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人生与社会-社会篇(人间佛教系列2)
 
{返回 人间佛教系列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6156
人生与社会-社会篇(人间佛教系列2) 
 
星云法师
 
 
目录
 
〈总序〉人间佛教正法久住 
佛教的财富观 
佛教的福寿观 
佛教的道德观 
佛教的政治观 
佛教的忠孝观 
 
 
  〈总序〉人间佛教正法久住
 
  我们生活在人间,人间有男女老少,人间有五欲六尘,人间有生老病死,人间有悲欢离合。在缺憾的世间里,我们如何获得欢喜自在?如何发挥生命的价值?如何拥有安乐的生活?这是我们要探讨的课题。
  
  佛陀降诞人间,示教利喜,为人间开启了光明与希望;佛陀依五乘佛法,建立了「五戒十善」、「中道缘起」、「因缘果报」、「四无量心」、「六度四摄」等人间佛教的基本思想。
  
  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我们创办文化、教育、慈善等事业,提出「传统与现代融和」、「僧众与信众共有」、「修持与慧解并重」、「佛教与艺文合一」等弘法方向。多年来,以「佛法为体、世学为用」作为宗旨,人间佛教渐渐蔚然有成,欣见大家高举人间佛教的旗帜,纷纷走出山林,投入社会公益,实践佛教慈悲利他的本怀。
  
  二○○四年,我在香港和台北作例行的年度「佛学讲座」,三天的讲题分别为「佛教的生命学」、「佛教的生死学」、「佛教的生活学」。我言:生命为「体」,作为本体的生命,是不增不减、永恒存在、绝对、无限、真常的;生死为「相」,每个生命所显露的现象,是有生有灭、变化无常、相对、有限、非常的;生活是「用」,生命从生到死,其中的食衣住行、言行举止、身心活动等等,无一不是生命的作用。因此,体、相、用,三者密不可分。我们既来到世间生活,就有生命,有生命就有生死,三者是一体的,其关系极为密切。因此,整个人间佛教可以说就是「生命学」、「生死学」、「生活学」。
  
  今后,我预定在世界各地讲演〈人间佛教的戒、定、慧三学〉。所谓戒定慧,有谓由戒生定,由定发慧,由慧趣入解脱,是学佛的次第;在人间生活,更需要断除烦恼才能获得究竟的妙智,才能自在悠游于人间!
  
  一九四九年,我从中国大陆来到台湾之后,为了适应广大民众的需求,毅然采取面对面的讲说弘法。从宜兰乡村的弘法,到城市各处的聚会;从监狱的开示,到工厂的布教。一九七五年,在台北国立艺术馆举行佛学讲座,首开在国家会堂讲演佛学之风。接下来,我弘法的脚步,由北至南,由西至东,从学校到军营,从国内到国外。近二十年来,随着弘法的国际化,我更是终年在世界各地云水行脚,奔波结缘。
  
  讲演的对象,有一般男女老少的信众,也有大专青年、企业界精英、教师、警察等特定对象。讲说的内容更是包罗万象,经典方面有《六祖坛经》、《金刚经》、《维摩诘经》、《法华经》等,也讲说佛教的义理、特质与现代生活的种种关系,以及佛教对社会、政治、伦理、经济、心理、民俗、命运、神通、知见、因缘、轮回、死亡、涅槃等各种问题的看法。
  
  三十年前,佛光山的弟子们将我历年来讲演的内容,陆续结集成书,并定名为《星云大师讲演集》,共有四册,二十多年来不知再版了多少次!许多读者将此套书视为认识佛教、研究佛学必读之书,也有不少出家、在家弟子,以此演讲集作为讲经说法的教材。
  
  这套讲演集已缺书好一段时间,不时有人频频询问、催促再版。我重新翻阅,觉得此套演讲集讲说时隔近三十年,抚今追昔,虽然佛法真理不变,人心善美依然;环境变迁有之,人事递嬗有之。因此,决定将此书全新改版,不以演讲方式呈现,去除与现今社会略微差异之处,重新校正、修订、增删,并依内容性质,分类为〈佛光与教团〉、〈佛教与生活〉、〈佛法与义理〉、〈人生与社会〉、〈禅学与净土〉、〈缘起与还灭〉、〈宗教与体验〉、〈学佛与求法〉、〈人间与实践〉、〈佛教与青年〉十册,总字数一百余万字,因内容多与人生有关,故取名为《人间佛教系列》。为保存、珍重历史,同时又为方便后人参考、查询,仍将讲演的时间、地点记于每篇文章之后。
  
  我之所以将此套书名为《人间佛教系列》,是因佛陀出生在人间,修道、成佛、说法度众都在人间;佛教本来就是佛陀所说,本来就是「人间佛教」!因此,我依循佛陀的教诲,无论所写、所言、所行,心中不时系念众生的福祉。我出家已超过一甲子,毕生竭力于人间佛教的弘扬与实践,主要是希望全世界各族群能相互尊重,人我能相互包容,社会彼此和谐进步。《人间佛教系列》是为我初期弘法历程,以及一以贯之的人间佛教思想理念的鲜明见证。
  
  这十册是《人间佛教丛书》第一套的结集,以后尚有第二套,甚至第三、第四套的结集。由于,人的生命在不停地和事业、时间赛跑,我一生也与著作、讲说、服务人间在竞赛,所以,一切就随顺因缘了!
  
  出版在即,为文略说弘法因缘,并以心香一瓣祝祷人间佛教正法久住,所有众生皆能身心自在,共生吉祥。
  
  二○○五年七月星云于佛光山法堂
 
 
佛教的财富观
 
   财富是人人所希求的,它是一般人共同的愿望。财富可以分成很多种类,有物质的财富,也有精神的财富;有世间的财富,也有出世间的财富;有私有的财富,也有共有的财富;有现世的财富,也有未来的财富;有染污的财富,也有清净的财富;有外在的财富,也有内心的财富;有一时的财富,也有永久的财富;有狭义的财富,也有广义的财富;有有价的财富,也有无价的财富。
  
  财富如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善的因缘能成就一切,不善的因缘也能分散一切,正如水火,相助相克。佛经上说,世间的财富是五家所共有,哪五家呢?一、一场水火天灾,疾病人祸的灾难,倾家荡产;二、强盗土匪,劫夺我们的财富;三、贪官污吏以种种的手段侵夺百姓的财产;四、不孝子孙,浪荡家财;五、国家的苛政赋税,使民不聊生。纵使钱赚得再多,也无法预料无常意外何时会发生。世间贫富之别,并非看金钱的多寡,应是看自心能包容多大,欢喜多少、满足多少而定。
  
  一、佛教的财富观
  
  佛教对钱财的看法是「非善非恶」,黄金是毒蛇,黄金也是弘法修道的资粮。放眼看今日的社会,有很多人是「富有的穷人」,但亦有少部分是「贫穷的富人」。既然富有,为什么又说他贫穷呢?
  
  (一)最富的穷人
  
  很多富有的人,有钱不懂得如何使用;有的人,有钱却用到不好的地方,甚至有钱不肯用,如此,虽然有钱,不也和穷人一样吗?
  
  佛经中记载,有位善生长者,一天,他得到了世间上最稀有、最宝贵的旃檀香木做的金色盒子,长者就对人宣布:「我要把这宝贵的东西,赠送给世间上最贫穷的人。」
  
  有很多贫穷的人来向他要这个金盒子,但是这一个人来要,善生长者说:「你不是世间上最贫穷的人。」那一个人来要,善生长者也说:「你不是世间上最贫穷的人。」
  
  大家觉得奇怪:「你不是真心要把这个金色盒子送给人吗?」
  
  善生长者说:「我这个金色盒子要送给世间上最贫穷的人,谁是最贫穷的人呢?告诉你们,不是别人,他就是我们的国王波斯匿王,他才是世间上最贫穷的人。」
  
  这个消息慢慢的传到波斯匿王那里,波斯匿王非常不高兴,说:
  
  「我是一国之君,怎么可以说我是世间上最贫穷的人呢?去把善生长者找来。」
  
  波斯匿王把善生长者带到收藏珍宝的库房里,问道:
  
  「你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
  
  善生长者说:「这是收藏黄金的金库。」
  
  「那是个什么地方呢?」
  
  「那是收藏银子的银库。」
  
  「那是什么地方呢?」
  
  「那是珍藏珍珠的宝库。」
  
  波斯匿王大声责问:「既然你知道我有金库、银库……这么多的财宝,怎么可以在外面散布谣言,说我是世间上最贫穷的人呢?」
  
  在善生长者的心中,认为波斯匿王虽然有钱,但不会照顾社会大众,不知去做福利人群的事业,虽然有钱却不会用,这就是世间上最贫穷的人。
  
  (二)最穷的富人
  
  哲学家苏格拉底临死前,弟子问他:「老师,你还有什么遗言吗?」苏格拉底突然想起:「啊!我欠人家一只鸡,还没有还他。」一个大哲学家到临死之前,连还一只鸡的能力也没有,他是否真正的贫穷呢?苏格拉底的智慧,几千年来仍然影响着世间上的人,因此,像他这样的人,他是不穷的,他是贫穷中最富有的人。
  
  佛教中的弘一大师,一条毛巾,一用就是十年以上,已经用到破烂不堪了,他的朋友夏丏尊见到时,不忍心地对他说:「我买一条新的毛巾送给你吧。」
  
  弘一大师回答:「不用,这一条还很好用呢。」其实,他不是贫穷,他的富有是精神上的富有,是无人能比的。
  
  又如佛陀的弟子大迦叶,放弃庄严堂皇的精舍,在坟墓洞穴里、山林水边间,作种种修行,可以说,他精神上是富有的,已不需要物质上的享受了。
  
  (三)宿因与现缘
  
  财富有宿因而来,也有现缘而有的。所谓宿因,就是过去世带来的因缘福报。例如,现在能作大老板,光是有学问,如果因缘不足还是不够的。除了宿因,尤其现世的因缘也很重要,广结善缘,给人一个亲切的微笑,说几句话赞美人、点头、握手,随喜功德,都会有意想不到的福德善缘。因此,人生要重视无限的未来,要不断的播种,不断的培养未来的因缘,才会拥有财富。
  
  (四)共通与个别
  
  财富在能用上,是共通的,但是在所有上,就有了分别。例如这一栋高楼是你建的,是你所有的,不是我所有的,不过在刮风下雨时,我避避风、躲躲雨,在你的屋檐门口站一站。这些树木花草,虽然是你栽的,是你所有的,不是我的,不过我闻一下,看一下,心里想:「好青翠喔!」电视机是你的,不是我所有的,我可以在旁边沾沾光,也看一看。所以世间上的许多财富,虽然都是别人的,但是我们也可以共同享用。
  
  农夫种田,所种的收成,当然是供应大家生活吃用的,但是小麻雀也去吃一点,这也不要紧。所以这个世间,所有是个别的,但享用有时是能共通的。对世间,我们不一定事事物物都非要有所有权不可,只要我们能够共同享用,那也是很幸福的。
  
  (五)用钱与藏钱
  
  过去有个人储蓄了很多的黄金砖块,全部藏在家里的地底下,一藏就藏了三十多年,却一直都没有用过。这三十年中,虽然他没用,但有时去看一看就非常欢喜。有一天,这些金砖给人偷去了,那时他伤心得死去活来。旁边有人问他:「你这些金砖藏在那边几十年了,你有没有用过它呢?」他回答:「没有。」那个人就说:「你既然没有用过,那不要紧,我去拿几块砖头,用纸包起来,藏在同一个地方,你可以常常去看,把它当作金砖藏在那里,这不是一样可以欢喜吗?又何必这么伤心呢?」
  
  所以,世间上所有的金钱都不是我们的,是五家共有,金钱要用了才是自己的。聚敛,做一个守财奴,终究不是善于处理金钱的人。
  
  (六)福报与现缘
  
  有的人看世间上有人很有钱,就说:「你好有福报啊。」也有人自以为自己很有福报,但是光有福报是不可依靠的,福报固然要紧,还必须有现世缘,现世的这个「缘」,才是最要紧的。
  
  银行里的存款再多,没有再继续存款,终会有用完的一天。在佛经上,有一个说明现世缘的重要譬喻:
  
  有一个男人自以为很有福气,祖先留给他的家产很多,所以养成了好吃懒做的习惯,连吃饭也要太太来喂他,他才愿意吃。有一天太太要回娘家,一个星期以后才能回来,她想到先生连吃饭都不会,怎么办呢?
  
  经过一番考虑,她做了一个大米糕,套在他先生的颈上,心想:你饿的时候,只要张开口就可以吃到,我一个星期后就回来了,这样大概不会被饿死吧!
  
  这个太太就放心回娘家去了,但一个星期以后回来,发现他的丈夫已经饿死几天了。
  
  为什么他先生会饿死呢?因为这个大米糕套在他的颈上,在他嘴前吃得到的,第一天就全部被吃光了,但是剩下在嘴旁的,必须用手去拨一下才吃得到,他竟懒得用手去拿来吃,就这样给饿死了。因此光是有福报,现世缘不够,还是不能享受这个福报。
  
  二、非法的财富
  
  财富,佛教是许可的,但非法的财富,佛教就不许可了。什么是非法的财富呢?非法的财富,有的是国法承认,而佛法不准许的。如:赌场、酒家、屠宰场、渔猎……,在国法里是准许有这些营业,聚财致富,但站在佛法慈悲济世的本怀,这是不被认可的。
  
  以下列出十种以非法而致富的钱财:
  
  (一)窃取他物
  
  如小偷、窃盗、顺手牵羊,或捡到东西不还人。凡有主的东西,未得到物主同意,就私自据为己有,这都是窃取他物,虽然拥有了财富,也是不合法的财富。
  
  (二)违法贪污
  
  违法贪污所得到的,是不合法的财富。像现在有很多使用不合法的手段,如走私、贿赂、漏税,各种违法贪污的所得,这是非法的财富。
  
  (三)抵赖债务
  
  像经济型犯罪、恶性倒闭、标了会一走了之,开了支票不兑现、违反票据法,这种抵赖债务,没有信用,是非法的财富。
  
  (四)吞没寄存
  
  别人寄存在我们这里的东西、钱财,把它吞没,据为己有,这也是非法的财富。曾经有个父亲年老了,将小孩带来佛光山大慈育幼院抚养,他有房产,银行又有存款,并且委托朋友「等我的孩子长大时要交给他」。但是小孩子的父亲死后,他的朋友却把财物全部吞没,等到小孩较为长大要去讨回时,怎么都不肯还他。这种行为是不被准许的。
  
  (五)欺罔共财
  
  例如大家股东合伙作生意,赚了钱,应该将所得的利益,平均分配给每一个人,但是有的人却大部分占为己有,剩下的少部分才分给人。像兄弟姊妹分家,祖先的产业应当大家平均分配,但是有人自私,只希望自己多分一些,其他兄弟姊妹少分一些,这些都是不当的自私作法。
  
  (六)因便侵占
  
  像假公济私,为了自己的方便,挪用公款,将公家的东西,占为己有;还有假报出差旅费、购买物品向商人索取回扣、多报佣金等,都是非法的财富。
  
  (七)藉势茍得
  
  仗着自己的势力,茍且获得的财富,都是非法的财富。例如:一些不好的公务员,别人来办事就故意找人麻烦,刁难对方,给人不方便,逼人送红包才肯为他把事办好,这就是借势茍得。还有像许多恐吓、敲诈、勒索等,也都叫做藉势茍得。
  
  (八)经营非法
  
  譬如私造烟酒;贩卖吗啡、速赐康、强力胶;经营地下药厂等,非法经营伤天害理的毒品,都是不合法的财富。
  
  (九)诈骗投机
  
  有关诈骗投机,报纸上曾经刊载这么一段故事:
  
  据说:天堂和地狱中间只隔了一道墙,有一天,台风把这一道墙吹倒了,天堂的玉皇大帝,和地狱的阎罗王非常着急,因为这道墙一倒,天堂里的人跑进了地狱,地狱的人跑进了天堂,乱了起来,那怎么办呢?双方研究,赶快推选出一些代表,计划再把这道墙筑起来。研究的结果,天堂和地狱各推出三个代表。第一个代表是银行家,因为要建筑这座墙,必须有财源;第二个代表是建筑师,因为筑墙是一项工程,必须由工程专家来建;第三个代表是律师,因为这座墙建好了以后,要研究这座墙的所有权,天堂和地狱各占多少。
  
  地狱中的阎罗王早就派出了三个代表,而天堂里的玉皇大帝,却久久派不出代表来,阎罗王等得生气了,打电话给玉皇大帝:「你再不派出代表来,以后天堂与地狱混乱的后果,你可要负责。」
  
  玉皇大帝非常抱歉的说:「不是我不派出代表来,实在是因为在天堂里,始终找不出这三种人才。因为银行家专门剥削人的钱财,他们是不会生在天堂的;建筑师偷工减料,那么多的罪过,不会生在天堂;而律师是专门挑拨离间,唯恐天下不乱,所以他们也不会生在天堂里的。」
  
  当然,这只是一段笑话,银行家、工程师、建筑师、律师中,也有不少人力行慈善;其他行业的人,也有不法营业的行为。所以说,以诈骗的行为方式营业所得的财富,都是非法的财富。
  
  (十)赌博淫业
  
  像赌场、地下舞厅、红灯户,属于妨害风化的行业,也都是非法的财富。
  
  三、佛教发财的方法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以下从佛教里的发财方法,提出六点来说明,其中前三点是一般世间所共有的发财方法,后三点是佛教发财的方法。
  
  (一)勤劳
  
  俗云:「黄金随潮水流来,你也要提早把它捞起来。」中国流传着一个故事:老祖母去世了,交代儿女说,我们葡萄园里的地底下,埋了许多的黄金。她的儿女就天天到葡萄架下面去挖去找,虽然黄金没找到,不过葡萄架上却结满了累累的果实。
  
  所以说,我的双手劳动,辛勤奋发赚钱,双手就是我的财富;我的双腿勤于走路,开发财源,双腿就是我的财富。财富是落在勤劳人的手里,不勤劳,妄想得到财富是不可能的。
  
  (二)节俭
  
  节俭可以得到财富。节俭并非专指金钱上的节俭,浪费时间等于浪费生命,若能爱惜时间,节俭时间,时间就是财富;不滥用感情,懂得适度节制,就会拥有感情的财富;生活上的物欲也要节俭,对于物质的需求,不奢侈浪费,就能累积财富。
  
  总之,人生的福报是有限的,银行再多的存款,终有用尽的时候,平日应留一点在那里,以备不时之需。
  
  (三)宽厚
  
  说话宽厚,会获得人缘,人缘就是财富;待人宽厚,会得到他人的尊重,尊重就是财富;处世宽厚,会得到很多方便,方便就是财富。我们交友宽厚,处世宽厚,所谓居心仁厚,就会获得富贵。「宽以待人,严以律己」,这不但是中国儒家做人处事的方法,也是佛教发财的方法。
  
  (四)信心
  
  过去佛光山在中国电视公司,每星期四晚上十点十五分,制作一个「信心门」节目。开头就说「信心门里有无尽的宝藏」,你有信心,财富就在你的心里。我们不但对宗教的信仰要有信心,对事业,对道德都要具有信心,对于凡是净化的、善美的、慈善的事情,即使是受了委屈,也不退失信心。
  
  (五)结缘
  
  结缘是发财最好的方法。我对你寒暄、问好,口说好话,就是语言的结缘;和人点头微笑示好,也是和人结缘;你不认识路,我带你去,和你结个缘;遇到了困难,我来帮你的忙,更是结了个缘。这个世间上要有缘才能生存,有很多人他做事方便,是因为他结的缘很多。佛法讲因缘,宇宙万有所以存在,就是由于「因缘」。我们要发财、要生存,「结缘」非常的重要。
  
  (六)布施
  
  有人会怀疑:布施既是给人,给人又怎能发财呢?其实我们应该了解,布施如播种,你不布施,怎能有收成?佛教告诉我们,做功德就如种田,这块福田一个叫悲田,一个叫敬田。以慈悲心救济贫苦大众,叫做「悲田」;对于长辈、师长、父母、国家,尽忠尽孝,叫做「敬田」,在敬田、悲田里面播种都会有收成的。
  
  佛教有托钵制度,「钵」就是一块「田」,能多少投到钵里,种一点福田,就能一收百、千收万,成长无限的果实。现在所种的种子,未来势必能为佛教、社会做许多教育、文化、慈善种种事业。
  
  另外,佛教也有所谓「七圣财」。这七种圣财是指:信仰、精进、持戒、闻法、喜舍、智慧、惭愧。圣者他们安住于般若禅定的财富里,他们拥有法喜禅悦的财富享受,他们怀着惭愧慈悲的财富愿力,他们享用无尽的「七圣财」。
  
  四、怎样处理财富
  
  我们有钱还不够,怎样运用财富,更是主要的课题。你如何处理你的财富呢?在《杂阿含经》里有一首偈语:「一份自食用,二份营生业,余一分藏密,以抚于贫乏。」现在引伸这个道理,将财富分成十分来处理:
  
  十分之四--经营事业
  
  十分之三--家庭生活
  
  十分之二--储蓄应需
  
  十分之一--作福功德
  
  在《大宝积经》中,告诉我们财富处理的方法,以波斯匿王为例,他的财富,已经不须为生活计算,他处理的方法是把它分作三分:
  
  三分之一--用来供养宗教
  
  三分之一--用来救济贫穷
  
  三分之一--奉献国家作为资源
  
  在《涅槃经》中,财富的处理方法,是除了生活所需之外,有四分分法:
  
  四分之一--供养父母妻子
  
  四分之一--补助仆佣属下
  
  四分之一--施给亲属朋友
  
  四分之一--奉事国家沙门
  
  五、佛教认可的财富
  
  世间上,人为财死的例子,不胜枚举。其实,财富不要完全从金钱上去看,人生应该追求的,除了金钱以外,还有更多的财富。有些财富是佛教认可的,有些财富是佛教不认可的,什么是佛教认可的财富呢?
  
  (一)身体的健康
  
  健康的身体是我们的财富。梦窗国师说:「知足第一富,无病第一贵,善友第一亲,涅槃第一乐。」俗语也说:「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有了很多钱,身体不健康,吃也吃不下,玩也没力气玩,财富又有何意义呢?我们宁可没有钱,不能没有健康。所以说,健康的身体是佛教认可的财富。
  
  (二)生活的如意
  
  虽然有钱,可是烦恼多,生活不如意、不顺心,心里感到不愉快,有钱也形同破铜烂铁一样,那不是真正的富有。虽然没有大富大贵,但生活若能称心如意,那也是非常具有意义的人生。怎么生活才能如意呢?感恩和知足是最好的妙方,所以梦窗国师说知足第一富。
  
  (三)前程的顺利
  
  人生,在坎坷不平的命运里奋斗,固然也是有意义、有力量的人生,但是终究不若前程顺利的人生,能更做一些有意义的事业。如果想要前程顺利,就不得不注意人际间的善因善缘了。一个人能够有好的因缘,则前途充满光明与希望,前程一顺利,自然就是最大的财富了。
  
  (四)眷属的平安
  
  家财万贯,难比平安之人,一个人即使再有钱,倘若家里的人都不平安,又有何用呢?金钱买不到和乐的家庭生活,所以眷属的平安,就是无形的财富。在佛光山,每年春节举行平安灯会,年年都庄严而热闹,可见平安是人人喜欢的。
  
  (五)合法的钱财
  
  钱财的获得,必须要合法。用自己的智慧、力气、时间,辛苦赚来的合法财富,才能用得心安理得。我们佛教要赞叹合法的财富,不要有排拒财富的想法,因为信徒越有钱,信徒才有力量护法;佛教有钱,佛教才能复兴。
  
  (六)内心的能源
  
  佛教认为最好而又最实用的财富,是内心的能源。一般人认为,地下的石油和煤是能源,海底的石油和矿藏是能源,虚空里的太阳能也是能源,其实真正的宝藏之源是在我们的内心。
  
  像弘一大师,物质如此贫乏,却不以为苦;大迦叶尊者,刻苦修行,也不以为少。古今中外,在佛教里多少苦行僧和修行者,他们一无所有,仍不以为穷,因为他们享受着心内能源的富有。
  
  真正的财富在自己的心里。我心里生起智慧,智慧就是我的财富;我心中生起满足感,满足感就是我的财富;我心中生起惭愧心,惭愧心就是我的财富;我心中生起禅定,禅定就是我的财富;我心中生起般若智慧,般若智慧就是我的财富。所以我们不一定要在心外寻找财富,真正的财富,应该是内心源源不断的能源。
  
  以上这六点,都是佛教所认可的财富。
  
  六、佛教最究竟的财富
  
  金钱再怎么的多,也有用完的一天,中国有句俗语说:「万贯家财,不及一技随身。」学会了一样技能,比拥有任何财富都好,假如有了般若智慧,那又比金钱、技能更高更好。
  
  《金刚经》说:「若有人受持四句偈,其功德胜过三千大千世界的七宝布施。」这就是宝施虽多,终是有限;法施虽少,功用无穷。
  
  四句偈,就是四句佛法般若,它的功能胜过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之多,这又是什么道理呢?
  
  有一个人在外面做生意,因为年关将近,急急忙忙的想回家过年,回家前突然想到要带些东西回家给太太,在街上走着看着,这一样家里也有,那一样家里也有,突然看到一个老和尚坐在那儿,身旁写着「卖偈语」的招牌。
  
  「咦!什么叫做卖偈语呢?」
  
  老和尚回答说:「你要向我买偈语,本来我的一首偈语是二十两黄金,看你是有缘人,打对折卖你,一首偈语十两黄金好了。」
  
  「偈语是什么呢?价值十两黄金?怎么这样贵啊。好吧,就跟您买一个偈语。」
  
  这位老和尚说了一首偈语:
  
  「向前三步想一想,退后三步想一想,
  
  瞋心起时要思量,息下怒火最吉祥。」
  
  「请记住,以后你如果愤怒生气的时候,要把我这一首偈语拿出来念一念。」
  
  「就这四句话值得十两黄金吗?没价值,没价值,你太欺骗人了。」
  
  老和尚哈哈一笑,这个商人觉得对方是个年老的出家人,也就不和他计较。他急忙回家,回到家正好深夜,门也没有上锁,随手一推就推开来了。想要叫太太,但太太已经睡着了,但是床底下怎么会有两双鞋子呢?一双女人的,一双男人的,他想:「你这不要脸的贱人,我不在家,你就作这样的坏事。」一气之下,立刻到厨房里拿了把菜刀,想要杀死这一对奸夫淫妇。
  
  正当举刀要杀下去的时候,突然想起那位老和尚卖给他的偈语,于是他开始念起那首偈语:
  
  向前三步-想一想-
  
  退后三步-想一想-
  
  瞋心起时-要思量-
  
  息下怒火-最吉祥-
  
  他在那里进啊退啊,退啊进啊的,弄出了声音,把太太给惊醒了。
  
  太太一醒来,看见丈夫站在床前,就说:「唉哟!你这个人,怎么这样迟才回来?」
  
  丈夫怒道:「你床上还有什么人?」
  
  「没有啊!」
  
  「这双鞋子?」丈夫指着鞋子责问。
  
  「今天过年你都还不回来,我好想念你,为了图个团圆的吉利,只好把你的鞋子摆在床前啊!」
  
  丈夫一听,大声道:「有价值,有价值,就是黄金一百两、一千两、一万两也有价值。」
  
  所以「智慧」能使你冷静下来处理事情,不会冲动,不会出纰漏。佛教的般若智慧,怎么会是财富呢?
  
  因为「般若」是无价之宝,是人人本具、个个不无的。般若是永恒的真理,是无量无边的自我,可以说证悟般若,就是有了无限的拥有。般若是什么?般若可以用「空」来解释,简单说,虚空里森罗万象,不空就没有,因为空,才能有,你拥有了般若,就好象虚空拥有了万有。
  
  般若,就等于虚空万有一样,其实这一种「般若财富」都在我们的心里,因为这个般若可以给我们证信真理,可以给我们知情识理,可以让我们认识真我,可以让我们获证永恒的生命。有了般若,等于有了光明一样,在光天化日之下,所见到的一切,不都是我们的吗?
  
  诗云:「平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你穿衣、吃饭、事业、财富,一旦有了般若,你的穿衣、吃饭、事业、财富就不一样了。般若是我们的自性真如,是我们自己的本来面目。从前流行的一首歌:「蔷薇蔷薇处处开」现在姑且改编如下,希望大家拥有无尽的财富:
  
  「花儿花儿处处开,人儿人儿处处在。
  
  般若般若处处开,生命生命处处在;
  
  要想富贵的人儿,大家都到佛前来。」
  
  一九八一年十一月十四日讲于台北国父纪念馆
 
 
 
 
 
佛教的福寿观
 
   多福多寿是人生在世普遍的希求,我们每日辛苦奔波,汲汲营营,只不过是为了求得更多的享福。放眼世间的事业,绝大多数和增强身体、延年益寿有关系,贵如秦始皇还遣令大臣为他求取长生不死之药,可见求得大富大贵、长命百岁是世人共同的愿望。但是福寿往往难以兼得,有人富可敌国,却英年早逝,无福享受;有人老耄长寿,却一生穷苦潦倒;必须福德因缘具足,才能福寿增广,绵延无量。
  
  世间上的福寿,有鸿福、有清福。有的人每日营求种种的财富,享受人间功名富贵的鸿福,但也有人,他们不享受鸿福,只是希望过着清净、简单、朴素的生活。一般人对于如何求得福寿的观念不一定正确,许多人认为要长寿多福,应该向神明、菩萨、佛祖祈求,将信仰建立在贪求、餍取的层次上。其实福寿并不是有求必得的,若自己不去培植福寿的因缘,福寿是不会凭空降下的。所谓「生天自有生天福,未必求仙便成仙」,自己不努力去自求多福,而把一切的责任完全推诸于神明佛祖的身上是不合乎因果道理的。
  
  譬如把一块沉甸甸的石头放置在水中,石头自然会沉下去,我们却违反常理说:「石头呀,请你浮起来吧。」因为你的祈求不合理、不如法,纵然你真心诚意,石头是无法依你所求浮出水面的。相反的,如果我们所作所行合乎因果法则,享有福寿的美果,龙天神明也无法一手遮蔽,抹杀你应享有的果报。福寿的获得,别人是无法操纵的,即使神明也不能掌握我们的生死祸福,一切都取决于我们自己是否努力去播种福寿的种子。以下分四点说明佛教对福寿的看法。
  
  一、世间的福寿
  
  「福禄寿财喜」五福齐降门庭,是一般大众所企盼的幸福。不过拥有了这五福,人生就美满无憾了吗?人生的幸福快乐就仅仅止于这五福的获得吗?其实,人间的福乐可细分成十项:
  
  1.财富:有人以为有钱便是福,日进斗金,富甲天下,穿金戴银,华厦车乘,成为人人羡慕的对象,是人生最大的乐事。
  
  2.权贵:有人以为大权在握,吆三喝四,何等威风;来往都是豪门贵客,万人仰承鼻息,不可一世,人生何其风光。
  
  3.康宁:有钱有权固然快乐,但是缠绵病榻,无法发挥威能。身强体健,行动方便,健康是人间第一财富。
  
  4.喜乐:生性乐观开朗,遇事积极进取,超然贵贱,淡泊名利,能活得喜悦便是幸福。
  
  5.子孙:子孙满堂,承欢膝下,子贤孙孝,老来有靠,人生还有什么憾求呢?
  
  6.长寿:长命百岁,人间称「瑞」,与天地同寿,是人人希望的幸福。
  
  7.道德:立德是人生三不朽的盛业之一,如果有崇高圣洁的道德留芳万世,遗爱人间,不但可受到万人的尊敬仰戴,并且能成就真正永恒的生命。
  
  8.顺遂:做事能够顺心遂意毫无阻碍,处世能够圆融多助,所到亨通,是可遇不可求的美事。
  
  9.平安:万贯的家财、显赫的权势,若灾祸不断,亦无法享受。平静安然的生活是千金难买的幸福。
  
  10.善终:人生固然希望能够好好的生,更要求得好好的死,死时千般痛苦,如龟脱壳,如陷火犁。能够求得寿终正寝,死得安然,比生得享乐风光更为重要。假如能懂得如何死,也就懂得如何生,生死事大莫过于此。
  
  一般认为人生能十福具足,就是圆满无缺的人生;除了十福十全之外,如果能拥有长久的寿命,那人生更是锦上添花了。
  
  所谓「寿命」,可分为下列四种:
  
  1.肉体上的寿命:养生有术,长命百岁,活到八、九十岁,甚至一百余岁,童颜鹤发,依然矫健如虎,毫无龙钟的老态,这是一般人所欣求的寿命。
  
  2.事业上的寿命:所谓立功、立业,开创事业,福利邦梓,泽被社会人群,如创建公司、工厂,一经营即是几十年,甚至百年老店,不但本身投注毕生的岁月,子子孙孙继承不辍,这就是一种事业上的寿命,尤以从事文化出版的事业,其寿命更是亘古长久。
  
  3.言教上的寿命:古人所谓「立功、立德、立言」,古今圣贤的珠玑教谕,为人间留下许多思想、言说、立论,他们的教言是人类智慧的遗产,是知识文化的宝库,透过古人的著书立说,传之其人,文化得以薪尽火传绵延下去,言教上的寿命是超越时空和心灵交会的生命。
  
  4.信仰上的寿命:肉体上的寿命有生老病死的现象,事业上的寿命有兴隆衰微的可能,言教上的寿命有时也依因缘际会之不同,而有或被宣扬或遭压抑之别。所谓信仰上的寿命是对生命有无限未来的信仰,相信生命是亘古今而不变,历万劫而弥新,信仰上的寿命是超越了有无、美丑等对待,绝对解脱,究竟常乐,与真理契合的清净生命。佛教认为世间上的福寿虽然不究竟,不是我们追寻的目标,但佛教并非完全排斥对福寿的追求。
  
  良宽禅师的书法字写得很好,有位老先生过寿请他提字祝福,良宽禅师提笔写道:「父死、子死、孙死。」老先生很难过,请你写字,就是希望你能写些吉祥话啊!怎么写「父死子死孙死」这么不吉祥的话呢?
  
  良宽禅师说:「我为你写的这些字是最好、最吉祥不过了,将来是要父亲死了,才轮到儿子死,然后才轮到孙子死,这是最合乎人生伦理次序的;难道你要孙子死后儿子死,再轮到祖父死吗?」
  
  另外有位信徒过六十岁的生日,请良宽禅师为他诵经,祈求长寿。良宽禅师问他:「你要我为你消灾延寿,你想增添多少寿命呢?」
  
  信徒一听师父要为他诵经祈寿,赶快毕恭毕敬合掌说:「我再添加二十年,八十岁就心满意足了。」
  
  良宽禅师说:「纵然活到八十岁,二十年转眼就过去了,你还是会死亡呀。」
  
  信徒:「喔,可以再增加吗?那么增加到一百岁好了。」
  
  良宽禅师说:「一百岁虽然人间称稀,四十年的光阴就像一剎那,仍然免不了生死无常。」
  
  信徒:「一百二十岁好了,刚好是二甲子。」
  
  良宽禅师说:「一百二十岁虽然是二甲子,但是好比电光石火,瞬息消灭,最后还是黄土一堆。」
  
  信徒:「一百二十岁仍然太少,那么人生究竟可以祈求活到多少岁数呢?」
  
  良宽禅师说:「人生当求无量的寿命,成就与日月同光,与真理融和一体的无限生命,这种生命才是永恒不死、无穷无尽的生命。」
  
  世间上的寿命纵然如彭祖活到八百那样长寿,最后仍然免不了生老病死的现象;世间上的福乐纵然贵如帝王一般稀有,终究归于生灭幻空。
  
  世间上的福寿,即使种类不同,本身也有它们的缺陷,不是无漏究竟的。唯有出世间的寿命是每一个人与生俱有的真心本性,那是永恒的寿命。尽管我们在六道五趣中流转轮回,在驴腹马胎中轮回、变化,不管到了哪一道,我们的真如自性是死不了的。如同一块黄金,你把它做成耳环、戒指、手镯,再把它丢到水沟里、垃圾箱中,黄金的本质是永远不变的,因此,我们每一个人都像黄金一样,有永远不变的真性、不死的生命。
  
  因此人生当求永恒的生命、不变的福报,永恒的生命和不变的福报如何才能求得呢?好比农夫春天不播下种子,秋天哪里能够开花结果?我们求福求寿也必须平时播撒种子,有因有果,等到有一天因缘成熟,自然能够享受丰硕的收成。
  
  二、福寿的因果
  
  世间上的福寿有一定的因果律则,是丝毫不会混淆的。那么人生的福寿因果究竟是如何形成的呢?佛教有一首十来偈,最能说明其中的道理:
  
  端正者,忍辱中来;贫穷者,悭贪中来;
  
  高位者,恭敬中来;下贱者,骄慢中来;
  
  喑哑者,诽谤中来;盲聋者,不信中来;
  
  长寿者,慈悲中来;短命者,杀生中来;
  
  诸根不具者,破戒中来;诸根具足者,持戒中来。
  
  端正者忍辱中来,一个人相貌庄严端正是因为他能够修忍辱,接受种种的考验,因此能够仪表堂堂,风姿翩翩。有一首诗说:「千锤百炼出深山,烈火焚烧莫等闲,粉身碎骨都无怨,留得清白在人间。」石灰能够禁得起火炼铁锤,因此才能带给每个家庭一片赏心悦目的洁白。铜制的佛像承受的了铁匠的雕琢铸镂,才能成就庄严的法相,接受万人的膜拜供养。
  
  贫穷者悭贪中来,有的人贫寒穷困,那是因为他不知道布施喜舍他人,因此才得到贫穷的果报。
  
  高位者恭敬中来,敬人者人恒敬之,得人心者多助,自然能够平步青云,位居高显。下贱者骄慢中来,贡高我慢的人,人人避之如同探汤,自绝善缘,自然受人鄙视瞧不起了。喑哑者诽谤中来,有的人讲话音声沙哑、口吃咬舌,原因是此人过去不知修持赞叹,甚至恶口诽谤。佛世时有一个小沙弥常常夸奖他人,赞叹三宝,久而久之,他的口中自然飘散一股异香,人人都称他为香口沙弥。
  
  盲聋者不信中来,对于圣贤的金玉良言不能信解,对于因果三宝不知信仰,自闭于智慧真理之门,获得到瞎子、聋子的果报,看不到世间的真相,听不见世间的真音。
  
  长寿从慈悲中来,短命从杀生中来,对他人的生命懂得爱惜尊重的人,才能得到珍贵的生命;暴戾凶残、作贱生命的人,不知赞天地的化育如何能感得天地之寿呢?遭致短命早夭的果报是必然的道理。
  
  诸根不具者破戒中来,诸根具足者持戒中来;眼耳鼻舌残缺、身体四肢有缺陷的人,是由于不能坚守戒律,侵犯了他人才会遭到不幸的果报。希望六根具足,仪容端庄,就要严持律法,收摄自己身心,不使放逸。
  
  那么,如何培植福寿的因果?佛经上告诉我们如果实践七种布施法门,能获得无量的福寿:
  
  第一、设立佛像僧房。
  
  第二、种植树木果园。
  
  第三、常施医药救病。
  
  第四、打造船只渡人。
  
  第五、建设桥梁道路。
  
  第六、点灯凿井施茶。
  
  第七、造厕供人方便。
  
  添福寿的方法很多,建筑寺院、装塑佛像、助印经书,固然是增福添寿的途径,造桥铺路、施茶凿井、点灯建厕,直接嘉惠他人,更是播植福寿因缘的妙方。求得福寿的方法俯拾即是,只要我们稍加留意用心,确实去实践力行,福寿就在我们的左右。
  
  我们如何求得福寿?世间上有哪些福田能够生长我们的福寿呢?佛经上举出下列八种:
  
  1.三宝:三宝是我们修福培慧的好福田,所谓「三宝门中福好修,一文施舍万文收;不信但看梁武帝,曾施一笠管山河」。梁武帝过去世是一个樵夫,有一天在打柴回家途中,遇到一场骤雨,突然看到路旁有一尊石雕的菩萨像在淋雨,赶紧把自己的斗笠摘了下来,戴在菩萨的头上,由于他恭敬布施一顶斗笠,终于成为九五之尊,统理整个山河。
  
  2.父母:父母是我们的恩田,佛经上说父母恩惠浩大,为人子女者纵然一肩挑父,一肩挑母,累劫累世行孝,也无法报答春晖恩泽于万分之一。因此,孝顺父母的人必能得到人天爱敬,福寿俱全。
  
  3.师长:师长传授我们技能,启发我们以智慧,令我们能立足社会,明白善恶是非,师长是我们的敬田,应恭敬他们如父母。
  
  4.弟子:学生、徒弟、儿女,是我们未来事业、生命,乃至精神慧命的传承者,应好好爱护他们,细心教育他们,令他们茁壮健挺。
  
  5.病人:身罹疾病的人最需要别人的照顾,有病的人我们应该拿出悲心、耐心,去关心他、帮助他、鼓励他,以进步的医药治疗他的身病,以精辟的道理去除他的心病,使他早日解脱病苦。佛经上曾说:八福田中,看病为第一福田。释迦牟尼佛虽已果德圆满,仍然为病比丘看病,不舍弃修植福寿的任何机缘,身为薄地凡夫的我们,怎可轻忽掉举,不知自求多福呢?
  
  6.急难:遭遇紧急灾难的人,都是我们布施爱心的对象,因此社会上设有许多慈善机构,创立各种慈善事业,目的就在帮助急难不幸者。所谓「救急不救穷」,贫穷是救不了的,贫穷要靠自己去努力振作,最重要的是救助灾难,在别人最危急的时候,适时地助他一臂之力,在别人最饥渴的时候,及时地提供清凉甘露。
  
  7.根缺:身体残障的人行动比一般健全的人不方便,求生也须要付出更多的奋斗,我们在物质上要资助他们,在精神上给予鼓舞,让他们对生命燃起热烈的希望,更重要的是要以平常心对待他们,平等地给予一切生存的机会。
  
  8.百苦:忧愁、烦闷,受痛苦煎熬的人也是我们的福田,当我们解除了他们的烦恼,把欢乐散播给他们的时候,我们不但获得了福寿,同时也得到助人最乐的喜悦。我们希望福寿增广,就要学习农夫孜孜矻矻地耕种,只要我们播撒了福寿的因,有一天自然会抽绿发芽,虽然无心希求,福寿的果,也会降临到我们身上。如果不懂春耕,而冀望秋冬收成,犹如守株待兔,一切将会落空。
  
  印度的波斯匿王有一位丽质天生的女儿叫善光公主,国王对这个女儿疼爱有加,视如掌上明珠。有一天国王对公主说:
  
  「女儿呀,你生长在帝王之家,穿的是绫罗绸缎,吃的是山珍海味,你应该感谢父王给你的庇荫,才有今日的荣华富贵。」
  
  公主信奉佛法,懂得罪福自作自受的道理,因此回答说:
  
  「父王,所谓福德因缘是自己种植的,不是他人所能给予的,今天我能够出生为公主,固然应该孝敬您,但这一切的福德因缘,是我自己过去所积聚的。」
  
  波斯匿王听了女儿如此忤逆,非常生气地说:
  
  「如果我不让你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你还能享受什么幸福?既然你认为自己有福报,我倒要试试你的福报究竟有多大。」
  
  于是国王命令大臣找来一位国中最穷的青年乞丐,把公主匹配给他,公主毫无怨尤地脱去华服,换上布衣和乞丐结为夫妇。有一天公主问丈夫说:
  
  「你年纪轻轻,仪表俊秀,为什么会一贫如洗,沦为乞丐呢?」
  
  「唉!我本来也是宦官子弟,只因父母双亡,家道中落,又无一技可以谋生,只好乞讨度日了。」
  
  「父母难道都没有留下什么恒产吗?」
  
  「只剩下一栋荒废的老屋,但是蛛网缠结,破旧无法避雨。」
  
  「既然还有一间破屋,我们何不回到家乡,同心协力重辟草莱,耕种花果蔬菜,自食其力,总比沿街乞讨要强多了。」
  
  夫妻两人于是回到一片断垣颓壁的家园,合力挖掘坚硬的石地,打算种些菜蔬。挖着挖着,突然在冰冷的石板下面,发现藏着许多珍奇的金银珠宝,靠着这些祖先们埋藏的宝物,很快的又把家业复兴起来,成为当地的首富,消息不径而走,传到了波斯匿王的耳中,国王对于自业自受的因果业报终于信服不疑了。
  
  有时候福报来临之时,好比江涛潮水一样,滚滚汹涌而来,无法抵挡;福德因缘不具足的时候,眼看垂手可得的财富,却消失湮灭。福寿的取得灭失与否,不是神明所能主宰的,也不是第三者所能决定的,纵然是家族亲人,也只是一种助缘而已,如何才能获得福寿呢?要靠自己去培植福寿的因缘。经上说:
  
  「现在之福,积之祖宗,不可不惜;
  
  将来之福,贻之子孙,不可不培。
  
  现在之福,譬如点灯,随点而随竭;
  
  将来之福,譬如添油,愈添则愈明。」
  
  我们要善于把握现在已有的福德因缘,努力种植未来的福德因缘,如此必能福乐常随,永享甘醇的美果。
  
  三、如何增福寿
  
  既然福寿的得失与否有它一定的因果关系,那我们应该如何培植福寿的善因善缘,才能感得更多福寿的美果好报呢?以下提供十种增广福报方法:
  
  1.少贪多舍:一般观念总以为取得才能拥有,事实上贪餍并不能得到福报,反而因小失大,甚至把本来拥有的福报丢失尽净。贪取的心如果能减少一分,喜舍的心增长一分,福报不求自生,自然会降临我们身上。喜舍好比播种,必然能有收成;贪婪仿佛掘根,根本不固,如何冀望果实累树呢?因此,唯有知道施舍,才能得到福报。
  
  2.少聚多散:「良田万顷,日食几何?大厦千间,夜眠不过八尺。」人一生就活在屯积之中,屯积金钱、屯积物品,悭吝守财,最后做了钱财的奴隶,不能享受「千金散尽还复来」的放旷洒脱。对金钱应该视如流水行云,流动的江水才不会发出臭味,飘荡的浮云才不会拘泥一方,金钱应善加运用,充分发挥它的功效,而不是积聚执取,成为日后子孙纷争的根源。有钱固然是一种福报,懂得如何散金用钱,更是一种智慧。
  
  3.少执多放:人生为何有苦恼?因为我们执取虚妄为真实,不知看破放下,当然不能自在逍遥。人生唯有少执着,多放下,对名利不执着,对权位不执着,对人我是非能放下,对情爱欲念能放下,才能享受随缘随喜的解脱生活。
  
  4.少傲多谦:万事成于谦虚,败于骄矜。溪壑因为低下,所以能容纳百川,成熟的稻穗总是俯得更低,我们昂藏六尺之躯,生活在五尺高的天地之间,要学习谦下,要懂得虚怀,如大地之谦卑,才能承载万物,成就万事。
  
  5.少私多公:自私的心去除一分,凡事不能只想到自己的利害,不管别人的生死。应顾念大众的利益,与人多结善缘,因缘具足,幸福自然指日可待。
  
  6.少忧多喜:弥勒菩萨有首偈语说:「老拙穿衲袄,淡饭腹中饱;补破好遮寒,万事随缘了。有人骂老拙,老拙只说好;有人打老拙,老拙自睡倒。涕唾在面上,随他自干了;我也省力气,他也无烦恼。」日常生活中不要常拿忧愁的事情来烦恼自己,让自己活在愁云惨雾之中。纵然遇到不幸打击,也要抱持豁达的心胸,转痛苦为快乐,化郁闷为开朗。譬如听到别人毁谤中伤自己,可以如此运思:「如果自己有过失,别人的指责正可以为自己消除业障,应该闻过则喜;如果自己没有瑕疵,毁谤正可以庄严我们的菩提,应该感激对方。」如此一个回心,天地多么的辽阔,任我徜徉;如此一个转念,再严重的困局,没有不迎刃而解。
  
  7.少爱多慈:渴爱是一切烦恼的渊薮、痛苦的来源,把染污、有漏的私情私爱,扩充成为对一切含灵的悲悯,对一切众生的慈心,爱的内涵将更隽永,爱的意义将更深远。
  
  8.少色多德:古人曾慨叹说未见好德如好色者,贪恋美色是众生普遍的倾向,但是美色有时会蒙蔽我们清净的自性,若能将贪逐美色的心,提升为道德的追求,生活必能另有一番风光。
  
  9.少自多他:在我们的观念里,「自」和「他」是对立的,别人得到了好处,相对的自己就失去了利益;但是佛教却认为自他是一如的,别人的幸福是我们的快乐,他受用即是自受用,这种把「他」融入自己的「自」,生命更为广大,幸福更为真切。
  
  10.少拒多容:别人有求于我们的时候,不轻率拒人于千里之外,要包容对方,给予信心激励。大海能成其深广,因为它不拣择细流;高山能成其峻伟,因为它不拒绝寸土。有容乃大,无别则广,我们应该培养弥勒菩萨「大肚能容,容纳世间难容之事」。能够如此,何处不能随遇而安呢?
  
  若能做到以上十点,幸福必定常随左右。如何才能多寿呢?以下分列十点作为参考:
  
  1.少肉多菜:佛门物质生活淡泊,但是有许多老和尚却活得非常高寿,主要和佛教主张素食有很大的关系。许多人以为吃素食营养不良,容易饥饿,缺乏体力,事实上不尽如此,观看动物之中的牛、马、骆驼等皆为草食的动物,但是它们或者在烈日下为主人犁田,或者奔驰疆场卫国保民,或者载运货品于沙漠,耐力最大,体力最足。而肉食的虎豹豺狼虽然很凶狠,威猛冲扑一下,后继无力。何况吃素的牛所挤出来的牛奶,营养价值最高,成为现代母亲哺乳婴儿的代用品,因此素食并不如想象中那么没有营养。
  
  2.少杀多放:少杀生、多放生才能长寿。社会上有种怪象,每逢婚丧喜庆时,宰杀动物牲禽尤为激烈。譬如为老人祝寿,往往以杀猪宰羊享宴天神来求得长寿。求长寿应多放生,夭折其他众生的生机,只会招致短命果报,如此缘木求鱼的愚行,智者不为。小孩弥月,母亲要吃多少的鸡汤补品,人类只想到自己骨肉天伦生命诞生的喜悦,而不顾其他生命骨肉乖违、生离死别的痛苦,何其自私。亲友病逝,生命的殒灭已经是让人伤感的事了,但是无知的子孙却杀害牲畜来祭拜亡灵,增加亡者的罪业,能不戒惧!所以,婚丧喜庆应以放生代替杀生,增加民福民寿,让全世界、全宇宙的一切众生都能和自己一样多福多寿。
  
  3.少盐多淡:如何才是健康之道?少吃一些盐,减少消化器官的负担,口味清淡,有助于养生延年。
  
  4.少糖多果:多吃水果,少吃糖分高的东西。当然,过与不及都不是中道,含有盐分或糖分的东西,我们要摄取适量,而不是因噎废食,完全不吃。
  
  5.少食多嚼:过去,野有饿殍是时有耳闻的事,如今肥胖症是全世界常见的毛病,营养过分,成了现代人的烦恼。古人说:「食不求饱。」吃饭只求八分饱,可常保健康,头脑清醒,吃得过饱容易昏沉,并且胃肠工作量过重,容易产生疾病。除了吃得少之外,更要细嚼慢咽,既可享受美味,并能得到长寿。
  
  6.少车多走:文明太进步,人们亲自动手用脚的机会相对地减少;洗衣服有洗衣机,割草有割草机,上楼可以乘坐电梯,出门有车子代步。如何才能长寿?运动跑步很重要,我们要多利用双脚走路,尤其是饭后的散步更是长寿的秘诀。「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跑香、经行,也因此被列为佛门的重要生活训练之一。
  
  7.少愤多笑:瞋恨就像一把火一样,可以烧掉一切的功德,瞋恨的火还没燃烧到别人以前,先灼伤到自己。怨愤就像仰天唾痰,必堕其面;又如逆风扫尘,必覆其身。世间上的事情再难忍、难堪,哈哈一笑,尽付笑谈之中,每日依然光明如煦日,和悦如春风。
  
  8.少忧多睡:有的人上床睡觉,常常是辗转反侧,难以入眠,这是因为心中忧愁烦恼。莫将烦恼带到床上,莫将忧愁留到明天,应该训练自己一上床即能拋下众缘,安心入睡。
  
  9.少言多行:愈是香甜的酱菜,撑口总是封的愈密,坐而言更要起而行,少说无意义的话,多做利益大众之事。言不及义,不知实行,不仅浪费光阴岁月,话说多了,也容易伤到自己的元气,身体力行更能保健长寿。
  
  10.少欲多施:把爱欲心去除一分,少贪取、少企求;将施舍心增加一分,多给予、多慈悲。过去日本有一个贫女阿照,由于布施一盏油灯供佛,终于和失散多年的老父亲团圆。这盏贫女的一灯,一千三百多年来一直供奉在高野山上,常明不灭。后来日本的几位佛教徒,专程包机,把这盏千年长明灯送到佛光山。少欲多施的功德可见一斑。
  
  另外,古德高僧的诗偈中,也有不少谈及如何增福添寿,如:
  
  「三宝门中福好修,大富之家前世修;
  
  未曾下得春时种,坐守荒田望有秋。」
  
  「一切财产总非真,及早将他施于贫;
  
  水火盗官并逆子,五家有份尽来侵。」
  
  「一粒落土百粒收,一文施舍万文收;
  
  与君寄在坚牢库,汝及子孙享不休。」
  
  富贵要自己去耕耘,福寿要自己去播种,不知勤奋耕种而冀望有成,犹如守株待兔,终归幻灭。世间的财富虚妄不实,熊熊烈火、汹涌洪水、强盗贪官、不肖子孙,都可能夺去我们辛辛苦苦、血汗相濡攒聚的钱财,不如将它施舍出去,让穷困的人现世受益,并且德泽庇荫子孙于来生,得享无尽福报,何乐而不为呢?怎样才有福寿?「能善行礼节,常敬长老者;四福自然增,色力寿而安」。求得福寿之道并不困难,就看我们努力多少,实践几分。
  
  四、佛教对福寿的看法
  
  佛教对福寿有何看法,从唐代六祖惠能大师的偈文中可以了解一点端倪:
  
  「心好命又好,富贵直到老;命好心不好,福禄变祸兆。
  
  心好命不好,转祸为福报;心命俱不好,遭殃且贫夭。
  
  心可挽平命,最好存仁道;命实造于心,吉凶惟人召。
  
  信命不修心,阴阳恐虚矫;修心一听命,天地自相保。」
  
  惠能大师告诉我们,一切的福寿果报都离不开心地的修持,心地纯善,平时又知与人结缘,培植福寿的因缘,自然富贵随身,长命百岁。存心险恶,虽能左右逢源,享受一时的快乐,但转瞬间即变成灾难祸殃。譬如抢劫偷窃别人的财富,虽能得到短暂的欲乐,但是却埋下日后服刑受苦的恶因,好比以舌头舐食剑上的蜂蜜,虽然尝到甜美的蜂蜜,却把舌头也割伤了。
  
  因此,虽然眼前因缘不具足,只要宅心仁厚,心存慈悲,灾祸也会转化成幸福。心地既凶狠,又不知善植福德因缘,必然会遭到贫穷短命的果报。福禄寿命的获得,取决于我们的心念清净与否?只要我们能把这颗心照顾好,时时摄护它,处处观照它,不任它放逸,不使它逾矩,二六时中住在正法之中,那么福寿的获得是不容置疑的。
  
  如何才能增福添寿?依佛教的看法,福寿并非上天所赐,亦不是他人给予,而是自己的业力感得。所谓自作自受,自己的净行善业能为自己带来无尽的福寿,自己的劣行恶业也会断绝福寿的因缘,糟蹋自己的幸福。佛教所讲的五戒,不杀生就能永保长寿,不偷盗就能拥有福报,只要遵守佛教的五戒就能得到福寿。日常生活之中,如何自我修持,才能健康长寿、幸福快乐呢?下列妙诀,可供参考:
  
  「吃得粗吃得少吃得苦吃得亏
  
  起得早睡得好七分饱常跑跑
  
  多笑笑莫烦恼天天忙永不老」
  
  这诗偈告诉我们正确的生活态度、正常的生活规律,能够如此,福寿自然而有。日常食衣住行中,吃东西不精挑细选。除了吃得粗、吃得少,更要吃得苦、吃得亏,伟大的事业都是从吃亏受苦中煎熬出来的,污泥里才能长出净莲,烈火中才能冶炼出黄金,在打击挫折下才能造就成熟的生命。如何才能福寿绵长?生活要有规律秩序,早睡早起,有一定的作息;心情要保持安和愉快,不轻易闹情绪,不随便发脾气,让自己忙碌起来,忙碌于学习新的知识技能,忙碌于事业的创造,忙碌于服务社会人群,忙碌于自我生命的提升,把自己的生活填充起来,让烦恼没有一丝空隙可乘,享受放旷逍遥的欢乐人生!
  
  佛教认为人生最大的快乐不在获得多少,而是对于已经拥有的能珍惜几分。知足第一富,能知足感恩的人才是世间最富贵的人。「别人骑马我骑驴,看看眼前我不如,回头一看推车汉,比上不足比下余」,比较计较,只有带给自己更多的怨愤痛苦,幸福就在一念的肯定,当下的承担,不忮不求、不悲不恼的当下一念,就是至上的幸福。「勿羡他人富,勿悲自己穷,知足心常乐,无求品自高」,就是这个道理。
  
  福寿既然是我们所企盼追求,那么我们应该追求什么样的福寿呢?佛教认为世间的福寿无论如何的广长,都有它的缺憾限量,不是最究竟殊胜。明朝唐寅有一首诗描写得好:
  
  「人生七十古来稀,我年七十为奇,前十年幼小,后十年衰老,中间仅有五十年,倒有一半在夜间过去了,算来算去只有二十五年,又受尽多少风霜烦恼。」
  
  人生短暂如白驹过隙,虚幻似水上浮沤,每天在吃喝大小便利之中浪费多少宝贵光阴,在所剩不多的生命里,又装满多少的贪瞋苦闷,这种如梦幻泡影的福寿不是我们追求的对象,这种如镜花水月的人生不是我们实践的目标,那么人生当求怎样的福寿呢?
  
  求福当求永久福,增寿当增无量寿;
  
  求福当求智慧福,增寿当增慈悲寿。
  
  我们追求福报应追求生生世世的永久福报,而不是追求一世一时的短暂福报,如《金刚经》所言,一生一世的幸福是有限、有量、有尽、有为、有漏;永久的幸福是无限、无量、无尽、无为、无漏、盗贼不能偷、水火不能侵、永恒不缺失的幸福。
  
  长寿,如果只是肉体生命的延长,而无言教、工作、道德、智慧、和谐等精神作为生命的内涵,其实长寿也是没有什么价值的。我们应该追求永恒不死的真生命,追求与虚空宇宙同在,亘古不灭的无量寿。「求福当求智慧福,增寿当增慈悲寿」。只有福报,没有智慧,好比片轮难行,单翅难飞,必须融和了智慧的福报才功行圆满,有了智慧的福报,才能运用智慧把自己的福报回馈给一切众生。同样的,只有长寿而不知行善,这种长寿对众生而言,无存在的意义。因此我们要追求智慧福、慈悲寿,如观世音菩萨,累劫累世慈悲度化,不求自我完成。
  
  在人间,福有限,寿亦有限,如果能把福德修成福德性,那就是无量的了。将有限的人生寿命,修行证悟到自己的真心本性,那个不老、不死,永恒不灭生命,便能随缘逍遥,任运自在,其乐融融了。
  
  一九八四年七月讲于台北国父纪念馆
 
 
 
佛教的道德观
 
   一般人以为有了财富,人生就有价值;有了名位,人生就有意义。其实人生的真谛并不在此,主要在于人格和道德的有无,有了道德的人生才是最重要、最圆满的。古代的纣王、幽王、夏桀,虽贵为一国之王,但他们暴虐无道,如果我们将某人同为比拟,此人心里必定不悦,因为商纣夏桀的寡德,令人耻与同类。伯夷、叔齐是春秋时代的贤人,兄弟两人为了耻食周粟,相率隐居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但因经常三餐不继而饿死。如果我们将某人比喻为夷齐兄弟,此人一定很欢喜。虽然夷齐兄弟贫无隔宿之食,但是他们有道德,忧道不忧贫,古人赞叹他们为圣之清者,因此人们以他们为修身的楷模。可见在人们的心目中,没有人格道德,虽贵为人君,谁也不喜欢与他相比;高风亮节的道德才是人生最宝贵的。
  
  一、究竟不究竟的一般道德
  
  道德有究竟道德,不究竟道德,有真的道德,也有假的道德。以下分四点说明。
  
  (一)伪装的道德
  
  道德与知识学问不同,学问能力,四两就是四两,半斤就是半斤,但是道德是可以伪装的。四两的道德可装成半斤道德。有一些大奸巨恶的人,装成伪善的面孔,行假仁假义,那是伪装的道德。
  
  记得我年轻的时候,有一次搭火车,忽然来了一个人,朝我身边一坐,匆匆忙忙把我手上的念珠抢过去,并说:「借我用一用。」然后便开始眼观鼻,鼻观心的念念有词,随后有几个警察跟着而来,朝他看看,其中一个警察说:「不会是他吧?他是念佛的人。」等警察走过之后,他把念珠还我,一句话不说就走了,这时我才知道,他是个小偷,警察在抓拿他,他就赶紧拿住念珠,蒙骗了警察。所以,伪装的道德,是可以骗人的。
  
  (二)对待的道德
  
  中国的道德,都是上位的人要求下位的人。以君臣的关系来谈,君待臣以礼,臣待君以忠,假如君待臣无义,没有人怪君;臣待君不忠,则是大逆不道。父子之间,父待子以慈,子待父以孝,假如父待子不慈,如卖女为娼的父母,少有人怪罪;若是子待父不孝,就会受人责备。夫妻间的关系,丈夫待妻子以爱,妻子待丈夫以贞节,假如丈夫不爱护妻子,像虐待妻子、三妻四妾,社会认为这些很平常;而妻子待丈夫没有贞节,即是罪大恶极。主仆之间,主待仆应好好用他,仆人对主人要讲忠义,假如主人对仆佣不好,没有人会怪罪;仆人若对主人不义,社会就会怪罪于他。
  
  所以中国社会的道德,是上对下的道德,这是不公平的。《大智度论》说:「世间如车辆,时间如转轮,人间如车轮,或上又或下。」对待的道德,不尊重人格,不以现代人权至上为原则,所以它是不究竟的道德。
  
  (三)不净的道德
  
  社会上,还有一种不净的道德,例如试管婴儿,这样的孩子,难道将来对他的父母究竟是谁,不会怀疑吗?这是危坏人伦道德的完整,所以是不净的道德。
  
  又如歌颂贫穷,摒弃正当的欢乐,甚至呵斥正当的家庭伦理和感情,放弃人间的责任,不发心服务社会大众,以个人自我逃避为清高,像这样就是有道德吗?
  
  又如应该吃的东西不吃,应当穿的衣服不穿,故意吃得很坏,穿得很破烂;难道一定要表现贫穷、下贱、可怜,才是道德吗?
  
  以上所述,看似道德,其实并不合乎真正道德的标准,这就是不净的道德。
  
  (四)问号的道德
  
  在世间中,有很多大好大坏的问号道德。比方我们为了人类的幸福,用动物来做试验,让他们伤生害命,求得我们将来的健康长寿,这是道德或非道德呢?此外,蟑螂要消灭,老鼠要打死,以人类本位而言是不错的,但是就整个生命环来讲,一定要把他们消灭,让我们生存,这不就是问号的道德吗?
  
  此外,有人为了责任的逃避,感情的纠纷,金钱的负债,选择了自杀,以为自杀就能一死了之,自杀算是道德吗?若说自杀不道德,许多圣贤杀身成仁,舍身取义,为国家,为人类的利益,而自我牺牲,难道这不算是伟大的道德吗?
  
  如果把一个人害死,是很不道德的,法官判人死罪,这究竟合乎道德或不合乎道德?法官判处罪犯死刑,他也很痛苦难过,但他为了社会、秩序、道德,被迫要判刑杀人,难道这不道德吗?
  
  现在有人提倡安乐死,在人病重的时候,与其让他痛苦的活着,不如帮他打一针,让他免受病苦的折磨。佛教以慈悲为根本,对于「安乐死」,佛教不绝对否定它,也不断然肯定它。对于每一个生命,都应本着爱心、慈悲心,让他健康地存在。万不得已而施以「安乐死」,如果确认是出于慈悲心,不忍病人受苦,也没有什么不对,重要的关键在于是否以慈悲心为出发点。这种不忍其痛苦,希望解除其痛苦的出发点,是不道德的吗?又如医生为了医学实验,解剖人体,或将此人器官移植到他人身上,像这样的慈悲,是合乎道德,还是不道德呢?
  
  现代的文明国家,凡是重婚都被认为不道德,但天主教有一位主教在非洲传教时,娶了八百多位妻子,因为当地法律,女人必须结婚方得出境,这位慈悲的老主教,为了把当地如奴隶般的妇女,带到他处过幸福美满的日子,不得不今日跟这个女人结婚,明日又跟那个女人结婚,以婚姻关系的名义把人带走,使他们脱离苦境,这是道德呢?还是不道德呢?日本佛教真言宗的亲鸾上人,他是一位出家人,娶了三百多位妻子,亲鸾上人不是好色之徒,他是可怜那些低阶层的女人,为了提高他们的地位,这是道德呢?还是不道德呢?古人有谓「盗亦有道」、「大义灭亲」的,这是道德呢?还是不道德呢?所以道德不道德的标准,是视我们心中的出发点而定,于人有益的是道德,于人无益有害的是不道德。问号的道德,可以说是大好大坏的道德。
  
  在此,为道德下个注解,即出发点是慈悲的便是究竟的道德,相反地,出发点不是基于慈悲的,虽是好事,仍然是属不究竟的道德。道德的标准,要完全从内心的出发点来决定是道德和不是道德。
  
  二、世出世间的佛教道德
  
  佛教道德有世间和出世间两种道德,有共世间道德,有不共世间的道德,以下简略说明。
  
  (一)眷属之间的人伦道德
  
  道德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问题,人与人之间最亲的就是自己的亲属。所以,首先谈亲子关系的道德。子女对父母的行为,怎样才合乎道德的标准呢?父母对待子女的态度,怎样才合乎道德标准呢?下面举出几点佛经的记载:
  
  1.子女对父母的五种道德
  
  第一、维护家业:不肖的子孙,容易把祖传财富,一夜之间倾家荡产,所以,维护祖传的产业是应有的道德。
  
  第二、祭祀祖先:子女对父母祖先要有祭祀,溯宗思源的观念。
  
  第三、光宗耀祖:所行所为须能光宗耀祖。
  
  第四、传宗接代:作子女的能为父母传宗接代。
  
  第五、四事奉养:对年老父母,不管在任何情况下,必须无条件奉养,供养他们饮食、衣服、用物、汤药等。
  
  2.父母对子女的五种道德
  
  第一、养育成长:对子女有养育成长的责任。
  
  第二、教导学业:使子女接受最完善的教育。
  
  第三、完成婚姻:给予美满婚姻。
  
  第四、导归善路:引导子女走上正路。
  
  第五、传承家业:有美好的家族声誉,让子女来传承。
  
  3.丈夫对妻子的四种道德
  
  第一、洁身自爱:丈夫应当洁身自爱,不可藉交际应酬而在外面寻花问柳。
  
  第二、委治家权:要把管理家庭的主权交给太太。
  
  第三、衣具庄严:做丈夫的应给妻子穿著美好的衣服,过安乐的生活。
  
  第四、敬爱有礼:太太不是下女,更不是奴隶,应尊重她,并以礼貌相待。
  
  4.妻子对丈夫的四种道德
  
  第一、侍奉丈夫:妻子要以恭敬、微笑、亲切、诚意侍奉丈夫。
  
  第二、做事有序:与先生共同维护家里环境、气氛、清净,回到家,能有舒适、温暖的感受。
  
  第三、守护家财:好好掌理财产,不要贪图便宜的东西,或放高利贷、标会,因为吃亏上当往往都是由贪念所引起。钱财如何处理,应经常与丈夫研讨。
  
  第四、严守贞节:作妻子的,从结婚那一刻开始,就要认定世间所有的男人都没有自己的丈夫好。
  
  除了父子之间的道德、夫妻之间的道德,经典上还说到主从之间的道德。
  
  5.主人对仆从的五种道德
  
  第一、随力作业:既是仆从,他有他有限的能力。对仆从不可超过其能力以外的要求,应依他的能力给予作务。
  
  第二、给予衣食:仆从为主人工作,主人为仆从解决他的生活所需,尤其衣食问题,不可令他匮乏。
  
  第三、病给医药:除了衣食,医药保健也非常重要,虽是仆从,其生命和健康同一般人一样重要。
  
  第四、慰劳奖励:不能只注重仆从的物质生活,他们也需要精神的生活,尤其适时的慰劳及奖励,可以让他们工作称心如意。
  
  第五、休闲活动:不可对仆从要求过度的工作,须给予他们适当的休闲和娱乐活动。
  
  6.仆从对主人的五种道德
  
  第一、早晨先起:知道主人的生活习惯,在主人早晨还未起床之前,应该先起身洒扫,整洁内外。
  
  第二、晚上后眠:晚上,仆从应该在主人睡后才眠,关锁门窗,小心门户、火烛。
  
  第三、勤劳做事:仆从对工作要勤劳,有责任感,应把工作看成是自己应尽的义务。
  
  第四、称扬主人:仆从不可在背后批评议论主人,应该称扬主人种种功德。
  
  第五、忠于职守:仆从要得到主人的欣赏,莫如忠心耿耿。自古以来,忠义即是传统的美德。
  
  佛教非常重视人伦道德,尤其眷属之间的和谐相处,人际之间的互相尊敬,在以人为本的佛教里,是非常重要的。
  
  (二)知足感恩的经济道德
  
  每个人的家庭经济,有富有的,有贫穷的。富有的家庭,生活不一定幸福;贫穷的家庭,有时反而和谐快乐。在这世间上,有的人能共富贵,不能共贫穷;有的人能共贫穷,不能共富贵。其实,不管贫富,能有感恩的美德,就能促进生活的美满幸福。一个美满的家庭,不是建立在物质上的富有;精神上的道德,才是一切快乐的泉源。
  
  所谓感恩的经济生活,是每个人对生活上的一粥一饭,要有当思来处不易的感恩。一条丝、一块布都不是简单的事,今天的社会,许多人缺少知足感恩的心情,所以我们的经济不管如何丰富成长,许多人仍然不会感到幸福。
  
  佛教对现法安乐的法门提出四点意见:
  
  1.方便具足:方便即是智慧,譬如把家庭的客厅变成工厂,宣导家庭副业,所谓穷则变,变则通。求财的方法很多,只要是善法,是利众生的,如《阿含经》说:「种田行商贾,牧牛羊兴息,邸舍以求利,造屋舍床卧。」这六种资生事业,明白指示在家信徒,可以合理合法的赚取应得的利益。其他不正当的方法,如淫业、杀业、酤酒、卜卦、算命、大称小斗等来取得金钱,那就不应该了。
  
  2.守护具足:若要经济生活合理,必须以道德做基础,正当的言行和事业,才能守护自己的财富;勤劳和守法,才是生财之道的泉源。
  
  3.善友具足:如果没有善友来往,光是结交一些吃喝玩乐的朋友,也容易散失财富。佛法说散失财富的原因有六种:「酗酒、赌博、放荡、非时行、伎乐、恶友」。如能具足「友直、友谅、友多闻」的善友,自然能拥有现法安乐的财富。
  
  4.正命具足:正命是要有正当职业,正当的经济生活,是量入为出,合法合理的。
  
  生活上的富有,不完全以金钱作为标准,主要是能知足感恩。经云:「知足之人,虽卧地上亦为天堂,不知足之人,虽在天堂亦为地狱。」多少人家财万贯,但仍然感到不足;多少人家无隔宿之粮,但仍然不改其乐。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大迦叶在冢间修行,颜回居住陋巷,他们所以不以为苦,主要是因为有知足的修养。知足之后,进一步对社会要有感恩的心。时时想到我们穿衣,是因为有工人为我们织布;我们吃饭,是因为有农人为我们种田;没有演艺人员,我们就没有电视可看;没有公共汽车司机,我们出门就没有车子可乘。我们所以能生存于人间,主要就是仰赖社会大众给予我们的需要;没有社会大众,我们就无法生活。所以应该把经济道德建立在知足感恩之上。
  
  (三)诚实无欺的社会道德
  
  要建立良善和谐的社会,必须每一个人都能具备诚实无欺的社会道德。社会道德主要就是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处理好。人际关系是非常复杂的,以下举出数点说明:
  
  1.亲友的关系:人间有亲属的关系,固然彼此增加许多互助,但人间越亲的关系,制造的是非烦恼越多。最好父母、子女、兄弟、姊妹、亲戚、朋友之间,要以道相交,以舍往还,不可只有金钱的往来。亲友的关系应该做到「互相安慰鼓励,嘉勉惜福守财,帮助人格尊荣,彼此隐恶扬善,督促前往善道」。
  
  2.君臣的关系:长官和部下,领袖和干部,应彼此互信,彼此相依。做部下的人,要有「良禽择木而栖,忠臣择主而事」的智慧和情操;天上的凤凰,一飞冲天,如果没有梧桐树,它是不会停下来栖息的。忠心耿耿的大臣,若不遇明君,连官都不要做。做领袖的人,要能知人善用,量才运用。所谓「世有伯乐,而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当然,不会人人全是千里马,但我们应该知人识人,这是一个领导者所必须具备的条件。
  
  3.信仰的关系:人不能没有信仰,有了信仰,就会有人神的关系、师徒的关系、道友的关系。做一个佛教的信徒,护持佛法是最重要的责任。我们应该:第一、护人更要护法;第二、护神更要护佛;第三、护师更要护众;第四、护寺更要护教;第五、护老更要护幼;第六、护财更要护道;第七、护情更要护理;第八、护私更要护公;第九、护己更要护他;第十、护身更要护心。
  
  4.职业的关系:立身社会做人处世,不能没有生活,既然谋求生活,就要和各种职业建立关系。受教育时,和老师来往;要衣要食时,和农工来往。不论什么职业上的来往,诚实无欺是最重要的道德。
  
  除上述之外,还有师生关系、乡傥关系、同学关系等等,任何社会人际关系的道德,必定要奉行五戒中的不妄语戒,才能诚实无欺。
  
  人世间彼此的关系如君臣、亲友、夫妻、主仆等,皆是靠社会道德来维系调和。我们和社会的关系,不管是对长官、老师或朋友,要像凤凰般择木而居;亲友则守望相助、尊重推崇;夫妻之间,彼此洁身自爱而敬爱有礼;主对仆慰劳奖励,仆对主忠于职守,主要有培养仆人能独立经营,独当一面之善心,仆要有尽力发扬主人事业之忠心。如此,才能缔造一个诚实无欺的社会道德风气。
  
  (四)自由民主的政治道德
  
  现在是自由民主的时代,我们关心的是民主政治;民主政治的时代需要有理性,需要有政治道德。
  
  佛教里的传说,如果悉达多太子当初不出家修道而接掌王位,便是一位英明仁慈的转轮圣王。所谓转轮圣王的政治,就是一种自由民主的政治。根据《长阿含经》中《转轮圣王修行经》的记载,轮王的政治是不以刀杖,以法教令的,也就是行五戒十善的德化政治。这种政治的内涵是什么呢?
  
  有一次,轮王的太子问道:「父王,轮王的正法如何?应该怎样去推行?」轮王回答:「应当依于法来立法,恭敬尊重观察于法,以法为首,守护正法,以法来教诫宫庭中的人,如王子、大臣、群僚、百官,以法爱护人民百姓,乃至禽兽等。」
  
  轮王又说:「身为国王应该礼贤下士,尤其对于有道高僧,应多亲近请教,因为他们知道什么是善,什么是恶;什么是犯,什么是不犯;又何者可亲,何者不可亲;何者可行,何者不可行;施行什么法可使人民生活安和乐利等道理。」
  
  轮王治世尤其重视慈善,对于孤苦老者应救济安顿,对贫困者应给予帮助。公益事业方面,如开掘义井、河边设福德船,免费供给行人饮用或过渡。
  
  佛教所说的这种政治道德,因为是以法治化,所以没有怨敌,是布施持戒,泛爱人物,善摄眷属,人民殷盛富乐丰实,聚落村邑,鸡飞相接,举国人民更相敬爱,种种众伎,共相娱乐,完全呈现出太平盛世的气象。
  
  佛教对于政治的态度,就如太虚大师所说:「问政而不干治。」因此,佛教对于自由民主的政治道德也有它的理想,例如佛陀在《长阿含经》的《游行经》里,曾经就以谈论政治的理想,善巧的化解了一场侵略战争。其中谈论的从政七事是:民主集会、和合团结、维护传统、尊敬元老、教育普及、重视宗教、从事生产等。事实上,古代印度的政治,是很注重民主自由的,凡是国家大事,都是撞钟击鼓集合大众共商国事。国王也很尊重大臣百官的意见,这从经典记载转轮圣王的十德可以看得出来。轮王十德是:
  
  第一、宽大清廉。
  
  第二、接受民意。
  
  第三、与民同乐。
  
  第四、依法征税。
  
  第五、威严适度。
  
  第六、不贪聚敛。
  
  第七、禁歌歇舞。
  
  第八、公而忘私。
  
  第九、和悦臣民。
  
  第十、珍摄健康。
  
  这些都是属于佛教的政治道德。
  
  (五)归敬三宝的宗教道德
  
  有一些人在这个庙求得不灵,就到别的庙,或者信了这个教,又改信那个教,像这样就是没有宗教道德。为了自己幸福而杀生拜拜,这也不合乎宗教道德。生病求神明给我健康,没有钱求神明给我发财,这也是不合乎宗教道德。作事情能不能合乎道德,能作不能作,自行决定就好,偏偏要在神明面前占卜问卦,一旦出了问题,便说这是神教他做的,把责任推给神明。
  
  对于信仰的对象,为什么会朝秦暮楚,或对祂有种种的要求,除了欠缺宗教道德观念,也有认识上的错误。佛陀对于宗教信仰曾经开明的指示,他说:不要因为大家这么说就信仰,必须经过自己理智的抉择,才信仰祂。这样的信仰才不会后悔。
  
  佛教的三皈五戒才是合乎宗教道德的信仰,皈依教主佛陀,皈依佛法真理,皈依僧宝师父,这种三皈依的真正意义,除了确定我们是一位真正的佛教徒,不再改变信仰之外,最主要是要奉行佛法。皈依三宝的人,虽然不一定要吃素,但是必须遵守佛陀开示的做人基本道德,内容是:
  
  第一、不杀生--不随便杀害生命。
  
  第二、不偷盗--未经许可,不得擅自取用别人的财物。
  
  第三、不邪淫--不破坏别人家庭的幸福生活,及他人的贞节情操。
  
  第四、不妄语--不得说谎诈骗及毁谤别人的名誉与信用。
  
  第五、不饮酒--不得吸食任何会妨害身体健康及迷失理智的饮料或药物等。
  
  佛陀制定的这五条戒法,也是社会的基本道德,如果人人都能奉行,那么任何人在任何时刻都不怕生命会受到杀害、财物会被偷窃、夫妻情感会被抢夺、名誉信用会被伤害、身体智慧会受到损伤,这是形成安和乐利的社会之基本条件,从这里证明三皈五戒是合乎宗教道德的,不是信仰了佛陀,就一直要求佛陀,祈祷佛陀能给予什么,而是一心一意的奉行佛陀的教诫,从而获得身心的健康与家庭的幸福。
  
  虽然对信仰的对象不作要求,但对于自己未来的种种增上,如财富的增加、身体的健康、眷属的和谐、寿命的延长等,是可以要求的,而这种要求也应从自己的行为做起。
  
  希望未来及来生比现在丰富美好,必须能再出生为人或上升天上。佛陀对于出生做人或上升天上,也开示了三个法门,即布施、持戒与禅定,称之为人天三福行。
  
  布施与持戒(五戒),都是克制自己、利益别人,牺牲自己、福利人群的作法,与一般向神明要求的信仰比较,更说明了皈依三宝才是真正的宗教道德。
  
  布施持戒可以出生为人,若想升天则必须兼修禅定。
  
  宗教的信仰,什么是迷信?什么才是正信?以上所述皈依三宝,奉行五戒十善的说明,应该可以得到一个合理的判断,信仰的目的是奉行教义,克制自己来升华人格的;能够皈依三宝,奉行五戒十善,不再改变这一信仰,这就合乎宗教的道德。
  
  (六)大乘行愿的菩萨道德
  
  世间的一般善行,当然比恶行来得好,而佛教所讲的道德,又超过世间的一般善行,这就是大乘行愿的菩萨道德,是不共世间的最高德行。
  
  佛教所讲的慈悲,是无缘大慈,同体大悲,这是学佛的最高行门;没有具备慈悲心,修行任何法门,都不能与菩提心相应的。一般我们对人行慈悲,都是看我对你有没有缘,我高兴不高兴,或者想到你将来要如何回报我。但佛菩萨的道德,是不管你我有没有缘,不管你是否会回报我,他都愿意行慈悲。我们现在行慈悲,是可怜你、救济你、帮助你,是站在能救济、能帮忙的立场,对方是被救济者、被帮忙者。佛教的慈悲,则是你的苦就是我的苦,你我是没有差别的,这种慈悲和爱、博爱是不同的。
  
  大乘行愿的菩萨道德,是要行忍辱的。有的人受到别人的伤害、打击,没关系,我忍耐起来,这虽然也称为忍耐,但总是做得很勉强,而且碰上因缘,可能也会想办法报复,这是一般人的忍耐。菩萨的忍耐是一种尊敬对方的忍耐,菩萨忍耐不仅在脸上、口上,甚至在心上,根本不需要忍耐,而是自然就如此,是不用力量的忍耐。因为他能深观缘起性空之理,任何顺逆之境,都是无自性的,从忍耐事相的当体,就能得到解脱,成就最高忍辱波罗蜜的修行。平常人的忍耐是忍耐昨天、今天,忍耐一次、二次,到现在实在不能忍耐了,这就是一般凡夫的忍耐,而菩萨忍耐是必须经历三大阿僧祇劫的时间,才能圆满忍耐的功德,可以说是永远的忍耐。
  
  我在高雄开创佛光山,没多久,山下就有叫佛光饮食店的小商店开张了。有人跟我说:「师父,为什么我们佛光山的名,他们也拿去当招牌使用,应该阻止,不允许他用。」我说:「没有关系,诸佛菩萨连身体、骨髓都布施了,何况佛光山这个名,又不是我们的专用品,他喜欢就让他去用好了。」不久,佛光新村出来了,佛光砂石场、佛光旅行社、佛光加油站也出来了,我还是说不要紧,发菩萨心要能为众生担当,别人用了这个名字,我都不能担当吗?这几十年来不管有多少「佛光」砂石场、旅行社、餐饮店,我都不辩白。
  
  由于菩萨具有高的智慧,大的力量,才能做到难忍能忍,难行能行,所以佛陀赞叹忍辱的功德是布施持戒所不能及,能忍辱是有力的大人。
  
  中国道家的无为是小乘境界,以了脱生死的自利为重,是不究竟的境界。甚至佛教界为社会所提出的服务、利济众生的事业,站在大乘菩萨道德上,仍是不够完善、不究竟。
  
  修学菩萨道德先要有道德意志,所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在意志上建立社会道德意志。然后,发恒常心,行菩萨道,运用与三轮体空相应的般若空性慧,行无缘大慈悲心,坚固永不退转的愿力,再建立道德勇气。
  
  1.道德勇气:所谓道德勇气,是有所为,有所不为。菩萨观众生迷着种种欲乐,沉沦于生死苦海中,而引生无量慈悲,发起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菩提心,进而广求无量善巧的空性方便慧,勇往向前,不断的去做利益社会人群的事。空性慧是理「智」的、方便的;慈悲心是情感的,「仁」慈的;菩提心是意志的,「勇」敢的,这些与儒家的智仁勇三达德相似,而此究竟无上的行愿,正是最伟大的道德勇气。
  
  2.道德责任:有了道德勇气,接下来要有道德的责任;道德不是逃避的,是要负责任的。皈依三宝要发誓,这是对信仰负责任,机关主管或上至国家元首就职时宣誓,都是对自己的职务负责任。
  
  菩萨修学佛道,当他们发了愿心之后,除非众生度尽,否则绝不轻易放下众生的生死不管,而自求解脱的。地藏菩萨的愿力:「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地狱不空,誓不成佛。」台北汐止的慈航菩萨说:「只要一人未度,切莫自己逃了。」都是对自己言行道德负责的明证。阿弥陀佛所发的四十八愿,每一愿都是为自己的道德志愿负责,例如第十八愿:「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阿弥陀佛每发一愿,最后必附带一句:「若不尔者,不取正觉。」这便是一种道德责任。
  
  3.道德荣誉:「一言既出,驷马难追」,除了对自己所言所行有责任感,对大众更要有荣誉感,古代不知有多少先圣先贤,为了忠孝节义,坚守节操而万古流芳;这就是道德荣誉的作用。
  
  菩萨的道德荣誉,是常常生起惭愧心,所谓「耻有所不知,耻有所不净,耻有所不能」,总觉得能力有所欠缺,度化众生无法用尽全力。如果愿力无法达成,是一件不名誉的事,所以更加勇猛精进,勤求无量方便法门。
  
  圣贤不会欣赏自己身上散发出来的光圈,菩萨的道德荣誉,更是以无我而度众,以无相而布施,如《金刚经》所说:「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菩萨度化众生的目标,是「所有一切众生之类,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以世俗来说,就是不矜己功;以佛教来说,就是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业。菩萨的道德荣誉,是达到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的平等境界。
  
  4.价值:「伟大」,是多少辛苦、多少努力换来的赞美词句,世间往往有好人难做,善事难为的现象。所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但是我们必须站稳脚根,坚定信念,相信正义必然胜过邪恶,黑暗一过,光明必定到来。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这是道德价值的定律。有一首诗说:
  
  「善似青松恶似花,
  
  看看眼前不如它;
  
  有朝一日遭霜打,
  
  只见青松不见花。」
  
  唯有善的道德,才能像永远不枯萎的青松,所以有朝一日遭霜打,只见青松不见花。我们必须肯定道德价值的见地,为了自己,进步再进步;为了真理,奉献再奉献;为了世间,服务再服务。道德是善的,不道德是恶的;善的毕竟是芬芳,恶的终归是臭秽,这是道德的价值论,是千古不变的定律。
  
  一九八一年十一月十五日讲于台北国父纪念馆
 
 
佛教的政治观
 
   政治是管理众人之事,人是群众动物,无法离群索居,势必与大众有密切关系,既然无法离开群众,因此每个人也不能远离政治而生活。参与政治是国民的权利,但一般人谈到政治,往往将它与权术、谋略、党派、斗争划上等号。其实,除了党派选举之外,还有许多与政治有关联的问题,我们都应对它建立正确的认识。
  
  政治是社会组织的重要一环,关怀社会则不能不关心政治。佛教与政治间,彼此息息相关,相辅相成,政治需要佛教的辅助教化,佛教也需要政治的护持弘传。
  
  一、佛教对国家政治的贡献
  
  佛教不仅对政治有精辟的主张,尤其能辅助政治的不足,防范犯罪于未然,鼓舞人心向上、向善,具有积极性、平等性、包容性、互摄性、圆融性的特质,佛教对于国家政治的贡献,历代都有许多记载,不胜枚举。今分成十类说明:
  
  1.帮助生产:社会上有些不了解佛教的人,讥讽出家人不事生产,坐享其成,其实佛教对于促进国家社会的生产有很大的贡献。譬如印度佛教的托钵生活传到了中国,经过百丈禅师的改革,提倡农禅生活,主张「一日不作,一日不食」,寺院本身不但达到自给自足,并且增进了国家的农业生产。譬如胡椒、胡萝卜、胡桃,甚至捆绑东西的胡麻,都是西域高僧将佛法传入东土时,从边疆胡境带到中国的日常用品,这些都是佛教对于农业生产的贡献。
  
  除了帮助国家的生产,佛教对于山坡地的开发、森林的维护,亦是功不可没。〈顺治皇帝赞僧诗〉有两句说,「天下丛林饭似山,钵盂到处任君餐」。佛教的寺院又称为丛林,在丛山峻岭之中,出家人披荆斩棘,开辟山林,创建道场,既培植维护森林,也为名山增添了灵气。
  
  2.开发交通:从古至今,许多道路是出家人胼手胝足修建的;许多河流是僧侣双手开凿完成的;许多江边滩头是僧侣撑起摆渡的桨木,方便过往行人;许多急湍飞瀑的江上,是佛门衲子以慈心悲愿架起桥梁,沟通两岸,引度众多迷津。对于筑路、开河、摆渡、造桥等慈善工作,佛教徒都献出了他们对国家社会的关怀。
  
  3.保护生态:文明科技的进步,带来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保护生态成为现代人流行的口号。佛教对于山林的保护、动物的爱护、水土的保持,整个环境生态的均衡维护,可说是尽了最大的心力。佛教认为有情无情众生皆有佛性,不可妄加伤害,在慈爱不忍的悲心之前,生态自然获得保护,人类也享受了自己播种的美果。
  
  4.利济行旅:佛教有时在路旁搭建凉亭,让羁旅在外的游子有个歇脚休息的地方;在路边挖掘一口水井,供给饥渴的人清凉甘露;在路口施茶,让疲惫的行人得到滋润,恢复体力;晚上悬挂灯火,让夜行的乡客有了照明,以便兼程赶路。佛教的施亭、施井、施茶、施灯,不但广结善缘,令在外奔波流浪的异客得到方便,也替国家社会尽了一份义务。
  
  5.文化建设:历代以来,有不少的艺术家在敦煌、云冈、龙门、大同,雕刻许多气势磅薄的佛教艺术石像,在暗无天日的石窟中描绘巧夺天工的壁画,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留下了璀璨的遗产,甚至中国佛教伽蓝殿宇建筑之雄伟豪壮,至今还成为后代子孙夸耀国际友人的文化宝藏;佛教艺术的精美,在中华文化宣扬的工作上,扮演了功不可没的角色。
  
  6.安住军民:过去每逢兵荒马乱的时候,寺院往往成为军队驻扎的场所、难民栖止的避风港。有位将官曾经率领两师的军队,住在四川的皇觉寺,而躲过了一场兵灾。一九三七年抗战兴起时,南京栖霞寺也曾收容难民达二十万人之多,寺里的饭头师父们,每天为了煮稀饭给二十万人吃,忙得人仰马翻,不可开交。佛教的慈悲包容,使许多遭受刀兵劫难的人,免于颠沛流离的痛苦。
  
  7.兴办教育:过去寺院曾经举办过不少义学,礼请名师大德,免费教育失学的人,我个人也曾做过义学的教师。
  
  古来许多大政治家与大文学家,因出生寒微,往往借住寺院,食宿皆由僧寺供给,俾使成就其学问,例如:范仲淹、王安石、吕蒙正、李春芳、史可法等名将宿儒,都是在寺院里苦读成功的,蒋介石先生也曾经在雪窦寺读过书。这几年来,政府更是运用寺院的场地,举行各种的讲演、讲习会,像佛光山也时常提供各种讲习的服务。
  
  除此之外,寺院更是莘莘学子读书的最佳环境。譬如佛光山新竹无量寿图书馆,有最舒适的冷气设备、最幽雅宁静的环境,是学生们最喜欢的读书地方,每逢星期假日、寒暑假期间,更是座无虚席。另外,寺院也创办各种的学校,譬如泰北中学、慈航中学、侨仁中学、智光商职、普门中学等等,以佛教服务奉献的精神,为国家社会作育英才。
  
  8.医疗救济:佛教不仅用戒定慧三学来袪除贪瞋痴三毒的心病,更以现代的科学医药来治疗奇难杂症的身病。江苏扬州的高僧鉴真大师,他曾在扬州成立施诊医疗,为乡民服务。后来,他不仅将佛教及中华文化传到日本,成为日本的文化之父,也把医药传播到日本。
  
  三十几年来佛光山先后于高雄、台北等处理成立佛光施诊医疗队,每星期开车到穷乡僻壤,替贫病的人看病医疗,每次数百人以上接受义诊。我们的宗旨是:「把医药送到偏远的地方,让健康的人为贫病的人出力。」看到医护人员每天拖着疲惫的身心,我常劝他们休息,但是睡了一觉,第二天他们又精神抖擞地对我说:「大师,我还是去施诊吧。」佛教所说的「但愿众生得离苦,不为自己求安乐」的慈悲精神,使他们忘记了辛劳,每日生活在为人服务的快乐之中。
  
  除了施诊医护之外,佛教更从事多种的赈济工作,例如施棺、施衣、施米,佛光山每年均举办冬令救济,将温暖送给饥寒交迫者。除此之外,佛教办有养老育幼的福祉事业,如佛光山的宜兰仁爱之家、佛光精舍、大慈育幼院等,多年来为社会孤老无依、童稚失怙的人,提供安稳的家。
  
  9.财务运转:佛教过去开办类似今日当铺、磨房的设施,只向百姓收取非常微薄的利息,甚至完全不取分厘,以帮助贫苦人士经济上的周转运用,譬如北魏的僧祇粟、南北朝的寺库、唐朝三阶教的无尽藏院,都是佛教为了便民利国的金融事业。
  
  佛教可说是当铺的开创祖师,只是佛教创设典当的制度,不同于今日一般当铺的放高利贷,以剥削穷人血汗为目的。佛教是本着来之于十方,用之于十方的精神,把社会的净财做集中,然后再一次发挥其整体的力量,回馈于社会。
  
  10.科技文学:社会有一句流行口号「科技救国」,大家相信科技文明可以富国利民。其实从佛经里可以看出佛教已有前端的科技思想,譬如许多菩萨的名字:日光菩萨、月光菩萨、虚空藏菩萨等,将我们带至虚空世界,与日月太空贯联起来。
  
  佛教认为宇宙最小的单位不叫电子、中子,而是微尘;最大的单位不仅仅是银河系、星云团,而是法界、世界海,佛教的宇宙观扩大了科技人员的思想领域,更丰富了我国文学艺术的内涵生命。中国的古典名著红楼梦、西游记、老残游记等,都与佛教有深厚的渊源关系,书中的作者受到佛教钜大影响,佛法提升了他们的思想境界,创作出历久弥新的不朽作品。
  
  除了科技文学之外,佛教的典故如天女散花、目连救母等,提供戏剧说话精彩的题材。佛教的梵呗赞颂,给人一种清静肃穆的庄严气氛,尤其佛教的天女乐神们所使用的乐器,如琵琶、筝、琴等,其中有不少是中国乐器的滥觞。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我们所使用的国音字母,它是从佛教的梵音演化而成的,佛教对于中华文化的影响可以说至深且钜。
  
  佛教对于国家政治的贡献,除了上述十点之外,还可以从历史上的几件事例来了解佛教在烽火漫连的乱世,如何扮演攘敌安邦的角色?
  
  唐朝的安禄山举兵造反,军需短绌,佛教徒便发起贩卖度牒以增加军费,为平定安史之乱尽了最大的力量。南宋高宗偏安江南,接受大臣宗泽的建议,礼请昭光禅院的法道禅师入朝共谋国事,在禅师的极力奔走、竭虑尽忠之下,为国家劝募了丰足的军粮,并且参战军旅、贡献计策,稳定了军机。
  
  曾经一度为禅僧的刘秉忠,元帝入主中原,耶律楚材仰慕他的贤能,特别征召他出仕为相,刘秉忠为保全汉人的生命财产,免受无辜的杀戮,只有挺身而出,立朝仪、订制度,辅佐耶律楚材进行汉化,延续了汉民族的命脉。元代至温禅师,由于赞助王化有功,感动世祖而敕封为佛国普安大禅师。
  
  至抗日期间,日本对缅甸、锡兰等佛教国家散播谣言,诬指我国没有佛教,破坏宗教信仰。当时佛教领袖太虚大师组团出国,宣扬国风,揭穿日本虚伪宣传,获得英、美、锡、缅各国的支持,滇缅公路得以畅通无阻,八年的艰辛抗战赖此终于胜利成功。
  
  乐观老法师(一九○二-一九八七)年轻时,曾组织僧侣救护队,参加抗日战争的后援工作,救了无数受伤惨重的军民。
  
  古来佛教徒面临国家危亡的时候,都能竭尽全力去效命保护;出家人虽然早已身在红尘之外,但是爱国救国的热忱却不落人后。
  
  二、僧团与历代政治的关系
  
  历朝以来,僧团的沙门和政治的君王常有密切的往来,其中有辅弼朝政被尊为国师者,有转而出仕朝廷贵为宰相者,有一度出家为僧再为人君者,更有舍弃九五之尊剃度出家者,而对于国家政治有深远影响的出家人更是不计其数,下面列举一些实例加以说明:
  
  (一)做过出家人的宰相
  
  南朝宋有一位慧琳法师,宋文帝礼请他为宰相来治理万机,当时的南朝宋因此政治清明,国运强盛于一时,时人都称他为「黑衣宰相」、「缁衣宰相」,意思就是以出家人的身分来辅佐国家之事。
  
  此外,唐太宗召令明瞻法师入内殿,躬亲铺升床座,盛馔供养,并向他请教古来明君安邦定国之道,他为太宗陈述以慈救为宗的方法,太宗大悦,尊为帝相。「贞观之治」的盛世,明瞻法师也曾参与化育,他以善识治国之方闻名于朝野,可说功不可没。
  
  明朝的姚广孝本来为道衍禅师,永乐皇帝爱其英才,敕令还俗辅佐朝纲,对明初的清明国祚贡献甚大。
  
  (二)做过出家人的皇帝
  
  明太祖朱洪武未即帝位以前和佛教有一段很深的因缘,朱元璋幼年家贫,十七岁曾在皇觉寺出家为沙弥,有一次贪玩夜归,早过了寺院开大静的时刻,山门紧锁,只好在山门外露宿一夜,他即兴吟了一首诗说:
  
  「天为罗帐地为毡,日月星辰伴我眠;
  
  夜里不敢长伸足,唯恐踏破海底天。」
  
  他语气豪迈,气宇非凡,大有佛印禅师「大千世界一禅床」的气度,日后能创天下,管山河绝非偶然之事。传说朱元璋从小语气就很大,并且常发生灵异的事情。
  
  有一次他负责扫佛殿,殿中供奉许多的罗汉像,因为一尊尊搬下来清扫非常麻烦,他便对着罗汉像大声说:
  
  「喂,你们下来,让我扫扫地。」
  
  说也奇怪,那些异相百态的罗汉好象听懂话,一个个从佛龛上走了下来,等到他扫好地,又一个个站回自己的位置。
  
  由于明太祖和佛教的这些因缘,在他即位之后,极力建寺度僧,印纂经书,对佛教护持有加。
  
  唐朝武则天十四岁的时候,曾经在感业寺出家,后来再度入宫,并且揽握一国大权当上皇帝。很多人惊诧于她的玩弄权术,对她所为皆是摇头咋舌,其实在政治权力的争夺中,鲜有不流血的惨事,而武则天又出生于重男轻女的封建时代,因此所遭受的评议自然更多。
  
  事实上,武则天对佛教有很大的贡献,譬如佛教徒常念的「开经偈」:「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就是武则天撰写的。武则天对佛法有极深的造诣,曾经为经典做过注解,并且敕令开凿敦煌石窟,巨大的弥勒佛石雕,就是在她的时代完成的。另外,武则天对于僧团的敬重,历历披载于史书之中,例如华严宗的贤首法藏、北宗禅的神秀,都受武则天敕封为国师,甚至惠能大师也受过她的礼敬。
  
  唐宣宗本来为唐武宗的叔叔,为了躲避武宗的杀害,隐遁寺院出家为僧,有一天和志闲禅师一同游山玩水,禅师看到一泻千里、气势磅礡的瀑布不禁发出赞叹:「穿云透石不辞劳,地远方知出处高;」
  
  宣宗听了,也借诗来抒发情怀,接着吟道:
  
  「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
  
  意思是说自己这条蛟龙岂能终日受困于浅滩,日后若随着瀑流回归大海兴风作浪,势必有一番作为,后来果然回朝主持国政。
  
  当宣宗尚在寺院当沙弥时,有一次看到黄檗希运禅师在拜佛,他上前对禅师说:
  
  「禅师,你常常开示说『不作佛求,不作法求,不作僧求』,请问禅师,你现在拜佛在求什么呀?」
  
  黄檗禅师听了,出其不备一个清脆的耳光打在宣宗的脸上,并且说:
  
  「不作佛求,不作法求,不作僧求,当作如是求。」
  
  「你说当如何求也就罢了,何必动手打人?太粗气了。」宣宗申辩着。
  
  「这里是什么地方?容你在, 此说粗说细。」
  
  宣宗言下大悟,禅师的意思是要我们返求自己,内观自性;在清净的自性海中早已泯除一切的差别对待,那里有粗细可言呢?唐宣宗当了皇帝之后,回想起这件公案,特地赐封黄檗为断际禅师,并且大举复兴佛教,使佛教在历经劫难之后,再度展开蓬勃的中兴气象。
  
  (三)做过皇帝再出家为僧
  
  梁武帝一生笃信佛教,除了礼请达摩祖师东来传法之外,还拋弃位高权重的皇帝不做,四次舍身同泰寺为佛子,自愿服务众生。最后,群臣无策,只好以一万亿钱将他赎回皇宫重新理政,如此四次,可见梁武帝对出家生活的向往。
  
  明朝的建文帝为了逃避燕王之难,二十六岁时逃到广西,在寿佛寺出家,法名为应能,善说法要,每次听他讲经说法的人,如海会云集,德高望重于一时。有一次在寺中做完功课,掩卷闲眺的时候,忽然忆起宫中百官朝拜的景象,感触万端地写了一首诗:
  
  「阅罢楞严磬懒敲,笑看黄屋寄团瓢;
  
  南来瘴岭千层回,北望天门万里遥;
  
  款段久忘飞凤辇,袈裟新换衮龙袍;
  
  百官此日知何处,惟有群鸟早晚朝。」
  
  清朝的顺治皇帝从小就对佛教有一份孺慕之情,当了帝王之后,对佛教的向往之思更是有增无减,他曾经写了一首脍炙人口,流传千古的赞僧诗,诗中对于出家人洒脱自在的云水生活倾羡不已:
  
  「朕为大地山河主,忧国忧民事转烦;
  
  百年三万六千日,不及僧家半日闲。」
  
  当他看到政治明争暗斗,铲除异己的残酷情形,不禁慨叹:
  
  「我本西方一衲子,为何生在帝王家?
  
  黄金白玉非为贵,唯有袈裟披肩难。」
  
  最后,他毅然决然拋下皇位撒手西去,追求他心仪已久「天下丛林饭似山,钵盂到处任君餐」的出家生活。
  
  (四)做过国师的出家人
  
  历代有不少的出家人受到帝王的敬重,尊为国师,为国家的仁王之治贡献他们的智慧。譬如南阳慧忠禅师,唐肃宗、代宗都曾敕封他为国师。华严宗三祖法藏贤首,唐高宗曾经跟随他求受五戒,武则天请他至宫中宣讲华严要义,法藏为了让武则天容易明了体用一如的道理,就近取譬宫门一对金狮,成就「金狮子章」的伟大著作,使华严宗在有唐一代大放异彩。
  
  四祖清凉澄观更是受到代宗、德宗、顺宗、宪宗、穆宗、敬宗、文宗等皇帝的敬崇,被尊为七帝国师,受到未曾有过的殊荣。唐悟达知玄国师,幼年时就表现他过人的聪颖,五岁时曾做过一首咏花诗,来说明诸行无常的道理:
  
  「花开满树红,花落满枝空;
  
  唯余一朵在,明日定随风。」
  
  悟达国师十一岁的时候,出家于资圣寺,唐文宗崇礼如师,宣宗即位后,曾颁赐紫袈裟,并且敕封为三教首座,曾经襄助宣宗复兴佛教,功绩炳然。他教化君王的诗至今仍留传于世:
  
  「生天本自生天业,未必求仙便得仙;
  
  鹤背倾危龙背滑,君王自古无百年。」
  
  此外,宝志禅师曾为梁武帝的国师、玉琳国师为清顺治皇帝的师父、天台智者大师受到隋唐两代帝王的尊敬。以上这些大师抱持方外之士的超然胸怀,以佛法的无比智慧,为国家的安乐、人民的幸福而提出了针言。
  
  (五)影响国家政治的出家人
  
  南北朝时代战乱连连,尤其当时的石虎、石勒雄据一方,嗜杀成性,许多百姓皆遭受到无辜的杀戮,西域高僧佛图澄决定度化这两位杀人如麻的魔王,解救生灵于涂炭,于是独自到军营会见石虎、石勒,并说:
  
  「大王,你们应该以慈悲来对待百姓,不可妄加杀害。」
  
  石虎听了,脸上现出阴狠鄙夷的笑容,对佛图澄说:
  
  「你们出家人讲究慈悲心,我倒要看看慈悲心究竟是什么样子?把慈悲心拿给我看看。」
  
  佛图澄看到石虎如此刁难,毫不犹豫,立刻拿起一把利刃,把自己的胸膛剖开,拿出一颗血淋淋的心,随即令徒弟拿一盆水来,把温热的心放在水里,口中念念有辞,说也奇怪,水里竟然长出一朵亭亭洁净的青莲花,把石虎、石勒看得目瞪口呆,佛图澄即对石虎、石勒说:「这就是慈悲心,能够长养一切的清净善法。」
  
  凶残的石虎、石勒赶快下跪忏悔,从此一改残暴的本性,尊重佛图澄为师,凡有国事都请教于佛图澄。
  
  历代对国家政治深具影响的出家人非常多,譬如佛图澄的弟子道安大师劝谏苻坚休战。唐朝的玄奘大师一面要主持佛经的翻译工作,一面要随驾太宗左右,接受谘询国事。玄奘大师圆寂的时候,唐高宗罢朝三日,悲恸地对大臣们说:「朕失去了一件国宝!」玄奘大师受到朝野的仰崇之深可见一斑。唐代玄琬法师受朝廷礼请为太子太傅,以四事教导东宫太子未来掌政爱民之方:1.行慈2.减杀3.顺气4.奉斋。
  
  日本圣德太子订定十七条宪法,明文规定日本世世代代为笃信三宝的佛教国家。至今,日本佛教依然非常兴盛,可见圣德太子贡献之深远。韩国亦曾以佛教为国教,并以雕刻大藏经救国。另外,在泰国国王即位之前,必须接受短期的出家生活训练,等到出家人的威仪具足了,佛教的慈悲精神具备了,才能掌理政治;如此佛教影响政治,政治影响佛教,使泰国成为东南亚的佛教国家。
  
  隋文帝曾经赞叹灵藏律师说:「朕是世俗凡人的天子,你是求道学法者的天子;你能以佛法度人为善,而朕只能以法令禁人为恶。」皇帝是政治上的国王,影响于一时;出家人是真理的法王,影响于万世。
  
  印度阿育王,原本心性凶恶暴虐,皈依佛教之后,成为仁慈爱民的君王,因为他觉悟到,以武力统治国家,只能服人之口,唯有以佛法真理度化世间,才能服人之心。因此在他治理国政期间,每五年要派一批大臣到全国各地,考察佛法传播的情况,并且在街衢要道设立许多石柱,上面刻篆佛教的经文,他认为佛法愈弘扬,国家就愈兴盛。
  
  从以上的史例,可以看到佛教和政治有着不可分割的密切接触,佛教在兴国安邦上,一直扮演重要的角色。
  
  三、佛陀对仁王政治的看法
  
  佛陀认为一个国家不可扩张武力去侵略他国,但是为了维护本国人民自由、平等、快乐、幸福,必要的施政是可行的。佛陀心目中的理想政治是转轮圣王的仁王之治,在《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中,佛陀为国王们提出许多如何为仁君圣王的治国之道,如频婆娑罗王、波斯匿王、阿阇世王等,经常向佛陀请教治理国家的方法,佛陀都善巧地给予指引,譬如《中阿含雨势经》中记载佛陀对政治的看法。
  
  有一天,阿阇世王要发兵攻打跋耆国,特地派遣雨势大臣向佛陀请教战略。佛陀早已知道雨势大臣的来意,故意对站在身后拂扇的阿难尊者开示跋耆国所以富强的治国七法:
  
  第一、数相集会,讲议正事。
  
  第二、君臣和顺,上下相敬。
  
  第三、奉法晓纪,不违礼度。
  
  第四、孝事父母,顺敬师长。
  
  第五、恭于宗庙,致敬鬼神。
  
  第六、闺门真正,言不及邪。
  
  第七、宗事沙门,敬持戒者。
  
  佛陀主张以议会制度,来推行民主法治,决定全民的利益。今日国家各院会等也经常召开会议,而二千六百多年前,佛陀早已灼灼有先见之明了。
  
  佛陀说完治国七法之后,更进一步说明做为一个国王应该具备二种五可爱法,才能获得百姓的爱戴。
  
  第一种:1.人所爱敬2.自在增上3.能摧冤敌4.善摄养身5.能修善事。
  
  第二种:1.恩养苍生2.英勇具足3.善权方便4.正受境界5.勤修善法。
  
  雨势大臣听了之后,虔诚顶礼佛陀说:
  
  「佛陀,弟子已经明了跋耆国施行仁政,是无法攻破的,我会如实向国王复命。」
  
  佛陀的权巧智慧,化除了一场血腥的战争,佛陀的政治观也由此表露端倪,后来这些国王都成为佛教的护法长城。
  
  关于佛陀对如何成为转轮圣王的看法,散见于经典各处,综合其大要可成七点:
  
  1.转轮圣王应该身先表率立法、具法、依法、敬法,一切以法为首,并且努力守护正法不坏。
  
  2.转轮圣王应该以法来教化人民,一切动物要依法加以保护,免遭杀害。
  
  3.转轮圣王应该时时向德慧兼备的学者、专家、沙门等,谘询国家大事,宜行则行,宜舍则舍。
  
  4.转轮圣王应该矜恤孤寡,照顾天下贫困无依的众生。
  
  5.转轮圣王对于国家传统旧有法令,应该权量制宜,不可轻易更改毁弃。
  
  6.转轮圣王应该以十善来治理国家,让社会道德纯善,风气敦厚。
  
  7.转轮圣王应该重视经济生产,让人民丰衣足食,生活没有匮乏。
  
  佛陀认为,世界如果能施行转轮圣王的仁政,这个世间将成为无争富足的清净国土,若能如此,大同世界的实现就在眼前了。
  
  做为国家最高的领袖,应该具备慈悲、能力、公正、守法等等条件,那么做为一个执行政令的官员,又应该具备什么内涵,才能行法不悖,确实达成沟通上下的职责呢?
  
  佛陀在《增一阿含.细禁品》中,曾举出如何做一个好公务员的办法:
  
  1.不贪污,金钱清楚:金钱容易使人性腐朽堕落,公务员最忌讳贪污受贿。为公家服务,要紧的是清廉、不贪污,贪污是污染自己的名誉、人格。金钱上与人往来要清楚,丝毫不茍,公私分明,不可贪图不当的金钱往来。
  
  2.不暴怒,性情平和:在公家服务,有时候因工作忙压力大,长官部属要求又多,难免心浮气躁。不过,要学习调和情绪,不随便乱发脾气。佛门里常讲:「一念瞋心起,百万障门开。」瞋恨之火能烧毁功德之林,所以不暴怒、亲切平和是服务的根本。
  
  3.不诿过,尽心负责:当老百姓来请托事情的时候,有些公务员不但不尽心去承办,反而推诿责任,不是踢皮球、打太极拳,就是打官腔。一个好的公务员,要自己担当责任,应该是苦的、酸的我吃,甜的、甘的别人尝,你有力量担当责任,对自己的前途是有助益的。
  
  4.不怪僻,群处和睦:做人不可怪僻,要合群、随缘、随喜、随众,要和睦第一。有些人特立孤行,大众已决定的事情,偏偏不合作,故意唱反调,破坏整体,应该捐弃个人偏见,敬业乐群,以群众为家,不要成为人人讨厌的乌鸦。
  
  5.不悭吝,慈悲喜舍:公务员不要吝啬给人欢喜、给人帮忙、给人方便,所谓慈悲喜舍,就是给人多一点慈悲,多一点关心,多一点友爱,多一点喜舍,随时随地给人最周到的服务,最亲切的笑容,即使是简短的招呼问好,都能带给对方无比的振奋与欢喜,微笑永远是世间最美丽的装饰。
  
  6.不犯法,守法重纪:公务员是实际执行国家政令的人,应该以身作则、知法重法、守法行法,丝毫不可违犯,维护公权力于不堕,为国家社会树立良好的形象,不可知法犯法、执法玩法,误己误国、危害社会。
  
  7.不磨人,认真服务:人生本来应以服务为目的,助人为快乐之本,但是有些公务员却以刁难为能事,磨人为快乐之本。我们应给人方便,因为给人方便就是给自己方便,所谓「公事门中好修行」,希望我们是个便民利民的社会,而不是扰民劳民的社会。
  
  8.不重税,持法公正:古人说:「苛税猛于虎。」公务员不可以苛加重税,剥削民脂民膏,搞得民不聊生。老百姓富有,是国家社会的幸福,唯有人民愈有钱,国家才会愈富有。
  
  9.不嗜酒,端正身心:酒能迷乱我们的智慧,失去理性而侵犯别人。社会有一种风气,男人如果不会喝酒就不是英雄好汉,女孩子也不甘示弱学起喝酒,认为不喝酒就不够时髦。许多的坏事就在烂醉如泥下发生,许多的悲剧也在酩酊醉意时铸成,因此佛教在根本五戒中,揭示了不饮酒戒,因为饮了酒,一切的杀、盗、淫、妄都可能会触犯。
  
  佛经上记载:有一个人独自喝着酒,没有美味的下酒菜,突然看到门口有一只肥胖的母鸡,不问主人是谁,便偷来宰杀下酒,犯了盗戒、杀戒。正吃得酒酣耳热的时候,母鸡的女主人找上了门来:
  
  「你看到我家的鸡了吗?」
  
  「没有哇!」犯了妄语戒。
  
  醉眼迷蒙中,看到女主人姿色不错,起了淫念,侵犯了对方,杀、盗、淫、妄、酒五戒统统违犯了。
  
  喝酒之人语无伦次,丑态百出,而劝酒的人,强迫别人干完一杯、再干一杯,好象非得不醉不归,看似豪情万丈,其实是害人害己。
  
  10.不好色,净洁家门:吴三桂为了李闯王抢走了心爱的宠妾陈圆圆,「冲冠一怒为红颜」,引清兵入关,虽然杀死了李自成,美人重投怀抱,但是吴三桂也因此变成民族的罪人,留下千秋万世的骂名,色之误国害民,可谓深远钜大。
  
  11.不自私,去私从公:公务人员不可以结党营私,自私自利,凡事要本着合法、合情、合理的原则,秉公处理,但求心安理得,无愧于心。成功不必在我,一切利益荣耀归于大众。
  
  12.不过劳,保其健康:公务人员应该保持适当的休闲,不可过份操劳,工作一段时间应该安排休假,从休假中调整自己的身心、情绪。有些国家政府已厘订完善的休假制度,强迫公务员休息,保持充沛的体力精神,拥有强壮的身体,为国家、社会、家庭、大众做更多的事,走更远的路。
  
  四、吾人对当今政治的态度
  
  佛教徒对于政治,究竟应该采取积极的参与态度,还是消极的观望姿态呢?太虚大师「问政不干治」的看法是最客观中肯,最具智慧见解。大师认为佛教徒应该积极关心国家大事,而不热衷追求实际的权力运作。晋道安大师曾说:「不依国主则法事难立。」佛教和政治都是众人之事,彼此息息相关,脱离不了关系,证诸历史,佛教愈弘扬的时代,国运就愈昌隆;同理,国家富强、政治清明,佛教也才能兴盛。
  
  从佛门早晚课诵的内容,可以看出佛教对国家前途的关心,如每月初一、十五必诵的宝鼎赞:「端为世界祈和平,地久天长……」早课经文:「国基巩固,治道遐昌……」长芦禅师的「国界安宁兵革销,风调雨顺民安乐」等等,都是佛弟子对国势兴荣绵长的虔诚祝祷。
  
  日本的临济宗祖师荣西禅师留学大唐,回国之后,曾撰着《兴禅护国论》三卷,主张建设三禅院以护卫国家,利益众生。历代的高僧大德虽然不像帝王将相直接掌政,但是爱护国家的心和一般人是相同的。
  
  出家人虽然出家了,但是并不意味出国,并没有远离自己的国家邦梓,爱国不分你我自他、方内方外;为政不必高官厚位、权力在握,爱国没有错误,没有国家民族观念才是罪过。
  
  佛教不但有和谐政治的功能,并可帮助政治净化人心,发挥慈悲教化的功效。例如庐山慧远大师说:「佛道济俗亦为要务,何则?百家之乡,十人持五戒,则十人淳谨;千室之邑,百人修十善,则百人和睦;传此风教,以周寰区,编户亿千,则仁人百万。夫能行一善,则去一恶;一恶既去,则息一刑;一刑息于家,则万刑息于国,此所谓坐致太平者是也。」如果社会大众人人能够受持五戒,那么我们的国家必定是一个淳朴谦让、重德祥和的净土。
  
  梁启超说:「佛教之因果,使上智下愚皆不能不信也。」如果人人能树立正确的因果观念,我们的社会就不再是尔虞我诈,巧取豪夺的社会;如果人人能怀抱佛教的慈悲精神,这个社会就能减少暴戾杀伐之气,而安和乐利;如果人人都能有佛教「诸法无我」的体认,这个社会将是个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大同世界。
  
  佛教本身具有教化的功能,对社会病态有着正面的影响,这份力量能带给社会国家一股无形的内在稳定力量。佛教对国家政治能有什么助益呢?
  
  第一、化导边远。
  
  第二、消除怨恨。
  
  第三、知足无贪。
  
  第四、感化顽强。
  
  有时候政治力量达不到的地方,佛教可以弥补不足,发挥它的功效。佛教的慈悲无远弗届,能够将蛮横未开的边疆,教化成开朗有礼的中土;佛教的忍辱无坚不摧,能够将世代的仇衅消弭于无形;佛教的感恩无愿不遂,能够填补欲望的沟壑;佛教的智慧无事不成,能够感化顽强为驯良。
  
  佛教理想中的国家政治应该具备以下四点:
  
  (一)民主道德的政治
  
  佛教追求的是身心的绝对解脱自由,每一个人都能脱离一切的束缚,做自己的主人。因此集权专制的政治是佛教所呵斥的,佛教认为民主宪政国家的实现,以道德为前提,才是国家政治的最终目的。
  
  (二)祥和互敬的社会
  
  佛教认为社会大众应该培养随喜赞叹,包容异己的气度,从平等法性之中体认诸法千差万别的实相,彼此互尊互重,互不侵犯,去除同归于尽、排斥他者的心理,共同创造祥和开明的社会。
  
  (三)取舍合理的经济
  
  僧团注重利和同均的经济生活,希望我们的国家没有经济的垄断、贫富的悬殊、劳资的对立等社会问题,人人得其所应得,建设民有、民享、均足的社会。
  
  (四)乐观勤奋的生活
  
  勤奋精进,乐观进取,事情才能有成,时时不忘耕耘,自然能有收获。好逸懈怠是成功的最大敌人,今日我们国家的经济奇迹,就是靠全国人民的勤勉工作才有以致之,唯有持着精进的耙锄,在乐观的田园上,撒下希望的种子,才能收获菩提的果实。
  
  佛教与政治既然有如此密切的关系,彼此之间究竟有何主从、异同的妙趣?以下举出十二点,作为比较说明:
  
  1.政治是管理众人,维护社会的团体;
  
  佛教是教化众生,净化社会的力量。
  
  2.政治希望人人能够安和乐利的生活;
  
  佛教要求人人能够慈悲喜舍的做人。
  
  3.政治是怒目金刚,要人人守份守法;
  
  佛教是菩萨低眉,要人人自律观照。
  
  4.政治是护法降魔,保卫国家;
  
  佛教是护生救苦,拥护国家。
  
  5.政治重视才干机变,以力服人;
  
  佛教重视戒律因果,以德服人。
  
  6.政治是权法,因时、因地、因人而制宜;
  
  佛教是实法,因教、因法、因理而肯定。
  
  7.政治是曲线的,曲而求远,人人平等;
  
  佛教是直线的,直指人心,见性成佛。
  
  8.政治重视实效通行,即日成办;
  
  佛教重视远益利济,普度未来。
  
  9.政治的大同世界,是理想目标;
  
  佛教的净土极乐,是如愿往生。
  
  10.政治以财力、军力治理国家;
  
  佛教以德力、法力辅助国家。
  
  11.政治从外做起,要求人民修身守法;
  
  佛教从内做起,要求人民修心守道。
  
  12.政治要求人人奉行三纲五常、四维八德,以齐家治国;
  
  佛教要求人人实践皈依三宝、五戒六度,以自度度人。
  
  今日佛教徒为弘法利生,对政治不应抱持消极回避的态度,相反的,应该更加地积极关心,直下承担。国家也需要广大的佛教徒投入政治行列,以佛教的高超教理来净化人心,改善风气,为社会提供心理建设和精神武装。
  
  一九八四年七月讲于台北国父纪念馆
 
 
 
 
佛教的忠孝观
 
    每一个人都希望听到别人赞美他是忠臣、孝子,甚至是忠孝双全、举世景仰的人物。中国数千年来的历史文化,无非是教导人们如何尽忠尽孝,倘若家中出现一位忠臣或孝子,全乡里的人都会感觉到无比的光彩。但是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价值取向的更易,古代的忠孝观念,是否应该一成不变的保持下去?什么是忠、孝的真正意义?在现今这个变化莫测的时代,对于忠孝的观念,应该有什么崭新的诠释与发扬?以下从佛教的观点重新对忠孝做一番省察。
  
  一、世间忠孝的意义
  
  在过去的时代,要做一位忠臣很困难,因为忠臣对君王要绝对的服从尽忠,毫无条件的奉献牺牲,所谓「君要臣亡,臣不亡不忠;父要子死,子不死不孝」。甚至陷君亲于不义不仁的愚忠愚孝,都不能违抗。
  
  国父孙中山先生在民族主义中提到,这个时代并不需要我们尽忠于君主,但是要尽忠于国家,尽忠于民族,尽全力去维护国家的利益所在和全民的幸福所系,而不是对于特定个人的尽忠。
  
  那么,我们应该向什么对象竭尽我们的忠诚呢?我们要忠于国家,所谓「覆巢之下无完卵」,国家灭亡了,个人也就岌岌可危;我们要忠于领袖,领袖是领导我们全民完成理想目标的能者。甚至要忠于爱情,忠于夫妻之间生命相托,至死不渝的感情;忠于朋友之间诚信不欺,肝胆相照的道义;忠于责任,忠于自己对社会、对家庭、对工作、对承诺、对自己的责任;忠于良心、忠于人格。良心人格是对于道德价值不妥协的一份护爱;忠于信仰,信仰是对于真理信念不转移的一种追求。我们须要尽忠的对象实在太多了。
  
  「忠」的含意是什么?以下分为几点说明:
  
  1.专注的意思:譬如忠于国家、忠于感情、忠于朋友、忠于信仰,是表示把精神和心意专注于此,完完全全的投入关怀,甚至献出整个生命。
  
  2.不二的意思:譬如忠于夫妻感情,是表示珍惜这份忧戚与共的情谊,不再见异思迁,做第二人想。良禽择木而栖,忠臣择君而仕,忠于领袖,既已认定一位贤明的领导者,就不再贪恋荣华,背弃他去。
  
  3.完成的意思:为了忠于国家、忠于朋友,乃至忠于信仰,必须去完成彼此之间的关系,尽到应有的责任,平时固然要喜乐同享,忧戚与共,临到最后抉择关头,更要死生不渝,绝不背信,如「疾风知劲草,板荡识忠贞」一样。
  
  4.圆满的意思:既然能够专注不二,不计成败地去竭尽自己的忠诚,完成自己的责任,当下即已圆满忠贞之行,实践的本身即是成就。
  
  由此可以了解忠的含意,不仅是狭义地尽忠某一个人,或对某种特定对象的恭敬崇拜,更是广义地对大众的服务奉献。在家庭里,要忠于妻子儿女,忠于为人夫,或者为人妇的一份职责。在社会上,要忠于团体,忠于公司,忠于主管上司,克尽为人部僚的一份责任;与人相处,要忠于道义良心;追求理想,要忠于自己的原则立场。生活里,忠的美德和我们的关系非常密切,忠的懿行对我们人格成长的影响至深且钜。内心忠诚的人,往往是世路的明灯,光照八方。
  
  在「青年守则」中,开头第一条标示:「忠勇为爱国之本」,第二条揭橥:「孝顺为齐家之本」。忠诚对我们固然重要,孝顺也不容忽视。孝顺是中国的传统美德,不过,一般人以为只要对自己的父母克尽奉养,就是孝顺。事实上,乌鸟禽畜尚知反哺,奉养父母只是孝顺最基本的一环。除了对父母尽孝,更要扩而充之,对宗族尽孝,功成名就,才能光宗耀祖,门庭增辉,使祖先不致蒙羞,甚至进一步扩大孝道的范围,对整个民族尽孝,对一切众生尽孝。
  
  曾子说过:「如果没有特殊缘故,随意杀害一只蚂蚁昆虫,就是不孝;没有特殊缘故,随意摘取一花一草,就是不孝。」曾子将孝道的层次提升到动物、植物,乃至对一切众生的爱心,这种无私广被的慈悲仁爱,就是孝顺。曾子能将孝顺诠释得如此圆融,无怪乎日后能成为孔子门中弘扬孝经的传人。
  
  「孝」的意义是什么?所谓「孝」,是曾子所说爱心的表现,是对国家、亲人一种至真感情的流露,是人我之间应有的一份责任,是人伦之际的一种密切关系。在千百年流离颠沛、迷惘失措的时空里,孝维持了长幼有序,父母、子女世代相承的美德;孝是对生命的挚诚感谢,更是无悔无怨的回馈报恩。如果说忠是与国、与民、与己的关系,那么孝就是与亲、与人、与生的关系。
  
  中国文化主张三纲五常,而人生的重心主要在孝道的阐明,以孝顺为中心,扩而充之,对国家的孝顺就是忠,对兄弟的孝顺就是悌,对朋友的孝顺就是义,乃至对众生的孝顺就是仁,如同一雨霖润百卉,在柳树就生烟,在桂树就开香花,在荷塘就成水苗,在芝草就成新芽,在不同的草木花枝上成就不同的胚苗苞蕾。
  
  孝道的思想,几千年来深深影响着中国社会,从历代典籍掌故的记载,可以明了中国对孝道的重视。过去为了表扬孝行,有所谓二十四孝的典范,动物里的「羔羊跪乳」、「乌鸦反哺」,也时常被取用为教育教材。
  
  「羔羊跪乳」在提醒现代人返本知源,一来不要忘记父母从前哺育褓抱的恩泽,今日一切成就,皆由从前哺育而来,涓滴之恩,当思涌泉以报;二来唤醒现代人爱亲尊亲的良知,不要因今日的腾达显赫,博学尊贵,就将父母看成卑贱无知的人。子女爱亲,当如羔羊跪乳,有极谦恭和睦的心态,在父母面前,子女要极低极低,低到尘埃地面,让父母顺心适意,弥补他们为养育子女而牺牲奉献的生命时光,抚慰他们为子女承受的辛劳伤痛。
  
  孝亲之道,除了尽本分如羔羊跪乳之外,更应该积极学习「乌鸟反哺」,常怀亲恩,亟思还报,才不失为人子之道。所以提倡孝道,应积极孝养父母,解决老年的孤苦,甚至解决所有老人的问题,这才是真正的大孝。
  
  过去五代同堂的社会,老人是宝贵的智慧财产,随着时代的易革,家庭结构的改变,同堂的古风逐渐消失,父母子女之间形成了代沟,甚至悖逆不孝,不知孝敬父母。佛教有一首诗,道尽了天下父母的慈心,这首诗说:
  
  「记得当初我养儿,我儿今又养孙儿;
  
  我儿饿我由他饿,莫教孙儿饿我儿。」
  
  这首诗明白易解,意思是说当初我茹苦含辛将儿女抚养长大,曾几何时,我的儿女今日也成为别人的父母,同样在抚儿育女了。我的儿女不肖不知奉养我,让我忍饥挨饿,我都能甘之如饴;但是千万别让我的孙儿也忤逆父母,让我的儿女遭受饥饿,那将会多么令我伤心呀。真是天下父母心!为人子女者不可不深思切记。
  
  另外,孟子提到世俗称为不孝的事共有五种:
  
  1.荒怠游戏,不知勤奋上进,奉养父母,使父母衣食匮乏,是第一不孝。
  
  2.嗜好赌博,贪爱杯中之物,只图自己逸乐,置父母温饱于不顾,是第二不孝。
  
  3.只知护爱妻子儿女,积聚自己的财富,却把父母冷落一旁,无关怀请安之情,不能克尽孝道,是第三不孝。
  
  4.放纵耳目声色的娱乐,沉溺欲望,让父母悬念操心,是第四不孝。
  
  5.好勇斗狠,爱惹事生非,让父母担忧惊怕,使家门不幸,是第五不孝。
  
  羔羊尚能跪乳,乌鸦更知报恩,人若不知孝顺父母,进而孝顺国家乃至一切众生,就失去为人的尊贵了。
  
  二、佛教忠孝观的理论根据
  
  有人认为佛教出家遁世,逃避世间,对于忠孝之道无法克尽本份。其实佛教和儒家一样,非常重视人伦关系、道德纲常,尤其注重忠孝的实践。在许多经典中,皆有佛陀针对忠孝问题,谆谆告诫弟子如何奉行的记载。譬如在《杂宝藏经》中,佛陀提出十种譬喻,来说明人民应该如何尽忠仁王国君,并且进一步告诉执政的人主,应该如何爱护他的子民。佛陀认为理想的忠孝之道,应该是君仁臣敬,彼此互爱的融和关系,而不是上暴下惧、交互争利的各怀鬼胎。
  
  我们为什么效忠国王呢?以下列出十种譬喻,可以了解有德的仁王对人民的重要性:
  
  1.国王如桥:仁王好比一座桥梁,为万民所乘渡,将百姓由贫穷渡至富贵,从困苦渡至快乐,从落伍渡至进步,从烦恼的此岸渡至解脱的彼岸,从忧患的今日渡至美好的明天。
  
  2.国王如秤:国王好比秤锤一样,无私地称出东西的斤两重量,明智的君主亲疏平等,知人善任,依臣民的才能,给予平等的表现机会,不分阶级差别,给予充分的发挥因缘。
  
  3.国王如日:太阳普照大地,给万物无限的生机;英明的国王也如同太阳,将慈爱的光辉照耀世间,百姓能够蒙受照拂,安居乐业。
  
  4.国王如月:国王施行仁政,如同月亮一样,能够施给众生清凉,安然自在,适得其所。
  
  5.国王如天:天覆盖一切,给万物以庇荫;国王如天,能作万民的依怙。
  
  6.国王如地:大地载运万物,成长万物;国王如同大地,能够化育众生,养成百姓。
  
  7.国王如父:国王如同父亲,能够护卫百姓免于危难;仁君如同父亲,能够教化百姓臻于至善。
  
  8.国王如母:母有悲德,怜爱子女;王有慈恩,普济臣民,自然使百姓衣食无缺,生活和乐。
  
  9.国王如火:火具有袪寒成熟的功能,能将败坏邪恶烧毁,并成熟食物;国王如熊熊烈火,励行法令,去除国中恶贼,使众生智慧成熟。
  
  10.国王如水:国王如甘露法水,能够滋润群黎百姓,纾解他们的热恼饥渴,为民间遍洒清凉风习。
  
  一国之君既具备如此的仁德懿行,为人臣民自然会竭诚尽忠;同理,君王、官员对于黎民百姓也应该尽忠,为对方谋幸福。提到尽忠的轨则,一般人总面露难色,因为尽忠是要为对方乃至国家,作个人的牺牲奉献,很难竭诚去实践。其实尽忠非常的平等,是人我之间彼此互敬的关系。国君、官员应该如何对他们的部下僚属尽忠呢?《大萨遮尼干子所说经》上提出了八点:
  
  1.视民众如亲人:对待一切百姓,要把他们看成是自己的手足至亲,人我一如,不起分别,忧戚与共,生死相关。
  
  2.视恶人如病子:对待愚顽恶劣的众生,要把他们当作生了重病的孩子,不嫌弃而包容他,不厌恶而悲愍他,导其向善,重获新生。
  
  3.对贫苦起慈心:对贫病孤苦的众生,要生起人溺己溺、人饥己饥的慈悲心,帮助他、济度他,以财施助他离困苦,以法施度他登乐城。
  
  4.对富乐生欢喜:对于富有发财的人要生随喜之心,不嫉妒、不障碍。一般人的毛病,总是见不得别人得意成功,看到他人飞黄腾达,不但心生妒忌,并且极尽破坏毁谤之能事。一个君王官员不应计较人民有钱,民富才能国强,老百姓愈有钱,表示国力愈雄厚。
  
  5.遇政敌常相和:在政治上与我不同立场、不同见解的政敌,尽管常常与我较量争执,但是更要有容纳异己存在的雅量,包容对方,彼此和睦相处。
  
  6.遇朋友不相弃:功成名就,声闻显赫,对于昔日故交旧友,尤其是穷苦患难朋友,绝不轻言背弃,要珍惜彼此情谊。
  
  7.对五欲不贪着:对于财色名食睡等五欲,不起贪爱之心,须能淡泊明志,超然物外。
  
  8.对自身无我想:古人说为人君主者,应以老百姓的幸福为首要,国家社稷次之,君王的享乐更为次要。为官者要培养无我的观念,只求百姓能安居乐业,不求自己的舒适安逸。岳武穆曾说过:「一个国家如果文官贪财,武将怕死,事事为自己利益计较,离灭亡就不远了。反之,如果文官不爱财,武将不畏死,则无敌不摧,无往不利。」
  
  在上位者如果具备以上八个条件,就是个爱民敬民,对老百姓尽忠尽孝的好君王。
  
  经典中有关忠贞之道的记载繁多,至于孝亲之行的纂述更是不胜枚举。如有名的《地藏经》、《盂兰盆经》、《父母恩重难报经》等,就是阐扬孝道的经典,其他三藏十二部之中,也经常可看到佛教的孝亲思想。譬如《大乘本生心地观经.报恩品》说:
  
  「慈父悲母长养恩,一切男女皆安乐;
  
  慈父恩高如山王,慈母恩深如大海;
  
  若我住世于一劫,说悲母恩不能尽。
  
  世间大地称为重,悲母恩重过于彼;
  
  世间须弥称为高,悲母恩高过于彼。」
  
  天下至高莫过于须弥山,天下至深莫过于四大海,父母养育之恩昊天罔极,世间难比,为人子女累劫累世甘旨奉养,曲意承欢,乃至割肉刺血,肝脑涂地,也难以报答哺乳鞠养之恩。因此经上又说:
  
  「若有男子及女人,为报母恩行孝养,
  
  割肉刺血常供给,如是数盈于一劫,
  
  种种勤修于孝道,犹未能报暂时恩。」
  
  由经文的记载,可以明白父母慈恩的伟大深远,子女的区区寸草孝行,怎么报答得了父母的春晖之爱。
  
  从佛陀的教诲中,不难看出佛教对于孝道的重视,佛陀不仅教育弟子们要孝顺当世父母,更要孝顺七世父母,乃至一切众生父母,佛陀本身多生多世更是孝道的实践者。《涅槃经》说释迦牟尼佛之所以能够修得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的金刚之身,是因为他于无量阿僧祇劫之中,恭敬三宝,孝养父母,今世才能感得如此殊胜的果报。《大乘本生心地观经.报恩品》说:
  
  「若有男女依母教,承顺颜色不相违,
  
  一切灾难尽消除,诸天拥护常安乐。」
  
  孝顺父母,不仅今世可以免除灾难,为天人所护念爱敬,更可为来生种下圆满佛道的因缘,怎么能不欣喜去力行实践呢?更何况孝亲敬亲,本来就是基本的人伦之道,人道若有亏损,妄想佛道有成,这是痴人说梦,愚昧颠倒!
  
  三、怎样尽忠尽孝
  
  了解忠孝的重要性,更要实际去履践完成忠孝之行。谈到尽忠,并非要我们捐弃生命,作无谓的牺牲,只要每个人站在个人的岗位,将份内的工作做好,尽到本份应尽的责任,即是尽忠。譬如家庭主妇把家里整理得窗明几净,有条不紊,如乐园净土般,就是对家庭尽忠;社会的每一份子努力工作,不偷懒,不取巧,就是对社会国家尽忠;身为佛教徒、出家人,也应对国家社会尽忠尽孝。
  
  佛弟子怎么对国家社会尽忠尽孝呢?佛弟子以佛法来净化人心,改善社会风气,使民风敦厚,就是对国家民族尽忠。佛教寺院的设立,使每一个民众在心灵上点燃一盏明亮的灯火,祛除黑暗的愚痴无明,重现智慧光明,给予心理建设,给予精神武装,这就是佛教对社会大众尽忠。佛弟子实践佛陀的教示,以慈悲来化导边远,以忍辱来消除怨敌,以智慧来教育顽强,回心向道,这就是佛教对一切众生的尽忠。
  
  佛教徒虽然参政不干治,不直接参与政治的活动,但是佛教徒对国家民族的拥戴忠诚是真挚可鉴的,每个月的初一、十五朔望之日,佛弟子们在早晚课诵的仪式里,都会唱诵「宝鼎赞」,为国家的千秋万世、人民的幸福平安虔诚祝祷。
  
  佛教长久以来对于国家公益事业,总是默默而热心地护持支援,但是佛教却从未接受过政府实质上的补助。自古以来,佛教如何对国家社会尽忠,要而言之,可归纳成下列十点:
  
  第一、帮助生产。
  
  第二、开发交通。
  
  第三、保护生态。
  
  第四、利济行旅。
  
  第五、文化建设。
  
  第六、安住军民。
  
  第七、兴办教育。
  
  第八、医疗救济。
  
  第九、财务运转。
  
  第十、科技文学。
  
  此外,在文学方面,举凡小说、戏剧、音乐、国音字母等,都受到佛教巨大的影响,譬如西游记、红楼梦、老残游记等,这些不朽的古典名作,都充满浓厚的佛教思想,甚至现在的拳术、剑术、花道、茶道,也都寓含佛教的精神。佛法丰富了文学的生命内容,也提升了文化生活的层次。
  
  佛教从以上十方面来对国家社会尽忠,那么佛教又如何对父母众生尽孝呢?佛教认为孝可分为三种层次:一般的甘旨奉养父母,使父母免于饥寒,只是小孝;功成名就光宗耀祖,使父母光彩愉悦,是为中孝;引导父母趋向正信,远离烦恼恶道,了生脱死,使宗亲得度,永断三途辗转之苦,才是上上大孝。
  
  佛教认为克尽孝道,应该注意下面三点:
  
  (一)孝必须是长期的,而不是一时的
  
  孝顺父母应该长期不断、源源不绝的奉养无缺,而非凭一时情绪的喜恶,偶而给予饮食供养。父母以毕生岁月为我们献出一切,我们也应该同等付出回报,纵使不能终身膝下承欢,也应该长期侍奉汤药。
  
  (二)孝必须有实质的,而不是表面的
  
  孝顺父母要实际上解决父母的需要,衣食住行无所匮乏,生老病痛有所倚靠,百年丧葬无有后虑。给予父母心理上的慰藉,精神上的和乐,而不是沽名钓誉,表面功夫,做给世人观看的样版故事。
  
  (三)孝顺必须能全面的,而不是局部的
  
  孝顺应该从自己的亲人做起,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渐而扩充至社会大众,乃至一切无量无尽的众生。不仅要孝顺自己的父母,更要泽被广大的众生父母,全心全力解决一切有情的烦恼,才是佛教理想中的至孝。
  
  《佛说末罗王经》云:「或从地积珍宝,上至二十八天,悉以施人,不如供养父母。」以充满天地,乃至二十八天,那么众多的珍宝奇玩来施舍他人,其中的功德都不如供养父母箪瓢之食的功德来得大,供养父母功德之殊胜,由此可以明了。从佛经上对孝道的赞歌、强调,可以确定佛教对孝道思想的重视。只是佛教的孝顺观有别于儒家,注重在家的、世间的孝行完成,佛教主张孝道更应该是出家的、出世的孝心普遍。
  
  《梵网经》云:「孝名为戒,亦名制止。」孝顺生身父母固然是孝,持戒不犯他人,以法制止身心行为,更是对有情众生的孝顺。因此孝的意义,并不限于对今生今世父母的孝思。当然爱由亲始,对于父母的孝顺是人子最基本的伦常纲纪。
  
  《大集经》云:「世若无佛,善事父母,即是事佛。」生逢诸佛涅槃的末法时代,要将父母当作佛陀一般来侍奉尊重,因为父母的生养,我们才能保有人身,才能去追求佛陀所诲谕的慧命,而人身具足,慧命成就,也才能圆满菩提,证得佛道。
  
  四、佛教对忠孝的贡献
  
  佛教对于忠孝有什么贡献?佛弟子对尽忠尽孝的伦常有什么具体的成就?抗战期间,太虚大师为了疏通滇缅铁路,使抗战的资源能够藉由这条铁路源源而来,他不惧危险,领导佛教访问团到缅甸、泰国等国家访问,赢得国际友邦的支援,解除了困局,这就是对国家尽忠。乐观老法师在抗战期间曾号召出家人,组成僧侣救护队,出入枪林弹雨之中,为受伤的军民疗伤服务,这也是出家人为国尽忠的表现。
  
  不只近代的佛弟子为了救护国家奋不顾身,古代的沙门释子为了国家的安危也不落人后。宋朝遭遇靖康之难,徽、钦二帝被掳,康王在江南即位,礼聘法道禅师参与军机大事,筹募军粮,对于日后南宋江山的保安稳定,有举足轻重的贡献。唐代安禄山之乱,经济雕弊,幸赖出家人贩卖度牒来资助军需,才得以平定叛军,这是佛教在灾难乱世对国家的效忠事迹。
  
  佛光山大智殿设有「宗仰上人纪念堂」,是为了纪念栖霞法脉的一代高僧宗仰上人。宗仰上人曾经加入国父孙中山先生所领导的同盟会,捐助很多的资金,帮助国父完成革命,当初他与孙中山先生往来的书信,都被妥善的保存至今。
  
  除了历代高僧大德对国家竭尽忠诚,已经成就佛道的释迦牟尼佛,忧国忧民的悲怀更甚于一般人。佛世时,琉璃王举兵侵略佛陀的祖国迦毗罗卫国,佛陀的堂兄弟摩诃男,为了拯救无辜的百姓,请求敌军将自己沉入海中,等到自己再度浮出水面的这段短暂时间,让迦毗罗卫国的百姓逃命,琉璃王答应了他。但是摩诃男潜进水中,久久都不见浮出水面,琉璃王赶快派人潜入水中查看,原来摩诃男将自己的头发绑在海里的大石上,永远不再浮上来了。摩诃男为了国家民族壮烈地牺牲自己,拯救了许多释迦族人的性命。
  
  琉璃王为了报复与释迦族的宿仇,几度出兵攻打迦毗罗卫国,佛陀为了保卫祖国,烈日之下,坐在大军经过的大道上,挡住琉璃王军队的过路。按照印度当时的规矩,军队遇到出家人是不可昂然经过,甚至挑衅打仗,何况坐在那儿的是世上至尊的佛陀。琉璃王不得已,只好带领军队绕道而行,但是无论走到哪一条路,都碰到佛陀端坐在路中央。琉璃王无奈,只好上前向佛陀问讯说:
  
  「佛陀,太阳这么炽烈,您不要坐在路中间受煎烤,路旁有树,您可以坐在那儿享受清凉呀!」
  
  佛陀悲愍无限地说:
  
  「亲族之荫,胜于余荫。国家亲族好比我的树荫,现在我的国家正遭受战争侵略,我的族人面临灭绝的危机,没有了国家亲族,我坐在树下享受那短暂虚幻的荫凉,又如何能止息我内心断失骨肉手足的哀痛呢?」
  
  琉璃王三次进兵,三次都被佛陀的慈悲所阻挡,可知佛陀和一般人一样的爱国。因此,出家人虽然出家,却没有出国。不论是在家,或者出家的佛弟子,国家是保护者,是根本,皮之不存,毛将何以附焉?没有了国家的庇荫,我们将依赖什么生存?因此护国护民,是我们缁素大众每一个人不可逃避的责任。
  
  佛陀不但尽忠,也非常重视孝道。佛陀的父亲净饭王出殡时,佛陀也参加诸位王子抬棺的行列,亲自为父王抬扶棺木。佛陀为了报答母后摩耶夫人的生育之恩,特地以神通到忉利天宫为母亲说法三个月。佛陀为了感激姨母大爱道夫人的抚养恩惠,广开方便慈悲法门,允许她及五百位释迦种族的女众出家,因此,佛教才有了比丘尼的教团。佛陀为了成就目犍连尊者救母于倒悬的孝心,宣说《盂兰盆经》,为后世弟子辟出一条孝亲的法门捷径。
  
  中国历代高僧也有不少感人的孝亲事迹:隋朝的敬脱法师一头担荷母亲,一头挑负经典,云游四海,随缘度众。南朝齐道纪法师一面躬亲侍奉母亲衣着饮食、大小便利,一面乐说佛法不倦,有人要代为照顾他的母亲,道纪法师却婉拒说:「生养我的母亲,应该由我亲自来孝顺,怎么好麻烦他人代劳呢?」他的孝行因此感化不少的道俗信众。唐朝的子邻法师由于母亲不信三宝,死堕恶道,子邻法师于是悲泣礼拜阿育王塔,终于使母亲得生忉利天宫。唐睦州陈尊宿在黄檗禅师那儿开悟,后来住在开元寺,自己织作蒲鞋,卖给过路行人,以所得薄财奉养年老的母亲,因此被称为陈蒲鞋。
  
  出家人虽然割爱辞亲,但是出家人对于赐予人身的父母,更能感念他们的恩德,所以,出家人的孝亲反而超越一般的世人。「永怀亲恩,今生有缘今生度;本无罪性,此心能造此心消」,是佛门对于出家弟子的警策诲训。
  
  《杂宝藏经》说:「如果你希望梵天、帝释、诸佛菩萨常住家中庇佑你,只要孝顺敬养父母,诸佛圣贤就会常在左右。」过去有一个不孝的屠夫,对于老母亲动辄喝斥詈骂,使母亲终日以泪洗面。有一天,不孝屠儿听说南海普陀山的观世音菩萨很灵感,特地搭船过海去朝拜,但是走遍了前山后山,就是见不到活观音。正在失望的时候,遇到一位老和尚,说明原委,老和尚指点他说:
  
  「活观音此刻已经到你家去了。」
  
  「有这回事吗?那活观音长得什么样子?我如何知道他就是活观音呢?」屠夫半信半疑地问道。
  
  「你只要看到反穿衣、倒踏鞋的人,那就是活观音。你赶快回去吧!」
  
  屠夫听了,赶忙披星戴月,水路兼程,连夜赶回家去朝拜活观音。到了家门,已是三更半夜,大地暗寂,他为了急着见到观世音菩萨,急促地大力敲着门扉,并且大声吼叫:
  
  「开门哪!开门哪!」
  
  熟睡中的老母亲被儿子的吼叫声惊醒了过来,心想不能怠慢,开慢了,说不定要挨上不孝逆子的一顿毒打。黑暗中,忙乱地抓起衣服随意就披上,下得床来,匆匆忙忙穿上鞋子赶来开门。门扉「呀」地应声而开,在朦胧的星光下,儿子抬头一看,一位反穿衣、倒踏鞋的妇人正站立在眼前,这不是活观音显现吗?这个屠夫赶快倒头就拜:
  
  「真的是活观音!菩萨,请您慈悲开示弟子。」
  
  「你在胡说些什么,我那里是什么活观音?」母亲被儿子拜得莫名其妙。
  
  「没有错,老和尚指示我,你就那位反穿衣、倒踏鞋的活菩萨降世呀。」
  
  母亲听了,恍然大悟,心想:原来是观世音菩萨显圣,慈悲感化我这不孝的儿子,于是福至心灵地教训跪在尘埃中磕头如捣蒜的儿子:
  
  「你这个不孝子,平常不知道好好孝顺父母,要到普陀山见活菩萨,那里有这么容易的事?堂前双亲你不孝,远庙拜佛有何功?」
  
  「佛在灵山莫远求,灵山只在汝心头;人人有个灵山塔,好向灵山塔下修。」所谓忠孝,都是由我们的内心所激发出来的一种感情、良知,一种爱心和美德,是维系人类关系的伦理纲常。把忠孝的精神发扬起来,我们的社会将会更有秩序,我们的家庭将会更为美满;我们的国家是个人人忠贞的国家,我们的社会是个人人孝悌的社会。
  
  一九八四年七月九日讲于北港

{返回 人间佛教系列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佛光与教团-佛光篇(人间佛教系列1)
下一篇:佛教与生活—生活篇(人间佛教系列3)
 佛教与青年—青年篇(人间佛教系列4)
 缘起与还灭—生死篇(人间佛教系列8)
 佛光与教团-佛光篇(人间佛教系列1)
 人生与实践—慧解篇(人间佛教系列5)
 人生与社会-社会篇(人间佛教系列2)
 佛教与生活—生活篇(人间佛教系列3)
 禅学与净土—禅净篇(人间佛教系列9)
 学佛与求法—求法篇(人间佛教系列6)
 佛法与义理—义理篇(人间佛教系列7)
 宗教与体验—修证篇(人间佛教系列10)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佛说十善业道经-第106集[栏目:佛说十善业道经讲记·净空法师]
 佛门里的表法[栏目:净空法师·开示集一]
 我主动去帮助别人,别人会不会因此而欠我的,被动接受了这种因果?[栏目:索达吉堪布·问答释疑]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一三一六卷[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十四集]
 圣者言教 第七课(十四)显密在积累资粮方面的差异[栏目:圣者言教]
 楞严经十番显见纲要[栏目:张秉全居士]
 天台心钥--教观纲宗贯注[栏目:圣严法师]
 无死的金刚心 第15章 飞来的大火[栏目:无死的金刚心]
 红包文化[栏目:叮咛·圣严法师谈天下事]
 了解通路[栏目:生活的层次·迷悟之间]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