生而众苦得灭,其余九想的内容请参阅《大智度论》卷二十三。

八背舍,八胜处。

八背舍的观修已经介绍於前。八胜处是善巧观修八背舍所获得的殊胜利益,这八胜处的含义即是发胜知胜见,以舍贪爱的八种禅观。因为是起胜知胜见的依处,所以说为八胜处。其观修次第如下:

一、内有色想观外色少胜处:内心有色想,观道还未增长,专观少份的外色以摄心。一般修此观时专观内身不净,或观少许外色,均可得清净胜见。

二、内有色想观外色多胜处:观道成熟後,多观外色也无妨碍。譬如从一具死尸而至观十、百、干、万具的死尸,或观一膨胀时而增观一切死尸的膨胀。如此观广大的外色而获得清净。

三、内无色想观外色少胜处:到了这一步,观道逐渐胜妙,虽然观於外色,内心不存色想,因为无想,所以比前更为胜妙。

_ 四、内无色想观外色多胜处:从少观到广大,其义如前的二观。

五、青胜处:观现身外的青色,转变自在,使少为多,使多为少,对於所观的青相,不起法爱。

六、黄胜处:如青胜处。

七、赤胜处:如青胜处。

八、白胜处:如青胜处。

十一切处、九次第定。

八背舍为初观,八胜处为中,而十一切处是最後的解脱。其观修之义已介绍於前。

师子奋迅三昧。

狮(师)子奋迅三昧,是借喻狮子奋迅时的开张诸根,身毛皆竖,现威怒吼之相来形容此三昧的威力无穷。

菩萨进入狮子奋迅三昧时,则奋法界之身,开大慧之门,现应机之威,使外道二乘的小兽为之摄伏。

超越三昧

修禅者如果在其禅定上能不顺九次第定之浅深次序而人定的,即是超越三昧的观行,这种三昧,可由散心地直入灭尽定,也可以由灭尽定直出散心,顺逆自在,超越无碍。但小乘人的超越仅限于二级禅定的跳跃,大乘菩萨则可以随意超越而无碍。

禅是在九次第定中,反覆从一地进入另一地的修习方法,以锻炼自在随意的

定力。譬如修禅先入初禅,在初禅中直入识处定,又从识处定入二禅。如此反覆练习,使得定力更加坚固而自在。

十四变化心。

十四变化心即是四禅定中的十四种变化作用:

一、初禅天二种变化:l、初禅初禅化,即能在初禅中变化自地;2、初禅欲界化,即能变化欲界地。

二、二禅天三种变化:l、二禅二禅化;2、二禅初禅化;3、二禅欲界化。

4、三禅欲界化。

四、四禅五种变化:l、四禅四禅化;2、四禅三禅化;3、四禅二禅化:

4、四禅初禅化;5、四禅欲界化。

这十四种变化作用,就是善用禅定来化现其自地与以下的禅位以起应化的妙用。

三明、六通及八解脱。

三明、六通及八解脱的三法,都是就修观所显妙德而言。

三明即:一、宿命明:知自身他身宿世的生死现象;二、天眼明:知自身他身未来世的生死现象;三、漏尽明:知现在的苦相,即断一切烦恼後所得的无漏正智。所谓「明」的含义是指正智所显之境而分明彻照。而天眼、天耳、宿命、他心、神足、漏足的六通,其中神足为工巧,天耳通但闻声,他心通只知他人心,所以不立为明。其余三者也有浅深等不同,所以分而立之。

八解脱在此是指所得八种解脱之果,显现殊妙的妙德。

得灭受想,即入涅槃。

修禅者在观修过程中,如果能在八解脱的最後解脱中,证得灭受想无为之定

(即灭尽定)时,假若心不住著,就证入了三乘的涅槃之果了。

观为妙门,意在此也。

用观做为基本禅法而进行修习,就能出生如上的种种禅观之德,而在层层深入之後,涅槃的果证也自然而然地呈现在习禅者的心中。因此,观修之法能使行人通至涅槃微妙之门,其意义也正在於此。

五者还为妙门者。

第五是阐释还门所对摄的禅法功能,还是返本还源之意。如以智慧破折,返妄归真,寻流得源,悟入真性,便可称性合道而证涅槃。

行者若用意行,善巧破折,返本还源,是时即便出生空、无想、无作、三十七道品、四谛、十二因缘、中道正观,因此得入涅槃。

修习禅的人,如果根性较利,智慧明达,并能以此智慧之力,对世出世间的一切事理进行善巧破折,使心念既不住境,也不住於心,亦不住於法及空等,经过层层深入的返照与破折,便扫尽了无明妄执,心空如洗,清净无著,於是离一切根尘之妄,而返归本性净体,契会诸法源头。

由於如是善巧破折,所藉之理不同,所起之法有异,故随各人之机而出生三解脱门的空、无想、无作,又能出生四谛及道谛中的三十七道品,由此而成就声闻乘,深入涅槃;由缘觉的根机则出生十二因缘,而得人辟支佛的涅槃果;又由菩萨的根机而启开中道的正观,而成就佛果涅槃。由此之故,各随理行机而得入涅槃。

关於三乘的缘理成行之法义,将在第六章释通别六妙门中广释。

由於缘理反观,便能契入谛理而断诸烦恼,因此而得入涅槃。

做还门反观的工夫,先须理解一定的道理,而此道理应当有相当的策发慧照的力量,藉助这一缘理而成的返观之力,就可以在不断地善巧破折中,而契入与谛理相应的真实境界。由於还归於清净的本源,其体本来空寂,绝无烦恼虚妄之法,因此,一切烦恼自然在清净性体的反观中,不断而自断。更由此而自然地得入本具的涅槃之果了。

还为妙门,意在此也。

从有漏慧的返观而契入无漏而得入涅槃,这是还门的特殊功用。因此,缘理成行而返归本源而成还门的妙德,其意正在於此。

六者净为妙门者。

第六是阐释六妙门中的最後一道妙门。净门的妙能其实与前五门完全不同,是 不落有为功行的无修之修,所以贵在当人的体识——即以其禅慧之德直接证入本性 而安住不动,无量妙德均在全体契会中显露无余。因此,净门是一切法门的最终所归,也是最符合本性净德的无修之修,因此,贵在直接契悟,不必转弯摸角地去作修持求证。

行者若能体识一切诸法本性清净,即便获得自性禅也。

无论由於宿世根机深厚,或由明师方便直指,或者因渐修许多禅慧法门,顿悟,便於当下体识一切诸法的本性清净的面目,就能证达自性之禅。

体识即由直接的体悟而契会,故体识之时绝非理解,亦不属功行;而这里所谓的「识」绝对不是分别意想之识,更不是由境界而生妄见,它是不识之识的自性灵知的直觉相应。如果就禅宗而言,体识即是明心见性的境界。自性禅是九种大禅的第一根本禅,属於出世间上上禅,是佛教中最高的禅类。此禅原出《菩萨地持经·第六方便处忍品》中所述。自性禅是在行者观心实性,观一切诸法无不由心;心摄一切法,如如意珠。或唯住於止,而摄心不散;或唯住於观,而分别照了;或止观双修而定慧均等。这是证悟自性者,体取自性本具止观的寂照之功能,而自在起用的圆妙境界。

得此禅故,二乘之人,定证涅槃,若是菩萨,入铁轮位,具十信心。

由於证得了自性禅的真性妙德,如果是二乘的发心,虽然心量偏狭,但据其本愿,也一定能证得涅槃之果。假使是发大心、修大行的菩萨,当证悟到自性禅时,则必能进入铁轮位,具足十种信心。

铁轮位即天台宗所判圆教十信位,如进断一分无明证一分中道,则成因中涅槃之佛。此铁轮位具足信位中的十种信心而得成就。此义当在第十讲中详释。

修行不止,即便出生九种大禅,所谓自性禅、一切禅、难禅禅、一切门禅、善人禅、一切行禅、除恼禅、此世他世乐禅、清净禅。

修行者如果在证得自性禅後,称性起行,不断地开启本性妙明的功用,就能够

出生九种大禅。九种大禅其义微妙不可思议,略释其基本功用以资参考:

一、自性禅:证根本的体性,已如上说。

二、一切禅:“一切”即自行化他的一切功德事业。分为世间与出世间的两种,各有现法乐住禅,出生三昧功德禅,利益众生禅的三种。

(一)、现法乐住禅是离一切妄想,身心止息,第一寂灭的现量所证的法乐安住。

(二)、出生三昧功德禅是能出生种种不可思议无量功德,以及十力种性所摄的三昧,能入一切无碍慧与无诤愿智的胜妙功德。

(三)、利益众生的禅则是随其所证的功德妙用,布施予一切众生,保护一切众生使离恐怖,并能为诸开示法要,解其妄惑。

三、难禅:难禅意即难修之禅。分为三种:

(一)、第一难禅——久习胜妙禅定,於诸三昧心得自在,因哀愍众生的苦厄,欲使成就道业,所以舍第一禅的妙乐而生於欲界来度化众生。

(二)、第二难禅——依禅而出生无量无数的不可思议的诸深三昧。

㈢、第三难禅——依禅而得无上菩提。

四、一切门禅:一切禅都从此门而出,所以称为一切门禅。此禅分为:

㈡、与有觉有观俱之禅。

㈡、与喜俱之禅。

㈢、与乐俱之禅。

㈣与舍俱之禅。

证得大禅者如与此四禅相应而行,就能出生其余一切禅法。

五、善人禅:善人即菩萨大善根之人。得善人禅者,能不味著,以及与四无量

心相应的慈心俱、悲心俱、喜心俱、舍心俱的五种功能。

六、一切行禅:一切行即大乘法门的一切行,此禅能含摄大乘的一切行门,以其中有十三种微妙的功德:

㈡、善禅——摄一切善法。

㈡、无记化化禅——自然能在定中作种种无穷的变化。

㈢、止分禅——摄心不散,与定相应。

㈣、观分禅——分别照了,与慧相应。

㈤、自他利禅——正定现前时,即能自利利他。

㈥、正念禅——正念思惟,无诸杂想。

㈦、出生神通力功德禅——得此大定,一切的神通功德,都从此出生。

㈧、名缘禅——对於一切诸法的名相因缘都能通达无碍。

㈨、义缘惮——对於一切诸法的义理因缘都能通过晓了。

㈩、止相缘禅——对於寂静因缘之相,圆明洞彻,永离一切散乱。

(十一)、举相缘禅——能照了诸法起灭的因缘,悉毕清净无碍。

(十二)、舍相缘禅——对於一切善恶法相因缘,悉皆舍离,清净而无染著。

(十三)、现法乐住第一义禅——因此定而观,得法喜之乐,安住於第一义。

七、除烦恼禅:得此大禅能够除灭众生的种种苦患疾病等烦恼。共分为八种:

㈠、咒术所依禅——此定能除一切苦患、毒害、霜雹、熟病以及鬼所作病。

㈡、除病禅——能除地、水、火、风四大所起的一切疾病。

㈢、云雨禅——能兴甘雨、能消灾旱,救诸饥馑。

㈣、等度禅——能拔济一切恐惧灾难以及水陆、人非人等的恐怖。

㈤、饶益禅——能以饮食、饶益旷野饥渴的众生。

㈥、调伏禅——能以财物调伏众生。

㈦、开觉禅——能平等地开示觉悟一切迷惑的众生。

㈧、等作禅—能使众生所作一切善恶,都能获得成就。

八、此世他世乐禅:此禅能使一切众生获得现在世与未来世的妙乐。其中又分

为九种:

(一)、神通变化调伏众生禅——能变现种种神足通力,调伏一切众生。

㈡、随说调伏众生禅——能随顺说法,调伏一切众生。

㈢、教诫变现调伏众生禅——能以正法教诫训谕,调伏一切众生。

㈣、为众生示恶趣禅——能对恶业的众生,示现修罗、饿鬼、畜生等趣,使之改恶迁善。

㈤、为失辩众生以辩饶益禅——为不能辩说正法的众生,即以辩才饶益他们, 使其心识开悟。

㈥、失念众生以念饶益禅——为失正念的众生,能以正念饶益他们,使之不生邪见。

㈦、造不颠倒论微妙赞颂摩得勒伽为令正法久住禅——开发妙慧,心不颠倒,能造微妙的赞颂,摩得勒伽论,流通正法,使之住於世。

㈧、世间技术义饶益摄取众生禅——能以书数算计资生方便等种种的技术及设备,摄取饶益一切众生。

㈨、暂息恶趣放光明禅——放大光明,暂使修罗等恶趣止息苦恼。

九、清净净禅:这是最究境的禅德妙道。是在断除一切烦恼惑业之後,证得大菩提清净果的禅。此禅又含十种禅德:

(一)、世间清净净不味不染污禅。

㈡、出世间清净净禅。

㈢、方便清净净惮。

㈣、得根本清净净禅。

㈤、根本上胜进清净净禅。

㈥、住起力清净净禅。

㈦、舍复入力清净净禅。

㈧、神通所作力清净净禅。

㈨、离一切见清净净禅。

㈩、烦恼智库断清净净禅。

以上九种大禅自菩萨初住位上上升进,不断深妙,直至等觉的真实禅法,是不可思议的无上禅德的开显。

菩萨依是禅故,得大菩提果,已得、今得、当得。

菩萨因从净门的体识自性禅体,而逐渐开显本明妙用,所以一一皆能得大菩提究竟圆满的佛果。久远已修此禅的,早已经成就佛果。现在才刚修此禅的,当於未来世而证得。或在今世已深入九种大禅,那么如果能得第九清净净禅,则於当今之世获得大菩提之果。佛法乃真实不虚之法,修因证果,自随其功行而定其迟速。

净为妙门,意在此也。

无论是渐次人净或顿悟入净,因其体识本性,具足九种大禅,所以能速证大菩提之果。净门能通至大涅槃道果,其意正在於此。

以上所述分别对诸禅的六妙门,是概述阐释六妙门的各各功能,与所摄的各种禅法,以及如何通过其奉具的功能而证得涅槃果。这些内容对今後起修六妙门有极大的作用:一是可了解六妙门的各个特点;二是可明确各禅法的属性;三则能起鼓励作用,使安心於六妙门的修习。但在学懂了概述部分之後,可放弃对它的深究,而应一心一意地注重於以下基本法的练习,以期早获体验而得益。

 


{返回 六妙门修证全书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第二章 六妙门讲义 第三讲 次第相生的六妙门
下一篇:第二章 六妙门讲义 第一讲 序论
 第一章 六妙门修法 第二节 中善的修法
 第三章 六妙门念佛法要 第五节 还源念佛三昧门
 第二章 六妙门讲义 第七讲 通修别证的六妙门
 第三章 六妙门念佛法要 第二节 随息念佛门
 第六章 养生六妙门 第六节 还门的养生功法
 第三章 六妙门念佛法要 第四节 观想念佛门
 第五章 密乘六妙门 第六节 净门修法
 第一章 六妙门修法 第八节 净门的修习法
 第二章 六妙门讲义 第二讲 历别对摄诸禅定的六妙门
 第四章 六妙门与禅宗 第五节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居士婚姻两性观 一[栏目:药师山·紫雲居士]
 自省才是解脱的来源[栏目:香·隆立嘉措仁波切]
 梦到家亲眷属,是来求你帮助的[栏目:净空法师·开示集三]
 参禅要回光返照 To Investigate Chan, We Must Look Within O..[栏目:宣化老和尚开示 Venerable Master Hsuan Hua's Talks]
 请问何以鬼道众生有五通,而人道没有?人法界不是比鬼法界心清净吗?[栏目:答疑解惑·净空法师问答]
 药师法门消灾得福真实案例六则[栏目:药师佛感应录]
 慧远的不敬王者论[栏目:慧远大师作品解读]
 教言汇集[栏目:藏传佛教•资料文集]
 王骧陆居士全集 金刚释义意见[栏目:王骧陆居士]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