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课 皈依的境行观
由皈依的正境而起正行,然后观照一心的谛理,开显本具的性德,这是台宗学人在信解佛法后,应当遵行的基本步骤。
所皈依的正境即是佛法僧三宝,所起的正行即是念诵、思维、观想、体悟的四重方便,而能生起的智即是解智、体智、相智与用智。
一、皈依的念诵法行 每日念诵下文六次,以作为真正皈依者的发心与正愿:
愿皈依佛陀耶,发无上菩提道心,念念觉悟,开显法身性体,圆成妙觉德量!
愿皈依达摩耶,发无边法智慧心,念念观照,开显报身光明,圆成妙相智量!
愿皈依僧伽耶,发无漏无碍净心,念念了妄,开显化身妙用,圆成妙净方便!
二、皈依的思维法行 阅读有关三宝事理二境的书籍,经常思维三宝的种种功德。
佛德:
(1) 佛的因地发心与果地的觉证。
(2) 佛的庄严与利乐。
(3) 佛的涅槃与常住。
(4)佛的说法与度生。
(5)佛的智慧与证量。
(6)佛的愿力与慈悲方便。
法德:
(1)法的文字与义理。
(2)法的规律与作用。
(3)法的真理与悟证。
(4)法的表达与实际。
(5)法的究竟与归趣
(6)法的建立与开显。
僧德:
(1)僧的和合与出离。
(2)僧的清净与随便。
(3)僧的声闻与菩萨。
(4)僧的统理与教化。
(5)僧的超越与平等。
(6)僧的德相与无碍。
深入思维三宝的功德,即能发生真正的皈依意乐,并在内心升华为觉悟向上的动力。
三、皈依的观想境 虽然已通达对三宝的思维,认识了三宝的功德,但于修持方面,仍须进一步在自己心中形成如实的观境,方能不断印入,契合不二。
观想分为竖观、横观与圆融观三种:
(1)竖观的法行 观想佛宝即是我们自心的法身,量齐法界,永超诸相,绝诸对待,平等圆融。
观想法宝即是我们自心的报身佛,智慧光明遍照一切,差别宛显,平等无碍。
观想僧宝即是我们自心的应身佛,清净妙乐,遍摄一切,变化无量,逗会群机,平等自在。
(2)横观的法行 观佛宝:观想应化身佛有无量相好庄严,种种方便示现。观想报身佛有自受用与他受用的妙明庄严,种种光明,交融法界。观想法身佛有无边的常住不动的性德,妙显一切,自然具足。
观法宝:观于法性之法即是诸法实相,实相之相,本来如是。观于法智之法即是谛智千差,善巧观照,明光圆显。观于法用之法即是缘度方便,善转*轮,自在无碍。
观僧宝:观一念清净心,即是自性之体德,无明本空,真净本具;观一念智慧心即是自性之相德,惑业本无,妙智普照;观一念随顺心,即是自性之用德,众生本明,平常是道。
四、皈依的体悟境 体悟离念时无相之佛而觉了不昧,证于法性真空的佛宝。体悟正念时妙相之佛而分别不昧,证于法性妙假的佛宝。体悟念即非念,正念无念的佛而圆觉无碍,证于法性中道的佛宝。
体悟一念未生之前,法性如如,证于真法宝。体悟法性本觉之光,无照不照,证于妙法宝,体悟众缘差别之相,不转而转,证于净法宝。
体悟心体本净,而证于自性之体宝;体悟心相无量,而证于自性之相宝;体悟心用无差而证于自性之用宝。
如是行人依明师的指示,修皈依的正行,逐渐深入,返归自性,则一念之心,顿具三宝功德。佛道妙机尽在其中矣!
练习题:
1. 皈依的境行观三者的关系如何?
2. 皈依的正境是什么?
3. 皈依的正行有那四种?
4. 念诵行如何行持?
5. 思维行如何随文入理?
6. 观想行如何依理起观?
7. 如何体悟佛宝?
8. 如何体悟法宝?
9. 如何体悟僧宝?
思考题:
1. 在学修皈依的境行观之后,你对三宝有了怎样的体悟?
2. 你准备怎样去参学明师和在观察思维中对三宝引生更殊胜的崇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