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安贫乐道
 
{返回 管理三部曲·迷悟之间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159
   安贫乐道
  
  世间上,诱惑人最大的力量,就是财色名位。假如有了财富,你能安于财富吗?有了情色,你会安于情色吗?有了名位,你会安于名位吗?有了权势,你会安于权势吗?
  
  人,只要有人格、有修养,安贫乐道的人还是很多。像春秋时代的颜回,「一瓢饮,一箪食,人不堪其忧,而回也不改其乐」,他就是有安贫乐道的思想;战国时代的颜斶,「安步当车,晚食当肉」,他也是有安贫乐道的性格;晋朝的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他过的就是安贫乐道的生活;近代弘一大师,「咸有咸的味道,淡有淡的味道」,他也是实践安贫乐道的修行。
  
  民国的汪精卫不安于位,想要投靠日本军阀,终于死于异乡,丧身辱国,因为他不能安贫乐道;共产党的陈独秀、瞿秋白,几经思想斗争,都能安贫乐道,因此他们都能远离权势,不与利害得失共起舞。
  
  「贫!贫!贫!去年贫,还有立椎之地;今年贫,连立椎之地也没有。」禅师们对于安贫乐道,所谓「少一分物欲,就多一分发心;少一分占有,就多一分慈悲。」他们对于世间的一切,享有但不一定要拥有。例如有的禅师,明天的午餐还不知道在那里,他却说:「没有关系,我有清风明月」;有的禅师,皇帝请他下山他不肯,他以山间的松果为食,与大自然同在。所谓「昨日相约今日期,临行之时又思惟;为僧只宜山中坐,国事宴中不相宜。」不能安贫乐道的人,即使在佛教里也守不住。
  
  有一个富翁到一个小岛上,见到当地的农夫,就问:「你们在这里做什么?」农夫回答:「在种田。」富翁说:「种田有什么意思,多辛苦啊!」农夫反问:「那你来这里做什么?」富翁说:「我来这里欣赏风景,与大自然同在啊!我平时忙于赚钱,就是为了过这样的生活。」农夫说:「几十年来,我们就是没有赚钱,我们也是照样过着这样的日子啊!」
  
  自古以来,多少文人雅士回归田园生活,都是为了实践安贫乐道的生活;多少高官厚爵最后辞官归故乡,也是为了不愿昧着良心争权夺利,回归民间,过着安贫乐道的日子。现在的社会,物质丰盈,人心却愈发空虚;甚至过份纵情物欲,「笑贫不笑娼」,导致道德沦丧,人心浮动不安。所以,现在的社会要想重整道德伦理,需要建立清贫思想,才能返璞归真,重拾真心本性。《人间福报》2002年9月23日

{返回 管理三部曲·迷悟之间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云霄飞车
下一篇:抬轿子
 一条心
 知人之明
 牵手
 华佗再世
 植本
 蜕变
 记录
 开心果
 白猫黑猫
 消化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心念与命运(四)第七章 心念与安忍 容易发怒,乃薄福相[栏目:心念与命运·第4册]
 摄大乘论 第125讲[栏目:韩镜清教授]
 1881 华严经金师子章注(唐 法藏撰.宋 承迁注)[栏目:09 注述讲记]
 灭苦之道 后语 四[栏目:法遵尼师]
 凡夫初行禅定之时切勿高攀[栏目:普巴扎西仁波切]
 功到自然成[栏目:法门寺佛学院·学僧园地]
 相应70经 树经第四[栏目:相应部 48.根相应]
 至诚礼佛,免堕驴胎[栏目:心念与命运·第1册]
 白猫黑猫[栏目:管理三部曲·迷悟之间 ]
 《净土决疑论》讲记 九[栏目:传印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